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學計算機必讀的書
今天筆者推薦五本學習計算機系統和計算機網路的書籍,如果你是計算機系在校生或者計算機相關工作者一、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原書第2版)
簡介:偉大的計算機科學教材之一。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IEEE、ACM和美國工程院院士傾力奉獻。超過120所美國和世界一流大學計算機專業選用本書為教材。
推薦語:被譽為「價值超過等重量黃金的無價資源寶庫」。
二、計算機系統概論(原書第2版)
簡介:本書是計算機科學的經典基礎教材。全書以自底向上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計算機系統的原理,前半部分闡述了計算機底層結構,後半部分講解了高級語言編程及編程方法學,主要內容包括數據類型及其運算、數字邏輯、馮·諾伊曼模型、匯編語言、輸入和輸出、TRAP程序和子程序、C語言編程等內容。
推薦語:20年來影響無數程序員的經典之作。
三、計算機系統基礎(計算機類專業系統能力培養系列教材)
簡介:主要介紹與計算機系統相關的核心概念,解釋這些概念如何相互關聯並最終影響程序執行的結果和性能。
四、計算機網路(第5版)
五、計算機網路:系統方法(原書第5版)
⑵ 計算機網路第5版和第6版的區別,哪一本比較好
其實應該是各有所長,個人偏好第5版,內容詳實,比較有邏輯。
⑶ 計算機網路第5版的圖書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計算機網路在信息時代中的作用
*1.2 網際網路概述
網際網路(Internet)是一組全球信息資源的總匯。有一種粗略的說法,認為INTERNET是由於許多小的網路(子網)互聯而成的一個邏輯網,每個子網中連接著若乾颱計算機(主機)。Internet以相互交流信息資源為目的,基於一些共同的協議,並通過許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聯網而成,它是一個信息資源和資源共享的集合。
計算機網路只是傳播信息的載體,而Internet的優越性和實用性則在於本身。網際網路最高層域名分為機構性域名和地理性域名兩大類,主要有14 種機構性域名。
它連接著所有的計算機,人們可以從互聯網上找到不同的信息,有數百萬對人們有用的信息,你可以用搜索引擎來找到你所需的信息。搜索引擎幫助我們更快更容易的找到信息,只需輸入一個或幾個關鍵詞,搜索引擎會找到所有符合要求的網頁,你只
需要點擊這些網頁,就可以了。
1.2.1 網路的網路
1.2.2 網際網路發展的三個階段1.2.3 網際網路的標准化工作
*1.3 網際網路的組成
1.3.1 網際網路的邊緣部分
1.3.2 網際網路的核心部分
1.4 計算機網路在我國的發展
1.5 計算機網路的類別
1.5.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按廣義定義
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
另外,從邏輯功能上看,計算機網路是以傳輸信息為基礎目的,用通信線路將多個計算機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一個計算機網路組成包括傳輸介質和通信設備。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它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操作系統。有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一個比較通用的定義是:利用通信線路將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系統和通信設備按不同的形式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及協議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按連接定義
計算機網路就是通過線路互連起來的、資質的計算機集合,確切的說就是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計算機、終端及其附屬設備用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連接起來,並配置網路軟體,以實現計算機資源共享的系統。
按需求定義
計算機網路就是由大量獨立的、但相互連接起來的計算機來共同完成計算機任務。這些系統稱為計算機網路(computer networks)
1.5.2 幾種不同類別的網路
*1.6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
1.6.1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指標
1.6.2 計算機網路的非性能特徵
*1.7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1.7.1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形成
1.7.2 協議與劃分層次
1.7.3 具有五層協議的體系結構
1.7.4 實體、協議、服務和服務訪問點
1.7.5 TCP/IP的體系結構
習題
第2章 物理層
*2.1 物理層的基本概念
物理層位於OSI參考模型的最底層,它直接面向實際承擔數據傳輸的物理媒體(即通信通道),物理層的傳輸單位為比特(bit),即一個二進制位(「0」或「1」)。實際的比特傳輸必須依賴於傳輸設備和物理媒體,但是,物理層不是指具體的物理設備,也不是指信號傳輸的物理媒體,而是指在物理媒體之上為上一層(數據鏈路層)提供一個傳輸原始比特流的物理連接。
*2.2 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
2.2.1 數據通信系統的模型
2.2.2 有關信道的幾個基本概念
2.2.3 信道的極限容量
2.3 物理層下面的傳輸媒體
2.3.1 導向傳輸媒體
傳輸媒體包括導向傳輸媒體和非導向傳輸媒體。在導向傳輸媒體中,電磁波被導向沿著固體媒體(銅線或光纖)傳播,而非導向傳輸媒體就是指自由空間,在非導向傳輸媒體中電磁波的傳輸常稱為無線傳輸。
2.3.2 非導向傳輸媒體
*2.4 信道復用技術
「復用」是一種將若干個彼此獨立的信號,合並為一個可在同一信道上同時傳輸的復合信號的方法。比如,傳輸的語音信號的頻譜一般在300~3400Hz內,為了使若干個這種信號能在同一信道上傳輸,可以把它們的頻譜調制到不同的頻段,合並在一起而不致相互影響,並能在接收端彼此分離開來。
2.4.1 頻分復用、時分復用和統計時分復用
2.4.2 波分復用
波分復用(WDM)是將兩種或多種不同波長的光載波信號(攜帶各種信息)在發送端經復用器(亦稱合波器,Multiplexer)匯合在一起,並耦合到光線路的同一根光纖中進行傳輸的技術;在接收端,經解復用器(亦稱分波器或稱去復用器,Demultiplexer)將各種波長的光載波分離,然後由光接收機作進一步處理以恢復原信號。這種在同一根光纖中同時傳輸兩個或眾多不同波長光信號的技術,稱為波分復用。
2.4.3 碼分復用
碼分復用是用一組包含互相正交的碼字的碼組攜帶多路信號。採用同一波長的擴頻序列,頻譜資源利用率高,與WDM結合,可以大大增加系統容量。頻譜展寬是靠與信號本身無關的一種編碼來完成的。稱頻譜展寬碼為特徵碼或密鑰,有時也稱為地址碼。
*2.5 數字傳輸系統
*2.6 寬頻接入技術
2.6.1 xDSL技術
2.6.2 光纖同軸混合網(HFC網)
2.6.3 FTTx技術
習題
第3章 數據鏈路層
*3.1 使用點對點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3.1.1 數據鏈路和幀
3.1.2 三個基本問題
*3.2 點對點協議PPP
3.2.1 PPP協議的特點
3.2.2 PPP協議的幀格式
3.2.3 PPP協議的工作狀態
*3.3 使用廣播信道的數據鏈路層
3.3.1 區域網的數據鏈路層
3.3.2 CSMA/CD協議
3.4 使用廣播信道的乙太網
*3.4.1 使用集線器的星形拓撲
3.4.2 乙太網的信道利用率
*3.4.3 乙太網的MAC層
*3.5 擴展的乙太網
3.5.1 在物理層擴展乙太網
3.5.2 在數據鏈路層擴展乙太網
*3.6 高速乙太網
3.6.1 100BASE-T乙太網
3.6.2 吉比特乙太網
3.6.3 10吉比特乙太網
3.6.4 使用高速乙太網進行寬頻接入
3.7 其他類型的高速區域網或介面
習題
第4章 網路層
*4.1 網路層提供的兩種服務
*4.2 網際協議IP
4.2.1 虛擬互連網路
4.2.2 分類的IP地址
4.2.3 IP地址與硬體地址
4.2.4 地址解析協議ARP和逆地址解析協議RARP
4.2.5 IP數據報的格式
4.2.6 IP層轉發分組的流程
*4.3 劃分子網和構造超網
4.3.1 劃分子網
4.3.2 使用子網時分組的轉發
4.3.3 無分類編址CIDR(構造超網)
*4.4 網際控制報文協議ICMP
4.4.1 ICMP報文的種類
4.4.2 ICMP的應用舉例
*4.5 網際網路的路由選擇協議
4.5.1 有關路由選擇協議的幾個基本概念
4.5.2 內部網關協議RIP
4.5.3 內部網關協議OSPF
4.5.4 外部網關協議BGP
4.5.5 路由器的構成
4.6 IP多播
4.6.1 IP多播的基本概念
4.6.2 在區域網上進行硬體多播
4.6.3 網際組管理協議IGMP和多播路由選擇協議
4.7 虛擬專用網VPN和網路地址轉換NAT
4.7.1 虛擬專用網VPN
4.7.2 網路地址轉換NAT
習題
第5章 運輸層
*5.1 運輸層協議概述
5.1.1 進程之間的通信
5.1.2 運輸層的兩個主要協議
5.1.3 運輸層的埠
*5.2 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5.2.1 UDP概述
5.2.2 UDP的首部格式
*5.3 傳輸控制協議TCP概述
5.3.1 TCP最主要的特點
5.3.2 TCP的連接
*5.4 可靠傳輸的工作原理
5.4.1 停止等待協議
5.4.2 連續ARQ協議
*5.5 TCP報文段的首部格式
5.6 TCP可靠傳輸的實現
*5.6.1 以位元組為單位的滑動窗口
*5.6.2 超時重傳時間的選擇
5.6.3 選擇確認SACK
5.7 TCP的流量控制
*5.7.1 利用滑動窗口實現流量控制
5.7.2 必須考慮傳輸效率
*5.8 TCP的擁塞控制
5.8.1 擁塞控制的一般原理
5.8.2 幾種擁塞控制方法
5.8.3 隨機早期檢測RED
5.9 TCP的運輸連接管理
*5.9.1 TCP的連接建立
*5.9.2 TCP的連接釋放
5.9.3 TCP的有限狀態機
習題
第6章 應用層
*6.1 域名系統DNS
6.1.1 域名系統概述
6.1.2 網際網路的域名結構
6.1.3 域名伺服器
6.2 文件傳送協議
6.2.1 FTP概述
6.2.2 FTP的基本工作原理
6.2.3 簡單文件傳送協議TFTP
6.3 遠程終端協議TELNET
*6.4 萬維網WWW
6.4.1 萬維網概述
6.4.2 統一資源定位符URL
6.4.3 超文本傳送協議HTTP
6.4.4 萬維網的文檔
6.4.5 萬維網的信息檢索系統
*6.5 電子郵件
6.5.1 電子郵件概述
6.5.2 簡單郵件傳送協議SMTP
6.5.3 電子郵件的信息格式
6.5.4 郵件讀取協議POP3和IMAP
6.5.5 基於萬維網的電子郵件
6.5.6 通用網際網路郵件擴充MIME
*6.6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
6.7 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
6.7.1 網路管理的基本概念
6.7.2 管理信息結構SMI
6.7.3 管理信息庫MIB
6.7.4 SNMP的協議數據單元和報文
6.8 應用進程跨越網路的通信
6.8.1 系統調用和應用編程介面
6.8.2 幾種常用的系統調用
習題
第7章 網路安全
*7.1 網路安全問題概述
7.1.1 計算機網路面臨的安全性威脅
7.1.2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內容
7.1.3 一般的數據加密模型
*7.2 兩類密碼體制
7.2.1 對稱密鑰密碼體制
7.2.2 公鑰密碼體制
*7.3 數字簽名
*7.4 鑒別
7.4.1 報文鑒別
7.4.2 實體鑒別
*7.5 密鑰分配
7.5.1 對稱密鑰的分配
7.5.2 公鑰的分配
7.6 網際網路使用的安全協議
7.6.1 網路層安全協議
7.6.2 運輸層安全協議
7.6.3 應用層的安全協議
*7.7 鏈路加密與端到端加密
7.7.1 鏈路加密
7.7.2 端到端加密
*7.8 防火牆
習題
第8章 網際網路上的音頻/視頻服務
*8.1 概述
8.2 流式存儲音頻/視頻
8.2.1 具有元文件的萬維網伺服器
*8.2.2 媒體伺服器
*8.2.3 實時流式協議RTSP
*8.3 互動式音頻/視頻
8.3.1 IP電話概述
8.3.2 IP電話所需要的幾種應用協議
8.3.3 實時運輸協議RTP
8.3.4 實時運輸控制協議RTCP
8.3.5 H.323
8.3.6 會話發起協議SIP
8.4 改進「盡最大努力交付」的服務
8.4.1 使網際網路提供服務質量
8.4.2 調度和管制機制
8.4.3 綜合服務IntServ與資源預留協議RSVP
8.4.4 區分服務DiffServ
習題
第9章 無線網路
9.1 無線區域網WLAN
*9.1.1 無線區域網的組成
9.1.2 802.11區域網的物理層
*9.1.3 802.11區域網的MAC層協議
*9.1.4 802.11區域網的MAC幀
9.2 無線個人區域網WPAN
9.3 無線城域網WMAN
習題
第10章 下一代網際網路
*10.1 下一代網際協議IPv6 (IPng)
10.1.1 解決IP地址耗盡的措施
10.1.2 IPv6的基本首部
10.1.3 IPv6的擴展首部
10.1.4 IPv6的地址空間
10.1.5 從IPv4向IPv6過渡
10.1.6 ICMPv6
10.2 多協議標記交換MPLS
10.2.1 MPLS的產生背景
10.2.2 MPLS的工作原理
10.2.3 MPLS首部的位置與格式
10.3 P2P文件共享
習題
附錄A 部分習題的解答
附錄B 英文縮寫詞
附錄C 參考文獻與網址
⑷ 想學電腦買什麼書好關於自學電腦買啥書比較好
❶ 推薦計算機基礎知識學習的書籍
大學計算機基礎資料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https://pan..com/s/1Six2stp9YnHUQbgNBAUxvA提取碼:ek8j
大學計算機基礎|5PPT視頻|4Excel視頻|3Word綜合視頻|2Word單項視頻|計算機二級(AOA)考前提醒20160413.pdf|單項題&判斷題(胡秋芬).pdf|5PPT真題.rar|5PPT視頻.rar|4Excel真題.rar|4Excel視頻.rar|3Word綜合真題.rar|3Word綜合視頻.rar|2Word單項真題.rar|2Word單項視頻.rar
❷ 想學IT應該買什麼書看
首先,我覺得你需要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你想學習的課程起碼串聯起來是個完整的體系,以後能夠幫助你就業
書籍整理如下:
C++開發
1.《C++ Primer》:全面學習C++的必備書籍
2.《Thinking in C++》:了解C++背後的一些機制
3.《深度探索C++對象模型》:深入了解C++,也是學習COM的必經之路
Windows平台
入門
1.《Windows程序設計》:這本書主要講的是Windows API的使用,是Windows編程入門書籍。上冊涉及到的知識基本上就夠用了,時間不充裕的話閱讀上冊即可。
2.《Win32多線程程序設計》:Windows下多線程編程必備
3.《Windows核心編程》:Window平台基礎知識:消息機制,內存管理,多線程,動態鏈接庫等
4.《Windows網路編程》:介紹Windows下各種網路協議的開發和並發處理模型。
進階
1.《深入淺出MFC》:Windows下編程,MFC雖然有些過時,但其機制還是有學習的價值。重點學習書中提到的MFC 6大機制
2.《COM本質論》:COM是Windows構建用戶態的重要技術之一,Windows開發必修課,本書對COM的設計動機作了深入闡述
3.《深入解析ATL》:ATL全名Active Templete Library,是用C++的模版封裝了COM,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對源碼分析
4.《WTL White Paper》:WTL源自微軟,基於ATL的一套開源模版庫,主要用於界面編程和工具類的使用
5.《代碼大全》:這邊書主要講的是工程編碼規范
高級
1.《深入解析Windows操作系統》:Windows大牛書籍,講的主要是Windows操作系統的內核原理
調試技術
1.《軟體調試》
2.《Windows高級調試》
3.《windows用戶態程序高效排錯》
Linux平台
Linux內核
1.《Linux Kernel Development》/《Linux內核設計與實現》:Robert Love的著作,不厚的一本書,深入淺出地將Linux內核娓娓道來
Linux使用和Shell編程
1.《sed & awk》/《sed與awk》:sed與awk都是Linux下常用的日誌分析利器
Linux編程
1.《Beginning Linux Programming》/《Linux程序設計》:老牌的Linux編程入門書
2.《Advanced Programming in the Unix Environment》/《Unix環境高級編程》:對Unix編程環境做了細致的總結,涵蓋了進程間通訊、網路通訊、文件系統等各方面的知識
網路編程
1.《TCP/IP Illustrated, Volume I》/《TCP/IP詳解,卷一》:對理解TCP/IP協議的設計理念和協議細節有顯著的幫助。
2.《Unix Network Programming》/《Unix網路編程》,卷一、卷二:網路編程方面難以逾越的著作,事無巨細、深入淺出,強烈推薦
對這些書目抱有100%的信心,全部掌握,融會貫通,即可打通奇經八脈,天下無雙。
對了,你沒有基礎最好從c與c++基礎開始。找些基礎書開始看。
[C語言入門經典(第四版)].(美)霍頓.掃描版,《C++ Primer》就不錯。
❸ 學計算機買什麼書好
《計算機組成原理》
是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本珊。
《計算機組成原理》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原理和內部工作機制。《計算機組成原理》共分8章,主要內容分成兩個部分:第1、2章介紹了計算機的基礎知識;第3~8章介紹了計算機的各子系統(包括運算器、存儲器、控制器、外部設備和輸入輸出子系統等)的基本組成原理、設計方法、相互關系以及各子系統互相連接構成整機系統的技術。
《計算機組成原理》講述了計算機的一般原理,並注意到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全書內容由淺入深,每章之後均附有習題,便於自學。
《計算機組成原理》可以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從事計算機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蔣本珊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嵌入式片上系統(SOPC)、軟硬體協同設計。主講「計算機組成原理」等課程二十餘年,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多次獲得北京市和北京理工大學教學優秀成果獎,被評為三育人和師德先進個人。正式出版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十餘本,其中1本被評為北京市精品教材,3本入選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5項,主持教學改革立項1項,其中主持開發的計算機組成實驗多媒體教學軟體榮獲北京市高教學會優秀軟體二等獎。
《計算機操作系統》
是2003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水松。本教材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現代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實現方法。全書共分十二章,第一章講述了現代操作系統的發展概況;第二章至第十章分別闡述了操作系統的基本原理 、概念和實現方法,包括中斷技術。
進程和線程的管理、進程的同步和通信,存儲器管理,虛似存儲器,處理機調度,死鎖問題,設備管理和文件系統;第十一章介紹了,第十三章介紹Windows2000/XP操作系統,並較詳細地分析了這兩個系統的基本結構、主要的功能模塊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
本書吸收了國內外近幾年出版的同類教材的優點,內容豐富,既可以作為計算機和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計算機工作人員的參考書。
《計算機網路》
是2008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希仁。該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和原理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等內容。
《計算機網路》是由謝希仁編寫的國內外使用最廣泛、最權威的計算機網路經典教材。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來,於1994年、1999年和2003年分別出了修訂版。2006年8月本教材通過了教育部的評審,被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的第5版,在內容和結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修改。
全書分為10章,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和原理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運輸層、應用層、網路安全、網際網路上的音頻/視頻服務、無線網路和下一代網際網路等內容。可供電氣信息類和計算機類專業的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對從事計算機網路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也有學習參考價值。
《計算機網路》的特點是概念准確、論述嚴謹、內容新穎、圖文並茂。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闡述,同時力圖反映出計算機網路的一些最新發展。《計算機網路》可供電氣信息類和計算機類專業的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對從事計算機網路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也有學習參考價值。
在講述網路各層次內容的同時,還與時俱進地引入了最新的網路技術,包括無線網路、3g蜂窩網路、rfid與感測器網路、內容分發與p2p網路、流媒體傳輸與ip語音,以及延遲容忍網路等。另外,《計算機網路》針對當前網路應用中日益突出的安全問題,用了一整章的篇幅對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性進行了深入討論,而且把相關內容與最新網路技術結合起來闡述。
《數據結構》
本書可作為計算機類專業的本科或專科教材,也可以作為信息類相關專業的選修教材,講授學時可為50至80。教師可根據學時、專業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講或不講目錄頁中帶**的章節,甚至刪去第5,8,11和12章。本書文字通俗、簡明易懂、便於自學,也可供從事計算機應用等工作的科技人員參考。只需掌握程序設計基本技術便可學習本書。若具有離散數學和概率論的知識,則對書中某些內容更易理解。如果將本書《數據結構》(C語言版)
《數據結構》(C語言版)是為「數據結構」課程編寫的教材,也可作為學習數據結構及其演算法的C程序設計的參考教材。
本書的前半部分從抽象數據類型的角度討論各種基本類型的數據結構及其應用;後半部分主要討論查找和排序的各種實現方法及其綜合分析比較。其內容和章節編排與1992年4月出版的《數據結構》(第二版)基本一致,但在本書中更突出了抽象數據類型的概念。全書採用類C語言作為數據結構和演算法的描述語言。
本書概念表述嚴謹,邏輯推理嚴密,語言精煉,用詞達意。並有配套出版的《數據結構題集)(C語言版)。既便於教學,又便於自學。
本書後附有光碟,光碟中含有可在DOS環境下運行的以類C語言描述的「數據結構演算法動態模擬輔助教學軟體,以及在Windows環境下運行的以類PASCAL或類C兩種語言描述的「數據結構演算法動態模擬輔助教學軟體」。
本書可作為計算機類專業或信息類相關專業的本科或專科教材,也可供從事計算機工程與應用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參考。
❹ 有哪些適合電腦小白的自學書籍推薦
我向你推薦首先是《電腦入門完全自學手冊》,它共分15章,包括電腦的軟硬體知識、基本操作、WirldowsVista的基礎操作、個性化設置、常用附件、管理文件資源、輸入文字、安裝與卸載軟體、Word2007文檔處理、Excel表格製作、PowerPoint幻燈片放映、網路連接、瀏覽器、網路即時通信工具、電子郵件、常用工具軟體的使用、對電腦和系統進行安全與日常維護等內容。適用讀者群沒有任何電腦經驗的初學者;公司辦公人員;電腦愛好者;想在短時間內全面掌握電腦操作的讀者。
❺ 適合電腦初學者的書籍有哪些
電腦類書分為軟體和硬體,書本上都是理論的,電腦硬體還得要實踐。
❻ 關於自學電腦買啥書比較好
一、看來你是一個好學的人,學習內容由淺入深。先學習入門知識,,,一般是操作系統(XP/WIN 7/8.1/10)、文字處理(word2003/2007/2010)、上網,以及電腦組裝維護等,以後再學自己喜歡的東西。
二、當前電腦基本知識方面的圖書很多,自學電腦多買幾本初級入門的書,如邊看邊操作,這本書上說的看不明白,看另外一本,有時幾本書對照看,這雖然要費時間和精力,但記得牢固。
三、買書一定是自己需的,而且必須是能看得懂的,不然等於白買。購書渠道主要是實體書店和網上書店。你可到當地書店查看,也可請書店工作人員幫助選購,店中沒有的讓他們還給你郵購。
網上大型綜合商店一般都有「圖書」專項業務,那裡的圖書比實體店中的圖書要多,售價大多有折扣,有的還免收郵費,送貨也比較快。不過你郵購的書,如果你見到過,收到後自然滿意,如果你只是慕名而購,收到的書可能不是你想像中需要的。
書山有路勤為徑,祝福你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博學多才。
❼ 初學計算機應該看什麼書
計算機分軟體,硬體,還有通訊一類等等。
軟體從入門到精通要看的書:
1、C++primer中文版第4版
2、C++標准程序庫自修教程與參考手冊
3、Windows程序設計第5版
4、MFC windows程序設計第2版中文版
5、VC++深入詳解
6、MFC深入淺出
7、Effictive STL
8、Windows核心編程
9、WINDOWS游戲編程大師技巧第2版
10、3D游戲編程大師技巧
11、DirectX角色扮演游戲編程
12、DirectX特效游戲程序設計
13、精通DirectX 3D圖形與動畫程序設計
14、DirectX高級動畫製作
15、Ogre引擎研究
16、游戲人工智慧編程案例精粹
17、Visual C++實踐與提高--網路編程篇
18、C++網路編程,卷1
19、C++網路編程,卷2
20、Visual C++網路游戲建模與實現第2版
硬體:
電腦硬體不求人系統套書、電腦硬體工程師、這方面的書太多了。到書店自己選選擇看吧。是零基礎的,就先從最基礎的入手,買一本電腦硬體介紹的書就可以了
通訊:
主要看協議的內容和應用方面的。然後了解數據採集和采樣的原理。
❽ 電腦小白一個,求推薦學習電腦的書籍。最基本的操作我都不會好落伍
如果是學習電腦編程可以通過以下書籍學習;
C/C++
1、《C程序設計語言》 入門推薦
2、《C Primer Plus》 入門推薦
3、《C和指針》
4、《C陷阱與缺陷》
5、《C++ Primer》入門推薦
為了更深入地理解程序原理,建議再學一下匯編語言
《現代x86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Linux
《UINX環境高級編程》 後台開發必讀
《鳥哥的Linux私房菜》 Linux運維推薦入門系列
《Linux內核設計與實現》
網路
《TCP/IP詳解卷1:協議》
Java
《Java編程語言》 入門推薦
《Java編程思想》
Python
《Python核心編程》(第2版),第3版難度加大,內容變更較多,用2版入門足夠。
資料庫
《MySQL技術內幕》,目前企業所用後台大多是linux+mysql,所以主要學習下mysql就足夠了。
如果對網站開發有興趣可以一並看下《php和mysql web開發》
系統原理
《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強烈推薦,搞懂這本就基本能閱讀大部分計算機相關著作
計算機組成原理
《編碼:隱匿在計算機軟硬體背後的語言》
windows編程,估計你們會有windows編程的課程,如果有學下面這兩本就足夠了
《Windows程序設計》charles petzold(著)
《Windows核心編程》
編譯原理
龍書《編譯原理》,如果看不懂,推薦下面一本《編譯系統透視:圖解編譯原理》。
數據結構與演算法
《數據結構與演算法分析——C語言描述》,也有一本是C++語言描述。
《演算法導論》
編程主要靠實踐,多電腦敲代碼,最好以開發某款軟體為目標去多寫代碼,學完基礎課程,建議也學習下伺服器安全方面的知識。
上面不少書在網上有電子版,可以先下載看看,不清晰的再買實體書,或者圖書館去借
其它一些進階與提升的書,可以多逛逛圖書館。
❾ 作為一名老師不會電腦,應該買什麼書學電腦
計算機專業學習書籍。
電腦書籍很好買,各種版本的都有,關鍵是如何學習,掌握每一個階段的步驟,根據要學習的內容買書即可。
電子計算機通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邏輯計算,具有存儲記憶功能,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
⑸ 學計算機必讀的書籍
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原書第2版)
簡介:偉大的計算機科學教材之一。 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IEEE、ACM和美國工程院院士傾力奉獻。 超過120所美國和世界一流大學計算機專業選用本書為教材。
被譽為「價值超過等重量黃金的無價資源寶庫」
計算機系統概論(原書第2版)
簡介:本書是計算機科學的經典基礎教材。全書以自底向上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計算機系統的原理,前半部分闡述了計算機底層結構,後半部分講解了高級語言編程及編程方法學,主要內容包括數據類型及其運算、數字邏輯、馮·諾伊曼模型、匯編語言、輸入和輸出、TRAP程序和子程序、C語言編程等內容。
20年來影響無數程序員的經典之作
計算機系統基礎
簡介:主要介紹與計算機系統相關的核心概念,解釋這些概念如何相互關聯並最終影響程序執行的結果和性能。本書共分8章,主要內容包括數據的表示和運算、程序的轉換及機器級表示、程序的鏈接、程序的執行、存儲器層次結構、虛擬存儲器、異常控制流和I/O操作的實現等。
國內第一本基於「IA-32+Linux+GCC+C語言」平台的關於計算機系統基礎內容的教材
計算機網路(第5版)
簡介:內外使用最廣泛、最權威的計算機網路經典教材。全書按照網路協議模型自下而上(物理層、數據鏈路層、介質訪問控制層、網路層、傳輸層和應用層)有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原理,並結合Internet給出了大量的協議實例。
ndrewS.Tanenbaum國內外使用最廣泛、最權威的計算機網路經典教材。
計算機網路:系統方法(原書第5版)
簡介:本書採用「系統方法」,將網路看作由相互關聯的模塊構成的互動式系統,通過豐富的網際網路實例解析網路工作原理和應用設計方法。每章都以啟發式問題開篇,章末輔以相關資源和習題,以完整的端到端系統為重點,不囿於傳統分層模型。
影響一代程序員的經典著作
⑹ 學計算機網路技術對初學者來說需要看什麼書
初學者的話原理就看謝希仁老師的《計算機網路》比較合適(第五版、第六版都可以)。內容方面對於初學者肯定是夠豐富的,難度也不是太大,講得比較詳細,比較好理解。
後續的實驗(命令)方面的話,看你是學的思科體系還是華為體系了。這兩個體系的命令有一些區別,但大致意思差別不大。這兩種體系的書籍在網上都可以找到很多。
作為初學者看了上面那本《計算機網路》基本對網路就有個初步的認識了,如果想繼續研究得更細致可以花時間研究研究《TCP/IP協議》。
拓展資料:
1、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2、《計算機網路(第5版)》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來,於1994年、1999年和2003年分別出了修訂版。2006年8月本教材通過了教育部的評審,被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的第5版,在內容和結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修改。
全書分為10章,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和原理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運輸層、應用層、網路安全、網際網路上的音頻/視頻服務、無線網路和下一代網際網路等內容。各章均附有練習題。此外,附錄A給出了部分習題的答案和提示。隨書配套的光碟中,有全書課件和作者教學中經常遇到的150多個問題及解答,計算機網路最基本概念的演示(PowerPoint文件),以及《計算機網路(第5版)》引用的全部RFC文檔等,供讀者參閱。
計算機網路-網路
⑺ 計算機網路的第5版
原書名: Computer Networks, Fifth edition
原出版社: Pearson Ecation
作者: Andrew S.Tanenbaum David J.Wetherall
譯者: 嚴偉 潘愛民
叢書名: 世界著名計算機教材精選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2274629
上架時間:2012-3-13
出版日期:2012 年3月
開本:16開
頁碼:739
版次:5-1 《計算機網路(第5版)》是國內外使用最廣泛、最權威的計算機網路經典教材。全書按照網路協議模型自下而上(物理層、數據鏈路層、介質訪問控制層、網路層、傳輸層和應用層)有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原理,並結合internet給出了大量的協議實例。在講述網路各層次內容的同時,還與時俱進地引入了最新的網路技術,包括無線網路、3g蜂窩網路、rfid與感測器網路、內容分發與p2p網路、流媒體傳輸與ip語音,以及延遲容忍網路等。另外,本書針對當前網路應用中日益突出的安全問題,用了一整章的篇幅對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性進行了深入討論,而且把相關內容與最新網路技術結合起來闡述。
《計算機網路(第5版)》的適用對象非常廣泛。由於本書的重點立足於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原理,同時兼顧了internet體系結構與tcp/ip協議等內容,因此對於學習計算機網路課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本書都是絕佳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本書每章後面給出了大量練習題,有助於教師根據教學目的酌情安排課後練習。此外,本書對於從事網路相關技術研究和網路應用開發的廣大科研工作者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現在這本書已經更新到第5版了。它的每個版本映襯著人們使用計算機網路的不同階段。當第1版在1980年問世時,網路還只是學術上的一種好奇心體現。但到1988年出版第2版時,網路已經被大學和大型企業用於學術研究和商業應用。當第3版於1996年出現時,計算機網路,尤其是網際網路(Internet)已成為千百萬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到2003年出版第4版時,人們利用無線網路和移動電腦訪問網頁和Internet早就司空見慣。現在,正值第五版出版之際,計算機網路的重心已偏向內容分發(尤其是通過CDN和對等網路獲取視頻的應用),而且行動電話已成為網際網路上的小型電腦。 第5版新增內容 第5版相比以前的版本改變甚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David J. Wetherall教授成為了本書的合作者。David教授具有豐富的網路背景,他在城域網的設計領域磨礪了20多年,研究范圍涉及網際網路和無線網路。他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終身教授,一直講授和研究計算機網路以及過去十年間相關主題的內容。 當然,書中還有許多內容是隨著計算機網路世界的不斷變化而更新的。其中,修訂和新增內容有: * 無線網路(802.12和802.16)。 * 智能手機使用的3G網路。 * RFID和感測器網路。 * 使用CDN的內容分發。 * 對等網路。 * 實時媒體(存儲的、流式的以及實況的)。 * 網際網路電話(IP語音)。 * 延遲容忍網路。 更詳細的每章變化如下所示。 第1章是全書的概述,其功能與第4版相同,但內容已被修訂,並更新到計算機網路的最新狀態。網際網路、行動電話網路、802.11、RFID和感測器網路作為計算機網路實例被加以討論。有關乙太網的起源以及電纜塔接器已被刪除,同時被刪除的內容還有關於ATM的材料。 第2章涵蓋了物理層的內容,擴展了數字調制(包括廣泛用於無線網路的OFDM)和3G網路(基於CDMA)兩部分內容。同時還討論了一些新技術,包括光纖到戶和電力線聯網。 第3章內容涉及點到點鏈路,在兩個方面有所改進。有關錯誤檢測碼和糾正碼的內容已被更新,並且還簡要描述了實際上非常重要的現代編碼技術(例如,卷積碼和LDPC碼)。現在給出的協議實例是SONET和ADSL上的數據包交換。遺憾的是協議驗證部分內容被刪掉了,因為它實在是很少被使用。 在第4章MAC子層中,基本原理是永恆的,改變的只是技術。重新組織了有關網路實例的章節部分,包括千兆乙太網、802.11、802.16、藍牙和RFID。同時更新的還有LAN交換的覆蓋范圍,包括VLAN。 第5章的網路層涵蓋的內容與第4版相同,但修訂了許多地方。不僅更新了材料,還增加了深度,特別是在服務質量(實時媒體有關)及互聯網路方面都有所加強。BGP、OSPF和CIDR相關章節和組播路由同樣也有很大擴展,而且還增加了選播路由的新內容。 第6章傳輸層也做了不少修訂,補充、修改和刪除了一些內容。新增加的內容包括針對延遲容忍網路和一般擁塞控制的描述。修訂後的內容更新和擴展了TCP的擁塞控制。而針對面向連接的網路層的描述則被刪除,因為這些內容現在很少能見到。 第7章應用層內容也得到了很大更新和擴充。DNS和電子郵件部分的內容與第四版類似,但過去的幾年間Web的使用、流媒體和內容分發方面有了很大的發展,因此,關於Web和流媒體的相關章節內容已被更新到了最新狀態。新增的一個全新小節覆蓋了內容分發,包括CDN和對等網路的內容。
第8章的安全依然包括針對保密性和真實性的對稱密鑰和公共密鑰加密。實際上使用的安全技術相關內容也已經得到更新,包括防火牆和VPN;而且還增補了802.11安全和Kerberos V5新內容。 第9章重新列出了建議的參考讀物和一個超過300個引用的最新書目。其中超過一半的讀物是2000年或稍後發表的文章和書籍,其餘的都是一些經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