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電網路技術第一章總結
擴展閱讀
哪種神經網路權重共享 2025-05-10 05:53:49
網路可以用兩個路由器 2025-05-10 05:40:15
北京人社一直網路異常 2025-05-10 05:39:20

無線電網路技術第一章總結

發布時間: 2022-07-13 04:50:36

① 無線數據傳輸技術

電腦無線傳輸數據跟藍牙是差不多的,讀懂藍牙無線傳輸技術就知道是回事了。

所謂藍牙( Bluetooth )技術,實際上是一種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利用「藍牙」技術,能夠有效地簡化掌上電腦、筆記本電腦、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之間的通信,也能夠成功地簡化以上這些設備與Internet之間的通信,從而使這些現代終端設備與網際網路之間的數據傳輸變得更加高效便捷,為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SIG組織於1999年7月26日推出了藍牙技術規范1.0版本,可以實現10米內設備之間的無線互聯,傳輸速度大概為1MB/秒,利用2.4GHz的ISM(工業、科學、醫學)頻帶,在其上設立79個帶寬為1MHz的信道,用每秒鍾切換1600次的頻率、滾齒方式的頻譜擴散技術來實現電波的收發.簡而言之,藍牙技術就是採用低能耗無線電通信技術來實現語音、數據和視頻傳輸,從而將網路中的各種設備,如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列印機、傳真機、數碼相機、手機、家電等,使用無線微波的方式將它們連成一個微形無線區域網,多個區域網之間也可以互連,從而方便快速地實現各類設備之間的通信。

wifi數據傳輸原理

wifi在無線電技術中是Wireless Fidelity(無線保真度)的縮寫。現在,WI-FI這個詞已經是一種短距離無線電技術的代名詞了。
使用wifi 傳輸數據的原理是在有線區域網的基礎上,通過無線集線器、無線網橋天線和網卡等設備便可實現無線方式上網。它是將用戶發出的信息分組(包),然後轉換為微波信號,實現無線區域網的各種功能
中國電信提供最優質的網路通訊服務,如需相關業務,可以直接通過電信網上營業廳或者實體營業廳查詢。安徽電信竭誠為您服務。

無線網路技術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各階段的特點是什麼

經歷了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計算機——計算機網路、開放式標准化網路和網路計算的新時代等4個階段。
面向終端的計算機網路的特點是以單個計算機為中心,連接多個終端,組成一個遠程聯機系統。只有中心計算機具有自主處理信息的能力。
計算機——計算機網路的特點是將多台計算機主機通過通信線路互聯起來為用戶提供服務,這里的多台計算機都有自主處理能力,不存在主從關系。
開放式標准化網路的特點是計算機互連,並具有統一的體系結構,遵守統一的國際標准化協議,這樣可以使不同的計算機方便地互連在一起。
網路計算機的新時代的特點是網路的發展和應用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水平,計算機已經進入了以網路為中心的時代,每台計算機必須以某種形式連網,並共享信息或協同工作,否則就無法充分發揮其效用。

④ 無線電技術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能傳輸聲音、文字、數據和圖像等。與有線電通信相比,不需要架設傳輸線路,不受通信距離限制,機動性好,建立迅速。無線電的傳輸質量不穩定,信號易受干擾或易被截獲,保密性差。

⑤ 要一份無線電比賽總結!!!急!!!

自己還要修改一下

我校無線電測向代表隊於2007年4月代表龍泉驛區參加成都市首屆中學生綜合運動會無線電測向比賽。因為這是我區第一次參加這項運動的比賽,我校在訓練上只能依靠自己摸索。在體育教師的精心訓練下,在全體參賽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代表隊共有兩名隊員取得了個人第六名的成績(共有二十一支隊伍,189名運動員參賽)。這個成績不是很令人滿意。回過頭想想,也許我們能夠做得更好。我們的教訓具體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時間不夠充分。我校在接到參加比賽的通知時,已經是三月份。當我們把參加的人員名單定下來時,已經是三月二十號了 。這給我們的壓力是很大的 。

2.間隙發報尋找電台訓練得過於晚。在無線電測向的訓練中,如果讓學生找一台一直在發信號的電台是比較容易的。但是,當電台像比賽一樣間隙發信號,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因為在比賽中,是五個電台在循環發信號,每一個電台只發一分鍾,這就不好確定電台離你大概有多遠,比如我隊取得第六名那位同學,找五個電台總用時三十一分鍾,但有一個電台她就找了十分鍾左右,因為當他找到那台電台的大體位置時,該電台停止發信號,只好在那裡等電台下一次的信號。所以,我區明年要參加這一項比賽的學校要較早的練習學生找循環發報的電台。這對能否取得好的成績有很大的影響。

3.不熟悉比賽的場地。我們是在比賽前一天的下午四點過到達比賽場地的,由於時間較短,隊員不可能有很長的時間來熟悉場地,這讓我們在比賽中吃了很大的虧。我建議明年參加的學校可以提前一到兩天的時間去熟悉比賽場地。

我的總結就在這里。明年要參加的學校有什麼不解之處可於我們聯系,希望我們的經驗和教訓能為你們取得好的成績助一臂之力!

⑥ 無線電通信需要哪些基本技術

無線通信包含內容很多,不知你具體關注哪方面。一般來說無線通信包括陸地移動通信,衛星通信,微波通信等,大家常用的是陸地移動通信,就是我們使用的手機。
如果特定指陸地移動通信,其需要的基本技術有:
1、無線傳播原理:介紹無線電波在空間傳播方式、傳播模型、傳播損耗等;
2、數字通信原理:介紹數字通信基本知識,如通信系統組成,基帶傳輸、載波傳輸、信源編碼、信道編碼、多址方式、抗干擾技術等;
3、具體制式相關技術原理:如3G、4G技術,市面上比較多的介紹WCDMA(3G),LTE(4G)書籍,會介紹這些制式的組網原理,關鍵技術,網路優化技術等。具體制式通信網路的建設或研發,是通信運營商和設備製造商實際工作關注焦點,也是學習無線通信知識的重點。學習1、2的內容是為了更好的學習3。

⑦ 無線網路協議802.11主要經歷了哪些階段,簡要介紹一下WIFI6技術

大的來說,經歷來6代,但是在Wi-Fi 5時代實際上還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wave1階段和wave2階段,Wi-Fi 6是2017年的。

⑧ 無線區域網微波技術介紹

微波的發展是與無線通信的發展是分不開的。1901年馬克尼使用800KHz中波信號進行了從英國到北美紐芬蘭的世界上第一次橫跨大西洋的無線電波的通信試驗,開創了人類無線通信的新紀元。無線通信初期,人們使用長波及中波來通信。  
 
    20世紀20年代初人們發現了短波通信,直到20世紀60年代衛星通信的興起,它一直是國際遠距離通信的主要手段,並且對目前的應急和軍事通信仍然很重要。

用於空間傳輸的電波是一種電磁波,其傳播的速度等於光速。無線電波可以按照頻率或波長來分類和命名。我們把頻率高於300MHz的電磁波稱為微波。由於各波段的傳播特性各異,因此,可以用於不同的通信系統。例如,中波主要沿地面傳播,繞射能力強,適用於廣播和海上通信。而短波具有較強的電離層反射能力,適用於環球通信。超短波和微波的繞射能力較差,可作為視距或超視距中繼通信。

微波的發展歷史(一)

微波通信是二十世紀50年代的產物。由於其通信的容量大而投資費用省(約占電纜投資的五分之一),建設速度快,抗災能力強等優點而取得迅速的發展。20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產生了傳輸頻帶較寬,性能較穩定的微波通信,成為長距離大容量地面干線無線傳輸的主要手段,模擬調頻傳輸容量高達2700路,也可同時傳輸高質量的彩色電視,而後逐步進入中容量乃至大容量數字微波傳輸。8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頻率選擇性色散衰落對數字微波傳輸中斷影響的發現以及一系列自適應衰落對抗技術與高狀態調制與檢測技術的發展,使數字微波傳輸產生了一個革命性的變化。特別應該指出的是80年代至9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整套高速多狀態的自適應編碼調制解調技術與信號處理及信號檢測技術的迅速發展,對現今的衛星通信,移動通信,全數字HDTV傳輸,通用高速有線/無線的接入,乃至高質量的磁性記錄等諸多領域的信號設計和信號的處理應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國外發達國家的微波中繼通信在長途通信網中所佔的比例高達50%以上。據統計美國為66%,日本為50%,法國為54%。我國自1956年從東德引進第一套微波通信設備以來,經過仿製和自發研製過程,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在京津之間的同軸電纜全部斷裂的情況下,六個微波通道全部安然無恙。九十年代的長江中下游的特大洪災中,微波通信又一次顯示了它的巨大威力。在當今世界的通信革命中,微波通信仍是最有發展前景的通信手段之一。

    衛星通信方面,從1945年克拉克提出三顆對地球同步的衛星可覆蓋全球的設想以來,衛星通信真正成為現實經歷了20年左右的時間。先是諸多低軌衛星的試驗,而1957年10月4日原蘇聯成功發射的世界上第一顆距地球高度約1600km的人造地球衛星,實現了對地球的通信,這是衛星通信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1965年4月6日發射的「晨鳥」(EarlyBird)號靜止衛星標志著衛星通信真正進入了實際商用階段,並納入了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衛星組織INTELSAT的第一代衛星系統IS-I。GEO商用衛星通信以INTELSAT衛星系統為典型,從1965年IS-I以來,至今正式商用的衛星系統歷經八代12種,目前正在研製第九代衛星系統IS-IX,預計2001年發射

⑨ 無線的WIFI相關簡述

全稱Wireless Fidelity。802.11b有時也被錯誤地標為Wi-Fi,實際上Wi-Fi是無線區域網聯盟(WLANA)的一個商標,該商標僅保障使用該商標的商品互相之間可以合作,與標准本身實際上沒有關系。但是後來人們逐漸習慣用WIFI來稱呼802.11b協議。它的最大優點就是傳輸速度較高,可以達到11Mbps,另外它的有效距離也很長,同時也與已有的各種802.11 DSSS設備兼容。筆記本電腦技術——迅馳技術就是基於該標準的。
Wi-Fi(Wireless Fidelity,無線保真技術)與藍牙技術一樣,同屬於在辦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離無線技術。該技術使用的是2.4GHz附近的頻段,該頻段在2012年尚屬沒用許可的無線頻段。其在2012年可使用的標准有兩個,分別是IEEE802.11G和IEEE802.11b。該技術由於有著自身的優點,因此受到廠商的青睞。 IEEE([美國]電子和電氣工程師協會)802.11b無線網路規范是IEEE 802.11網路規范的變種,最高帶寬為11 Mbps,在信號較弱或有干擾的情況下,帶寬可調整為5.5Mbps、2Mbps和1Mbps,帶寬的自動調整,有效地保障了網路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其主要特性為:速度快,可靠性高,在開放性區域,通訊距離可達305米,在封閉性區域,通訊距離為76米到122米,方便與現有的有線乙太網絡整合,組網的成本更低。
802.11a
802.11a採用5.8GHz工作頻段,採用OFDM調制技術,傳輸速率達54Mbps。
802.11g
802.11g採用2.4GHz工作頻譜,當傳輸速率在20Mbps以下時,在物理層採用802.11b相同的DSSS技術和CCK技術,當傳輸速率超過20Mbps時,在物理層使用802.11a相同的OFDM技術。 802.11n將MIMO(多入多出)與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相結合而應用的MIMO OFDM技術,提高了無線傳輸質量,也使傳輸速率得到極大提升,由2012年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提高到300Mbps甚至高達600Mbps。在覆蓋范圍方面,802.11n採用智能天線技術,通過多組獨立天線組成的天線陣列,可以動態調整波束,覆蓋范圍更大。在兼容性方面,802.11n採用了一種軟體無線電技術,它是一個完全可編程的硬體平台,使得不同系統的基站和終端都可以通過這一平台的不同軟體實現互通和兼容,因此,802.11n可以向前後兼容,而且可以實現WLAN與無線廣域網路的結合,比如3G。
無線相關專業術語: 1. European radio messaging system (ERMES)
歐洲無線電信息系統,歐洲無線發報系統 2. cellular phone
蜂巢式無線電話 3. cordless telephone--first generation (CT-1)
第一代無線電話 4. cordless phone
室內無線電話 5. cordless telephone--second generation (CT-2)
第二代無線電話 6. enhanced GPRS
增強型通用無線分組業務 7.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通用無線分組業務,通用無線包業務 8. phone, cordless
室內無線電話 9. phone, cellular
蜂巢式無線電話 10. personal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PWT)
個人無線遠程通信 11. radio wave
無線電波 12. radio resources management entity (RRME)
無線資源管理組織,無線資源管理機構 13. transceiver cable
無線收發機電纜,收發器電纜 14. wireless message format
無線信息格式,無線報文格式 15. wireless local loop (WLL)
無線本地環[路] 16. wireless drops
無線分接,無線分支,無線引入 17. wireless cable
無線電纜 18. wireless access point
無線接入點 19. wireless LAN
無線區域性網路 20. wireless
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