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網路滑鼠製作方法
擴展閱讀
電腦能開機輸不了密碼 2025-05-10 17:03:42

無線網路滑鼠製作方法

發布時間: 2022-07-12 19:57:09

A. 普通滑鼠怎樣改成無線滑鼠

最好答案:
普通滑鼠改無線滑鼠電路
該裝置利用編解碼電路MC145026/MC145027和射頻發射/接收模塊TDA1808/TDA1809相互配合,可以在10~120m范圍內靈活操縱滑鼠,而且製作.

B. 無線滑鼠的接收器和發射器怎麼自製

你好,這個是無法自製的
1,首先廠家的無線鍵鼠存在一個對碼的問題,不是說一個接收器可以任意接一個無線鍵鼠
2,我舉個例子,我的公司對面同事跟我用一模一樣的無線滑鼠,筆記本基本背靠背,那如果可以混用,那就亂了套了
3,所以廠家的無線鍵盤滑鼠,雖然都是2.4G,但是都有個對碼過程,一一對應的,不是說你可以任意換個2.4G的接收器就可以用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C. 關於自製無線筆式滑鼠的一些疑惑

把滑鼠里的控制板拆下來,滑鼠里的左右鍵、滾輪感測器的信號通過編碼器編碼再發射出去,接收端還原出信號,然後送入原滑鼠控制板的左右鍵和滾輪信號端。大致思路是這樣的,只適用於老式滾輪滑鼠,如何完成就靠你了。

D. 自製無線滑鼠

這個是不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usb匯流排是一條半雙工匯流排(雙向),而編解碼電路MC145026/MC145027是一種單向的晶元。射頻發射/接收模塊TDA1808rtfDA188沒聽說過,估計也是單向的。
2:作為一個usb driver,必須提供自己是什麼設備(由上拉電阻決定),電路中連這個都沒有。
3:晶元的解碼速度絕對跟不上。
4:usb匯流排使用的是3.0-3.6V變化的差分信號。晶元使用的是0-5V的TTL電平信號,電氣標准不同。
還有你給的分數太少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51電子所給的電路很多都是錯的。

E. 實用的無線滑鼠的製作

參考遙控器設計圖
好像成功可能性不大。材料不一定能搞到

F. 超長距離無線滑鼠..求方案!

其實很簡單,猜測樓主可能用在大屏幕上,所以距離遠不是問題,那麼我們說一下解決的方法。
准備:USB網路共享器1個,無線路由1-2個,無線信號放大器1個
方法:滑鼠接收器連在USB網路共享器上(簡稱共享器),共享器用網線連接到無線路由上,另一邊如果沒有無線路由的話,就把無線信號放大器連接在電腦上,直接從電腦獲得網路信號發射出去,如果這邊也有路由(有線無線均可),那麼同樣需要連接在電腦上,從電腦設置獲取網路信號的來源。
整個費用算下來基本上不超過500塊。

G. 問]無線滑鼠的製作pt2262/2272

我也想學樓主一樣做無線滑鼠,請問樓主做出來了嗎?我好像是沒有反相,做好以後電腦不識別。
不過我覺得不需要反相吧,反相以後的信號與原信號就不一樣了對吧。

H. 無線滑鼠的製作

紅外線不怎麼行(指向性很強),藍牙還可以,你們的意思是在原來的滑鼠上加個無線發射吧,不過你的發射信號有很多哦,接收之後還要轉換信號(轉換之後還要讓電腦識別),據我估計這樣搞起來挺嗆啊,建議問下那些公司有沒有半成品賣,自己組裝組裝就行了,或者買他們一些部件,或者在廢品收購站去找個,拆下零件自己在找些東西搞個,祝你成功!!!

I. 無線滑鼠是怎麼做出來的

無線滑鼠原理;
無線滑鼠內裝有小小發射台一部,它可以把滑鼠信息發射出去... ...
無線滑鼠配套的接收裝置插在USB口上,把接收到的滑鼠信息送入電腦... ...
沒有連接線的滑鼠

J. 無線滑鼠工作原理

「滑鼠」的標准稱呼應該是「滑鼠器」,英文名「Mouse」,它從出現到現在已經有38年的歷史了。滑鼠的使用是為了使計算機的操作更加簡便,來代替鍵盤那繁瑣的指令。

滑鼠的介面類型:滑鼠按介面類型可分為串列滑鼠、PS/2滑鼠、匯流排滑鼠三種。串列滑鼠是通過串列口與計算機相連,有9針介面和25針介面兩種。PS/2滑鼠通過一個六針微型DIN介面與計算機相連,它與鍵盤的介面非常相似,使用時注意區分。匯流排滑鼠的介面在匯流排介面卡上。

滑鼠的工作原理:滑鼠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為機械滑鼠和光電滑鼠。機械滑鼠主要由滾球、輥柱和光柵信號感測器組成。當你拖動滑鼠時,帶動滾球轉動,滾球又帶動輥柱轉動,裝在輥柱端部的光柵信號感測器產生的光電脈沖信號反映出滑鼠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變化,再通過電腦程序的處理和轉換來控制屏幕上游標箭頭的移動。光電滑鼠器是通過檢測滑鼠器的位移,將位移信號轉換為電脈沖信號,再通過程序的處理和轉換來控制屏幕上的游標箭頭的移動。光電滑鼠用光電感測器代替了滾球。這類感測器需要特製的、帶有條紋或點狀圖案的墊板配合使用。

另外,滑鼠還可按外形分為兩鍵滑鼠、三鍵滑鼠、滾軸滑鼠和感應滑鼠,兩鍵滑鼠和三鍵滑鼠的左右按鍵功能完全一致,一般情況下,我們用不著三鍵滑鼠的中間按鍵,但在使用某些特殊軟體時(如AutoCAD等),這個鍵也會起一些作用;滾軸滑鼠和感應滑鼠在筆記本電腦上用得很普遍,往不同方向轉動滑鼠中間的小圓球,或在感應板上移動手指,游標就會向相應方向移動,當游標到達預定位置時,按一下滑鼠或感應板,就可執行相應功能。

無線滑鼠和3D滑鼠:新出現無線滑鼠和3D振動滑鼠都是比較新穎的滑鼠。無線滑鼠器是為了適應大屏幕顯示器而生產的。所謂「無線」,即沒有電線連接,而是採用二節七號電池無線搖控,滑鼠器有自動休眠功能,電池可用上一年,接收范圍在1.8米以內。3D振動滑鼠是一種新型的滑鼠器,它不僅可以當作普通的滑鼠器使用,而且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具有全方位立體控制能力。它具有前、後、左、右、上、下六個移動方向,而且可以組合出前右,左下等等的移動方向。

(2) 外形和普通滑鼠不同。一般由一個扇形的底座和一個能夠活動的控制器構成。

(3) 具有振動功能,即觸覺回饋功能。玩某些游戲時,當你被敵人擊中時,你會感覺到你的滑鼠也振動了。

(4) 是真正的三鍵式滑鼠。無論DOS或Windows環境下,滑鼠的中間鍵和右鍵都大派用場。

滑鼠發展里程碑:

. 1968年,滑鼠的原型誕生;

. 1981年,第一隻商業化滑鼠誕生,仍舊是機械滑鼠,出現滾球滑鼠;

. 1983年,羅技發明了第一隻光學機械式滑鼠,成為日後的行業標准;

. 80年代初出現了第一代光電滑鼠,它需要特殊的有柵格的滑鼠墊,過高的成本限制了其使用范圍;

. 1999年,微軟公司與安捷倫公司合作發布了IntelliEye光學引擎,以及第一隻光學滑鼠。

1968年12月9日,全世界第一個滑鼠誕生於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它的發明者是Douglas Englebart博士。Englebart博士設計滑鼠的初衷就是為了使計算機的操作更加簡便,來代替鍵盤那繁瑣的指令。他製作的滑鼠是一隻小木頭盒子,工作原理是由它底部的小球帶動樞軸轉動,並帶動變阻器改變阻值來產生位移信號,信號經計算機處理,屏幕上的游標就可以移動。自此,滑鼠和PC就結下了那種難以用言語表達的不解之緣。

自從有了計算機,鍵盤就一直陪伴著它,也一直扮演著主要輸入設備的角色。用鍵盤打字確實不錯,但用來移動游標時,就顯示出其局限性了。於是,就職於美國航空航天局整天與計算機打交道的恩格爾伯特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是否可以用「點控」的方法代替敲擊鍵盤呢?

經過多年努力,在1982年,恩格爾伯特的想法總算變為現實:一種名為「顯示系統游標位置縱橫移動指示器」的產品問世了。它的作用有二,一是控制屏幕上游標的移動,二是代替回車鍵。不過,它的名字太長,實在不便稱呼。

一天,在恩格爾伯特工作的實驗室中,一個「顯示系統游標位置縱橫移動指示器」從電腦桌上掉下來,由於有連線與主機相連,它就懸在半空,從側面看恰似一隻拖著長尾巴的老鼠,此景觸發了恩格爾伯特的靈感,於是,「顯示系統游標位置縱橫移動指示器」便有了「Mouse」(老鼠)這個名稱。當「Mouse」這種計算機輸入設備在我國使用後,人們將它譯為「滑鼠」,恰如其分地反映出這種設備的外觀和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