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計算機網路按其工作模式可以分為哪幾種
按計算機網路的工作模式分類
(1) 對等網(Peer to Peer)
在對等網路中,所以計算機地位平台,沒有從屬關系,也沒有專用的伺服器和客戶機。網路中的資源是分散在每台計算機上的,每一台計算機都有可能成為伺服器也以可能成為客戶機。網路的安全驗證在本地進行,一般對等網路中的用戶小於或等於10台,如圖1-10所示。對等網能夠提供靈活的共享模式,組網簡單、方便、但難於管理,安全性能較差。它可滿足一般數據傳輸的需要,所以一些小型單位在計算機數量較少時可選用「對等網」結構。
(2) 客戶機/伺服器模式(Client/Server)
為了使網路通信更方便、更穩定、更安全,我們引入基於伺服器的網路(Client/Server,簡稱C/S)如圖 1-11所示。這種類型中的網路中有一台或幾台較大計算機集中進行共享資料庫的管理和存取,稱為伺服器,而將其他的應用處理工作分散到網路中其他計算機上去做,構成公布式的處理系統。伺服器控制管理數據的能力已由文件管理方式上升為資料庫管理方式,因此,C/S中的伺服器也稱為資料庫伺服器,注重於數據定義及存取安全備份及還原,並發控制及事務管理,執行行諸如選擇檢索和索引排序等資料庫管理功能。它有足夠的能力做到把通過其處理後用戶所需的那一部分數據而不是整個文件通過網路傳送到客戶機去,減輕了網路的傳輸負荷。C/S結構是資料庫技術的發展和普遍應用與區域網技術發展相結合的結果。
(3) 專用伺服器
在專用伺服器網路中,其特點和基於伺服器模式功能差不多,只不過伺服器在分工上更加明確。比如:在大型網路中伺服器可能要為用戶提供不同的服務和功能,如:文件列印服務、WEB、郵件、DNS等等。那麼,使用一台伺服器可能承受不了這么大壓力,所以,這樣網路中就需要有多台伺服器為其用戶提供服務,並且每台伺服器提供專一的網路服務。
㈡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按網路的連接范圍分為哪幾類
1、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2、雖然網路類型的劃分標准各種各樣,但是從地理范圍劃分是一種大家都認可的通用網路劃分標准。按這種標准可以把各種網路類型劃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和互聯網四種。
(2)計算機網路按計算機地位分為擴展閱讀:
網路功能:
1、資源共享
網路的主要功能就是資源共享。共享的資源包括軟體資源、硬體資源以及存儲在公共資料庫中的各類數據資源。網上用戶能部分或全部地共享這些資源,使網路中的資源能夠互通有無、分工協作,從而大大提高系統資源的利用率。
2、快速傳輸信息
分布在不同地區的計算機系統,可以通過網路及時、高速地傳遞各種信息,交換數據,發送電子郵件,使人們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3、提高系統可靠性
在網路中,由於計算機之間是互相協作、互相備份的關系,以及在網路中採用一些備份的設備和一些負載調度、數據容錯等技術,使得當網路中的某一部分出現故障時,網路中其他部分可以自動接替其任務。因此,與單機系統相比,計算機網路具有較高的可靠性。
4、易於進行分布式處理
在網路中,還可以將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或任務分解為若干個子問題或任務,分散到網路中不同的計算機上進行處理計算。這種分布處理能力在進行一些重大課題的研究開發時是卓有成效的。
5、綜合信息服務
在當今的信息化社會里,個人、辦公室、圖書館、企業和學校等,每時每刻都在產生並處理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可能是文字、數字、圖像、聲音甚至是視頻,通過網路就能夠收集、處理這些信息,並進行信息的傳送。因此,綜合信息服務將成為網路的基本服務功能。
㈢ 計算機網路按照范圍分類可以分為哪幾種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可是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區域網一般是一個機房、一個單位的幾台或幾十台計算機連網,城域網是指幾十里到幾百里的一個城市的電腦連網,而廣域網是幾百到幾千里,國與國,州與州連網。
㈣ 按網路分布距離劃分,計算機網路可分為那三類
按覆蓋的地理范圍或者網路分布距離進行分類,計算機網路可分為區域網、城域網與廣域網。按照網路傳輸方式,計算機網路可分為點-點式網路和廣播式網路。
①點-點網路採用點-點通信信道,即通信僅限於相互有連接信道的一對計算機之間,類似於電話通信。
②廣播式網路採用廣播式信道,即將多個計算機連接到一條公共信道上,一個站點發送信息,信道上的其餘站點都可以接收到信息,類似於無線電廣播。
(4)計算機網路按計算機地位分為擴展閱讀:
按交換方式分,計算機網路可分為電路交換網、報文交換網和分組交換網。
按傳輸介質劃分:
1、有線網:指採用雙絞線來連接的計算機網路。
2、光纖網:採用光導纖維作為傳輸介質。
3、無線網:採用一種電磁波作為載體來實現數據傳輸的網路類型。
按通信方式劃分:
1、廣播式傳輸網路。
2、點到點式傳輸網路。
從邏輯功能上看,計算機網路是以傳輸信息為基礎目的,用通信線路將多個計算機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一個計算機網路組成包括傳輸介質和通信設備。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操作系統。由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㈤ 計算機網路分為那三類
分類標准不一樣,按覆蓋范圍可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按傳輸協議可以分,按傳輸介質可以分,等等,問的不明確
㈥ 按網路中計算機所處的地位可將計算機網路劃分為____網路和____網路。
對等 基於伺服器
㈦ 計算機網路分為哪幾類
計算機按通用網路劃分標准。按這種標准可以把各種網路類型劃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和互聯網四種。
一、區域網:
1、通常我們常見的「LAN」就是指區域網,這是我們最常見、應用最廣的一種網路。區域網隨著整個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提高得到充分的應用和普及,幾乎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區域網,有的甚至家庭中都有自己的小型區域網。
二、城域網:
2、 這種網路一般來說是在一個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區范圍內的計算機互聯。這種網路的連接距離可以在10 ̄100公里,它採用的是IEEE802.6標准。MAN與LAN相比擴展的距離更長,連接的計算機數量更多,在地理范圍上可以說是LAN網路的延伸。
三、廣域網:
這種網路也稱為遠程網,所覆蓋的范圍比城域網(MAN)更廣,它一般是在不同城市之間的LAN或者MAN網路互聯,地理范圍可從幾百公里到幾千公里。因為距離較遠,信息衰減比較嚴重,所以這種網路一般是要租用專線,通過IMP(介面信息處理)協議和線路連接起來,構成網狀結構,解決循徑問題。
四、無線網:
隨著筆記本電腦和個人數字助理等攜帶型計算機的日益普及和發展,人們經常要在路途中接聽電話、發送傳真和電子郵件閱讀網上信息以及登錄到遠程機器等。
(7)計算機網路按計算機地位分為擴展閱讀:
無線區域網(WLAN);
1、無線區域網提供了移動接入的功能,這就給許多需要發送數據但又不能坐在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提供了方便。當大量持有攜帶型電腦的用戶都在同一個地方同時要求上網時,若用電纜連網,那麼布線就是個很大的問題。這時若採用無線區域網則比較容易。
2、無線區域網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有固定基礎設施的,第二類是無固定基礎設施的。所謂「固定基礎設施」是預先建立起來的、能夠覆蓋一定地理范圍的一批固定基礎。大家經常使用的蜂窩行動電話就是利用電信公司預先建立的、覆蓋全國的大量固定基站來接通用戶手機撥打的電話。
3、另一類無線區域網是無固定基礎設施的無線區域網,它又叫做自組網路。這種自組網路沒有上述基本服務集中的接入點(AP),而是由一些處於平等狀態的移動站之間相互通信組成的臨時網路。
㈧ 計算機網路按覆蓋范圍分類可分為哪三類,各有什麼特點
1、計算機網路按覆蓋范圍分類可分為廣域網,城域網,區域網。
2、廣域網特點
區域網是將小區域內的各種通信設備互連在一起的通信網路。
1)覆蓋的地理區域大,通常在幾公里至幾千、幾萬公里,網路可跨越市、地區、省、國家、洲洋乃至全球。
2)廣域網連接常借用公用網路。
3)傳輸速率比較低,一般在64kbps-2Mbps,最高可達到45Mbps,但隨著廣域網技術的發展,廣域網的傳輸速率正在不斷地提高,目前通過光纖介質,採用POS(光纖通過SDH)技術,使傳輸速率達到155Mbps,甚至更高。
4)網路拓撲結構復雜。
3、城域網特點
是在一個城市范圍內所建立的計算機通信網,簡稱MAN。這是80年代末,在LAN的發展基礎上提出的,在技術上與LAN有許多相似之處,而與廣域網(WAN)區別較大。
1)傳輸速率高。
2)用戶投入少,接入簡單。
3)技術先進、安全。
4、區域網特點
是指在某一區域內由多台計算機互聯成的計算機組。一般是方圓幾千米以內。
1)覆蓋的地理范圍較小,一般為 10 m~10 km(如一幢辦公樓,一個企業內等),通常為一個單位所擁有。
2)具有較高的數據傳輸率(通常為1~20Mbps,高速區域網可達100Mbps)。
3)具有較低的誤碼率,一般在10-8到10-11之間。
4)具有較低的時延。
5)通常多個站共享一個傳輸媒體(同軸電纜,雙絞線,光纖)。
6)通常使用分組交換技術。
7)通常使用的拓撲結構為匯流排型、環型或樹型。
8)可支持的工作站數可達幾千個,各工作站間地位平等而非主從關系。
9)支持多種媒體訪問協議(令牌環、令牌匯流排和 CSMA/CD)。
10)能進行廣播(一站發所有站收)或組播(一站發一組站收)。
㈨ 計算機網路按覆蓋范圍分類可分為哪三類各有什麼特點
1、計算機網路按覆蓋范圍分類可分為廣域網,城域網,區域網。
2、廣域網特點
區域網是將小區域內的各種通信設備互連在一起的通信網路。
1)覆蓋的地理區域大,通常在幾公里至幾千、幾萬公里,網路可跨越市、地區、省、國家、洲洋乃至全球。
2)廣域網連接常借用公用網路。
3)傳輸速率比較低,一般在64kbps-2Mbps,最高可達到45Mbps,但隨著廣域網技術的發展,廣域網的傳輸速率正在不斷地提高,目前通過光纖介質,採用POS(光纖通過SDH)技術,使傳輸速率達到155Mbps,甚至更高。
4)網路拓撲結構復雜。
3、城域網特點
是在一個城市范圍內所建立的計算機通信網,簡稱MAN。這是80年代末,在LAN的發展基礎上提出的,在技術上與LAN有許多相似之處,而與廣域網(WAN)區別較大。
1)傳輸速率高。
2)用戶投入少,接入簡單。
3)技術先進、安全。
4、區域網特點
是指在某一區域內由多台計算機互聯成的計算機組。一般是方圓幾千米以內。
1)覆蓋的地理范圍較小,一般為 10 m~10 km(如一幢辦公樓,一個企業內等),通常為一個單位所擁有。
2)具有較高的數據傳輸率(通常為1~20Mbps,高速區域網可達100Mbps)。
3)具有較低的誤碼率,一般在10-8到10-11之間。
4)具有較低的時延。
5)通常多個站共享一個傳輸媒體(同軸電纜,雙絞線,光纖)。
6)通常使用分組交換技術。
7)通常使用的拓撲結構為匯流排型、環型或樹型。
8)可支持的工作站數可達幾千個,各工作站間地位平等而非主從關系。
9)支持多種媒體訪問協議(令牌環、令牌匯流排和 CSMA/CD)。
10)能進行廣播(一站發所有站收)或組播(一站發一組站收)。
㈩ 按計算機在網路中所處地位可分為什麼和什麼
客戶機跟伺服器
參考圖書計算機網路自頂向下方法--(美)馬薩諸塞大學 紐約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