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印度有沒有無線網路
擴展閱讀
網路硬碟錄像機通道設置 2025-08-07 17:57:19

印度有沒有無線網路

發布時間: 2022-09-27 12:40:26

A. 印度上網免費

寬頻越來越貴了。
以前包月一年480,現在是全年600。

印度提供免費寬頻服務的啟示

2007-05-08
魏文彪
印度政府計劃在兩年內向所有印度公民提供2Mbps的免費寬頻服務,屆時消費者將獲得巨大好處。印度政府希望利用部分電信普遍服務基金鋪設全國范圍的光網路,達到促進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目的。(《新文化報》4月30日)
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人們諸多領域的工作與生活方式,在帶給人們極大便利的同時,有力地提高了社會生產效率,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的發展。而像印度這樣將由政府向全民免費提供寬頻服務,無疑會給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以更大的推動力。也正因為如此,目前美國舊金山、法國巴黎、日本東京等城市全城免費Wi-Fi(一種短距離無線網路技術)已經展開,其目的就在於進一步促進當地經濟的活力。

政府免費提供寬頻服務,肯定會減少現有電信營運商的利潤,減弱寬頻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但是卻能極大地增加電腦的消費量,同樣甚至更能起到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

更為重要的是,政府免費提供寬頻服務,將會極大地推動寬頻的普及,將會使更多的人從中受益,從而使經濟社會得到更大更快的發展。政府免費提供寬頻服務,固然會使少數電信營運商與政府的收益減少,但是卻能換來經濟社會更大的發展,這說明印度政府能夠為了更多人的長遠利益放棄眼前的些許小利,具有長遠規劃與眼光。這無疑是明智而令人敬佩的。

當前印度電信市場已經形成較為嚴重的壟斷現象,國內只有少數國內、國際長途電話運營商,這也導致印度寬頻上網價格高出全球標準的2~5倍,而這顯然不利於寬頻在這樣一個尚不富裕的國度的普及,因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寬頻對國民經濟增長所能起到的推動作用。

另外,寬頻服務價格昂貴,必然導致該項服務只能為相對少數的富裕人群所享用,這就可能因為加劇人們起點上的不平等而進一步擴大社會貧富差距。尤其是對於青少年來說,富裕的家庭由於能給孩子提供包括寬頻在內更好的成長環境,貧困家庭的孩子卻可能由於學習與生活條件上的不足而更難趕上富裕家庭孩子的步伐,這樣一來原本就存在的代際不公就可能進一步加劇。反之,如果政府為全民提供免費寬頻服務,更多的人尤其是更多的未成年人就能受益於寬頻的普及。

印度政府計劃為全民提供免費寬頻服務,說明該國政府打算將寬頻當做普遍服務與公共服務來提供,把免費提供寬頻服務當做政府的義務與職責。這無疑能給人們以深刻的啟示,即政府不但對於像醫療衛生、教育、住房等事關國民基本權利實現的事項應該承擔責任,對於像寬頻普及這樣有利於增進起點平等,有利於縮小社會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的事項,以及對國民富裕與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全局性意義的事項,也應當當做公共服務由政府免費提供,政府同樣應當在這樣的事項上承擔起責任。

B. 關於印度: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發表了一項有關中國與印度市場比較的調查報告,文中指出盡管兩個市場有相似之處,而且在推行經濟自由化和改革方面,兩國均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中國是處於領先地位。

《經濟學人》雜志這份「印度和中國專題調查」的作者西蒙·朗(Simon Long)指出,中國經濟發展優勝於印度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它起步較早,此外,在為貧窮階層提供教育和衛生保健,以及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方面,中國比印度作出更多的努力。兩者相比之下,中國的改革開放步伐更多,因此也取得了更大的成果。

中印兩國面臨著同樣的挑戰:失業、地區差異和農民貧困都是首要的經濟問題。兩國人口眾多,對資源的需求也相應提高,如何防止環境污染也是重要的課題。西蒙·朗在調查報告中認為,印度需要學習中國的經濟模式。

印度經濟發展被超越

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才超過印度。此後,兩國經濟均高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印度GDP每年平均增長5.6%,在1991至2003年每年平均增長5.8%。中國的增長幅度相當,但其起點更高,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GDP增長平均每年為9.3%,在1991至2003年則為9.7%。

由於印度人口增長較快,兩國的人均GDP差距便更大。在1990至2003年期間,中國的人均GDP年均增長8.5%,而印度為4%。2003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達1,100美元,而印度僅為530美元,換算為人均購買力後,中國比印度富裕70%。

在國際貿易方面,中印的差別更加明顯。1990年,中國佔世界出口和進口的份額分別為1.9%和1.6%。到2003年,中國佔世界出口和進口的份額增至5.8%和5.3%。去年,中國的雙向貿易增長36%,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然而,印度的雙向貿易額還不到世界總額的1%。

由於經濟迅速增長,中國的貧困水平顯著下降。在1981至2001年期間,中國日收入低於1美元的人數大約減少4億。在1977和2000年期間,印度貧困人數減少6,900萬。現在,35%的印度人日收入低於1美元,而17%的中國人日收入低於1美元。

世界看好中國經濟

導致中印兩國經濟增長速度有別的主因是「外國直接投資」(FDI)。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吸引FDI最多的國家。去年,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達600億美元,是印度的12倍。中國對外國投資者有兩大吸引力:巨大的潛在國內市場和便利的出口環境。

據一家跨國公司估算,中國可支配消費收入的人口達3億人,這遠遠多於印度的5,000萬人。此外,中國擁有優越的基礎設施,例如它的高速公路總長3萬公里,是印度的10倍。同時,中國每1,000人擁有的移動和固線電話數量是印度的6倍。

印度的優勢仍然是其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層和法律、機構和金融市場等「軟基礎設施」。在高端市場上,印度有大量英語流利的技術人才,而在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方面,中國工人則在基礎教育方面有很大優勢。

隨著更多外國投資者青睞中國,有利投資者的合作項目日益增長,中國加入WTO也令其經濟活動自由化進程比印度快得多。

工業和農業

盡管印度有知名的IT專長和繁榮的外包產業,但這與廣大群眾並不相干。整個IT行業大約只有100萬名從業人員,其產值僅佔印度GDP的4%。西蒙·朗認為,印度製造業增長速度遠低於服務業,而且提供很少就業機會,這是令人擔憂的現象。2002年,印度製造業只吸納了620萬勞動人口,而中國製造業卻有1.6億名從業人員,中國已經成功地變成了世界工廠。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始推行改革開放,這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為新的鄉鎮企業輸送數千萬員工。印度不可能發生這樣的奇跡,但是它仍需努力令農民從農場轉往工廠工作。

目前,印度農村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0%,而中國農村人口佔60%。中印兩國面臨著同樣的農業問題:生產率低、農場規模小、農民在改進生產方面作投入的能力有限。

競爭對手還是合作夥伴?

事實上,中國和印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雖然印度可能以中國為標准衡量其經濟增長和國際影響,但中國是以美國為比較對象。另外,中國與印度的關系正在變化。目前,兩國外交關系十分友好,並且雙邊貿易繁榮。西蒙·朗估計印度和中國將成為「競爭性合作夥伴」。印度擔心中國可能取代它在IT服務和外包輸出方面的領先地位,只需幾年,中國就能夠造就與印度數量相當的軟體工程師和會說流利英語的大學畢業生。鑒於它在全球經濟中的巨大影響,中國可能會取代印度這項毋容置疑的競爭優勢。

更重要的是,印度是否能在出口型勞動密集製造業方面與中國分庭抗爭。這是印度經濟增長趕上中國在過去20年達到的水平的唯一途徑。印度希望成為出口大國,但在發生重大變革之前,它不可能達到這個目標。

在今後幾年,中印兩國都面臨著解決地區差別的巨大挑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將有助於決定它是否能夠保持目前的高增長率。對印度來講,這也將決定著它是否能夠提高目前的增長速度。西蒙·朗指出,假如印度不著手第二度大刀闊斧的變革,它不可能達到中國的增長速度,更談不上趕上中國的發展水平,這種改革目前看來不大可能,但並非絕不會發生。

資料:《經濟學人》雜志

C. 印度尼西亞旅遊住的酒店有無限網嗎

這個得看酒店的配置里有沒有無線網路了,建議你預定酒店是仔細留意一下無線網的問題,有需要的話也可以致電咨詢啦!

D. 在印尼怎麼怎麼申請無線上網

我7月剛從印尼回來,在那邊待了1年多,我要告訴你的事實是,印尼的網費非常非常非常的貴!!!有線網一個月大概摺合人民幣800多塊一個月!這是我在的時候,而現在印尼盾升值了,也就意味著更貴!無線網?超級超級貴!我在的大學只有三棟樓,很小,最高的也就3層你知道一個月的無線網費是多少嗎?是以千為單位的美元!美元啊~而且速度還超慢的,能把你急死還打不開,特別是國內的網頁,你找個網路要一個多小時能出來算你運氣好的了,真的,我實話給你說。所以你就不要想著用無線網路了,要不看看學校看的不緊偷偷進去上會,不然就去網吧好了。
不過印尼的電話費很便宜,從中國列印尼要2塊一分鍾,從印尼打中國一分鍾大約人民幣不到5毛錢,去了買張電話卡,用電話上一下網吧,算下來還劃算些,他是算流量的,1kb1分印尼盾的樣子,比中國的手機上網資費還便宜。
實話實說,你也可以去跟別人打聽一下,不過真強烈建議你打消無線上網的念頭了。

E. 世界十大「矽谷」,是

第 1位 日本東京
東京是高科技生活方式的一個最典型例子,你可以在這里發現任何打上高科技烙印的東西,例如極富創意的小配件、新型手機、高速公共交通系統、先進的電子產品、個頭更小的微晶元以及數字衛生間。

第 2位 韓國首爾
除了手機製造業外,首爾的另一個支柱型產業就是網路游戲。半數以上的「韓國造」網路游戲飄洋過海來到中國。在韓國,有大約一半的人是游戲玩家,他們定期在網上咖啡館會合,共享游戲樂趣。此外,當地居民還可以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無線上網,甚至在地鐵上也是如此。

第 3位 新加坡
新加坡的總人口不到400萬,但它卻是一個「現在科技的烏托邦」。這里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免費使用無線寬頻。此外,政府還承諾在2012年之前將有線寬頻速度提高到每秒1個G。2008年,「移動貨幣」將成為法定貨幣,居民可通過電話、筆記本電腦和手錶購買商品。

第 4位 中國香港
在香港,你可以享受機器人侍應生提供的服務,而這不過是它雄厚科技實力和超前生活方式的一個例子罷了。為了鼓勵和刺激高科技產業發展,香港建立了一個被稱之為「數碼港」的高科技園區,園區內的公寓和商店全部被無線區域網覆蓋。

第 5位 美國矽谷
位於加州南部的舊金山灣區——包括聖何塞——是美國科技城市的一個黃金標准。由於世界著名公司的湧入,矽谷居民無疑成為最大的受益對象,可盡情享受它們的研究成果——免費無線區域網讓他們在乘坐巴士時上網,觸摸屏地圖則幫助「迷途羔羊」找到回家的路。

第 6位 美國西雅圖
西雅圖之所以被世人所熟知,憑借的是兩樣東西:一個是科技公司,另一個則是咖啡店。在星巴克或者「西雅圖最佳咖啡」享受咖啡時,如果能夠網上沖浪,那絕對是一種莫大的享受。在北美地區,西雅圖是24小時「在線」的城市之一,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無疑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第 7位 芬蘭赫爾辛基
芬蘭人一貫喜歡安靜,閑聊時很少用大嗓門,但他們卻憑借一個手機品牌向全世界發出了怒吼,它就是諾基亞。「諾基亞」三個字可能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但它卻是一台高功率的造錢機器。有意思的是,雖然喜歡安靜,但無論是從事高科技行業還是其它行業的芬蘭人,諾基亞都是他們的一個重要話題。

第 8位 印度班加羅爾
作為頂級科技城市,班加羅爾被人們稱之為"印度的矽谷"。與很多城市一樣,無線區域網覆蓋率也是其科技文化的一面鏡子。除此之外,生物科技也是它的一個拳頭產品,印度有大約半數生物科技公司落戶班加羅爾。

第 9位 德國慕尼黑
德國有近65%的人使用寬頻,這一比例在歐洲是最高的。在慕尼黑的科技文化中,一些重要元素是不得不提的,其中就包括飛機場的無線網路。有了這個無線網路,人們在長途旅行中便可通過自己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ISP)享受空中寬頻服務。

第10位 以色列特拉維夫
特拉維夫被譽為以色列的文化之都,它的人口年齡相對比較年輕,同時也是一座「不夜城」。令人關注的是,美國微軟公司似乎對這座城市情有獨鍾,他們正打算在特拉維夫創建一家新的研發中心。

F. 印度上網方便嗎

可以上網,一般稍微好一點的賓館都提供網路服務,可以把自己的電腦接上去。再好一點的就提供無線網了。帶著吧。在印度晚上都不怎麼出門。無聊死

G. 馬上要去剛果金了請問那邊現在的網路怎麼樣

沒有問題的,現在剛果金,有中國華為和歐美的電信運營商,最少有四五個,網路還是沒問題的!
不過就是都是無線網路,有的時候時斷時續,費用大概在一個月一百美金左右。

H. 為什麼Facebook要在印度推廣Wi-Fi服務

控制入口的手段!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人口(11億)的國家,同時也是全球潛力最大的市場之一,成為中國之後,國內外巨頭爭相進入的領地,包括小米,google,微軟等等。facebook以布局基礎設施(wifi)的方式切入,絕對是有效建立平台級優勢的關鍵手段!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以更為基礎的平台控制入口,布局市場,也不乏成功的案例:


2005年google從安迪·羅賓(Andy Rubin)手中收購並持續推進android,通過移動操作系統佔領移動互聯網的市場,是最為成功的案例之一。至2016年,android系統已經占據了87.5%的市場份額,可見其在移動領域的影響力之大,有了如此大的平台,如何盈利,什麼時候盈利幾乎都是手到擒來。


pc互聯網時代的微軟,通過操作系統的方式切入,並佔領企業級辦公軟體,也讓微軟成為行業巨無霸!


如果google計劃在非洲發射衛星,幫助非洲人民上網的策略類似,作為用戶連接互聯網最方便,成本最低的方式,facebook強勢在wifi基礎設施上布局,其背後的商業邏輯其實也非常清晰!


如果經常被提及的互聯網思維,以免費或性價比最高的手段佔領用戶(如360殺毒,小米的手機等),通過產品矩陣中的其他服務進行盈利(如小米的內容,360的增值服務等),也是無所不被互聯網從業者推崇的手段!


對於facebook而言,wifi也同樣具備這樣的產品能力,先通過wifi佔領印度的上網入口(付費,免費都在於政府,或用戶的意願),等到佔領足夠大的市場,屆時則可以為facebook其他的產品,如im,whatsapp等提供絕佳的平台優勢,同時也將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潛在競爭對手排除在外!

I. 印度尼西亞的賓館里有沒有wifi或者有線網或者網線介面

wifi跟網線介面肯定是有的,你見過哪裡的賓館這還收錢,況且還是旅遊景地

J. 印度高鐵內部配置豪華,群眾直呼已遠超中國,通車僅3天就停運,為何

引子

《春秋繁露》:「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計其功。」

在亞洲地區,中國和印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說同樣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有著同樣的悲痛的近代遭遇,國土面積都很遼闊甚至連人口數量都差不了太多。但兩國也有非常明顯的差距,那就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國家的綜合實力已經逐漸有了較大的差距,中國已經超出了印度很多,但這卻讓印度心生不滿,這是因為在他們的心中,始終都懷揣著一個大國夢想。

因此印度的這一高鐵宣布正式通車之後,一旁的圍觀群眾直呼已遠超中國,紛紛購買了車票想要體驗這一高鐵的魅力。結果短短幾天之後印度高鐵就鬧出了一個大笑話,通車僅3天就停運。首先便是高鐵的實際行駛速度和他們宣稱的速度不符,除此之外內部的構造還有很多的不合理之處,最令人感到奇葩的是有很多印度民眾坐上了高鐵之後,用工具將那些液晶顯示屏全部拆了下來據為己有,讓整個高鐵損失慘重,使得官方不得不在三天之後緊急宣布重新維護,

結語

可以說對於印度而言他們想要發展高鐵事業,還需要一條很長的道路要走,只有腳踏實地認真努力,才能夠讓世人刮目相看,總是想通過這種投機取巧的方式,之能夠成為他人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