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福州哪裡有免費WIFI熱點
序號 覆蓋場點名稱 場點地址 所屬城市 所在區域 WLAN覆蓋區域 場點類型
1 福清融僑大酒店 福清元洪路1號 福清市 融城鎮 融僑A區1、2、3層,C區1、2、3層,D區1、2、3層,多功能廳 酒店
2 市體育中心 上三路 福州市 倉山區 市體育中心主席台 體育場館
3 閩江飯店 五四路130號 福州市 鼓樓區 閩江飯店附屬樓2層,主樓15層第一會議室、第六會議室、第七會議室、16層 酒店
4 西湖賓館 福建省福州市華林路11號 福州市 鼓樓區 500人會議室 酒店
5 金仕頓酒店 福州市東水路18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咖啡廳、2層大堂;3層多功能廳和金煌廳 酒店
6 五一廣場 五一廣場 福州市 鼓樓區 五一廣場西側 公園
7 銀河花園大酒店 五四路243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咖啡廳、4層多功能廳、16、17層 酒店
8 天之手公司 六一北路558號金三橋大廈3層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咖啡屋
9 美倫華美達酒店 北環西路108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4、23、27層 酒店
10 農大圖書館 農林大學校內 福州市 倉山區 1、2、3、4層 學校
11 國際會展中心 溫泉公園路69號 福州市 鼓樓區 A、B、C層 展覽中心
12 龍祥大酒店 連江北路489號 福州市 晉安區 4層會議室、13層 酒店
13 省體育中心 五四北路310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5層 體育場館
14 省工貿展覽中心 五四北路260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2層展覽廳 展覽中心
15 馬尾邦輝大酒店 羅星路9號 福州市 馬尾區 1層,2、5層會議室 酒店
16 閩都飯店 古田路117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 酒店
17 東方大酒店 東街96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4、5層會議室 酒店
18 長樂機場 長樂機場 長樂市 漳港鎮 候機大廳 機場
19 大利嘉城 五一中路169號 福州市 台江區 寫字樓1層賣場,A區1、2、3層 商場
20 香草人間咖啡 湖東路288號水調歌頭8號別墅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咖啡屋
21 百合溫泉酒店 永安路1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2層 酒店
22 西湖大酒店 湖濱路158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2、3層,18層商務會所 酒店
23 阿波羅酒店 五一中路132號(民航廣場) 福州市 台江區 1、7層 酒店
24 省工貿酒店 五四北路260號 福州市 鼓樓區 2層人才中心,4、5層會議室 酒店
25 金山新展城 金山工業區 福州市 倉山區 1層全覆蓋 展覽中心
26 溫泉大飯店 五四路218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2、3層 酒店
27 金源大酒店 溫泉公園路59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2、3層 酒店
28 省中醫學院 五四路282號 福州市 鼓樓區 2層閱覽室、會議室 學校
29 省科技館 古田路89號五一廣場東側 福州市 鼓樓區 2層院士廳 展覽中心
30 邦輝大酒店 溫泉路58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咖啡廳 酒店
31 福州三中 湖東路43號 福州市 鼓樓區 3層會議室 學校
32 洲際大酒店 八一七北路88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F大堂、,22層會議室,23層會議室 酒店
33 國誼大酒店 觀海路66號 福州市 倉山區 一層大堂、咖啡屋和八層會議室 酒店
34 郵電公寓 五一北路沙帽井3號 福州市 鼓樓區 附樓1、2層會議廳,主樓1層,9層 酒店
35 省體育館 五四北路330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3層 體育場館
36 先施上島咖啡 五一北路188號先施百貨2層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咖啡屋
37 五一中路貴族咖啡 五一中路66號 福州市 台江區 2層全覆蓋 咖啡屋
38 天馬大廈隆泰客茶壹林 五一北路1號力寶天馬大廈3層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茶藝居
39 陽光假日大酒店 五一廣場高橋路 福州市 台江區 1層,5、8層會議室 酒店
40 溫泉石山水咖啡 溫泉支路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咖啡屋
41 閩輝石山水咖啡 東街14號閩輝大廈一層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咖啡屋
42 井大石山水咖啡 井大路建銀大廈2層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咖啡屋
43 江濱SPR咖啡 江濱公園望龍江金沙灘 福州市 台江區 全覆蓋 咖啡屋
44 湖東SPR咖啡 湖東路288號水調歌頭10號別墅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咖啡屋
45 湖東兩岸咖啡 湖東路288號水調歌頭娛樂廣場綜合樓2層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咖啡屋
46 提拉米蘇咖啡 湖東路288號水調歌頭11號別墅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咖啡屋
47 福州研究生培訓服務工作總站 軟體大道89號管理中心大樓 福州市 鼓樓區 4層教室 學校
48 五洲大廈 八一七北路81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大廳,2層、3層永樂商場 商場
49 供銷大廈 省府路 福州市 鼓樓區 6層到10層 酒店
50 大洋百貨 八一七北路133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到8層商場,包括鬥牛士餐廳、提拉米蘇咖啡屋 商場、咖啡屋
51 肯德基五一南路 五一南路1號聯信中心1層 福州市 台江區 全覆蓋 餐廳
52 水調歌頭茶藝居 湖東路288號水調歌頭娛樂廣場綜合樓7層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茶藝居
53 名典咖啡語茶(華林店) 華林路261號(如家酒店二樓)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咖啡屋
54 標力大廈 湖東路99號 福州市 鼓樓區 2層興業證券,3層興業證券 寫字樓
55 中美大廈 古田路107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F大廳,銀行 寫字樓
56 麗景天下大酒店 福州福飛路199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大堂,6到11層客房,15層對外會議室 酒店
57 新紫陽大酒店 福新路127號 福州市 晉安區 1層大堂,2層多功能廳,10到17層客房,1到3層永樂商場 酒店、商場
58 易安居茶藝居中福西湖店 中福西湖花園東福樓底層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茶藝居
59 廣場明珠大廈 古田路9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蘇寧電器店 商場
60 上島咖啡廣場(華林) 五四北路310號省體育中心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咖啡屋
61 必勝客五四路 五四路162號華福廣場南樓一、二層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餐廳
62 鐵道大廈 五一中路47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和3層茶藝居 寫字樓
63 屏東寫字樓 華林路128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4層政府采購中心會議室 寫字樓
64 天騖大廈 湖東路169號 福州市 鼓樓區 2層茶道休閑館 茶藝居
65 凱捷大廈 湖東路189號 福州市 鼓樓區 3層辦公室 寫字樓
66 君悅大酒店 東大路1號 福州市 鼓樓區 2層兩岸咖啡、7層多功能廳 酒店
67 新僑聯廣場 五一北路106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0層考試中心教室 寫字樓
68 上島咖啡(利嘉旗艦店) 五一中路169號大利嘉城寫字樓北面2層 福州市 台江區 全覆蓋 咖啡屋
69 易安居茶藝居省博物館店 省博物館古堞斜陽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茶藝居
70 易安居茶藝居溫泉支路店 溫泉支路39號溫泉賓館1號樓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茶藝居
71 金葉大酒店 華林路378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酒店大堂,2層咖啡廳,7層會議室 酒店
72 金輝大酒店 華林路492號 福州市 晉安區 1層酒店大堂,4層會議室 酒店
73 恆裕大廈商住樓 東大路金士頓對面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大堂,4層會議室 寫字樓
74 天福大酒店 五四路138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大堂,4層大會議室,14層小會議室,20層中會議室,21層茶座 酒店
75 金皇大廈 省府路1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5層 寫字樓
76 天驊大廈 五四路283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茶座,20商會 寫字樓
77 華源大廈 東大路92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銀行,7層寫字樓 寫字樓
78 肯德基東百 楊橋路1號東百大廈1層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餐廳
79 實發大廈 六一北路92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電信營業廳,8層多功能會議廳 寫字樓
80 名典咖啡語茶(中山店) 中山路23號商業大廈一層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咖啡屋
81 必勝客東街口 楊橋路1號東百大廈二層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餐廳
82 兩岸咖啡(東街店) 東街口百貨二樓(麥當勞旁樓梯上)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咖啡屋
83 元洪商業城 台江步行街旁 福州市 台江區 5樓新貴族咖啡 咖啡屋
84 國際大廈 五四路 福州市 鼓樓區 3層茶藝居 茶藝居
85 肯德基中亭 八一七南路中亭街嘉惠苑104-106號一層 福州市 台江區 全覆蓋 餐廳
86 肯德基利生 八一七南路中亭街利生苑133-140號一層 福州市 台江區 全覆蓋 餐廳
87 金山融僑水鄉大酒店 閩江大道169號 福州市 倉山區 1層 酒店
88 東街口聚春園大酒店 東街2號 福州市 鼓樓區 地下1層咖啡屋,1層大堂,3層會議室 酒店
89 於山賓館 於山路10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大堂、咖啡屋,1層會議室,2層會議室 酒店
90 閩侯師大圖書館 大學城師大新校區內 閩侯市 閩候市 全覆蓋 學校
91 金百合大酒店 五四路252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5層 酒店
92 山水大酒店 省府路13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大堂、咖啡屋,19層會議室 酒店
93 人才大廈 東大路36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大堂,3、8、10層會議室 寫字樓
94 外貿中心酒店 五四路73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南大堂,1層北大堂,10層會議室 酒店
95 航空大廈 東街123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2層大堂咖啡廳,10F會議室 寫字樓
96 黎明大酒店 烏山路53號 福州市 鼓樓區 A棟1層大堂,2層咖啡屋 酒店
97 三明大廈 華林路65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大堂、咖啡屋,16層會議室 酒店
98 閩東大廈 五一中路57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大堂,7、12、16層會議室 寫字樓
99 屏山大酒店 華林樹兜路12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大堂,5、6層會議室 酒店
100 元一花園寫字樓 群眾東路99號 福州市 台江區 1層大堂,2層茶藝居,8層會議室 寫字樓
101 中旅大廈 湖東路171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民生銀行大廳,2層麗都大酒樓和茶館,3,4層證券大廳 寫字樓
102 農大明德綜合樓 農林大學校內 福州市 倉山區 1、2層會議室和12層會議室 學校
103 榕城商貿中心 五一北路129號 福州市 鼓樓區 2層咖啡屋,26層MBA培訓中心 寫字樓
104 永同昌大廈 福新中路75號 福州市 晉安區 1層大廳,上島咖啡,2層美光酒樓大堂 寫字樓
105 金巴克咖啡旗艦店 米羅街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咖啡屋
106 榕水大酒店 東街口104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大堂 名典咖啡屋 酒店
107 肯德基先施 五一北路188號一、二層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餐廳
108 必勝客先施 五一北路188號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餐廳
109 肯德基津泰 高節路48號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餐廳
110 萬霞百貨 八一七北路15號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商場
111 龍岩大廈 華林路220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大堂,21層會議室 寫字樓
112 肯德基元洪 台江路107號元洪錦江二期 福州市 台江區 全覆蓋 餐廳
113 華威大飯店 福新路171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大堂,15層會議室 酒店
114 明旺賓館 台江怡豐布藝城樓上 福州市 台江區 1到7層 酒店
115 上島咖啡(六一店) 六一北路265號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咖啡屋
116 薩芭雍西餐廳 鼓樓區白馬路中段148號 福州市 鼓樓區 全覆蓋 咖啡屋
117 福州大飯店 斗東路1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大堂 、5層會議室 酒店
118 福州華香樓大酒店 五四路125號市政協大院 福州市 鼓樓區 1到6層 酒店
119 好運來酒店 五一南路 福州市 台江區 1、2層 酒店
120 宏揚新城 楊橋東路118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大堂、2層茶藝居 寫字樓
121 江濱假日酒店 江濱路 福州市 台江區 1層大堂、咖啡廳 酒店
122 京門大酒店 光銅路62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層酒店大堂 酒店
123 連江皇家大酒樓 連江縣 連江縣 1到6層 酒店
124 智信數碼城 古田路177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到3層 商場
125 中外運大廈 湖東路79號 福州市 鼓樓區 2層 商場
126 建銀大廈 井大路 福州市 鼓樓區 7層賓館 寫字樓
127 怡山大廈 工業路577號 福州市 鼓樓區 1到11層客房 酒店
128 長樂天一酒店 長樂市鄭和路 長樂市 長樂市 1層咖啡廳 酒店
『貳』 廈門 chinanet
廈門
分布網點 找到的不知道對不
1.濱北公客
2.濱北光維中心
3.博物館
4.福聯大酒店
5.科技館
6.老房子(長青店)
7.馬可波羅大酒店
8.品心茶坊(建業大廈)
9.人才中心
10.天湖鑫茶藝館(富山藤王閣)
11.圖書館
12.藝術館
13.雲鶴酒店
14.古鎮茶館
15.鴻運大廈
16.交警支隊大樓
17.鯉魚門食府
18.品心茶坊(皇達大廈)
19.裕發廣場
20.長庚醫院醫技大樓
21.長庚醫院專家樓
22.華庭商務酒店
23.軟體園二期研發大樓
24.雲頂山莊
25.雲海度假村
26.福佑酒店
27.機場候機樓電信VIP室
28.老房子(岳陽店)
29.誠毅學院
30.誠毅學院1、2、4號樓
31.誠毅學院6、7
32.誠毅學院3號、5號、10號樓
33.誠毅學院8、9號樓
34.誠毅學院體育館
35.誠毅學院影劇院
36.誠毅學院1號樓
37.誠毅學院11號樓
38.誠毅學院14號樓
39.誠毅學院13號樓
40.集美大學三期綜合教學樓A區
41.集美大學三期理科樓A區
42.集美大學三期理科樓B區
43.集美大學三期文科樓C區
44.集美大學三期文科樓D區
45.集美大學新大樓
46.集美大學交流中心
47.集美大學延奎圖書館
48.集美大學三期綜合教學樓B區
49.集美大學三期綜合教學樓C區
50.富春東方大酒店
51.豪悅酒店
52.後坑電信機樓
53.陽光書坊松柏店
54.中鐵財富港灣
55.百腦匯
56.金威酒店
57.老房子(禾祥店)
58.天湖鑫茶藝館(湖濱大飯店)
59.華天學院
60.碧山臨海商業銀行
61.陽光書坊廈大店
62.驛緣酒店1號樓
63.舫陽大酒店
64.五緣灣1號寫字樓
65.假日海景大酒店
66.廈門賓館8號樓
67.廈門賓館富圓廳
68.廈門賓館明宵廳
69.陽光書坊旗艦店
70.郵電賓館副樓
71.園博園客服中心
72.園博園主展館
73.園博園辦公室
74.集美大學第二期無線寬頻覆蓋工程
75.集大藝術學院及水產學院無線寬頻覆蓋工程
76.電台山無線寬頻整改工程
77.時代雅居
78.華僑大酒店無線寬頻覆蓋工程
79.悅華酒店3號部長樓無線寬頻覆蓋工程
80.金海岸酒店無線寬頻覆蓋工程
81.Halohalo咖啡館無線寬頻覆蓋工程
82.濱北電信
83.博物館
84.國際文化大廈
85.科技館
86.索菲特大酒店
87.圖書館
88.藝術館
89.八一賓館
90.華閩酒店
91.華夏大酒店
92.京華大酒店
93.梅蘭竹茶坊
94.世貿商城
95.鼓浪灣大酒店
96.國際會展中心酒店
97.海峽城A1地塊會所
98.明發大酒店
99.雲頂山莊
100.蟲二茶館
101.航成酒店
102.麗軒酒店
103.鷺輝茶園
104.廈門美麗華大酒店
105.廈門第二醫院海滄部門診樓
106.廈門第二醫院海滄部住院部
107.廈門第二醫院集美部門診樓
108.廈門第二醫院集美部塔樓
109.茶馬古道茶館
110.國聯大廈
111.航空賓館
112.老樹咖啡
113.僑星大廈
114.香江花園
115.新油酒店
116.壹咖啡
117.中醫院
118.大西洋海景城
119.天鵝酒店
120.商會大廈
121.同安第三醫院裙樓
122.同安第三醫院塔樓
123.同安人壽
124.白鷺賓館
125.白鷺賓館綜合樓
126.第一醫院
127.東海酒店
128.婦幼保健醫院二期
129.婦幼保健醫院一期
130.喜多緣茶館
131.杏林第一醫院
132.2006年天翼通第二期擴容建設工程
133.2006年天翼通第二期擴容建設工程
134.2006年天翼通第二期擴容建設工程
135.長升大酒店
136.百樂酒店
137.帝豪大廈麥當勞
138.電台山
139.國際航空港大酒店
140.國貿大廈
141.合佳酒店
142.華林酒店
143.金帝酒店
144.九龍塘食府
145.麗景客棧
146.蓮花廣場
147.聯檢大廈
148.龍都大酒店
149.松柏郵政
150.速8酒店
151.武夷酒店
152.鑫安賓館
153.亞洲海灣大酒店
154.憶寶大廈
155.銀行中心
156.永同昌大廈
157.悅華酒店天豐樓
158.悅華酒店海宇樓
159.悅華酒店凌雲閣
160.悅華酒店貴賓樓
161.悅華酒店部長樓1號樓
162.悅華酒店部長樓2號樓
163.松柏車途車站
164.湖濱南車站
165.國際航空港會議中心
166.愛琴海咖啡廳
167.廈門港士龍服裝有限公司
168.悅華酒店展鴻閣
169.悅華酒店新大樓
170.青少年宮
171.五通港區海空聯運碼頭候船樓
172.東渡國際旅遊碼頭
173.奧網城一期主場館
174.奧網城二期京鼎大酒店
175.金海岸酒店(頤豪商務酒店)
176.京閩中心酒店
177.磐基國際中心商務樓
178.德克士長青店
179.楓悅酒店
180.泉清茶館
181.廣通大廈
182.慕茗茶館(匯豐家園背後)
183.德克士餐廳(海天路)
184.洞宮茶館
185.阿度餐飲
186.常清茶館
187.老樹咖啡
188.好清香
189.閩風茶館
190.名典咖啡湖中店
191.契茶去茶館
192.小魚茶舍
193.大溪溫泉
194.龍廚海鮮酒店
195.廈門大學
196.春光酒店
197.德克士餐廳(文圓路)
198.海濱大廈必勝客餐廳
199.虎溪岩
200.老別墅咖啡廳
201.牡丹萬鵬賓館
202.陽鴻電信
203.濱北公客
204.城際快捷商務中心
205.電子商務中心
206.海灣新城肯德基
207.水務大廈
208.縱橫監理
209.保稅市場
210.江頭電信
211.京閩中心酒店主樓
212.尚豪酒店
213.同安商業銀行
214.祥平電信大樓
215.亞洲海灣大酒店
216.縱橫開發
217.縱橫開發
218.古桐茶館
219.文化宮(廈門公安局)
220.杏林電信新大樓
221.杏西營業廳
『叄』 推薦中國最適合旅遊的地方
1、麗江古城
雲南麗江旅遊:大研古鎮、木府、玉龍雪山、黑龍潭公園、束河古鎮、玉水寨、千龜山、虎跳峽、香格里拉、瀘沽湖。
2、西塘古鎮
西塘古鎮旅遊:煙雨長廊、卧龍橋、送子來鳳橋、七老爺廟、石皮弄、倪宅、西園、酒吧一條街等。
3、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旅遊:沈從文故居、南方長城、沱江跳岩、虹橋、天龍峽
4、陽朔
陽朔旅遊:西街、遇龍河、興平古鎮、十里畫廊、大榕樹、月亮山、印象劉三姐
5、拉薩
拉薩旅遊:布達拉宮、大昭寺、納木措、八廓街、羅布林卡、色拉寺
哐啷象導會提供線上定製旅遊方案,遊客依據自身意願選擇旅遊線路,要求及期望得到有效地滿足;整合國內旅遊機構及專業從業人員,遊客可根據專業人員服務質量的評分和所推出的產品自行選擇服務;而且哐啷象導還規避風險,讓遊客直接與所匹配的專業人士線上點對點溝通,在無線下接觸的條件下,完成出行方案的交易,結束訂單。給大家的旅途提供一個省時省力、安心快樂出遊的環境,是一個很不錯的旅遊軟體。
1、麗江古城
雲南麗江旅遊:大研古鎮、木府、玉龍雪山、黑龍潭公園、束河古鎮、玉水寨、千龜山、虎跳峽、香格里拉、瀘沽湖。
2、西塘古鎮
西塘古鎮旅遊:煙雨長廊、卧龍橋、送子來鳳橋、七老爺廟、石皮弄、倪宅、西園、酒吧一條街等。
3、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旅遊:沈從文故居、南方長城、沱江跳岩、虹橋、天龍峽
4、陽朔
陽朔旅遊:西街、遇龍河、興平古鎮、十里畫廊、大榕樹、月亮山、印象劉三姐
5、拉薩
拉薩旅遊:布達拉宮、大昭寺、納木措、八廓街、羅布林卡、色拉寺
『肆』 華羅庚的簡介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數學家,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安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1910年11月12日,出生於中國江蘇金壇縣。1985年6月12日,因心臟病突然發作,於日本東京病逝。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就有「華氏定理」、「懷依—華不等式」、「華氏不等式」、「普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氏運算元」、「華—王方法」等。
中文名: 華羅庚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金壇
出生日期: 1910年11月12日
逝世日期: 1985年6月12日
職業: 數學家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主要成就: 中國解析數論的創始人和開拓者
代表作品: 《堆壘素數論》《優選學》《高等數學引論》《從楊輝三角談起》
政黨: 中國共產黨
成就: 華氏定理 華-王方法
名言: 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同學們好!這節課大家可以稍微輕松一點,由我來給大家講講大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
從文明之火初燃的那一刻起,數學就與人類相伴。名垂青史的數學家燦若群星,為什麼要選擇華羅庚呢?我不想誇大他的成就,我知道他在全部的數學史中並不屬於最亮的那幾顆星——歐幾里得、牛頓、伽羅華……他只是他所生活的時代——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列出了88位古今數學偉人,華羅庚位列其中。我選擇他不只因為他非凡的成就和天才的數學創造,還因為他傳奇的經歷。他只念到了初中,卻在畢業後六年半成為一名清華大學的教師,再過七年成為教授;他在西南聯大和聞一多一家隔簾而居的美談;他聽聞祖國解放的消息後放棄安逸的生活選擇回國,並寫出了著名的《致中國全體留美學生的公開信》;他和戰友一起篳路藍縷,生生創造出了一整個「中國數學界」;他在文革期間跑遍全國26個省市,白天親自為百萬工人農民授課,晚上刻苦鑽研數學問題;還有他人生完美的謝幕。
華羅庚是中國一代知識分子的傑出代表,是我們心目中科學家一詞的化身。現在就請允許我來與你們分享他的人生故事。
華羅庚於1910年11月12日出生在江蘇金壇。
著名武俠小說家梁羽生寫過一篇文章《華羅庚傳奇》,提到初中一年級的時候,他曾在數學這一科考試不及格。梁羽生後來親自問華羅庚是不是他曾觸犯那位老師,他說:「不是。我小時候很貪玩的,常常逃學去看社戲。試卷又寫得潦草,怪不得老師的。」經過這次教訓,初中二年級開始,他就知道用功了。
他很早就養成了喜愛思考和不迷信權威的習慣。文學作品中的邏輯也會引發他的思考。初二那年一位國文老師喜歡胡適,分配學生讀胡適的作品,分配給他讀的是《嘗試集》。集中序詩:「嘗試成功自古無,放翁此方未必是,我今為之轉一語,自古成功在嘗試。」華羅庚指出「嘗試成功自古無」中的「嘗試」是嘗試一次的意思,陸游是說從來就沒有嘗試一次就成功的,而胡適末句「自古成功在嘗試」中的「嘗試」是嘗試不懈的意思,這句話講自古成功都在於不懈的嘗試,並不能構成對陸游的「嘗試成功自古無」的反駁,胡適的《嘗試集》對「嘗試」的概念尚且混淆,還值得我讀么?
15歲初中畢業,到上海進了一家職業學校,學校免了他的學費,但他因為交不起飯費而不得不退學回家。沒有學上了,他在雜貨店賣點香煙、針線之類的東西,替父親挑起了養活全家的擔子。
那時候他手邊沒有什麼書,只有一本大代數,一本解析幾何,還有一本50頁的微積分。他就啃這幾本書。他說「那時候我當然也不知道有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只感覺我們應該為國家出一點力,爭一點光。我就這樣開始鑽研學問了。也許有人要說這是笑話,念了幾年書就談鑽研了。那不是笑話!鑽研並不是迷信,並不一定大學畢業才能鑽研,也不是非有齊全的條件不可。實際上,真正肯鑽研的人在什麼場合都可以鑽研。」他說,因為自修的關系,他對中學、大學程度的知識都進行了研究。他對初等數學的方方面面都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這為他日後在數學的多個領域有所建樹奠定了基礎。
與他同時代的印度數學家拉馬努金也有類似的經歷。15歲時他得到一本《純粹數學與應用數學基本結果匯編》,該書收錄了在代數、微積分、三角學和解析幾何等方面的五千多個方程,該書中但沒有給出證明。他把每一個方程式當成一個研究題,嘗試對其進行獨特的證明而且還對其中一些進行推廣。這花去了他大約5年的時間,留下了幾百頁的數學筆記。
多年後有個記者問華羅庚,為何選擇數學自修,他說:「我別無選擇。學別的東西要到處跑,或者要設備條件,我選中數學,因為它只需要一支筆、一張紙——道具簡單。」
十八九歲的時候,他又在老師王維克的幫助下回到學校里當會計兼事物。王維克打算讓他去教初一,剛有一個計劃,華羅庚的母親去世了,他也生了一場大病,在床上躺了6個月,從此腿就壞了。走路要左腿先畫一個大圓圈,右腿再邁上一小步。他後來戲稱自己這是「圓與切線的運動」。
二十歲,他開始將自己發現的數學定理寫論文投稿。他常常收到編輯的退稿信,告訴他這個定理已經被法國或英國的數學家解決了。這使他充滿自信,因為他在沒有看到他們結論的情況下自己解決了這些難題。
他的一篇論文引起了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的注意。熊慶來詢問同事,這個華羅庚是在哪個大學教書的。當他聽說華羅庚只念過初中時驚奇不已,決定請他到清華來。1931年夏天,華羅庚離開了雜貨店來到清華大學當數學系圖書館的助理員。他每天必須先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整理圖書資料、收發文件、代領文具、繪制圖表等,工作之餘自學數學知識。第二年就升任助教,之後又晉升為講師。從初中畢業生到一個大學教師,華羅庚只花了六年半。他後來對友人說:「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須用加倍的時間以補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時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時以上才覺得安心。」
1936年,華羅庚二十六歲赴英國留學,這時候清華圖書館所有的數學藏書他幾乎都讀完了。在英國劍橋大學,數學首席教授哈代託人告訴華羅庚,他只要一年就可以獲得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需要一年專心研究一個問題,但華羅庚說:「我來劍橋,是為了求學問,不是為了得學位的。」他放棄了博士學位,作為訪問學者同時攻讀七八門學科,在劍橋的兩年時間寫了二十篇論文。論水準,每一篇論文都可以拿到一個博士學位。他提出的一個理論被數學界稱為「華氏定理」,改進了哈代的結論,哈代說:「太好了,我的著作把它寫成是無法改進的,這回我的著作非改不可了!」
1938年,抗日戰爭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英國人要華羅庚留下來教書,他毅然放棄在英國的一切回到祖國,到西南聯大與同胞們共患難。清華大學的資格審查委員會一致通過,讓只有初中文憑的華羅庚晉升為大學教授。
後來有一次他兒子華光推著他走在洛杉磯的街道上,兩位華僑青年認出了華羅庚跑過來問好,說當時日本天皇下了詔書,說中國的故宮和華羅庚不能炸,問他是否知道此事,華羅庚笑著說,自己不但被炸了,而且土埋到了脖子那麼高。
那次大家七手八腳花了好大的力氣才把華羅庚從土裡挖出來。華家因為空襲走投無路,聞一多熱情地讓給他們一間房子,兩家14口人住在16平方米的屋子裡,屋當中用一塊布簾擋開,華家人到自己的卧室要經過聞家的卧室,有了一段讓兩家人都畢生難忘的隔簾而居的生活。華羅庚「親眼看見這位生長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飽經苦難憂患、走過了自己漫長而曲折的道路的老知識分子,怎樣逐步成為一位英勇不屈的民主戰士。」而聞一多常勉勵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像華先生那樣勤奮用功,認真讀書,將來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華羅庚寫詩說:「掛布分屋共容膝,豈止兩家共坎坷。布東考古步西算,專業不同心同仇。」
兩家住在昆明鄉下一個小樓上的廂房,樓下養著豬、牛、馬,晚上牛在柱子上擦癢,樓板就跟著搖晃。沒有電燈就找一個油燈。華羅庚在微弱的燈光下寫出了數論領域的名著《堆壘素數論》。
聞一多教授遇害,華羅庚極端震驚,傷心不已。他後來在文章里說:「實現四個現代化,把中國建設成一個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國家,是聞一多烈士和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而為之奮斗的理想,我們將用雙手把這一理想付諸實現,我們的任務是光榮而艱巨的。作為一多先生的晚輩和朋友,我始終感到汗顏愧疚,在最黑暗的時刻,我沒有像他一樣挺身而出,用生命換取光明!但是,現在我又感到寬慰,可以用我的餘生,完成一多先生和無數前輩未竟之事業。」
1946年秋天,迫於國內的白色恐怖,華羅庚再次出國,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魏爾教授之邀赴美進行學術訪問。在美國四年,他拓展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不論從物質生活條件還是學術研究條件而言都是他一生中最優越的時光。旅美期間他認真研究了應用數學的情況,特別是電子計算機,要知道那時候第一台計算機才剛剛誕生。1950年,祖國解放的消息傳到美國,華羅庚毅然決定帶領全家回國。在香港,他發表了著名的《致中國全體留美學生的公開信》,讓我給大家讀一下其中的幾段:
也許有人要說,他們的社會有「民主」和「自由」,這是我們所應當愛好的。但我說諸位,不要被「字面」迷惑了,當然被字面迷惑也不是從今日開始。
我們細細想想資本家握有一切的工具--無線電、報紙、雜志、電影,他說一句話的力量當然不是我們一句話所可以比擬的;等於在人家鑼鼓喧天的場合下,我們在古琴獨奏。固然我們都有「自由」,但我敢斷言,在手酸弦斷之下,人家再也不會聽到你古琴的妙音。在經濟不平等的情況下,談「民主」是自欺欺人;談「自由」是自找枷鎖。人類的真自由、真民主,僅可能在真平等中得之;沒有平等的社會的所謂「自由」、「民主」,僅僅是統治階級的工具。
我們再來細心分析一下:我們怎樣出國的?也許以為當然靠了自己的聰明和努力,才能考試獲選出國的,靠了自己的本領和技能,才可能在這兒立足的。因之,也許可以得到一結論:我們在這兒的享受,是我們自己的本領,我們這兒的地位,是我們自己的努力。但據我看來,這是並不盡然的,何以故?誰給我們的特殊學習機會,而使得我們大學畢業?誰給我們所必需的外匯,因之可以出國學習。還不是我們胼手胝足的同胞嗎?還不是我們千辛萬苦的父母嗎?受了同胞們的血汗栽培,成為人材之後,不為他們服務,這如何可以謂之公平?如何可以謂之合理?朋友們,我們不能過河拆橋,我們應當認清:我們既然得到了優越的權利,我們就應當盡我們應盡的義務,尤其是聰明能乾的朋友們,我們應當負擔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空前巨大的人民的任務!
……
朋友們!「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總之,為了抉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也應當回去;就是為了個人出路,也應當早日回去,建立我們工作的基礎,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奮斗!
歸國後,他先在清華大學任教,後來又在新成立的中國科技大學長期擔任數學系主任、副校長等職務,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科學人才。他廣泛網羅人才,以討論課的方式輔導多組學生在不同的數學領域展開研究,每過四五年,一個領域的學生達到世界優秀水平,他就帶領一批新學生在新的數學領域進軍。要知道普通的數學家一輩子能涉及到的數學領域是很有限的,但華羅庚懷著勤奮刻苦的精神和對祖國的責任心,帶領學生孜孜不倦地在新領域進行攻關,對整個中國數學界功莫大焉。他大力推進計算機的研製,中國的計算機科學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有一個叫陳景潤的青年給華羅庚寫信,提出他的堆壘素數論中第五章的方法可以用來改進第四章的某些結果,華羅庚大為贊賞,花了很大的努力把他調到北京來工作。許多年以後,陳景潤感激地說:「我是華先生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走後門』調來的年輕人!」後來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但不論他走到哪裡,都會特別自豪地和別人提起「我的老師華羅庚」。
華羅庚經常用自己的經歷鼓勵青年。他說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不能有半點虛假浮誇。
老老實實的態度,首先就是要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不怕低,就怕不知底。基礎打到什麼程度算夠?他說打好基礎有兩個必經的過程,一個是由薄到厚,一個是由厚到薄。由薄到厚是學習、接受的過程,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煉的過程。讀一本書,加上自己的註解也就愈讀愈厚;要真正學懂還要把學到的東西經過咀嚼、消化,融會貫通,提煉出關鍵性的問題來。再念書,也就不是一本一本往腦里塞,而變成為在原有基礎上添加幾點新內容和新方法。學習就可以大大加快。
廣泛接受前人成就的基礎上,就要獨立思考、獨立工作。五代時有名的科學家祖沖之對自己的學習總結的方法是:搜煉古今。搜是搜索,博採前人的成就,廣泛地學習研究;煉是提煉,把各式各樣的主張拿來對比研究,最後創立自己的學說。凡是經過自己思考,經過一番努力,學到的東西才是鞏固的,遇到困難問題時,也才有勇氣、有能力去解決。
他提出了搞研究工作的幾種境界。一是照葫蘆畫瓢地模仿。實際上就等於做一個習題。二是利用成法解決幾個新問題。因為新問題和老問題不一樣,可能需要對現有的方法進行一些修改。三是創造方法,解決問題。四是開辟方向。開辟一個新方向可以讓後來的科學家做上幾十年、幾百年。華羅庚自己在數論、代數、多元復變函數論、矩陣幾何等多個領域都做出了奠基性的工作。
他說不懂裝懂就一輩子不懂,要善於暴露自己。要多和別人交流,把自己會的東西告訴給別人,既能幫助別人提高,也能暴露自己的不足。
關於自學,他說:「一、自學最起碼的一條要踏實。從自己水平出發,不要好高騖遠;二、自學要有周密的計劃,要經常檢查;三、在自學過程中要多想多練;四、要以長期性、艱苦性克服自學中遇到的困難。要知難而進,鍥而不舍。」
1964年,華羅庚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建議在生產實踐中推廣優選法和統籌法,認為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毛澤東回信稱贊他「壯志凌雲,可喜可賀」。華羅庚由此開始了他深入基層,跑遍祖國大地推廣統籌優選法的工作。他親自到工廠、礦山,冒酷暑、頂嚴寒,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向工人農民傳授知識,幫助他們增加生產、提高質量、降低消耗。文化大革命期間,華羅庚不能訪問圖書館,還要時時提防四人幫的冷箭。有些心懷叵測的小人,華羅庚搞理論研究的時候他們批評他脫離生產實際,搞統籌優選的時候又批評他不搞理論研究,華羅庚不為所動。他說:「但你說你的,我干我的。我只知道統籌優選對人民有利,我要搞;我知道,沒有理論就搞不出優選來,所以理論也要搞。」
十年動亂中,四人幫的爪牙們一再要求陳景潤揭發華羅庚的錯誤,他都堅決地拒絕了。他說:「華羅庚教授是國際上有名的數學家,我是走他的『後門』,才從偏僻的地方調到數學研究所的,如果沒有他的提攜,我絕對不可能有今天!」
文革結束以後,國外又邀請華羅庚前去講學,他的老朋友們很關心,也有點擔憂,怕他這些年生疏了學問,要跌跤,要出醜了。他們不知道華羅庚利用國外同行寄給他的出版物繼續自己的理論研究。他一天跑七八個廠房,晚上和助手一起背著別人研究理論。華羅庚到國外以後先開了兩個學術會議,接著利用暑假的時間整理了自己這十幾年來的研究成果,提了十個方面。他說,「我的想法是,與其講我自己所長的,不如講我自己所短的。講自己所長的好不好?……大家都聽不懂。可我自己有收獲沒有?我自己沒有,得不到東西。所以我的想法是,提出10個方面來,好讓人家自由選擇。讓他們選,他們一般選他們最好的東西,最拿手的東西。好,我就到你們那兒講你們拿手的東西。中國古代有個說法,切忌班門弄斧。可我的看法是反過來:弄斧必到班門!你要耍斧頭就要敢到班門那兒去耍。在旁人面前耍,欺負人家幹啥?你到魯班面前耍一耍,如果他說你有缺點,一指點,我下回就好一點了;他如果點點頭,說明我們工作就有相當成績。俗話說:下棋找高手,找一個比我差的人,天天在那裡贏他的棋,贏得每天哈哈大笑好不好?好是好,但你的水平提不高。如果你找高手下,每一次都輸給他,輸這么半年下來,你的棋藝能沒有進步嗎?所以我主張弄斧到班門,下棋找高手。」
79年的這次出訪,華羅庚跑了四個國家,好幾十個城市。有一位美國學者在荷蘭聽了他的報告,寫信給他說:「您在安吶本的演講,是真正令人贊嘆不已的。您向大家證明了,好的學者即使在最惡劣的逆境中,仍然可以做出出色的成績,您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安逸和穩定環境中的人們,只能感到羞愧。」
應日本亞洲學會的邀請,華羅庚與他的助手定於1985年6月3日至16日訪問日本。因為曾患過兩次心肌梗塞,腿的手術也已經過了保險期,參觀過程中只好坐輪椅。訪問中只安排了華羅庚做一次報告,介紹自己五十年代以來的工作。他寫字已經很困難,由他的長媳整理了一張表作為報告的提綱。為了准備報告他接連兩天謝絕了各種活動。11日晚上他實在無法入眠,吃了安眠葯勉強睡了一會兒。
演講安排在12日下午東京大學的一間報告廳。4時,他在日本數學會會長小松彥三郎的陪同下,手持拐杖走入報告廳,會場響起熱烈的掌聲。4時12分演講開始,他離開了輪椅堅持站著講。一開始他用中文,由翻譯翻成日語。後來在徵求了大家的意見後換成英語。他講得滿頭大汗,先脫掉了西裝又解掉了領帶。規定的45分鍾時間到了,他徵求大家意見,問能不能延長幾分鍾。這次演講一共講了65分鍾。最後,華羅庚說「謝謝大家」,在暴風雨般的掌聲中坐了下來。日本數學家白鳥富美子女士捧著一束鮮花向講台走去。華羅庚突然從椅子上滑了下來。在場的中國教授和日本醫生驚叫著去扶他。他的眼睛緊閉著,面色由於缺氧而呈現紫色,完全失去了知覺。晚上10點零9分,東京大學醫院宣布華羅庚的心臟完全停止了跳動。
他曾說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再沒有比這更壯麗的謝幕方式了。
最後,讓我們用一首華老的詩來結束這節課。
埋頭苦幹是第一,
發白才知智叟呆。
勤能補拙是良訓,
一分辛苦一分才。
謝謝,希望採納
『伍』 數學家華羅庚的簡介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並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5)華林國際無線網路擴展閱讀:
一、個人貢獻:
華羅庚早年的研究領域是解析數論,他在解析數論方面的成就尤其廣為人知,國際間頗具盛名的「中國解析數論學派」即華羅庚開創的學派,該學派對於質數分布問題與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
華羅庚也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
華羅庚在多復變函數論,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領先西方數學界10多年,是國際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國學派」。
開創中國數學學派,並帶領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培養出眾多優秀青年,如王元、陳景潤、萬哲先、陸啟鏗、龔升等。
二、主要榮譽:
華羅庚為中國數學發展作出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中國數學之神」,「人民數學家」。
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數學大師,他的名字在美國施密斯松尼博物館與芝加哥科技博物館等著名博物館中,與少數經典數學家列在一起,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
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2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83年被選聘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1985年當選為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被授予法國南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與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榮譽博士。
建國六十年來,「感動中國一百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