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區域網絡的基本要素
擴展閱讀
學英語的蘋果手機軟體 2025-07-25 07:02:04
電腦黑屏2次開機 2025-07-25 06:54:38

無線區域網絡的基本要素

發布時間: 2022-06-08 13:44:12

什麼是無線區域網

無線區域網是計算機網路與無線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通俗點說,無線區域網(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就是在不採用傳統電纜線的同時,提供傳統有線區域網的所有功能,網路所需的基礎設施不需要再埋在地下或隱藏在牆里,網路卻能夠隨著實際需要移動或變化。之所以還稱其是區域網,是因為會受到無線連接設備與電腦之間距離的遠近限制而影響傳輸范圍,所以必須要在區域范圍之內才可以連上網路。 無線區域網的基礎還是傳統的有線區域網,是有線區域網的擴展和替換。它只是在有線區域網的基礎上通過無線集線器、無線訪問節點、無線網橋、無線網卡等設備使無線通信得以實現。與有線網路一樣,無線區域網同樣也需要傳送介質。只是無線區域網採用的傳輸媒體不是雙絞線或者光纖,而是紅外線或者無線電波,且以後者使用居多。 紅外線系統 紅外線區域網採用小於1微米波長的紅外線作為傳輸媒體,有較強的方向性,由於它採用低於可見光的部分頻譜作為傳輸介質,使用不受無線電管理部門的限制。紅外信號要求視距(直觀可見距離)傳輸,並且竊聽困難,對鄰近區域的類似系統也不會產生干擾。在實際應用中,由於紅外線具有很高的背景雜訊,受日光、環境照明等影響較大,一般要求的發射功率較高,紅外無線區域網是目前「100Mbit/s以上、性能價格比高的網路」可行的選擇。 無線電波 採用無線電波作為無線區域網的傳輸介質是目前應用最多的,這主要是因為無線電波的覆蓋范圍較廣,應用較廣泛。使用擴頻方式通信時,特別是直接序列擴頻調制方法因發射功率低於自然的背景雜訊,具有很強的抗干擾抗雜訊能力、抗衰落能力。這一方面使通信非常安全,基本避免了通信信號的偷聽和竊取,具有很高的可用性。另一方面無線局域使用的頻段主要是S頻段(2.4GHz~2.4835GHz頻率范圍),這個頻段也叫ISM(Instry Science Medical)即工業科學醫療頻段,該頻段在美國不受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限制,屬於工業自由輻射頻段,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所以無線電波成為無線區域網最常用的無線傳輸媒體。 除了傳輸介質有別於傳統區域網外,無線區域網技術區別於有線接入的特點之一就是標准不統一,不同的標准有不同的應用。目前比較流行的有802.11標准(包括802.11a 、802.11b 及802.11g等標准)、藍牙(Bluetooth)標准以及HomeRF(家庭網路)標准等。

Ⅱ 區域網有哪幾個部分組成

區域網的硬體主要包括:網路伺服器、網路工作站、網路適配器和必要的通信介質等。

1、伺服器

伺服器是為區域網提供共享資源並對這些資源進行管理的電腦,一般由性能較高的電腦擔任。伺服器根據具體功能的不同,可分為文件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列印伺服器等。

2、工作站

工作站是直接面向網路用戶的電腦。用戶通過工作站來訪問伺服器。

3、網路適配器

網路適配器又稱為網路介面板或網卡,也稱為NIC(NetworkInterfaceCard)。網卡通常是一塊電路板,插在計算機主板的擴展槽中,伺服器與工作站都需要通過網卡與傳輸介質相連接。

4、網路傳輸介質

傳輸介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網路的傳輸速率、網段的最大長度、傳輸的可靠性等。區域網使用的傳輸介質有同軸電纜、雙絞線和光纖等。光纖也越來越多地在區域網中得到使用。


(2)無線區域網絡的基本要素擴展閱讀

無線區域網的實現協議眾多,當前最廣泛使用的當屬Wi-Fi,只需要一個路由器,即可以達到讓所有具有無線功能的設備組成一個無線區域網,非常方便靈活。

目前大多數無線區域網是基於IEEE802.11標准,在這個標准下的無線區域網大多使用的是2.4GHz 或5GHz的射頻。

家庭一般只需要一個路由器就可以組建小型的無線區域網絡,中等規模的企業通過多個路由器以及交換機, 就能組建覆蓋整個企業的中型無線區域網絡,而大型企業則是需要通過一些中心化的無線控制器來組建強大的覆蓋面廣的大型無線區域網絡。

Ⅲ 組建無線區域網需要哪些網路設備

硬體設備

1、無線網卡。無線網卡的作用和乙太網中的網卡的作用基本相同,它作為無線區域網的介面,能夠實現無線區域網各客戶機間的連接與通信。

2、無線AP。AP是Access Point的簡稱,無線AP就是無線區域網的接入點、無線網關,它的作用類似於有線網路中的集線器。

3、無線天線。當無線網路中各網路設備相距較遠時,隨著信號的減弱,傳輸速率會明顯下降以致無法實現無線網路的正常通信,此時就要藉助於無線天線對所接收或發送的信號進行增強。

(3)無線區域網絡的基本要素擴展閱讀

由於無線區域網需要支持高速、突發的數據業務,在室內使用還需要解決多徑衰落以及各子網間串擾等問題。具體來說,無線區域網必須實現以下技術要求:

1、可靠性:無線區域網的系統分組丟失率應該低於10-5,誤碼率應該低於10-8。

2、兼容性:對於室內使用的無線區域網,應盡可能使其跟現有的有線區域網在網路操作系統和網路軟體上相互兼容。

3、數據速率:為了滿足區域網業務量的需要,無線區域網的數據傳輸速率應該在54Mbps以上。

4、通信保密:由於數據通過無線介質在空中傳播,無線區域網必須在不同層次採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通信保密和數據安全性能。

5、移動性:支持全移動網路或半移動網路。

6、節能管理:當無數據收發時使站點機處於休眠狀態,當有數據收發時再激活,從而達到節省電力消耗的目的。

7、小型化、低價格:這是無線區域網得以普及的關鍵。

8、電磁環境:無線區域網應考慮電磁對人體和周邊環境的影響問題。

Ⅳ 區域網的3個要素是什麼

區域網可以實現文件管理、應用軟體共享、列印機共享工作組內的日程安排、電子郵件和傳真通信服務等功能。
區域網的特性的三個要素:
1 傳輸媒體(Transmission Medium) 也稱傳輸介質或傳輸媒介,它就是數據傳輸系統中在發送器和接收器之間的物理通路。它可分為兩大類,即導向傳輸媒體和非導向傳輸媒體。在導向傳輸媒體中,電磁波被導向沿著固體媒體(銅線或光纖)傳播,而非導向傳輸媒體就是指自由空間,在非導向傳輸媒體中電磁波的傳輸常稱為無線傳播。
2 拓撲結構(Topological Structure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是把網路中的計算機和通信設備抽象為一個點,把傳輸介質抽象為一條線,由點和線組成的幾何圖形就是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網路的拓撲結構:分為邏輯拓撲和物理拓撲結構這里講物理拓撲結構。
3 媒體訪問控制方法(IEEE802.3區域網協議等)俗稱協議,是各個協議和一個協議的集合。

Ⅳ 什麼是無線區域網 無線區域網入門基礎知識詳細介紹

無線區域網絡英文全名: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簡寫為: WLAN。它是相當便利的數據傳輸系統,它利用射頻(Radio Frequency; RF)的技術,使用電磁波,取代舊式礙手礙腳的雙絞銅線(Coaxial)所構成的區域網絡,在空中進行通信連接,使得無線區域網絡能利用簡單的存取架構讓用戶透過它,達到「信息隨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
在無線區域網WLAN發明之前,人們要想通過網路進行聯絡和通信,必須先用物理線纜-銅絞線組建一個電子運行的通路,為了提高效率和速度,後來又發明了光纖。當網路發展到一定規模後,人們又發現,這種有線網路無論組建、拆裝還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重新布局和改建,都非常困難,且成本和代價也非常高,於是WLAN的組網方式應運而生。

Ⅵ 區域網的基本組成

區域網的基本組成: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

拓展資料

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區域內由多台計算機互聯成的計算機組。一般是方圓幾千米以內。區域網可以實現文件管理、應用軟體共享、列印機共享、工作組內的日程安排、電子郵件和傳真通信服務等功能。區域網是封閉型的,可以由辦公室內的兩台計算機組成,也可以由一個公司內的上千台計算機組成。

區域網的硬體系統包括網路伺服器、網路工作站、網卡以及傳輸介質和其他互連設備。具有了完整的硬體系統,還不能成為區域網,必須有合適的高層軟體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高層軟體包括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其中,系統軟體是必不可少。

區域網的系統軟體(即網路操作系統)是用戶與計算機網路之間的介面。用戶只有通過網路操作系統才能實現文件管理、設備管理、通信管理、網路管理,才能實現區域網是由Internet服務的功能。

伺服器可分為文件伺服器、列印伺服器、通信伺服器、資料庫服務等。文件服務網是區域網上最基本的伺服器,用來管理區域網內的文件資源,列印伺服器則為用戶提供網路共享列印服務。通信伺服器主要負責本地區域網與其他區域網、主機系統或遠程工作站的通信。而資料庫伺服器則是為用戶提供資料庫檢索、更新等服務。

網路工作站也稱為客戶機,可以是一般的個人計算機,也可以是專用電腦,如圖形工作站等。工作站可以有自己的操作系統,獨立工作。通過運行工作站的網路軟體可以訪問伺服器的共享資源,目前常見的工作站操作系統有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8和Linux。

網路工作站和伺服器之間的連接通過傳輸介質和網路連接部件來實現。網路連接部件主要包括網卡、中繼器、集線器和交換機等。

Ⅶ 無線區域網的基本特點是什麼

一、沒有網線的束縛,在信號覆蓋范圍內隨意移動上網。
二、連接網路需要密碼,安全性高。
目前就想到這點

Ⅷ 區域網的組成要素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元素可以分為兩大類,即網路節點(又可分為端節點和轉發節點)和通信鏈路,網路中節點的互連結構叫網路的拓撲結構。在區域網中常用的拓撲結構有:星形結構、環形結構、匯流排型結構和網狀結構。
區域網類型
(1.令牌環)
環形網路的一個典型代表是令牌環區域網,它的傳輸速率為4Mbps或16Mbps,這種網路結構最早由IBM推出,但現在被其他廠家採用。在令牌環網路中,擁有「令牌」的設備允許在網路中傳輸數據。這樣可以保證在某一時間內網路中只有一台設備可以傳送信息。
(2.乙太網)
匯流排型網路中最典型代表是乙太網,目前已經成為區域網(LAN)的標准,誕生於1973年,當時只有3Mb/s。後來隨著乙太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應用需求的推動,數據傳輸速率從100Mb/s到10GMb/s的高速帶寬,乙太網標准不斷在提高。現在10GMb/s的乙太網標准也在設計當中,相信不久將來就可以應用。
(3.ATM)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非同步傳輸模式是一種將信息劃分為48個位元組的固定長度(稱為信元),再附加上5個位元組的控制信息(稱為信元頭),數據包是固定大小的,這樣網路中傳輸可確保快速且容易地實現交換和多路復用。ATM的傳輸介質常常是光纖,但是100m以內的同軸電纜或5類雙絞線也是可以的,在最初的ATM標准中,主速率為155.5Mb/s,另外還有一個4倍於它的速率(622.08Mb/s)。ATM是一種面向連接的技術,也就是說,兩個網路系統要建立相互間的通信,需要通知中間介質服務需求和流量參數

Ⅸ 無線區域網是什麼意思

無線區域網絡就是一種特別方便的數據傳輸系統,它可以利用射頻的技術,使用電磁波在空中進行通信信號連接,使得用戶可以利用無線區域網絡的存取架構,達到「信息隨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

(9)無線區域網絡的基本要素擴展閱讀:

應用

WLAN的實現協議有很多,其中最為著名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當屬無線保真技術--Wi-Fi,它實際上提供了一種能夠將各種終端都使用無線進行互聯的技術,為用戶屏蔽了各種終端之間的差異性。

在實際應用中,WLAN的接入方式很簡單,以家庭WLAN為例,只需一個無線接入設備-路由器,一個具備無線功能的計算機或終端(手機或PAD),沒有無線功能的計算機只需外插一個無線網卡即可。有了以上設備後,具體操作如下:

使用路由器將熱點(其他已組建好且在接收范圍的無線網路)或有線網路接入家庭,按照網路服務商提供的說明書進行路由配置,配置好後在家中覆蓋范圍內放置接收終端,打開終端的無線功能,輸入服務商給定的用戶名和密碼即可接入WLAN。

硬體設備

1、無線網卡。無線網卡的作用和乙太網中的網卡的作用基本相同,它作為無線區域網的介面,能夠實現無線區域網各客戶機間的連接與通信。

2、無線AP。AP是Access Point的簡稱,無線AP就是無線區域網的接入點、無線網關,它的作用類似於有線網路中的集線器。

3、無線天線。當無線網路中各網路設備相距較遠時,隨著信號的減弱,傳輸速率會明顯下降以致無法實現無線網路的正常通信,此時就要藉助於無線天線對所接收或發送的信號進行增強。

缺點

無線區域網在能夠給網路用戶帶來便捷和實用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缺陷。無線區域網的不足之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性能。無線區域網是依靠無線電波進行傳輸的。這些電波通過無線發射裝置進行發射,而建築物、車輛、樹木和其它障礙物都可能阻礙電磁波的傳輸,所以會影響網路的性能。

2、速率。無線信道的傳輸速率與有線信道相比要低得多。無線區域網的最大傳輸速率為1Gbit/s,只適合於個人終端和小規模網路應用。

3、安全性。本質上無線電波不要求建立物理的連接通道,無線信號是發散的。從理論上講,很容易監聽到無線電波廣播范圍內的任何信號,造成通信信息泄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無線區域網

Ⅹ 無線區域網有那些組件構成,分別有什麼作用

無線區域網的組件:無線網卡、AP和無線路由器。

1、無線網卡:用戶用來接收發送射頻信號。

2、AP:將無線客戶端(或工作站)連接到有線區域網。

3、無線路由器:其可充當AP、乙太網交換機和路由器的角色。同時它還直接有執行接入、連接有線設備、連接其他網路基礎架構的功能。



(10)無線區域網絡的基本要素擴展閱讀

優點:

1、它能夠方便地聯網,因為WLAN可以便捷、迅速地接納新加入的雇員,而不必對網路的用戶管理配置進行過多的變動;

2、WLAN在有線網路布線困難的地方比較容易實施,使用WLAN方案,則不必再實施打孔敷線作業,因而不會對建築設施造成任何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