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爭用期指什麼
擴展閱讀
網路連接方式匯流排型 2025-08-22 07:11:24

計算機網路爭用期指什麼

發布時間: 2025-08-22 03:38:54

『壹』 計算機網路中爭用期怎麼

爭用期=2*端到端距離/電磁波速率=2τ

爭用期是指電磁波在兩基站之間來回傳播的時間,唯一可控的物理因素是最大距離,所以兩基站間的最大距離決定了爭用期的大小。

由於在爭用期內的電磁信號沖突無法確定是否會被發送方檢測得到,所以無法判定發送時長小於爭用期的數據是否已沖突,於是規定發送時長大於爭用期的數據才屬於有效數據,這才可以根據比特發送速率(如10Mb/s)算出最小有效數據幀長(忘記符號怎麼表示就不列式子了)。

所以在比特發送速率一定時,爭用期和最小數據幀長是成正比的,也就是最大距離和最小數據幀長成正比,而如果最小數據幀長一定,最大距離(可以直接理解為爭用期時長)和比特發送速率就成反比了。

所以最早期在發送速率一定的情況下,爭用期(512b,51.2us)應該是最大距離和最小數據幀長相互妥協的結果。

後來,由於技術發展,比特發送速率提高(100Mb/s),想要維持原有協議(在這里指最小數據幀長)盡可能不變(可能改協議代價大?),爭用期就隨比特發送速率降低(5.12us),對應的最大距離也必須減小(/10),所以基建狂魔又要開始上班建造更多基站了。

爭用期(Contention Period)就是乙太網端到端往返時間2τ,又稱為碰撞窗口(Collision Window)。 在區域網的分析中,常把匯流排上的單程端到端傳播時延記為τ。通常取51.2微秒為爭用期時間,對於10Mb/s乙太網,期間可以發送512bit數據,即64位元組。

我們知道,匯流排上只要有一台計算機在發送數據,匯流排的傳輸資源就被佔用,因此,在同一時間只能允許一台計算機發送信息,否則各計算機之間就會互相干擾。

乙太網採用的協調方法是使用一種特殊的協議CSMA/CD,就是載波監聽多點接入/碰撞檢測(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發送數據幀後至多經過時間2τ就可以知道所發送的數據幀是否發生碰撞。即一個站在發送完數據後,只要通過爭用期的「考驗」,即經過爭用期這段時間還沒有檢測到碰撞,就能夠肯定這次發送不會發生碰撞。

『貳』 計算機網路主要學習什麼內容

計算機網路的內容如下:
首先是物理層:物理層講了一些物理層的基本概念(單工,半雙工,全雙工),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調制解調,香農,奈氏准則);傳輸的媒體(導向和非導向,主要是導向);信道復用技術(頻分,十分,波分,碼分多址);以及物理層的兩個主要標准;
然後是數據鏈路層:基本概念;ARQ(包括很多的知識,有停止等待協議,連續ARQ,重傳ARQ,以及其信道利用率的初步討論涉及概率的一些小小知識);還穿插了循環冗餘檢驗原理;HDLC幀;PPP幀;
區域網:當然是傳統乙太網了(工作原理:CSMA/CD
涉及的概念有爭用期;退避演算法;最短幀長計算;強化沖突;四種物理層:10BASE5,10BASE2,10BASE
T;10BASE
F;乙太網的最大工作距離;順道看看網卡的功能;還有一個大頭,難一點的,乙太網信道利用率的分析);說乙太網就免不了乙太網的幀格式的,兩個:分別為;MAC,IEEE802.3;裡面涉及了什麼是MAC地址,怎麼分配的;)
到這里傳統的乙太網就算結束了。
下面當然還要說乙太網了。即說擴展,那就涉及一些設備,如集線器,網橋,二級交換機和三級交換機,路由器,網關,它們的工作原理可定要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