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計算機網路》關於應用層的2道習題
第一題:
第1秒,建立TCP連接;
第2秒,擁塞窗口為1個分組的大小,用戶發送HTTP請求,並且收到第1個分組;
第3秒,擁塞窗口為2個分組的大小,用戶收到2個分組;
第4秒,擁塞窗口為4個分組的大小,用戶收到4個分組;
第5秒,擁塞窗口為8個分組的大小,用戶收到7個分組;
因此用戶下載該網頁需要的時間為5秒
㈡ 計算機網路:詳細在圖里,求答案,詳細解答
答:這道題總共有6問,然後我只懂其中的前4問,可以一起探討一下。題目給出了udp的報頭欄位,讓我們去分析它的源埠,目的埠,總長度和數據長度等,並將結果用二進製表示,那麼首先我們要對udp報文首部有一些了解如下所示。
同時注意第4問當中數據長度等於總長度減去報文首部。第5問和第6問的話,我也不太明白。以上是我的見解,可以相互交流。
㈢ 計算機網路解答題。求詳細步驟!
1、140.100.0.0/16,這是一個B類地址。此題目有很多劃分方法。
2、最簡單的一種,可以這樣分析:
部門A1:300台主機,考慮到網關地址和廣播地址、網路地址,需要303個地址,因此可以分配兩個256網段,網段的主機位為9位,因此網路位32-9=23位;
部門A2:200台主機,需要203個地址,因此分配一個256網段,網段的主機位為8位,因此網路位32-9=24位;
部門A3:100台主機,需要103個地址,因此可以規劃一個256網段,網段的主機位為8位,因此網路位32-9=24位;
部門A4:50台主機,需要53個地址,因此可以規劃一個256網段,網段的主機位為8位,因此網路位32-9=24位;
部門A5和A6:各20台主機,各需要23個地址,因此可以各規劃一個256網段,網段的主機位為8位,因此網路位32-9=24位;
3、總之,根據上述規劃需要7個256網段,考慮的子網的數量應該是2的整數次方,因此可以規劃8子網。8=2的3次方,因此子網網長度是3個bit位,每個部門的網路地址如下:
A1:網路地址 140.100.0.0/23 掩碼255.255.254.0 廣播地址:140.100.1.255/23
A2:網路地址 140.100.2.0/24 掩碼255.255.255.0 廣播地址:140.100.2.255/24
A3:網路地址 140.100.3.0/24 掩碼255.255.255.0 廣播地址:140.100.3.255/24
A4:網路地址 140.100.4.0/24 掩碼255.255.255.0 廣播地址:140.100.4.255/24
A5:網路地址 140.100.5.0/24 掩碼255.255.255.0 廣播地址:140.100.5.255/24
A6:網路地址 140.100.6.0/24 掩碼255.255.255.0 廣播地址:140.100.6.255/24
A7:網路地址 140.100.7.0/24 掩碼255.255.255.0 廣播地址:140.100.7.255/24
㈣ 計算機網路習題,哪位好心人來寫一下,在下感激不盡!
(1)A、B、C、D四台主機之間哪些可以直接通信的?哪些是需要設置網關(或路由器)才能通信的
通過IP地址和子網掩碼可以確定,AB主機屬於192.155.12.96/27網段,C主機屬於192.155.12.160/27網段,D主機屬於192.155.12.192/27網段,因此AB主機之間可以直接通信,AB、C、D之間互相通訊需要設置網關才行
(2)若要加上第五台主機E,使它能與D主機直接通信,其IP地址設置范圍應是多少?
E主機需要與D主機直接通信必須跟D主機在同一網段,也就是192.155.12.192/27網段。IP地址范圍192.155.12.193 到 192.155.12.222,且IP地址不能與D主機沖突。
(3)不改變主機A的物理位置,將其IP改為192.155.12.168,試問他的直接廣播地址和本地廣播地址各是多少?若使用本地廣播地址發送信息,請問哪些主機可以收到?
如果把主機A的IP改為192.155.12.168,那麼直接廣播地址為192.155.12.191,本地廣播地址255.255.255.255.若使用本地廣播發送信息ABCD主機都可以收到。
(4)若要使用主機A、B、C、D在這個網上都能夠直接互相通信,可採用什麼辦法?
若要使ABCD四台主機能直接互相通信只需要將他們的子網掩碼修改為255.255.255.0即可。
㈤ 計算機網路原理計算題
解答:
p20的總時延定義,總時延=發送時延+傳播時延+處理時延+排隊時延。
從激轎主機A開始發送數據到主機A把數據全部發送到鏈路上所需要的時間叫發送時延。
發送時延=數據幀長度(b)/發送速率(b/s)空卜
依題意,主機A要發送的數據幀長度為10000bit,速率是10Mbit/s即10*10^6bit/s,那麼發送時延就是:
10000bit÷10000000bit/s=0.001s=1000μs
從主機A到交換機的傳播時延是20μs
交換機接收完分組這個分組同樣需要時間,按照題意是35μs
然後交換機開始發送這個分組,又需要計算發送時延,由於分組長度和速明虧肆率不變,仍然是1000μs
接著這個分組在交換機到主機B之間的鏈路傳遞,傳播時延是20μs。
關於主機B要多少時間才能接收完這個分組,依題意,「從A開始發送至B接收到該分組所需的總時間」,接收到就是主機B開始接收這個分組那一個時刻,也就是分組的第一個位元組到達鏈路末端的那個時刻,後面的時間就不管它了。
總時延就是上面所有時延的和:
1000+20+35+1000+20=2075μs
㈥ 關於計算機網路的問題兩題連在一起,答案在題的後面不是完全明白,誰給我一個詳盡的解答,謝謝
25題
答:
t=0時,A,B開始傳輸數據;
t=225比特時間,A和B同時檢測到發生碰撞;
t=225+48=273比特時間,完成了干擾信號的傳輸;
開始各自進行退避演算法:
A: 因為rA=0,則A在干擾信號傳輸完之後立即開始偵聽
t=273+225(傳播時延)=498比特時間,A檢測到信道開始空閑
t=498+96(幀間最小間隔)=594比特時間,A開始重傳數據
-----第一問A的重傳時間 t=594+225 (傳播時延)=819比特時間,A重傳完畢 ----第二問A重傳的數據幀到達B的時間 B: 因為rB=1,則B在干擾信號傳輸完之後1倍的爭用期,即512比特時間才開始偵聽 t=273+512=785比特時間,B開始偵聽
若偵聽空閑,則 t=785+96(幀間最小間隔)=881比特時間,B開始重傳數據
若偵聽費空閑,則繼續退避演算法
又因為t=819比特時間的時候,A才重傳數據完畢,所以B在785比特時間偵聽的時候,肯定會偵聽信道非空閑,即B在預定的881比特時間之前偵聽到信道忙,
所以,第四問的答案:B在預定的881比特時間是停止發送數據的。
即第三問A重傳的數據不會和B重傳的數據再次發生碰撞
㈦ 計算機網路習題答案
(1)為D,主要是因為主機號里用了一位,故剩餘主機數的為2的7次方,即第二子網起始為128
(2)一個C類含有主機256,故2000/256為8
(3)255.255.248.0,選擇C。實際該小題題目說的不太詳細。
(4)從主機數來看,一共有32台,需要5位二進制位,故子網號為三位,也即 255.255.248.0 選擇C
(5)A,直接和子網掩碼相與即可,看和哪個網路號相同,結果在子網號那兒為64。
㈧ 計算機網路 關於IP地址、規劃子網的問題。課後習題 往詳細解答
260台電腦需要9位主機號,62台電腦需要7位主機號,2台電腦需要3位主機號。所以可以這樣劃分:
260台主機的子網:128.168.0.0/23。其中大約有2的9次方-3-260=249個IP地址為空閑地址。
62台主機的子網:128.168.1.0/25。其中有2的7次方-3-62=63個空閑地址。
2台主機的子網:128.168.1.128/29。其中有8-3-2=2個空閑地址。
註:1.減3是減去網路地址、廣播地址、網關地址。
2.這樣劃分還有很大的一塊網路沒有使用,可以留待他用。這樣做只是最經濟的劃分方法。
空閑的地址塊是128.168.1.136/29---128.168.1.248/29和128.168.2.0/23-128.168.254.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