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點對點鏈路計算
擴展閱讀
日照網路信號那家好 2025-07-03 21:17:30
1024網路賬號共享 2025-07-03 21:07:09

計算機網路點對點鏈路計算

發布時間: 2022-04-20 08:46:29

A. 簡述計算機網路的基本類型。

網路類型知多少
我們經常聽到internet網、星形網等名詞,它們表示什麼?是怎樣分類的?下面列舉了常見的網路類型及分類方法並簡單介紹其特徵。

一、按網路的地理位置分類

1.區域網(lan):一般限定在較小的區域內,小於10km的范圍,通常採用有線的方式連接起來。

2.城域網(man):規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圍內,10~100km的區域。

3.廣域網(wan):網路跨越國界、洲界,甚至全球范圍。

目前區域網和廣域網是網路的熱點。區域網是組成其他兩種類型網路的基礎,城域網一般都加入了廣域網。廣域網的典型代表是internet網。

二、按傳輸介質分類

1.有線網:採用同軸電纜和雙絞線來連接的計算機網路。

同軸電纜網是常見的一種連網方式。它比較經濟,安裝較為便利,傳輸率和抗干擾能力一般,傳輸距離較短。

雙絞線網是目前最常見的連網方式。它價格便宜,安裝方便,但易受干擾,傳輸率較低,傳輸距離比同軸電纜要短。

2.光纖網:光纖網也是有線網的一種,但由於其特殊性而單獨列出,光纖網採用光導纖維作傳輸介質。光纖傳輸距離長,傳輸率高,可達數千兆bps,抗干擾性強,不會受到電子監聽設備的監聽,是高安全性網路的理想選擇。不過由於其價格較高,且需要高水平的安裝技術,所以現在尚未普及。

3.無線網:採用空氣作傳輸介質,用電磁波作為載體來傳輸數據,目前無線網聯網費用較高,還不太普及。但由於聯網方式靈活方便,是一種很有前途的連網方式。

區域網常採用單一的傳輸介質,而城域網和廣域網採用多種傳輸介質。

三、按網路的拓撲結構分類

網路的拓撲結構是指網路中通信線路和站點(計算機或設備)的幾何排列形式。

1.星型網路:各站點通過點到點的鏈路與中心站相連。特點是很容易在網路中增加新的站點,數據的安全性和優先順序容易控制,易實現網路監控,但中心節點的故障會引起整個網路癱瘓。

2.環形網路:各站點通過通信介質連成一個封閉的環形。環形網容易安裝和監控,但容量有限,網路建成後,難以增加新的站點。

3.匯流排型網路:網路中所有的站點共享一條數據通道。匯流排型網路安裝簡單方便,需要鋪設的電纜最短,成本低,某個站點的故障一般不會影響整個網路。但介質的故障會導致網路癱瘓,匯流排網安全性低,監控比較困難,增加新站點也不如星型網容易。

樹型網、簇星型網、網狀網等其他類型拓撲結構的網路都是以上述三種拓撲結構為基礎的。

四、按通信方式分類

1.點對點傳輸網路:數據以點到點的方式在計算機或通信設備中傳輸。星型網、環形網採用這種傳輸方式。

2.廣播式傳輸網路:數據在共用介質中傳輸。無線網和匯流排型網路屬於這種類型。

五、按網路使用的目的分類

1.共享資源網:使用者可共享網路中的各種資源,如文件、掃描儀、繪圖儀、列印機以及各種服務。internet網是典型的共享資源網。

2.數據處理網:用於處理數據的網路,例如科學計算網路、企業經營管理用網路。

3.數據傳輸網:用來收集、交換、傳輸數據的網路,如情報檢索網路等。

目前網路使用目的都不是唯一的。

六、按服務方式分類

1.客戶機/伺服器網路:伺服器是指專門提供服務的高性能計算機或專用設備,客戶機是用戶計算機。這是客戶機向伺服器發出請求並獲得服務的一種網路形式,多台客戶機可以共享伺服器提供的各種資源。這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種網路類型。不僅適合於同類計算機聯網,也適合於不同類型的計算機聯網,如pc機、mac機的混合聯網。這種網路安全性容易得到保證,計算機的許可權、優先順序易於控制,監控容易實現,網路管理能夠規范化。網路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伺服器的性能和客戶機的數量。目前針對這類網路有很多優化性能的伺服器稱為專用伺服器。銀行、證券公司都採用這種類型的網路。

2.對等網:對等網不要求文件伺服器,每台客戶機都可以與其他每台客戶機對話,共享彼此的信息資源和硬體資源,組網的計算機一般類型相同。這種網路方式靈活方便,但是較難實現集中管理與監控,安全性也低,較適合於部門內部協同工作的小型網路。

七、其他分類方法

如按信息傳輸模式的特點來分類的atm網,網內數據採用非同步傳輸模式,數據以53位元組單元進行傳輸,提供高達1.2gbps的傳輸率,有預測網路延時的能力。可以傳輸語音、視頻等實時信息,是最有發展前途的網路類型之一。

另外還有一些非正規的分類方法:如企業網、校園網,根據名稱便可理解。

從不同的角度對網路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每種網路名稱都有特殊的含意。幾種名稱的組合或名稱加參數更可以看出網路的特徵。千兆乙太網表示傳輸率高達千兆的匯流排型網路。了解網路的分類方法和類型特徵,是熟悉網路技術的重要基礎之一。
參考資料:http://www.mpsoft.net/mpnet/a033.htm

B. 計算機網路兩種常見連接方式是點對點和點對多點,這里的點是指什麼

這個算網路開講篇的內容了。
這個不用刻意去糾結了,其實就是一個術語而已。 你 可以把點理解為就是一個終端,一個介面都行。

我感覺這個舉一些實際的例子是最容易理解的了。像你肯定有手機對吧,你用過手機藍牙傳輸不?你用藍牙和另外一個人傳輸文件的時候,這個就叫做點對點通信。 你肯定也應該用過wifi吧? 你可以無線路由器看作是一個點,有很多手機,電腦等接入到路由器中,這個就是點對點多。

C. 如何對計算機網路進行分類

1. 按網路的地理位置分類

1)區域網:簡稱LAN
一般限定在較小的區域內,小於10km的范圍,通常採用有線的方式連接起來。

2)城域網:簡稱MAN
規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圍內,10~100km的區域。

3)廣域網:簡稱WAN
網路跨越國界、洲界,甚至全球范圍。

目前區域網和廣域網是網路的熱點。區域網是組成其他兩種類型網路的基礎,城域網一般都加入了廣域網。廣域網的典型代表是Internet網。

2. 按網路的拓撲結構分類
網路的拓撲結構是指網路中通信線路和站點(計算機或設備)的幾何排列形式。

1)星型網路
各站點通過點到點的鏈路與中心站相連。特點是很容易在網路中增加新的站點,數據的安全性和優先順序容易控制,易實現網路監控,但中心節點的故障會引起整個網路癱瘓。

2)環形網路
各站點通過通信介質連成一個封閉的環形。環形網容易安裝和監控,但容量有限,網路建成後,難以增加新的站點。

3)匯流排型網路
網路中所有的站點共享一條數據通道。匯流排型網路安裝簡單方便,需要鋪設的電纜最短,成本低,某個站點的故障一般不會影響整個網路。但介質的故障會導致網路癱瘓,匯流排網安全性低,監控比較困難,增加新站點也不如星型網容易。

樹型網、簇星型網、網狀網等其他類型拓撲結構的網路都是以上述三種拓撲結構為基礎的。

3. 按傳輸介質分類

1)有線網
採用同軸電纜和雙絞線來連接的計算機網路。

同軸電纜網是常見的一種連網方式。它比較經濟,安裝較為便利,傳輸率和抗干擾能力一般,傳輸距離較短。
雙絞線網是目前最常見的連網方式。它價格便宜,安裝方便,但易受干擾,傳輸率較低,傳輸距離比同軸電纜要短。

2)光纖網
光纖網也是有線網的一種,但由於其特殊性而單獨列出,光纖網採用光導纖維作傳輸介質。光纖傳輸距離長,傳輸率高,可達數千兆bps,抗干擾性強,不會受到電子監聽設備的監聽,是高安全性網路的理想選擇。不過由於其價格較高,且需要高水平的安裝技術,所以現在尚未普及。

3)無線網
採用空氣作傳輸介質,用電磁波作為載體來傳輸數據,目前無線網聯網費用較高,還不太普及。但由於聯網方式靈活方便,是一種很有前途的連網方式。

區域網通常採用單一的傳輸介質,而城域網和廣域網採用多種傳輸介質。

4. 按通信方式分類

1)點對點傳輸網路:數據以點到點的方式在計算機或通信設備中傳輸。星型網、環形網採用這種傳輸方式。

2)廣播式傳輸網路:數據在共用介質中傳輸。無線網和匯流排型網路屬於這種類型。

5. 按網路使用的目的分類

1)共享資源網:使用者可共享網路中的各種資源,如文件、掃描儀、繪圖儀、列印機以及各種服務。Internet網是典型的共享資源網。

2)數據處理網:用於處理數據的網路,例如科學計算網路、企業經營管理用網路。

3)數據傳輸網:用來收集、交換、傳輸數據的網路,如情報檢索網路等。

目前網路使用目的都不是唯一的。

6.按服務方式分類

1)客戶機/伺服器網路
伺服器是指專門提供服務的高性能計算機或專用設備,客戶機是用戶計算機。這是客戶機向伺服器發出請求並獲得服務的一種網路形式,多台客戶機可以共享伺服器提供的各種資源。這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種網路類型。不僅適合於同類計算機聯網,也適合於不同類型的計算機聯網,如PC機、Mac機的混合聯網。這種網路安全性容易得到保證,計算機的許可權、優先順序易於控制,監控容易實現,網路管理能夠規范化。網路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伺服器的性能和客戶機的數量。目前針對這類網路有很多優化性能的伺服器稱為專用伺服器。銀行、證券公司都採用這種類型的網路。

2)對等網
對等網不要求文件伺服器,每台客戶機都可以與其他每台客戶機對話,共享彼此的信息資源和硬體資源,組網的計算機一般類型相同。這種網路方式靈活方便,但是較難實現集中管理與監控,安全性也低,較適合於部門內部協同工作的小型網路。

D. 在計算機網路中什麼是crc校驗和,怎麼計算

計算機網路原理的計算題(crc校驗和數據傳輸問題)第1題:設要發送的二進制數據為10110011,若採用crc校驗方法,生成多項式為x^4+x^3+1,度求出實際發送的二進制數字序列。(要求寫出計算
計算機網路原理的計算題(crc校驗和數據傳輸問題)
第1題:設要發送的二進制數據為10110011,若採用crc校驗方法,生成多項式為x^4+x^3+1,度求出實際發送的二進制數字序列。(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這是自考08年四月份的試題,我總是跟答案算的不一樣。
答案是:待發送的序列m=10110011,除數p=11001,m*2^5與除數p進行模2除法運算,得余數r=1000,所以要發送的二進制序列為:101100111000
我不明白為什麼m要乘以2的5次方,我是用101100110000除以11001得到的余數是100。
第2題:一條長度為100km的點對點鏈路,對於一個100位元組的分組,帶寬為多大時傳播延遲等於發送延遲?(信道傳輸速度為2*10^8m/s)
答案是:
傳播延遲為:100km/(2*10^8m/s)=50ms
發送延遲等於傳播延遲時:100/c=50ms
則信道傳輸速率:c=200kbps

E. 按照網路中各組件關系來劃分,計算機網路可以分為哪兩種類型

客戶機/伺服器網路和對等網。

專門提供服務的高性能計算機或專用設備,客戶機是用戶計算機。這是客戶機向伺服器發出請求並獲得服務的一種網路形式,多台客戶機可以共享伺服器提供的各種資源。

對等網不要求文件伺服器,每台客戶機都可以與其他每台客戶機對話,共享彼此的信息資源和硬體資源,組網的計算機一般類型相同。

從邏輯功能上看,計算機網路是以傳輸信息為基礎目的,用通信線路將多個計算機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一個計算機網路組成包括傳輸介質和通信設備。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操作系統。由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5)計算機網路點對點鏈路計算擴展閱讀: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網路的質量取決於網路中所有構件的質量,以及這些構件是怎樣組成網路的。網路的質量影響到很多方面,如網路的可靠性、網路管理的簡易性,以及網路的一些性能。

但網路的性能與網路的質量並不是一回事,例如,有些性能也還可以的網路,運行一段時間後就出現了故障,變得無法再繼續工作,說明其質量不好。高質量的網路往往價格也較高。

F. 點對點網路是什麼概念

P2P是peer-to-peer的縮寫,peer在英語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夥伴」等意義。這樣一來,P2P也就可以理解為「夥伴對夥伴」的意思,或稱為對等聯網。目前人們認為其在加強網路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換、分布計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簡單的說,P2P直接將人們聯系起來,讓人們通過互聯網直接交互。P2P使得網路上的溝通變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間商。P2P就是人可以直接連接到其他用戶的計算機、交換文件,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連接到伺服器去瀏覽與下載。P2P另一個重要特點是改變互聯網現在的以大網站為中心的狀態、重返「非中心化」,並把權力交還給用戶。 P2P看起來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將現實世界中很平常的東西移植到互聯網上一樣,P2P並不是什麼新東西。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對面地或者通過電話交流和溝通。

即使從網路看,P2P也不是新概念,P2P是互聯網整體架構的基礎。互聯網最基本的協議TCP/IP並沒有客戶機和伺服器的概念,所有的設備都是通訊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聯網上的系統都同時具有伺服器和客戶機的功能。當然,後來發展的那些架構在TCP/IP之上的軟體的確採用了客戶機/伺服器的結構:瀏覽器和Web伺服器,郵件客戶端和郵件伺服器。但是,對於伺服器來說,它們之間仍然是對等聯網的。以email為例,互聯網上並沒有一個巨大的、唯一的郵件伺服器來處理所有的email,而是對等聯網的郵件伺服器相互協作把email傳送到相應的伺服器上去。另外用戶之間email則一直對等的聯絡渠道。 當然但是過去的5年裡,互聯網的發展至少從表面上遠離了P2P,互聯網上絕大部分的節點也不能和其他節點直接地交流。Napster正是喚醒了深藏在互聯網背後的對等聯網。Napster的文件共享功能在區域網中共享目錄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Napster的成功促使人們認識到把這種「對等聯網」拓展到整個互聯網范圍的可能性。當然,在許多人的眼中,Napster並不是純粹的P2P,它仍然需要一個處於中心協調機制。

事實上,網路上現有的許多服務可以歸入P2P的行列。即時訊息系統譬如ICQ、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Pager、微軟的MSN Messenger以及國內的OICQ是最流行的P2P應用。它們允許用戶互相溝通和交換信息、交換文件。用戶之間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需要有位於中心的伺服器來協調。但這些系統並沒有諸如搜索這種對於大量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功能,這個特徵的缺乏可能正 是為什麼即時訊息出現很久但是並沒有能夠產生如Napster這樣的影響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個可以歸入P2P是拍賣網站譬如eBay,人們在總結eBay的模式的時候用了C2C,是不是和P2P有一點類似?eBay就是一個將人們聯系的和交易物品的社區,用戶可以方便的搜索其他用戶叫賣的商品。eBay提供了一些使得交易得以順利進行的服務,但是交易是直接在用戶之間進行的。如果將「交易」的概念推廣,C2C就是P2P的一個特例,這里人們互相交換的是商品。

但如果仔細深究的話,Napster和即時訊息在賦予用戶之間直接交流的能力、eBay使用戶可以直接交易的同時,卻破壞了伺服器端的那種自互聯網出現之初就存在的對等聯網思想,因為它們都需要有一個位於中心的伺服器來協調,而不是分布在世界上不同地方的、對等聯網的許多伺服器。 這也正是諸如Gnotella和Freenet不斷的宣稱它們創造了「純粹」的P2P,完全沒有中心伺服器的P2P服務。

G. 計算機網路原理的計算題(CRC校驗和數據傳輸問題)

第一題:進行模2除法時被除數錯了,應該是M*2^4,不是M*2^5,因為多項式是4階的,在M後面添4個0

H. 點對點鏈路的介紹

在WAN中,客戶端通過點對點鏈路(point to point link)連接到電信運營商網路。點對點鏈路也稱為租用線路。點對點鏈路不使用ARP協議,因為在設置這些鏈路時,網路設備已獲得了鏈路兩端的IP地址,不需要ARP協議來實現IP地址和不同網路硬體地址的動態映射。

I. 網路中的點對點到底是什麼意思,什麼原理啊

點對點技術(peer-to-peer, 簡稱P2P)又稱對等互聯網路技術,是一種網路新技術,依賴網路中參與者的計算能力和帶寬,而不是把依賴都聚集在較少的幾台伺服器上。P2P網路通常用於通過Ad Hoc連接來連接節點。這類網路可以用於多種用途,各種文件共享軟體已經得到了廣泛的使用。P2P技術也被使用在類似VoIP等實時媒體業務的數據通信中。
純點對點網路沒有客戶端或伺服器的概念,只有平等的同級節點,同時對網路上的其它節點充當客戶端和伺服器。這種網路設計模型不同於客戶端-伺服器模型,在客戶端-伺服器模型中通信通常來往於一個中央伺服器。
有些網路(如Napster, OpenNAP, 或IRC @find)的一些功能(比如搜索)使用客戶端-伺服器結構,而使用P2P結構來實現另外一些功能。類似Gnutella 或Freenet的網路則使用純P2P結構來實現全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