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計算機網路中要做到有條不紊的交換、傳遞數據,就必須遵守一些事先約定好的
數據格式、同步問題等,我們把這些在計算機之間實現通信要遵守的有關規則稱為計算機網
絡協議。
Ⅱ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什麼是協議
剛才說過網路體系結構的關鍵要素之一就是網路協議。而所謂協議(Protocol)就是對數據格式和計算機之間交換數據時必須遵守的規則的正式描述,它的作用和普通話的作用如出一轍。依據網路的不同通常使用Ethernet(乙太網)、NetBEUI、IPX/SPX以及TCP/IP協議。Ethernet是匯流排型協議中最常見的網路低層協議,安裝容易且造價便宜;而NetBEUI可以說是專為小型區域網設計的網路協議。對那些無需跨經路由器與大型主機通信的小型區域網,安裝NetBEUI協議就足夠了,但如果需要路由到另外的區域網,就必須安裝IPX/SPX或TCP/IP協議。前者幾乎成了Novell網的代名詞,而後者就被著名的Internet網所採用。
Ⅲ 何謂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與網路協議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是指計算機網路層次結構模型和各層協議的集合
網路中計算機的硬體和軟體存在各種差異,為了保證相互通信及雙方能夠正確地接收信息,必須事先形成一種約定,即網路協議.
協議:是為實現網路中的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准或約定.
網路協議三要素:語法,語義,交換規則(或稱時序/定時關系)
Ⅳ 網路體系結構與網路協議
由兩台或以上計算機通過傳輸介質,網路設備及軟體相互連接在一起,利用一定的通信協議進行通信的計算機集合體稱為計算機網路。
OSI參考模型分為7層,從低到高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
TCP/IP是用於網路互聯的通信協議,參考模型分為4層:網路訪問層,網際互聯層,傳輸層,應用層。 其中應用層對應OSI參考模型的高層,提供各類服務。傳輸層對應OSI中的傳輸層。網際互聯對應網路層,網路訪問對應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
Ⅳ 簡述現代網路體系結構
網路體系結構是指通信系統的整體設計,它為網路硬體、軟體、協議、存取控制和拓撲提供標准。它廣泛採用的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在1979年提出的開放系統互連(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參考模型。
中文名
網路體系結構
外文名
Network Architecture
解釋
通信系統的整體設計
目的
為網路硬體提供標准
提出
國際標准化組織
採用
開放系統互連的參考模型。
協議定義
1、網路體系結構(networkarchitecture):是計算機之間相互通信的層次,以及各層中的協議和層次之間介面的集合。
2、網路協議:是計算機網路和分布系統中互相通信的對等實體間交換信息時所必須遵守的規則的集合。
3、語法(syntax):包括數據格式、編碼及信號電平等。
4、語義(semantics):包括用於協議和差錯處理的控制信息。
5、定時(timing):包括速度匹配和排序。
計算機網路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並且性質各不相同。所以,在ARPANET設計時,就提出了「分層」的思想,即將龐大而復雜的問題分為若干較小的易於處理的局部問題。
簡介
1974年美國IBM公司按照分層的方法制定了系統網路體系結構SNA(System NetworkArchitecture)。SNA已成為世界上較廣泛使用的一種網路體系結構。
一開始,各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網路體系結構,就使得各公司自己生產的各種設備容易互聯成網,有助於該公司壟斷自己的產品。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同網路體系結構的用戶迫切要求能互相交換信息。為了使不同體系結構的計算機網路都能互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於1977年成立專門機構研究這個問題。1978年ISO提出了「異種機連網標准」的框架結構,這就是著名的開放系統互聯基本參考模型 OSI/RM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Modle),簡稱為 OSI 。
OSI得到了國際上的承認,成為其他各種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依照的標准,大大地推動了計算機網路的發展。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現了利用人造通信衛星進行中繼的國際通信網路。網路互聯技術不斷成熟和完善,區域網和網路互聯開始商品化。
OSI參考模型用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對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七個層次描述網路的結構,它的規范對所有的廠商是開放的,具有指導國際網路結構和開放系統走向的作用。它直接影響匯流排、介面和網路的性能。常見的網路體系結構有FDDI、乙太網、令牌環網和快速乙太網等。從網路互連的角度看,網路體系結構的關鍵要素是協議和拓撲
Ⅵ 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中協議的概念,組成及其功能
概念:為進行計算機網路中的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准或約定的集合,協議總是指某一層的協議。准確地說,它是對同等層實體之間的通信制定的有關通信規則或約定的結合。
組成: 網路協議包括三個要素:語義:涉及用於協調與差錯處理的控制信息;語法:涉及數據及可控制信息格式、編碼及信號電平等、定時:涉及速度匹配及排序等。
功能: 網路協議具有以下主要功能:分段和重組;封裝;連接控制;流量控制;差錯控制;定址;復用;附加服務;
Ⅶ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計算機網路是一個復雜的具有綜合性技術的系統,為了允許不同系統實體互連和互操作,不同系統的實體在通信時都必須遵從相互均能接受的規則,這些規則的集合稱為協議(Protocol)。
1、系統指計算機、終端和各種設備。
2、實體指各種應用程序,文件傳輸軟體,資料庫管理系統,電子郵件系統等。
3、互連指不同計算機能夠通過通信子網互相連接起來進行數據通信。
4、互操作指不同的用戶能夠在通過通信子網連接的計算機上,使用相同的命令或操作,使用其它計算機中的資源與信息,就如同使用本地資源與信息一樣。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可以從網路體系結構、網路組織、網路配置三個方面來描述,網路組織是從網路的物理結構和網路的實現兩方面來描述計算機網路,網路配置是從網路應用方面來描述計算機網路的布局,硬體、軟體和通信線路來描述計算機網路,網路體系結構是從功能上來描述計算機網路結構。
(7)簡述網路協議和計算機網路結構體系的概念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由多個互連的結點組成,結點之間要不斷地交換數據和控制信息,要做到有條不紊地交換數據,每個結點就必須遵守一整套合理而嚴謹的結構化管理體系·計算機網路就是按照高度結構化設計方法採用功能分層原理來實現的,即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內容。
通常所說的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即在世界范圍內統一協議,制定軟體標准和硬體標准,並將計算機網路及其部件所應完成的功能精確定義,從而使不同的計算機能夠在相同功能中進行信息對接。
一、計算機系統和終端
計算機系統和終端提供網路服務界面。地域集中的多個獨立終端可通過一個終端控制器連入網路。
二、通信處理機
通信處理機也叫通信控制器或前端處理機,是計算機網路中完成通信控制的專用計算機,通常由小型機、微機或帶有CPU的專用設備充當。在廣域網中,採用專門的計算機充當通信處理機:在區域網中,由於通信控制功能比較簡單,所以沒有專門的通信處理機,而是在計算機中插入一個網路適配器(網卡)來控制通信。
三、通信線路和通信設備
通信線路是連接各計算機系統終端的物理通路。通信設備的採用與線路類型有很大關系:如果是模擬線路,在線中兩端使用Modem(數據機);如果是有線介質,在計算機和介質之間就必須使用相應的介質連接部件。
四、操作系統
計算機連入網路後,還需要安裝操作系統軟體才能實現資源共享和管理網路資源。如:Windows 98、Windows 2000、Windows xp等。
五、網路協議
網路協議是規定在網路中進行相互通信時需遵守的規則,只有遵守這些規則才能實現網路通信。常見的協議有:TCP/IP協議、IPX/SPX協議、NetBEUI協議等。
Ⅷ 簡述網路協議的基本概念並舉出常見的協議。
1.網路協議(Network Protcol)是計算機網路中互相通信的對等實體間交換信息時所必須遵守的規則的集合。當前的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是以TCP/IP協議為主的Internet結構。對等實體通常是指在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中處於相同層次的通信協議進程。網路協議為傳輸的信息宣言嚴格的格式(語法)和傳輸順序(文法)。而且還定義所傳輸信息的詞彙表和這些詞彙所表示的意義(語義)。
常見的幾種協議:
IPX/SPX是基於施樂的XEROX』S Network System(XNS)協議,而SPX是基於施樂的XEROX』S SPP(Sequenced Packet Protocol:順序包協議)協議,它們都是由novell公司開發出來應用於區域網的一種高速協議。它和TCP/IP的一個顯著不同就是它不使用ip 地址,而是使用網卡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在實際使用中,它基本不需要什麼設置,裝上就可以使用了。由於其在網路普及初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得到了很多廠商的支持,包括microsoft等,到現在很多軟體和硬體也均支持這種協議。
NetBEUI即NetBios Enhanced User Interface ,或NetBios增強用戶介面。它是NetBIOS協議的增強版本,曾被許多操作系統採用,例如Windows for Workgroup、Win 9x系列、Windows NT等。NETBEUI協議在許多情形下很有用,是WINDOWS98之前的操作系統的預設協議。總之NetBEUI協議是一種短小精悍、通信效率高的廣播型協議,安裝後不需要進行設置,特別適合於在「網路鄰居」傳送數據。所以建議除了TCP/IP協議之外,區域網的計算機最好也安上NetBEUI協議。另外還有一點要注意,如果一台只裝了TCP/IP協議的WINDOWS98機器要想加入到WINNT域,也必須安裝NetBEUI協議。
2.包括網路硬體和網路軟體二大部分。網路硬體主要包括網路伺服器、工作站、外設)等,如果要進行網路互連,還需要網橋、路由器、網關,以及網間互連線路等。網路軟體網路介面卡、傳輸介質,根據傳輸介質和拓撲結構的不同,還需要集線器(HUB)、集中器(concentrato主要是網路操作系統和滿足特定應用要求的網路應用軟體。
3.一、對IE瀏覽器產生破壞的網頁病毒:
(一).默認主頁被修改
1.破壞特性:默認主頁被自動改為某網站的網址。
2.表現形式:瀏覽器的默認主頁被自動設為如********.COM的網址。
3.清除方法:採用手動修改注冊表法,開始菜單->運行->regedit->確定,打開注冊表編輯工具,按順序依次打開:HKEY_LOCAL_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ain 分支,找到Default_Page_URL鍵值名(用來設置默認主頁),在右窗口點擊右鍵進行修改即可。按F5鍵刷新生效。
危害程度:一般
(二).默認首頁被修改
1.破壞特性:默認首頁被自動改為某網站的網址。
2.表現形式:瀏覽器的默認主頁被自動設為如********.COM的網址。
3.清除方法:採用手動修改注冊表法,開始菜單->運行->regedit->確定,打開注冊表編輯工具,按如下順序依次打開:HKEY_LOCAL_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ain分支,找到StartPage鍵值名(用來設置默認首頁),在右窗口點擊右鍵進行修改即可。按F5鍵刷新生效。
危害程度:一般
(三).默認的微軟主頁被修改
1.破壞特性:默認微軟主頁被自動改為某網站的網址。
2.表現形式:默認微軟主頁被篡改。
3.清除方法:
(1)手動修改注冊表法:開始菜單->運行->regedit->確定,打開注冊表編輯工具,按如下順序依次打開: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Main 分支,找到Default_Page_URL鍵值名(用來設置默認微軟主頁),在右窗口點擊右鍵,將鍵值修改為 http://www.microsoft.com/windows/ie_intl/cn/start/ 即可。按F5鍵刷新生效。
(2)自動文件導入注冊表法:請把以下內容的任意文件名存在C盤的任一目錄下,然後執行此文件,根據提示,一路確認,即可顯示成功導入注冊表。
REGEDIT4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ain] "default_page_url"="http://www.microsoft.com/windows/ie_intl/cn/start/"
危害程度:一般
四).主頁設置被屏蔽鎖定,且設置選項無效不可更改
1.破壞特性:主頁設置被禁用。
2.表現形式:主頁地址欄變灰色被屏蔽。
3.清除方法:
(1)手動修改注冊表法:開始菜單->運行->regedit->確定,打開注冊表編輯工具,按如下順序依次打開: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分支,新建「ControlPanel」主鍵,然後在此主鍵下新建鍵值名為「HomePage」的DWORD值,值為「00000000」,按F5鍵刷新生效。
(2)自動文件導入注冊表法:請把以下內容輸入或粘貼復制到記事本內,以擴展名為reg的任意文件名存在C盤的任一目錄下,然後執行此文件,根據提示,一路確認,即可顯示成功導入注冊表。
REGEDIT4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Policies\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Control Panel] "HomePage"=dword:00000000
危害程度:輕度
(五).默認的IE搜索引擎被修改
1.破壞特性:將IE的默認微軟搜索引擎更改。
2.表現形式:搜索引擎被篡改。
3.清除方法:
(1)手動修改注冊表法:開始菜單->運行->regedit->確定,打開注冊表編輯工具,第一,按如下順序依次打開: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Search分支,找到「SearchAssistant」鍵值名,在右面窗口點擊「修改」,即可對其鍵值進行輸入為: http://ie.search.msn.com/{SUB_RFC1766}/srchasst/srchasst.htm ,然後再找到「CustomizeSearch」鍵值名,將其鍵值修改為: http://ie.search.msn.com/{SUB_RFC1766}/srchasst/srchasst.htm ,按F5鍵刷新生效。
(2)自動文件導入注冊表法:請把以下內容輸入或粘貼復制到記事本內,以擴展名為reg的任意文件名存在C盤的任一目錄下,然後執行此文件,根據提示,一路確認,即可顯示成功導入注冊表。
Ⅸ 請簡述網路協議的概念
網路協議(Protocol)是一種特殊的軟體,是計算機網路實現其功能的最基本機制。網路協議的本質是規則,即各種硬體和軟體必須遵循的共同守則。網路協議並不是一套單獨的軟體,它融合於其他所有的軟體系統中,因此可以說,協議在網路中無所不在。網路協議遍及OSI通信模型的各個層次,從我們非常熟悉的TCP/IP、HTTP、FTP協議,到OSPF、IGP等協議,有上千種之多。對於普通用戶而言,不需要關心太多的底層通信協議,只需要了解其通信原理即可。在實際管理中,底層通信協議一般會自動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預。但是對於第三層以上的協議,就經常需要人工干預了,比如TCP/IP協議就需要人工配置它才能正常工作。
忘採納,謝謝。
Ⅹ 什麼是網路體系結構及協議的概念
網路體系結構:ISO之OSI七層網路模型及TCP/IP之四層網路模型。
協議是對等網路實體遵循的規則集合,包括:語法、語義及時序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