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中的設備及功能

計算機網路中的設備及功能

發布時間: 2025-07-10 15:36:16

計算機網路由哪兩部分組成,各自的作用是什麼

1、計算機網路分成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兩部分。

通信子網的功能:負責全網的數據通信;

資源子網的功能:提供各種網路資源和網路服務,實現網路的資源共享。

2、網路硬體系統和網路軟體系統。

網路硬體系統:主要包括有:網路伺服器、網路工作站、網路適配器、傳輸介質等。

網路軟體系統:主要包括有:網路操作系統軟體、網路通信協議、網路工具軟體、網路應用軟體等。

(1)計算機網路中的設備及功能擴展閱讀:

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若按此定義,則早期的面向終端的網路都不能算是計算機網路,而只能稱為聯機系統(因為那時的許多終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計算機)。

但隨著硬體價格的下降,許多終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終端」和「自治的計算機」逐漸失去了嚴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計算機作為終端使用,按上述定義,則早期的那種面向終端的網路也可稱為計算機網路。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操作系統。由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一個比較通用的定義是:利用通信線路將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系統和通信設備按不同的形式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及協議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最簡單的計算機網路就只有兩台計算機和連接它們的一條鏈路,即兩個節點和一條鏈路。

② 常見的網路設備有哪些主要有哪些功能

常見的網路設備及其作用:

1、路由器作用:路由器是連接兩個或多個網路的硬體設備,在網路間起網關的作用,是讀取每一個數據包中的地址然後決定如何傳送的專用智能性的網路設備。它能夠理解不同的協議,例如某個區域網使用的乙太網協議,網際網路使用的TCP/IP協議。

2、網橋作用:網橋像一個聰明的中繼器。中繼器從一個網路電纜里接收信號, 放大它們,將其送入下一個電纜。相比較而言,網橋對從關卡上傳下來的信息更敏銳一些。網橋是一種對幀進行轉發的技術,根據MAC分區塊,可隔離碰撞。網橋將網路的多個網段在數據鏈路層連接起來。

3、數據機作用:它能把計算機的數字信號翻譯成可沿普通電話線傳送的模擬信號,而這些模擬信號又可被線路另一端的另一個數據機接收,並譯成計算機可懂的語言。這一簡單過程完成了兩台計算機間的通信。

4、中繼器作用:中繼器是區域網環境下用來延長網路距離的,但是它屬於網路互聯設備,操作在OSI的物理層,中繼器對在線路上的信號具有放大再生的功能,用於擴展區域網網段的長度(僅用於連接相同的區域網網段)。

5、集線器作用:集線器屬於純硬體網路底層設備,基本上不具有類似於交換機的"智能記憶"能力和"學習"能力。它也不具備交換機所具有的MAC地址表,所以它發送數據時都是沒有針對性的,而是採用廣播方式發送。

③ 「計算機網路的互聯設備主要有哪些,各自的功能是什麼」

基本的網路設備有:計算機(無論其為個人電腦或伺服器)、集線器、交換機、網橋、路由器、網關、網路介面卡(NIC)、無線接入點(WAP)、列印機和數據機、光纖收發器、光纜等。

1、中繼器

功能:信號在傳輸介質中傳輸會由於距離大而導致信號減弱失真,中繼器起放大信號作用,以便加長傳輸距離。

2、集線器

功能:提供多網路借口,匯流排共享,並兼具中繼器的所有功能,每個埠平均傳輸數據量。

3、網橋

功能:主要作用是用來分割沖突域,減少網內的廣播流量。通常在早期的一些大網路中,當HUB數量過多,沖突域過大,就會造成廣播風暴,這時在網路中間適當的放置網橋就能夠分割沖突域,減少廣播風暴的可能。

4、交換機

功能:主要作用是用來分割沖突域,減少網內的廣播流量。通常在早期的一些大網路中,當HUB數量過多,沖突域過大,就會造成廣播風暴,這時在網路中間適當的放置網橋就能夠分割沖突域,減少廣播風暴的可能。

(3)計算機網路中的設備及功能擴展閱讀:

典型的個人計算機就是個體用戶所擁有的桌面計算機、工作站或筆記本電腦。微型計算機的最常見的類型就是個人計算機,應用於大多數的組織機構之中。

伺服器:網路上,儲存了所有必要信息的計算機或其它網路設備,專用於提供特定的服務。例如,資料庫伺服器中儲存了與某些資料庫相關的所有數據和軟體,允許其它網路設備對其進行訪問,並處理對資料庫的訪問。

文檔伺服器就是計算機和儲存設備的組合,專用於供該網路上的任何用戶將文檔儲存到伺服器中。列印伺服器就是對一台或多台列印機進行管理的設備,而網路伺服器就是對網路傳輸進行管理的計算機。

網卡:網路介面卡(NIC)是計算機或其它網路設備所附帶的適配器,用於計算機和網路間的連接。每一種類型的網路介面卡都是分別針對特定類型的網路設計的,例如乙太網、令牌網、FDDI或者無線區域網。

網路介面卡(NIC)使用物理層(第一層)和數據鏈路層(第二層)的協議標准進行運作。網路介面卡(NIC)主要定義了與網路線進行連接的物理方式和在網路上傳輸二進制數據流的組幀方式。它還定義了控制信號,為數據在網路上進行傳輸提供時間選擇的方法。

④ 1.簡述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和主要功能。

1、組成: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2、功能: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可以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

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旁搏隱相連接的許多自運廳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4)計算機網路中的設備及功能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指標:

(1)速率

計算機發送出的信號都是數字形式的。比特是計算機中數據量的單位,也是資訊理論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單位。

速率是計算機網路中最重要的一個性能指標。速率的單位是bit/s(比特每秒)(即bit per second)。

(2)帶寬

(3)吞吐量

吞吐量表示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路(或信道、介面)的數據量。吞吐量更經常地用於對現實世界中的網路的一種測量,以便知道實際上到底有多少數據量能夠通過網路。顯然,吞吐量受網路的帶寬或網路的額定速率的限制。

(4)時延

時延是指數據(一個報文或分組,甚至比特)從網路(或鏈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時延是個很重要的性能指標,它有時也稱為延遲或遲延。

(5)往返時間(RTT)

在計算機網路中,往返時間也是一個重要的性能指標,它表示從發送方發送數據開始,到發送銀孝方收到來自接收方的確認(接受方收到數據後便立即發送確認)總共經歷的時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計算機網路

⑤ 計算機網路中的通信子網、資源子網、哪些設備如何區分

通信子網主要由轉結點和通信鏈路組成,通信設備、網路通信協議、通信控制軟體等屬於通信子網,是網路的內層,負責信息的傳輸。主要功能:為用戶提供數據的傳輸,轉接,加工,變換等。通信子網的任務是在端結點之間傳送報文。

資源子網由計算機系統、終端、終端控制器、連網外設、各種軟體資源與信息資源組成。資源子網功能:主要負責全網的信息處理數宏首據處理業務,向網路用戶提供各種網路資源和網路服務。為網路用戶提供網路服務和資源共享功能等。



(5)計算機網路中的設備及功能擴展閱讀

在區域網中,資源子網主要由網路的伺服器、工作站、共享的列印機和其他設備及相關軟體所組成。 資源子網的主體為網路資源設備,包括:用戶計算機(也稱工作站)、網路存儲系統、網路列印機、獨立運行的網路數據設備、網路終端、服務虛則器、網路上運行的各種軟體資源、數據資源等。

通信子網由用作信息交換的節點計算機NC和通信線路組成的獨立的通信系統,它承擔全網的數據傳輸、轉接、加工和交換等通信處理工作。通信子網的功能是把信息從一台主蔽譽數機傳輸到另一台主機;資源子網是各種網路資源(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的集合。通信子網,在OSI體系中的位置是下三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