㈠ 計算機網路專業畢業論文提綱
計算機網路專業畢業論文提綱模板
引導語:以下是我為大家推薦的計算機網路專業畢業論文提綱模板,希望能幫到大家,還要了解更多資訊,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論文網(http://www.oh100.com/bylw)。
計算機網路專業畢業論文提綱模板
優秀計算機畢業論文提綱範文一
一、本科學生畢業論文的目的和內容
本科學生在畢業之前必須做畢業論文,其目的是通過畢業論文,讓學生獨立開發一個具體的計算機應用項目,系統地進行分析總結和運用學過的書本知識,以鞏固本科階段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並給予一個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
為了便於實施和管理,規定網路學院計算機相關專業本科學生畢業論文主要以開發一個管理信息系統為畢業實踐的課題,每個畢業生通過獨立開發一個具體的管理信息系統,掌握開發一個比整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步驟,並從中獲得一定的實際經驗。
二、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主要步驟
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主要步驟及各步驟的基本內容如下:
1、 系統分析
主要工作內容有以下幾項:
確定系統目標
系統可行性分析
2、 系統調查
系統的組織結構、職能結構和業務流程分析。其中系統的組織結構圖應畫成樹狀結構。
系統業務流程分析、業務流程圖
3、 數據流程分析
數據流程圖(系統關聯圖、頂層圖、一層數據流圖、二層數據流圖)
數據詞典
代碼設計
4、 管理信息系統的功能設計
系統的功能結構圖,每個功能模塊的主要工作內容、輸入輸出要求等。
系統控制結構圖
5、 資料庫設計
優秀計算機畢業論文提綱範文優秀計算機畢業論文提綱範文概念模型設計:實體、實體間的聯系、E-R圖
關系模式設計:ER圖-關系模式的轉換規則
關系模式
資料庫表設計:資料庫表結構
6、 系統物理配置方案
7、 人機界面設計
8、 模塊處理概述
9、 系統測試和調試:測試計劃、測試用例、測試結果
三、開發工具和注意事項
1、開發工具
開發工具可由學生任選。如Delphi、FoxPro、VB、Access等,這些工具的使用全由學生自學。
2、注意事項
(1)項目開發步驟的完整性(系統需求分析、概念設計、物理設計、系統環境和配置、系統實施以及系統測試和調試等)
(2)每個開發步驟所得結果的正確性(業務流程圖、數據流程圖、數據詞典、HIPO圖、E-R圖、關系模式、人機界面設計及模塊處理等的詳細分析和說明)
優秀計算機畢業論文提綱範文二
論文題目:主標題 數據結構課程建設
副標題 ---網路教學平台的設計與實現
關鍵詞:網路教學 asp 網路課程
摘要:本文簡要介紹了關於網路教學的.意義,以及我國網路教學的模式現狀,網路教學平台的設計與實現
目錄:
摘要-------------------------------------(300字)
引言-------------------------------------(500字)
一、網路教學(2000字)
1.1.網路教學現狀-----------------------------
1.2.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比較分析-------------
1.3.網路教學的優勢---------------------------
二、網路課程(2000字)
2.1.教育建設資源規范-------------------------
2.2.我國網路課程模式現狀與問題的思考---------
三、網路教學平台設計的理論基礎(2000字)---------
四、網路教學平台功能描述(1000字)---------------
公告板--課堂學習--答疑教室--概念檢索-------
作業部分--試題部分--演算法演示--技術文章-----
優秀計算機畢業論文提綱範文論文
五、網路教學平台的設計與實現(2000字)
5.1.課堂學習-------------------------------
5.2.公告板---------------------------------
5.3.概念檢索-------------------------------
5.4.技術文章-------------------------------
六、資料庫部分的設計與實現(1000字)-------------
七、用戶管理許可權部分的設計與實現(1000字)-------
八、結論(500字)--------------------------------
九、參考文獻(200字)----------------------------
;㈡ 計算機網路專業的畢業論文怎麼寫
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 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㈢ 計算機網路安全畢業論文範文精選
隨著當今計算機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重視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問題。下面是我為大家推薦的計算機網路安全 畢業 論文,供大家參考。
計算機網路安全畢業論文篇一:《現階段計算機安全面臨的挑戰》
【摘要】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和發展,現代信息技術也逐漸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帶來了方便和快捷,同時計算機安全問題直接影響到計算機用戶的信息安全問題。本文就針對新時期的計算機安全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新時期;計算機安全問題及解決策略;挑戰
0引言
隨著計算機運用到各個領域,計算機用戶的數量逐漸增多,這就涉及到越來越多的重要信息被計算機存儲下來,所以對於計算機安全問題的解決以及預防是刻不容緩的任務。計算機容易受到黑客、病毒的侵入,而這些不僅會影響到計算機的安全,更加會影響到用戶信息的安全,會給用戶造成極大的危害,所以計算機的安全問題必須值得深思和研究。
1計算機安全的定義以及組成部分
計算機安全其實就是為數據處理系統而採取的技術的和管理的安全保護,保護計算機硬體、軟體、數據不因偶然的或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顯露。計算機安全主要分為兩大板塊,一個是計算機網路,另一個是計算機內置系統。其中,遭到數據破壞最多的就是計算機網路,所以我們要重點探討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計算機內置系統其實就是指在計算機運行過程中能夠保證計算機正常運行和保障使用過程中用戶的安全問題,以及計算機本身的安全問題。其中能否使計算機安全運行跟計算機安裝的系統有密切關系;使用過程中用戶的安全問題跟電磁波有密切關系,在強電磁波的情況下使用計算機就容易造成人員的安全問題;計算機本身的安全問題就是指計算機使用時周圍的環境問題,要排除計算機受到外界客觀因素的破壞。計算機網路是不受地區的限制,不管是在哪裡,計算機都有可能遭到黑客的襲擊和侵害,因為計算機網路是與國際相通的,所以,計算機網路安全是所有使用計算機用戶應當承擔的責任。經過最近幾年的發現,計算機遭到黑客破壞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所以我們必須重視計算機的安全問題,避免計算機受到安全問題。
2計算機安全需要解決的問題
2.1計算機的硬體安全問題
目前新時期計算機要解決的問題主要分為四種:一是,晶元問題,就是說將一些具有很大安全隱患的晶元植入到計算機的核心部分,而這些晶元一旦被植入到計算機就能開啟接受病毒信號的指令,從而破壞計算機的核心內容,達到盜取數據的目的,最糟糕的情況就是能夠使整個計算機處於癱瘓狀態。二是,泄漏電磁,因為計算機在使用時會向外輻射強大的電磁波,正是因為計算機在使用時有這個功能,導致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計算機這一特點把強大的電磁波還原,這樣就能達到盜取信息和數據的目的。三是,硬體遭到破壞,典型的特徵就是出現硬體損壞和存儲器不能正常使用,或者計算機本身數據備份的功能不能正常使用,這就導致了數據不能夠被使用和存儲。雖然計算機本身是有加固技術,但是加固技術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所以也就不能更好地保護計算機硬體。
2.2計算機網路和軟體問題
隨著計算機網路的普及和推廣,越來越多的人使用計算機網路,但是計算機網路和軟體也存在許多問題。典型表現就是:信息被修改、冒用身份、盜取信息和故意破壞等等。其主要表現形式是:一是,電腦出現病毒,一些軟體自帶一些病毒,而這些病毒能夠自己竊取用戶的數據以及刪除用戶電腦中重要的資料等等;二是,特洛伊或者後門木馬病毒,這些病毒都是表面似乎是合法程序,其實是用表面掩蓋事實,從而用不正規手段秘密竊取用戶數據;三是,遭到竊聽,是指用戶在進行信息傳輸的時候被不法分子獲取;四是,資料和信息篡改,將用戶儲存的資料經過傳輸後,不法分子就將這些資料進行篡改;五是,偽裝,一些不法分子披著自己是合法的用戶的外衣,進入到程序從而竊取資料;六是,攔截服務,是指用戶在傳輸資料和信息給對方的時候被不法分子攔截下來,然後將信息截取,就會造成信息的丟失以及系統的終止。由此可見,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遭到威脅的方式多種多樣,並且這些影響安全的方式也越來越隱蔽,這就需要我們要重視計算機安全問題,並且應對這些安全問題找到一些解決問題的 方法 。
3解決計算機安全問題的策略
3.1掌握計算機維護常識
要對計算機安全進行有效的防護就要求計算機使用者具備一些保護計算機安全的基本常識,做一個文明的計算機使用者,為了避免用戶的不恰當操作導致的計算機安全問題,從而使計算機發揮它更大的作用,為人們服務,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要注意觀察計算機使用時的溫度,正常情況下是在10℃到35℃,在夏季使用計算機時,要注意計算機的散熱和降溫,保持計算機的出風口暢通;第二,在沒有使用計算機時,要將計算機電源關掉並且拔掉電源線,這是為了避免因為電流過大容易燒壞電腦;第三,計算機不能長時間在強電磁波環境中使用,保護計算機安全。
3.2植入認證技術
在計算機中植入認證技術,就是要驗證發送信息的用戶的身份和接受信息用戶的身份。這種技術是為了避免在信息傳輸中的數據被篡改,主要分為數字簽名和數字證書兩種。所以,在計算機中植入這種技術是為了提高信息傳輸工作中的安全性。一種數字簽名,就是指發送和接受信息雙方的散列值達到一致時,身份就能被確認。另外一種就是指在發送和接受信息雙方要通過權威證書提供的密碼,才能進去系統提取信息。
3.3善於使用防火牆
防火牆是位於計算機和網路之間的一道保護牆,不管是計算機發送信息還是接受信息都是要經過防火牆,而防火牆能夠對信息進行掃描和排除一些帶有病毒的信息,避免一些信息在計算機上擴散,從而破壞計算機上其他軟硬體,這樣從很大程度上保護了計算機網路安全,所以使用計算機的用戶一定要安裝防火牆,從而達到保護計算機安全的目的。
3.4保護計算機硬體安全
要保護計算機硬體安全,才能保證計算機能夠正常運行。目前,計算機硬體市場比較混亂,這就要求選擇計算機硬體的消費者要選擇性價比比較高的硬體,實在不知道怎麼選擇可以詢問一些計算機專業人士的意見,這樣就保證計算機硬體的質量,從而提高計算機安全性能。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安全問題的存在威脅著計算機用戶的信息,嚴重的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所以,我們要重視計算機安全保護工作,這就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才能保證計算機安全。
計算機網路安全畢業論文篇二:《計算機安全技術的加密技術管理》
【摘要】信息技術革命以來,以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計算機已經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的生產實踐中,可以說是互聯網以成為社會的必需品,因此人們對於計算機的信息安全要求也越來越高。保障計算機的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有眾多的軟體以及計算機技術可以實現,但是大部分用戶對於計算機知識了解較少。所以,計算機加密技術成為最容易普及並且有較明顯效果的技術。本文將重點探討計算機加密技術在計算機安全方面的應用。
【關鍵詞】計算機安全;加密技術;應用
信息革命的不斷發展,計算機互聯網的不斷普及,為人們提供了眾多的方便的同時也增加了個人信息被竊用的危險。個人隱私安全急需保障。個人信息安全與我們息息相關,常見的有游戲賬號被盜、QQ賬號被盜、計算機文件泄露等。數據加密是最為重要的計算機安全技術,本文將對計算機加密技術進行探討以更好的促進加密技術的普及,為計算機用戶提供相關意見,保障個人信息的安全。
1計算機加密技術
1.1計算機加密技術的概念
計算機加密技術就是針對原本公開的文件、數據或者信息制定一定的計算機程序語言,將其成為一段在正常情況下不可讀的代碼。計算機用戶只有輸入正確的代碼才能正確運算演算法。現在也有一些較為流行的加密軟體對電腦信息進行管理,軟體加密就是利用密碼學的加密方法,通過對軟體進行設置讓軟體中的指令代碼和數據等信息進行交換,能夠使得非法用戶不通過跟蹤執行的程序,防止未授權者對軟體進行非法竊取、非法拷貝、非法使用、改寫、刪除等。將密碼學應用到信息網路之中能夠保障用戶在進行網路數據傳輸過程中數據信息不被竊取或者改寫,防止電子欺騙。確保計算機系統、網路系統的安全。保證用戶數據信息的一致性、真實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1.2計算機加密的必要性
互聯網是一個開放的世界也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因此難以規范,容易產生眾多的違規和違法行為,讓網路世界變得不安全。如何在一個開放的網路系統中確保數據信息的安全成為網路信息傳播參與者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計算機技術在不斷地發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們增加了對計算機知識的了解,一些人能夠通過自學掌握破解計算機密碼的技術或者製造病毒程序毀壞電腦。例如2007年的“熊貓燒香”病毒,通過互聯網傳播,迅速導致了大量的計算機用戶電腦失靈,電腦數據信息丟失,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面對現今的網路現狀選擇數據加密來確保傳輸文件的安全是無可厚非的。計算機用戶要想級享受著互聯網帶來的方便又要保障數據信息的安全只有通過數據加密技術才能更有效的達到要求。
2加密技術的應用
2.1硬體加密
硬體加密主要是通過電腦硬體的設置來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通過加強計算機防火牆的配置來提高計算機的安全性。計算機防火牆設置較為簡單方便,對於區域網和互聯網都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現在,較多的數據交換都是通過U盤或者USB及並行口的方式進行。要保障這些數據不會從USB及並行口裡流失就需要對這些數據交流介面進行進行加密。只有符合密鑰的數據才能夠通過這些數據介面進行讀取數據,通過密鑰對數據進行篩選既能夠防止一些計算機的數據信息被盜取也能夠防止外來的數據對計算機造成威脅。
2.2光碟加密
光碟加密主要是為了防止盜版,過去,很多的數據信息都是通過光碟刻錄軟體進行刻錄,如果通過加密技術對光碟數據進行加密那麼也只有通過密鑰才能夠讀取光碟的數據信息。並且在對光碟進行讀取時需要在一個特殊的軟體界面中,只能夠通過光碟查看瀏覽,但是無法對光碟進行復制,有效的防止了光碟的數據信息被拷貝。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數據存儲設備不斷更新,光碟由於容量較小且攜帶不方便等弊端,人們對它的使用也越來越少,光碟加密技術使用的也越來越少。
2.3壓縮包加密
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壓縮工具是ZIP和RAR兩種,這是最為常用的數據加密工作,這兩種加密工具都自帶有密碼設置功能,計算機用戶能夠通過設置密碼,在對壓縮包進行解密時只需要獲得這個密碼就能夠讀取壓縮包內的數據。這與在郵件傳輸過程中的加密是類似的,這項加密技術較為簡單易懂,所以使用也更為廣泛。在對這些壓縮包進行加密的同時還能夠縮小壓縮文件所佔用的空間,提高計算機空間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計算機用戶在進行密鑰設置時並不需要設置多個密鑰,可以通過一個密鑰分發中心KDC平台進行管理,在這個平台中的用戶之間的數據傳遞會通過KDC生成標簽和隨機會話密碼進行加密,並且這種密鑰只有相互之間才知道。
3結束語
計算機加密技術使用較為簡單方便,能夠滿足一般的大眾需求,但是對於一些高級的病毒軟體還是過於簡單。密碼技術只有和信息安全技術、訪問控制技術、網路監控技術等相結合才能夠提高加密技術的能力,同時還需要加強對互聯網的監管,打擊網路犯罪行為。
參考文獻
[1]范秋生.數據加密技術在計算機安全中的應用[J].煤炭技術,2013.
[2]劉雲志.淺析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及其存在的問題[J].信息系統工程,2012.
[3]李殿勛.試析數據加密技術在計算機網路安全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博覽,2012
計算機網路安全畢業論文篇三:《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
摘 要:生活在當今網路信息時代,網路信息的安全問題倍受關注。人們越來越擔心存儲的信息遭受破壞或被他人盜竊,信息處理的過程中是否會出現故障,和已發出的信息完整與否、是否准確送達對方等問題。信息與網路安全不僅直接關繫到整個通信過程的可靠性、可用性、數據的保密性,並且涉及用戶服務的問題屢見不鮮,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面臨著空前絕後的挑戰,社會各界對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問題絕對不容忽視,應引起社會各方的高度關注,並採取有效的預防和應急 措施 ,從而確保信息與網路安全性,保證計算機網路安全、順利運行。
關鍵詞:計算機網路 信息安全 黑客入侵
1 網路信息安全的概念
1.1 信息安全
防止任何對數據進行未授權訪問的措施,或者防止造成信息有意無意泄露、破壞、丟失等問題的發生,讓數據處於遠離危險、免於威脅的狀態或特性。
1.2 網路安全
計算機網路環境下的信息安全。
2 網路信息安全三大要素
(1)完整性:信息不被意外或蓄意地刪除、修改、偽造、亂序、重放、插入等破壞的特性。信息在存儲或傳輸時不被修改、破壞,不出現信息包的丟失、亂序等。
(2)保密性:對信息資源開發范圍的控制,採用數據加密、訪問控制、防計算機電磁泄漏等,是最重要的一個特性。
(3)可用性:得到授權的實體在需要時可訪問資源和服務。可用性是指無論何時,只要用戶需要,信息系統必須是可用的,也就是說信息系統不能拒絕服務。隨著信息時代的告訴發展,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的概念和內涵都在不斷衍變,由於出發點和側重點有所不同,因此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除此之外,在針對某特定的安全應用的情況下,這些關於信息安全的概念也許並不能完全地包含所有情況。
3 破壞網路安全的因素
3.1 人為因素和自然災害因素
(1)人為因素是指人為入侵和攻擊、破壞網路系統正常運行。一些"黑客”利用計算機病毒在網路中可以傳播的便利條件,破壞單位或者個人的計算機系統、竊取秘密資料和帳戶密碼,從事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2)自然災害因素主要是指火災、水災、風暴、雷電、地震等破壞,以及環境(溫度、濕度、震動、沖擊、污染)的影響。此類不安全因素的特點是:突發性、自然性、非針對性。這種不安全因素對網路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威脅最大,而對網路信息的保密性影響卻較小,因為在一般情況下,物理上的破壞將銷毀網路信息本身。解決此類不安全隱患的有效方法是採取各種防護措施、制定安全規章、隨時備份數據等。
(3)由於網路自身存在安全隱患而導致網路系統產生隱患的不安全因素有:網路 操作系統 的脆弱性、資料庫管理 系統安全 的脆弱性、網路資源共享、計算機病毒等。
3.2 網路操作系統的脆弱性
網路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網路最基本的軟體。在網路上傳輸文件,載入與安裝程序,包括可執行的文件;它可以創建進程,甚至可以在網路的節點上進行遠程的創建和激活;操作系統中有一些守護進程,實際上是一些系統進程,其總是在等待一些條件的出現;操作系統都提供遠程調用(Remote Procere Call,簡稱RPC)服務,而提供的安全驗證功能卻很有限;操作系統提供網路文件系統(NetworkFile System,簡稱NFS)服務, NFS系統是一個基於RPC的網路文件系統。 在UNIX與WindowsNT中的Daemon軟體實際上是一些系統進程,它們通常總是在等待一些條件的出現,倘若滿足要求的條件出現,此程序會繼續運行下去。這類軟體正是被"黑客"所看中並且加以利用的。更令人擔憂的是Daemon軟體具有與操作系統核心層軟體同等的許可權。
3.3 資料庫管理系統安全的脆弱性
由於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對資料庫的管理是建立在分級管理概念上的,由此可見DBMS的安全性。除此之外, DBMS與網路操作系統之間存在不少介面,它的安全必須與操作系統的安全配套,這必然是一個先天性不足,僅靠後天的預防還是難以避免。由於DBMS是在操作系統上運行的所以,這種安全性弱點是無法克服的。
3.4 網路資源共享
計算機網路系統的最大優勢是實現網路系統資源共享,硬體、軟體、數據等資源共享。這種共享是一把雙刃劍,帶有兩面性,一方面既給用戶帶來方便的同時,另一方面也為非法用戶竊取信息、破壞信息創造了便利條件。非法用戶或者黑客可以通過終端或結點進行非法手段或者非法侵害
3.5 計算機網路病毒
由於計算機網路在當代社會工作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及網路的攻擊也與日俱增,而且破壞性日益嚴重。一旦病毒發作, 它能沖擊內存, 影響性能, 修改數據或刪除文件。一些病毒甚至能擦除硬碟或使硬碟不可訪問, 甚至破壞電腦的硬體設施。病毒的最大危害是使整個網路陷於癱瘓, 網路資源無法訪問。由此可見, 計算機病毒對電腦和計算機網路的威脅非常嚴重,不可忽視。
4 解決措施
4.1 防火牆技術
防火牆是一種用來加強網路之間訪問控制、防止外部網路用戶以非法手段通過外部網路進入內部網路, 訪問內部網路資源, 保護內部網路環境的特殊網路互聯設備。
防火牆的控制功能主要是控制允許信任地址或不信任地址進入。在各類網路安全技術使用中 ,防火牆的使用率最高達到 76 .5 %。防火牆具有價格比較便宜 ,易安裝 ,並可在線升級等特點,所以它的使用比例較高。防火牆可以監控進出網路的通信數據,從而完成僅讓安全、核準的信息進入,同時又抵制對企業構成威脅的數據。
4.2 網路信息數據的加密技術
加密技術的出現為全球電子商務提供了保證,保證網上電子交易的順利、安全進行,由此可見完善的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技術依然是21世紀的主要任務。對稱加密是常規的以口令為基礎的技術,加密運算與解密運算使用同樣的密鑰。不對稱加密,即加密密鑰不同於解密密鑰,加密密鑰公之於眾,誰都可以用,解密密鑰只有解密人自己知道。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網路安全一直是一個綜合性的課題。維護網路信息安全不僅需要先進的科學技術,也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配合,創造和維護良好的網路環境,與此同時還要加快網路信息安全技術手段的研究和創新,進而使網路信息資源能更安全可靠的服務廣大用戶。
猜你喜歡:
1. 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論文賞析
2. 計算機網路安全方面的論文
3. 計算機網路系統安全論文精選範文
4.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相關論文
5. 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的論文
㈣ 計算機畢業論文 8000字以上。誰幫找找、
目 錄
摘要 4
Abstract 5
第一章 引言 6
1.1 ASP的簡介 6
1.2 ASP的特點 6
1.3 ASP和資料庫 7
1.4 關於ASP存在的問題 8
1.5 論文的主要工作 8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 9
2.1引言 9
2.1.1 編寫目的 9
2.1.2 項目背景 9
2.2對現有系統的分析 9
2.3技術可行性分析 9
2.3.1對系統的簡要描述 9
2.3.2 處理流程和數據流程 10
2.3.3技術可行性 10
2.4 產品可檢測性 10
2.4.1 檢測標准 10
2.4.2 檢測的方法 10
2.5社會可行性分析 10
2.5.1法律可行性 10
2.5.2用戶使用可行性 10
2.6 ASP與傳統的技術的比較 10
2.7結論意見 11
第三章 系統需求分析 12
3.1 系統描述 12
3.1.1 系統實現的功能 12
3.1.2 用戶分類 12
3.2 性能要求 12
3.3 系統要求 12
第四章 系統的總體設計 14
4.1 系統結構 14
4.2 系統模塊的劃分 15
4.3 資料庫設計 17
第四章 系統實現 21
4.1 發布公告模塊 21
4.2 上傳資料文件模塊 26
4.3 在線討論 32
4.4 後台管理界面 47
第六章 測試與維護 50
6.1測試的目的 50
6.2測試原則 50
6.3測試內容 50
6.4測試用例 50
6.5測試結論 51
6.6系統維護 51
第七章 總結 52
謝 辭 53
參考文獻 54
摘要
隨著計算機的不斷發展和廣泛應用,使人們的工作效率得到不斷的提高,互聯網的發展,更是縮短了人們之間的距離,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這是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本文在總結我校課程管理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有關於課程管理的思想,並基於互聯網及ASP、DREAMWEAVER等軟體的強大功能,設計規劃了課程網站,以互聯網的形式將分散的課程資料和輔助信息資源進行網路管理。
本系統為課程網站的設計與實現,能實現使老師和學生可以方便地通過校園網進行課程資料上傳,下載,在線討論等等。
關鍵字: 課程網站設計,資料上傳,ASP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mputer unceasing development and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enable people"s working efficiency to obtain the unceasing enhancement, the Internet development, reced between people"s distance, how uses the Internet fully, this is everybody question of common interest.This article in summarizes in my school graation project topic managerial experience foundation, proposed some have about the topic management thought, and based on software and so on the Internet and ASP, DREAMWEAVER formidable functions, the design has planned the graation project topic management homepage, will disperse the graation project topic by the Internet form to carry on the network management.
This systems for the curriculum website design and the realization, can realize caus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 may conveniently carry on curriculum material uploading through the campus net, downloading, online discussion and so on.
Key words: website design, uploading, ASP
www 計算機畢業設計 com 網站有很多資料
㈤ 急需 (計算機網路的設計與實現)的畢業論文
一篇關於校園網路建設的。可以參考下。
目錄
摘要2
Abstract3
第一章案例環境4
1.1.校園網路的現狀4
1.2.改造需求5
第二章系統總體設計目標6
第三章系統設計原則7
3.1.實用性7
3.2.開放性7
3.3.先進性7
3.4.可擴充性7
3.5.可靠性7
3.6.安全性7
第四章方案實施9
4.1.方案應用模式9
4.2.結構化布線9
4.3.網路技術選擇10
4.3.1.千兆位乙太網10
4.3.2.FDDI方案11
4.3.3.ATM方案11
4.3.4.得出結論11
4.3.5.方案特點12
第五章網路設備13
5.1.網路設備組成13
5.2.網路拓撲結構圖14
5.3.網路設備配置16
結束語17
致辭18
參考文獻19
關於校園網路改造建設
摘要
新世紀的開端,學習和教育成為全人類關注的焦點。只有率先認識到信息技術在現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用它解決教育中的問題,把它作為現代教育的基本工具,才能在全球教育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校園網作為學校的信息基礎設施,和Internet連接後所形成的網路成為整個社會的重要教育基礎設施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化時代,辦公自動化、網路化、信息化已成為一種必不可少必備條件。
作為基礎教學與科研基地的學校自然走在所有行業的最前列,全國各大、中、小學校都在積極建設和完善校園計算機網路。校園網已成為各學校必備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其規模和應用水平已成為衡量學校教學與科研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標志。本文就某一具有代表性的大學校園網的建設,研究校園網路改造建設的課題。
㈥ 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畢業論文
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安全防護已成為企業生產中計算機應用系統重要基礎工作。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 畢業 論文,供大家參考。
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畢業論文篇一計算機安全常見問題及防禦對策
摘要: 文章 首先分析了引發計算機使用安全問題的原因,分別從硬體缺陷與軟體系統漏洞兩方面來進行。其次重點探討安全問題的解決對策,以及日常使用中的風險防禦 方法 ,能夠幫助減少計算機設備的運行隱患,使用者更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務。
關鍵詞:計算機安全;網路環境;軟體安全
1計算機安全常見問題分析
1.1硬體方面的安全問題分析
第一,晶元陷阱。計算機設備在網路環境中運行時,自身硬體系統中存在的隱患會增大病毒入侵的幾率。常見的硬體問題是晶元中存在的漏洞,使用這種晶元的計算機設備自身不具備風險防範能力,雖然能夠滿足日常使用需求,但一旦接入到網路埠中,黑客攻擊便有跡可循。藉助晶元中存在漏洞,進入到用戶的計算機系統中,盜取個人信息,嚴重者還會藉助這一漏洞對用戶計算機設備進行攻擊,引發使用階段的穩定性。第二,電磁泄露。同樣是盜取用戶的個人信息文件,但與晶元漏洞不同,該種方法是通過捕捉電磁傳遞信號來實現的。黑客通過編寫程序來實現對用戶個人信息的盜取,截取到的磁波信號也會通過程序對內容進行翻譯,這樣黑客便實現了侵入用戶計算機設備的目的。計算機維護人員對這種安全隱患問題的重視程度偏低,由於入侵原理比較復雜,通過對磁波加密能夠避免安全隱患問題發生。但現存問題是這一安全防護 渠道 並沒有得到重視,缺乏針對性的管理方案。第三,硬體故障。網路系統中計算機最先受到攻擊的是軟體系統,隨著病毒入侵范圍逐漸擴大,也會威脅到硬體系統的安全。如果計算機硬體中自身存在漏洞或者損壞,安全隱患發生的幾率更大,在硬體中,存儲了大量數據信息,計算機與網路埠連接時也是通過搜索查找信息來實現的。硬體故障不但會影響到使用安全,同時上網速度也會有明顯的減慢,不能滿足用戶使用需求。與軟體系統中存在的漏洞相比較,硬體問題更難修復,通常需要進行更換處理,已經損壞的硬體如果繼續使用,會影響到計算機功能實現。
1.2軟體方面的安全問題分析
第一,竊聽。明確硬體中常見的問題後,軟體 系統安全 隱患也需要繼續深入研究,針對設備使用期間的特徵來進行。一旦軟體系統出現漏洞,傳輸中的信息會受到黑客攻擊,信息被第三方竊取後,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穩定性會受到影響,工作人員也不能夠實現預期的目標。軟體問題在設備使用階段最為常見,也是威脅計算機安全的主要因素。第二,病毒。在網路環境中運行的計算機設備,對安全隱患類型進行劃分時,病毒所佔的比重最大。病毒也分多種類型,常見的是對存儲文件進行破壞,一旦損壞很難恢復。還有對用戶重要賬號密碼進行盜取,造成使用者的經濟損失。第三,網路釣魚。所謂的網路釣魚就是一些網路黑手,通過製作一些色情或者是仿冒的網站來獲取網民的相關信包,直接造成網民信息的泄露,嚴重地還會讓網民為此付出嚴重的經濟代價。第四,偽裝和篡改。對於計算機軟體安全問題中的偽裝來說,主要是一些非法人員,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和設備來偽裝成合法的用戶,然後對計算機或者是賬戶的相關許可權進行盜取。所謂的篡改主要是對計算機中的各類信息進行篡改,另外,資料的完整性也會受到嚴重地影響,甚至嚴重地影響到資料信息的安全性。第五,垃圾郵件泛濫破壞網路環境。垃圾郵件一般是指未經過用戶許可強行發送到用戶郵箱中的電子郵件。垃圾郵件的泛濫已經使Internet網路不堪重負。在網路中大量垃圾郵件的傳播,侵犯了收件人隱私權和個人信箱的空問,佔用了網路帶寬,造成伺服器擁塞,嚴重影響網路中信息的傳輸能力。
2計算機安全常見問題的防禦對策探究
2.1加固技術。提升計算機設備使用安全性,需要對重要文件進行加固,減少受到破壞的可能性。加固技術還會針對使用期間的埠連接來進行。硬體加固是保護使用安全的有效條件,根據使用期間常常會發生故障的部位來進行,線路損壞會影響到網路的傳播速度,造成損壞的原因多數是因為線路老化,對表面進行防腐塗刷,並且保持使用環境乾燥,可以減少故障發生的幾率。現場工作人員更要加強對線路安全的管理,硬體安全得到保障後工作效率會有明顯的提升。
2.2加密技術。設置防火牆,並對文件進行加密,能夠避免病毒的侵入。計算機的操作人員也可以設立單獨的密碼,只有知道密碼的人可以使用該設備,這樣增大了安全性,同時也能避免設備中存儲的重要資料被他人盜取。加密技術的運用很大程度的提升了設備運行安全性,可以與加固技術結合使用,並不會影響到計算機設備其他功能的實現。
2.3認證技術。該種技術是針對黑客病毒篡改網路埠來進行的,在對系統中的數據進行訪問時,需要通過認證環節,如果訪問者信息異常,系統也會將這一狀況進行反饋,提升計算機設備的使用安全性。常見的認賬方式是通過在計算機內安裝控制項來實現的,能夠確定規范的訪問形式。數字簽名又稱之為電子簽名,主要是將數字簽名當作報文發送給接收者。對於用戶來說,可以通過安全可靠的方法向相關部門提交資金的公鑰,從而獲取證書,進一步用戶便具備公開此項證書的合法權益。對於需要用戶公鑰的人,均能夠獲取此項證書,並且通過相關合法協議的簽訂,從而使公鑰的有效性得到證實。對於數字證書來說,將交易各方的身份信息逐一標識出來,進一步提供出驗證各身份的方法,如此一來用戶便能夠使用這些方法對對方的身份進行有效驗證。
2.4杜絕垃圾郵件。垃圾郵件已經成為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又一個公害。為了防止垃圾郵件首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郵件地址,避免在網上隨意登記和使用郵件地址,預防垃圾郵件騷擾。其次使用Outlook—Express和Faxmail中的郵件管理功能,對垃圾郵件進行過濾設置,將垃圾文件拒之門外。目前許多郵箱都具有自動回復功能,使用不當垃圾文件就有了可乘之機,所以勸告用戶謹慎使用郵箱的自動回復功能。另外對郵箱中的不明或可疑郵件最好不要打開,更不能回復,這樣也能有效避免垃圾文件的騷擾和破壞。
2.5提高計算機網路安全意識。計算機網路的安全管理,需要建立相應的安全管理機構,制定 崗位職責 ,實施網路系統的安全標准,提高計算機網路安全的管理能力、和業務水平。做好重要數據隨時備份和加密,嚴禁重要數據泄露,定期維護計算機網路系統的安全運行,提高用戶健康上網意識,防患於未然。通過本課題的探究,認識到計算機安全面臨諸多常見問題。為了使計算機能夠正常運行,同時保證人們生活及工作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對計算機安全常見問題制定有效的解決 措施 便顯得極為重要。然而,這是一項較為系統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從多方面進行完善。比如採取加固技術、加密技術及認證技術等。
3結論
除了諸多先進技術的應用,還需要構建系統化的計算機管理制度及監督機制,做到提前預警,充分保證計算機網路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楊常建,王進周,米榮芳.計算機安全面臨常見問題及防禦對策探討[J].計算機與網路,2012(7).
[2]丁晨皓.計算機安全面臨常見問題及防禦對策探討[J].中國新通信,2015(3).
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畢業論文篇二計算機安全技術保護策略
摘要:網路普及的時代,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變得尤為重要,通過分析現在的網路安全問題,可以得知有些安全工作有待提高,針對具體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計算機;網路安全;措施
1計算機的網路安全問題
1.1計算機網路系統方面的安全問題
XP、Vista、window7、window8等 操作系統 是計算機網路必不可少的一個平台,但是這些系統都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風險,使不法分子會對計算機進行非法訪問,從而竊取用戶的重要信息或者直接將帶有病毒的代碼植入到系統中,導致系統的破壞或者癱瘓,對用戶造成嚴重的損失。
1.2計算機病毒、木馬對網路安全的威脅
現在處於網路無處不在的時代,人們隨時隨地都能夠上網,利用網路進行各種事情。網路的這種開放性,給黑客進攻提供了很多的機會,使木馬和病毒對計算機進行侵害。計算機病毒主要是通過網路和硬體設備進行傳播,它的破壞性在於破壞計算機的數據信息和硬碟,在計算機系統中自由復制,對系統造成損害。病毒主要是通過論壇或者電子郵件等進行網路傳播,由區域網感染到整個網路。光碟、軟盤、U盤等存貯設備是計算機病毒硬體傳播的主要途徑。現在的病毒,木馬具有很大的偽裝性,它通過各種媒體載體欺騙用戶,只要用戶點擊了,程序就會自動下載並且安裝,更有甚者,被病毒入侵的程序會讀取用戶的聯系人,給他們發送病毒或者欺騙性的信息,引起一連串的破壞。
1.3用戶身份存在安全隱患
人們使用網路時通常需要賬戶和密碼,而這些賬戶和密碼的設定都是由自己設定的,無論是網路密碼,還是登錄密碼或者是支付密碼,都需要用戶謹慎的操作,設置密碼的時候盡量選用復雜的不易被人解除的密碼,這樣才能減少重要信息向外泄露的可能性。很多黑客就是通過偽造用戶的身份,竊取或者篡改重要的信息資源。
2計算機網路安全的現實狀況
2.1網路犯罪普遍
在這個網路普及的時代,可以看到到處都有電腦,幾乎人人都是通過電腦和外界進行著聯系,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是電腦專家,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權利和機會去使用電腦,同時這也代表著每個人都有可能通過網路進行犯罪,如竊取他人的重要信息,對他人造成問題或者損失。
2.2計算機用戶缺乏網路安全意識
計算機網路安全意識對於每個人來說包含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每個人都應該有保護自己計算機內的信息不被他人盜取,所以在平時聯網做各種事情的時候,應該有安全方面的意識或措施;二是,每個人除了保證自己的網路安全外,還應該確保自己不會對其他人造成傷害,更不要想著去竊取別人的重要信息。
2.3黑客攻擊技術具有很強的先進性
並不是每個人都是黑客攻擊的對象,他們更趨向於有商業價值的用戶,他們為了實現自己利益最大化,往往會偽裝成各種方式進行病毒植入,從而竊取用戶的重要信息,獲得利益。
3保證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措施
3.1計算機網路物理方面的安全措施
首先,應該保證網路線路的隱蔽性和安全性,保證周圍的環境不會因為自然原因或者人為原因對網路造成干擾或者破壞;其次,計算機的硬碟或者設備在質量上應該是良好的,不能因為質量不合格而造成信息的泄露或者損壞。
3.2技術
(虛擬專網)技術的核心是隧道技術,它將網路數據進行加密,通過虛擬的通道把信息傳遞到另一端,可以保證數據的安全性。
3.3提高計算的入侵檢測技術,充分發揮防火牆的作用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主要內容就是硬體和軟體安全,防火牆的設置主要就是通過設置軟體防火牆和硬體防火牆來保駕護航的。防火牆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內部網路和外部網路之間保證信息的安全,設定好哪些是可以訪問的信息,哪些是可以需要提示的信息,哪些是直接攔截掉的信息。計算機正常的操作系統,當出現與設置情況不同的時候,計算機就會自動攔截並提醒用戶,檢測是否有入侵行為。一個安全的網路環境是保證用戶正常使用的前提,也是用戶財產安全的根本保障。
3.4做好計算機病毒防範和防治工作
計算機病毒就是根據軟體自身的缺陷編寫出來的,這種病毒具有更為先進的編程,且更不易被人識別與制止,病毒一旦植入計算機,就像脫韁的野馬瘋狂地復制病毒,對計算機造成很大的干擾和破壞,不能處於正常的工作狀態。計算機病毒存在很大的威脅性,對它的防範工作必須做到萬無一失。一般情況下,主要是通過三步病毒進行處理:預防、檢測、消除。最常用的計算機病毒防範措施就是安裝殺毒軟體,當軟體發現病毒時,第一時間就對它進行查殺,在病毒還沒有植入到計算機軟體,對系統造成傷害時,就把它扼殺在搖籃里。常見的病毒防治方法有加值總和法(CheckSUM)、移植檢查法和疫苗程序法。加值總和法就是將查出來具有病毒的原文件用沒有病毒的備份文件進行替換,將源程序中中病毒的識別碼改正,生成新的識別碼。採用工作站防病毒晶元和StationLock網路防毒方法。
3.5對漏洞進行掃描
每個系統無論花費了多少財力和安全技術,都不可能完全的沒有攻擊之處,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
4結論
計算機網路安全問題關繫到每一個計算機用戶的安全,為了營造安全的網路環境,每個人都應該樹立安全意識,堅持文明上網。
引用:
[1]蔡艷.社交網路安全問題及解決對策[J].電子技術與軟體工程,2016.
[2]張昆,胡文濤,郭鑫.淺析計算機網路安全分析[J].信息化建設,2016.
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畢業論文篇三計算機安全技術分析
【摘要】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以及 網路技術 不斷的發展,計算機的應用也逐漸的廣泛,從而更好的推動各個行業的發展;但是計算機網路技術在給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自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像漏洞、病毒的存在,不僅會影響計算機的正常使用,同時也會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對此本文就計算機安全技術,結合安全的指標和安全防護的對策進行分析,並提出相關的見解,希望對於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積極促進作用。
【關鍵詞】計算機;網路安全
近些年來計算機網路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網路安全的影響因素也逐漸增加,主要來自人員的操作、系統的漏洞、病毒的存在以及防火牆設計等方面的因素,影響計算機的信息不被保密和完整;對此合理的利用防火牆、加密技術、密鑰技術以及生物識別技術等,從而更好的保證網路技術以及計算機系統的正常應用,保證社會群眾的財產利益不受侵犯。
一、計算機安全的標准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標准主要是指信息的完整性,尤其是在利用計算機網路技術,進行信息傳輸時,傳輸的速度、質量以及完整都應該不被延遲和破壞;其次是信息必須是可用的,同時用戶在使用信息時,必須是進過授權且保密的;而用戶在使用信息時,該信息都是由授權機構及時進行操控的。最後當計算機網路技術安全的情況下,會為網路事故提供一系列的依據;對此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影響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因素
1、操作系統。隨著網路技術不斷的研發,以及技術應用的領域不斷擴大,對於系統操作的安全卻忽視,導致計算機網路技術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隱患和系統漏洞,從而直接影響計算機信息的安全。但是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增加,也相繼的設計出了防火牆等安全程序,但是由於影響操作系統的安全因素有很多,一但安全防護程序自身存在漏洞,導致其不能發揮很好的安全防護作用。
2、病毒。網路病毒主要是指在計算機程序中,編制特殊的指令;這個指令不僅會破壞計算機系統中的資料庫,同時也可以對信息資源進行復制。而目前長常見的指令,主要是指一系列的非法人侵的代碼,通過計算機系統的漏洞進行攻擊,但是這些病毒常常是隱蔽不被發現,且傳播快速快破壞程度大,一旦結合黑客技術,對於計算機會起到控制和破壞的作用。
3、操作問題。雖然計算機已經成為了人手必備的上網工具,但是對於計算機技術靈活操作的用戶卻非常得少,一旦用戶的失誤操作,會造成很大的安全威脅;加上用戶對於防護技術應用的意識缺乏,導致計算機很容易受到病毒或是木馬的侵害,直接威脅用戶的個人信息以及生命財產的安全。
三、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
1、防火牆技術。防火牆是置於外部與內部網路之間的網路安全體系,防火牆的安裝,可以有效的檢查數據包,並根據自身檢查的結果,有效的提醒用戶及時的進行過濾和清理,給自身的計算機系統加以保護。
2、加密技術。加密技術的研發,對電子商務以及網路信息交易提供了有效的保證;而加密技術主要包括對稱與非對稱兩種,其中對稱加密技術,主要是指基於口令,將加密與解密運算提供想相同的密鑰;而非對稱加密技術,也是以口令為基礎,但是加密與解密預算所使用的密鑰不同,同時解密密鑰也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而其他人是不知道的。
3、智能卡技術。掛技術與密鑰技術相似,同時也是基於密鑰方式的一種按群操作程序;該用戶的智能卡被賦予了指定的口令之後,當用戶使用該只能卡時,輸人的口令與網路伺服器上的密碼相同,從而用戶在利用網路技術時,對以用戶的信息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但是此技術的應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數據加密技術並不能適合於所有的伺服器,或是操作得系統使用。
4、生物識別技術。其生物識別技術,起初是機械密鑰的使用發展,然後是數字密鑰的應用和發展,最後經過優化發展到了生物識別技術,它是利用人體獨特的身體特徵,在利用網路系統操作時,對於其進行身份驗證;尤其是指紋識別、聲音識別等身體特徵驗證,是有效的通過外設,獲得身體體征的數字圖像,然後再輸人到計算機系統中,當用戶進行系統操作時,就會對於信息以及資料庫等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我國生物識別技術,已經從指紋發展到了視網膜、骨架等身份識別技術,從而更好的保證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以及安全性。
四、 總結
綜上所述,通過對於計算機安全技術的分析,發現對於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防護,主要是對於病毒、木馬、漏洞以及黑客技術的預防,對此結合計算機網路完全的標准,合理的利用防火牆技術、加密技術、智能卡技術、生物識別技術,與此同時,最主要的還是要有效的提升計算機用戶的網路安全防護意識,通過靈活的應用網路安全防護技術,正確操作計算機系統是非常必要的,從而更好的保證自身的財產利益不受到侵害。
參考文獻
[1]楊晨.信息時代下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初探[J].網路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01:108一109
[2]胡丹瓊.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初探J[].科技信息,2014,巧:214.
[3]吳儼儼.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技術初探[J].無線互聯科技,2012,:1124一25.
有關計算機網路安全技術畢業論文推薦:
1. 計算機網路安全畢業論文範文
2. 計算機網路安全畢業論文範文
3. 計算機安全畢業論文
4. 計算機網路安全與防範畢業論文
5. 計算機專業畢業論文:淺析網路安全技術
㈦ 求一篇計算機網路工程專業的畢業論文
1 摘要 1
2 Abstract 2
3 目錄 4
4 引言 6
4.1 如今的網路社會 6
4.2 本課題的目的 6
4.3 關於Cisco 6
5 用戶需求分析 8
5.1 網路需求分析 8
5.2 資金預算 8
6 網路系統的建議方案 9
6.1 網路主幹 9
6.2 教學樓的接入 11
6.3 圖書館的接入 11
6.4 辦公樓的接入 11
6.5 學生機房的接入 11
6.6 學生宿舍的聯網 12
6.7 PIX防火牆 12
6.8 Cisco 2610 遠程訪問路由器 12
6.9 網路管理 13
7 網路總體設計方案 14
7.1 網路拓撲 14
7.2 VLAN及IP地址規劃 14
8 交換模塊設計 16
8.1 訪問層交換服務的實現-配置訪問層交換機 16
8.1.1 設置交換機名稱 17
8.1.2 設置交換機的加密使能口令 17
8.1.3 設置登錄虛擬終端線時的口令 18
8.1.4 設置終端線超時時間 19
8.1.5 設置禁用IP地址解析特性 20
8.1.6 設置啟用消息同步特性 21
8.1.7 配置訪問層交換機jxl的管理IP、默認網關 22
8.1.8 埠雙工配置 24
8.1.9 埠速度 24
8.1.10 設置快速埠 25
8.1.11 配置訪問層交換機jxl的主幹道埠 26
8.1.12 配置其餘的訪問層交換機 27
8.2 分布層交換服務的實現-配置分布層交換機 28
8.2.1 配置分布層交換機jxq 的基本參數 28
8.2.2 配置分布層交換機jxq 的管理IP、默認網關 29
8.2.3 配置分布層交換機jxq的VLAN 29
8.2.4 配置分布層交換機jxq 的埠基本參數 30
8.2.5 配置分布層交換機jxq 的3層交換功能 31
8.2.6 配置分布層交換機ssq 33
8.3 核心層交換服務的實現-配置核心層交換機 34
8.3.1 配置核心層交換機CoreSwitch1的基本參數 34
8.3.2 配置核心層交換機CoreSwitch1的管理IP、默認網關 35
8.3.3 配置核心層交換機CoreSwitch1的埠參數 36
8.3.4 配置核心層交換機CoreSwitch1的路由功能 36
9 PIX防火牆的接入 38
9.1 PIX防火牆的管理訪問模式 39
9.2 PIX防火牆的基本命令 39
10 廣域網接入設計 40
10.1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的基本參數 40
10.2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的各介面參數 41
10.3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的路由功能 41
10.4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上的NAT 42
10.4.1 定義NAT內部、外部介面 42
10.4.2 定義允許進行NAT的工作站的內部局部IP地址范圍 43
10.5 配置接入路由器InternetRouter上的ACL 44
10.5.1 對外屏蔽簡單網管協議,即SNMP 44
10.5.2 對外屏蔽遠程登錄協議telnet 45
10.5.3 對外屏蔽其它不安全的協議或服務 46
11 結束語 48
12 致謝 49
13 參考文獻 50
㈧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專科畢業論文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需求急速增加,而傳統的人才培養專業課程體系已不能適應企業需求。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 畢業 論文,供大家參考。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畢業論文篇一:《計算機信息安全管理探究》
[摘 要]如今計算機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計算機信息安全問題時刻牽動著百姓的神經。本篇 文章 主要針對計算機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進行了全面詳細的探討,以期為我國網路信息安全發展作出貢獻。
[關鍵詞]計算機; 信息安全; 管理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計算機信息技術已經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緊密聯系起來。然而隨著 網路技術 本身在各個領域不斷深入的情況下,計算機信息安全問題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帶來的威脅也在不斷增大。而所謂的計算機信息安全,實際就是針對互聯網所採取的管理技術 措施 ,通過相應的措施,來使得網路環境之內的數據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1 計算機信息安全存在的問題
1.1計算機信息自身的不確定性。在網路日益發展的今天我們進入了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傳播者,人人都是接受者,通過網路人們發送個人、集體或單位的信息,供其他網民閱讀。然而,網路的信息傳播具有匿名性的特點,傳播者可以上網播發任何信息,由於網民素質的良莠不齊,就會出現一些虛假信息或內容表述不明確的信息來混淆視聽。另外,隨著人們利用計算機存儲個人信息的普及,許多不法分子通過不合理的途徑盜取私人信息,嚴重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給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帶來巨大的損失。
1.2 安全軟體設計滯後。計算機的出現為各項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工作 方法 ,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伴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結合,時空的界限被打破,人們利用計算機幾乎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新聞動態,可謂是“一機在手,可知天下事”。但是在這一過程中計算機系統總是不時的感染病毒或者出現被黑客侵略的問題,對計算機用戶造成極大的損失。而且相關的病毒查殺軟體總是在問題出現後才相繼出現,具有嚴重的滯後性。還有就是在一些正常軟體的使用過程中由於設計的不合理或者維護工作不完備,一旦有大批量的訪問時就出現卡機、癱瘓的狀況,給用戶的使用帶來不便。
1.3計算機硬體配置不足。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計算機的體積越來越小,經歷了從台式電腦到 筆記本 的轉變,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筆記本掌上電腦,手機將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充滿人們的生活。許多有頭腦的商家都看到了這一商機,紛紛投入這一行業。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每個商家無所不用其極,而價格優勢可以說是對顧客最大的刺激。在保證較低銷售價格的情況下,各大商家為了繼續維持自身利益把降低成本作為解決途徑,這就造成了計算機很多信息安全保障系統的缺失。還有就是大量盜版軟體和系統的使用,造成計算機信息安全保護工作的不穩定,在系統存在大量漏洞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泄露了使用者的信息。
1.4網路系統管理薄弱。我國在計算機應用方面的起步,遠遠落後於歐美過程中,現如今,所呈現出的基礎都還較為薄弱,並且信息安全的管理體制也並不完善,這也是我國當前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時常暴露出“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網路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本身在執行工作的過程中,沒有對於網路 系統安全 進行嚴格的過濾。部分工作人員抱著不法的目的故意泄露安全信息。這主要是由於灰色產業鏈下,一直都有著利益的來往,部分工作人員經受不住利益的誘惑,私自將計算機信息系統、資料庫等方面的重要信息販賣給他人,這也就直接導致網路安全問題的出現。
2 計算機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2.1提高計算機信息安全的意識
雖然計算機技術在我國已經得到長足的發展,但是無論是個人還是單位對計算機信息的安全保護意識仍存在明顯的不足。在這一弊端之下,信息泄露的情況時有發生,輕者只是對個人姓名等一些基本信息的泄露,重者甚至會泄露諸如賬戶密碼、身份證號碼等的重要信息,進而造成惡劣的影響。因此提高個人和單位的安全意識,增加他們有關計算機信息安全常識的培訓非常重要。另外,計算機用戶還可以在使用計算機上網時盡可能少的填寫個人信息,即便填寫也要在有一定信譽和權威的官方網站;在網吧等公共場所使用他人電腦時要及時的刪除遺留下的個人信息。
2.2完善相關人才培養體系
建立並完善以高等學歷 教育 為主,以中等職業教育和各科認證培訓為輔的網路安全人才培養體系。高職高專院校應該根據社會需求,開設網路安全專業。暫時不具備條件的院校可以有選擇地開設網路安全類課程,開設網路安全基礎與防火牆、 操作系統 安全、數據加密與PKI技術等選修課,舉辦網路安全專題講座,結合培訓、認證機制,引進網路安全職業資格認證(如NCSE、CISP、CIW)等多種途徑培養實用型人才,為我國網路系統安全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2.3運用網路技術保證信息安全
防火牆是阻止網路黑客非法進入某個機構網路的主要屏障。它利用內網的邊緣,對計算機、其他外部網路和內部網路之間進行互相隔離,最大程度上阻止黑客的非法活動。計算機網路系統安全防範和保護的一個主要措施就是訪問控制,它主要是控制網路資源不被黑客進入,目前技術條件所支持的訪問控制策略主要以基於規則和角色的兩種方式為主。基於規則控制的訪問控制的策略有很多,如架設防火牆、口令認證、身份認證、證書訪問控制等。基於角色主要針對一些區域網之間,主要控制角色行為,這是最實用也是最安全的。其他控制措施還有網路伺服器安全控制、屬性安全控制、目錄級安全控制、網路埠節點安全控制等。
2.4進一步完善數據保密及數據備份工作
必須有專門的人員負責數據的備份,應進行額外檢查以確保數據的正確備份和歸檔?。定期(每周)檢查原始數據,防止原始數據的錯誤傳播到備份數據中。?把每次進行備份的情況都通過電子文檔記錄下來。?定期(至少每年)測試數據備份和恢復方案,確保數據能夠在預定的時間內恢復,並基於測試結果改進備份方案。確保可靠和正確地獲得可需要備份的數據。如資料庫、業務數據等。核驗並確保獲取備份數據的過程是否可靠的,備份程序是否進行正確的配置。備份驅動器(例如磁帶驅動器)也應定期(每月)進行維護備份介質應定期(每周)檢查其是否正常,並定期更換。確保進行備份的人員經過了培訓並具備足夠的技能。當備份人員暫時無法工作時,應有其他人可完成備份工作。
2.5加強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2012年,工信部發布了《互聯網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通信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了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戰略舉措,同時,要求強化信息網路安全保障體系。堅持積極防禦、綜合防範。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護能力,重點保障信息網路和重要信息系統安全,創建安全健康的網路環境。保障和促進信息化發展、保護公眾、維護國家的安全。立足國情、以我為主、管理與技術並重,統籌規劃、突出重點。最後發揮各界積極性,共同構築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3 結束語
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計算機憑借自身的優勢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的各個方面。假如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管理不當,就會導致數據遺失、泄露等問題,那麼所帶來的後果是不可想像的。因此,除了相關部門需要對於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工作進行防護措施建立和管理持續完善以外,廣大群眾也應當要自覺的樹立起計算機信息安全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遭受嚴重損失的情況發生。
參考文獻
[1] 李宏飛 . 提高計算機信息安全的策略研究[J]. 南信息與電腦 ( 理論版 ),2012(3).
[2] 周遊 . 計算機信息安全管理研究 [J].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3(3).
[3]千一男,關於計算機網路安全風險的分析與防範對策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1年29期
[4]魏建兵,計算機網路安全與防範的研究與探討[J]矽谷,2011年22期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畢業論文篇二:《試談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教學》
摘要:對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教學的探討首先要正確的認識該課教學的意義,採用恰當的 教學方法 ,實施有效的課前有準備、課中有策略、課後有延伸教學步驟,注重教學中的基礎操作的訓練、小學生認知規律、游戲引入教學、素質、能力培養是教學關鍵等環節來培養全面發展的小學生。
關鍵字: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 教學 認知規律
一、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課教學意義重認識
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信息管理技術已經深入社會的各個領域,計算機成為人人必須掌握的基本能力,小學生也不例外。教育部提出“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在全國小學基本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全面實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努力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
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教學只是一種基本知識的普及,其目的是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通過形象生動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掌握計算機硬體與軟體的基礎知識,比如計算機的用途、硬體的結構、操作軟體系統,並學會最基本的操作程序。同時,作為素質教育的拓展,培養小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與意識,讓小學生掌握部分將終身受益的基本應用技術,並在學習計算機基本常識過程中讓大腦智力得到開發,讓動手操作能力得到協調提高。
在具體教學中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師,如何根據小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知規律、 兒童 身心健康發展的規律,並能緊貼《教學大綱》要求,用科學的寓教於樂的方式激發、保護孩子們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構建一種輕松、有趣、愉快的學習氛圍,讓教學過程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才是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課老師應當思考的問題。
二、有效開展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教學的教學方法
(一)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法是被廣泛用於計算機信息管理課堂教學中的一種很有實效的教法,把教學內容設計在一個個實際任務中,教學過程變成教師帶領小學生在計算機上完成實際任務,讓孩子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新的知識。對於應用軟體的使用,不是單純地講解菜單和命令的使用,那樣的話,會出現教師講,學生玩的現象,導致授課效率很低。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後,可以把學生的角色從“讓我學”變成“我要學”。
(二)任務分解法
小學生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差,時間一長往往注意力就分散了。為此,我在選擇任務時,將大的任務分割成許多的小任務,將每一個小任務再分解成若干個知識點,每次課講解一個小任務中的一個知識點,然後馬上動手進行訓練,以增強趣味性,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另外對於一些比較枯燥的內容,也不適合安排很大的任務,需把任務分割到每一節課中長期訓練,如指法訓練。
三、有效的計算機信息管理課程教學實施過程
(一)課前有準備
計算機教學它既相同於 其它 學科,又有別於其它學科,所以,它同樣需要教師的備課。然而,這里的“備”卻包含既要備軟體又要備硬體。備軟體,即要備教材,備教法,還要備學生。備教材,不僅要掌握小學階整個的教材內容,更要清楚課時教材所在的章節、內容、教材特點、難易程度、重點難點。備教法,要明確上課過程中使用什麼合適的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備學生,就是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教學過程還有第三者—計算機的參與。所以必須對它也要備一備,即備硬體。一台計算機正常工作,就意味著每個學生能正常地接受學習,要提高40分鍾的教學效率,備好計算機,讓計算機在課堂上正常工作,很好地為學生服務十分重要。最後還得准備好多媒體課件,以便備的課能順利進行,完成目標。
(二)課中有策略
備課是前提,上課是關鍵。如何使備好的課上好,有效率,貴在有法,且得法。而穩定教學秩序,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是最直接的方法。
教學中,除了人的因素外,計算機因素也不可忽視,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全部都得通過計算機,計算機既是學的目的,更是學習的工具,而它卻又偏最會出現問題,到問題,就要學會調控。
(三)課後有延伸
一堂精心准備的計算機課往往在上完之後還會發現或多或少的問題,由於現在同年級班級比較多,為避免在下個班出現同一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後及時不斷 反思 改進,以使教案不斷趨於完善,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四、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教學應注意的關鍵環節
(一)注重基礎操作的訓練
計算機信息管理課中最基礎的是打字練習,所有的信息與思考,都得通過鍵盤打字輸入到計算機程序中。在字根練習過程中,可以結合 一年級語文 課識字階段的筆順教學,採用計算機編碼將要教學的字拆成部件在屏幕上顯示出來,讓學生清楚的看到漢字的筆順,引起學習興趣,使筆順教學避免枯燥、死板的情況,活躍了課常教學氣氛。在打字速度練習時,可以讓孩子們輸入自己心裡想的話或者在電腦上寫 作文 ,激起他們藉助計算機表達的興趣,讓學生在靈活處理的細節實踐中熟練掌握操作技巧。
(二)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教學要尊重小學生認知規律
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還沒有定型,有喜歡被表揚的心態。小學計算機老師在展示學生作品的同時,要學會利用誇獎的語言,諸如:“你的排版布局太大方啦”、“你畫的小夥伴真棒”、“你的指法練的太精準啦”、“你擊鍵速度又快又准”等等。同學們的成績得到教師的承認、肯定和贊揚看到自己的成績,能得到教師的表揚或其它同學的羨慕,會激勵他們樹立自信心、增強自豪感,激發學習動力。從而掀起學生們再次學習趕追超的高潮,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強化學習效果,增強友誼。
(三)游戲引入教學中
小學生只有對事物產生積極的情緒才能產生學習興趣,才能對事物產生積極的態度,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時間短、自我控制能力差, 學習態度 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喜好。他們只有對教學感興趣,才能產生學習的興奮點,才能以最大的學習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相反,如果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熱情會逐漸降低,甚至產生厭倦情緒,這樣肯定是無法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的。
在計算機信息管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在教學中注重運用游戲教學法,以此為切入點,把游戲作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段。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游戲情有獨鍾,在教學中引入游戲,迎合了小學生愛玩好動的天性,寓教於樂,讓學生在玩中學到知識,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四)素質、能力培養是教學關鍵
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是關鍵。在培養小學生的動手操作及思維能力的同時,開發小學生的素質和智力。
小學生對計算機的規范操作,對早期的養成教育有很大幫助,有助於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及學習習慣;並且,在指法練習中准確性的要求,也可以培養學生認真、一絲不苟、刻苦的精神;在軟體學習的操作中,有的學生會因為爭得第一而歡呼,而有的則會因為落後而沮喪,這時,教師便可以教導他們勝不驕,敗不餒的道理,以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在教學中,只要教師不失時機地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充分發展自我、展現自我。
五、小結
小學計算機信息管理教學是一項面向未來的現代化教育,是培養孩子們計算機意識、普及計算機科學、提高科學 文化 素質的重要途徑。作為小學計算機教師,我們將在具體教學中,以啟蒙為本、技能為主、尊重小學生心理特徵、學用結合、循序漸進、立足普及、適度提高為指導思想,不斷探索小學計算機教學的新路子,為社會需要的全面發展人才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
參考文獻:
[1]凌勇灤.激發學計算機學習興趣教輔結合寓教於樂——小學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心得[J].科技致富向導.2012(4).
[2]牛美敬.淺議小學計算機的有效教學[J].金色年華(下).2011(9).
[3]趙岩.淺論小學計算機的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1(1).
[4]胡春花.小學計算機教學模式與技巧初探[J].新課程:小學(中旬).2011(12).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畢業論文篇三:《淺析計算機網路的信息管理》
摘要:本文旨在對計算機網路的信息管理進行闡述,在介紹計算機網路中面臨的各種問題的基礎上,詳細闡述了計算機網路的防火牆的設定、增加計算機網路的訪問策略以及對計算機網路的傳輸數據進行加密等信息管理策略,從而保證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為互聯網路安全穩定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計算機網路的信息管理;防火牆;增加訪問策略;數據加密
一、引言
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通信線路製作工藝的不斷提高,光纖已經作為下一代互聯網中主要的通信線路,從而構成了計算機網路快速的互動式數據傳遞以及聲音圖像等信息的快速傳播的信息告訴公路。由於互聯網路的共享性和開放性,計算機網路中傳遞的信息良莠不齊,需要採用特殊的方法或者技術來對其進行統一管理,從而實現對信息資源本身、操作人員、應用技術以及網路結構等整個信息活動中的各個方面進行管理,實現對各種網路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滿足社會發展所需要的計算機網路信息的服務過程。
二、計算機網路的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約定的通信協議,以通訊線路和通訊設備為基礎,將不同區域內的計算機系統連接成具有一定規模和功能的通信網路系統,並且能夠利用設備中特有的計算機軟體來來實現計算機網路中的資源共享、信息交換、在線服務、協同處理和分布計算等通信服務功能。計算機網路有利也有弊,只有人們採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加強計算機信息管理,加強網路信息監管,才能正確高效地利用計算機網路,同時用法律和政策來制約並引導網路信息市場,增強全民網路信息安全意識,加強網路信息倫理道德建設,才能有效地健全網路信息管理體制,完善網路信息市場運營,保證網路信息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由於計算機網路中充斥的各種信息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復雜,加上有一部分人以了謀取個人私利,通過互聯網路發布各種有害信息,從而加重了計算機網路信息管理的難度,使互聯網路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必須採取必要的措施,來加強計算機網路信息管理力度,來解決各種互聯網路的信息管理的各種問題。
三、計算機網路的信息管理
計算機網路的信息管理主要是對計算機網路自身傳遞的信息以及網路中個中服務設備等進行統一管理,從而保證計算機網路正常運行。一般的,計算機網路的信息管理包含IP地址、域名和自治系統號AS的管理的基礎運行信息管理,對網路中提供信息服務的伺服器的配置情況、運行負載情況以及信息服務的可用性和完整性的伺服器管理,同時對計算機網路訪問用戶的姓名、身份識別、許可權等進行的用戶信息管理以及對各種網路信息資源的管理,包括信息發布、信息過濾索引和導航等。但是由於人為的疏忽以及技術自身的缺陷,使得計算機網路的信息管理系統並不能完全地抵制互聯網路中各種潛在威脅,導致計算機網路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計算機網路的互聯性使得計算機病毒通過互聯網路更加容易傳播,互聯網自身協議的不完善,為不法分子入侵互聯網路提供了可能,導致計算機網路或者企業內部網路存在安全隱患,人為地對於網路內部用戶許可權分配規則不明朗,為計算機網路造成了不必要的安全漏洞,操作系統自身存在的缺陷和漏洞為黑客入侵計算機網路打開方便之門,使計算機網路時時刻刻受到安全威脅,所以我們必須採取必要的措施,來降低計算機網路的安全威脅,保證互聯網路正常穩定安全運行。
(一)設置防火牆
防火牆是限制傳輸信息通過的一種協助確保信息安全的設備,是採用網路隔離而保護計算機網路的有效措施,它通過智能甄選外部網路請求,來允許或者阻止其是否能夠訪問計算機網路,同時配合相應的殺毒軟體和防病毒策略,對計算機網路中所有的出入口進行設置保護,不僅能夠防止外來訪客惡意攻擊,同時保護了計算機內部網路的文件以及數據安全,另外可在計算機網路中增設網路入侵檢測系統IDS,對網路中的各種操作時時刻刻進行掃描並自動識別破壞性代碼流,當有發現時可以自行記錄並進行報警、阻斷通信連接或者相應的安全策略等操作,從而確保了內部網路的信息安全,增加了互聯網路的容錯率。
(二)增加數據加密策略
互聯網路中防止信息竊聽、篡改、泄露等對於計算機網路的信息管理同樣不容忽視。對計算機網路中應用數據、文件、傳輸口令以及控制信息等傳輸信息等採取數據加密可以有效地增加侵入者破譯傳輸信息的難度,從而保護了計算機網路信息傳輸安全,減少入侵黑客對信息進行非法操作的可能性。數據加密是採用各種不同的演算法,將原始信息通過特殊的技術,按照特定的演算法與密鑰值進行的數據處理。在收發雙方協定加密演算法和密鑰之後,在信息傳輸時可以根據協定的加密演算法和密鑰對進行加密操作,然後將生成的加密信息通過計算機網路進行傳輸,當接收者收到傳播數據後,根據協定的密鑰,採用解密演算法對其進行解密操作,從而得到原始數據,從而保證了計算機網路的信息安全。
(三)增加訪問策略
訪問許可權的設定可以讓訪客不能訪問某些受保護的文件和數據,防火牆機制就是其中一種訪問策略設定。當然,我們還需要增加計算機網路的訪問策略,設置多級訪問許可權,從而保證計算機網路資源不被非法訪問和使用。首先可以對計算機網路的訪問者進行許可權分配,內部用戶和外來用戶對於網路中資源的使用許可權和范圍不同,同時設置對於不同的內部用戶對於計算機網路的不同目錄級別訪問許可權也不同,保障了文件和數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且通過對網路伺服器以及網路埠和節點的安全控制、網路的檢測控制,從而增加信息傳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保證計算機網路的信息安全。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