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計算機網路中,通信雙方必須遵守的規則或約定,稱為
標准答案就是:通信協議!
2. 計算機網路中任意兩個結點間的通信規則叫什麼
協議!
通信協議是指雙方實體完成通信或服務所必須遵循的規則和約定。
3. 計算機網路中,通信雙方必須共同遵守的規則或約定,稱為什麼
IPX/SPX和交叉平台TCP/IP。
4. 計算機網路5431規則
你說的應該是計算機網路綜合布線543規則吧,後面那個1業界的人都是省掉了的~~~~
10M乙太網應遵循5-4-3規則。既在一個10M網路中,一共可以分為5個網段,其中用4個中繼器連接,允許其中3個網段有設備,其他2個網段只是傳輸距離的延長。在10BSE-T網路中,只允許級連4個HUB。可以使用可堆疊的集線器,可堆疊集線器如DE1824,可以堆疊8個,在邏輯上這8個HUB棧可以看作一個HUB。或者可以使用交換機和HUB連接。避免了5-4-3規則的限制,而增加埠數。
要注意集線器堆疊和級聯是有區別的,堆疊方式採用廠家的堆疊電纜,堆疊在一起的集線器在邏輯上作為一個集線器,不受5-4-3規則的限制。級聯方式採用cross-over電纜(1、2和3、6反接),受5-4-3限制,只能級聯4個集線器。
網上給你復制過來的,我自己的書沒帶,有一年沒摸過了,有點忘乎了,不敢亂說,先給你看一下,不滿意的話,請追問,我回家給你弄個資料發過來就是
5. 計算機網路是如何定義的怎樣理解網路中的協議
簡單地說,計算機網路就是通過電纜、電話線或無線通訊將兩台以上的計算機互連起來的集合。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經歷了面向終端的單級計算機網路、計算機網路對計算機網路和開放式標准化計算機網路三個階段。 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總的來說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氣)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在定義上非常簡單:網路就是一群通過一定形式連接起來的計算機。 一個網路可以由兩台計算機組成,也可以擁有在同一大樓裡面的上千台計算機和使用者。我們通常指這樣的網路為區域網(LAN, Local Area Network),由LAN再延伸出去更大的范圍,比如整個城市甚至整個國家,這樣的網路我們稱為廣域網(WAN, Wide Area Network),當然您如果要再仔細劃分的話,還可以有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和 CAN(Citywide Area Network),這些網路都需要有專門的管理人員進行維護。 因為我們最常使用的還是LAN,(即使我們從家中連上Internet,其實也是先連上ISP的LAN),所以這里我們主要討論的還是以LAN為主。LAN可以說是眾多網路裡面的最基本單位了,等您對LAN有了一定的認識,再去了解WAN和Internet就比較容易入手了,只不過需要了解更多更復雜的通訊手段而已。 其實,最早出現的名詞應該是 Internet,然後人民將 Internet 的概念和技巧引入到內部的私人網路,可以是獨立的一個 LAN 也可以是專屬的 WAN ,於是就稱為 Intranet 了。它們之間的最大分別是:開放性。Internet 是開放的,不屬於任何人,只要能連接得到您就屬於其中一員,也就能獲得上面開放的資源;相對而言,Intranet 則是專屬的、非開放的,它往往存在於於私有網路之上,只是其結構和服務方式和設計,都參考 Internet 的模式而已。 Internet vs Intranet 至於Extranet,算得上是針對 Intranet 而延伸出來的概念。既然 Intranet 是指內網路部而言,那麼 Extranet 則指外部的網路了。Extranet 通常是企業和 Internet 連接,以向公共提供服務的網路。不過,這並非是單純根據物理或邏輯位置來定義,主要是以連接的形式和功能來區分。例如某個外部網路,如果單純的透過網路來連接我們的 Extranet 或 Intranet ,那它只是一個毫不相關的外部個體而已;但是,如果我們用 VPN 或其它信任形式將對方連接起來,那麼對方也可以屬於 Extranet 或 Internet 的部份。 Internet vs internet Internet 是個專業名詞,特指英特網。 internet 是互聯網的泛指,著重於網路的互連互通,英特網就是由多個互聯網連接而成。網路中的協議協議,就是網路中計算機和計算機(如客戶端和伺服器端)之間溝通的約定,計算機之間數據傳輸,通信的規則。如同,我們人與人之間溝通,需要語言,而需要都能理解的語言,如普通話。 計算機中,對協議的操作和實現,一般有軟體來實現。在我們用的Windwos系統中,有專門的軟體來操作執行相關的協議。如我們用到的瀏覽器,他就要調用相關的專門協議,如tcp/ip ,http等來達到目的。首先說,網路協議肯定不是你說的「協議規則下的工作軟體」。 計算機網路中要做到有條不紊的交換數據,就必須遵守一些事先約好的規則。這些規則明確的說明了所交換的數據的格式以及有關的同步問題。這些為網路中的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准或是約定就是網路協議。 打個比方,要想公路上汽車、自行車、行人都能井井有條而不出亂子,就必須遵守交通規則,「網路協議」就類似這個「交通規則」!!
6. 在計算機網路中,收發雙方同層之間必須遵守的規則叫什麼
協議,網路協議的簡稱,網路協議是通信計算機雙方必須共同遵從的一組約定。如怎麼樣建立連接、怎麼樣互相識別等。只有遵守這個約定,計算機之間才能相互通信交流。它的三要素是:語法、語義、時序。
為了使數據在網路上從源到達目的,網路通信的參與方必須遵循相同的規則,這套規則稱為協議(protocol),它最終體現為在網路上傳輸的數據包的格式。
協議往往分成幾個層次進行定義,分層定義是為了使某一層協議的改變不影響其他層次的協議。
7. 網路中管理計算機通信的規則稱為什麼
TCP/IP協議的一種
網路中計算機或設備之間進行通信的一系列規則的集合
叫協議
8. 計算機網路基本組成是什麼簡答題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基本上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與一般的事物分類方法一樣,可以按事物所具有的不同性質特點(即事物的屬性)分類。計算機網路通俗地講就是由多台計算機(或其它計算機網路設備)通過傳輸介質和軟體物理(或邏輯)連接在一起組成的。
雖然網路類型的劃分標准各種各樣,但是從地理范圍劃分是一種大家都認可的通用網路劃分標准。按這種標准可以把各種網路類型劃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和互聯網四種。區域網一般來說只能是一個較小區域內,城域網是不同地區的網路互聯,不過在此要說明的一點就是這里的網路劃分並沒有嚴格意義上地理范圍的區分,只能是一個定性的概念。
(8)計算機網路中啥叫規則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它們是資源子網、通信子網和通信協議。
1、所謂通信子網就是計算機網路中負責數據通信的部分。
2、資源子網是計算機網路中面向用戶的部分,負責全網路面向應用的數據處理工作。
3、而通信雙方必須共同遵守的規則和約定就稱為通信協議,它的存在與否是計算機網路與一般計算機互連系統的根本區別。
從硬體來看主要有下列組成部分:
(1)終端:用戶進入網路所用的設備,如電傳打字機、鍵盤顯示器、計算機等。在區域網中,終端一般由微機擔任,叫工作站,用戶通過工作站共享網上資源。
(2)主機:有於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和網路控制的計算機系統,其中包括外部設備、操作系統及其它軟體。在區域網中,主機一般由較高檔的計算機(如486和586機)擔任,叫伺服器,它應具有豐富的資源,如大容量硬碟、足夠的內存和各種軟體等。
(3)通信處理機:在接有終端的通信線路和主機之間設置的通信控制處理機器,分擔數據交換和各種通信的控制和管理。在區域網中,一般不設通訊處理機,直接由主機承擔通信的控制和管理任務。
(4)本地線路:指把終端與節點蔌主機連接起來的線路,其中包括集中器或多路器等。它是一種低速線路,費用和效率均較低。
9. 計算機網路定義的三要素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三要素:計算機及輔助設備(HUB集線器)、通信介質(導線、無線)、網路軟體(Windows NT、Novell)。
還有計算機網路的協議三要素:」語法、語義、規則 「。
網路三要素:網路協議TCP/IP、IPX/SPX、NETBEUI
拓展資料: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1]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網路可使用戶能夠迅速傳送數據文件,以及從網路上查找並獲取各種有用資料,包括圖像和視頻文件。
計算機網路向用戶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兩個,即連通性和共享。
10. 計算機網路中的54321規則是什麼
雙絞線乙太網布線可總結為54321規則
可寫為5-4-3-2-1規則適用領域綜合布線具體如下 5:允許5個網段,每網段最大長度100米。 4:在同一信道上允許連接4個中繼器或集線器。 3:在其中的三個網段上可以增加節點。 2:在另外兩個網段上,除做中繼器鏈路外,不能接任何節點。 1:上述將組建一個大型的沖突域,最大站點數1024,網路直徑達2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