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緯創網路電視無信號
擴展閱讀
蘋果電腦播放器記錄 2025-07-04 19:05:46
什麼網站能聽大師講座 2025-07-04 19:05:38

緯創網路電視無信號

發布時間: 2022-12-26 01:16:11

Ⅰ 小米電視拆機內存

關於為發燒而「拆」小米電視2內部拆解報告的知識大家了解嗎?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為發燒而「拆」小米電視2內部拆解報告的介紹,希望可以給到大家一些參考,一起來了解下吧!

每次小米的新產品發售,總會伴隨著各種不同的聲音出現,小米電視2也是如此,對於小米的看家本領「飢餓營銷法」,消費者也顯得越來越沒心情伺候了,當然,今天我們這里不談小米的營銷方式,還是給大家帶來實實在在的產品拆解,對於小米電視2,目前網上口水仗很多,大部分圍繞做工、品質與面板展開,基礎論據也基本都是猜測,要破解這些流言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拆機,看看電視裡面到底裝了什麼東西,做工如何,到底是不是物有所值。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它的外觀,與小米電視1最明顯的不同是將屏幕尺寸提升到了49寸,解析度升級為4K,同時增加了無線低音炮與Soundbar,打包定價3999也還算合理(前提是你能買到),與1代相比底座換成了支腳,底部邊框也比1代窄了好多。美觀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資料圖片)

上一張躺屍圖,可以看到小米電視2的主要介面都集中在了電視右邊(以正對屏幕的方向為准),底部中間下方黑色的長條是觸控板,跟小米電視1一樣完全沒有實體按鍵,比較激進,如果遙控器一但壞掉或者沒電,那就只能去電視底座那裡不停的揮手了!

下面我們就開始進入正式的拆解步驟,首先需要拆的是電視支腳,兩顆螺絲,很簡單。

拆除支腳後的樣子,可以看到有四個孔位,你可以通過改變螺絲的位置調節支腳的高度,是一個不錯的設計。

與大多數電視不同,小米電視2電源線跟電視是連接在一起的,所以我們也要先把這里打開,看一下內部的構造。

打開以後,可以看到裡面的構造,同樣無法直接拔下,用一個卡扣固定住了電源線,防止線材過度拉扯。

在撕毀無效的貼標下同樣有一顆螺絲,只有將這顆螺絲擰下才能打開背板,當然,這樣做會失去質保。

激動人心的時刻啊,背板已經打開,我們可以看到隱藏在其中的電路板了。粗看之下做工還是不錯的。

電源線與電源板的介面位置,在這里使用了卡扣插拔設計,這樣電源線無法自己插拔,靈活度受限,而且一旦線材出現故障需要拆機更換,成本較高。

背板徹底打開後,表裡如一的土豪金有木有?左邊黑色部分為電視主板,中間像cross一樣圓洞洞位置是液晶驅動板,右邊最大的部分是電源板。電視下部黑色長條是兩個揚聲器(誰說小米電視2機身沒有揚聲器的?),在揚聲器中間的是新增的觸控模塊。各個電路板之間都用排線相連,走線整潔,電路板布局合理,跟小米電視一代狂放的內部走線相比簡直就是質的飛躍。

液晶屏上的標簽,一看到型號里各種MI就可以肯定這又是一塊LG Display給小米專門定製的液晶屏,網上包括LG官網都查不到這款液晶屏的任何相關信息。幸好,在小米官方公布的一份文檔中,找到了它的一些性能參數,目前可以肯定的是這塊屏幕的編號為LC490EQJ-SGK1,物理解析度是3840*2160,是一塊真正的4K屏幕,採用RGB像素排列(並非網上謠傳的RGBW),顯示色彩為10bit,跟樂視X50一樣,無背光,整個背光模組由緯創代工,從而降低成本,屏幕刷新率與響應時間目前仍處於未知中,60HZ的可能性非常大,在這里我們也希望小米可以盡快的將這塊液晶屏的完整信息公布出來,尤其是像屏幕刷新率以及響應時間這樣的關鍵參數!對消費者選購是至關重要的。另外,目前創維的有一款型號為49U2的低價4K電視與小米電視2使用的是相同型號的液晶屏,遺憾的是創維也同樣沒有把具體參數公開,真是一塊神秘感十足的液晶屏!

看完了大家最關心的屏幕,接下來我們從右側的電源部分開始,這就是小米2的電源電路板,右下角是電源輸入,左上角是電源輸出,由一條排線連接到主板上。電源板上元器件密密麻麻,排列比較整齊,整體做工還是不錯的。

用料細節,一顆105K 450V的藍色方形電容。

用料細節,一顆223J 1000V藍色方形電容。

用料細節,電源板上的變壓器,一共有三個,整體做工還是很規矩的,沒有任何偷工減料的現象,也絲毫不比國產傳統電視廠商甚至國際品牌的差。

用料細節,電源板上兩組環形電感。

用料細節,PFC電路的NXP BYV29X-600二極體,應用於不連續電流模式功率因數校正(PFC)。

用料細節,ST(意法半導體)公司出品的10A 600V的MOS管。

用料細節,來自日本的紅寶石電容,450V,68uF。

用料細節,一顆綠色的14D621壓敏電阻。

電路板部分的拆解圖就到這里,接下來我們看一下位於中間的液晶驅動板、wifi模塊與揚聲器。在兩個揚聲器之間的綠色電路板是液晶驅動板,使用金屬散熱罩將整塊電路板罩住,驅動板上的排線與主板連接,下方是兩組與觸控板連接的排線。

將散熱罩拿下來後,我們就看到了液晶驅動板的真面目,使用了與液晶屏幕配套的LG原廠驅動板,中間主驅動IC上可以看到「LGDisplay」。

液晶驅動主控IC,LG Display出品,具體型號是TLi2450MC。

驅動板上的一顆由TI出品的Tps65196電平轉換器晶元。

還是由TI公司出品的專門用於戶電視機的集成了6通道伽瑪緩沖器、Vcom基準和動態增益功能的一顆可編程 LCD面板專用偏置 IC。

液晶驅動板的型號,V14 TM120 UHD ,設計時間是2013年的12月6日,目前淘寶上已經可以搜到,散裝售價280元左右。

驅動板與電視主板之間連接的排線,覆蓋金屬屏蔽層,生產日期是14年的5月28日。

WI-FI與藍牙4.0模塊,帶有MI的字樣,應該也是定製的板子,上面的屏蔽罩焊在了電路板上,具體使用什麼晶元我們不得而知。

小米電視2的內置揚聲器,取下以後在背面可以看到它的型號DY140521C,沒有品牌以及功率信息,從首字母簡寫「DY」來看,如果沒猜錯的話應該來自樂華(國產電視品牌)之手。

最後我們來看位於左邊的液晶電視的主板,這是電視的智能核心部分,中間的CPU由一塊散熱片覆蓋,散熱片下方是小米的logo與口號。左邊是USB等介面,下方是視頻輸入介面與天線介面,右邊是各種線纜的介面。主板原件排列整齊有序,看上去干凈整潔,做工頗有大廠風范。

用料細節,NXP公司出品的 ALVC245邏輯晶元。

用料細節,小米電視2的內存容量為2G,使用了現代出品的H5TQ4G63AFR DDR3緩存晶元,速率1866MHz,時序13-13-13。

用料細節,ROM容量8G,東芝出品。型號為「THGBMAG6A2JBACR」。

用料細節,TI公司出品TAS5717晶元,是一款比較常見的帶有DSP的數字功放IC,內置運放,額定輸出功率為2X10W,由此判斷小米電視2的內置揚聲器功率應為10W。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整個電視智能部分的心臟——CPU,小米電視2採用Mstar(晨星)6A918,與樂視X50 Air相同,4核1.45Ghz,集成Mali-450四核圖形處理器,支持H.265硬解(@24/30P),也是目前中高端4K電視主流使用的一顆CPU。

好了,到這里我們此次的拆解也告一段落,小米電視2的內部結構與用料做工也都呈現到各位的眼前了,是好是壞相信大家都有判斷。從個人角度來看,小米電視2的做工還是可圈可點的,除了表裡如一的土豪金以外,電路板布局整體很規范,做工也很不錯,與小米電視1代那個青澀的試水作品相比,小米電視2簡直就是質的飛躍,跟傳統品牌的電視廠商相比做工也毫不遜色,不過最後還是要說一下小米的營銷策略,購買電視的人一般都是剛需,相信大部分能保持冷靜的人不會為了一台電視用好幾個月的時間擠破頭去搶購,有時你即使付出了時間也沒有結果,用戶的熱情也會隨著一次次的搶購失敗而消失殆盡,並且電視新品推出速度越來越快,如果真有消費者花了很長時間搶購而不得,那麼誰還要放棄功能與性能更強的新品,來選擇已經有些落後的小米呢?

Ⅱ 立訊、藍思步步進逼 鴻海坐擁獨門優勢

中美貿易紛爭之下,讓全球產業出現了新的變局,一個全新的G2架構在中美雙方的競爭之下逐漸成形。而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加深了中美之間的隔閡,亦直接帶動了對G2架構的實際需求,越來越多業者開始真正的思考,在面對今後似乎已經無可避免的G2架構下,要如何繼續維持在市場端的全球化發展。


不僅是供應鏈端,就連品牌端業者,在面對G2架構的壓力下,也開始著手進行產品供應鏈的重新規劃。所以面對近期所謂的紅色供應鏈興起,背後不僅是中國大陸供應鏈業者本身想要尋求新市場發展,更包含了在落實G2架構的壓力下,品牌業者不得不加速推動想要建立的保險機制。


中國業者崛起台商逐步淡出


在這波風潮中,最吸引台灣市場眼光的,莫過於緯創將旗下蘇州組裝廠緯新資通(崑山)及江蘇緯創投資,售予近年迅速崛起的中國業者立訊精密,之後沒過多久,台灣金屬機殼業者可成,也將位於中國泰州的可勝及可利2個廠區出售給中國手機玻璃業者藍思 科技 。


雖然,同屬機殼產業的鎧勝,最終沒有並沒有如市場所預期的由立訊接手,反倒是重回母集團和碩的懷抱,不過由於和碩與鎧勝之間,以及兩者與蘋果之間,都還有許多懸而未解的問題。因此,後續是否還會有新的發展,也還無法定論。


其實,立訊與藍思近期的動作,不管背後是不是蘋果在下指導棋,但兩者鎖定切入智能型手機組裝供應鏈的意圖,卻是相當明顯。然而面對中國供應鏈業者的迅速崛起,台灣市場更為關注的是,身為目前蘋果智能型手機最大組裝擔當的鴻海,是否仍具備了一定的優勢,得以扛下來自中國供應鏈業者的蠶食。


立訊迎娶緯創 效益仍須再議


立訊拿下緯創智能型手機的主要生產基地,目的不用說,一定是為了爭取今後蘋果在智能型手機方面組裝的訂單。由於目前立訊已經是蘋果AirPods系列產品的最大組裝業者,想要進一步跨足到智能型手機組裝業務,不僅合情合理,更是非做不可。


與其由立訊自己從無到有的重新建置,透過取得緯創的生產基地,不僅是獲得了相關的資產,同時也得到了緯創先前在智能型手機方面所累積的生產經驗,這些對於降低今後立訊跨足智能型手機組裝的學習曲線及相關成本上,不得不說立訊這新台幣138億元,不僅不貴,考慮到長期可能的獲利,還算十分劃算的價格。


只是,立訊同時也應該要考慮的是,緯創如果在蘋果智能型手機的組裝上擁有足夠的經驗與能力,就不會長期以來一直位居在組裝名單的第三順位,還時不時的傳出流失訂單的消息。畢竟,客戶的要求與繳交的成績就擺在那裡,立訊能否再次憑借著中台混合的優勢,重新顛覆既有排名,就值得再觀察。


除了立訊之外,取得可成智能型手機機殼主要生產基地的藍思,目前看來其實整體的競爭力,反較立訊更值得關切。


藍思整合可成 整體效益可期


相較於立訊是從AirPods系列開始之後才正式大規模進入蘋果供應鏈中,從事玻璃蓋板產業的藍思,則是從蘋果第一代智能型手機開始,就是蘋果相關產品的主要供貨商。在全球G2架構下,蘋果必然要重塑不同體系的供應鏈,所以藍思和立訊一樣,在蘋果大中華區的戰略部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首發位置。


對藍思而言,跨入金屬機殼領域後,不僅藍思本身在業務上得以增加新范疇,更重要的是在蘋果供應鏈中的角色也將更為重要。且與立訊相較,藍思結合玻璃蓋板與金屬機殼的整合性,亦會遠優於想從AirPods系列產品跨入智能型手機領域的立訊。雖然,AirPods系列產品與智能型手機在使用上息息相關,但是從產品端,就組裝面而言,玻璃蓋板與金屬機殼之間的整合,絕對遠超於跨越2個產品線之間的關聯性。


況且隨著5G產品今後將成為智能型手機產品的主流,考慮到5G頻譜的特性,因此5G手機在天線設計上,不僅是用量增加,同時在處理電磁干擾的部分亦將會更為嚴峻。由於金屬機殼在5G天線傳輸信號的過程中會形成較強的電磁干擾,電磁屏蔽效應相對嚴重,因此,玻璃蓋板極有可能在5G手機時代重新回到主流產品在線。


藍思本身是玻璃蓋板的主要供貨商,近年又在復合式材料、觸控、貼合等領域進行投資,這次結合了可成原本在金屬機殼產業上的能力,整體的綜合效益,即便無法在2020年的新款智能型手機的生產上帶來貢獻,相信在雙方組織在完成磨合之後,必然將會對既有的產業生態再度帶來新的翻轉力量。


面對新進挑戰 鴻海優勢為何?


雖然,近期鴻海不斷強調自己在零組件、雲端伺服器等產業上的成績,以及對營運上的貢獻,但鴻海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蘋果目前仍是最重要的主要客戶,而且在零組件的交易方面,應該也有不少與蘋果的產品有關。所以,中國供應鏈業者的崛起與進逼,讓鴻海勢必要面對這一波新的挑戰。

除了長期代工所累積的組裝製造經驗外,鴻海最大的優勢還是龐大的製造規模,與目前已經遍及世界各地的製造廠區。


一般認為,一旦G2架構正式落實之後,終端產品的生產製造,也將因此出現區隔。包括立訊及藍思最大的機會則是爭取蘋果在中國地區的生產比重,畢竟中國目前已經蘋果第二大的市場,若能釋出,不論是對立訊或藍思都會是相當豐厚的挹注。


只是面對鴻海在中國既有的產能規模,再加上鴻海從第一代起,就擔任蘋果最大組裝業者所累積的經驗與實力,意欲切入組裝業務的立訊或藍思,能否在短時間內趕上,是最主要考慮的因素。畢竟,犯得錯越少,獲利的機會就越大。


所以,就算是立訊取得緯創的生產基地,或藍思在產品端的整合上得到些許優勢,要彌補與鴻海之間,在產能規模與相關經驗上的差距,還有待考驗。即便立訊與藍思可以迅速的跨越經驗上的障礙,也還有生產規模上的考驗。


特別是面對近年大環境的動盪,業者多半需要掌握現金流以備不時之需,是否願意且能夠對建立新廠進行大規模的資本支出,也是新進業者需要考慮的部分。


與產能規模相關的另一點是,鴻海長期在全球布局設廠,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目前中國與非中國的製造比重約在7:3,雖然比重上有些懸殊,不過考慮到鴻海的量體,這30%的差異,對其他想要切入的業者而言,就是一道難以跨越的差異。未來一旦G2架構落實之後,對於中國業者想要跨出中國,特別是前往目前最熱門的印度設立新產線,勢必將更為辛苦。


Ⅲ 緯創730怎麼和vivo x21連接 為什麼手機收不到設備 是要在電視上設置嗎

你要打開電視的連接設置,vivo進行搜索才可以

Ⅳ 中山緯創臨海光電園區D4宿舍樓這邊有公共的wifi信號覆蓋到嗎

那邊有電信的免費wifi,信號是114 free這個

Ⅳ 准備入手Xbox360了,有幾個問題想問問高手

1.Xbox360的標准配件有哪些
這個要看什麼版本的,
如果是A版,那標准配件包括:主機一台,電源一個,AV線一條,無線手柄一個,電池兩節。
如果是精英版,那標准配件包括:主機一台,電源一個,HDMI線一條,無線手柄一個,網線一條,耳麥一個,120原裝硬碟一個。另外,主機手柄均為黑色

2.除了這些配件還有什麼一定要買的?
如果你買的A版,想配用硬碟的話,還要買個硬碟,組的有250G的,價格380左右,如果你是兩個人玩,那還要買一個手柄,有線無線均可。如果是用高清電視玩,那要買條HDMI高清線,原裝的50左右。如果是用顯示器玩,就要買一條VGA線,價格和HDMI線一樣。
如果你買的是精英版,兩個人玩的話要配一個手柄,和上面一樣,如果是用顯示器玩,要配VGA線。

3、3.Xbox360加上這些配件大概多少錢?
精英版主機現在價格在2300到2400左右。無線原裝手柄290左右。
A版主機現在貨量很少,價可也很高,1900左右。硬碟之類的上面說了。你想買什麼配件直接按上面的價格來加就行了。

4、Xbox360有分硬碟版和光碟機版嗎?有分什麼版什麼版的嗎?比如日版美版。買哪個好?
不分,不和WII一樣,因為WII是新的光碟機板不讀D版游戲,所以才會有光碟機版和硬碟版,360隻要是破解的就可以讀D版游戲,但必須要有光碟機的,沒有光碟機的話什麼游戲也玩不成,除非刷的是自製系統可以免盤玩,但現在基本上沒有可以刷自製系統的機子了。
至於版本,推薦 買日版,因現在有很多游戲都是鎖區的,如果買了美版,那麼有很多亞版中文鎖區的游戲都會玩不了。另外,日版比港版的機子也要便宜好多。
關於版本的區別:
唯一的區別就是發行的版本不同而己,港版是在香港地區發行的,日是版是在是本地區發行的。
所有的版本都一樣,不存在哪個版本比哪個版本好的問題,但日版和台版機因為家用電壓的原因,原裝的電源都是110V的,所以說現在市面上的機子的電源都是改過的,相比之下韓版和港版的電源都和國內的一樣是220V,所以說電源不用改就直接能插在國內使用。所以很多人都買了港版。但並不是說港版的質量好。
所以借於上面原因,很多人都喜歡買港版,所以港版在國內的價格就比較高。如果你手上資金不是很充足的話建議買台日版。不過現在日版的價格也很高了。

5.最後問下什麼是三紅?
我們所說的三紅主要是由於因為主機內部溫度過高,使主板變形,至使GPU焊點脫焊,主機上就會有三紅的提示,這個是最主要也是問讓人頭疼的,因為出現這種情況以後主機就算是修好了,也容易復發的。其它的電壓問題等等也會出現三紅提示,不過這些就不重要了,屬於外部問題。
不過現在最低的也都是雙65的機子了,出現三紅的幾率很小,全國也就幾例而己。另外,正確的方法是可以把三紅的幾率降到最低的:不玩游戲後把光碟退出來,待機十分鍾左右再關機。或是加外置風扇,不玩游戲後先關機,十分鍾左右後再關風扇。這樣三紅基本上不會出現了。

關於補充:
價格都給你列出來了,要想要什麼配件自己加就行了。另外,價格每天有波動,具體價格以當天價格為准,目前360由於貨源問題一直在漲價。

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再追加。

Ⅵ 小米電視用的是什麼屏求大神指教下

LG Display給小米專門定製的液晶屏。幕的編號為LC490EQJ-SGK1,物理解析度是3840*2160,是一塊真正的4K屏幕,採用RGB像素排列(並非網上謠傳的RGBW),顯示色彩為10bit,跟樂視X50一樣,無背光,整個背光模組由緯創代工。

小米電視是小米公司在2013年9月推出智能電視產品,在2014年5月推出了小米電視2代,2015年7月16日,小米在北京舉辦新品溝通會,正式推出了小米電視2S。

小米的產品配置:

小米電視在2013年9月5日發布,米粉是小米自從發布以來一直強調的概念,而「堅持與米粉做朋友」也是小米最為看重的品牌文化。

雖然對於小米來說,米粉並沒有明確的定義與年齡層次,但毫無疑問他們一群對小米熱愛的人群,對小米產品的改進有著促進作用。而米粉群體又以年輕人居多。

因此小米也將這台電視定義為「年輕人的第一台電視」,這也是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群體,智能電視更能夠激發其購買興趣。

因此明確的目標受眾以及出色的粉絲文化完全有理由讓小米電視對傳統電視行業形成強有力的沖擊。

Ⅶ 我想用緯創電視機放u盤播放怎樣操作謝高手告知。

把電影放盤里。插到電視上,然後遙控器「信號源」usb

Ⅷ 崑山緯創公司怎麼樣

緯創資通(崑山)有限公司現為世界前三大筆記本電腦製造商之一,客戶多數為DELL、HP、IBM、ACER、新聯想等全球知名品牌的高科技信息公司。

緯創作為世界500強之一,致力於生產ICT產品(信息通訊技術產品),客戶基礎來自於全球品牌OEM(原始設備製造)大廠。總部設在台灣並布局全球的營運據點於亞洲,擁有雄厚的技術基礎和豐富的產品研發經驗,為台灣股票公開上市公司。

(8)緯創網路電視無信號擴展閱讀:

緯創資通(崑山)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9月,經營范圍為生產、研發、維修大中型電子計算機,攜帶型微型計算機,手機等移動通信設備,數據通訊多媒體系統,衛星通信系統設備,PDA等無線網路產品,液晶平板型電視機,液晶平板顯示器等電子及通信產品之產成品,半成品及其相關零組件;銷售自產產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緯創資通(崑山)有限公司

Ⅸ 蘋果深陷壟斷門!8家代工廠遷移印度!代工易主、富士康人財兩空

【TechWeb】 2月24日消息 ,相關部門就蘋果公司強制開發者使用「蘋果登錄」這件事情,對蘋果進行反壟斷調查。據悉, 用戶在使用Facebook、谷歌社交軟體時,被蘋果強制規定使用蘋果賬號登錄。 這一行為對其它手機廠商來說是不公平的,由於涉嫌行業壟斷,在接到大量消費者的舉報、投訴後; 有關部門對蘋果、Facebook、谷歌實行反壟斷調查。

另外, 蘋果 在自家 產業、產品鏈的分工布局 成功將自己的8家代工廠遷往印度,並計劃進一步擴大自己在印度的代工范圍。在 代工廠商的選擇 上,蘋果與立訊精密的聯系日益密切,不僅將自己的Air Pods訂單交給立訊精密,庫克還多次表示:「期待與立訊精密開拓更多的業務合作」。而一直以來跟在蘋果屁股後面的 富士康 ,則 被蘋果晾在一旁 ,落了個人財兩空的處境。

我是柏柏,90後 科技 愛好者,今天帶大家了解蘋果公司的壟斷門事件,以及「蘋果產品鏈」的現狀分析。

提起蘋果公司,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作為智能手機的「領路人」,蘋果公司在智能手機領域中的造詣很高。A系列處理器晶元、IOS生態系統、蘋果 科技 產品鏈都在世界上位於領先地位。半導體領域變化多端,稍不留神便會被其它廠商趕超。由於技術欠缺、綜合體驗感大不如前的蘋果手機,在5G通訊領域中逐漸被華為代替。此外,在市場份額中,早先佔據市場主流的蘋果手機逐漸被小米、OV廠商代替。

與早先在手機領域中一帆風順的處境相比,現如今蘋果面臨的壓力、挑戰逐漸增多,然而一切才剛剛開始。自 iPhone12 推出至今蘋果公司便深陷多個「問題門」。例如早先的 「綠屏門」、「信號門」、「電池門」。 以及前文提到的 「壟斷門」 。可能大夥會好奇,使用蘋果賬號登錄Facebook、谷歌先行版本,為什麼會被判定是壟斷呢?讓我們繼續往下看。

在此之前我們要明白一點,對於國外用戶來說,Facebook、谷歌相當於我們常用的微信、QQ、網路等社交 娛樂 軟體。 蘋果規定開發者只能使用蘋果賬號登錄Facebook、谷歌 ,言外之意是: 不購買蘋果手機的用戶,無法使用Facebook、谷歌的先行版本 。從某種意義上說:蘋果這一做法屬於強迫消費者購買自家手機。而這顯然是違背了市場競爭原則,因此蘋果登陸被判定為壟斷性行為。

說完壟斷門,讓我們再來看一下蘋果的「移居計劃」。 人口老齡化加劇,青壯年勞動力減少導致我國的勞動成本日益提高。 勞動成本的提高會降低蘋果公司的利潤率,這讓一向注重利潤的蘋果公司難以接受。為了盡可能減少成本,蘋果公司開始了自己的「移民計劃」,打算將自己的代工廠從我國撤出。而人口眾多、 科技 發展相對落後的越南、印度成為蘋果的首選目標。

可能大夥會問,蘋果將代工廠從我國撤出,和我們有什麼關系嗎?對我國的影響很大嗎?答: 有關系,而且對我們的影響也很大。 有一說一,蘋果在我國建廠,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的就業崗位。蘋果對產品工藝的嚴格把控、深度理解,為我國的半導體產業提供了許多的借鑒和經驗。在產業鏈結構調整、產業產能布局中,蘋果也起到了「引路人」的作用。作為交換,我們每年為蘋果創造近百億的營收利潤。

但事實證明,蘋果還是那個只注重利益的蘋果。庫克只用了一句:不想再花冤枉錢,便頭也不回地將蘋果代工廠一一從我國撤出,導致我國上萬人面臨著失業的處境。

回到主題。確立目標後,蘋果公司便開始了自己的轉移行動。一方面 蘋果說服印度相關部門,同意自己前去造廠、招工;為了能在印度建廠,蘋果承諾將為印度帶來相應的好處和其它方面的扶持、優惠。 另一方面, 蘋果鼓動自己的「跟班」,讓緯創、富士康前往印度、越南造廠。 似乎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庫克的「小算盤」也打得叮當響。但一系列突如其來的變動,讓「果鏈」苦不堪言。

首先是 中國台灣緯創代工廠 被砸事件,因 工錢 緣故,蘋果在印度布局的緯創代工廠,被印度工人搞得雞犬不寧。緯創在印度建立的工廠不僅被當地工人砸到停閉,許多蘋果手機也被工人們搶走。對於資金雄厚的蘋果公司來說,無非是賠點錢。但對緯創來說,則是一場不小的損失,據悉,位於中國台灣的緯創公司在這場事件中損失了44億。

緯創這邊被砸, 富士康 的日子也不好過。與我國的製造業不同、越南和印度的工人工作效率低下、技術水平也很低。更重要的一點是,越南和印度的工人到點下班,並不願意加班。因此在良品率和生產效率上,比起我國的製造業,越南和印度相差甚遠。

富士康向外建廠,雖說人力成本降低了,但產品成本卻提高了,由於缺乏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富士康的許多零部件都需要進口。生產效率低下加上零部件成本提高,讓富士康的成本不減反增。

此外,由於忙著搬家,富士康在我國代工領域中的地位逐漸下降,原先屬於自己的訂單,全都被 立訊精密 搶走,郭台銘最終也將富士康帶到了一個「進退維谷」的尷尬處境。在此穿插一點,所謂成也蘋果、敗也蘋果,與 蘋果 確立業務後, 立訊精密遭老美337調查,導致市值虧損數百億。

從晶元、光刻機等設備被限制出口,到蘋果、特斯拉相繼將代工廠撤出我國。西方國家一系列不「厚道」的行為讓我們明白:不管是晶元業務、還是代工業務,一昧地依靠國外,顯然是行不通的。只有自身家底夠硬,才能在半導體領域中掌握更多的自主權,擁有更多的可能性。

Ⅹ 雙流緯創怎麼樣

雙流緯創是台資代工企業里相對人性化的工廠。台灣緯創集團此次落戶成都,其選址位於雙流縣公興鎮,將投資建設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電視、顯示器、移動通訊、智能手機、無線網通等電腦及電子3C相關產品成都製造基地。

據悉,上述產品及配套項目預期總投入5億美元,首期投資總額不低於1億美元;項目計劃於2011年三季度末竣工投產,2012年底前實現1000萬台綜合產能,2014年綜合產能達到2000萬台,爭取2016年綜合產能達到4000萬台。

緯創資通集團有三套完善的服務體系:

設計:卓越的設計能力,重視創新精神、客戶定製和務實的製造理念靈活高效的協作設計流程。

製造:基於台灣和大陸的快捷高效可靠的製造服務、遍布全球的生產線、強有力的供應鏈管理以適應多變的產業環境。

服務:為 OEM 及代表 OEM 的第三方提供可靠且成本最優的技術支持和零部件服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成都高新綜保區雙流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