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功能是資源共享和通信,除此之外還有負荷均衡、分布處理和提高系統安全與可靠性等功能。
1.軟、硬體共享
計算機網路允許網路上的用戶共享網路上各種不同類型的硬體設備,可共享的硬體資源有:高性能計算機、大容量存儲器、列印機、圖形設備、通信線路、通信設備等。共享硬體的好處是提高硬體資源的使用效率、節約開支。
現在已經有許多專供網上使用的軟體,如資料庫管理系統、各種internet信息服務軟體等。共享軟體允許多個用戶同時使用,並能保持數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特別是客戶機/伺服器(client/server,c/s)和瀏覽器/伺服器(browser/server,b/s)模式的出現,人們可以使用客戶機來訪問伺服器,而伺服器軟體是共享的。在b/s方式下,軟體版本的升級修改,只要在伺服器上進行,全網用戶都可立即享受。可共享的軟體種類很多,包括大型專用軟體、各種網路應用軟體、各種信息服務軟體等。
2.信息共享
信息也是一種資源,internet就是一個巨大的信息資源寶庫,其上有極為豐富的信息,它就像是一個信息的海洋,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信息與數據。每一個接入internet的用戶都可以共享這些信息資源。可共享的信息資源有:搜索與查詢的信息,web伺服器上的主頁及各種鏈接,ftp伺服器中的軟體,各種各樣的電子出版物,網上消息、報告和廣告,網上大學,網上圖書館等等。
3.通信
通信是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功能之一,它可以為網路用戶提供強有力的通信手段。建設計算機網路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計算機用戶能夠相互通信、交流信息。計算機網路可以傳輸數據以及聲音、圖像、視頻等多媒體信息。利用網路的通信功能,可以發送電子郵件、打電話、在網上舉行視頻會議等。
4.負荷均衡與分布處理
負荷均衡是指將網路中的工作負荷均勻地分配給網路中的各計算機系統。當網路上某台主機的負載過重時,通過網路和一些應用程序的控制和管理,可以將任務交給網路上其他的計算機去處理,充分發揮網路系統上各主機的作用。分布處理將一個作業的處理分為三個階段:提供作業文件;對作業進行加工處理;把處理結果輸出。在單機環境下,上述三步都在本地計算機系統中進行。在網路環境下,根據分布處理的需求,可將作業分配給其他計算機系統進行處理,以提高系統的處理能力,高效地完成一些大型應用系統的程序計算以及大型資料庫的訪問等。
5.系統的安全與可靠性
系統的可靠性對於軍事、金融和工業過程式控制制等部門的應用特別重要。計算機通過網路中的冗餘部件可大大提高可靠性。例如在工作過程中,一台機器出了故障,可以使用網路中的另一台機器;網路中一條通信線路出了故障,可以取道另一條線路,從而提高了網路整體系統的可靠性。
②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它通常由哪些部分構成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氣)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③ 計算機通信的通信網路
計算機通信網路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新的通信方式,主要是滿足數據傳輸的需要。它將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終端及附屬硬體設備(路由器、交換機)用通信鏈路連接起來,並配備相應的網路軟體,以實現通信過程中資源共享而形成的通信系統。它不僅可以滿足局部地區的一個企業、公司、學校和辦公機構的數據、文件傳輸需要,而且可以在一個國家甚至全世界范圍進行信息交換、儲存和處理,同時可以提供語音、數據和圖像的綜合性服務,是未來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由之路。
計算機網路和數據通信發展迅速,各國都通過建成的公用數據通信網享用各資料庫資源和網路設備資源。為發展高新技術和國民經濟服務。計算機通信技術、資料庫技術相基於兩者基礎上的聯機檢索技術已廣泛應用於信息服務領域。從報刊、人工採集、會員單位組織的傳統信息服務方式正逐步被以資料庫形式組織的信息通信計算機網路供用戶聯機檢索所代替。信息量和隨機性增大,信息更新加快,信息價值明顯提高,信息處理和利用更加方便。因此,計算機網路通信系統是信息社會的顯著標志,在信息處理和傳遞中占重要位置。 計算機已經進入以網路為中心的計算時期,信息網路化、信息系統的綜合集成自然離不開系統所處的網路計算環境。當前,網路不僅是信息傳輸的基礎設施,而且是信息處理和服務共享的基礎設施,網路可以為人們提供強大的計算平台,從這個意義上說,網路就是計算機。世界上最強大的計算機是網際網路。
網路要成為計算平台,需要在網路原基礎設施之上構造或裝備一個支持一體化網路計算的軟體平台。其作用是:管理網路上的各類軟硬體資源,並實現網路資源的共享與集成,為信息系統等網路應用提供高效可信的開發、部署和運行環境。正如在裸機上需要配備操作系統等基礎軟體才能有效開發應用軟體一樣,這種網路計算平台軟體能有效支持快速構建網路應用,因而可視為網路上的操作系統。 但是,與單機不同,網路世界是開放的、不斷演化的。而且信息系統應用需求的變化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系統本身亦需要不斷發展。因此,分布性、自治性、異構性、可演化性已成為一體化信息系統和網路應用軟體的固有特徵。面對規模巨大、需求多變、環境異構、高度復雜的網路應用軟體,SUN公司總裁Bill Rachel指出,20年後軟體的挑戰不是速度、成本和性能,而是復雜度的問題了。為適應復雜信息世界的不斷變化和發展,信息系統的綜合集成不能簡單套用工業化的做法。如果說機械繫統的綜合集成是剛性的,那麼信息系統的綜合集成是柔性的。一方面,需要以提高系統互操作性為主要目標,及時制訂或修訂信息系統的各種技術體系和標准;另一方面,更需要研究一套支持隨需應變的敏捷軟體技術,研製一種能適應信息世界各種可能變化的平台軟體。支持隨需應變的敏捷軟體技術是當前軟體工程的研究熱點,主要有:
(1)微內核集成匯流排技術。支持軟體模塊的即插即用,適應軟體功能需求的變化。
(2)軟構件和對象代理技術。支持程序代碼的重用和分布對象之間的互連、互通和互操作,適應代碼實現的變化與應用軟體運行環境的變化。這里,軟構件,簡稱構件或組件,顧名思義,構之件也,一是構,強調其可構造性和可組裝性;二是件,強調其信息隱蔽性和可包裝性。構件作為計算機中一組可重用的二進制代碼,可視為對象的一種發展。基於Agent的自適應構件還能支持動態適應運行環境的變化。構件化是當今信息系統軟體開發的主流方法,也是軟體體系結構的重要特徵之一。
(3)消息代理和各種適配機制。支持不同應用代碼之間的通信與調用,適應應用軟體業務邏輯和業務流程的變化。
(4)軟構件的組裝、部署、動態重構與綁定等技術。支持信息系統的靜態和動態搭建,適應應用需求與操作環境的變化。
(5)面向Web服務的架構技術,支持信息系統鬆散耦合的跨域集成,適應更大范圍的網路計算環境的變化,中間件(Middleware)是一種包含上述主要技術的平台軟體,它以柔性的鬆散耦合方式應萬變,是靈活響應網路環境變化、應用需求變化和軟體功能變化的平台軟體,已經成為信息系統綜合集成的基礎平台。
④ 什麼是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的雛形是什麼
簡單地說,計算機網路就是通過電纜、電話或無線通訊將兩台以上的計算機互邊起來的集合。按計算機聯網的地理位置劃分,網路一般有兩大類:廣域網和區域網。
Internet網(網際網路,許多人也稱其為"互聯網")是最典型的廣域網,它們通常連接著范圍非常巨大的區域。我國比較著名的網際網路中國科技信息網際網路(NCFC)、中國公用計算機的網際網路(CHINANET)、中國教育和科研網際網路
(CERNET)和中國公用經濟信息網際網路(CHINAGBN)也屬於廣域網。區域網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網路,例如你所在電大計算機網路就是一個區域網,我們通常也把它稱之為校園網。區域網通常也提供介面與廣域網相連。
進入90年代後,世界經濟發展的--個顯著特點是以信息技術為先導的高技術產業突飛猛進,電子計算機不斷滲透到傳統工業的各個領域,推動國民經濟迅速發展。信息的交換、存儲、處理和利用將更多地通過計算機進行。各種計算機不再是封閉的終端,而將同電話、電視機一樣使用方便,接入數據網路便可共享資料庫資源和網路設備資源。
計算機通信網路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新通信方式,主要是滿足數據通信的需要。它將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終端及附屬設備用通信鏈路連接起來,並配備相應的網路軟體,以實現通信過程中資源共享而形成的通信系統。它不僅可以滿足局部地區的一個企業、公司、學校和辦公機構的數據、文件傳輸需要,而且可以在一個國家甚至全世界范圍進行信息交換、儲存和處理,同時可以提供話音、數據和圖像的綜合性服務,具有誘人的發展前景。
目前,計算機網路和數據通信發展迅速,各國都通過建成的公用數據通信網享用各資料庫資源和網路設備資源。為發展高新技術和國民經濟服務。計算機通信技術、資料庫技術相基於兩者基礎上的聯機檢索技術已廣泛應用於信息服務領域。從報刊、人工採集、會員單位組織的傳統信息服務方式正逐步被以資料庫形式組織的信息通信計算機網路供用戶聯機檢索所代替。信息量和隨機性增大,信息更新加快,信息價值明顯提高,信息處理和利用更加方便。因此,計算機網路通信系統是信息社會的顯著標志,在信息處理和傳遞中占重要位置。
計算機網路最早出現於20世紀50年代,最早的計算機網路是通過通信線路將遠方終端資料傳送給主計算機處理,形成一種簡單的聯機系統。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路也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從單機到多機的發展過程。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令人矚目,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建立的遠程網,80年代迅速興起的區域網,到90年代先進的、能夠提供足夠帶寬的交換式網路技術的產生、普及與應用,以及ATM、千兆乙太網、全光纖網等高速網路技術的誕生與發展;從僅有4個節點的遠程網發展到覆蓋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大型互聯網。
⑤ 計算機網路通信系統是( )
計算機網路通信系統是:數據通信系統
數據通信系統是計算機與通信的結合。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美國建立了半自動地面防空(SAGE)系統,將遠程雷達和其他設備與計算機連接起來,創建了早期的數據通信系統。隨後,數據通信系統取得飛速發展,經歷了集中式系統、分布式系統和計算機網的演變過程。
集中式數據通信系統是由一台中央計算機和多台遠程數據終端設備組成,由中央計算機集中進行處理,系統管理和控制簡單,但經濟性和可靠性差。
隨著中央計算機的分散設置,以及前置處理機、集中器和智能終端的出現,產生了以分散通信處理功能和數據處理功能為特徵的分布式數據通信系統。60年代末期出現了多個獨立的計算機系統互連,以達到資源共享為目的的計算機網。
(5)工業計算機網路與通信是什麼擴展閱讀
構成計算機網路系統的要素 :
(1)計算機系統:工作站(終端設備,或稱客戶機,通常是PC機)、網路伺服器(通常都是高性能計算機)。
(2)網路通信設備(網路交換設備、互連設備和傳輸設備):包括網卡、網線、集線器(HUB)、交換機、路由器等。
(3)網路外部設備:如高性能列印機、大容量硬碟等
(4)網路軟體:包括網路操作系統,如Unix、NetWare、Windows NT等;客戶連接軟體(包括基於DOS、Windows、Unix操作系統的等);網路管理軟體等。
⑥ 計算機網路和通信網路有什麼區別
現在計算機網和通信網已經密不可分了,計算機網路著重講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和應用層五層體系結構,以及交換機和路由器技術,這是必須知道的基礎知識。區域網、廣域網等這都是指計算機網。而通信網著重是信息數據在傳輸時要保證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傳輸效率。有移動通信網、衛星通信網等,我們經常說的2G、3G就是說的是通信網。兩者之間的界限現在已經很模糊了。
客服218號為你解答。微信繳費,一鍵查話費充值,流量、積分、賬單、詳單均可自助操作,方便快捷
⑦ 網路通信技術是干什麼的
以市場為導向,擴大學生就業為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層面:
第一,加工製造。這主要是給各個通信電子產品製造企業培養一線懂技術、懂原理的高素質技術型工人。我國精加工製造業質量在世界水平中並不高,主要是因為我國一線工人的文化素質偏低,只懂操作、不懂技術。所以,就此考慮這方面的就業前景最為看好。
第二,一般的管理人員。這個層次的人員是企事業或部門中的一般管理人員,維護和管理單位的通信和網路設備。這部分工作要求學生對通信基礎知識有較為深刻的理解,能獨立維修和管理設備。能給單位提供良好的通信技術支持。
第三,通信工程師。這個層次要求學生完全掌握通信基礎知識,對通信設備能安裝、調試、維護升級和改進。能參與設計和開發新型通信設備。了解本專業的發展前沿,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7)工業計算機網路與通信是什麼擴展閱讀:
主幹課程:
該專業設置的主要專業課程有高等數學、工程數學、大學英語、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通信電子線路、單片機技術、 EDA技術、電子線路綜合設計、數字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基礎、DSP技術、現代通信網路技術、現代光纖通信技術。
培養目標:
通信技術專業培養的是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畢業生是掌握通信工程中的基本理論和技術的應用型,具有通信系統的運行維護與管理能力,通信設備的安裝、調試和故障排除能力。
通信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能力的第一線的技術應用性人才。能熟練掌握通信設備及相關設備的維護應用、調試和維修人員。
⑧ 工業網路技術是什麼
工業網路技術是培養掌握計算機與工業網路技術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能在生產企業從事工業控制計算機選型、安裝、應用開發以及對工業網路操作和維護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區域網技術、工業乙太網、CAN匯流排技術、DeviceNet現場匯流排、DeviceNet節點設計與組網、ControlNet現場匯流排、工業網路及其應用等。
(8)工業計算機網路與通信是什麼擴展閱讀:
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計算機與工業網路技術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能在生產企業從事工業控制計算機選型、安裝、應用開發以及對工業網路操作和維護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知識技能
工業網路技術的應用及工業網路的操作、維護與管理。
課程設置
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自動控制原理、計算機控制技術、計算機安全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工業網路技術、工業控制機、金工實習、
電子實習、電子技術課程設計、微機原理及介面技術課程設計、計算機網路實習、工業網路系統實習、畢業實習(設計)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專業領域
可設置的專業方向:工業計算機集中控制技術。
就業面向
工業企業計算機網路的運行、維護與管理,工業網路的技術開發與服務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業網路技術專業
⑨ 計算機網路技術什麼干什麼的
1、計算機網路技術:
計算機網路技術是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計算機網路是按照網路協議,將地球上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相互連接的集合。連接介質可以是電纜、雙絞線、光纖、微波、載波或通信衛星。計算機網路具有共享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的功能,具有對共享數據資源集中處理及管理和維護的能力。
2、計算機信息管理:
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是計算機與經濟管理學科交叉的專業,本專業培養德、智、理全面發展,掌握現代管理學和計算機的理論基礎,運用先進的管理手段進行信息管理,成為具有綜合能力和全面素質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信息管理人才。
3、軟體技術:
軟體技術是一個發展變化非常快的行業,軟體人才要按照企業和領域需求來確定培養的方向。高校一方面保證課程設置與軟體技術的發展基本同步;另一方面堅持利用轉、合、撤、拆的原則,降低專業課程中理論教學的比例,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優化課程結構,形成合理的、科學的課程體系;針對高職學生,學校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強調其技能培養,注重課程安排的合理性。
(9)工業計算機網路與通信是什麼擴展閱讀:
1、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的開設高校:
宜賓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四川科技職業學院、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陝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2、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
組網技術與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網路資料庫、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網路通信技術、網路應用軟體、JAVA編程基礎、伺服器配置與調試、網路硬體的配置與調試、計算機網路軟體實訓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3、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的就業方向:
計算機系統維護、網路管理、程序設計、網站建設、網路設備調試、網路構架工程師、網路集成工程師、網路安全工程師、數據恢復工程師、網路安全分析師等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