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衛星接收寬頻信號
方案一:衛星與傳統的Modem或專線相結合接入Internet
該方案其工作原理如下:用戶的電腦裝配一張衛星網路PCI卡,並和一個大約75厘米口徑的衛星接收天線相連。所有低帶寬、外向的信息(如網址要求)通過數據機從電話網路上送出,但所有高帶寬、內向的信息(比如一個圖像豐富的網站)都從衛星上直接發射到用戶的電腦上。用戶在瀏覽器軟體上單擊一個網址,網址要求信號由數據機送出到用戶的ISP。在這個要求信號離開用戶PC機之前,用戶端軟體附加了一個IP頭碼到要求信號上。這個附加碼指示用戶ISP把要求信號轉到網路運行中心,NOC接到要求信號後,把附加碼去除,然後根據用戶要求到相應的網站去獲取所需信息,再將信息上傳到衛星,以高速高帶寬送到用戶的接收天線,再到用戶的PC機上或配置機頂盒STB(set top box)的視頻接收機中。這種衛星高速數據接入系統充分利用互聯網不對稱傳輸特點,採用DirecPC技術,用戶端只需14.4kbps以上Modem基本上網配置、衛星網路PCI卡、用戶端軟體和0.75m衛星接收天線等設備即可。系統的交互速率可達200-400kbps,最高可達3Mbps高速單向廣播式數據文件下載。
該系統比較適合於單向的遠程教學,也可以用於會議電視及為各類教育機構、大中院校、成人教育等開設互動式遠程教育課程等。但採用Modem撥號上網要受限於線路速度,最高不超過56kbps,而且上網的費用相對較高。即使採用光纜或衛星及微波等無線信道的專線連接方式能提高上行速度,但由於需要建立聯網的站點且費用較高,使得它只適合於業務量大的單位和機構團體,不適合於廣大個體用戶。目前很多公司都採用這種類似的衛星寬頻接入方式,如中國通信廣播衛星公司推出的「中星在線」、廣東電信推出的「星網通」業務以及科利華公司開發的衛星寬頻互動教育平台等。
方案二:衛星與有線電視網相結合接入Internet
為了尋求一種對個體用戶來說上網快、費用低、投資少、見效快的途徑,不妨考慮衛星與有線電視網相結合的新型上網方式。有線電視網的HFC網路是採用光纖和同軸電纜混合鋪設,具有成本低、信號質量好、頻帶寬的特點,給家庭用戶高速、快捷上網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由Internet的高速接入供應商、本地ISP有線電視台(CATV網路)和用戶終端組成。國際出口就是一個Internet高速接入供應商,在這里建立衛星上行的主站,下行數據經過發射無線送到衛星轉發器。在有線電視台設立衛星接收站,把收到的數據經過電纜數據調制器、上變頻器,變成有線電視網路需要的射頻RF,用戶在家中使用帶有數據廣播接收卡的計算機,將電纜中的信號解調並接收。同時用戶的計算機配普通電話Modem,撥號到本地ISP,把用戶的請求信息傳送到對方。本地ISP在此起到路由的作用,溝通用戶和遠端的國際出口局。這樣從地面Internet上行到衛星與有線下行,構成了一條完整的雙向數據通路。
這種新的接入Internet的方法充分利用了現有的CATV網的現狀和衛星不對稱單向廣播的特點。有線電視網路仍然採用當前的單向傳輸,而衛星也採用單向廣播傳輸,用戶的回傳信息則通過地面的Internet傳送到信息源。這種方式,有線台就不必要建設衛星上行站,而有線電視網也不必要進行雙向改造,這就大大減少了資金的投入,縮短了建網的時間。從衛星到有線整個信道具有寬頻特點,且價格低廉,讓用戶充分享受到高速上網的服務,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寬頻接入方式。
方案三:衛星與VSAT系統結合的雙向傳輸網路
前述兩種方案都利用地面網來實現信息的回傳問題,但是地面網的信道比較擁擠,可能常常會發生阻塞和故障,此時不妨考慮利用VSAT網來接入Internet。由於VSAT系統具有覆蓋范圍大、結構靈活、組網迅速方便、易於實現多級連接,用戶終端接入方式靈活等優點,使得它完全可以作為地面網的補充,甚至在某些場合成為唯一的可行方案。
除了使用VSAT網或地面網外,我們可以考慮使用雙向VSAT小站通過衛星鏈路的回傳信道來實現雙向傳輸。一般來說小站的回傳速率遠小於下行廣播速率,因此考慮採用星型(star network)的VSAT系統。該系統的大量高速數據通過主站天線發射至衛星轉發器,下行則通過數字視頻廣播(DVB)傳送至各個遠端的VSAT小站,最後再通過相應的數據介面設備傳送到某一用戶的電腦,或是通過與區域網相連的某一PC機傳送給多個用戶。
由於主站與遠端站間需要進行交互傳輸,因此遠端站需要安裝一個寬頻雙向(two-way)終端。如果遠端小站只接收Internet內容,則只需安裝單向(one-way)終端。一個雙向終端主要包括室外單元(ODU)和室內單元(IDU)。ODU包括RF部分的天線和HPA。IDU則配有機頂盒(set top box)用於提供寬頻互動式衛星系統網路接入的數據介面,連接ODU和用戶的PC。用戶的需求和反饋信息通過該設備經由ODU的RF天線和功放發射到衛星,並最終轉發至主站接收。主站將經過基帶處理的用戶信息傳到網管系統,在NMS系統的幫助下及時從Internet上獲取所需信息傳回用戶。
該系統的網站設置簡單,可根據需要在主站配置上增添新站點。其衛星接入方案可靠、安全,能提供穩定的Internet服務。從主站到終端的前向信道採用DVB-S標准,回傳信道可採用近年來廣受關注的DVB-RCS標准。實現快而且易管理、易獲得,操作及維護費用低。在現實中被證實是可行的,比較適合於居民及小型企業的需求。但是它的主要缺點是系統的回傳速率比較小。
對於某些小站回傳速率較高的情況,我們可以考慮採用基於無主站「hubless」的網狀(mesh network)VSAT系統。該系統可以與星型VSAT系統結合使用,互通業務,從而形成混合網路(hybrid network),但此時網路需要添加另一套獨立的管理和操作體制,實現較復雜。
4.遠程教育的應用實現
遠程教育自從開始到現在,雖然只有短短三年,但其發展速度卻很驚人。然而從內容方面考慮,目前的遠程教育在互動教學方面還很不成熟。許多教育雖然是在網上進行的,但大多仍以教為主,學生與教師間缺乏實時的互動交流。而且學習視頻受網速和帶寬的限制,無法達到多媒體教學的良好效果。鑒於這種情況,我們不妨考慮採用基於衛星寬頻接入Internet的方式。
結合方案一和方案三的思想,採用空中和地面兩種回傳方式,這樣就實現了空中、地面互為備份,用戶可任選合適的通道接入Internet的綜合系統。該系統採用兩種終端站,雙向VSAT小站實現互動式的衛星雙向傳輸;單向VSAT小站與地面網結合,只接收衛星的下行廣播數據,而利用地面的回傳信道構成雙向迴路。
假設該遠程教育的中心站hub設於南京,計劃首先覆蓋江蘇省,進而覆蓋全國。該系統初步設計擁有500個雙向VSAT終端,2000個單向終端。雙向終端的天線不超過2m ,其HPA可選0.5w/1w/2w,單向終端的天線不超過1.2m。終端站可根據業務需要,選擇天線(0.96m/1.2m/1.8m)和HPA功率,以滿足不同回傳速率的需要。設計主站使用6m-10m天線,HPA最大不超過80w。擬訂採用ku波段的衛星,如AsiaSat3S,轉發器工作於飽和狀態。前向鏈路設計採用TDM接入方式,回傳鏈路採用MF-TDMA接入方式,調制方式為QPSK。採用DAMA機制。網路的入向(inbound)採用DVB-RCS標准,最大速率可達2Mbps,出向(outbound)採用DVB-S標准,最大速率可達48.5Mbps。該遠程教育系統適合操作平台:Window98,WindowsNT,WindowsMe,WindowsXP,Linux。網路數據介面符合PCI2.1,USB1.1或10/100BaseT標准。終端在NMS中存有參數如VSAT ID,MAC ID,終端信息需驗證才能Online。因此只有授權用戶才能接入Internet,享受ISP提供的服務,從而保證信息的安全性。同時為 保證「永遠在線」服務,考慮確保鏈路的可通率至少在99.
免費wifi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僅僅是覆蓋,還有容量的要求。
和原來的共享寬頻的問題是一樣的道理,使用的人多了,單個用戶分配的帶寬就會減少,而這些衛星,要面對全球的XX億用戶,容量問題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都無需全球,就是中國的10幾億的用戶,需要的帶寬都大的可怕。以現在的wifi僅僅被分配了2.4G和5G的非授權頻譜,在技術沒有發生跨時代的進步的時候,如果可以容納如此多的用戶?
如果,用戶通過衛星上網,但是數據流最終還是需要落地去訪問互聯網上的伺服器,試想一下,這個衛星網路的落地帶寬需要多大?出口的帶寬需要和現在的互聯網有多大的介面?這完全等於是重新建立了一張衛星互聯網,要和現在的互聯網進行對接,哪個公司有財力去完成這個對接的帶寬的租用?
總而言之,個人完全不看好衛星的WIFI計劃,這個計劃的成功的可能性比城市裡退出免費WIFI全覆蓋還小。
⑶ 怎樣用衛星鍋接收無線網路信號
衛星鍋是通過對准衛星來接收節目的,不是通過網路連接來接收節目的。
衛星鍋就是常說的天線,負責將衛星信號反射到位於焦衛星天線點處的饋源和高頻頭內。大多數衛星鍋通常是拋物面狀的,也有一些多焦點衛星鍋是由球面和拋物面組合而成。
衛星鍋的作用是收集由衛星傳來的微弱信號,並盡可能去除雜訊。一般來說,衛星鍋口徑越大,節目的信號越強,接收質量越高。但考慮到成本、安裝等因素,用戶要求衛星鍋口徑越小越好。
(3)什麼時候可用上衛星傳的網路信號擴展閱讀:
衛星鍋接收信號原理:
1、拋物面天線是把星空的衛星信號能量反射會聚成一個焦點。
2、饋源是在拋物面天線的焦點處設置一個懼衛星信號的喇叭,稱為饋源,意思是饋送能量的源,要求將會聚到焦點的能量全部收集起來。前饋式衛星接收天線基本上用大張角波紋饋源。
3、高頻頭(LNB亦稱降頻器)是將饋源送來的衛星信號進行降頻和信號放大然後傳送至衛星接收機。高頻頭的雜訊度數越低越好。
4、衛星接收機是將高頻頭輸送來的衛星信號進行解調,解調出衛星電視圖像信號和伴音信號。
⑷ 網路信號可用衛星傳輸嗎
可以傳輸,可效果呢?比不上線的安全和可靠
⑸ 中國北斗衛星信號何時可用
你現在有可能已經在用了。目前市場上的品牌手機都支付GPS、GLONASS、和BDS。平時導航使用的定位,就是上述三個全球定位系統綜合定位的結果。
如果想親眼看一下自己手機上的BDS信號,可以安裝AndroiTS GPS TEST,編號200以上的,就是BDS的信號。
下圖就是紅米4手機當前接收到的所有衛星信號,其中最下端幾個是BDS的信號。
⑹ 衛星上網是怎麼回事怎麼實現的
衛星上網
文章來源:嵐山夜話
http://www.33D9.COM
使用衛星上網的速度比起傳統的數據機,快上了數十到一百多倍,最高可達3Mbps的傳輸速率。 用戶只要通過計算機衛星數據機、衛星天線和衛星配合便可接入Internet。它是一種非對稱的接入方式,其業務功能強大,可以向用戶提供四百kbps的網際網路下載速度,是現時上網最快速率的七倍,也可進行衛星廣播式服務,例如大文件投遞、多媒體廣播、網頁廣播等。服務覆蓋范圍廣泛可覆蓋中國大陸所有地區、中國台灣及港澳地區。極富成本效益,高速交互可以通過公共代理伺服器減少重復頻寬佔用,一對多點數據廣播 下載更可大大減少上網頻寬與時間浪費。 高品質多媒體視音頻、利於推廣多元化增值應用。技術成熟穩定標准,用戶上網方式與原來相同。
全球現共有十一家網路服務商提供衛星接入的服務,用戶總數已達到佰余萬。使用衛星上網的用戶需為計算機裝配一張衛星網路PCI卡,並與一個約七十五厘米口徑的衛星接收天線相連。用戶在瀏覽器軟體上單擊一個網址,網址要求信號由數據機送到用戶的互聯網服務商。衛星網路運行中心接到要求信號後,根據用戶的要求到相應的網站去獲取所需信息,再將信息上傳到衛星,以高速高帶寬送到用戶的接收天線,然後再傳到用戶的計算機上。
衛星上網除了服務區域廣泛外,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速度,從速度上比較,衛星上網的速度比起傳統的數據機,快上了數十到一百多倍,是14.4kModem的28倍,支持所有標準的TCP/IP網路協議及應用, HTTP、 FTP 、SMTP等。所以能以非常快速有效率地下載您想要的大檔案。 衛星直播網路服務所需系統設備為網路營運中心(Network Operation Center, 簡稱NOC),7-11m直徑衛星發射天線,24M衛星頻寬構成的上行主站,同時透過寬頻專線上聯互聯網,可以取得用戶所指定存取的網路資源,利用Ku波段QPSK衛星調制編碼轉成衛星信號上鏈至衛星,廣播下傳至用戶。客戶端只需Pentium/90,16M,20M HD以上計算機,Window95或NT Workstation4.0操作系統,14.4kbps以上Modem基本上網配置,配上0.75-0.9m衛星天線,Ku頻段衛星信號接收器,衛星 Modem卡,驅動及應用軟體套件。使用時,用普通MODEM撥通ISP,通過MODEM上行,衛星用400K速率下行。同時提供3M的廣播帶寬,用以提供網站廣播,證券信息,以及數據投遞,遠程教學等功能 對於一般企業而言,衛星上網的數字封包快遞及多媒體傳送服務可以非常快的由單點對多點廣播數字信息,如傳送軟體,電子檔案或是企業內訓練課程節目等傳送到分公司、經銷商、連鎖店、及會員等。 另外,衛星上網的廣播功能可以如電視節目表般地事前安排,亦可以按照使用者的要求來安排。 衛星上網服務,以其高速率、高速率的理想傳輸模式,就花費而言,相對合理,所以作為一種全新的寬頻接入方式正在逐步發展。
⑺ 什麼時候可以用上免費全國性的衛星無線網
先了解以下衛星無線網,我們所說的衛星通信是指:
衛星通信簡單地說就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層大氣中)的無線電通信站間利用衛星作為中繼而進行的通信。衛星通信系統由衛星和地球站兩部分組成。衛星通信的特點是:通信范圍大;只要在衛星發射的電波所覆蓋的范圍內,從任何兩點之間都可進行通信;不易受陸地災害的影響(可靠性高);只要設置地球站電路即可開通(開通電路迅速);同時可在多處接收,能經濟地實現廣播、多址通信(多址特點);電路設置非常靈活,可隨時分散過於集中的話務量;同一信道可用於不同方向或不同區間(多址聯接)。
而且再一個就是衛星上的無線網能夠容納那麼多的用戶去使用嗎?肯定是不可能的,就比如每個人家中的無線網估計只要連接超過4個人可能就會出現無線網速度卡頓的情況了,就算是最好的無線網信號設備,估計也不能同時容納那麼多人使用的,而且就算多發射幾顆衛星也是不可能的了,首先這個費用沒有人會去承擔的,而且這種只屬於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也沒有任何一家的公司會去做。
⑻ 衛星天線的時間、網路時間、有線電視時間
網路時間是網路伺服器的時間;
電視時間是-電視台的准確時間-發射到衛星-然後從衛星發射回到各地的電視台後-經過有線傳到電視機的時間;
衛星天線時間是-電視台的准確時間-發射到衛星-然後從衛星直接發射到電視機的時間;
⑼ 怎樣使用衛星信號上網
有可能的,俄羅斯已經發射了用於向公眾免費開放的上網衛星,但是這個衛星只能被動接受俄羅斯政府發送的數據,用電腦接收,主要是視頻音頻和數據。但是這在中國還是不能實現,因為俄羅斯衛星用的載波方式和中國不同,你要用必須要有俄羅斯生產的衛星接收器,就是鍋。另外這在中國已經開始使用了,比如黨在進行先進性教育的時候就是用衛星傳送資料供全國黨員學習,就是把資料發送到衛星,全國各個地方的黨員活動室就接受,來學習。還有北京奧運會的火炬信號就是通過衛星傳送到世界各地,各個地方的個人或者機構都可以到衛星上下載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的實況。還有現在發展很快的遠程教育,就是學校把他們的教育資源,發送到衛星上,用戶在通過鍋下載到電腦就可以看了。
綜上可以知道衛星信號上網只能是被動接收,不能主動發送的,並且發送僅限視頻音頻和文字。像這次汶川地震的時候,先遣隊到達的時候就是通過北斗衛星傳回的信號來通信的。
美國現在已經發明了一種衛星上網的技術,供偏遠地區上網,但是這還是要通過地面網路的支持才可以,衛星在這里只是一個增加傳輸速率的作用。
日本科學家已經發明了一種手持設備可以通過衛星上網,但這僅在實驗室,還沒使用。
相信不久將來,衛星上網一定會實現的。
至於樓上所說的,租一台衛星上網,這里說的是,一台衛星可以供多部載波使用,不僅是一部。還有一樓說的基本正確,上行數據傳輸是有點問題,美國的那個技術就是用地面網路來傳上行數據,衛星下行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