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任選課程:軟體工程、多媒體技術、程序設計方法學、電子商務技術、密鑰學、編譯原理、語言程序設計、分布式計算技術、並行式計算技術等。
計算機應用技術比較偏向軟體方向,培養掌握計算機應用專業必要的基礎理論、常用計算機軟體操作和編程語言,培養目標是具有較強實踐技能的高級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專業課主要有:計算機軟硬體技術基礎、Linux操作系統等等,可以看出來,主要是偏向計算機軟體的編程和應用的。
(1)計算機網路基礎的應用擴展閱讀:
1、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就業范圍比較廣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畢業生可以通過參加公司企業舉報的計算機網路技術人才招聘,從事計算機系統維護、網路管理、程序設計、網站建設、網路設備調試、網路構架工程師、網路集成工程師、網路安全工程師、數據恢復工程師、網路安全分析師等崗位工作。
2、有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本科以上文憑的畢業生的其他工作選擇
有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本科以上文憑的畢業生可以選擇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參加事業單位編制考試;如果有教師資格證,可以通過中小學教師競聘,到學校做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參加國家司法考試;還可以自主創業。
㈡ 計算機網路在現代社會中都有那些的應用
1、區域網
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區域內由多台計算機互聯成的計算機組。一般是方圓幾千米以內。
區域網可以實現文件管理、應用軟體共享、列印機共享、工作組內的日程安排、電子郵件和傳真通信服務等功能。區域網是封閉型的,可以由辦公室內的兩台計算機組成,也可以由一個公司內的上千台計算機組成。
2、城域網
城域網(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是在一個城市范圍內所建立的計算機通信網,簡稱MAN。屬寬頻區域網。由於採用具有有源交換元件的區域網技術,網中傳輸時延較小,它的傳輸媒介主要採用光纜,傳輸速率在100兆比特/秒以上。
MAN的一個重要用途是用作骨幹網,通過它將位於同一城市內不同地點的主機、資料庫,以及LAN等互相聯接起來,這與WAN的作用有相似之處,但兩者在實現方法與性能上有很大差別。
3、廣域網
廣域網(英語:Wide Area Network,縮寫為 WAN),又稱廣域網、外網、公網。是連接不同地區區域網或城域網計算機通信的遠程網。
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圍,所覆蓋的范圍從幾十公里到幾千公里,它能連接多個地區、城市和國家,或橫跨幾個洲並能提供遠距離通信,形成國際性的遠程網路。廣域網並不等同於互聯網。
4、無線網路
無線網路(wireless network)是採用無線通信技術實現的網路。無線網路既包括允許用戶建立遠距離無線連接的全球語音和數據網路,也包括為近距離無線連接進行優化的紅外線技術及射頻技術。
5、乙太網
乙太網(Ethernet)是一種計算機區域網技術。IEEE組織的IEEE 802.3標准制定了乙太網的技術標准,它規定了包括物理層的連線、電子信號和介質訪問層協議的內容。乙太網是目前應用最普遍的區域網技術,取代了其他區域網標准如令牌環、FDDI和ARCNET。
㈢ 計算機網路應用主要學什麼
計算機網路技術學習內容有信息採集技術、關系資料庫、數據分析方法、數據系統部署與運維、分布式資料庫、大數據處理技術等。學習完該專業後的職業能力:
1、具備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
2、具有信息採集的需求分析與採集方案設計能力;
3、具有信息檢索、甄別、整理、去重、存儲、語義分析能力;
4、具有信息處理 系統搭建、應用部署、運行管理及安全管理 能力;
5、具有數據分析、大數據處理與分析基本能力
6、掌握資料庫基本理論,具備資料庫設計及應用系統開發能力 。
(3)計算機網路基礎的應用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網路協議,將地球上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相互連接的集合。連接介質可以是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載波或通信衛星。計算機網路具有共享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的功能,具有對共享數據資源集中處理及管理和維護的能力。
計算機網路包括計算機和網路兩部分.其中計算機又稱電子計算機,俗稱電腦,是一種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體和軟體所組成,沒有安裝操作系統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常見的形式有台式計算機、筆記本計算機、大型計算機等,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而網路就是用物理鏈路將各個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機相連在一起,組成數據鏈路,從而達到資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
㈣ 計算機基礎應用有那些
2.了解微型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
3.了解操作系統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的使用方法。
4.了解文字處理的基本知識,能夠使用Windows環境下的字表處理軟體Word,熟練掌握一種漢字輸入方法。
5.了解資料庫系統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環境下的資料庫系統Foxpro的基本操作。
6.了解計算機網路及網際網路(lnternet)的初步知識。
7.了解計算機病毒的防治常識。
考試內容
一、基礎知識
1.計算機的概念、類型及其應用領域;計算機系統的配置及主要技術指標。
2.數制及不同數制間數據的轉換;二進制數的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3.計算機的數據與編碼:計算機中數據的表示、數據的存儲單位;字元、漢字及編碼。
4.微型計算機的指令系統和系統組成的初步知識,CPU、存儲器以及輸入輸出設備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5.計算機中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和資料庫語言的概念。
6.計算機的安全操作,病毒的概念及其防治。
7.多媒體計算機的初步知識。
二、操作系統的功能和使用
1.操作系統的功能和分類。
2.操作系統的組成、文件、目錄、盤符和路徑、常用命令。
3.Windows95使用初步:⑴Windows95的特點、功能、配置、運行環境。⑵Windows95「開始」按鈕、「任務欄」、圖標等的使用。⑶應用程序的運行和退出、資源游覽。⑷文件和文件夾的創建、移動、刪除、復制、更名及設置屬性等操作。⑸中文輸入法的安裝、卸除、選用和屏幕顯示,中文DOS方式的使用。
4.操作系統對漢字支持。
三、字表處理軟體的功能和使用
1.中文WordforWindows95的基本功能,Word的運行環境和啟動,Word工作窗口。
2.文檔的創建、打開與編輯,文檔的查找與替換,多窗口編輯。
3.文檔的保存、拷貝、復制、刪除、顯示、列印。
4.文檔字元格式的設置、段落格式和頁面格式的編排。
5.Word的圖形功能,Word的圖形編輯器及使用。
6.Word的表格製作,表格中數據的填寫,數據的排序和計算。
四、資料庫系統的基本概念和使用
1.資料庫的基本知識。
2.FoxProforWindows95系統的運行環境,系統的啟動及退出。
3.資料庫文件的建立、顯示、修改、拷貝、排序與索引,資料庫的打開及關閉。
4.數據記錄的定位、插入、刪除、拷貝、檢索,基本計算和基本函數。
5.資料庫間的關聯與連接。
6.資料庫系統的應用。
五、計算機網路的初步知識
1.計算機網路的概念和分類。
2.計算機通信的簡單概念:Modem、網卡等。
3.計算機區域網的特點。
4.網際網路(l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簡單應用:拔號接入、電子函件(E-mail)萬維網(WWW)等。
六、上機操作
1.Windows95的基本操作。
2.漢字錄入。
3.字表處理軟體的使用。
4.資料庫系統的操作。
㈤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與應用的內容簡介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與應用》採用「項目導向、任務引領」的教學模式。主要內容包括組建家庭網路、組建辦公網路、搭建網路伺服器、網路信息瀏覽與搜索、收發與管理電子郵件、網路資源下載、網路信息交流與網路生活、網路安全管理等。《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與應用》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及應用專業、計算機網路專業等網路課程教材,也可作為各類計算機網路培訓教材和計算機愛好者的參考書。
㈥ 計算機網路應用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主要表現在硬體資源共享、軟體資源共享和用戶間信息交換三個方面。
(1)硬體資源共享。可以在全網范圍內提供對處理資源、存儲資源、輸入輸出資源等昂貴設備的共享,使用戶節省投資,也便於集中管理和均衡分擔負荷。
(2)軟體資源共享。允許互聯網上的用戶遠程訪問各類大型資料庫,可以得到網路文件傳送服務、遠地進程管理服務和遠程文件訪問服務,從而避免軟體研製上的重復勞動以及數據資源的重復存貯,也便於集中管理。
(3)用戶間信息交換。計算機網路為分布在各地的用戶提供了強有力的通信手段。用戶可以通過計算機網路傳送電子郵件、發布新聞消息和進行電子商務活動。
㈦ 計算機網路有哪些應用
「網路應用」是一個深究起來相當寬泛的話題,因此試圖將世界上所有網路應用所經歷的事情都一一加以詳述是沒有必要的。我們將集中探討兩個領域,而這或許已經成為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全程中影響最為重大的兩個方面——即社會交際網路與個人網路發布。 在過去的一年中,這些領域都已各自催生了一些具有創新意識、引領行業標準的公司。在社會交際網路方面,Fackbook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在個人網路發布方面,則是Twitter獨占鰲頭。必須承認,再也列舉不出另外兩家公司,在用戶產品領域能夠達到Facebook與Twitter二者這樣的影響力。這就是他們今年分別拿下讀寫網(ReadWriteWeb, RWW)[1]評選的年度「最佳大型互聯網公司(Best Web BigCo)」與「最佳小型互聯網公司(Best Web LittleCo)」的一個重要原因。 社會交際網路 社會交際網路在過去的數年中已經成為了頭條新聞。2005年,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旗下的福克斯互動媒體(Fox Interactive Media)以5.8億美元的高價收購了MySpace網站,這在網路社交領域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效應。然而,盡管MySpace網站至今仍然是互聯網上最大的社交網路,但自去年秋Facebook面向大學生群體以外的受眾開放並成其主力軍以後,Facebook這一新世代的社區奪走了MySpace的不少風頭。對於Facebook來說,2007年是如此美好的一年,其間它也盡了很大的努力來推動整個網路交際社區與市場的進步。 根據Compete(網路點擊統計)結果,可以看出MySpace網站在這一年中網路交際水平的下降,然而與此同時,Facebook月度凈訪問量一路以高達111%的比率持續上揚(至於Facebook網站總訪問量的增長也是類似的)。據報道稱,Facebook的搜索量已基本趕上其競爭對手MySpace,並將在年底實現反超。 那麼Facebook這樣驚人增長的關鍵在於何者呢?在某種意義上,也許應當歸功於其於5月份剛剛開放的用戶平台。這個用戶平台使得各外來公司能被Facebook龐大的用戶基礎所吸引。幾乎在平台公開的同時,就開始傳來Facebook成功的消息。正如iLike這些快速成功的案例一樣,其用戶數量在平台開放的頭10個小時達到1萬人次,並在首兩個月上漲到近500萬人次。 如今,Facebook的開發平台上擁有超過10萬名網路應用程序的開發人員,並且其超過85%的用戶都參加了至少一項的增值服務。Facebook用戶平台初創的成功,迫使其他的社交網路重新思考自身的用戶平台戰略。一時間飛短流長、消息盛行。首先,是LinkedIn打造的新平台(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其次,就是MySpace的逆轉。最後,影響最為深遠的,就是世界第二大最有價值的科技公司,宣布了他們將與Facebook的用戶平台進行抗衡的發展計劃。 Google的OpenSocial[2]正式上線的11月份,也正是Facebook的競爭者們競相露面並結為聯盟的時候——Ning,LinkedIn,Hi5,Friendster,orkut,bebo,以及他們的共同龍頭老大MySpace。然而,這些結盟網站依然我行我素地創建各自的用戶平台,這表明Google的倡議迄今仍未能收到任何有意義的成效。在上周Facebook宣布將開放其平台架構時,也許正意味著Facebook已經笑到了最後。那麼Facebook的第一個合作夥伴是誰呢?正是OpenSocial的結盟者之一bebo。 2007年度的Facebook的影響力,甚至使得微軟公司(Microsoft)以達2.4億美元的協議金額參股其約1.6%的股權(微軟亦藉此正式介入網路社交市場)。這項大型收購一方面預測了Facebook的估價的極致,也保證了其與諸如Google、MySpace這樣的競爭對手相抗衡的資金來源。 但對Facebook而言,並非一切都是一帆風順的。繼上個月一項頗具爭議的新廣告系統的推出以來,Facebook就面臨著從輿論媒體到消費者權益保護團體MoveOn.org的譴責與抗議。Danah Boyd注意到,盡管Facebook看上去將問題的重心轉移到用致歉與改換政策上,並宣稱將休養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