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計算機網路方面的參考文獻
呵呵,你的要求有點多的,我只知道一點,不夠15本,不好意思
1、計算機網路 清華大學出版社
2、TCP/IP協議族第三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3、CCNA學院第一學期 郵電出版社
4、區域網組網大全 郵電出版社
這些都是我看過的,沒看過的我就不說了。
如果你是自己看的話,我覺得這些足夠你看一段時間了,只要你不是走馬觀花。如果你是采購教材的話,希望你繼續尋找,我所知道的就幫不了你了。
祝你好運。
『貳』 計算機網路實用技術,課後題答案 清華大學出版社,朱居正
《計算機網路實用技術》朱居正 宋亞磊 高珉 編著 電子教案和習題參考答案
網路文庫里有
http://wenku..com/view/aaec4427a5e9856a561260d6.html
『叄』 誰有計算機網路(第2版)的課件,清華大學出版社
一、簡介
《計算機組成原理》網路課件是中央電大與清華大學合作開辦的開放專升本教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設置的專業課程。為了體現開放教育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我練習和測試為主線,輔以學習指導與幫助,突出交互性與個別化學習的特點,我校充分利用現代網路技術,建立了《計算機組成原理》教學支持網站。該網站在技術上採用先進的網路課件開發技術,結合ASP程序與SQL後台資料庫實現動態交互功能,利用Flash動畫、圖片、錄像、文本、配音、解說等多種媒體表現形式,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指導和交互學習的場景。
二、功能特性
1、注冊登記:包括新學員的注冊、登陸等,為以後責任教師統一教學、管理做好准備。
2、學習資源:責任教師可以發布、修改、管理課程信息;學生可以查看、檢索教學信息;瀏覽課程的每一章每一節的重點內容;利用寬頻互聯網實現網上視頻點播;對於較抽象難理解的例題、實驗儀器和實驗內容利用Flash動畫配以解說等多種媒體表現形式講解。
3、網上交流:公告板、教學論壇、網上答疑、留言本。
4、網上測驗:學生可以網上做作業、網上模擬考試並自動判斷對錯給出成績;責任教師可以網上批改作業;進行學員作業成績管理。
5、學生學習支持:個人筆記本,個人學習記錄;
6、後台管理區:教師有信息發布、題庫錄入及更新等動態管理功能。
三、設計特點
根據本課程的性質和內容,該課件共設計了以下十大模塊:
1、教學信息查詢
該模塊收集了中央電大發布的所有教學信息,如教學大綱、課程實施方案、考試要求等等。
2、課程重點內容瀏覽
該模塊將課程的每一章每一節的重點內容以網頁形式展示出來,方便學生查詢。
3、例題解析
該模塊集中了本課程較抽象難理解的例題用Flash動畫配以解說,形象又生動。
4、實驗內容
該模塊分為實驗儀器介紹和具體實驗內容兩大部分。
5、習題解答
該模塊按章顯示每一道習題的要求,並可顯示和隱藏答案。
6、模擬考試
該模塊可從題庫中隨機抽出一套單選題和填空題進行網上模擬考試,交卷後並自動判斷對錯給出成績,學生既能選擇章節考試又能選擇綜合考試。
7、網上做作業
該模塊學生可以網上作作業、責任教師可以網上批改作業、進行學員作業成績管理。
8、視頻點播
此模塊將中央電大的四次直播課堂的錄像用Windows Media編碼器壓縮成WMV視頻流格式文件,並發布到Windows Media Server伺服器,從而實現點播功能。
9、學習紀錄與我的筆記
此模塊提供給學生隨時打開筆記本寫入文字的功能;學習紀錄可記錄下考試成績、作業情況等信息
10、網上交流:利用公告板、教學論壇、電子郵件等進行網上答疑和討論。
四、課件開發過程
本課件開發是按照計劃、總體設計、軟體編制過程進行設計和製作的。
1.計劃
課件開發首先明確了課件開發的目的,即充分利用網路的開放性和實時交互的特點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學習場景。
2.設計
課件設計應解決的基本問題是課件中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內容的設計應給出課件中每一幀頁面上所呈現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的設計應給出課件中的教學過程及其控制。課件設計是經過總體設計和頁面設計兩個不同的階段完成的。
(1)總體設計
①設計前的准備
課件設計前的准備應從分析學習者特性為出發點。根據學習者的認知基礎與課件給定學習內容進行設計。另外,還應考慮如何引起學習者對給定學習內容的關心和興趣。因此,課件設計按欄目劃分為"教學信息、課程內容、網上作業、例題解析、習題解答、實驗指導、視頻點播、模擬考試、學習紀錄、我的筆記"等。
②教學目標及其分析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結果。教學設計是以目標的設定作為出發點的。本課件的設計目標就是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各種信息的倉庫,並不斷地進行信息的積累和完善,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網路課件的開發。
(2)頁面設計
頁面設計階段應對課件中每一幀頁面的顯示信息進行設計。典型頁面有:主頁面、欄目頁面、具體內容頁面等。從學習內容和學習流程看、那些最重要的頁面作為主頁面,它是每位學習者必須訪問的頁面.它構成了課件的基本骨架。
(3)資料庫設計
本課件採用SQL後台數據設計。把學生的個人信息、學習記錄、考試成績、作業情況等記錄在資料庫,以便教師統一教學和管理。在學生進行模擬考試時,系統將隨機抽取試題資料庫中的若干題目組成一套試卷。
在設計教學論壇、網上答疑時也採用了SQL資料庫技術。
五、使用情況
本網站自建立後,訪問人數很多,學員們認為該網路課件內容豐富、更新及時、實用性強,對學習幫助很大,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六、課件完成時間 2001年4月
七、運行環境 採用IE4.0以上的瀏覽器(需要Flash播放插件),800×600的解析度,視頻點播需要媒體播放機6.4以上版本。
是這個吧
『肆』 怎麼找到<計算機網路技術及應用>這本書的內容
計算機網路技術與應用
作者:周虹 編著
ISBN:10位〔7302136424〕 13位〔9787302136422〕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1
定價:¥20.00 元
編輯本段內容提要
社會步入電子信息時代,計算機網路技術正在飛速發展。本書根據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學校文科類大學計算機教學基本要求》編寫。書中內容包括計算機網路基礎、Internet基礎、網頁設計和發布、電子商務、電子政策、電子支付、網路安全與網路風險防範以及網路與社會等內容,並附有豐富的例題和習題,可滿足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需求。
本書內容新穎、結構合理、案例豐富,體現了計算機網路技術與應用的現狀與發展趨勢,並且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與本書配套的電子課件可在清華大學出版社網站下載。
本書適合作為高等學校文科類專業特別是財經管理類專業課的教材,也可供讀者自學參考。
編輯本段編輯推薦
社會步入電子信息時代,計算機網路技術正在飛速發展。本書根據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學校文科類大學計算機教學基本要求》編寫。書中內容包括計算機網路基礎、Internet基礎、網頁設計和發布、電子商務、電子政策、電子支付、網路安全與網路風險防範以及網路與社會等內容,並附有豐富的例題和習題,可滿足計算機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需求。
本書內容新穎、結構合理、案例豐富,體現了計算機網路技術與應用的現狀與發展趨勢,並且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與本書配套的電子課件可在清華大學出版社網站下載。
本書適合作為高等學校文科類專業特別是財經管理類專業課的教材,也可供讀者自學參考。
編輯本段目錄
第1章 計算機網路基礎
1.1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1.2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歷程
1.3 計算機網路構成
1.4 個人計算機區域網設置
習題1
第2章 Internet基礎
2.1 Internet概述
2.2 如何接入Internet
習題2
第3章 網頁設計與發布
3.1 中文FrontPage簡介
3.2 個人主頁發布
習題3
第4章 電子商務
4.1 電子商務概述
4.2 電子商務發展的歷程沿革
4.3 電子商務模式與類型
4.4 電子商務中的網上購物過程與網上商店的建立
4.5 電子商務的安全保護
4.6 電子商務環境與發展我國電子商務需迫切解決的問題
4.7 電子商務網路站設計案例
習題4
第5章 電子政務
5.1 電子政務概述
5.2 電子政務的功能與實現
5.3 電子政務實施案例
5.4 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的概念框架
習題5
第6章 電子支付
6.1 電子支付的概念和電子支付的發展
6.2 電子商務中的電子支付
6.3 網路銀行的發展
6.4 電子支付的環境
習題6
第7章 網路安全與網路風險防範
第8章 網路與社會
參考文獻
『伍』 求推薦一本計算機網路的書籍,最好是近兩三年出版的。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想再提升一下!
《電腦入門傻瓜書》是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專業圖書,該書面向電腦初學者,介紹了簡單、實用的基礎知識,本書可操作性強,同時配有一套光碟,可將看書學習與上機操作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本書是一本指導初學者學習電腦入門知識的圖書,主要內容包括:什麼是電腦、怎樣學習電腦、電腦外觀與組成、電腦的啟動與退出、使用滑鼠和鍵盤、認識WindowsXP的桌面、WindowsXP的基本操作、漢字輸入法的使用、管理文件夾/文件、WindowsXP的個性設置、使用Windows附件、安裝/卸載應用程序、用Word2003編輯文檔、網上瀏覽、網上搜索與下載資源、收發電子郵件以及電腦維護與安全等知識。本書淺顯易懂、版式美觀、指導性強,以初學者學習電腦的先後順序為線索,逐步講解了初學者需要掌握和感興趣的電腦知識,對概念和功能的介紹較為形象、生動,全書結合實例進行講解,並配有豐富的小欄目。每章最後提供有上機練習題,用於幫助讀者鞏固所學知識和自我提高。本書適用於從未接觸過電腦的人員和剛開始學習電腦的初學者,可作為公人員、務工人員、學生、電腦培訓學校的電腦入門相關參考書。
『陸』 誰有《計算機網路》(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的課後答案啊希望幫忙將答案發給我[email protected]。
第一章 計算機網路概論
1.計算機網路的發 展可以劃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
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 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研究結合,為計算機網路的產生作好技術准備,奠定理論基礎
第二階段(20世紀60年代)ARPAnet與分組交換技術開始,為Internet的形成奠定基礎
第三階段(20世紀70年代中期計起) 網路體系結構與網路協議的標准化
第四階段(20世紀90年代起) Internet的應用與高速網路技術發展
2.按照資源共享的觀點定義的計算機網路應具備哪幾個主要特徵?
資源共享的觀點:以能夠相互共享資源的方式互聯起來的自治計算機系統的集合
主要特徵:
1) 計算機網路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實現計算機資源的共享
2) 互聯的計算機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獨立的「自治計算機」
3) 互聯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必須遵循共同的網路協議
3.現代網路結構的特點是什麼?
大量的微型計算機通過區域網連入廣域網,而區域網與廣域網、廣域網與廣域網的互聯是通過路由器實現的
4. 廣域網採用的數據交換技術主要有幾種類型?它們各有什麼特點?
答:主要分為兩種類型:線路交換和存儲轉發轉發
線路交換;首先創建一條臨時專用通路,使用後拆除鏈接,沒有傳輸延遲,適合大量數據傳輸和實時通信,少量信息傳輸時效率不高
存儲轉發分為兩類: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
報文交換:不在通信結點間建立通路,將信息組合為報文,採用存儲轉發機制,線路利用率高,但傳輸延遲較大
5.網路多媒體的傳輸有哪幾個主要的基本特徵?請列舉傳輸連續的音頻、視頻流所需求的通信帶寬數據
主要特徵:
1) 高傳輸帶寬要求
2) 不同類型的數據對傳輸的要求不同
3) 傳輸的連續性與實時性要求
4) 傳輸的低時延要求
5) 傳輸的同步要求
6) 網路中的多媒體的多方參與通信的特點
6.你是如何理解「網路計算」概念的?請舉出移動計算網路、多媒體網路、網路並行計算、網格計算、存儲區域網路與網路分布式對象計算等方面的幾個應用實例
「網路計算」概念:網路被視為最強有力的超級計算環境,它包含了豐富的計算、數據、存儲、傳輸等各類資源,用戶可以在任何地方登錄,處理以前不能完成的問題
移動計算網路:無線區域網、遠程事務處理
多媒體網路:視頻點播系統、多媒體會議系統
網路並行計算:破譯密碼、發現素數
網格計算:桌面超級計算、智能設備
存儲區域網路:SSP提供的Internet存儲服務
第二章 網路體系結構與網路協議
1.請舉出生活中的一個例子來說明「協議」的基本含義,並舉例說明網路協議三要素「語法」、「語義」與「時序」的含義與關系
協議是一種通信規則
例:信件所用的語言就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交流信息的協議,因為寫信前要確定使用中文還是其他語言,否則收信者可能因語言不同而無法閱讀
三要素:
語法:用戶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與格式,以及數據出現順序
語義:解釋比特流的每一部分含義,規定了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動作和作出的響應
時序:對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
2.計算機網路採用層次結構的模型有什麼好處?
1)各層之間相互獨立
2)靈活性好
3)各層都可採用最合適的技術來實現,各層實現技術的改變不影響其他層
4)易於實現和維護
5)有利於促進標准化
3.ISO在制定OSI參考模型時對層次劃分的主要原則是什麼?
1)網中各結點都具有相同的層次
2)不同結點的同等層具有相同的功能
3)不同結點的同等層通過協議來實現對等層之間的通信
4)同一結點內相鄰層之間通過介面通信
5)每個層可以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並向其上層提供服務
4.如何理解OSI參考模型中的「OSI環境」的概念?
「OSI環境」即OSI參考模型所描述的范圍,包括聯網計算機系統中的應用層到物理層的7層與通信子網,連接結點的物理傳輸介質不包括在內
5.請描述在OSI參考模型中數據傳輸的基本過程
1)應用進程A的數據傳送到應用層時,加上應用層控制報頭,組織成應用層的服務數據單元,然後傳輸到表示層
2)表示層接收後,加上本層控制報頭,組織成表示層的服務數據單元,然後傳輸到會話層。依此類推,數據傳輸到傳輸層
3)傳輸層接收後,加上本層的控制報頭,構成了報文,然後傳輸到網路層
4)網路層接收後,加上本層的控制報頭,構成了分組,然後傳輸到數據鏈路層
5)數據鏈路層接收後,加上本層的控制信息,構成了幀,然後傳輸到物理層
6)物理層接收後,以透明比特流的形式通過傳輸介質傳輸出去
6.試說明報頭在網路數據傳輸中的作用
報頭包含了控制信息,例如序列號,使得該層以下即使沒有維護順序關系,目標機器的對應層也仍然可以按照正確的順序遞交信息,在有的層上,頭部還可以包含信息大小、時間和其他控制欄位
7.試比較面向連接服務和無連接服務的異同點
相同點:
1)兩者對實現服務的協議的復雜性與傳輸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響
2)在網路數據傳輸的各層都會涉及這兩者的問題
不同點:
1)面向連接服務的數據傳輸過程必須經過連接建立、連接維護與釋放連接的3個過程,而無連接服務不需要
2)面向連接服務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各分組不需要攜帶目的結點的地址,而無連接服務要攜帶完整的目的結點的地址
3)面向連接服務傳輸的收發數據順序不變,傳輸可靠性好,但通信效率不高,而無連接服務目的結點接受數據分組可能亂序、重復與丟失的現象,傳輸可靠性不好,但通信效率較高
8.TCP/IP協議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1)開放的協議標准,可免費使用,並且獨立於特定的計算機硬體與操作系統
2)獨立於特定的網路硬體,可以運行在區域網、廣域網,更適用於互聯網中
3)統一的網路地址分配方案,使整個TCP/IP設備在網中都具有唯一的地址
4)標准化的高層協議,可以提供多種可靠的用戶服務
9.請比較OSI參考模型與TCP/IP參考模型的異同點
相同點:
1)都是分層的
2)在同層確定協議棧的概念
3)以傳輸層為分界,其上層都是傳輸服務的用戶
不同點:
1)在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TCP/IP未做規定
2)OSI先有分層模型後有協議規范,不偏向任何特定協議,具有通用性,TCP/IP先有協議後有模型,對非TCP/IP網路並不適用
3)在通信上,OSI非常重視連接通信,而TCP/IP一開始就重視數據報通信
4)在網路互聯上,OSI提出以標準的公用數據網為主幹網,而TCP/IP專門建立了互聯網協議IP,用於各種異構網的互聯
10.Internet技術文檔主要有哪二種形式?為什麼說RFC文檔對從事網路技術
究與開發的技術人員是重要的?如果需要有關IP協議的RFC791文檔,
知道如何去查找嗎?
網際網路草案和RFC文檔
因為RFC文檔是從事網路技術研究與開發的技術人員獲得技術發展狀況與動態重要信息的來源之一
第三章 物理層
1.試舉一個例子說明信息、數據與信號之間的關系
2.通過比較說明雙絞線、同軸電纜與光纜等3種常用傳輸介質的特點
雙絞線:1)最常用的傳輸介質
2)由規則螺旋結構排列的2根、4根或8根絕緣導線組成
3)傳輸距離為100M
4)區域網中所使用的雙絞線分為二類:屏蔽雙絞線(STP)與非屏蔽雙絞線;根據傳輸特性可分為三類線、五類線等
同軸電纜:1)由內導體、絕緣層、外屏蔽層及外部保護層組成
2)根據同軸電纜的帶寬不同可分為:基帶同軸電纜和寬頻同軸電纜
3)安裝復雜,成本低
光纜: 1)傳輸介質中性能最好、應用前途最廣泛的一種
2)光纖傳輸的類型可分為單模和多模兩種
3)低損耗、寬頻帶、高數據傳輸速率、低誤碼率、安全保密性好
3.控制字元SYN的ASCII碼編碼為0010110,請畫出SYN的FSK、NRZ、曼徹斯特編碼與差分曼徹斯特編碼等四種編碼方法的信號波形
4.對於脈沖編碼調制PCM來說,如果要對頻率為600Hz的種語言信號進行采樣,傳送PCM信號的信道帶寬為3KHz,那麼采樣頻率f取什麼值時,采樣的樣本就可以重構原語音信號的所有信息
5.多路復用技術主要有幾種類型?它們各有什麼特點?
三種類型:頻分多路復用、波分多路復用、時分多路復用
頻分多路復用:在一條通信線路設計多路通信信道,每條信道的信號以不同的載波頻率進行調制,各個載波頻率是不重疊的,相鄰信道之間用「警戒頻帶」隔離
波分多路復用:光的頻分多路復用,同時傳輸很多個頻率很接近但波長不同的光載波信號
時分多路復用:通過為多個信道分配互不重疊的時間片來實現多路復用,更適用於數字數據信號的傳輸,可分為同步時分多路復用和統計時分多路復用二種
6.同步數字體系SDH發展的背景是什麼?它具有哪幾個主要的特點?
早期的數字傳輸系統與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暴露出它固有的弱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數字傳輸速率不標准
2)光設備介面標准不規范
3)復用系統中的同步問題
特點:1)STM-1統一了T1載波與E1載波兩大不同的數字速率體系,實現了數字傳輸體制上的國際性標准
2)SDH網兼容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FDDI、分布隊列雙匯流排DQDB以及ATM信元
3)採用同步復用方式,降低了復用設備的復雜性
4)標準的光介面,實現不同光介面設備的互聯,降低了組網成本
5)SDH幀結構增加的網路管理位元組,增強了網路管理能力,可以實現分布式傳輸網路的管理
最核心的是同步復用、標准光介面和強大的網管能力,這些特點決定了SDH網是理想的廣域網物理傳輸平台
先發一點。。。。。呵呵
『柒』 計算機網路有哪幾種拓撲結構它們各有何特點
一,星形拓撲
星形拓撲是由中央節點和通過點到到通信鏈路接到中央節點的各個站點組成。
星形拓撲結構具有以下優點:
二, 匯流排拓撲
匯流排拓撲結構採用一個信道作為傳輸媒體,所有站點都通過相應的硬體介面直接連到這一公共傳輸媒體上,該公共傳輸媒體即稱為匯流排。
匯流排拓撲結構的優點:
(1)匯流排結構所需要的電纜數量少。
(2)匯流排結構簡單,又是無源工作,有較高的可靠性。
(3)易於擴充,增加或減少用戶比較方便。
『捌』 計算機網路哪本教材最好呀
《計算機網路》第二版 馮博琴 陳文革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部分高校都使用此本教材
『玖』 計算機網路 第5版 ([美]特南鮑姆 [美]韋瑟羅爾) 課後答案 清華大學出版社
我用的是電子工業出版社的
『拾』 本人想自學計算機網路,應該買哪個版本
清華大學出版社10版 ,然後可以在賣本CCNA,他們之間知識連貫性比較強,CCNA是cisco的一個認證,全球認可!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