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計算機網路 多路復用技術一共有幾種請簡要說明
1、頻分多路復用技術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2、時分多路復用技術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3、波分多路復用技術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4、碼分多路復用技術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5、空分多路復用技術SDM(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
② 求計算機網路名詞解釋!!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通信子網:是指網路中實現網路通信功能的設備及其軟體的集合,通信設備、網路通信協議、通信控制軟體等屬於通信子網,是網路的內層,負責信息的傳輸。主要為用戶提供數據的傳輸,轉接,加工,變換等
網路拓撲(Topology)結構是指用傳輸介質互連各種設備的物理布局。指構成網路的成員間特定的物理的即真實的、或者邏輯的即虛擬的排列方式。如果兩個網路的連接結構相同我們就說它們的網路拓撲相同,盡管它們各自內部的物理接線、節點間距離可能會有不同。
網路協議的定義:為計算機網路中進行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准或約定的集合。例如,網路中一個微機用戶和一個大型主機的操作員進行通信,由於這兩個數據終端所用字元集不同,因此操作員所輸入的命令彼此不認識。為了能進行通信,規定每個終端都要將各自字元集中的字元先變換為標准字元集的字元後,才進入網路傳送,到達目的終端之後,再變換為該終端字元集的字元。當然,對於不相容終端,除了需變換字元集字元外。其他特性,如顯示格式、行長、行數、屏幕滾動方式等也需作相應的變換。
網路體系結構是指通信系統的整體設計,它為網路硬體、軟體、協議、存取控制和拓撲提供標准。它廣泛採用的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在1979年提出的開放系統互連(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參考模型。
③ 計算機網路技術簡單術語解釋
TCP:傳輸控制協議
UDP:用戶數據報協議
ARP:地址解析協議
FDM:頻分多路復用
ATM :非同步傳輸模式
WLAN:無線區域網
ISDN:綜合業務數字網
SCMA/CD:SCSI自動配置CD
CRC:循環冗餘碼校驗
FDDI: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
WDM:波分復用
Ethernet:乙太網
FTP:用於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雙向傳輸的協議
LLC:邏輯鏈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