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鏈路與數據鏈路
擴展閱讀
網路共享傳播 2025-07-18 22:22:03

計算機網路鏈路與數據鏈路

發布時間: 2022-05-31 03:30:46

計算機網路的基礎知識

1/①
星行拓撲結構

環行拓撲結構

匯流排型拓撲結構
網狀網路拓撲結構:
2/1.
星型結構
2.
環型結構
3.
匯流排型結構
4.
星型和匯流排型結合的復合
3/路由器
,中繼器,交換機

⑵ 計算機網路裡面的鏈路是什麼

什麼是鏈路層劫持
數據鏈路層處在OSI模型的第二層,它控制網路層與物理層之間的通信。數據鏈路層定義了如何讓格式化數據以進行傳輸,以及如何讓控制對物理介質的訪問。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線路上進行數據的可靠傳遞,還提供錯誤檢測和糾正,以確保數據的可靠傳輸。該層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定址、數據的成幀、流量控制、數據的檢錯、重發等。

鏈路層劫持是指第三方(可能是運營商、黑客)通過在用戶至伺服器之間,植入惡意設備或者控制網路設備的手段,偵聽或篡改用戶和伺服器之間的數據,達到竊取用戶重要數據(包括用戶密碼,用戶身份數據等等)的目的。鏈路層劫持最明顯的危害就是帳號、密碼被竊取。

二、鏈路劫持案例分析
以下引用紅黑聯盟站內一項案例分析,說明鏈路劫持的現象。

案例現象描述:
有用戶反饋訪問公司部分業務的URL時被重定向至公司其他業務的URL,導致用戶無法請求所需的服務,嚴重影響了用戶體驗以及用戶利益。我們第一時間通過遠控的方式復現了上述現象,並及時抓取了相關數據包以供分析,當然前期也採取了用戶電腦殺毒、開發者工具分析等方式排除了用戶端個人原因的可能性。從圖1來看,初步判斷是運營商某員工所為,意欲通過流量重定向來獲取非法的流量分成,啥意思呢,被劫持的該業務的流量要經過聯盟的該賬戶spm,使得公司再付費給聯盟,歸根結底還是為了盈利。

案例問題追蹤:
通過分析抓取的樣本數據發現,數據包在傳輸過程中出現異常TTL,目標機的正常TTL為51如圖2。

⑶ 數據鏈路層和網路層的協議數據單元(PDU)分別是什麼它們之間的封裝關系是什麼

OSI參考模型中,網路層、數據鏈路層傳輸的協議數據單元(PDU)分別是:分組、幀

協議數據單元,物理層的 PDU是數據位,數據鏈路層的 PDU是數據幀,網路層的PDU是數據包,傳輸層的 PDU是數據段,其他更高層次的PDU是報文。

協議數據單元PDU(Protocol Data Unit)是指對等層次之間傳遞的數據單位。協議數據單元(ProtocolData Unit )物理層的 PDU是數據位(bit),數據鏈路層的 PDU是數據幀(frame)。

網路層的PDU是數據包(packet),傳輸層的PDU是數據段(segment),其他更高層次的PDU是數據(data)。



(3)計算機網路鏈路與數據鏈路擴展閱讀

數據鏈路層屬於計算機網路的低層。數據鏈路層使用的通道主要由兩種類型:

點對點信道:這種信道使用一對一的點對點通信方式。

廣播信道:這種信道使用一對多的廣播通信方式,因此過程比較復雜。廣播信道上連接的主機很多,因此必須使用專用的共享信道協議來協調這些主機的數據發送。

從整個互聯網范圍來看的話,互聯網仍然屬於數據鏈路層的范圍。

1.數據鏈路層的點對點信道和廣播信道的特點,以及這兩種信道所使用的協議(PPP,以及CSMA、CD協議)特點。

2.數據鏈路層的三個基本作用:封裝成幀、透明傳輸和差錯檢測。

3.乙太網MAC層的硬體地址。

4.適配器、轉發器、集線器、網橋、乙太網交換機的作用場合。

⑷ 數據鏈路與鏈路有何區別

一、作用領域不同:

1、數據鏈路:

數據鏈路主要作用於計算機、通信領域。

2、鏈路:

鏈路主要作用於物理連接領域。

二、特點不同:

1、數據鏈路:

不是單純地在兩地間實現數據信息的傳輸,而是按照規定的交互工作方式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DTE間有效地交換信息。

2、鏈路:

從一個結點到相鄰結點,中間沒有任何其他的交換結點。

(4)計算機網路鏈路與數據鏈路擴展閱讀

數據鏈路包括傳輸的物理媒體、鏈路協議、有關設備以及有關計算機程序。但不包括提供數據的 功能設備(即數據源)和接收數據的功能設備。數據鏈路是根據不同的用途與特定的需求研製的,不同的數據鏈 路有其相應的標准與編號,例如,美軍有link11、link16、link22 等多種數據鏈路。

不同的數據鏈路,可用於作戰飛機之 間及與地面、艦艇之間,衛星與地面、飛機、艦艇之間,地面與艦艇及艦艇與艦艇之間的數據通信。在未來的戰場上,數據鏈路作為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廣泛應用於航天器、飛機、艦船、地面武器等平台 及C(U3)I系統的數據通信網。

⑸ 簡述計算機網路的組成,以及各個組成部分的作用

計算機網路由七層組成:

1、物理層:傳遞信息需要利用一些物理傳輸媒體,如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等。物理層的任務就是為上層提供一個物理的連接,以及該物理連接表現出來的機械、電氣、功能和過程特性,實現透明的比特流傳輸。

2、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負責在2個相鄰的結點之間的鏈路上實現無差錯的數據幀傳輸。在接收方接收到數據出錯時要通知發送方重發,直到這一幀無差錯地到達接收結點,數據鏈路層就是把一條有可能出錯的實際鏈路變成讓網路層看起來像不會出錯的數據鏈路。

3、網路層:網路中通信的2個計算機之間可能要經過許多結點和鏈路,還可能經過幾個通信子網。網路層數據傳輸的單位是分組。網路層的主要任務是為要傳輸的分組選擇一條合適的路徑,使發送分組能夠正確無誤地按照給定的目的地址找到目的主機,交付給目的主機的傳輸層。

4、傳輸層:傳輸層的主要任務是通過通信子網的特性,最佳地利用網路資源,並以可靠與經濟的方式為2個端系統的會話層之間建立一條連接通道,以透明地傳輸報文。傳輸層向上一層提供一個可靠的端到端的服務,使會話層不知道傳輸層以下的數據通信的細節。

5、會話層:在會話層以及以上各層中,數據的傳輸都以報文為單位,會話層不參與具體的傳輸,它提供包括訪問驗證和會話管理在內的建立以及維護應用之間的通信機制。如伺服器驗證用戶登錄便是由會話層完成的。

6、表示層:這一層主要解決用戶信息的語法表示問題。它將要交換的數據從適合某一用戶的抽象語法,轉換為適合OSI內部表示使用的傳送語法。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轉換數據服務。數據的壓縮和解壓縮、加密和解密等工作都由表示層負責。

7、應用層:這是OSI參考模型的最高層。應用層確定進程之間通信的性質以滿足用戶的需求,以及提供網路與用戶軟體之間的介面服務。

(5)計算機網路鏈路與數據鏈路擴展閱讀:

傳輸層作為整個計算機網路的核心,是惟一負責總體數據傳輸和控制的一層。因為網路層不一定保證服務的可靠,而用戶也不能直接對通信子網加以控制,因此在網路層之上,加一層即傳輸層以改善傳輸質量。

傳輸層利用網路層提供的服務,並通過傳輸層地址提供給高層用戶傳輸數據的通信埠,使系統間高層資源的共享不必考慮數據通信方面和不可靠的數據傳輸方面的問題。

⑹ 鏈路與數據鏈路的區別

數據鏈路可以粗略地理解為數據通道。物理層要為終端設備間的數據通信提供傳輸媒體及其
連接.媒體是長期的,連接是有生存期的.在連接生存期內,收發兩端可以進行不等的一次或多次數
據通信.每次通信都要經過建立通信聯絡和拆除通信聯絡兩過程.這種建立起來的數據收發關系就
叫作數據鏈路.而在物理媒體上傳輸的數據難免受到各種不可靠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差錯,為了彌補
物理層上的不足,為上層提供無差錯的數據傳輸,就要能對數據進行檢錯和糾錯.數據鏈路的建立,
拆除,對數據的檢錯,糾錯是數據鏈路層的基本任務.

⑴鏈路層的主要功能
鏈路層是為網路層提供數據傳送服務的,這種服務要依靠本層具備的功能來實現。鏈路層應
具備如下功能:
① 鏈路連接的建立,拆除,分離.
② 幀定界和幀同步.鏈路層的數據傳輸單元是幀,協議不同,幀的長短和界面也有差別,但
無論如何必須對幀進行定界.
③ 順序控制,指對幀的收發順序的控制.
④ 差錯檢測和恢復。還有鏈路標識,流量控制等等.差錯檢測多用方陣碼校驗和循環碼校
驗來檢測信道上數據的誤碼,而幀丟失等用序號檢測.各種錯誤的恢復則常靠反饋重發
技術來完成.
⑵數據鏈路層的主要協議
數據鏈路層協議是為發對等實體間保持一致而制定的,也為了順利完成對網路層的服務。主
要協議如下:
a. ISO1745--1975:"數據通信系統的基本型控制規程".這是一種面向字元的標准,利用10
個控制字元完成鏈路的建立,拆除及數據交換.對幀的收發情況及差錯恢復也是靠這些
字元來完成.ISO1155, ISO1177, ISO2626, ISO2629等標準的配合使用可形成多種鏈路
控制和數據傳輸方式.
b. ISO3309--1984:稱為"HDLC 幀結構".ISO4335--1984:稱為"HDLC 規程要素 ".
ISO7809--1984:稱為"HDLC 規程類型匯編".這3個標准都是為面向比特的數據傳輸控制
而制定的.有人習慣上把這3個標准組合稱為高級鏈路控制規程.
c. ISO7776:稱為"DTE數據鏈路層規程".與CCITT X.25LAB"平衡型鏈路訪問規程"相兼容.
⑶鏈路層產品
獨立的鏈路產品中最常見的當屬網卡,網橋也是鏈路產品。MODEM的某些功能有人認為屬於鏈
路層,對些還有爭議.

數據鏈路層將本質上不可靠的傳輸媒體變成可靠的傳輸通路提供給網路層。在IEEE802.3情況
下,數據鏈路層分成了兩個子層,一個是邏輯鏈路控制,另一個是媒體訪問控制

⑺ 請問鏈路與數據鏈路有什麼不同

鏈路(物理鏈路)的任務是將用二進製表示的信息轉變為可在實際線路上傳輸的物理狀態。

數據鏈路的任務是在二進制的基礎上識別報文的機制。這個任務是通過對等的數據鏈路層間傳送報文來完成的。根據不同的應用要求,該層數據報文所傳的數據可以是一串字元,也可以是一串二進制位,當然,因為字元在信息傳輸中也用它的編碼即一個二進制位進行傳
輸,所以前者是後者的特例。
http://..com/question/24515128.html

⑻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及網路層在功能和使用設備上有什麼區別

摘要 親,您好,物理層的基本功能是:利用傳輸介質為數據鏈路層提供物理連接,實現比特流的透明傳輸。

⑼ 什麼是鏈路 鏈路和數據鏈路概念上有什麼區別

兩個都是通信中的概念。鏈路就是通信系統兩個節點之間包括物理線路和線路上特定格式的數據或編碼。鏈路范圍更廣一些,不僅包括數據鏈路,也包括信令鏈路,比如在SS7網路(7號信令網)。數據鏈路只是數據通信系統的鏈路,對應OSI模型的二層,在分組交換網路中,說鏈路就是指數據鏈路。

⑽ 數據鏈路層屬於計算機網路的最底層。

數據鏈路層是OSI參考模型中的第二層。
介乎於物理層和網路層之間。
數據鏈路層在物理層提供的服務的基礎上向網路層提供服務,其最基本的服務是將源自網路層來的數據可靠地傳輸到相鄰節點的目標機網路層。
最底層肯定是物理層。就至少你的有機器,才能進行數據交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