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50分 求計算機主題的教室設計方案!
計算機網路教室設計方案
前 言
當今社會是信息時代的社會。隨著信息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應用的不斷推廣,使得網路不僅僅是簡單地聯接多台計算機,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信息被接收和分配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和合作交流的環境。
而計算機網路教室建設的目標就是將各種不同應用的信息資源通過高性能的網路設備互聯,形成intranet系統和計算機網路教室相連接,同時對外通過路由設備接入廣域網,最終建成一個以計算機教學校園區域網絡系統。校園網將與國際互聯網相連,不僅可從在網上宣傳自己同時獲取internet網上的教育資源,形成結構合理、內外溝通的校園計算機網路系統。我們還可以在網路系統基礎上不斷完善滿足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軟體環境,進一步開發各類信息庫和應用系統,為學校各類人員提供充分的網路信息服務。
XX進修校網路教室 的建設將為學校的日常教學管理以及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平台,提高工作、學習的效率,促進教育改革。本方案就是以XX進修校提出的需求為依據,結合教育行業的業務特點,採用當今主流的網路技術為學校提供的一個經濟實用、先進可靠、效率高、擴展性好的綜合布線系統和計算機網路教室解決方案。
1、 XX進修校計算機網路教室工程建設總體要求
A、 計算機網路教室工程建設主要包括了新機房建設及利用原有的設備(投影儀)布線改造和新增布線等工作;
B、 要求網路建成後可為視/音頻點播、校務教務管理軟體等應用提供高性能的硬體平台,能提供WEB、E-MAIL等服務;
C、 教師機和學生機之間通智能交換機採用百兆乙太網技術;
D、 選擇性價比較好的廣域網接入方式,可對接入網際網路的各網路用戶進行許可權控制;
E、 選擇適應教育信息化的教學軟體平台,集成各種信息介面,包括教室終端點播應用、教學資源互連、對外聯絡平台等。
2、 技術目標
根據XX校的需求,對計算機網路教室作了設計,技術目標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先進性目標:先進的設計思想、網路結構、開發工具,採用市場覆蓋率高、標准化和技術成熟的軟硬體產品。
2、實用性目標:建網時應充分考慮利用和保護現有資源,充分發揮設備效益,要保證系統和應用軟體的全中文界面,並具有功能完善,界面友好,兼容性強,使用戶能最方便地實現各種功能。
3、開放性目標:系統設計採用開放技術、開放結構、開放系統組件和開放用戶介面,以利於網路的維護、擴展升級及與外界信息的溝通。
4、適應性目標:採用積木式模塊組合和結構化設計,使系統配置靈活,使XX校在今後發展中具有強大的可增長性和強壯性,方便管理和維護。
5、可擴展性目標:網路規劃設計要滿足學校不斷發展的要求,還要滿足因技術發展需要而實現低成本擴展和升級的需求。
6、可靠性目標:具有容錯功能,能滿足學校所在地的環境、氣候條件,抗干擾能力強,對網路的設計、選型、安裝、調試等各環節進行統一規劃和分析,確保系統運行可靠。
7、安全性目標:提供多層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有可靠的防病毒措施,防止數據受侵襲和破壞。
8、經濟性目標:投資合理,有良好的性能價格比。本工程建設、使用、管理工作的不斷規范,盡可能地對本工程總體設計的各個技術目標進行量化。
3、 網路設計架構
根據學校要求,我們以如下框架為藍本設計計算機網路教室:
XX進修校計算機網路教室為主幹100M (未來可升級為千兆)、工作站桌面10/100M自適應系統,中心交換機為D-LINK數碼智能交換機DCS-3628S 1台,接D-LINK16口交換機兩台和學生機相連接。
採用1台國際知名品牌的戴爾雙核2.8G台型伺服器作為課件、視頻及資料庫伺服器。
使用國際知名品牌的東芝筆記本電腦作為教師機,筆記本電腦的便攜性方便教師備課和教學。
採用國內最好的品牌電腦—聯想台式機作為學生機,既保證計算機的穩定性,又有檔次上的提升,關鍵是聯想電腦的一流售後服務,為學校計算機網管解決了維護中的實際困難。
正版教學軟體:1、教學功能,包括屏幕廣播、屏幕監視、聲音廣播、雙人對講、多人會話、聲音監聽、影音廣播、網上討論、電子畫板、發布消息、發布文件、收取文件、提交文件等功能,這些都是老師上課時最常用的功能。
2、教學管理功能,凌波多媒體教室的教學管理功能可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包括班級模型、分組管理、點名簽到、鎖定電腦、黑屏肅靜、電子舉手、撥網線保護、屏幕日誌、禁止運行某些程序等。
3、維護方面,為方便老師對多媒體教室的維護,凌波多媒體教室提供遠程設置、遠程開機、遠程關機、遠程重啟、遠程遙控、電腦信息、音量設置、顯示解析度及色彩設置等功能。
網路操作系統採用WINDOWS XP正版,資料庫系統採用SQL SERVER2003。
通過電信寬頻接入互聯網。
配置神州數碼LINK-MANAGER網管軟體,可以軟體控制接入埠的開關,監視埠狀態,方便進行遠程管理。
配置浙江大學開發的校園網管理平台、資源庫管理平台、小學資源庫,以及網上素材製作系統與網站信息發布系統。
通過部署專業的防黃軟體美萍反黃衛士,嚴格屏蔽用戶訪問有色情、暴力、反動等內容的網站。
4、網路分期規劃
雖然XX進修校暫時只是建設計算機網路教室,但我們前瞻性的幫助學校以後可能進行的網路建設,以循序漸進的方針進行,在投資成本的約束下實現功能、可拓展能力、可維護性及社會效益等多方利益的最大化。
中期規劃內容包括:幾年以後可能建設校園網,開通遠程教育網路,接入更多用戶,建立豐富的校園資源體系,培訓更多的學生老師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獲得知識和技能上的提升。
未來規劃包括實現網路教室計算機的升級,拓展網路出口帶寬,增加電教化設備等。
XX進修校計算機網路教室未來規劃應用將集中在如下主要幾個方面:
1、 多媒體電子教室
2、 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教學)
3、 遠程教學(網上學校/網上教室)
4、 視頻點播/課件點播
5、 電子圖書館
6、 辦公自動化
7、 教學實時觀摩室
8、 教師電子備課室
5、網路結構拓撲圖
XX進修校計算機教室網路拓撲圖(全網示意圖)
註:依學校實際需要構建硬體配置,此圖僅為效果圖
5 :長方形教室布線方案
共布置8行,最後1行放置2張電腦桌,另外7行每行4張電腦桌,每2張電腦桌一組,組的橫向間距建議為0.6m,縱向桌間距建議為1.08m。如下圖所示:
6 XX進修校網路布線拓撲圖
7、計算機教室環境要求
一個好的計算機教室將能有效保障計算機設備、網路設備和其他電氣設備的可靠運行,在此我們提出機房建設的要求,供XX進修校參考借鑒。
A. 計算機教室場地
部位:計算機教室房位於教學樓2樓。
面積:30平米
高度(建議):地板架空0.4米, 吊頂不低於0.6米, 機房凈高度不低於2.5米
B. 計算機教室供電
容量: 照明:5-10KVA
空調:10-20KVA
電腦:10KVA
要求: A.兩路供電: 照明/空調:15-30KVA
電 腦:10KVA
B. 頻率: 50Hz±0.05Hz
C. 電壓: 380V/220V±5V
D. 相數: 三相四線制
E. 等級相數: 一類供電, 採用1台UPS系統
C. 計算機教室接地
要求分二路接地:
交流接地:小於等於4 歐姆
直流接地:小於等於1 歐姆
上述直流接地應採用獨立於建築物公共接地/避雷接地的獨立接地系統或設立獨立的弱電系統直流接地
D. 計算機教室照度
工作場地達到300至500勒克斯(LUX)(離地0.8米)
E. 樓板載荷
計算機教室房、電源間達到A級:大於等於500公斤/平方米
F. 計算機教室空調
A. 溫度:24小時保持18℃~22℃溫度變化率<5℃/小時
B. 濕度:24小時保持55%至65%
C. 送風:機房採用立櫃空調, 水平送風, 但要求良好的通風能力
8.網路結構設計
根據高性能網路設計原則,在網路系統的整體設計上,採用核心層和接入層兩層設計,即如下結構:
9.技術特點
9.1 VLAN技術
中心交換機擔負連接系統伺服器以及接入層的交換機。所以在中心交換機上要提供高速的連接埠、冗餘的處理和連接部件,滿足了這些條件,才可以較好地實現系統功能。
單純使用交換網路雖然在速度上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所有的網路節點都處於同一個廣播域內,大大增加了網路中所有設備之間的數據流量。隨著網路的不斷擴充,很有可能出現廣播風暴,導致整個網路無法使用。因此,在交換網路中引入了VLAN技術,通過虛擬區域網有效的劃分不同的廣播域。
總的來說,VLAN技術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優勢:
1.網路性能好
交換網路可以通過降低網路碰撞域的大小,實現提升共享介質網路性能的目的。此外,通過邏輯網路對用戶進行分組可以把功能或應用相近的設備或用戶組合在一起,限制廣播流量,提升網路性能。
2.易於管理和維護
VLAN技術可以根據變化的網路環境隨時對邏輯分組進行調節和改進,簡單,靈活,成本低廉。此外,VLAN可以對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網路設備進行集中的管理和配置,使大型網路更加易於管理和維護。
3.支持多種物理拓撲結構
VLAN技術可以在任何網路物理拓撲結構的基礎之上,將不同區域的設備連接在一起,建立一個虛擬的獨立廣播域,而且對網路的擴展和升級具有良好的支持功能。
4.網路更加安全可靠
VLAN技術可以在共享介質網路環境的基礎之上,提供附加的安全保障。網路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創建虛擬區域網把需要訪問關鍵信息的用戶與普通用戶區別開來組成獨立的虛擬網,使重要數據免受外界侵害。
9.2網管功能
接入交換機支持網管的功能來滿足整個網路的統一管理的需求,這樣才讓寬頻網路具有可控制、可管理的能力.如果隨著將來信息點逐漸的增多,網路逐漸的龐大以後,對用戶埠狀態不可預知,意味著所有來自用戶埠的問題都不能快速的得到解決。因此,對網路管理可應用堆疊管理的技術簡化網路管理的復雜性,還節省了IP地址。可通過統一對接入交換機發命令來管理接入設備,這樣簡化了管理的流程也降低了網路管理的成本,充分體現網路的整體價值。
9.3安全網路策略:
對虛網的劃分遵循IEEE802.1QVLAN標准,通過設置VTP(VLAN Trunk Protocol)來保證虛網跨越主幹並基於交換機埠進行劃分。通過虛網劃分,可防止非法或惡意的主機借用合法的網路介面替換原有的主機並訪問有關的網路資源,確保只有特別指定的主機才能被交換機認可。
a. 普通用戶組劃分在一個子網中,可以有效地防止大規模用戶對系統核心的影響。可按用戶部門劃分虛網,更有效地提高系統性能。
b. 資料庫伺服器和其應用伺服器(Web)單獨在一個虛網中,其他應用系統也分別劃入各自虛網,減少相互影響。
c. 與其他網路的介面劃入獨立的虛網中。
d. 對於網路用戶組的IP地址可採用手工分配並綁定IP,杜絕非法用戶接入網路。
10.安裝與調試
安裝地點:XX進修校。
調試環境:
調試環境由用戶提供;我們書面提供具體的工作程序、工作內容、調試方法、調試結果及驗收標准,並徵得用戶的認可之後進行設備的調試安裝。
系統安裝調試:
施工前,確定各種設備、軟體的工作環境是否達一到要求。
然後,根據同學校制定好的工作程序、工作內容、調試方法、調試結果及驗收標准進行實施,具體包括各項子系統的安裝前基本測試和安裝後的基本測試。同時,安裝過程中做好記錄,如出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如屬產品質量問題則及時更換,其他問題則提供解決方法及問題原因。
安裝前的基本測試:
保證所提供的所有產品均為原生產廠家的產品,出廠時已經過嚴格的出廠測試。
所有產品開箱時資料齊全,設備外觀無任何碰撞損壞痕跡。
所有產品的配置和型號與合同配置清單完全符合,學校可派人核對。
通電自檢,確保設備正常進行。
安裝後的基本測試:
測試網路設備:測試網路設備的內存、軟體版本、每個埠的連通性及網路設備的設置。實現系統的正常運行,保證達到設備要求的性能和產品技術規格中的性能。
測試軟體產品:完成操作系統、管理軟體及應用軟體等軟體的安裝測試,實現正常運行,達到相應系統性能和產品技術規格中的性能要求。
系統聯調:
在完成各項子系統單獨的安裝測試並確保系統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接著進行整個系統的互聯和調試。根據整個系統的建設目標和系統規劃,對所有子系統進行聯網配置,使整個系統能夠連通並具有互為操作性、所有系統的設備能夠接通並正常運轉、所有軟體能夠在相應平台上正常運行。同時,利用網路管理軟體等手段,對系統(包括網路設備、伺服器和工作站)的運行狀況進行監控測試,確保整個系統的優化運行。
系統試運行:
在系統的聯調之後,進行整個系統的試運行,提交系統運行報告。確保整個系統的性能和設備的運行狀況達到合同的要求和產品性能要求。同時,通過各種應用軟體的試運行,檢驗系統整體性能是否達到系統的性能要求。
整個系統的安裝調試過程都將提供相應的安裝測試報告。
測試調試階段
綜合布線子系統測試
竣工資料整理及交付
系統自檢及整改
系統培訓
竣工驗收,交付使用
在系統安裝調試完成之後,我們會提供一個完整的測試計劃,在獲得雙方認可的情況下進行系統的測試驗收。
系統的測試驗收具體包括系統測試、產品驗收和系統驗收,由雙方共同進行。
系統測試:
系統的測試包括單項測試和網路聯機測試。
單項測試:各項子系統安裝完成後,進行產品自身性能的測試。具體包括網路設備的測試(檢測網路設備每個埠的連通性及網路設備配置情況)和軟體產品的測試(實現正常運行),確保達到各系統的性能指標要求。
網路聯機測試:系統安裝完成後,對所有采購的產品聯網運行,並進行相應的聯機測試和性能測試;同時利用網路管理軟體,對整個系統網路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監測,整個系統的性能達到合同要求。
產品驗收:
1)本工程項目全部設備、軟體的型號、規格、數量、外型、外觀、包裝及資料、文件(如裝箱單、保修單、隨箱介質等)的驗收。
2)進行產品的性能和配置進行測試檢查,提供測試方案和測試報告。
3)安裝、局部配套設備的連接測試,確保硬體平台、軟體平台和網路平台的正常優化運行。
系統驗收:
驗收要求:各個單項產品的測試和網路系統聯機測試均滿足相應的性能要求。
驗收方式:雙方共同進行現場驗收。
驗收表格:《網路系統驗收報告》和《設備、軟體安裝驗收表格》。
驗收文檔:包括系統全部有關產品說明書、原廠家安裝手冊、技術文件、資料、及安裝、測試、驗收報告等文檔,及有關技術合作、維修、服務等文件副本。
『貳』 跪求計算機網路課程設計作業(校園網)給高分!!!!!!!!!!!!
是讓你做區域網嗎?如果是這樣那這道題也太簡單了吧!也可能是我領會錯了!
1)答:10個教室每個教室的電腦都用網線連接到中心交換機上(至少12個埠,要接互聯網至少需要13個埠),然後再在兩個實驗室中每個實驗室放一個20埠以上的交換機,並且也連到中心交換機上,同時將各自實驗室的電腦都通過網線插在各自的交換機上。區域網連接成功!
2)答:每個辦公室放一個小交換機,把3台電腦組起來,再把這10個辦公室中的小交換機連到中心交換機上,區域網連接成功!
或者找個30口以上的交換機,每個辦公室扯3根網線,這樣恐怕有點太費事了,麻煩!
交換機和集線器(HUB)都可以,但我絕得現在交換機價格不貴,效果比HUB好多了!HUB再過2年學生書本上都不會有這個詞了!淘汰了!呵呵!
『叄』 計算機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計算機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計算機教案 篇1
學情分析
多數學生並不清楚多媒體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卻對多媒體作品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以學生興趣作為新課的切入口是個不錯的選擇。多媒體更新之快讓人目不暇接,品種繁多的多媒體設備更是讓人眼花繚亂,考慮到學生一般不會走入市場去了解這些新產品,因此把新的資訊在課堂上傳遞給學生同樣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意願,一舉多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多媒體技術及其軟體的應用與發展,體驗多媒體技術對生活和學習的影響
2.掌握常用獲取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素材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健康、良好的審美觀;
2.通過對項目內容的引導,進行集體主義教育。
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切實體驗到多媒體帶給我們的精彩世界;掌握圖像、音頻、視頻素材的獲取
難點:圖像、音頻、視頻素材的獲取
教學准備
課前分配好合作小組。學生在課前到FTP下載學習資源包,新建文件夾,以自己的學號+姓名命名。
教學環境:計算機網路教室、電子教室、FTP伺服器。製作好的助學資源包,為學生提供的製作素材,PPT課件、學習任務單,綜合評價表。
教學過程(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教師活動】播放央視《動物世界》精彩片頭,這一經典視頻會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並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此
時會有一種製作起來很困難的感覺,但又希望自己也能製作這樣一個豐富的作品。接著教師展示一幅自製的作品《最是一年春好處》旅遊宣傳片,告訴學生其實並不難。在觀看兩段多媒體作品的時候,引導學生注意觀察作品中包含哪些元素?作品之所以吸引我們的原因是什麼?以此引出何為多媒體,多媒體的特點等理論性內容。同時配合課件展示。
(二)新課展開
情景重現:《最是一年春好處》宣傳片播放
【問題】在這幅作品中,包含了哪些多媒體素材呢?
提示引導學生回答出有:文本、圖片、音頻和視頻,繼而引出本節課就以這四種素材的獲取作為四個主要的任務。
1、任務一:採集文本
【問題1】一般來說我們怎麼找到自己想要的文本信息呢?
〖學生活動〗學生討論回答(上網找,自己寫文章)
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
【問題2】如果要我們自己寫需要的文字信息,我們都是通過鍵盤進行輸入的。那麼,如果我不會使用輸入法進行文字的錄入,我該怎麼辦呢?有沒有什麼設備能幫助我們解決這一問題呢?(手寫筆)
【學生自學】考慮到對於學生群體而言,鍵盤輸入沒有問題,手寫筆應用不多,所以提供助學視頻或說明文檔,留給學生課後自學完成。
2、任務二:採集圖片
【問題3】網路上有些圖片是允許下載的,這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也有一些圖片無法下載,那麼此時若要想獲取圖片怎麼辦?——引出抓屏軟體的使用
【教師示範】
要點:用 【Print Screen SyaRq】鍵截取圖像——當前屏幕內容
用 【Alt+Print Screen SyaRq】鍵截取圖像——當前窗口的屏幕圖像
用HyperSnap截圖軟體截圖(提供助學視頻)
【問題4】若要進行一次主題班隊活動的作品,那麼就需要活動的照片,這不能從網上搜索得到滿足,怎麼辦?——引出數碼相機的使用
【教師示範】要點:取景對焦,拍攝照片,照片輸出
有些圖像需要我們親自動手進行繪制,這樣的軟體有很多,其中Windows XP自帶的「畫圖」程序就可以用來繪制和編輯圖像。我們這就動手來繪制一幅圖畫。
【動手練習】用Windows XP自帶的「畫圖」程序繪制一幅指定的圖畫。
【探究與合作】針對任務一和任務二的拓展內容
探究問題:若所需要的文字素材存在於書籍、報刊或紙張中,怎麼進行文字的素材?還有以前沒有數碼相機,都是老照片,怎麼把沖好的照片變成能在電腦中處理的圖片文件? 合作內容:利用掃描儀和OCR軟體組內同學共同合作完成 教師評價並總結 .......
第二課時
3、任務三:採集音頻
師:通過網路獲取音頻(了解常見音頻文件格式,課件中體現)
【問題5】往往有的時候我們需要的音頻不是是已經合成的音樂,可能是自己的.一段旁白,或者是經過編輯的一段
音頻,這時候網路就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了,怎麼辦呢?
使用Windows自帶錄音機錄制旁白(教師示範為主,配以助學視頻)
4、任務四:採集視頻
師:通過網路獲取視頻(了解常見視頻文件格式,課件中體現)
(一):記錄正在進行的活動,記錄有意義的一刻,都離不開攝像機,學習數碼相機的使用
提示:現在手機也可以拍視頻的
(二):了解windows xp自帶的movie maker的使用(教師演示,提供助學視頻)
【動手練習】根據教師提供的素材,模仿教師演示的過程,練習使用movie maker製作簡單的短片。
【探究與合作】組內用攝相機拍一段視頻錄像,然後將其視頻輸出,選擇的採集軟體為Windows Movie Maker,利用該軟體進行簡單的視頻編輯。
計算機教案 篇2
【 教學目標 】
1.了解計算機病毒及其特點、危害。
2.掌握預防和查殺計算機病毒的基本方法。
3.培養學生良好的使用計算機的道德規范。
【 教學重點 】
認識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性,了解計算機病毒通常具有的幾個特性,掌握預防和清除病毒的操作技能。
【 教學難點 】
掌握預防和清除病毒的操作技能。
【 教學過程 】
採用學生自學,教師提問的形式。
【 教具 】
多媒體教學軟體、自製課件。
【 課時 】
1課時
【 教學過程 】
一、引入
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普及,信息交流的范圍在不斷地擴大,計算機應用的環境越來越復雜,所以計算機安全顯得越來越重要。信息安全涉及國家、社會道德和公民個人安全的方方面面。
二、明確教學目標
1.了解計算機病毒及其特點、危害。
2.掌握預防和查殺計算機病毒的基本方法。
3.培養學生良好的使用計算機的道德規范。
三、布置任務
學生查看課本相關內容,解決下面的5個問題。
1.計算機病毒的概念。
2.計算機病毒的特點。
3.計算機病毒的危害。
4.計算機病毒的預防。
5.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四、教師提問,找學生說出答案,然後教師用幻燈片顯示答案,並加以講解和補充
問題1: 計算機病毒的概念
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是一種人為編制的程序或指令集合。這種程序能夠潛伏在計算機系統中,並通過自我復制傳播和擴散,在一定條件下被激活,並給計算機帶來故障和破壞。這種程序具有類似於生物病毒的繁殖、傳染和潛伏等特點,所以人們稱之為「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可以通過軟盤、光碟和網路傳播。計算機病毒在網路系統上的廣泛傳播,會造成大范圍的災害,其危害性更嚴重。
問題2: 計算機病毒具有的特點
① 隱蔽性病毒程序一般隱藏在可執行文件和數據文件中,不易被發現。
② 傳染性 傳染性是衡量一種程序是否為病毒的首要條件。病毒程序一旦進入計算機,通過修改別的程序,把自身的程序拷貝進去,從而達到擴散的目的,使計算機不能正常工作。
③ 潛伏性 計算機病毒具有寄生能力,它能夠潛伏在正常的程序之中,當滿足一定條件時被激活,開始破壞活動,叫做病毒發作。
④ 可激發性 計算機病毒一般都具有激發條件,這些條件可以是某個時間、日期、特定的用戶標識、特定文件的出現和使用、某個文件被使用的次數或某種特定的操作等。
⑤ 破壞性 破壞性是計算機病毒的最終目的,通過病毒程序的運行,實現破壞行為。
問題3: 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性
計算機病毒有很大的危害性。世界各國每年為防治計算機病毒投入和耗費了巨額的資金。
計算機病毒對計算機系統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 刪除或修改磁碟上的可執行程序和數據文件,使之無法正常工作。
② 修改目錄或文件分配表扇區,使之無法找到文件。
③ 對磁碟進行格式化,使之丟失全部信息。
④ 病毒反復傳染,佔用計算機存儲空間,影響計算機系統運行效率。破壞計算機的操作系統,使計算機不能工作。
問題4: 計算機病毒的表現
計算機感染病毒以後有一定的表現形式,知道了病毒的表現形式有利於及時發現病毒、消除病毒。
計算機教案 篇3
單元價值地位 :
本單元是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知識的基礎部分,對學生初步掌握一些計算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信息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單元目標: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硬體、軟體的基本知識,WIN98操作系統的桌面組成,窗口,文件夾和文件有關操作。教學內容包括:「認識計算機」、「計算機的硬體」、「計算機的軟體」、「視窗WINDOWS」、「文件資料的管理」、「文件夾的使用」、「文件的操作」。
單元教學過程 :
理論部分,我採用「先學後教「的方法,先高計出層次分明的思考問題,再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用 「自己學得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並提供讓學生「各抒己見」的機會。最後,我通過課堂小結使教學內容系統完整化。上機部分,以「建構主義」為理論指導,使用輔助教學軟體或來創設情境,以電腦為意義建構工具,通過動手理論、合作探索、交流反饋、總結規范等環節,激發興趣,增長知識,培養技能。教學中,我還靈活運用任務驅動,講練結合等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單元評價 :
採用自我評價、個人評價、教師評價三種方式。評價項目中行為習慣佔40%,隨堂練習佔60%,隨堂練習中又分為「你能行」「你完成了會更棒」「我們邊玩邊學」。最後讓學生談自己的收獲。
一、教材分析:本課以人物對話形式引出文件操作與文件夾操作一樣,可以有新建、復制、移動、刪除等操作。本課進一步熟練菜單及按鈕操作。文件選定及復制是本課教學重點。本課能進一步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和技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他們的信息意識。
二、學情分析:小學生知識形成的特點是:直觀感知——理論操作——形成表象——構建新知。學習本課時,其中復制文件,移動文件,文件重命名等操作與第六課中文件夾的相應操作類同,學生已具備了必定的操作能力,但對文件建立及復制還是第一次接觸。教學中,我注重給予學生發明性發展的天地,採用「知識遷移」與「任務驅動」結合的教學方法。在「任務驅動」下,以「知識遷移」方式進行,由學生交流、總結操作方法,教師進行歸納,規范操作方法。
三、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與技能——學會文件基本操作,掌握選定一個和多個文件的方法;掌握刪除、復制和移動文件的操作方法;能夠理解移動與復制的區別。
能力和方法——增強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操作能力,合作學習和創新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熱愛和良好的興趣。
『肆』 計算機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計算機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時間: 9.12
教學內容: P5—7
教學目的
1、學生了解計算機組成各部分的名稱和作用。
2、學生知道什麼是計算機軟體,了解計算機軟體的作用。
3、學生了解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
4、通過介紹國產軟體,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1、學生了解計算機組成各部分設備的作用。
2、學生了解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
教學難點: 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的概念。
教學准備: 計算機及相關軟體。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我們知道計算機又叫信息處理機,因為它處理信息的能力很強。那麼,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樣高性能的機器它究竟是由哪些部件組成的呢?
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就一定能解決這個問題。
二、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1、先請同學們自己看書P.5-P.6上半部分,邊看書邊思考:
①計算機是由哪兩部分組成?
②計算機硬體是由哪幾部分組成?
③計算機軟體有哪幾類?它們各有什麼用途?
教師巡視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2、指名學生回答問題①,教師補充說明並注意糾正。
學生答後,追問:誰來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麼計算機的硬體和軟體?
教師說明:硬體是指看得見、摸得著的部件,像滑鼠、顯示器、列印機等;軟體是用來指揮計算機工作的命令語言,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離開了軟體,計算機就不能正常工作。若計算機只有硬體,就好比人有身體,卻沒有知識和思想,還不能為人們做事,要讓它「活」起來,還要讓它掌握「知識」、形成「思想」——這就是軟體。
4、指名學生回答問題②,你有幾種分法?怎樣分?
從外觀上看,計算機由主機、顯示器、鍵盤、滑鼠器和音箱等部件所組成。
從功能上看,計算機的硬體主要包括中央處理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等。
5、指名學生回答問題③。
學生答後,教師簡介常用的操作系統:DOS、Windows系列、Linux等的特點;向學生介紹一些常用的應用軟體以及他們的作用。
6、 學們現在我們最常用的軟體大都是外國人開發的,像操作系統Windows、辦公軟體Office、圖形處理軟體PhotoShop等等,他們把這些軟體的價格賣得很高,但由於中國人還沒有開發出同等優秀的軟體,還是只能高價買進。但是有志氣的中國人已經不甘落後,也開發出了一些優秀的國產軟體,如WPS、 KV3000、超級解霸等,但數量還很少,還有很多優秀的軟體等待著同學們學好知識去開發。
三、學生模仿硬體作「自我介紹」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計算機的硬體是由中央處理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等四大部分組成的,它們協調工作,各顯神通。它們究竟有何神通,你認為誰最重要呢? 請同學們再次閱讀「一、計算機的硬體」這部分內容。然後同學們,你就是中央處理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這四部分中的一個,這樣同學們就分成了四組,你要向其他同學說明自己的作用以及重要性,讓其他同學覺得計算機少了你還真不行。至於角色的分配,等同學們讀書後自己選擇。
同學們先完整地讀一下整段內容,再選擇其中一個認真仔細地讀,為你的發言作好充分准備,來說服其他同學,你還可以拉你的同夥來幫助你說服他們。
四、學習計算機信息處理的過程
閱讀課文內容,誰來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
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了什麼問題?把你的收獲告訴你的同桌。
第二課時
教學時間: 9.14
教學目的
學會開、關機
教學難點:
1、了解計算機外設的開、關順序
2、正確學會開、關機
教學准備: 計算機、網路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二、教學新課
(一)教師示範講解
在把電腦喊醒之前老師先考考小朋友們一個最最簡單的問題,小朋友們早上醒來第一件事是干嗎?老師再重復一遍,是第一件事。
剛才小朋友們說了很多,有的說穿衣服,有的小朋友說是洗臉,還有的小朋友說疊被子,但老師卻不同意小朋友的意見,再好好想想,我們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是做什麼?
對了,首先是睜開開眼睛,我們小朋友只有先睜開眼睛然後才能去穿衣服、洗臉、刷牙等等。電腦同樣如此,它也要先睜開眼睛,然後才能和小朋友一起學習。所以
第一步我們要讓電腦睜開眼睛。怎麼做?
1、教師示範開顯示器,同時提醒電源指示燈的顏色變化
光睜開眼睛怎麼行呢?,我們的目的是讓他和小朋友們一起做游戲,我們要讓他動起來,那第二步我們應該怎麼做?其實很簡單,就是接通電源。
2、教師出示電源開關「POWER」標志,同時逐台電腦巡視開機情況
按下它之後,我們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左邊的三個燈會同時閃一下,同時第一個燈變綠了,其它兩個燈熄滅了。
現在電腦就會和小朋友一起來學習了。比如說畫畫了
3、教師先展示幾幅電腦作品,然後用「金山畫王筆」給學生做示範。
剛才我們讓電腦給我們小朋友畫了幾幅畫,它說他累了,我們還是讓他休息吧,下面我們就先來學習如何關機。
4、教師一步一步示範,手把手教學生關機,並重復幾次。
小朋友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是睜開眼睛,那上床後我們會把眼睛閉上。然後開始休息。電腦同樣如此。我們最後也要讓電腦把眼睛閉上,要不然電腦就休息不好,他會生氣的。再次提醒小朋友,我們最後千萬不要讓電腦的睜著眼睛睡覺。記住了要把電腦的顯示器關掉。
5、教師示範關顯示器。
(二)學生練習開、關電腦
在教師的組織下,有步驟的打開電腦和關閉電腦。
教師巡視指導。
計算機教案 篇2
使用教材:幼兒功能英語課題:Mybody周次:第15周總課時:1課時設計人:龍文娟Teachingaims:
通過對身體部位的認識了解人的身體由哪些部件構成。利用做游戲的方式增強對身體部位的認識,通過貼圖游戲加深單詞學習,加強滑鼠操作使用靈活度。Keypoints:
1、單詞學習;
2、貼圖游戲;Difficultpoints:單詞正確發音;滑鼠操作;TeachingMethods:講解、示範、輔導;TeachingAids:課件、計算機、液晶投影儀、教材;TeachingTime:1課時Teachingprocess:
一、課前准備部分:
1、訓練常規,組織教學。
2、師生問好!強調學生坐姿。
3、做游戲—Touchyourbody。
Letsplayagame—.Areyouready?
Touchyoureye;Touchyournose;Touchyourmouth;Touchyourneck;
Touchyourleg;Touchyourface;Touchyourear;Touchyourhand;
Touchyourtoe;Touchyourbelly;Touchyourbelly-button;Touchyourchest;
Touchyoureyebrow;Touchyourhead;Touchyourback;Touchyourbutt;
Touchyourhair;Touchyourshoulder;Touchyourfoot;Touchyourwaist;
二、單詞學習(拖拽游戲)
.
.
.
注意:1、掌握正確的滑鼠使用方法。
2、正確拖動圖片的方法:
食指按住滑鼠左鍵不放,然後在光墊板上慢慢移動滑鼠,直到把圖片拖到需要的位置 為止。
三、游戲
Threelittlepigs.
1.掌握進入游戲的方法。(選擇英文游戲)
2.聽故事(三隻小豬)
3.掌握退出遊戲的方法。
四、小結
通過幼兒用動作來表示復習今天所學的單詞,讓幼兒充分用肢體來展示對身體部位的了解程度。再玩一次「Touchyourbody」的游戲:
Touchyoureye;Touchyournose;Touchyourmouth;Touchyourneck;
Touchyourleg;Touchyourface;Touchyourear;Touchyourhand;
Touchyourtoe;Touchyourbelly;Touchyourbelly-button;Touchyourchest;
Touchyoureyebrow;Touchyourhead;Touchyourback;Touchyourbutt;
[page_break]
Touchyourhair;Touchyourshoulder;Touchyourfoot;Touchyourwaist;
計算機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媒體、誕生、迅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關系,感悟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的趨勢。
教學重點: 弄清計算機與多媒體的關系。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讀書興趣:
同學們,有人說:「學會英語和電腦,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的通行證。」新世紀已經到了,你了解電子計算機嗎?你知道多媒體嗎?讓我們來學習課文《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
1.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在文中批註,哪些內容是你原來就知道的,哪些內容是通過學習本課知道的?
3.把你感興趣的或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三、指名朗讀課文。
提示:文中有一些像「史密森博物館」等一些音譯詞要讀通。
四、再讀課文:
思考:文中介紹了有關電子計算機的哪些知識?
什麼是多媒體?
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有著怎樣的關系?
在文中畫一畫、注一注,再和同學們議一議。有疑問也可以提出來。
五、釋疑、交流:
1.課文介紹了電子計算機的哪些知識?
要點: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是1946年誕生的埃尼阿克;計算機在短短的幾十年裡已經繁衍了好幾代;計算機像人腦一樣,把外界傳來的信息進行迅速的判斷和處理,所以人們把它稱為「電腦」。
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表後引導他們概括起來說。
2.練習說話:電子計算機之所以被稱作「電腦」,是因為____________。
3.什麼是媒體?什麼是多媒體?舉例說明?
出示:把句子補充完整:
媒體就是____________,像電話能____________,電報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我們都叫它媒體或媒介物。
多媒體就是____________,它的功能非常豐富,既能像____________,又能像____________,還能像____________……真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哪一段集中寫電腦和多媒體的關系?(第四自然段)
抽讀課文,邊聽邊思考:電腦和多媒體有什麼樣的關系?
4.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1)教師介紹引入:其實現在很多電腦本身就裝備了多媒體系統,我們就稱它為多媒體電腦。根據你的了解,能說說多媒體電腦的功能嗎?
(2)多媒體電腦的這些功能你嘗試過嗎?效果怎樣?
六、識記生字,書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1.聽寫詞語:媒體、誕生、繁衍、迅猛、埃尼阿克
2.指名朗讀課文。
二、延伸激情:
大家想一下:十年、二十年後的電子計算機會「神」到什麼程度呢?或者你想發明什麼樣的計算機呢?請模仿課文第三自然段後半段的寫法,用「過去……現在(將來)……既能……又能……還能……」說話。
三、理清課文脈絡,總結寫法:
1.快速瀏覽課文,課文可分幾部分,為什麼這樣分,給每一部分加一個適合的標題。
可分三部分:(1)電腦發展史;(2)多媒體功能豐富;(3)多媒體電腦越來越神。
2.電子計算機那麼神奇,但作者的介紹都淺顯易懂,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用我們很多熟知的事物來說明,這是一種很有用說明方法,我們今後可在自己的習作中運用。
四、置作業布:
根據你的想像寫一寫十年、二十年後的電子計算機。
計算機教案 篇4
指導思想:
本課以小學信息技術新課標為指導,以學生發展為本,激發學生運用計算機表現創作的願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計算機繪畫的知識和技能,並且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以任務驅動引導學生,使學生在觀察、交流與探究實踐等活動中,學習計算機繪畫的技巧,提高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理論依據:
根據皮亞傑提出的學習是一種真實情境的體驗理論為依據,通過欣賞和分析他人的計算機繪畫作品和各種課堂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感受計算機繪畫的魅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創作。通過計算機繪畫創作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內容:
本課是學生學習「畫圖」的入門課,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啟動和退出「畫圖」軟體;了解選擇畫圖工具的方法;初步掌握畫圖中各種工具的基本使用;建立文件夾並保存圖片文件。
學生情況:
本課授課對象是小學三年級學生
認知特點
有研究資料表明,小學生注意穩定性較弱,三年級學生一般長時間地關注某種事物或所從事的某種活動時間約為20分鍾。因此,設計繪畫教學活動,應注意學生的勞逸結合,以多樣化的學習形式,促進學生能夠保持注意的穩定性。
知識技能
有利因素: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掌握了電腦的基本使用方法,如一般程序的啟動方法;Windows中一般常用命令及工具欄中常用工具的選擇、使用方法;文件的一般保存方法等。另外他們已經上了三年的美術課,已掌握了很多美術方面的知識與技能,這是學習本課的知識基礎,這將有助於其對本課的學習。
不利因素:
我校自三年級開設信息技術課,盡管大多數學生家裡都有電腦,但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不齊,所以在接受新知的過程中就會有快又慢。
教學方式:
1、按照「觀察——激情、操作——概括、歸納——鞏固識記、實踐——探究」的教學程序進行教學。
2、選用的教學方法:演示法、觀察法、討論法、實際操作法。
教學手段:
直觀視覺刺激手段
親自動手實踐手段
技術准備:
1、多媒體網路計算機教室
2、網上下載的電腦畫作品和以前學生創作的電腦畫作品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啟動和退出「畫圖」軟體;
2、初步認識「畫圖」的窗口;
3、了解工具箱內各種畫圖工具的名稱與作用;
4、初步掌握刷子、鉛筆、像皮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5、學會選擇繪圖工具及前景色、背景色;
6、建立文件夾學會保存圖片文件。
二、過程與方法:
利用他人作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任務驅動法,引導啟發學生;運用展示作品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競爭意識;並用指導操作的方式幫助學生熟悉各種繪圖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逐步提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完成作品創作的能力。
2、逐步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3、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畫圖軟體窗口的左丞,使用畫圖工具畫圖。
難點:掌握選擇畫圖工具及前景色、背景色的方法。
教學流程示意
導入激情
啟動、關閉畫圖程序
認識畫圖窗口
講授新課認識畫圖板認識畫圖工具箱
設置前景色、背景色
教學過程
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掌握各種
工具及顏色的使用
實踐操作練習問題解決及經驗交流
完善作品
作品展示
保存新作品
鞏固練慣用「刷子」畫個彎彎的月亮。
綜合利用各種工具,畫一張自畫像
教學過程(表格描述)
計算機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病毒的危害性,知道它的產生及傳播途徑,正確對待計算機病毒,了解計算機殺毒軟體,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通過學習,要加強學生的計算機信息安全和軟體保護意識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什麼是計算機病毒?
2. 計算機病毒的產生、傳播過程。
3. 如何預防計算機病毒?
技能目標:
1. 學會使用殺毒軟體。
2. 學會預防計算機病毒的方法(殺毒、使用正版、安裝軟體、備份等)。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學生能自覺遵守計算機信息安全和軟體保護等條例。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 什麼是計算機病毒?
2. 計算機病毒的產生、傳播過程。
3. 如何預防計算機病毒。
4. 計算機信息安全和軟體保護的學習。
教學難點:
1.認識計算機病毒。
※2. 正確使用殺毒軟體。
3. 如何加強學生的計算機信息安全和軟體保護的意識。
課前准備: windows xp系統、殺毒軟體。
教學設備: 機房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1、同學們平時在使用電腦的過程中是否遇到過病毒?
2、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關於病毒的一些知識,首先來看一則flash
(播放flash:小胖vs電腦病毒)
1、 看了這則flash,大家有什麼想法?
2、 flash中的小胖是怎麼對待電腦病毒的?
3、 我們同學在使用電腦過程中,如果遇上病毒了是怎麼解決的呢?
4、 看來同學們家裡都很有錢,電腦中病毒了換一台就好了,你們的方法都是正確的,但是也是不可取的,下面讓同學們從書上、網上以及老師放在你們桌面上的資料里了解一下病毒,在看資料的同時找出下面四個問題的答案:
(1) 什麼是電腦病毒
(2) 病毒的特徵
(3) 病毒的傳播方式
(4) 怎麼預防病毒
5、 學生回答
6、 計算機病毒知識競答
7、 小結:flash電腦病毒的自白
8、 看了病毒的自述,我們知道,其實計算機病毒並不可怕,大家回去可以為你的電腦做一次全身檢查。
問題答案:
(1)指編制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2)傳染性、寄生性、隱蔽性、觸發性、破壞性
(3)網路,u盤,光碟
(4)防火牆
課堂點評
學生積極性很高
回答比較積極
課堂活躍
『伍』 計算機網路課程設計
兄弟,這是老師給你們留的作業吧,你可真是聰明,直接share到網上了。
題目一:
(1)圖我畫不了,教學樓一共50個點,24口、48口交換機各1台,辦公樓一共30個點,48口交換機1台。一般cisco2960就可以。兩個樓之間用光纖,交換機下聯用超5線就成。2個GLC-SX-MM(500米以內)多模光纖模塊,考慮冗餘的話就要4個。
(2) 辦公信息、師生交流、網上討論用個網站伺服器
文件共享用個ftp
多媒體教學用個vod
(3)還需求防火牆,再加個路由器更好
(4)這個就多了,什麼netflow,syslog,snmp等等。
題目二
你參照題目一自己考慮一下,呵呵。
『陸』 求:「中小型校園網路的規劃與設計」
校園網規劃的設計
-----不同層次的中小學計算機網路
一、網路的連接方式
1、匯流排型結構
這是早期NOVELL網路中採用較多的一種方式。它是典型的匯流排拓樸結構,網路傳輸率10Mbps。
文件伺服器和學生工作站用50歐姆的細同軸電纜連接,電纜貫穿整個網路,最大網路段不超過185米。學生工作站中配置有BNC插口的網卡,計算機利用T型連接器接駁網卡與同軸線,各個接駁被視為一個結點。網路段必須接上50歐姆的終端器,其中一端接地。
採用這種結構組網的缺點是,如果網路中的其中一個結點發生故障,將影響整個網路的正常運行,導致整個網路癱瘓。
2、星型結構
這種連網方式拓樸結構為星型,傳輸率達10Mbps。與傳統匯流排型結構不同,在拓樸結構上新增加了一個集線器(HUB),所有工作站都用無屏蔽雙絞線(UTP)連接在集線器(HUB)上。在實際連網中,常常用細同軸電纜將HUB連接成匯流排結構,每個HUB上的工作站連接成星型,雙絞線從HUB到學生工作站的距離不超過100米。
星型網路結構中的每個學生工作站都配置有RJ-45介面的網卡,通過RJ-45接頭接駁雙絞線與集線器的RJ-45介面相連。由於HUB具有動態監測網路運行狀況及容錯的功能,因此網路中的其中一個結點出現故障隻影響結點所連接的學生工作站,並不影響整個網路的正常操作。
網路的建設可以有以下不同層次:
1、局域教學網路(LATN)應用於教學的教室內的計算機區域網絡,有兩種形式:
種是普通的計算機區域網絡,網路連接線纜把作為伺服器的計算機和作為工作站的計算機連接起來,不需要額外的設備,提供通常意義上的網路功能。這種方式可以實現網路上軟、硬體的共享,對於計算機房的管理有著很大的幫助。但它對課堂教學的交互不提供方便(除非編制專門的軟體)。還有一種教室內的教學網路,就是在上述網路的基礎上,每台計算機上附加一塊轉接音頻和視頻的硬卡(LATN卡),提供視頻和音頻模擬信號的切換,把教師用計算機的鏈豎屏幕信息和教師扒敏的聲音轉切到學生作計算機,或者把學生用計算機的屏幕信息轉切到其它計算機,輔助教師的課堂教學。該教學網路,由於造價低、實用好,目前有著廣泛的市場。但是由於它採用的是模擬信號傳輸形式,傳輸的距離有限,只局限於一個教室內。而全數字化的信息傳輸方式才是網路發展的最終趨勢。
局城教學網路通常提供以下的教學功能:
?師生雙向的語言教學系統。
?把教師用計算機的顯示內容傳輸到全部或部分學生用計算機屏幕上廣播功能。
?教師對學生所用的計算機的監督、察看的控制功能。
?教師把某個學生的操作轉播給學生的功能。
2、小型辦公室對等網
建立小型辦公室計算機對等網就可以實現辦公室內各種資源的共享:列印機、硬碟、調解器、文件資料等等,從而各種共享文檔不需要利用軟盤在各機器間傳遞,減少了工作量和計算機病毒傳播的可能性,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這種形式的網路對設備的要求低,實現容易。尤其是Win95、Win98的環境下,操作非常方便。
所需的額外設備,總路線式網路結構:同軸電纜,網卡、雙絞線、集線器。
網卡:小型辦公室只需10M乙太網足夠,但各PC可配置10/100網卡,以便在必要時向快速以太遷移。
集線器:運行在10或100Mbps下,並提供額外的埠以滿足發展需要。
列印機:列印機共享有三種形式:(1)最簡單的方式是安裝一個列印共享緩沖器,
連接需要列印服務的多台PC機實現列印機的共享,這種方式對計算機網路沒有要求;(2)普通的列印機,連接在一台PC上設為列印伺服器;(3)網路列印機,作為一個網路設備連接,運行更快速,目前有些計算機公司還推出了集成網路列印機、傳真機、掃描儀、復印機等的多功能列印機。
3、小型客戶機伺服器區域網
區域網絡的網路操作系統可以選擇MSWindowsNT,NovellNerware和UNIX等。目前較為春喚枝常用的是支持的軟體較多。WindowsNT比較適用於以windows為平台的客戶端,客戶端常常以DOS系統為操作平台,且對文件服務有較多的要求時,最好選用NovellNetware建立小型的客戶機/伺服器區域網絡,最好有一台專用伺服器。而性能較好的PC、Pcserver和專用伺服器分別屬於不同的檔次伺服器,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
對於中小學來說,圖書館、具有教學網路的計算機教室、膳食系統都可建立小型的區域網絡。
4、面向全校的計算機信息網路
當需要把全校的各種計算機設備進行連接,實現一個應用於全校的信息管理系統和教學時,就有必要性建立面向全校工作的校園計算機信息網路。關於「校園網路」這一概念,並沒有確切的定義,校園網路的建設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從字面上講,面向全校的校園信息網路應該是指應用於全校范圍的信息管理的計算機教育的計算機網路系統。每個學校由於各自的應用需求、資金情況的建築環境不同,他們的校園計算機信息網路也各有其特點,但最根本目的都是提高學校的教育效率。
建立校園計算機信息網路之前,需要考慮以下的幾個問題:
(1)需要利用計算機校園網路提供的功能是什麼,應用需求實現的可行性(包括技術上的可行性和對使用人員的要求)?
(2)學校可以承擔的資金投入多少?完成所需求的功能的投入是多少?
(3)建立校園網路的設入/產出比是多少?
(4)能否利用其它更為價廉、合理的手段實現相同的功能?
(5)對校園網路的建設是否將有長遠的開發計劃?學校本身有否進一步應用開發力量?
一個完整的校園網路系統,通常應包括以下部分:
(1)校園信息服務系統。
(2)資料庫服務系統;包括校長辦公室系統;學生管理系統;教務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食堂生活管理系統;文檔管理系統。
(3)教育資源管理的查詢系統。
(4)CAI應用系統。
(5)電子郵件系統。
中小學校園計算機網路的功能的核心,是提供各種信息資源的共享;教學資源的共享、教育知識的共享、管理信息的共享,以及加強師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管理人員與教師之間的交互,從而為學校教育的現代化和管理的科學化提供基礎。根據當前技術的發展情況,建立校園的Internet將會是校園網路建設中所採用的信息管理技術。
二、計算機網路的建設機制
1、計算機網路的建設,尤其是計算機校園網路的建設,需要有一個系統、全面的分析和
規劃過程。由於建設的周期較長,網路的管理、維護、軟體系統的開發都要有專人管理。從提高網路角度出發、也需要有人長期從事網路應用的開發。因此,進行網路建設的首要工作,就是建立一個包括學校領導、技術人員、後勤人員和各個部門、組室負責人網路建設小組。通過小組內成員的相互協作,共同完成網路建設工作台和後期的應用開發及維護工作。
2、採用自頂向下和迭代原型法相結合項目需求分析模式。
傳統的生存周期方法強調自頂向下的開發模式,它要求在實際開發之前必須先對需求嚴格定義,以提就高軟體開發的成功率。而原型法通過在初步分析獲行一組基本需求後、不斷修改的擴充,完善設計方案。
3、多次、多方的方案認證
網路建設的方案是校園網路的藍圖,它不僅應該能夠反映學校的應用需求,在網路技術上實用、正確,而且要求資金投入合理。方案的開成一般需要有以下步驟:
(1)根據需求分析形成初步方案。
(2)校方與系統集成商討方案。
(3)請網路專家組討論方案。
(4)形成最終網路建設方案。
4、第三方監督的網路實施方法
對於網路建設工程的實施,雖然系統集成商方面有一個工程質量保證方案,但一般中小學並沒有相應的技術力量對網路的建設工程實行監督。
5、重視應用系統開發,保證網路應用「可持續發展」
對於校園網路的建設,完成了網路硬體的架設,只能夠算是完整個工作的一半。相對於網路的架設,網路應用系統的建設更為復雜,隱開的工作量大,建設周期長,利潤小。
6、完善的網路管理制度和應用發展規劃
完善的網路如果沒有人使用,則相當於無。學校在建網的同時,不可忽視應用隊伍的建
設,這包括:網路管理技術人員:網路應用開發人員:網路使用人員(教師、學生、員工等)
因此,在計算機網路建設的同時,也要求有合理的培訓計劃,建設一支開發和應用網路隊伍。
新加坡「主人計劃」中「扇型教師培訓模式」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在該計劃中,信息主管部門的早期受過培訓的教師將通過兼職的方式培訓其他的教師,並且把此工作量折算為自己本職工作的三分之一。而扇型教師培訓模式將產乘方的效應。
與此同時,網路的使用和管理制度也應與網路應用同步出台,以保證網路的正常動轉。
參考文獻
?中國電化教育?周旭江福西
?計算機教育報?黃明東龍愛珍
?當代教育科學譯叢,教育技術學概論?伍任澤春秋出版社
?當代教育科學譯叢,計算機在現代教育中的應用?張傑夫春秋出版社
『柒』 計算機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計算機教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計算機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軟體的能力; 通過自主學習,掌握藝術字的應用。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校園面貌日新月異,現實生活絢麗多彩,我們可以用小報將它們准確生動地把反映出來。電腦小報挾著高科技的靈氣和霸氣,以優美整潔的文字排版、華麗鮮艷的圖象色彩,令人賞心悅目,使以往的手抄小報黯然失色,隨著時代的進步,在校園自製電腦小報取代手抄小報已是必然的趨勢。
2.出示小報樣本,提出學習小報製作任務,並分解任務,指出本節課學習插入藝術字。
二、藝術字教學
1.要求全體學生按照書本步驟通過自主學習插入藝術字「數學園地」,可自由討論,取長補短,活躍氣氛。具體做法可視機房條件而定:如機房條件較好,配備有電子教室系統,可在全體學生練習的基礎之上,挑選較好的同學進行演示並向全班廣播,配以點評講解;若機房條件較差,在學生練習的基礎之,對照書本、機器,口頭講述的傳統做法也是行之有效的。
2.分組分配學習任務:將「藝術字型檔」對話框、編輯「藝術字」文字對話框、藝術字控制點及其功能、藝術字工具欄功能的學習任務分別分配給各小組,各自完成任務。可以電子教室分組,也可以口頭分組。
3.各組代表匯報交流,可用電子教室廣播交流,也可以口頭交流,相互評比,評比結果作為各組學生一次平時成績,以激勵先進,鞭策後進。
三、鞏固練習
組織學生製作不同的「中國—江蘇」藝術字比賽,以數量多少取勝。
四、課堂小結
計算機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計算機的發展簡史。
2.了解計算機的硬體知識。
3.了解容量單位的換算關系。
4.了解常見外存儲器的特點。
5.學會查看硬體的配置信息。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計算機的硬體知識。
教學難點:容量單位的換算關系。
三、教學方法
觀察體驗學習、合作討論學習、自主探究學習、啟發引導學習。
四、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教師展示課件,展示現代各種各樣第四代計算機。
老師引入: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計算機作為功能強大的信息處理工具,已經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享受計算機帶來方便的同時,人們卻經常被各種各樣的軟體、硬體問題所困擾。那麼你們了解計算機多少呢?
學生討論交流,學生回答,師生互評。
2.新課講授
教師展示課件,介紹計算機的發展史:
(1)第一台計算機是「埃尼阿克」(ENIAC),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
(2)第一代計算機:電子管計算機。
第二代計算機:晶體管計算機。
第三代計算機: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第四代計算機: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3)第四代計算機特點。
體積小、重量輕、功耗少、功能強、成本低。
老師引入:今天我們和大家一起來認識計算機結構組成,進一步認識計算機,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大家都會成為一位計算機小行家。觀看介紹計算機硬體的錄像,給學生以感性認識。
自主學習:學生結合所看錄像,學習教材中計算機硬體知識。
教師提問:計算機硬體從外觀和內部分別有哪些部件?
小組合作討論探究。
學生回答:……
教師展示課件,總結:
外觀上:機箱、顯示器、鍵盤、滑鼠、音箱。
內部構造:主板、CPU、電源、內存、顯卡、硬碟、光碟機、軟碟機、網卡等。
教師提問:看完這些硬體結構,那這些部件分別都起什麼作用的呢?如果把計算機比如是一個人,那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各個部件都起到人的哪個器官的作用。
教師展示課件引導講解。
CPU:猶如人的大腦,起運算和控製作用。
主板:它是計算機的血管和神經,有了它和CPU才能控制其他硬體。
顯卡:相當於人的眼球,圖像的形成由它完成。
音效卡:它是計算機的聲帶,計算機能發出聲音全靠它。
內存條:計算機的臨時倉庫,它是計算機的內存儲器。
硬碟:猶如一個大倉庫,它是計算機的外存儲器,用於儲存程序和數據。
顯示器:相當於人的臉,大腦處理後的信息,往往通過人的臉表現出來,它是計算機的輸出設備。
音箱:是計算機的嘴,計算機由它發出聲音,同樣是計算機的輸出設備。
鍵盤、滑鼠:各種操作和命令由它輸入計算機,它是計算機的輸入設備。
列印機:相當於我們使用的筆,也是計算機的輸出設備。
合作競爭學習:老師打開機箱,展現計算機實物部件,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知識搶答。
老師引入:在計算機硬體系統中,我們說內存是臨時倉庫,硬碟也是個大倉庫,不管是內存儲器還是外存儲器(包括硬碟、軟盤、光碟和U盤等),它們的容量大小是怎麼衡量的呢?(展示課件)
(1)計算機處理信息的最小單位是比特,英文Bit,也就是一位二進制位(0或1)
最基本的容量單位是位元組,英文Byte,縮寫為B。
一個英文字元佔1個位元組,一個漢字佔2個位元組。
常見的容量單位有比特、位元組、千位元組(KB)、兆位元組(MB)、吉位元組(GB)。
(2)換算關系
1 Byte=8 bit 1KB=1 024 B 1 MB=1 024 KB 1 GB=1 024 MB
(3)查看存儲器容量大小的方法:右擊「我的電腦」,執行「屬性」命令,在「系統屬性」對話框中查看內存容量和CPU信息
雙擊「我的電腦」,單擊盤符,在左邊「詳細信息」項中查看硬碟空間的使用情況。
小組合作討論:討論本節的「討論學習」部分,完成教材中的表格。
七、板書設計
計算機存儲的最小單位──二進制位(比特、bit或b)
計算機存儲的基本單位── 位元組(Byte或B)
8個位(比特)=1個位元組
存儲容量(文件大小)單位:B、KB、MB、GB
換算:1 KB=1 024 B 1 MB=1 024 KB 1 GB=1 024 MB
八、總結
這節課主要學習了計算機硬體知識,也認識了計算機的各個部件。通過學生親身探討,實物接觸,讓學生覺得計算機不再神秘。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
九、鞏固練習
你了解常用的外存儲器么?你、同學、朋友、老師身邊都有哪些外存儲器呢?請你做個小小的調查,並完成下面的表格。
計算機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多媒體技術及其軟體的應用與發展,體驗多媒體技術對生活和學習的影響
2.掌握常用獲取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素材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健康、良好的審美觀;
2.通過對項目內容的引導,進行集體主義教育。
重點難點
重點:使學生切實體驗到多媒體帶給我們的精彩世界;掌握圖像、音頻、視頻素材的獲取
難點:圖像、音頻、視頻素材的獲取
教學准備
課前分配好合作小組。學生在課前到FTP下載學習資源包,新建文件夾,以自己的學號+姓名命名。
教學環境:計算機網路教室、電子教室、FTP伺服器。製作好的助學資源包,為學生提供的製作素材,PPT課件、學習任務單,綜合評價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教師活動】播放央視《動物世界》精彩片頭,這一經典視頻會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並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此
時會有一種製作起來很困難的感覺,但又希望自己也能製作這樣一個豐富的作品。接著教師展示一幅自製的作品《最是一年春好處》旅遊宣傳片,告訴學生其實並不難。在觀看兩段多媒體作品的時候,引導學生注意觀察作品中包含哪些元素?作品之所以吸引我們的原因是什麼?以此引出何為多媒體,多媒體的`特點等理論性內容。同時配合課件展示。
(二)新課展開
情景重現:《最是一年春好處》宣傳片播放
【問題】在這幅作品中,包含了哪些多媒體素材呢?
提示引導學生回答出有:文本、圖片、音頻和視頻,繼而引出本節課就以這四種素材的獲取作為四個主要的任務。
1、任務一:採集文本
【問題1】一般來說我們怎麼找到自己想要的文本信息呢?
〖學生活動〗學生討論回答(上網找,自己寫文章)
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
【問題2】如果要我們自己寫需要的文字信息,我們都是通過鍵盤進行輸入的。那麼,如果我不會使用輸入法進行文字的錄入,我該怎麼辦呢?有沒有什麼設備能幫助我們解決這一問題呢?(手寫筆)
【學生自學】考慮到對於學生群體而言,鍵盤輸入沒有問題,手寫筆應用不多,所以提供助學視頻或說明文檔,留給學生課後自學完成。
2、任務二:採集圖片
【問題3】網路上有些圖片是允許下載的,這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也有一些圖片無法下載,那麼此時若要想獲取圖片怎麼辦?——引出抓屏軟體的使用
【教師示範】
要點:用 【Print Screen SyaRq】鍵截取圖像——當前屏幕內容
用 【Alt+Print Screen SyaRq】鍵截取圖像——當前窗口的屏幕圖像
用HyperSnap截圖軟體截圖(提供助學視頻)
【問題4】若要進行一次主題班隊活動的作品,那麼就需要活動的照片,這不能從網上搜索得到滿足,怎麼辦?——引出數碼相機的使用
【教師示範】要點:取景對焦,拍攝照片,照片輸出
有些圖像需要我們親自動手進行繪制,這樣的軟體有很多,其中Windows XP自帶的「畫圖」程序就可以用來繪制和編輯圖像。我們這就動手來繪制一幅圖畫。
【動手練習】用Windows XP自帶的「畫圖」程序繪制一幅指定的圖畫。
【探究與合作】針對任務一和任務二的拓展內容
探究問題:若所需要的文字素材存在於書籍、報刊或紙張中,怎麼進行文字的素材?還有以前沒有數碼相機,都是老照片,怎麼把沖好的照片變成能在電腦中處理的圖片文件? 合作內容:利用掃描儀和OCR軟體組內同學共同合作完成。
3、任務三:採集音頻
師:通過網路獲取音頻(了解常見音頻文件格式,課件中體現)
【問題5】往往有的時候我們需要的音頻不是是已經合成的音樂,可能是自己的一段旁白,或者是經過編輯的一段
音頻,這時候網路就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了,怎麼辦呢?
使用Windows自帶錄音機錄制旁白(教師示範為主,配以助學視頻)
4、任務四:採集視頻
師:通過網路獲取視頻(了解常見視頻文件格式,課件中體現)
(一):記錄正在進行的活動,記錄有意義的一刻,都離不開攝像機,學習數碼相機的使用
(二):了解windows xp自帶的movie maker的使用(教師演示,提供助學視頻)
【動手練習】根據教師提供的素材,模仿教師演示的過程,練習使用movie maker製作簡單的短片。
【探究與合作】組內用攝相機拍一段視頻錄像,然後將其視頻輸出,選擇的採集軟體為Windows Movie Maker,利用該軟體進行簡單的視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