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大型雙核心網路連接拓撲圖

大型雙核心網路連接拓撲圖

發布時間: 2022-04-28 07:23:53

『壹』 請問這樣設計的網路拓撲介面合理嗎

2950早已停產了,安全方面考慮的話就應該是應該雙上行跑STP了。如果還沒有采購的項目,方式就更多了~可以採用堆疊的方式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貳』 求高手賜教一個雙核心企業網路拓撲的問題

搞的多復雜的,你有幾台電腦,沒有上百台的電腦,搞這個純屬浪費資源
給你個好辦法,省時省心,直接撥打網路運營商電話,比如電信10000,你這種是公司用的話,直接聯系你的網路運營商大客戶經理,找他們派人來給你弄,免費,專業,還能學到點東西,一個電話就搞定的事情,又不要你花錢
怕出問題,雙WAN口路由器,供電線路加上浪涌保護器,電插板全部換公牛防雷的,路由器,交換機,上機櫃,配一個 3KVA的大UPS電源,妥妥的,

『叄』 500台電腦連成一個區域網

方案概述(500-1000終端)
為了打造高安全、高穩定、高帶寬的網路辦公平台,整個內部網路的構架上全部採用了銳捷的7610萬兆核心路由交換機通過兩條鏈路捆綁高速互連構建了雙核心節點,各樓層接入節點設備以千兆帶寬雙歸屬接入核心節點,實現了整網冗餘備份的網路拓撲結構,避免了設備故障或鏈路故障對業務應用系統的影響。本工程中選用了60餘台銳捷網路S5750-24SFP/12GT高性能全光纖接入交換機作為用戶接入交換機,可以提供線速埠轉發的高密度光纖介面,實現終端用戶以千兆帶寬光纖方式接入到網路中,用戶採用光纖鏈路接入可以防止五類雙絞線常見的電磁信號泄露問題,網路的安全會有極大的提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組網中,應用了銳捷的全局安全網路(GSN)解決方案,為中聯部329網路提供了完美的安全防護。作為全球網路設備領域最早倡導並唯一大規模應用全局安全解決方案的網路安全整合專家,早在2002年,銳捷網路便將關注的視角觸及網路安全領域,憑借最前沿的安全理念和豐富完備的網路安全構建經驗,在交換機產品上領先實現了網路訪問控制技術。通過在交換機上硬體支持802.1X標准,完成網路接入用戶的訪問控制和安全策略實施,幫助用戶建設軟硬體一體化具備全局安全的網路體系。
整體網路拓撲圖如下:

祝好運

『肆』 要組成5000台電腦的網路拓撲圖怎麼換!需要幾個交換機!核心交換機怎麼連!需要幾個三層交換機

這么大的網路組網,肯定需要一個防火牆網關,核心路由器,核心交換機,外網先到防火牆,然後到核心路由器,然後是核心交換機,下面的使用二層交換機或者三層交換機都可以,關鍵是開始的三個設備,在核心交換機就可以劃分不同的網段和vlan了。到辦公室就使用二層交換機沒問題了。

『伍』 網路拓撲圖所用的圖紙標准規格是怎麼

按你說的, 應該是有11棟宿舍樓,每棟樓有四個單元共七層,每層每單元四個用戶,然後每個用戶兩信心點,也就是每層樓總共有32個信息點,那就需要一台48口交換機(當然也可以用兩台24口的),每棟樓7台接入層交換機均與總配線間的匯聚層交換機相連,其他每棟樓均一樣,11棟樓中的11台匯聚交換機通過兩根光纖分別與兩台核心交換機相連(假設是雙核心)實現鏈路冗餘與負載均衡。核心再與路由相連(需要防火牆的話,可連接防火牆,再由防火牆連接路由),雙出口一根與連入internet,另一根連接校園網(我不清楚你們的教工出口是不是通過校園網出口出去)。給所有交換機的管理vlan配上管理ip包括核心與匯聚,記得是同一網段。要實現對網路的監控需要采購一套網管軟體。通過劃分vlan對區域網病毒進行隔離,採用ACG應用控制網關實現網路審計及收費。以上回答僅是拋磚引玉。

『陸』 200台以上的網路拓撲圖怎樣畫

工具一般選用 visio;
主要看你的網路構架:星星,網狀,樹星;
選擇好網路構架後往上丟設備並且設立鏈接就好了.關鍵不是台數多少,而是你網路自身規劃方式,例如核心傳輸設備的規劃,線路規劃,伺服器規劃,等等等..
一般網路方面,核心處,交換機,光端機,路由器,防火牆都建議使用冗餘配置.看企業自身情況而定吧,在上班,所以草草回答了.

『柒』 大型網路的規劃,求拓撲圖

你是要做桌面雲還是私有雲呢?
這個拓撲無法提供,大體給你講一下
核心要使用兩台,交換機可以做堆疊或者主備
接存儲的接入交換機要數據中心級的交換機,能夠滿足大數據轉發和處理
還要從安全形度考慮,旁掛防火牆安全防護
旁掛VPN網關,便於異地、互聯網維護
網路中還應有網路管理、運維審計等軟體
當然這個骨幹建議全萬兆光纖,接入下行千兆(最好也是光纖)

『捌』 雙核心網路

簡單的說,就是分布式處理器的應用。
我從硬體層面簡單介紹一下:接入層主要指NAT轉發能力,一般指從WAN到LAN的轉發能力;
匯聚層主要是指埠匯聚技術,就是俗稱的所謂帶寬疊加;核心層就是數據吞吐處理能力。

這些都是路由器應用的基本知識,沒啥技術可言,因為純粹是靠硬體來保證性能,ARM處理器配合Linux核心的路由器軟體是最典型的應用,因為Linux語言開發的任何固件都必須遵守GPL協議(起碼國外是這么規定的),而ARM處理器用於網路硬體的也已經從MIPS 24K升級為 MIPS 74K,主要是指令集和處理器頻率提升,同時支持的RAM也從最早的SDRAM升級到目前的DDR2,別懷疑,就是和普通電腦一樣的內存顆粒,最新的已經有上G頻率的處理器和配合DDR3內存的開發版出現了。

『玖』 校園網路方案網路拓撲圖解釋(雙核心交換機的使用)

沒看見圖

1、兩條核心間需要做「心跳」連接,也是為了數據交換,做到核心冗餘
2、每個匯聚,都需要連接到兩個獨立得核心,這樣,一台核心掛了,可以自動切換到另外一台
3、沒看到圖
4、也沒看到圖,猜想也是為了冗餘
5、上網需要有互聯網出口,根據IP規劃配置終端就可以了

『拾』 混合型網路拓撲圖包含兩種以上配置8台電腦並配置IP怎麼畫

渲染管道包含2個紋理單元。那麼它的填充率就為4x2像素x2億/秒=16億像素/秒。這里的像素組成了在顯示屏上看到的畫面,在800x600解析度下一共就有800x600=480,000個像素,以此類推1024x768解析度就有1024x768=786,432個像素。在玩游戲和用一些圖形軟體常設置解析度,當解析度越高時顯示晶元就會渲更多的像素,因此填充率的大小對衡量一塊顯卡的性能有重要的意義。上面計算了GTS的填充率為16億像素/秒,再看看MX200。它的標准核心頻率為175,渲染管道只有2條,那麼它的填充率為2x2 像素x1.75億/秒=7億像素/秒,這是它比GTS的性能相差一半的一個重要原因。

。顧名思義,其主要功能就是暫時儲顯示晶元要處理的數據和處理完畢的數據。圖形核心的性能愈強,需要的顯存也就越多。以前的顯存主要是SDR的,容量也不大。而市面上基本採用的都是DDR規格的,在某些高端卡上更是採用了性能更為出色的DDRII或DDRIII代內存(DDR已不是更為出色的,而是最差的那種了)。
顯示晶元的製造工藝與CPU一樣,也是用微米來衡量其加工精度的。製造工藝的提高,意味著顯示晶元的體積將更小、集成度更高,可以容納更多的晶體管,性能會更加強大,功耗也會降低。和中央處理器一樣,顯示卡的核心晶元,也是在硅晶片上製成的。採用更高的製造工藝,對於顯示核心頻率和顯示卡集成度的提高都是至關重要的。而且重要的是製程工藝的提高可以有效的降低顯卡晶元的生產成本。
微電子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主要是靠工藝技術的不斷改進,使得器件的特徵尺寸不斷縮小,從而集成度不斷提高,功耗降低,器件性能得到提高。晶元製造工藝在1995年以後,從0.5微米、0.35微米、0.25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3微米、0.11微米、0.09微米一直發展到當前的0.08微米。
顯存時鍾周期就是顯存時鍾脈沖的重復周期,它是作為衡量顯存速度的重要指標。顯存速度越快,單位時間交換的數據量也就越3大,在同等情況下顯卡性能將會得到明顯提升。顯存的時鍾周期一般以ns(納秒)為單位,工作頻率以MHz為單位。顯存時鍾周期跟工作頻率一一對應,它們之間的關系為:工作頻率=1÷時鍾周期×1000。那麼顯存頻率為166MHz,那麼它的時鍾周期為1÷166×1000=6ns。
對於DDR SDRAM或者DDR2、DDR3顯存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