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tanenbaum
擴展閱讀
列印機共享網路變更 2025-07-20 10:52:09

計算機網路tanenbaum

發布時間: 2022-04-30 03:35:39

㈠ 《計算機網路(第5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計算機網路(第5版)》(Andrew S. Tanenbaum)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提取碼:gs93

書名:計算機網路(第5版)

作者:Andrew S. Tanenbaum

譯者:嚴偉

豆瓣評分:9.0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2-3-1

頁數:739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外使用最廣泛、最權威的計算機網路經典教材。全書按照網路協議模型自下而上(物理層、數據鏈路層、介質訪問控制層、網路層、傳輸層和應用層)有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原理,並結合Internet給出了大量的協議實例。在講述網路各層次內容的同時,還與時俱進地引入了最新的網路技術,包括無線網路、3G蜂窩網路、RFID與感測器網路、內容分發與P2P網路、流媒體傳輸與IP語音,以及延遲容忍網路等。另外,本書針對當前網路應用中日益突出的安全問題,用了一整章的篇幅對計算機網路的安全性進行了深入討論,而且把相關內容與最新網路技術結合起來闡述。

作者簡介:

Andrew S.Tanenbaum獲得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理學學士學位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哲學博士學位,目前是荷蘭阿姆斯特丹Vrije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系的教授,並領導著一個計算機系統的研究小組。同時,他還是一家計算與圖象處理學院的院長,這是由幾家大學合作成立的研究生院。盡管社會工作很多,但他並沒有中斷學術研究。多年來,他在編譯技術、操作系統、網路及局域分布式系統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設計規模達數百萬用戶的廣域分布式系統。在進行這些研究項目的基礎上,他在各種學術雜志及會議上發表了70多篇論文。他同時還是5本計算機專著的作者。

㈡ 前端學計算機網路推薦書

1、潘愛民翻譯的AndrewS.Tanenbaum的《計算機網路》,此書講明白了網路之道,即計算機網路通信的主要原理;
2.W.Richard Stevens的《TCP/IP詳解卷一:協議》,此書講明白了網路之術,即TCP/IP協議簇的工作過程;
3.Douglas E.Comer的《計算機網路與網際網路》,此書嘗試在更廣泛意義上解答「計算機網路和網際網路是如何工作的」這一基本問題,解釋了協議是如何使用硬體和應用是如何使用協議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4、Douglas E.Comer的《Network Systems Design Using NPs》,此書從包處理演算法開始,引導我們了解發生在包上的每一件事。本書的獨特之處是以一種「與應用無關」的方式描述各種系統結構和設計思路。再多一句,大多數國外大學教授網路系統設計與實現課程的參考藍本;
5、George Varghese的《Network Algorithmics: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Designing Fast Networked Devices》,此書對網路系統實現模型進行分析,抽象出設計網路系統的一般規則,同時分析在真實網路系統實現中如何運用這些規則。
6.「親自動手,從零開始構建一個網路系統」,選擇一款合適的硬體平台,Learn by doing。

㈢ 計算機網路的概述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㈣ 計算機網路方面有哪些書籍值得推薦

如果想對網路有個清晰、全面的認識,可以閱讀三本書籍:

第一本就是潘愛民翻譯的Andrew S.Tanenbaum的《計算機網路》,此書講明白了網路之道,即計算機網路通信的主要原理;

第二本是W.Richard Stevens的《TCP/IP詳解卷一:協議》,此書講明白了網路之術,即TCP/IP協議簇的工作過程;

第三本是Douglas E.Comer的《計算機網路與網際網路》,此書嘗試在更廣泛意義上解答「計算機網路和網際網路是如何工作的」這一基本問題,解釋了協議是如何使用硬體和應用是如何使用協議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如果想自己設計一個網路系統,可以閱讀三本書籍:

第一本就是Douglas E.Comer的《Network Systems Design Using NPs》,此書從包處理演算法開始,引導我們了解發生在包上的每一件事。本書的獨特之處是以一種「與應用無關」的方式描述各種系統結構和設計思路。再多一句,大多數國外大學教授網路系統設計與實現課程的參考藍本;

第二本是George Varghese的《Network Algorithmics: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Designing Fast Networked Devices》,此書對網路系統實現模型進行分析,抽象出設計網路系統的一般規則,同時分析在真實網路系統實現中如何運用這些規則。

第三本是「親自動手,從零開始構建一個網路系統」,選擇一款合適的硬體平台,Learn by doing。

㈤ 哪兒有計算機網路Andrew S.Tanenbaum著 潘愛民譯

超星有

㈥ 為什麼每次學習TCPIP就要提OSI模型,還要對比下

我用自己的話給你說下吧,觀點取自Andrew S.Tanenbaum的《計算機網路》,感興趣可以去看原書。
個人簡單歸納為四點:糟糕的提出者,糟糕的技術,糟糕的實現,糟糕的政策
1.糟糕的提出者:OSI是學者們提出的(面向技術,這也意味著它很復雜,很難應用到實際),TCP則是各大計算機寡頭提出(面向實用,簡化了很多,直接得到了大量用戶群)
2.糟糕的技術: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OSI中的會話和表示層幾乎是空的,而數據鏈路和網路層有包含了太多的東西。它所制定的標准和協議都極其復雜,(據說列印出來能堆1米多)且很多功能重復(如流控和差錯控制)
3.糟糕的實現:TCP/IP協議族早期是作為UNIX的一部分,運行非常好,而且是免費的,這使它迅速在程序員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用戶群。而OSI則一直躺在實驗室,沒接觸到群眾。
4.糟糕的政策:當初的學術界都認為OSI由美國軍方背景,是美國政府的產物;而TCP是UNIX一部分,這使得很多崇尚自由的歐美程序員徹底愛上了TCP。
原創,希望能幫上你的忙,不懂可以追問,祝君好運~

㈦ 求 計算機網路(第5版) 答案!不是謝希仁的那個,是Andrew S.Tanenbaum David J.Wetherall 的那個!

就是嚴偉、潘愛民翻譯的(計算機網路);700多頁,你要那一章節的答案,全部嗎?太多了!

㈧ Computer Networks《計算機網路》 Andrew S.Tanenbaum中文翻譯的哪個比較好

第二版的好

㈨ 計算機網路(英文版第5版)的內容簡介

本書是全球最具有權威性和經典性的計算機網路教材,我國各大專院校也廣泛採用此書作為計算機網路課程的基本教材。作者tanenbaum教授以高深的理論造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在書中對計算機網路的原理、結構、協議標准與應用等做了深入的分析與研究。
全書按照網路協議模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介質訪問控制子層、網路層、傳輸層和應用層),自底向上逐層講述每一層所用的技術與協議標准,並給出大量實例!全書內容全面翔實,體系清晰合理,敘述由簡入繁、層層深入,自底向上方法也符合人類從底層到高層的認識規律,因此是公認的最適合網路入門隨著計算機網路的發展,本版對相關內容進行了大量修訂、更新和補充,具體更新內容如下:
無線網路(802.12和802.16)。
智能手機使用的3G網路。
RFID和感測器網路。
使用CDN進行內容分發。
對等網路。
實時媒體。
網路電話。
延遲容忍網路。

㈩ 計算機專業課考研《計算機網路》用的是哪個版本的書啊

這是北航的
《計算機網路(第四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 AndrewS.Tanenbaum著
如果你報考的學校有具體給出的參考書那就按照他們給出的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