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計算機網路軟體主要包含哪幾個部分
計算機網路軟體主要由計算機系統、數據通信系統、網路軟體及協議三大部分組成。
計算機系統是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兩大部分組成的。
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計算機的組成
計算機是由硬體系統(hardwaresystem)和軟體系統(softwaresystem)兩部分組成的。傳統電腦系統的硬體單元一般可分為輸入單元、輸出單元、算術邏輯單元、控制單元及記憶單元,其中算術邏輯單元和控制單元合稱中央處理單元(CenterProcessingUnit,CPU)。
(1)計算機網路和數字通信擴展閱讀:
計算機的主要特點
一、沖茄運算速度快:計算機內部電路組成,可以高速准確地完成各種算術運算。當今計算機系統的運算速度已達到
每秒萬億次,微機也可達每秒億次以上,使大量復雜的科學計算問題得以解決。例如:衛星軌道物前的計算、大型水壩的計算、24小時天氣算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而在現代社會里,用計算機只需幾分鍾就可完成。
二、計算精確度高: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尖端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高度精確的計算。計算機控制的導彈之所以能准確地擊中預定的目標,是與計算機的精確計算分不開的。一般計算機可以有十幾位甚至幾十位(二進制)有效數字,計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幾到百萬分之幾,是任何計算工具所望塵莫及的。
三、邏輯運算能力強:計算機不僅能進行精確計算,還具有邏輯運算功能,能對信息進行比較和判斷。計算機能把參加運算的數據、程序以及中間結果和最後結果保存起來,並能根據判斷的結果自動執行下一條指令以供用戶隨時調用。
四、存儲容量大:計算機內部的存儲器具有記憶特性,可以存儲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不僅包括各類數據信息,還包括加工這些數據的程散螞察序。
B. 計算機網路與通信簡答題
1.
經歷了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計算機——計算機網路、開放式標准化網路和網路計算的新時代等4個階段。
2.
一是主機負荷較重,既要承擔通信工作,又要承擔數據處理,主機的效率低;二是通信線路的利用率低,尤其在遠距離時,分散的終端都要單獨佔用一條通信線路,從而費用高,在終端聚集的地方,可採用遠程線路集中器,盡量減少通信費用;三是這種結構屬集中控制方式,可靠性低.
3.
計算機網路首先是一個通信網路,各計算機之間通過通信媒體、通信設備進行數字通信,在此基礎上各計算機可以通過網路軟體共享其它計算機上的硬體資源、軟體資源和數據資源。從計算機網路各組成部件的功能來看,各部件主要完成兩種功能,即網路通信和資源共享。把計算機網路中實現網路通信功能的設備及其軟體的集合稱為網路的通信子網,而把網路中實現資源共享功能的設備及其軟體的集合稱為資源子網。
就區域網而言,通信子網由網卡、線纜、集線器、中繼器、網橋、路由器、交換機等設備和相關軟體組成。資源子網由連網的伺服器、工作站、共享的列印機和其它設備及相關軟體所組成。
在廣域網中,通信子網由一些專用的通信處理機(即節點交換機)及其運行的軟體、集中器等設備和連接這些節點的通信鏈路組成。資源子網由上網的所有主機及其外部設備組成。
4.
( 1 )計算機網路與多終端分時系統的區別:計算機網路中的各個計算機(工作站)本身擁有計算資源,它能獨立工作,完成一定的計算任務,同時用戶還可通過本地計算機或工作站使用網路中其他計算機的資源( CPU 、大容量外存或信息等)。而多終端分時系統終端(無論是本地的還是遠程的)只是主機和用戶之間的介面,它本身並不擁有計算資源,全部集中在主機中,主機以自己擁有的資源分時地為各終端用戶服務。
( 2 )計算機網路與分布式系統的區別:分布式系統在計算機網路基礎上為用戶提供了透明的集成應用環境,用戶可以用名字或命令調用網路中的任何資源或進行遠程的數據處理,不必計及這些資源或數據的地理位置。而計算機網路則往往不要求這種透明性,甲地的用戶要利用乙地的計算機必須通過自己的終端顯式地指定地點和設備名。分布式系統比計算機網路更為高級。
( 3 )多機系統專指同一機房中的許多大型主機互連組成的功能強大、能高速並行處理的計算機系統。對這種系統互連的要求是高帶寬和多樣的連通性。計算機之間的通信速度能夠達到訪問主存的速度,即每秒達數十兆位。而計算機網路是遠遠達不到的,廣域網的通信速率是每秒數十千位,區域網的通信速率是 10Mb/s。計算機網路的傳輸開銷較大,而多機系統的開銷則是不必要的。多機系統要求多樣靈活的連通性,即使做不到完全直接互邊,也要求能夠快速地變換互連模式經適應並行計算的要求,而計算機網路則由於距離的限制,在網路中的互連相當有限。
C. 計算機網路與通信的文章摘要
計算機網路概述
計算機網路源於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的結合,始於20世紀50年代,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技術成就之一,近50年來得到迅猛發展。計算機網路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改變了人的思想意識和思維方式。本章介紹計算機網路的產生與發展,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組成部分、分類和應用等基本內容。
1.1 計算機網路的產生和發展
計算機網路是伴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的發展並在二者日益結合緊密、相互滲透促進的前提下產生的。通信技術為多台計算機之間進行數據傳輸、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提供了必要的傳輸通道和通信手段;計算機技術反過來又應用於通信領域,極大地提高了通信系統的性能。這宗「聯姻」使得新生的計算機網路技術很快在IT領域占據重要地位,並對信息產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現計算機網路技術已然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1946年誕生於美國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Integrator And Computer),在人類科學發展史上樹立了一個重要里程碑,標志著人類開始走進信息時代。但在那時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並沒有直接的關系。而如今,縱觀計算機網路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大致經歷了從早期的面向終端的遠程聯機系統、共享資源的計算機網路、標准化網路到現代的互聯網4個階段。另外,在計算機網路發展的過程中,區域網技術也隨之產生並發揮它特有的重要作用。
1.1.1 面向終端的遠程聯機系統
早期的計算機由於製造成本高,主機昂貴且數量很少,一台計算機只能供一個人使用,而且使用計算機時用戶必須進入特定的計算機機房,在計算機的控制台上進行操作。這種方式不但不能充分利用計算機資源,而且用戶使用起來也極為不便。後來,隨著計算機軟、硬體的發展,出現了高速大容量存儲器系統,開發了多道程序和分時操作系統,使計算機能夠同時處理多個應用程序,並允許多個用戶通過終端同時訪問一台主計算機。
D.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功能主要包括實現資源共享,實現數據信息的快速傳遞,提高可靠性,提供負載均衡與分布式處理能力,集中管理以及綜合信息服務。
1、資源共享
凡是入網用戶均能享受網路中各個計算機系統的全部或部分軟體、硬體和數據資源,為最本質的功能。
2、提高性能
網路中的每台計算機都可通過網路相互成為後備機。一旦某台計算機出現故障,它的任務就可由其他的計算機代為完成,這樣可以避免在單機情況下,一台計算機發生故障引起整個系統癱瘓的現象,從而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而當網路中的某台計算機負擔過重時,網路又可以將新的任務交給較空閑的計算機完成,均衡負載,從而提高了每台計算機的可用性。
3、分布處理
通過演算法將大型的綜合性問題交給不同的計算機同時進行處理。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合理選擇網路資源,就近快速地進行處理。
(4)計算機網路和數字通信擴展閱讀:
一、主要網路
雖然網路類型的劃分標准各種各樣,但是從地理范圍劃分是一種大家都認可的通用網路劃分標准。按這種標准可以把各種網路類型劃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和互聯網四種。
區域網一般來說只能是一個較小區域內,城域網是不同地區的網路互聯,不過在此要說明的一點就是這里的網路劃分並沒有嚴格意義上地理范圍的區分,只能是一個定性的概念。下面簡要介紹這幾種計算機網路。
二、相關應用
21世紀人類將全面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時代的重要特徵就是數字化、網路化和信息化。要實現信息化就必須依靠完善的網路,因為網路可以非常迅速地傳遞信息。
因此網路現在已經成為信息社會的命脈和發展知識經濟的重要基礎。網路對社會生活的很多方面以及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已經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這里所說的網路是指「三網」,即電信網路、有線電視網路和計算機網路。這三種網路向用戶提供的服務不同。
電信網路的用戶可得到電話、電報以及傳真等服務;有線電視網路的用戶能夠觀看各種電視節目;計算機網路則可使用戶能夠迅速傳送數據文件,以及從網路上查找並獲取各種有用資料,包括圖像和視頻文件。
這三種網路在信息化過程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中發展最快的並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計算機網路。隨著技術的發展,電信網路和有線電視網路都逐漸融入了現代計算機網路(也稱計算機通信網)的技術,這就產生了「網路融合」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