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應用層特點
擴展閱讀
轉轉搶手機網路異常 2025-05-14 14:13:11
忘記網路設置登錄密碼 2025-05-14 14:09:48

計算機網路應用層特點

發布時間: 2022-05-10 07:00:57

A. 計算機網路體系分為哪四層

1.、應用層

應用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高層,為用戶提供所需要的各種服務,例如:FTP、Telnet、DNS、SMTP等.

2.、傳輸層

傳輸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傳輸層,為應用層實體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保證了數據包的順序傳送及數據的完整性。該層定義了兩個主要的協議: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TCP協議提供的是一種可靠的、通過「三次握手」來連接的數據傳輸服務;而UDP協議提供的則是不保證可靠的(並不是不可靠)、無連接的數據傳輸服務.

3.、網際互聯層

網際互聯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網路層,主要解決主機到主機的通信問題。它所包含的協議設計數據包在整個網路上的邏輯傳輸。注重重新賦予主機一個IP地址來完成對主機的定址,它還負責數據包在多種網路中的路由。

該層有三個主要協議:網際協議(IP)、互聯網組管理協議(IGMP)和互聯網控制報文協議(ICMP)。

IP協議是網際互聯層最重要的協議,它提供的是一個可靠、無連接的數據報傳遞服務。

4.、網路接入層(即主機-網路層)

網路接入層與OSI參考模型中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相對應。它負責監視數據在主機和網路之間的交換。事實上,TCP/IP本身並未定義該層的協議,而由參與互連的各網路使用自己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協議,然後與TCP/IP的網路接入層進行連接。地址解析協議(ARP)工作在此層,即OSI參考模型的數據鏈路層。

(1)計算機網路應用層特點擴展閱讀:

OSI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architecture)劃分為以下七層:

物理層: 將數據轉換為可通過物理介質傳送的電子信號相當於郵局中的搬運工人。

數據鏈路層: 決定訪問網路介質的方式。

在此層將數據分幀,並處理流控制。本層指定拓撲結構並提供硬體定址,相當於郵局中的裝拆箱工人。

網路層: 使用權數據路由經過大型網路 相當於郵局中的排序工人。

傳輸層: 提供終端到終端的可靠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跑郵局的送信職員。

會話層: 允許用戶使用簡單易記的名稱建立連接 相當於公司中收寄信、寫信封與拆信封的秘書。

表示層: 協商數據交換格式 相當公司中簡報老闆、替老闆寫信的助理。

應用層: 用戶的應用程序和網路之間的介面老闆。

B. 網路五層結構

計算機網路五層結構是指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

1、應用層

專門針對某些應用提供服務。

2、傳輸層

網路層只把數據送到主機,但不會送到進程。傳輸層負責負責進程與主機間的傳輸,主機到主機的傳輸交由網路層負責。傳輸層也稱為端到端送。

3、網路層

把包裡面的目的地址拿出來,進行路由選擇,決定要往哪個方向傳輸。

負責從源通過路由選擇到目的地的過程,達到從源主機傳輸數據到目標主機的目的。

4、數據鏈路層

通過物理網路傳送包,這里的包是通過網路層交過來的數據報。

只完成一個節點到另一個節點的傳送(單跳)。

5、物理層

通過線路(可以是有形的線也可以是無線鏈路)傳送原始的比特流。

只完成一個節點到另一個節點的傳送(單跳)。

(2)計算機網路應用層特點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網路也稱計算機通信網。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若按此定義,則早期的面向終端的網路都不能算是計算機網路,而只能稱為聯機系統(因為那時的許多終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計算機)。但隨著硬體價格的下降,許多終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終端」和「自治的計算機」逐漸失去了嚴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計算機作為終端使用,按上述定義,則早期的那種面向終端的網路也可稱為計算機網路。

C. 為什麼計算機網路有七層和四層之說,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七層」是OSI參考模型,即物理層 、 數據鏈路層 、 網路層、傳輸層、 會話層 、表示層、應用層 ;
「四層」是 TCP/IP參考模型,即物理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應用層。
雖說有四層和七層之說,但是其實一樣的, TCP/IP中的物理鏈路層對應OSI中的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 ,網路層對應網路層,傳輸層對應傳輸層,應用層對應會話層 、表示層、應用層 。 相同點:
1、兩者都是以協議棧的概念為基礎
2、協議棧中的協議彼此相互獨立
3、下層對上層提供服務
不同點:
1、OSI是先有模型,TCP/IP是先有協議
2、TCP/IP用於Internet網路,OSI只用於參考,
3、層次數量不同
4、封裝不同(逐層封裝(OSI)與 越層封裝(TCP/IP))

D. 計算機網路應用層的功能

計算機網路應用層的功能是用於為用戶提供服務,是tcp/ip五層模型的最高層。從應用層看通訊,應該是兩個通信端點之間進程之間的邏輯連接。例如:A主機訪問了B主機,對於二者而言,雖然通信過程中存在多個物理鏈路。但是對應用層而言,他僅僅關注A程序到B程序的連接。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應用層作為最高層的協議集合,所以對應用層協議的添加和去除顯得更容易,並不用考慮上層協議的耦合。

(4)計算機網路應用層特點擴展閱讀:

應用層協議:每個應用層協議都是為了解決一類應用問題,而解決問題需要通過位於不同主機的多個應用進程之間的通信和協同來完成,應用層的具體內容就是定義這些通信規則。

利用網路的應用程序有很多,包括web瀏覽器、電子郵件、遠程登錄、文件傳輸、網路管理等。能夠讓這些應用進行特定通信處理的正式應用層協議。TCP和IP等下層協議是不依賴於上層應用類型、使用性范圍非常廣的協議。而應用協議則是為了實現某種應用而設計和創造的協議。

E. 應用層的功能特點

屬於應用的概念和協議發展得很快,使用面又很廣泛,這給應用功能的標准化帶來了復雜性和困難性。比起其它層來說,應用層需要的標准最多,但也是最不成熟的一層。但隨著應用層的發展,各種特定應用服務的增多,應用服務的標准化開展了許多研究工作,ISO已制定了一些國際標准(IS)和國際標准草案(DIS)。因此,通過介紹一些具有通用性的協議標准,來描述應用層的主要功能及其特點。
主要是提供網路任意端上應用程序之間的介面。 計算機網路上電子郵件的實現開始了人們通信方式的一場革命。電子郵件的吸引力,在於象電話一樣,速度快,不要求雙方都同時在場,而且還留下可供處理或多處投遞的書寫文電拷貝。
雖然電子郵件被認為只是文件運輸的一個特例,但它有一些不為所有文件運輸所共有的特殊性質。因為,電子郵件系統首先需考慮一個完善的人機界面,例如寫作,編輯和讀取電子郵件的介面,其次要提供一個運輸郵件所需的郵政管理功能,例如管理郵件表和遞交通知等。此外,電子郵件與通用文件運輸的另一個差別是,郵件文電是最高度結構化的文本。在許多系統中,每個文電除了它的內容外,還有大量的附加信息域,這些信息域包括發送方名和地址、接收方名和地址、投寄的日期和時刻、接收復寫副本的人員表、失效日期、重要性等級、安全許可性以及其它許多附加信息。1984年CCITT制定了叫做MHS(文電處理系統)的X.400建議的一系列協議。ISO試圖把它們收進OSI的應用層,並叫做MOTIS(面向文電的正交換系統)。由於X.400結構的缺少,這種吸收不是很簡單。1988年又修改了X.400,力爭與MOTIS會聚。本章我們將介紹MHS。 其它應用已經或正在標准化。在此,要介紹的是目錄服務、遠程作業錄入、圖形和信息通信。
(1)目錄服務:它類似於電子電話本,提供了在網路上找人或查到可用服務地址的方法。
(2)遠程作業錄入:允許在一台計算機上工作的用戶把作業提交到另一台計算機上去執行。
(3)圖形:具有發送如工程圖在遠地顯示和標繪的功能。
(4)信息通信:用於家庭或辦公室的公用信息服務。例如智能用戶電報、電視圖文等。
聯系控制服務元素]ACSE和up][2]sup]提交、並發與恢復CCR b]
隨著應用層的發展,各種特定應用服務增多,當初ISO7498中定義的應用層服務已大部
分劃歸到公共應用服務元素(CASE)中去了,而且許多應用有一定數據的共同部分,幾乎
所有這些應用都需要管理連接。為了避免每一個新的應用都要重新從頭開始,ISO決定把這
些公共部分實行標准化。下面描述其中最重要的兩個。
(1)聯系控制服務元素ACSE
聯系控制服務元素提供應用連接的建立和正常或異常釋放的功能。
所謂聯系是指兩個應用實體之間的連接;聯系控制服務元素是應用層的基本核心子集
。提出以下幾個ACSE原語:
1)A一ASSOCIATE建立一個聯系
2)A一RELEASE 釋放一個聯系
3)A一ABORT 用戶發起的夭折
4)A一P一ABORT 提供者發起的夭折
每一條ACSE原語與相應的表示層服務原語有一一映照關系,也即應用聯系與表示連接
是同時建立、同時釋放的。
(2)託付、並發和恢復(CCR)
CCR的主要目的就是協調若干個(相互關聯的)應用聯系,為基本多應用聯系的信息處
理任務提供一個安全和高效的環境。幾乎所有的需要可靠性操作的應用都使用CCR。
在CCR模型中,數據分為兩大類:安全數據和常規數據,所謂安全數據是那些能經受應
用失敗,並且在應用聯系恢復到正常後可以重新引用的數據。通常是把安全數據存儲在外
部存儲介質中。為了保證安全數據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對它的修改要用一些特定的規則,
例如特定的封鎖機制。所謂常規數據是那些在應用聯系工作期間並沒有被保存在可靠存儲
區域的數據。例如在緩沖區或工作棧中。當應用聯系受到破壞後,這些數據將不再可用。

F. 計算機網路體系共分基層每層有什麼特點

計算機網路是計算機的互連,它的基本功能是網路通信。網路通信根據網路系統不同的拓撲結構可歸納為兩種基本方式:第一種為相鄰結點之間通過直達通路的通信,稱為點到點通信;第二種為不相鄰結點之間通過中間結點鏈接起來形成間接可達通路的通信,稱為端到端通信。很顯然,點到點通信是端到端通信的基礎,端到端通信是點到點通信的延伸。

點到點通信時,在兩台計算機上必須要有相應的通信軟體。這種通信軟體除了與各自操作治理系統介面外,還應有兩個介面界面:一個向上,也就是向用戶應用的界面;一個向下,也就是向通信的界面。這樣通信軟體的設計就自然劃分為兩個相對獨立的模塊,形成用戶服務層US和通信服務層CS兩個基本層次體系。

端到端通信鏈路是把若干點到點的通信線路通過中間結點鏈接起來而形成的,因此,要實現端到端的通信,除了要依靠各自相鄰結點間點到點通信聯接的正確可靠外,還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在中間結點上要具有路由轉接功能,即源結點的報文可通過中間結點的路由轉發,形成一條到達目標結點的端到端的鏈路;第二,在端結點上要具有啟動、建立和維護這條端到端鏈路的功能。啟動和建立鏈路是指發送端結點與接收端結點在正式通信前雙方進行的通信,以建立端到端鏈路的過程。維護鏈路是指在端到端鏈路通信過程中對差錯或流量控制等問題的處理。

因此在網路端到端通信的環境中,需要在通信服務層與應用服務層之間增加一個新的層次來專門處理網路端到端的正確可靠的通信問題,稱為網路服務層NS。

對於通信服務層,它的基本功能是實現相鄰計算機結點之間的點到點通信,它一般要經過兩個步驟:第一步,發送端把幀大小的數據塊從內存發送到網卡上去;第二步,由網卡將數據以位串形式發送到物理通信線路上去。在接收端執行相反的過程。對應這兩步不同的操作過程,通信服務層進一步劃分為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

對於網路服務層,它的功能也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建立、維護和治理端到端鏈路的功能;二是進行路由選擇的功能。端到端通信鏈路的建立、維護和治理功能又可分為兩個側面,一是與它下面網路層有關的鏈路建立治理功能,另一是與它上面端用戶啟動鏈路並建立與使用鏈路通信的有關治理功能。對應這三部分功能,網路服務層劃分為三個層次:會晤層、傳輸層和網路層,分別處理端到端鏈路中與高層用戶有關的問題,端到端鏈路通信中網路層以下實際鏈路聯接過程有關的問題,以及路由選擇的問題。

對於用戶服務層,它的功能主要是處理網路用戶介面的應用請求和服務。考慮到高層用戶介面要求支持多用戶、多種應用功能,以及可能是異種機、異種OS應用環境的實際情況,分出一層作為支持不同網路具體應用的用戶服務,取名為應用層。分出另一層用以實現為所有應用或多種應用都需要解決的某些共同的用戶服務要求,取名為表示層。

G. 在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中,各分層結構的特點是什麼

物理層:物理介面規范,傳輸比特流,網卡是工作在物理層的。
數據層:成幀,保證幀的無誤傳輸,MAC地址,形成EHTHERNET幀
網路層:路由選擇,流量控制,IP地址,形成IP包
傳輸層:埠地址,如HTTP對應80埠。TCP和UDP工作於該層,還有
差錯校驗和流量控制。
會話層:組織兩個會話進程之間的通信,並管理數據的交換使用ETBIOS
和WINSOCK協議。QQ等軟體進行通訊因該是工作在會話層的。
表示層:使得不同操作系統之間通信成為可能。
應用層:對應於各個應用軟體

H. OSI七層中應用層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OSI七層中應用層的主要功能是為用於通信的應用程序和用於消息傳輸的底層網路提供介面。

應用層是七層OSI模型的第七層。應用層直接和應用程序介面並提供常見的網路應用服務。應用層也向表示層發出請求。

應用層是開放系統的最高層,是直接為應用進程提供服務的。其作用是在實現多個系統應用進程相互通信的同時,完成一系列業務處理所需的服務,其服務元素分為兩類:公共應用服務元素CASE和特定應用服務元素SASE。

CASE提供最基本的服務,它成為應用層中任何用戶和任何服務元素的用戶,主要為應用進程通信,分布系統實現提供基本的控制機制;

特定服務SASE則要滿足一些特定服務,如文卷傳送,訪問管理,作業傳送,銀行事務,訂單輸入等。這些將涉及到虛擬終端,作業傳送與操作,文卷傳送及訪問管理,遠程資料庫訪問,圖形核心系統,開放系統互連管理等等。

(8)計算機網路應用層特點擴展閱讀

OSI七層網路參考模型:

Layer 7: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Layer 6: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Layer 5:會話層(Session Layer)

Layer 4: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Layer 3:網路層(Network Layer)

Layer 2: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

Layer 1:物理層(Physical Layer)

I.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應用層是什麼

應用層是開放系統的最高層,是直接為應用進程提供服務的。其作用是在實現多個系統應用進程相互通信的同時,完成一系列業務處理所需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