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路基礎問題
1.在20世紀50年代,(計算機技術)和 (通信技術)技術的互相結合,為計算機網路的產生奠定了理論基礎。
2.從傳輸范圍的角度來劃分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可以分為 (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其中,Internet屬於(廣域網)。
3.從邏輯功能上,計算機網路可以分成 (資源子網)和 (通訊子網)兩個部分。
4.(ARPAnet)的誕生是計算機網路發展歷史中的一個里程碑事件,為Internet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
5.Internet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計算機網路藉助於(路由器)相互聯接而形成的全球性互聯網。
6.在通信技術中,通信信道的類型有兩類:點對點式和(廣播)。在點對點式通信信道中,一條通信線路只能連接一對結點。而在 (廣播) 通信信道中,多個結點共享一個通信信道,一個結點廣播信息,其他結點必須接收信息。
二、選擇題(只有一個正確的選項)
1.目前遍布於校園的校園網屬於( A )。
A.LAN B.MAN
C.WAN D.混合網路
2.下列設備屬於資源子網的是 ( A )。
A.計算機軟體 B.網橋
C.交換機 D.路由器
3.Internet最早起源於( A )。
A.ARPAnet B.乙太網
C.NSFnet D.環狀網
4.計算機網路中可共享的資源包括( C ) 。
A.硬體、軟體、數據和通信信道 B.主機、外設和通信信道
C.硬體、軟體和數據 D.主機、外設、數據和通信信道
5.通信子網為網路源結點與目的結點之間提供了多條傳輸路徑的可能性,路由選擇指的是( C )。
A.建立並選擇一條物理鏈路
B.建立並選擇一條邏輯鏈路
C.網路中間結點收到一個分組後,確定轉發分組的路徑
D.選擇通信介質
6.下面哪一項可以描述網路拓撲結構?( D )
A.僅僅是網路的物理設計
B.僅僅是網路的邏輯設計
C.僅僅是對網路形式上的設計
D.網路的物理設計和邏輯設計
7.下面哪種拓撲技術可以使用集線器作為連接器?( D )
A.雙環狀 B.單環狀
C.匯流排狀 D.星狀
8.隨著微型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大量的微型計算機是通過區域網連人廣域網,而城網與廣域網的互聯是通過( D )
A.通信子網 B.路由器
C.城域網 D.電話交換網
9.ARPAnet屬於( B )網路。
A.電路交換 B.分組交換
C.虛電路 D.報文交換
10.區域網與廣域網之間的差異不僅在於它們所能覆蓋的地理范圍,而且還在於( D )。
A.所使用的傳輸介質 B.所提供的服務
C.所能支持的通信量 D.所使用的協議
11.利用各種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計算機有機地連接在一起,達到相互通信而且共享軟體、硬體和數據等的系統屬於(A )
A.計算機網路 B.終端分時系統
C.分布式計算機系統 D.多機系統
2. 計算機網路從邏輯功能上分為()。
【答案】:A,C
計算機網路從邏輯功能上劃分為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
3. 【例1】 計算機網路中,不屬於資源子網的設備是______。 A.主機 B.無盤工作站 C.帶盤工作站 D.光纖
此題選D.
典型的計算機網路從邏輯功能上可分為兩部分——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資源子網負責處理數據,向網路用戶提供各種網路資源與服務,包括主機系統、終端、終端控制器、聯網外部設備、各種軟體/信息資源等。通信子網負責數據傳輸,包括通信控制處理機、通信線路、其他通信設備等。
因此,可以這樣記,凡是涉及數據處理的(包括信息/服務)都是資源子網;凡是涉及數據傳輸/轉發的,都是通信子網。D光纖顯然屬於通信線路,負責數據傳輸,因此屬於通信子網。
多數光纖在使用前必須由幾層保護結構包覆,包覆後的纜線即被稱為光纜。光纖外層的保護層和絕緣層可防止周圍環境對光纖的傷害,如水、火、電擊等。
(3)計算機網路從邏輯功能上可成擴展閱讀:
在多模光纖中,芯的直徑是50μm和62.5μm兩種, 大致與人的頭發的粗細相當。而單模光纖芯的直徑為8μm~10μm,常用的是9/125μm。芯外麵包圍著一層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封套, 俗稱包層,包層使得光線保持在芯內。
再外面的是一層薄的塑料外套,即塗覆層,用來保護包層。光纖通常被紮成束,外面有外殼保護。 纖芯通常是由石英玻璃製成的橫截面積很小的雙層同心圓柱體,它質地脆,易斷裂,因此需要外加一保護層。
在不同物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所以光從一種物質射向另一種物質時,在兩種物質的交界面處會產生折射和反射。而且,折射光的角度會隨入射光的角度變化而變化。
當入射光的角度達到或超過某一角度時,折射光會消失,入射光全部被反射回來,這就是光的全反射。不同的物質對相同波長光的折射角度是不同的(即不同的物質有不同的光折射率),相同的物質對不同波長光的折射角度也是不同。光纖通訊就是基於以上原理而形成的。
4. 計算機網路按使用范圍劃分為
1. 專用網和公用網是計算機網路的兩種按使用范圍的分類。
2. 公用網由電信部門或其他通信服務提供商創建、運營和控制,允許任何部門和個人使用。
3. 公用網主要用於構建廣域網,為用戶提供遠程通信支持。
4. 專用網是由單個用戶部門建立和運營的網路,不對外部用戶開放。
5. 專用網通常為區域網,或通過租用電信線路形成的廣域網,如校園網和企業網。
6. 計算機網路是一組相互連接的自治計算機,旨在共享資源。
7. 早期的面向終端網路不符合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因為終端缺乏自治性。
8. 隨著技術發展,終端的智能提升,使得舊式終端網路可視為計算機網路。
9. 計算機網路從邏輯功能上講,是以信息傳輸為核心,通過通信線路將計算機系統互聯的集合。
10. 從用戶的角度定義,計算機網路包含一個能自動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