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述OSI模型的七層協議
OSI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劃分為以下七層,標有1~7,第1層在底部。具體如下:
1、第1層物理層:物理層在局部區域網上傳送數據幀,它負責管理計算機通信設備和網路媒體之間的互通。包括了針腳、電壓、線纜規范、集線器、中繼器、網卡、主機適配器等。
2、第2層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負責網路定址、錯誤偵測和改錯。當表頭和表尾被加至數據包時,會形成幀。數據鏈表頭是包含了物理地址和錯誤偵測及改錯的方法。數據鏈表尾是一串指示數據包末端的字元串。
3、第3層網路層:網路層決定數據的路徑選擇和轉寄,將網路表頭加至數據包,以形成分組。網路表頭包含了網路數據。例如互聯網協議(IP)等。
4、第4層傳輸層:傳輸層把傳輸表頭加至數據以形成數據包。傳輸表頭包含了所使用的協議等發送信息。例如傳輸控制協議(TCP)等。
5、第5層會話層:會話層負責在數據傳輸中設置和維護計算機網路中兩台計算機之間的通信連接。
6、第6層表達層:表達層把數據轉換為能與接收者的系統格式兼容並適合傳輸的格式。
7、第7層 應用層:應用層提供為應用軟體而設的介面,以設置與另一應用軟體之間的通信。例如: HTTP,HTTPS,FTP,SSH等。
(1)計算機網路層的下層協議擴展閱讀:
OSI模型的意義
OSI定義了開放系統的層次結構、層次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各層所包括的可能的任務,作為一個框架來協調和組織各層所提供的服務。
OSI參考模型並沒有提供一個可以實現的方法,而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來協調進程間通信標準的制定。即OSI參考模型並不是一個標准,而是一個在制定標准時所使用的概念性框架。
『貳』 OSI七層模型的每一層都有哪些協議謝謝!
第一層:物理層
物理層規定了激活、維持、關閉通信端點之間的機械特性、電氣特性、功能特性以及過程特性。該層為上層協議提供了一個傳輸數據的物理媒體。只是說明標准。在這一層,數據的單位稱為比特(bit)。
屬於物理層定義的典型規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fddi令牌環網等。
第二層: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質上提供可靠的傳輸。該層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定址、數據的成幀、流量控制、數據的檢錯、重發等。在這一層,數據的單位稱為幀(frame)。數據鏈路層協議的代表包括:ARP、RARP、SDLC、HDLC、PPP、STP、幀中繼等
第三層:網路層
網路層負責對子網間的數據包進行路由選擇。網路層還可以實現擁塞控制、網際互連等功能。在這一層,數據的單位稱為數據包(packet)。網路層協議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第四層:傳輸層
傳輸層是第一個端到端,即主機到主機的層次。傳輸層負責將上層數據分段並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傳輸。此外,傳輸層還要處理端到端的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問題。在這一層,數據的單位稱為數據段(segment)。傳輸層協議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
第五層:會話層
會話層管理主機之間的會話進程,即負責建立、管理、終止進程之間的會話。會話層還利用在數據中插入校驗點來實現數據的同步。會話層協議的代表包括:RPC、SQL、NFS 、X WINDOWS、ASP
第六層:表示層
表示層對上層數據或信息進行變換以保證一個主機應用層信息可以被另一個主機的應用程序理解。表示層的數據轉換包括數據的加密、壓縮、格式轉換等。表示層協議的代表包括:ASCII、PICT、TIFF、JPEG、 MIDI、MPEG
第七層:應用層
應用層為操作系統或網路應用程序提供訪問網路服務的介面。應用層協議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2)計算機網路層的下層協議擴展閱讀:
談到網路不能不談OSI參考模型,OSI參考模型(OSI/RM)的全稱是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pen System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提出的一個網路系統互連模型。雖然OSI參考模型的實際應用意義不是很大,但其的確對於理解網路協議內部的運作很有幫助,也為我們學習網路協議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
七層理解:
物理層:物理介面規范,傳輸比特流,網卡是工作在物理層的。
數據層:成幀,保證幀的無誤傳輸,MAC地址,形成EHTHERNET幀
網路層:路由選擇,流量控制,IP地址,形成IP包
傳輸層:埠地址,如HTTP對應80埠。TCP和UDP工作於該層,還有就是差錯校驗和流量控制。
會話層:組織兩個會話進程之間的通信,並管理數據的交換使用NETBIOS和WINSOCK協議。QQ等軟體進行通訊因該是工作在會話層的。
表示層:使得不同操作系統之間通信成為可能。
應用層:對應於各個應用軟
『叄』 網路協議分別是哪七層協議
你問的應該是OSI網路協議,一共七層。
最下面一層是物理層,關心的是介面,信號,和介質,只是說明標准,如EIA-232介面,乙太網,fddi令牌環網
第二層是數據鏈路層:一類是區域網中數據連路層協議:MAC子層協議,有LLC子層協議.另一類是廣域網的協議如:HDLC,PPP,SLIP.
第三層是網路層:主要是IP協議.
第四層是傳輸層:主要是面向連接的TCP傳輸控制協議.另一個是不面向連接的UDP用戶數據報協議.
第五層是會話層:主要是解決一個會話的開始進行和結束.(真的想不起有什麼協議)
第六層是表示層:主要是編碼如ASⅡ
第七層是應用層,就是應用程序裡面的拉,文件傳輸協議FTP、電子郵件傳輸協議SMTP、域名系統服務DNS、網路新聞傳輸協議NNTP和HTTP協議等。 HTTP協議(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輸協議)是用於從WWW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