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立一個計算機網路需要有網路硬體設備
建立一個計算機網路需要有網路硬體設備和網路操作系統。
無論你建立的大型網路還是中型、小型的網路都需要硬體設施和軟體的支撐。
硬體設施主要有cpu、主板、內存、顯卡、音效卡、顯示器、滑鼠、鍵盤、列印機、掃描儀、攝像頭、u盤、外接硬碟、外置光碟機等;
軟體常見的主要有:windows操作系統、unix操作系統、linux操作系統等。
2. 計算機網路系統由什麼組成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一個集計算機硬體設備、通信設施、軟體系統及數據處理能力為一體的,能夠實現資源共享的現代化綜合服務系統。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組成可分為三個部分,即硬體系統,軟體系統及網路信息系統。
1. 硬體系統
硬體系統是計算機網路的基礎。硬體系統有計算機、通信設備、連接設備及輔助設備組成,如圖1.6.4所示。硬體系統中設備的組合形式決定了計算機網路的類型。下面介紹幾種網路中常用的硬體設備。
⑴伺服器
伺服器是一台速度快,存儲量大的計算機,它是網路系統的核心設備,負責網路資源管理和用戶服務。伺服器可分為文件伺服器、遠程訪問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列印伺服器等,是一台專用或多用途的計算機。在互聯網中,伺服器之間互通信息,相互提供服務,每台伺服器的地位是同等的。伺服器需要專門的技術人員對其進行管理和維護,以保證整個網路的正常運行。
⑵工作站
工作站是具有獨立處理能力的計算機,它是用戶向伺服器申請服務的終端設備。用戶可以在工作站上處理日常工作,並隨時向伺服器索取各種信息及數據,請求伺服器提供各種服務(如傳輸文件,列印文件等等)。
⑶網卡
網卡又稱為網路適配器,它是計算機和計算機之間直接或間接傳輸介質互相通信的介面,它插在計算機的擴展槽中。一般情況下,無論是伺服器還是工作站都應安裝網卡。網卡的作用是將計算機與通信設施相連接,將計算機的數字信號轉換成通信線路能夠傳送的電子信號或電磁信號。網卡是物理通信的瓶頸,它的好壞直接影響用戶將來的軟體使用效果和物理功能的發揮。目前,常用的有10Mbps、100Mbps和10Mbps/100Mbps自適應網卡,網卡的匯流排形式有ISA和PCI兩種。
⑷數據機
數據機(Modem)是一種信號轉換裝置。它可以把計算機的數字信號「調制」成通信線路的模擬信號,將通信線路的模擬信號「解調」回計算機的數字信號。數據機的作用是將計算機與公用電話線相連接,使得現有網路系統以外的計算機用戶,能夠通過撥號的方式利用公用電話網訪問計算機網路系統。這些計算機用戶被稱為計算機網路的增值用戶。增值用戶的計算機上可以不安裝網卡,但必須配備一個數據機。
⑸集線器
集線器(Hub)是區域網中使用的連接設備。它具有多個埠,可連接多台計算機。在區域網中常以集線器為中心,用雙絞線將所有分散的工作站與伺服器連接在一起,形成星形拓撲結構的區域網系統。這樣的網路連接,在網上的某個節點發生故障時,不會影響其他節點的正常工作。
集線器分為普通型和交換型(Switch),交換型的傳輸效率比較高,目前用的較多。集線器的傳輸速率有10Mbps、100Mbps和10Mbps/100Mbps自適應的。
⑹網橋
網橋(Bridge)也是區域網使用的連接設備。網橋的作用是擴展網路的距離,減輕網路的負載。在區域網中每條通信線路的長度和連接的設備數都是有最大限度的,如果超載就會降低網路的工作性能。對於較大的區域網可以採用網橋將負擔過重的網路分成多個網路段,當信號通過網橋時,網橋會將非本網段的信號排除掉(即過濾),使網路信號能夠更有效地使用信道,從而達到減輕網路負擔的目的。由網橋隔開的網路段仍屬於同一區域網,網路地址相同,但分段地址不同。
⑺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互聯網中使用的連接設備。它可以將兩個網路連接在一起,組成更大的網路。被連接的網路可以是區域網也可以是互聯網,連接後的網路都可以稱為互聯網。路由器不僅有網橋的全部功能,還具有路徑的選擇功能。路由器可根據網路上信息擁擠的程度,自動地選擇適當的線路傳遞信息。
在互聯網中,兩台計算機之間傳送數據的通路會有很多條,數據包(或分組)從一台計算機出發,中途要經過多個站點才能到達另一台計算機。這些中間站點通常是由路由器組成的,路由器的作用就是為數據包(或分組)選擇一條合適的傳送路徑。用路由器隔開的網路屬於不同的區域網地址。
2. 軟體系統
計算機網路中的軟體按其功能可以劃分為數據通信軟體、網路操作系統和網路應用軟體。
⑴數據通信軟體
數據通信軟體是指按著網路協議的要求,完成通信功能的軟體。
⑵網路操作系統
網路操作系統是指能夠控制和管理網路資源的軟體。網路操作系統的功能作用在兩個級別上:在伺服器機器上,為在伺服器上的任務提供資源管理;在每個工作站機器上,向用戶和應用軟體提供一個網路環境的「窗口」。這樣,向網路操作系統的用戶和管理人員提供一個整體的系統控制能力。網路伺服器操作系統要完成目錄管理,文件管理,安全性,網路列印,存儲管理,通信管理等主要服務。工作站的操作系統軟體主要完成工作站任務的識別和與網路的連接。即首先判斷應用程序提出的服務請求是使用本地資源還是使用網路資源。若使用網路資源則需完成與網路的連接。常用的網路操作系統有:Net ware系統、Windows NT系統、Unix 系統和Linux系統等。
⑶網路應用軟體
網路應用軟體是指網路能夠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的軟體。如瀏覽查詢軟體,傳輸軟體,遠程登錄軟體,電子郵件等等。
⒊ 網路信息系統
網路信息系統是指以計算機網路為基礎開發的信息系統。如各類網站、基於網路環境的管理信息系統。
3. 分別說明計算機網路的硬體和軟體都包括哪些部分
計算機網路硬體包括:
主機系統:是計算機網路的主體
終端:終端不具備本地處理能力,不能直接連接到網路上,只能通過網路上的主機與網路相連發揮作用 例如(顯示終端、列印終端、圖形終端等)
傳輸介質:傳輸介質的作用是在網路設備之間構成屋裡通路,一邊實現信息的交換。(最常見的傳輸介質類型:同軸電纜、雙絞線、光纖)
網卡:(網上有介紹)
集線器::(網上有介紹)
交換機:(網上有介紹)
路由器:(網上有介紹)
計算機網路軟體包括:
伺服器操作系統:通常所說的NOS操作系統,都是多任務,多用戶的操作系統
工作站操作系統
網路通信協議
設備驅動程序
網路管理系統軟體
網路安全軟體
網路應用軟體
4. 計算機的硬體有哪些
計算機系統是由硬體和軟體組成,所謂硬體是指組成計算機系統的物理設備,包括電子的、機械的、磁的、光的設備的總和。計算機的硬體結構包含五個子系統,即控制部件、計算部件、存儲部件、輸入和輸出部件.控制部件負責程序和指令的解釋及執行,指揮全系統的工作,計算部件對數據進行加工和運算;存儲部件負責程序、數據信息的存儲和管理;輸入和輸出部件與用戶打交道,負責提交用戶的需求和輸出計算結果。在個人計算機中,控制部件和計算部件是合在一起的,稱作中央處理器簡稱CPU,也叫微處理器。存儲部件分為內存(主存)和外存,通常,程序和數據只有需要運行時才調入內存,平時他們被放在外存中。輸入部件主要有鍵盤、滑鼠、掃描儀、軟碟機(軟盤)或光碟機(光碟)、語音或圖像採集卡等。輸出部件主要有顯示器、繪圖儀、列印機、軟碟機(軟盤)或光碟機(光碟)、語音或圖像合成器以及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等網路硬體設備。
計算機的程序"附著"在計算機內存或外存上,軟體就是一大段程序,具有專門而完善的功能。比如我們熟悉的字處理軟體WPS和Word,就具有完善的文字編輯功能。
人類的著作用墨汁印刷在紙張上呈現給我們看,音樂錄制在磁帶上給我們欣賞,軟體則是存貯在軟盤或光碟上供我們使用。所以,軟體並不是軟盤或光碟,只是以它們為載體而已。
軟體包括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為了方便地使用機器及其輸入輸出設備,充分發揮計算機系統的效率,圍繞計算機系統本身開發的程序系統叫做系統軟體。如我們使用的操作系統(常用的有DOS、Windows、Unix等)、語言編譯程序、資料庫管理軟體。應用軟體是專門為了某種使用目的而編寫的程序系統,常用的有文字處理軟體,如WPS和Word;專用的財務軟體、人事管理軟體;計算機輔助軟體,如AutoCAD;繪圖軟體,如3DS等。
5. 下面屬於計算機網路硬體設備的是()a.unix b.伺服器 c.tcp/ip d.ip地址
b.伺服器
unix是一種操作系統
伺服器是提供計算服務的設備
tcp/ip是一種網路協議
ip地址是網路設備唯一的邏輯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