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問答題(共20分)
1、寫出下列交換機配置命令實現的作用。(10分)
(1)Swith(config)#access-list 101 deny icmp 2.2.2.2 3.3.3.3 0.0.0.0 echo
拒絕主機2.2.2.2 ping 3.3.3.3的數據。
(2)Swith(config)#access-list 102 permit udp any 5.5.5.5 0.0.0.0 eq 1600
允許任何主機訪問5.5.5.5的UDP1600號埠
(3)Swith(config-if)#plex half
將介面改為全雙工模式。
(4)Swith(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18.18.18.18
指定默認路由下一跳地址為18.18.18.18
(5)Swith#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將運行的配置保存到NVRAM
2、寫出下列路由器配置命令實現的作用(共20分)
(1)routre(config)#interface ethernet0
routre(config)#ip address 29.1.1.1 255.255.255.0
將e0口的IP設置為29.1.1.1
(2)routre#show ip nat translation
查看NAT轉換表。
(3)routre(config-if)#speed 100
更改以太口的速率為100Mbps
(4)routre(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
將串口數據封裝為PPP格式
(5)routre(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將介面加入到vlan2
六、理解題
1、有2個介面,f0/0ip為218.1.1.134 掩碼為255.255.255.192,f0/1IP為200.4.3.8 掩碼為255.255.255.0,默認路由為 218.1.1.133,路由器的名字為 border-Router
,IOS的版本是 13.1
2、(10分)
閱讀下列某交換機的配置,說明其中包含的信息。
SW#config t 進入全局模式
SW(config)#interface vlan 2 進入vlan介面
SW(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1 255.255.255.0 給vlan介面配置IP
SW(config-if)#ip helper-address 192.168.2.254 指定DHCP的IP為192.168.2.254
SW(config-if)#no shutdown 激活vlan埠
3、(10分)
有一台CISCO3550交換機的快速乙太網埠F0/1的IP地址設置為192.168.1.1,讓其作為192.168.1.0/24網段的網關,快速乙太網埠F0/2的IP地址設置為192.168.2.1,讓其作為192.168.2.0/24網段的網關,交換機的名稱為Swutch,從Swutch>提示符開始寫出具體配置命令。
這個題好像有問題。
㈡ 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1、運算器和控制器屬於計算機的(C ) A、外部設備B、內存C、CPUD、系統軟體2、數據傳輸速率是Modem的重要技術指標,單位為( A )A、b/sB、Bytes/SC、KB/SD、MB/S3、計算機的核心部分是( C )A、操作系統B、硬碟XC、CPUD、內存4、Intranet採用的協議為( A)A、TCP/IPB、PX/SPXC、SET/SSLD、X.255、顯示器和列印機屬於計算機系統中的( C )A、輔助存儲器B、輸入設備C、輸出設備D、軟體系統6、( D)是隨機存取存儲器。A、CPUB、內存C、ROMD、RAM7、按照計算機軟體系統的分類,SQL2000屬於(D )A、通用軟體B、操作系統C、語言處理系統D、資料庫管理系統8、( B)的實際名稱叫非易失隨機訪問存儲器(NVRAM),特點是斷電後數據不消失,因此可以作為外部存儲器使用。A、快閃記憶體B、內存C、ROMD、硬碟9、大多數區域網採用以中央結點為中心與各結點連接的方式,按拓撲結構分,這屬於( B )結構。A、環型B、星型C、匯流排型D、多邊型10、一條實際的傳輸介質,如雙絞線可包含( D )信道。A、1個B、2個C、3個D、多個1 (多選) (B )和(C )統稱為外部設備。P1
A.存儲器 B.外存儲器 C.輸入輸出設備 D.外圍設備
2 (多選) 微型計算機的主要組成部分有( ABC)和其它外圍設備等。P1
A.存儲器 B.輸入輸出設備 C.CPU D.掃描儀
3 (單選) (C)是指組成計算機的任何機械的、磁性的、電子的裝置或部件。 P1
A.計算機軟體 B.計算機軟體系統 C.計算機硬體 D.計算機硬體系統
5 (多選) 不論大型計算機、小型計算機還是微型計算機,都是由( A)和(B )兩大部分組成。 P1
A.計算機硬體系統 B.計算機軟體系統 C.計算機系統 D.計算機輔助工具
6 (多選) 微型計算機的內存根據其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為(A )和( D) P3
A.RAM B.DVD C.CD-ROM D.ROM
7 (單選) CPU的主要技術指標之一是主頻,主頻越(B ),表明CPU的運算速度越快,當然性能也越好。 P2
A.低 B.高 C.中等 D.一般
8 (單選) (B )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對數據的算術運算、邏輯運算和邏輯判斷等操作。 P2
A.控制器 B.運算器 C.計算器 D.存儲器
9 (多選) 中央處理器稱為CPU,它主要由( C)和( A)組成,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P1
A.控制器 B.計算器 C.運算器 D.數據機
10 (多選) 文字處理軟體按功能分,大致有以下幾大類( BAC)。 P8
A.具有較完備功能的文字處理軟體 B.簡單的文本編輯程序
C.專業印刷排版系統 D.表格處理軟體
11 (多選) 根據開發方式和適用范圍,應用軟體又可分為(B )和(C)。 P8
A.文字處理軟體 B.通用應用軟體 C.定製應用軟體 D.管理系統軟體
12 (單選) 在整個計算機系統中,( C)具有特殊的地位,它能對計算機的硬體、軟體資源和數據資源進行有效的管理。 P7
A.語言處理系統 B.資料庫管理系統 C.操作系統 D.常用服務程序
13 (單選) ( B)包括操作系統、語言處理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和常用服務程序等。 P7
A.應用軟體 B.系統軟體 C.定製軟體 D.輔助開發軟體
14 (單選) 在Internet上所有主機都有一個」名字-地址」及」地址-名字」的映射,完成這一映射的系統叫做域名系統。那麼,完成」名字-地址」映射的過程叫( D)。 P16
A.反向解析 B.逆向解析 C.順向解析 D.正向解析
15 (單選) 每個IP地址由網路地址和 ( B)兩部分組成。 P15
A.伺服器地址 B.主機地址 C.客戶機地址 D.域名地址
16 (單選) 區域網作用范圍小,分布在一個房間、一個建築物或一個企事業單位。地理范圍在10m~1km。傳輸速率在( C)以上。P10
A.1.5Mbps B.2Mbps C.1Mbps D.10Mbps
17 (多選) 決定區域網 特性的主要技術要素有:(ABC )。 P12
A.網路拓撲 B.傳輸介質 C.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D.區域網傳輸協議
18 (多選) 計算機網路按分布距離可分為(ACD )。P10
A.區域網 B.互聯網 C.廣域網 D.城域網
19 (多選) 常用的數據交換技術有:(ABD )。P20
A.線路交換 B.報文交換 C.端到端交換 D.分組交換
20 (單選) 數據通信系統是指以計算機為中心,用通信線路與數據終端設備連接起來,執行( A)的系統。P16
A.數據通信 B.線路通信 C.單工通信 D.雙工通信
21 (單選) (C )是將組成字元的各個比特按順序逐位地在信道上傳輸。 P18
A.並行傳輸 B.基帶傳輸 C.串列傳輸 D.頻帶傳輸
22 (多選) 通信的目的是信息傳輸。那麼,通信的三要素是( ABC)。 P16
A.信源 B.載體 C.信宿 D. 信道
㈢ 配置路由器試題...實在是沒財富了...QAQ
211.70.248.0 211.70.248.1 211.70.248.30 211.70.248.31 255.255.255.224
*.*.*.32 *.*.*.33 *.*.*.62 *.*.*.63 255.255.255.224
*.*.*.64 *.*.*.65 *.*.*.94 *.*.*.95 255.255.255.224
*.*.*.96 *.*.*.97 *.*.*.126 *.*.*.127 255.255.255.224
*.*.*.128 *.*.*.129 *.*.*.158 *.*.*.159 255.255.255.224
㈣ 路由器、路由表試題
N1 5 E
N2 2 C
N3 8 C
N4 3 E
N6 4 C
N8 4 E
N9 3 C
------------
說明:
上面是解答,原因如下:
路由器自己有路由表,在收到路由更新後會將收到的路由信息和本地的路由表進行比較:
1. 如果新發的路由信息原路由表中無,於是添加,如此處的N1,N3,N4
2. 如果新發的路由信息原路由表中已有,則比較管理距離(AD):
1)、如果新路由信息中AD比原有AD大,則不進行更新,如此處的N2
2)、如果新路由信息中AD比原有AD小,則進行更新,如N6
3. 依次比較完所有的新路由信息後,就更新完了路由表,如上所示
希望對你有用!,祝你好運!
㈤ 計算機網路試題(就一道)
RIP路由協議及工作原理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協議)是應用較早、使用較普遍的內部網關協議(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適用於小型同類網路的一個自治系統(AS)內的路由信息的傳遞。RIP協議是基於距離矢量演算法(Distance Vector Algorithms,DVA)的。它使用「跳數」,即metric來衡量到達目標地址的路由距離。文檔見RFC1058、RFC1723。它是一個用於路由器和主機間交換路由信息的距離向量協議,目前最新的版本為v4,也就是RIPv4。
至於上面所說到的「內部網關協議」,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由於歷史的原因,當前的 INTERNET 網被組成一系列的自治系統,各自治系統通過一個核心路由器連到主幹網上。而一個自治系統往往對應一個組織實體(比如一個公司或大學)內部的網路與路由器集合。每個自治系統都有自己的路由技術,對不同的自治系統路由技術是不相同的。用於自治系統間介面上的路由協議稱為「外部網關協議」,簡稱EGP (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而用於自治系統內部的路由協議稱為「內部網關協議」,簡稱 IGP。內部網關與外部網關協議不同,外部路由協議只有一個,而內部路由器協議則是一族。各內部路由器協議的區別在於距離制式(distance metric, 即距離度量標准)不同,和路由刷新演算法不同。RIP協議是最廣泛使用的IGP類協議之一,著名的路徑刷新程序Routed便是根據RIP實現的。RIP協議被設計用於使用同種技術的中型網路,因此適應於大多數的校園網和使用速率變化不是很大的連續線的地區性網路。對於更復雜的環境,一般不使用RIP協議。
1. RIP工作原理
RIP協議是基於Bellham-Ford(距離向量)演算法,此演算法1969年被用於計算機路由選擇,正式協議首先是由Xerox於1970年開發的,當時是作為Xerox的「Networking Services(NXS)」協議族的一部分。由於RIP實現簡單,迅速成為使用范圍最廣泛的路由協議。
路由器的關鍵作用是用於網路的互連,每個路由器與兩個以上的實際網路相連,負責在這些網路之間轉發數據報。在討論 IP 進行選路和對報文進行轉發時,我們總是假設路由器包含了正確的路由,而且路由器可以利用 ICMP 重定向機制來要求與之相連的主機更改路由。但在實際情況下,IP 進行選路之前必須先通過某種方法獲取正確的路由表。在小型的、變化緩慢的互連網路中,管理者可以用手工方式來建立和更改路由表。而在大型的、迅速變化的環境下,人工更新的辦法慢得不能接受。這就需要自動更新路由表的方法,即所謂的動態路由協議,RIP協議是其中最簡單的一種。
在路由實現時,RIP作為一個系統長駐進程(daemon)而存在於路由器中,負責從網路系統的其它路由器接收路由信息,從而對本地IP層路由表作動態的維護,保證IP層發送報文時選擇正確的路由。同時負責廣播本路由器的路由信息,通知相鄰路由器作相應的修改。RIP協議處於UDP協議的上層,RIP所接收的路由信息都封裝在UDP協議的數據報中,RIP在520號UDP埠上接收來自遠程路由器的路由修改信息,並對本地的路由表做相應的修改,同時通知其它路由器。通過這種方式,達到全局路由的有效。
RIP路由協議用「更新(UNPDATES)」和「請求(REQUESTS)」這兩種分組來傳輸信息的。每個具有RIP協議功能的路由器每隔30秒用UDP520埠給與之直接相連的機器廣播更新信息。更新信息反映了該路由器所有的路由選擇信息資料庫。路由選擇信息資料庫的每個條目由「區域網上能達到的IP地址」和「與該網路的距離」兩部分組成。請求信息用於尋找網路上能發出RIP報文的其他設備。
RIP用「路程段數」(即「跳數」)作為網路距離的尺度。每個路由器在給相鄰路由器發出路由信息時,都會給每個路徑加上內部距離。在如圖9-31中,路由器3直接和網路C相連。當它向路由器2通告網路142.10.0.0的路徑時,它把跳數增加1。與之相似,路由器2把跳數增加到「2」,且通告路徑給路由器1,則路由器2和路由器1與路由器3所在網路142.10.0.0的距離分別是1跳、2跳
㈥ 寬頻ip網路考試試題路由器交換結構的交換方式有哪些
高性能路由器交換結構的設計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吞吐量,報文丟失率,報文延時,緩沖空間和實現的復雜性等。1.交換結構的實現 從實現手段來看,交換晶元一般有兩種實現方式:Crossbar方式和共享內存方式。Crossbar方式相當於一個開關陣列,入口數據通過自尋路方式到達出口,當然還需要周邊的控制部件對尋路方式進行設置。而共享內存晶元則像一個功能單一的CPU,有控制部件和寄存器部件,控制部件可以靈活地實現各種控制演算法來操作寄存器。相對來說,共享內存方式實現起來更為復雜。 交換晶元對於外部介面的處理方式也有兩種:不包括介面功能,或者將介面功能集成在交換晶元內。2.構造大型路由器交換結構 共享存儲和共享介質的方法受訪存時間的影響,吞吐量受限。空分結構對吞吐量沒有特殊的制約,影響規模擴展的是一些物理因素,例如引腳的數目,電路的密度等。但是隨之出現的互連復雜性,功耗以及可靠性,可維護性等問題復雜。為了提高Crossbar結構的吞吐量,需要解決HOL阻塞問題,從而進一步增加了實現的復雜性。 一般認為,實現T比特及其以上的交換性能只靠擴大規模和增大尺寸是很難做到的。比較有效的方法是將一組交換模塊互連,通過小型的交換模塊互連實現更高性能的交換結構。3.容錯和可靠性 通過對關鍵部件的冗餘備份來實現,在路由器中,報文路由和緩沖結構是關鍵部件。除了冗餘,還要考慮故障的檢測,隔離和恢復。4.多播的支持 新聞,商業數據,音頻,視頻信息的分發和多方會議等新型應用或服務具有多播特性,要求路由器支持多播。在基於共享介質和分布式輸出緩沖交換結構中,多播支持非常自然,可以通過廣播發送和輸出介面過濾的方法實現。但是需要附加的控制邏輯,有兩種方法,一是對報文進行復制,這樣需要更多存儲空間;而是從同一個存儲位置多次讀取一個報文,這要求控制邏輯將報文在存儲體內保存較長時間,直到送到所有多播介面。 在Crossbar交換結構中實現多播並不復雜。但是會帶來問題。在基於輸入緩沖的Crossbar交換結構中,將到達的報文從一個介面廣播到多個介面非常簡單,但是會加劇輸入緩沖區的HOL阻塞問題。緩解此問題要增加緩沖控制的復雜性。但是,如果採用報文復制方法,會降低交換結構的有效吞吐量。還有其他一些方法,提高多播轉發性能,這是業界研究的一個熱點問題。5.緩沖區管理和QoS IP電話,視頻會議以及其他一些關鍵應用要求路由器交換結構提供優先順序支持。這些應用對絕對時延和延遲變化(即抖動)非常敏感。這可以通過劃分優先順序來實現。例如,在輸出緩沖交換結構中,每個輸出埠一般有多個緩沖區,每個緩沖區與一個QoS級別的數據相對應。這些緩沖區可以是物理上彼此分離的緩沖區,也可能是一個物理緩沖區邏輯劃分的結果。 緩沖區管理包括輸入埠的報文丟棄策略和輸出埠的報文調度策略。IP路由器中的緩沖區管理涉及時間(報文調度)和空間(報文丟棄)兩個方面。不同QoS級別的報文在時空二維的差異分別表現為轉發時延和丟棄優先順序。6.定長和變長報文 報文通過背板進行交換時可以作為長度可變報文,或者分割為定長的信元,到輸出埠再重新組裝。由於變長會影響交換性能,所以高性能路由器一般都採用信元模式進行交換。原因:如果將時間均分成一個個時槽,在每個時槽結束的時候,所有的輸出和輸入會同時空閑,調度器將檢查那些等待通過交換開關的報文。然後,選擇一種配置,決定在下一個時槽哪些輸入和哪些輸出互連。這種做法很容易在連接間實現公平性,不會餓死輸入或輸出,維持Crossbar交換開關的高效利用。7.報文延時控制 輸入阻塞和輸出阻塞都會造成報文延時不可預測。有兩種方法可以克服這個問題:優先順序方法和提高加速比的方法。8.大容量交換晶元的實現 對於CPU,Intel已經有了2GHz以上的微處理器。在交換晶元產品方面,Vitesse也推出了160G容量的晶元。傑爾系統面向城域和核心網路推出了OC-768C的交換晶元。2003年9月,Vitesse推出業界首個時隙交換的340G交換晶元VSC9195。9.波長交換和IP路由的綜合
㈦ 關於華為路由器的一個試題
回答這個問題要理解一下出題人的心理,其實這也是做選擇的題的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如果,分析TCP/IP過程的話,實際情況是這一題是很不嚴密的:
我們看題目:「路由器會怎樣處理發自這台PC的數據包?」
這里沒有說明是什麼樣的數據包,PC有可能能發送到路由的數據包郵很多種,如果是廣播包路由器是有可能會有解釋和響應的,如果PC的IP地址為192.168.1.X,PC也是有可能建立於路由器的通信的。
但是分析出題人的心理,這里的數據包應該是指一個需要路由轉發的數據包,現在我們假設PC發出了一個需要路由轉發的數據包,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實際上如果PC准備發送一個需要路由轉發的數據包時,它第一步需要做的是使用ARP協議,找到網路中 192.168.2.1這個地址所對應的MAC地址。它會發送一個ARP廣播包,要求網路中地址為192.168.2.1的設備進行響應,這個廣播包會被同一子網內的所有設備接收,但僅僅地址為192.168.2.1的設備會響應,其它設備會直接丟棄。
因為網路中根本沒有192.168.2.1這個設備,所以PC會反復發送ARP廣播包,真正需要發送的數據包會卡在這一步,根本不會發送。
現在來看題目選項:A)的錯誤在於裡面提到了網段的概念,實際上路由器根本就沒有判斷網段,他直接丟棄了那個ARP廣播包
D)是比較貼切的描述。
㈧ 關於路由器與交換機的考試題
1至3台PC——17交換——20路由——20路由——17交換——1至3台PC
1台PC——20路由——17交換——20路由——17交換——3台PC
1台PC——20路由——20路由——17交換——17交換——3台PC
不能出現1台以上的PC直接接路由,2004隻有兩個固定乙太網埠,又沒給擴展模塊,因此一個埠接對端的前提下只能直接接一台PC
㈨ 求"計算機網路原理與使用技術"試題
一、單項或多項選擇題(紅色標記的為答案,每題2分,共60分)
1. 下列哪種交換方法實時性最好?C
(A)報文分組交換
(B)報文交換
(C)線路交換
(D)各種方法都一樣
2.下列傳輸介質中,哪種傳輸介質的抗干擾性最好? B
(A)雙絞線
(B)光纜
(C)同軸電纜
(D)無線介質
3.下列說法哪些正確:B
(1) 虛電路與電路交換沒有實質不同
(2) 在通信的兩站間只能建立一條虛電路
(3) 虛電路有連接建立、數據傳輸、連接拆除三個階段
(4) 虛電路的各結點不需要為每個分組作路由選擇判定
4.決定區域網特性的三個主要技術是: ABC
(A)拓撲結構
(B)傳輸介質
(C)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D)鏈路距離
5.按照路徑選擇演算法,連接LAN的網橋通常分為A 。
(A)透明網橋
(B)協議轉換網橋
(C)源路徑選擇透明網橋
(D)源路徑選擇網橋
6.在Web的Client/Server工作環境中, 起著控制的作用。 B
(A)Web伺服器
(B)Web瀏覽器
(C)HTTP協議
(D)HTML語言
7.幀中繼技術本質上是分組交換技術,它與X .25建議的主要關系是 。 B
(A)對X.25協議進行了擴充
(B)對X.25協議進行了簡化
(C)與X.25協議進無關
(D)都不是
8.在OSI/RM中,一個層N與它之上的N+1層的關系是什麼? A
(A)第N層為第N+1層提供服務
(B)第N+1層把從第N接收的信息添一個報頭
(C)第N層使用第N+1層提供的服務
(D)第N層與第N+1層相互沒有影響
9.兩個不同計算機類型能通信,如果: ABC
(A)它們符合OSI/RM
(B)它們都使用TCP/IP
(C)它們都使用兼容的協議組
(D)它們一個是WINDOWS,一個是UNIX工作站
10.域名與下面哪個一一對應? B
(A)物理地址
(B)IP地址
(C)網路
(D)以上都不是
11.ARP協議的主要功能是: A
(A)將IP地址解析為物理地址
(B)將物理地址解析為IP地址
(C)將主機名解析為IP地址
(D)將解析IP地址為主機名
12.以下哪個IP地址屬於C類地址?BC
(A)10.2.3.4
(B)202.38.214.2
(C)192.38.214.2
(D)224.38.214.2
13.下列哪些分段可能是數據長度為336位元組的IP數據報的分段? AD
(A)數據長度=320,偏移=0,M標志=1
(B)數據長度=320,偏移=0,M標志=0
(C)數據長度=16,偏移=320,M標志=0
(D)數據長度=16,偏移=40,M標志=0
14.WWW伺服器把信息組織成 。 B
(A)集中網頁
(B)分布式超文本/超媒體
(C)關系資料庫
(D)主頁
15.網路的配置主要是安裝和配置 。 D
(A)用戶
(B)IP地址
(C)網卡
(D)協議
16.無論是SLIP還是PPP協議都是 協議。 D
(A)物理層
(B)傳輸層
(C)網路層
(D)數據鏈路層
17.在計算機網路中 只隔離沖突,但不隔離廣播。 C
(A)中繼器
(B)路由器
(C)網橋
(D)網關
18.當相鄰高層的實體把 傳到低層實體後,被低層實體視為 。 D
(A)IDU,PDU
(B)PDU,IDU
(C)IDU,SDU
(D)PDU,SDU
19.物理層協議主要規定了 等四大特性。 ABCD
(A)機械(B)功能 (C)電氣(D)過程
20.任何一層的報文由 組成。 AD
(A)報頭
(B)協議
(C)數據報
(D)上一個相鄰高層的實體的數據
21.描述中數據鏈路層的數據單位是 。 D
(A)報文
(B)分組
(C)數據報
(D)幀
22.下述哪個選擇正確地描述了OSI/RM的分層次序。C
(A)PH、DL、T、N、P、S、A
(B)PH、DL、N、T、P、S、A
(C)PH、DL、N、T、S、P、A
(D)DL、PH、T、N、P、S、A
23.在載波偵聽與匯流排訪問方法上,CSMA/CD類似------CSMA協議。 A
(A)1-堅持式
(B)P-堅持式
(C)非堅持式
(D)都不是
24.路由器通過 層進行網路互連。 D
(A)物理層
(B)數據鏈路層
(C)運輸層
(D)網路層
25.下面 網路技術最適合多媒體通信的需求。 C
(A)X.25
(B)ISDN
(C)ATM
(D)幀中繼
26.區域網常用的拓撲結構有____。 ABC
(A)匯流排型
(B)星型
(C)環型
(D)不規則型
27.下列哪種交換方法最有效地使用網路帶寬? A
(A)報文分組交換
(B)報文交換
(C)線路交換
(D)各種方法都一樣
28.數據通信中,利用編碼來進行差錯控制的方法,基本上有兩種: AB
(A)自動重發請求ARQ
(B)前向糾錯FEC
(C)混合糾錯HEC
(D)糾錯編碼
29.OSI/RM的三個主要概念是: C
(A)architecture、model、switch
(B)subnet、layer、primitives
(C)services、interface、protocol
(D)WAN、MAN、LAN
30.決定HDLC幀類型的欄位是: C
(A)A欄位
(B)B欄位
(C)C欄位
(D)F欄位
二、(本題12分)三個網路經網橋B和路由器RT互連在一起,如圖1所示。若主機S向主機T發送數據。主機S發送數據幀F1,經路由器RT後變成F2,再經過網橋B達到主機T後變成F3。在每個數據幀中,包含有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那麼請根據這四個地址在幀中的實際位置,用圖中所給定的地址將它們標識在數據幀F1 、F2、和F3中。
F1
F2
F3
三、(本題12分)如圖2所示的是TCP連接管理有限狀態機。圖中客戶端的狀態變換用實線,伺服器端的狀態變換用虛線。請以 事件/動作 的形式,直接在圖中的粗實線和虛線上標出其狀態變換的條件(本題答案做在試題卷上)。
四、(本題16分)請根據圖3所示的網路,描述使用RIP協議時路由表的建立過程(註:只要給出各路由器在建立路由表的過程中使用的路由表)。
路由表樣板:
㈩ 【計算機網路考題】一個網段劃分為3個子網,並用2個路由器把它們連接起來,怎麼分配IP
c類子網劃分,劃分三個子網的話,根據要求那麼必須劃分4個子網,那麼每個子網可劃分62主機,四個子網IP是192.168.1.1,192.168.1.64,192.168.1.128,192.168.1.192。主路由子網掩碼255.255.25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