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往低:應用層、網路層、MAC層、物理層
應用層:應用層包含APS和ZDO,主要為用戶提供API函數和提供一些網路管理方面的函數。
網路層:提供安全管理,信息代理,路由管理,網路管理。其主要功能是 路由,路由演算法是它的核心。
MAC層:zigbee網路的網路號、網路發現、點對點通信的數據確認。
物理層:負責將數據通過發射天線發送出去以及從天線接收數據。
② 802.11的mac層報文包含有哪幾種類型
OSPF定義的5種網路類型:
1.點到點網路(point-to-point),由cisco提出的網路類型,自動發現鄰居,不選舉DR/BDR,hello時間10s。
2.廣播型網路(broadcast),由cisco提出的網路類型,自動發現鄰居,選舉DR/BDR,hello時間10s。
3.非廣播型(NBMA)網路
(non-broadcast),由RFC提出的網路類型,手工配置鄰居,選舉DR/BDR,hello時間30s。
4.點到多點網路
(point-to-multipoint),由RFC提出,自動發現鄰居,不選舉DR/BDR,hello時間30s。
5.點到多點非廣播,由cisco提出的網路類型,自動發現鄰居,選舉DR/BDR,hello時間10s。
1.1.點到點網路,比如T1線路,是連接單獨的一對路由器的網路,點到點網路上的有效鄰居總是可以形成鄰接關系的,在這種網路上,OSPF包的目標地址使用的是224.0.0.5,這個組播地址稱為AllSPFRouters.
2.1.廣播型網路,比如乙太網,Token
Ring和FDDI,這樣的網路上會選舉一個DR和BDR,DR/BDR的發送的OSPF包的目標地址為224.0.0.5,運載這些OSPF包的幀的目標MAC地址為0100.5E00.0005;而除了DR/BDR以外發送的OSPF包的目標地址為224.0.0.6,這個地址叫AllDRouters.
3.1.NBMA網路,比如X.25,Frame
Relay,和ATM,不具備廣播的能力,因此鄰居要人工來指定,在這樣的網路上要選舉DR和BDR,OSPF包採用unicast的方式
4.1.點到多點網路
是NBMA網路的一個特殊配置,可以看成是點到點鏈路的集合.
在這樣的網路上不選舉DR和BDR.
5.1.虛鏈接:
OSPF包是以unicast的方式發送
所有的網路也可以歸納成2種網路類型:
1.傳輸網路(Transit
Network)
2.末梢網路(Stub
Network
)
OSFP
LSA類型
1.類型1:Router
LSA:每個路由器都將產生Router
LSA,這種LSA只在本區域內傳播,描述了路由器所有的鏈路和介面,狀態和開銷.
2.類型2:Network
LSA:在每個多路訪問網路中,DR都會產生這種Network
LSA,它只在產生這條Network
LSA的區域泛洪描述了所有和它相連的路由器(包括DR本身)。
3.類型3:Network
Summary
LSA:由ABR路由器始發,用於通告該區域外部的目的地址.當其他的路由器收到來自ABR的Network
Summary
LSA以後,它不會運行SPF演算法,它只簡單的加上到達那個ABR的開銷和Network
Summary
LSA中包含的開銷,通過ABR,到達目標地址的路由和開銷一起被加進路由表裡,這種依賴中間路由器來確定到達目標地址的完全路由(full
route)實際上是距離矢量路由協議的行為。
4.類型4:ASBR
Summary
LSA:由ABR發出,ASBR匯總LSA除了所通告的目的地是一個ASBR而不是一個網路外,其他同Network
Summary
LSA.
5.類型5:AS
External
LSA:發自ASBR路由器,用來通告到達OSPF自主系統外部的目的地,或者OSPF自主系統那個外部的預設路由的LSA.這種LSA將在全AS內泛洪(4個特殊區域除外)
6.類型6:Group
Membership
LSA
7.類型7:NSSA
External
LSA:來自非完全Stub區域(not-so-stubby
area)內ASBR路由器始發的LSA通告它只在NSSA區域內泛洪,這是與LSA-Type5的區別.
8.類型8:External
Attributes
LSA
9.類型9:Opaque
LSA(link-local
scope,)
10.類型10:Opaque
LSA(area-local
scope)
11.類型11:Opaque
LSA(AS
scope)
③ 常見的無線區域網 mac 層優化技術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
沒有統一的MAC協議分類方式,但是大體依據標准分為三種,如根據網路拓撲結構方式(分布式和集中式控制);使用單一或多信道方式;採用固定分配信道還是隨機訪問信道方式。已有的參考文獻也將無線感測器網路MAC協議分為三類:確定性分配、競爭佔用和隨機訪問。前兩者不是感測器網路的理想選擇。因為TDMA固定時隙的發送模式功耗過大,為了節省功耗,空閑狀態應關閉發射機。競爭佔用方案需要實時監測信道狀態也不是一種合理的選擇。隨機介質訪問模式比較適合於無線感測網路的節能要求。下面介紹根據信道分配使用方式,將無線感測器網路MAC協議分為基於無線信道隨機競爭方式和時分復用方式及基於時分和頻分復用等其他混合方式三種。1)無線信道隨機競爭接入方式(CSMA)節點需要發送數據時採用隨機方式使用無線信道,典型的如採用載波監聽多路訪問(CSMA)的MAC協議,需要注意隱藏終端和暴露終端問題,盡量減少節點間的干擾。2)無線信道時分復用無競爭接入方式(TDMA)採用時分復用(TDMA)方式給每個節點分配了一個固定的無線信道使用時段,可以有效避免節點間的干擾。3)無線信道時分/頻分/碼分等混合復用接入方式(TDMA/FDMA/CDMA)通過混合採用時分和頻分或碼分等復用方式,實現節點間的無沖突信道分配策略。
④ Mac層網路協議具體屬於第幾層中的哪個層
MAC層協議用來支持數據包在MAC層的雙跳中繼(2-hop relay),Mac層網路協議具體屬於OSI模型的2.5層,介於數據鏈路層和IP層。
OSI是一個開放性的通行系統互連參考模型,他是一個定義的非常好的協議規范。OSI模型有7層結構,每層都可以有幾個子層。 OSI的7層從上到下分別是 7 應用層 6 表示層 5 會話層 4 傳輸層 3 網路層 2 數據鏈路層 1 物理層 其中高層,即7、6、5、4層定義了應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層,即3、2、1層主要面向通過網路的端到端的數據流。
應用層
與其它計算機進行通訊的一個應用,它是對應應用程序的通信服務的。例如,一個沒有通信功能的字處理程序就不能執行通信的代碼,從事字處理工作的程序員也不關心OSI的第7層。但是,如果添加了一個傳輸文件的選項,那麼字處理器的程序員就需要實現OSI的第7層。示例:telnet,HTTP,FTP,NFS,SMTP等。
表示層
這一層的主要功能是定義數據格式及加密。例如,FTP允許你選擇以二進制或ASCII格式傳輸。如果選擇二進制,那麼發送方和接收方不改變文件的內容。如果選擇ASCII格式,發送方將把文本從發送方的字元集轉換成標準的ASCII後發送數據。在接收方將標準的ASCII轉換成接收方計算機的字元集。示例:加密,ASCII等。
會話層
它定義了如何開始、控制和結束一個會話,包括對多個雙向消息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連續消息的一部分時可以通知應用,從而使表示層看到的數據是連續的,在某些情況下,如果表示層收到了所有的數據,則用數據代表表示層。示例:RPC,SQL等。
傳輸層
這層的功能包括是否選擇差錯恢復協議還是無差錯恢復協議,及在同一主機上對不同應用的數據流的輸入進行復用,還包括對收到的順序不對的數據包的重新排序功能。示例:TCP,UDP,SPX。
網路層
這層對端到端的包傳輸進行定義,它定義了能夠標識所有結點的邏輯地址,還定義了路由實現的方式和學習的方式。為了適應最大傳輸單元長度小於包長度的傳輸介質,網路層還定義了如何將一個包分解成更小的包的分段方法。示例:IP,IPX等。
數據鏈路層
它定義了在單個鏈路上如何傳輸數據。這些協議與被討論的各種介質有關。示例:ATM,FDDI等。
物理層
OSI的物理層規范是有關傳輸介質的特性標准,這些規范通常也參考了其他組織制定的標准。連接頭、幀、幀的使用、電流、編碼及光調制等都屬於各種物理層規范中的內容。物理層常用多個規范完成對所有細節的定義。示例:Rj45,802.3等。
⑤ 感測器配置mac的幾種方式
感測器配置mac的幾種方式?沒有統一的感測器配置MAC協議分類方式,但是大體依據標准分為三種,如根據網路拓撲結構方式(分布式和集中式控制);使用單一或多信道方式;採用固定分配信道還是隨機訪問信道方式。
已有的參考文獻也將無線感測器網路MAC協議分為三類:確定性分配、競爭佔用和隨機訪問。前兩者不是感測器網路的理想選擇。因為TDMA固定時隙的發送模式功耗過大,為了節省功耗,空閑狀態應關閉發射機。競爭佔用方案需要實時監測信道狀態也不是一種合理的選擇。隨機介質訪問模式比較適合於無線感測網路的節能要求。
下面介紹根據信道分配使用方式,將無線感測器網路MAC協議分為基於無線信道隨機競爭方式和時分復用方式及基於時分和頻分復用等其他混合方式三種。
1) 無線信道隨機競爭接入方式(CSMA)
節點需要發送數據時採用隨機方式使用無線信道,典型的如採用載波監聽多路訪問(CSMA)的MAC協議,需要注意隱藏終端和暴露終端問題,盡量減少節點間的干擾。
2) 無線信道時分復用無競爭接入方式(TDMA)
採用時分復用(TDMA)方式給每個節點分配了一個固定的無線信道使用時段,可以有效避免節點間的干擾。
3) 無線信道時分/頻分/碼分等混合復用接入方式(TDMA/FDMA/CDMA)
通過混合採用時分和頻分或碼分等復用方式,實現節點間的無沖突信道分配策略。
⑥ 無線感測器網路MAC協議有哪些基本分類
沒有統一的MAC協議分類方式,但是大體依據標准分為三種,如根據網路拓撲結構方式(分布式和集中式控制);使用單一或多信道方式;採用固定分配信道還是隨機訪問信道方式。
已有的參考文獻也將無線感測器網路MAC協議分為三類:確定性分配、競爭佔用和隨機訪問。前兩者不是感測器網路的理想選擇。因為TDMA固定時隙的發送模式功耗過大,為了節省功耗,空閑狀態應關閉發射機。競爭佔用方案需要實時監測信道狀態也不是一種合理的選擇。隨機介質訪問模式比較適合於無線感測網路的節能要求。
下面介紹根據信道分配使用方式,將無線感測器網路MAC協議分為基於無線信道隨機競爭方式和時分復用方式及基於時分和頻分復用等其他混合方式三種。
1) 無線信道隨機競爭接入方式(CSMA)
節點需要發送數據時採用隨機方式使用無線信道,典型的如採用載波監聽多路訪問(CSMA)的MAC協議,需要注意隱藏終端和暴露終端問題,盡量減少節點間的干擾。
2) 無線信道時分復用無競爭接入方式(TDMA)
採用時分復用(TDMA)方式給每個節點分配了一個固定的無線信道使用時段,可以有效避免節點間的干擾。
3) 無線信道時分/頻分/碼分等混合復用接入方式(TDMA/FDMA/CDMA)
通過混合採用時分和頻分或碼分等復用方式,實現節點間的無沖突信道分配策略。
⑦ 無線感測網mac層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MAC,顧名思義,就是介質訪問控制,是用來控制無線介質的訪問的,由於無線傳輸是共享空中資源的,必然存在多個無線感測器節點對傳輸介質的爭用,MAC層協議就是用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包括沖突的檢測與處理、信道與通信資源的分配,等等
⑧ MAC層是什麼層啊
MAC層位於OSI七層協議中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是OSI參考模型中的第二層,介乎於物理層和網路層之間。數據鏈路層在物理層提供的服務的基礎上向網路層提供服務,其最基本的服務是將源自網路層來的數據可靠地傳輸到相鄰節點的目標機網路層。
它定義了數據幀怎樣在介質上進行傳輸。在共享同一個帶寬的鏈路中,對連接介質的訪問是「先來先服務」的。物理定址在此處被定義,邏輯拓撲(信號通過物理拓撲的路徑)也在此處被定義。線路控制、出錯通知、幀的傳遞順序和可選擇的流量控制也在這一子層實現。
(8)無線感測網路mac層分類擴展閱讀
鏈路控制協議可分為非同步協議和同步協議兩大類:
1、非同步協議
以字元為獨立的信息傳輸單位,在每個字元的起始處開始對字元內的比特實現同步,但字元與字元之間的間隔時間是不固定的(即字元之間是非同步的)。
由於發送器和接收器中近似於同 一頻率的兩個約定時鍾,能夠在一段較短的時間內保持同步,所以可以用字元起始處同步的時鍾來采樣該字元中的各比特,而不需要每個比特再用其它方法同步。
2、同步協議
同步協議是以許多字元或許多比特組織成的數據塊——幀為傳輸單位,在幀的起始處同步,使幀內維持固定的時鍾。
實際上該固定時鍾是發送端通過某種技術將其混合在數據中一並發送出去的,供接收端從輸入數據中分離出時鍾來,實現起來比較復雜,這個功能通常是由解調器來完成。
⑨ 無線感測器網路分為幾層
這個沒有固定的說法,根據所採用何種標准:
按照Zigbee的標准自上而下是:應用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MAC層(IEEE802.15.4),物理層(IEEE802.15.4)。其中MAC層和物理層的標准採用IEEE 802.15.4所定義的物理層和物理層。
按照6LowPan:應用層,傳輸層,IPv6層,6LowPan適配層,MAC層(IEEE802.15.4),物理層(IEEE802.15.4)。
IEEE80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