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計算機網路技術常用英語縮寫
ACPI: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 高級電源配置電源介面
AD:Active Directory 活動目錄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非同步傳輸模式
CA:Certificate Authority 認證授權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 載波偵聽多波/沖突檢測
DDN:Digital Data Network 數字數據網路
DLC:Data Link Control 數據鏈接控制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DNS:Domain Name System(Service) 動態域名系統(服務)
EXP:
FAT:File Allocation Table 文件分配表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傳輸協議
GPF:General Protection Fault 一般保護錯
GC:Global Catalog 全局類目
GG:Global Group 全局組
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圖形用戶介面
HAL: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 硬體抽象層
HCI: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人機介面
HCL:Hardware Compatibility List 硬體兼容性列表
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高速數據鏈路協議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超文本標記語言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傳輸協議
HTTP:Secur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安全超文本傳輸協議
I/O:Input/Output 輸入/輸出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互聯網控制信息協議
ICP:Internet Commerce Provider 互聯網商業提供商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互聯網組管理協議
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互聯網信息伺服器
IMAP: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 互聯網信息訪問協議
IPX:Internetwork Packet Exchange 互連網包交換
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 紅外數據傳輸組織
IRDP:ICMP Router Discovery Protocol ICMP路由發現協議
ISAPI:Internet Server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互聯網伺服器應用程序介面
ISP:Internet or Independent Service Provider 互聯網(獨立)服務提供商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術(我發現很多朋友認為IT是Internet Technology其實不對
L2TP:Layer Two Tunneling Protocol 第二曾通道協議
LAN:Local Area Nerwork 區域網
LCP:Link Control Protocol 鏈路控制協議
LLP:Lower Layer Protocol 低層協議
MAC:Media Access Control 媒體訪問控制
MBR:Master Boot Record 主引導記錄
MPPE:Microsoft Point to Point Encryption 微軟點對點加密
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最大傳輸單元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網路地址轉換
NetBEUI:NetBIOS Expand User Interface NetBIOS擴展用戶介面
NetBIOS:Network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 網路基本輸入/輸入系統
NDIS:Network Driv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網路驅動程序介面規范
NFS:Network File System 網路文件系統
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 網路介面卡
NTFS:NT File System NT文件系統
2. 計算機網路的構成要素
通訊主體、通訊協議、網路設備
計算機網路按不同的標准來分有多個分類。例如按范圍和距離來分,可以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區域網速度快,正確性高,主要用與資源共享,廣域網主要用於遠程通信,網際網路屬於廣域網范疇);按布線拓撲結構可以分為匯流排型,星型,環型,樹型(星型組網簡單,單位里較多採用星型);按工作原理來分,可以分為乙太網(Ethernet)、令牌網(Token Ring)、FDDI網、非同步傳輸模式網(ATM)等幾類,而乙太網應用極其廣泛,很多區域網都是乙太網,非同步傳輸模式網(ATM)前景看好。
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科學家計算機聯網實驗成功,實際上宣告了人類網路時代的到來。而目前的網際網路,最早由美國國防部出資建設的ARPANet發展起來,當時只有4台計算機。中國在1994年加入了網際網路。不管是哪種計算機網路,它都要由三個要素組成。
1.通信主體
通信主體是指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兩台或兩台以上的計算機才能構成網路。
2.通信設備
包括網線(例如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衛星信道)、網卡、網橋、網關、路由器等設備。
3、通信協議
兩台計算機要相互通信,就象兩個人要相互交流,必須有共同的語言。目前世界上有很多通信協議,應用最廣的就TCP/IP協議。它也是網際網路採用的協議,其實就是沿用了ARPANET的協議。我們在查看本地連接和更改IP地址時就可以看到該協議。
協議是計算機里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它涉及很多技術。各國各地區都可能不同。為了促進合作交流經濟發展,各國需要採用統一的標准和協議。ISO(國際標准化組織)、國際電信聯盟、IEEE(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等機構都是負責這制定標准方面的工作。這些標准一般是推薦性標准,許多國家考慮到這些標準是發達國家技術經驗的結晶以及自身利益,往往都在本國執行這些協議。例如。在計算機里都是用二進製表示數據,美國國家信息交換碼標准(ASCII碼)規定了常用的128個字元的二進制代碼,它規定象「A"等字元用"1000001"來表示,其實已經成為一個默認的國際標准。
只有在戰爭和特殊情況下這些標准協議才會改變。
網路除了以上三個要素外還需要一些軟體,例如網路操作系統等,這對網路的影響也很大。
3. 網路操作系統的英文名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如果按照通信交換方式分類,計算機網路可以分為線路交換網路(CircuitSwitching)、報文交換網路(MessageSwitching)和分組交換網路(PacketSwitching). 如果按照網路操作系統(NetworkOperatingSystem)對計算機網路進行分類,目前常用的有UNIX(Linux)、WindowsNT/2000/2003/xp/win 7/8/10和NetWare等.
4. 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定義
計算機網路系統集成:英文.指通過結構化的綜合布線系統和計算機網路技術,將各個分離的設備(如個人電腦)、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關聯的、統一和協調的系統之中,使資源達到充分共享,實現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系統集成應採用功能集成、網路集成、軟體界面集成等多種集成技術。系統集成實現的關鍵在於解決系統之間的互連和互操作性問題,它是一個多廠商、多協議和面向各種應用的體系結構。這需要解決各類設備、子系統間的介面、協議、系統平台、應用軟體等與子系統、建築環境、施工配合、組織管理和人員配備相關的一切面向集成的問題。
5. IP的英文全稱是什麼啊是什麼意思啊電腦的IP和IP電話的IP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啊
IP是英文 Internet Protocol的縮寫,意思是「網路之間互連的協議」,也就是為計算機網路相互連接進行通信而設計的協議。在網際網路中,它是能使連接到網上的所有計算機網路實現相互通信的一套規則,規定了計算機在網際網路上進行通信時應當遵守的規則。任何廠家生產的計算機系統,只要遵守 IP協議就可以與網際網路互連互通。正是因為有了IP協議,網際網路才得以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開放的計算機通信網路。因此,IP協議也可以叫做「網際網路協議」。
——IP是怎樣實現網路互連的?各個廠家生產的網路系統和設備,如乙太網、分組交換網等,它們相互之間不能互通,不能互通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它們所傳送數據的基本單元(技術上稱之為「幀」)的格式不同。IP協議實際上是一套由軟體程序組成的協議軟體,它把各種不同「幀」統一轉換成「IP數據報」格式,這種轉換是網際網路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使所有各種計算機都能在網際網路上實現互通,即具有「開放性」的特點。
——那麼,「數據報」 是什麼?它又有什麼特點呢?數據報也是分組交換的一種形式,就是把所傳送的數據分段打成 「包」,再傳送出去。但是,與傳統的「連接型」分組交換不同,它屬於「無連接型」,是把打成的每個「包」(分組)都作為一個「獨立的報文」傳送出去,所以叫做「數據報」。這樣,在開始通信之前就不需要先連接好一條電路,各個數據報不一定都通過同一條路徑傳輸,所以叫做「無連接型」。這一特點非常重要,它大大提高了網路的堅固性和安全性。
——每個數據報都有報頭和報文這兩個部分,報頭中有目的地址等必要內容,使每個數據報不經過同樣的路徑都能准確地到達目的地。在目的地重新組合還原成原來發送的數據。這就要IP具有分組打包和集合組裝的功能。
——在實際傳送過程中,數據報還要能根據所經過網路規定的分組大小來改變數據報的長度,IP數據報的最大長度可達 65535個位元組。
——IP協議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那就是給網際網路上的每台計算機和其它設備都規定了一個唯一的地址,叫做「IP 地址」。由於有這種唯一的地址,才保證了用戶在連網的計算機上操作時,能夠高效而且方便地從千千萬萬台計算機中選出自己所需的對象來。
——現在電信網正在與 IP網走向融合,以IP為基礎的新技術是熱門的技術,如用IP網路傳送話音的技術(即VoIP)就很熱門,其它如IP over ATM、IPover SDH、IP over WDM等等,都是IP技術的研究重點。(IP全球通網)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縮寫,也被稱作下一代互聯網協議,它是由IETF小組(Internet工程任務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設計的用來替代現行的IPv4(現行的IP)協議的一種新的IP協議。
我們知道,Internet的主機都有一個唯一的IP地址,IP地址用一個32位二進制的數表示一個主機號碼,但32位地址資源有限,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了,因些Internet研究組織發布新的主機標識方法,即IPv6。在RFC1884中(RFC是Request for Comments Document的縮寫。RFC實際上就是Internet有關服務的一些標准),規定的標准語法建議把IPv6地址的128位(16個位元組)寫成8個16位的無符號整數,每個整數用四個十六進制位表示,這些數之間用冒號(:)分開,例如:3ffe:3201:1401:1280:c8ff:fe4d:db39
IPv6相對於現在的IP(即IPv4)有如下特點:
擴展的定址能力
IPv6將IP地址長度從32位擴展到128位,支持更多級別的地址層次、更多的可定址節點數以及更簡單的地址自動配置。通過在組播地址中增加一個「范圍」域提高了多點傳送路由的可擴展性。還定義了一種新的地址類型,稱為「任意播地址」,用於發送包給一組節點中的任意一個;
簡化的報頭格式
一些IPv4報頭欄位被刪除或變為了可選項,以減少包處理中例行處理的消耗並限制IPv6報頭消耗的帶寬;
對擴展報頭和選項支持的改進
IP報頭選項編碼方式的改變可以提高轉發效率,使得對選項長度的限制更寬松,且提供了將來引入新的選項的更大的靈活性;
標識流的能力
增加了一種新的能力,使得標識屬於發送方要求特別處理(如非默認的服務質量獲「實時」服務)的特定通信「流」的包成為可能;
認證和加密能力
IPv6中指定了支持認證、數據完整性和(可選的)數據機密性的擴展功能。
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科學技術方面或文化藝術方面,對創造性的勞動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IP(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簡稱) 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在我國稱為著作權)兩部分。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制止不正當競爭等。版權是法律上規定的某一單位或個人對某項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銷售的權利,任何人要復制、翻譯、改編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權所有人的許可,否則就是對他人權利的侵權行為。知識產權的實質是把人類的智力成果作為財產來看待。
商標權是指商標主管機關依法授予商標所有人對其注冊商標受國家法律保護的專有權。商標是用以區別商品和服務不同來源的商業性標志,由文字、圖形、字母、數字、三維標志、顏色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組合構成。我國商標權的獲得必須履行商標注冊程序,而且實行申請在先原則。
著作權是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作品的原+創作者,依法對其作品所享有的一種民事權利。
專利權與專利保護是指一項發明創造向國家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經依法審查合格後,向專利申請人授予的在規定時間內對該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後,專利權人對該項發明創造擁有獨占權,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和進口其專利產品。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厲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專利保護採取司法和行政執法「兩條途徑、平行運作、司法保障」的保護模式。本地區行政保護採取巡迴執法和聯合執法的專利執法形式,集中力量,重點對群體侵權、反復侵權等嚴重擾亂專利法治環境的現象加大打擊力度。
知識產權的三個特點
1、知識產權的專有性,即獨占性或壟斷性;
2、知識產權的地域性,即只在所確認和保護的地域內有效;
3、知識產權的時間性,即只在規定期限保護。
IP地址
IP地址是IP網路中數據傳輸的依據,它標識了IP網路中的一個連接,一台主機可以有多個IP地址。IP分組中的IP地址在網路傳輸中是保持不變的。
1.基本地址格式
現在的IP網路使用32位地址,以點分十進製表示,如172.16.0.0。地址格式為:IP地址=網路地址+主機地址 或 IP地址=主機地址+子網地址+主機地址。
網路地址是由Internet權力機構(InterNIC)統一分配的,目的是為了保證網路地址的全球唯一性。主機地址是由各個網路的系統管理員分配。因此,網路地址的唯一性與網路內主機地址的唯一性確保了IP地址的全球唯一性。
2.保留地址的分配
根據用途和安全性級別的不同,IP地址還可以大致分為兩類:公共地址和私有地址。公用地址在Internet中使用,可以在Internet中隨意訪問。私有地址只能在內部網路中使用,只有通過代理伺服器才能與Internet通信。
一個機構或網路要連入Internet,必須申請公用IP地址。但是考慮到網路安全和內部實驗等特殊情況,在IP地址中專門保留了三個區域作為私有地址,其地址范圍如下:
10.0.0.0/8: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2:172.16.0.0~172.31.255.255
192.168.0.0/16:192.168.0.0~192.168.255.255
使用保留地址的網路只能在內部進行通信,而不能與其他網路互連。因為本網路中的保留地址同樣也可能被其他網路使用,如果進行網路互連,那麼尋找路由時就會因為地址的不唯一而出現問題。但是這些使用保留地址的網路可以通過將本網路內的保留地址翻譯轉換成公共地址的方式實現與外部網路的互連。這也是保證網路安全的重要方法之一。
6. 網路操作系統都有那些
1、Windows系列:
美國微軟公司研發的一套操作系統,它問世於1985年,起初僅僅是Microsoft-DOS模擬環境,後續的系統版本由於微軟不斷的更新升級,不但易用,也慢慢的成為眾多用戶的選擇。
2、LINUX:
這是一種新型的網路操作系統,它的最大的特點就是源代碼開放,可以免費得到許多應用程序。目前也有中文版本的Linux,如REDHAT(紅帽子),紅旗Linux等。
在國內得到了用戶充分的肯定,主要體現在它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方面,它與Unix有許多類似之處。但目前這類操作系統目前使仍主要應用於中、高檔伺服器中。
3、UNIX:
目前常用的UNIX系統版本主要有:Unix SUR4.0、HP-UX 11.0,SUN的Solaris8.0等。支持網路文件系統服務,提供數據等應用,功能強大,由AT&T和SCO公司推出。
這種網路操作系統穩定和安全性能非常好,但由於它多數是以命令方式來進行操作的,不容易掌握,特別是初級用戶。
(6)計算機網路系統英文名稱擴展閱讀:
功能:
網路操作系統是網路上各計算機能方便而有效地共享網路資源,為網路用戶提供所需的各種服務的軟體和有關規程的集合。網路操作系統與通常的操作系統有所不同,它除了應具有通常操作系統應具有的處理機管理、存儲器管理、設備管理和文件管理外,還應具有以下兩大功能:
1、提供高效、可靠的網路通信能力;
2、提供多種網路服務功能,如:遠程作業錄入並進行處理的服務功能;文件轉輸服務功能;電子郵件服務功能;遠程列印服務功能。
7. 簡述按覆蓋范圍劃分計算機網路的分類類型有哪些 英語縮寫分別是什麼
按覆蓋范圍劃分計算機網路可分為三類: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
它們的相應英文縮寫是:LAN、MAN和WAN。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7)計算機網路系統英文名稱擴展閱讀: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計算機網路就是由大量獨立的、但相互連接起來的計算機來共同完成計算機任務;最簡單的計算機網路就只有兩台計算機和連接它們的一條鏈路,即兩個節點和一條鏈路。
8. 計算機常用英語單詞
計算機常用英語單詞
1、message 信息
2、make 接通
3、 dialog 對話
4、right 正確的
5、example 實例
6、index 指數
7、create 創立
8、button 按鈕
9、insert 插入
10、value 值
(8)計算機網路系統英文名稱擴展閱讀
value讀法 英['væljuː]美['væljuː]
n.價值;價格;重要性;(pl)價值觀;數值
v.估價;重視;評價
例句
1、This book will be of great value to him in his study.
這本書將對他的研究有很大價值。
2、The fall in the dollar's value worldwide sent tremors through the Wall Street.
全球性的美元價格下跌震動了整個華爾街
詞語用法
1、value用作名詞時,基本意思是「價值,價格」,指人們估計的一件東西的價值或其交換價值,引申還可表示「用處,益處,實用性,重要性」,指某物有一定的價值,值得人們去珍視。
2、value還可作「等值,劃算,上算」解,有時還可表示數學中的「值」。
3、value常用於ofvalueto sb 結構,表示「對某人有…價值」。
4、value用作動詞的基本意思是「給…估價」,指通過客觀判斷,對某事物的價格或價值作出精準的估計,但不表示權威性或內行的判斷。引申可表示對不太引人注目的事物的高度評價,即「尊重」「重視」「珍視」。
5、value是及物動詞,接名詞或代詞作賓語,當賓語後接具體價格時,常用介詞at。
9. 在計算機網路中,英文縮寫WAN的中文名是什麼
在計算網路中,wan是廣域網的意思!
計算機網路分為廣域網,城域網和區域網!
廣域網WAN(WideAreaNetwork)也叫遠程網RCN,它的作用物理范圍范圍大,一般可以從幾十公里至幾萬公里。一個國家或國際間建立的網路都是廣域網。在廣域網內,用於通信的傳輸裝置和傳輸介質可由電信部門提供。
覆蓋的范圍比區域網(LAN)和城域網(MAN)都廣。
廣域網的通信子網主要使用分組交換技術。廣域網的通信子網可以利用公用分組交換網、衛星通信網和無線分組交換網,它將分布在不同地區的區域網或計算機系統互連起來,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廣域網是由許多交換機組成的,交換機之間採用點到點線路連接,幾乎所有的點到點通信方式都可以用來建立廣域網,包括租用線路、光纖、微波、衛星信道。而廣域網交換機實際上就是一台計算機,有處理器和輸入/輸出設備進行數據包的收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