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扇形圖標,很常見吧
速度最快
現在這項技術正在慢慢覆蓋全球
谷歌熱氣球計劃馬上就要實施
據說一個美國的公司,要在2015年覆蓋全球WiFi
速度比較
G<E<3G<H<H+
你現在用的是哪個呢?
❷ 無線網路標准 國內外有幾種能通用嗎
從12月1日開始執行的中國無線網路標准GB15629.11-2003《無線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范》中的WAPI協議引起全球IT產業激烈爭論。前不久中國宣布了EVD標准,相信更多的中國標准正在制定之中,並有望相繼出台。問題的要害在於中國標准化運動必須符合國際競爭的游戲規則,符合便合理,不符合就不合理。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個重要協定貿易技術壁壘協定 (WTO/TBT)規定WTO各成員國可以為本國安全、健康、環保等正當目標,在符合WTO總協定的有關標准和國際指南的前提下修改或制定出本國新的技術法規、標准等相關文件。眾所周知,現行的無線網路安全標准存在公認的明顯缺陷,WAPI旨在加強無線網路的安全性,符合WTO上述規則。縱觀IT產業發展歷程,從來都是市場決定標准,市場選擇標准,歷史上的CDMA與GSM之爭、乙太網與令牌環網之爭等都生動地證明了這一點。誰擁有市場,誰就是標準的制定者。亞太區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無線市場,中國居亞太前三,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所以,中國按照自已對技術和應用需求的理解提出無線網標准,合情合理,無可指責。了解工業史的人都知道,同一領域常常多個標准並行。在長度度量標准中米與英尺都在使用、靜態圖像格式上JPG與GIF並存、網路中以太與ATM互聯互通。所以不同的標准並不一定互斥,而是可以相融或相通,不同的技術和標准增加了選擇的多樣性,有利於充分競爭,有利於技術、產品和產業發展。因此聲稱中國的WAPI標准將對WLAN產業造成損害的觀點並不能成立。總之,中國標准合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
公 告
2003年第110號
關於無線區域網強制性國家標准實施的公告強制性國家標准GB15629.11-2003《信息技術 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區域網和城域網 特定要求 第11部分:無線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范》和GB15629.1102-2003《信息技術 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區域網和城域網 特定要求 第11部分:無線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范:2.4GHz頻段較高速物理層擴展規范》已於2003年5月12日發布,自2003年12月1日起實施。為便於企業及其無線區域網產品符合上述兩項國家標准,現就此兩項國家標準的實施的時間和要求公告如下:
一、 國家標准於2003年12月1日起實施,即日起禁止進口、生產和銷售不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的無線區域網產品。
二、 符合下述情況之一的無線區域網產品,允許在2004年6月1日之前進口、生產和銷售:1. 2003年12月1日前已經進口或生產的;2. 2003年12月1日前已簽訂有效合同的;
三、 為給生產企業在2003年12月1日前生產的產品在市場銷售留有過渡期,國家和各地質量監督、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在2004年6月1日以後再安排質量監督檢查和抽查。
四、 來料加工用於出口的產品,不受上述兩項國家標準的約束。
特此公告。
二00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 公 告2003年第113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和《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的規定,現決定對無線區域網產品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自2004年6月1日起,未獲得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和未加施中國強制性認證標志的無線區域網產品不得出廠、進口、銷售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自2004年1月1日起,委託人可以向指定機構提出認證產品的檢測、認證委託。
特此公告。
ykat
❸ WiFi是什麼時候發明的誰發明的
WIFI是由澳大利亞一位名為約翰.沙利文博士率領的團隊創造出來的,他們所屬澳大利亞最大的科研機構,叫做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所以,WIFI是屬於澳大利亞的,當地政府因為這項發明,時至今日,每年都可以獲得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專利使用費。
這項技術,於90年代誕生。當時,沙利文博士帶領著研究所內其他的同事,開始研究如何能在一個密閉的空間里,讓無線網路信號進行傳輸,後來,經過長時間的不斷努力,當它與有線網路傳輸一樣穩定、快捷的時候,標志著WIFI問世。並於1996年申請了專利。
(3)美國無線網路標志擴展閱讀:
自1997年起,逐漸有一些其他的機構獲得了澳洲政府的非獨家授權,允許其商用。見此情形,國際WIFI聯盟想要說服澳大利亞政府,勸其開放無線網的使用,意思是放棄專利,可以讓全世界的人都享受到無線網帶來的便捷。
再加上當時出現了一些未經授權便私自將WiFi商用的機構,澳大利亞政府並未接受這個提議,還將那些私自商用的機構全部告上了法庭。
包括我們現在能想像得到的各種生產手機、電腦的廠商,都和他們打過官司,比如蘋果、索尼、戴爾以及微軟等等。
❹ 解釋一個wifi是什麼意思
❺ WALN無線網路信號從哪來,它的來歷又是什麼
Wi-Fi是一種可以將個人電腦、手持設備(如PDA、手機)等終端以無線方式互相連接的技術。Wi-Fi是一個無線網路通信技術的品牌
,由Wi-Fi聯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於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網路產品之間的互通性。現時一般人會把Wi-Fi
及IEEE 802.11混為一談。甚至把Wi-Fi等同於無線網際網路。
Wi-Fi標志Wi-Fi聯盟成立於1999年,當時的名稱叫做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 (WECA)。在2002年10月,
正式改名為Wi-Fi Alliance。
通俗說法:
無線路由器WIFI就是一種無線聯網的技術,以前通過網線連接電腦,而現在則是通過無線電波來連網;常見的就是一個無線路
由器,那麼在這個無線路由器的電波覆蓋的有效范圍都可以採用WIFI連接方式進行聯網,如果無線路由器連接了一條ADSL線路或者
別的上網線路,則又被稱為「熱點」。
現在市面上常見的無線路由器多為54M速度,再上一個等級就是108M的速度,當然這個速度並不是上互聯網的速度,上互聯網
的速度主要是取決於WIFI熱點的互聯網線路。
WIFI由來
藍牙+wifi 無線設備IEEE 802.11 第一個版本發表於1997年,其中定義了介質訪問接入控制層(MAC層)和物理層。物理層定義
了工作在2.4GHz的ISM頻段上的兩種無線調頻方式和一種紅外傳輸的方式,總數據傳輸速率設計為2Mbit/s。兩個設備之間的通信可
以自由直接(ad hoc)的方式進行,也可以在基站(Base Station,BS)或者訪問點(Access Point,AP)的協調下進行。
1999年加上了兩個補充版本:802.11a定義了一個在5GHz ISM頻段上的數據傳輸速率可達54Mbit/s的物理層,802.11b定義了一
個在2.4GHz的ISM頻段上但數據傳輸速率高達11Mbit/s的物理層。
2.4GHz的ISM頻段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所使用,因此802.11b得到了最為廣泛的應用。蘋果公司把自己開發的802.11標准起名
叫AirPort。
❻ wlfl是什麼
你說的是wifi吧。這個是無線網路接入。。免費使用網路哈哈。
WiFi是高速有線接入技術的補充
目前,有線接入技術主要包括乙太網、xDSL等。WIFI技術作為高速有線接入技術的補充,具有為可移動性、價格低廉的優點,WIFI技術廣泛應用於有線接入需無線延伸的領域,如臨時會場等。由於數據速率、覆蓋范圍和可靠性的差異,WIFI技術在寬頻應用上將作為高速有線接入技術的補充。 而關鍵技術無疑決定著WIFI的補充力度。現在OFDM、MIMO(多入多出)、智能天線和軟體無線電等,都開始應用到無線區域網中以提升WIFI性能,比如說802.11n計劃採用MIMO與OFDM相結合,使數據速率成倍提高。另外,天線及傳輸技術的改進使得無線區域網的傳輸距離大大增加,可以達到幾公里。
WiFi是蜂窩移動通信的補充
WIFI技術的次要定位——蜂窩移動通信的補充。蜂窩移動通信可以提供廣覆蓋、高移動性和中低等數據傳輸速率,它可以利用WIFI高速數據傳輸的特點彌補自己數據傳輸速率受限的不足。而WIFI不僅可利用蜂窩移動通信網路完善的鑒權與計費機制,而且可結合蜂窩移動通信網路廣覆蓋的特點進行多接入切換功能。這樣就可實現WIFI與蜂窩移動通信的融合,使蜂窩移動通信的運營錦上添花,進一步擴大其業務量。
WiFi是現有通信系統的補充,可看作是3G的一種補充
無線接入技術則主要包括IEEE的802.11、802.15、802.16和802.20標准,分別指WLAN、無線個域網WPAN:藍牙與uwb、無線城域網�WMAN:WIMAX和寬頻移動接入�WBMA等。一般地說WPAN提供超近距離的無線高數據傳輸速率連接;WMAN提供城域覆蓋和高數據傳輸速率;WBMA提供廣覆蓋、高移動性和高數據傳輸速率;WIFI則可以提供熱點覆蓋、低移動性和高數據傳輸速率。
對於電信運營商來說,WIFI技術的定位主要是作為高速有線接入技術的補充,逐漸也會成為蜂窩移動通信的補充。 當然WIFI與蜂窩移動通信也存在少量競爭。一方面,用於WIFI的IP話音終端已經進入市場,這對蜂窩移動通信有一部分替代作用。另一方面,隨著蜂窩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熱點地區的WIFI公共應用也可能被蜂窩移動通信系統部分取代。但是總的來說,他們是共存的關系,比如一些特殊場合的高速數據傳輸必須藉助於WIFI,象波音公司提出的飛機內部無線區域網;而在另外一些場合使用WIFI可以較為經濟,象實現高速列車內部的無線區域網時。
此外,從當前WIFI技術的應用看,其中熱點公共接入在運營商的推動下發展較快,但用戶數少並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使WIFI呈現虛熱現象。所以,WIFI雖然是通信業中發展的新亮點,但是主要應定位於現有通信系統的補充。如果炒作過熱,面對相對狹小的市場可能出現投資過度和資源閑置的狀況。據報道,在美國T-Mobile移動通訊公司經營的遍布2000多家星巴克咖啡廳的「熱點」網路,平均每天只有不到兩個人使用,而運營商為此每個月就要花費數百美元。
另外目前公共接入服務的應用,除了上網、接收email等既有應用之外,並未出現對使用者而言具有獨占性、迫切性、必要性之應用服務,可使消費者產生另一種新的使用需求,這也是它難以大量吸引用戶族群的原因。 百年來通信發展的歷史證明,使用一種包辦所有功能的通信系統是不可取的,各種接入手段的混合使用才能帶來經濟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同時提高。毫無疑問,第三代蜂窩移動通信(3G)技術是一個比較完美的系統,它有較高的技術先進性、較強的業務能力和廣泛的應用。但是WIFI可以在特定的區域和范圍內發揮對3G的重要補充作用,WIFI技術與3G技術相結合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
技術簡述
一個Wi-Fi聯接點網路成員和結構
站點(Station) ,網路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基本服務單元(Basic Service Set, BSS) 。網路最基本的服務單元。最簡單的服務單元可以只由兩個站點組成。站點可以動態的聯結(associate)到基本服務單元中。
分配系統(Distribution System, DS) 。分配系統用於連接不同的基本服務單元。分配系統使用的媒介(Medium) 邏輯上和基本服務單元使用的媒介是截然分開的,盡管它們物理上可能會是同一個媒介,例如同一個無線頻段。
接入點(Acess Point, AP) 。接入點即有普通站點的身份,又有接入到分配系統的功能。
擴展服務單元(Extended Service Set, ESS) 。由分配系統和基本服務單元組合而成。這種組合是邏輯上,並非物理上的--不同的基本服務單元物有可能在地理位置相去甚遠。分配系統也可以使用各種各樣的技術。
關口(Portal) ,也是一個邏輯成分。用於將無線區域網和有線區域網或其它網路聯系起來。
這兒有3種媒介,站點使用的無線的媒介,分配系統使用的媒介,以及和無線區域網集成一起的其它區域網使用的媒介。物理上它們可能互相重迭。IEEE802.11隻負責在站點使用的無線的媒介上的定址(Addressing)。分配系統和其它區域網的定址不屬無線區域網的范圍。
IEEE802.11沒有具體定義分配系統,只是定義了分配系統應該提供的服務(Service) 。整個無線區域網定義了9種服務,
5種服務屬於分配系統的任務,分別為,聯接(Association), 結束聯接(Diassociation), 分配(Distribution), 集成(Integration), 再聯接(Reassociation) 。
4種服務屬於站點的任務,分別為,鑒權(Authentication), 結束鑒權(Deauthentication), 隱私(Privacy), MAC數據傳輸(MSDU delivery) 。
Wi-Fi
Wikipedia,自由的網路全書
Wi-Fi是一種無線傳輸的規范,一般的,帶有這個標志的產品表明了你可以利用它們方便地組建一個無線區域網。而無線區域網又有什麼好處呢?很明顯——無須布線和使用相對自由。
在中國大陸2006年截至,共有商業架設無線熱點80000個左右,並有一些網站提供免費和收費的WIFI無線熱點查尋功能
比如:www.wifi01.com 提供WIFI無線熱點的地圖搜索查詢功能
❼ 為什麼互聯網的標志是e
E標志取自Explorer的頭一個字母。
Internet Explorer,是美國微軟公司推出的一款網頁瀏覽器。簡稱IE。在IE7以前,中文直譯為「網路探路者」,但在IE7以後官方便直接俗稱"IE瀏覽器"。
IE瀏覽器是有專利保護的,在申請時提交的就是這個標志。隨著使用的人增多,大家都熟悉了這個是上網的標志,現在就成公認的了。
顯示E的意思是支持EDGE無線上網,是無線接入網路的一種
EDGE相當於GPRS技術的升級版,2.75G手機,網路只存在於小部分地區,比如你去的博物館。如果你剛才在博物館裡面上網或者通過手機收發郵件的話,就直接接入EDGE,而不接入GPRS,使用就收費,不使用就不收費,收費標准與GPRS一樣,速度比GPRS快點而已
EDGE是英文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 的縮寫,即增強型數據速率GSM演進技術。EDGE是一種從GSM到3G的過渡技術,它主要是在GSM系統中採用了一種新的調制方法,即最先進的多時隙操作和8PSK調制技術。由於8PSK可將現有GSM網路採用的GMSK調制技術的信號空間從2擴展到8,從而使每個符號所包含的信息是原來的4倍。
之所以稱EDGE為GPRS到第三代移動通信的過渡性技術方案,主要原因是這種技術能夠充分利用現有的GSM資源。因為它除了採用現有的GSM頻率外,同時還利用了大部分現有的GSM設
❽ ap是什麼意思
1、無線AP(Access Point):即無線接入點,它用於無線網路的無線交換機,也是無線網路的核心。無線AP是移動計算機用戶進入有線網路的接入點,主要用於寬頻家庭、大樓內部以及園區內部,可以覆蓋幾十米至上百米。無線AP(又稱會話點或存取橋接器)是一個包含很廣的名稱,它不僅包含單純性無線接入點(無線AP),同樣也是無線路由器(含無線網關、無線網橋)等類設備的統稱。
2、AP(Approved Proct)標簽認定藝術材料的安全性通過了毒物學專家的檢測,證明產品成分中不包含足夠量對人體(包括兒童)造成傷害或有毒作用的原料,不會對人體造成急性或慢性的傷害。AP標簽正在取代原有的無毒標簽CP(Certified Proct)和HL(Health Label)。
3、AP,可興奮組織或細胞受到閾上刺激時,在靜息電位基礎上發生的快速、可逆轉、可傳播的細胞膜兩側的電變化。動作電位的主要成份是峰電位。
4、Ap,音樂組合。成立於1998。由於兩人從中學時開始對hiphop熱衷,加上所在地紐約本身的hiphop文化就相當濃厚,所以在兩人在結識不久後,便亦然決定投身於中文hiphop音樂製作。
5、美國聯合通訊社( 簡稱美聯社,英文:The Associated Press,縮寫AP)是美國最大的通訊社,1846年在芝加哥成立,1893年成為聯營公司,1990年將總部遷到紐約。合作夥伴有1700多家報紙,5000多家電視和廣播電台;全球有243家新聞分社,在120個國家設有辦事處。
❾ wiFi的發明
WIFI是一個Wi-Fi聯盟一起研發的·不是個人研究的·所以具體是發明人我也不知道哦!呵呵~我想應該是一Wi-Fi聯盟聯盟的一大群人把!Wi-Fi是一種可以將個人電腦、手持設備(如PDA、手機)等終端以無線方式互相連接的技術。Wi-Fi是一個無線網路通信技術的品牌,由Wi-Fi聯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於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網路產品之間的互通性。現時一般人會把Wi-Fi及IEEE 802.11混為一談。甚至把Wi-Fi等同於無線網際網路。Wi-Fi標志Wi-Fi聯盟成立於1999年,當時的名稱叫做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 (WECA)。在2002年10月,正式改名為Wi-Fi Alliance。由於WiFi的頻段在世界范圍內是無需任何電信運營執照的免費頻段,因此WLAN無線設備提供了一個世界范圍內可以使用的,費用極其低廉且數據帶寬極高的無線空中介面。用戶可以在WiFi覆蓋區域內快速瀏覽網頁,隨時隨地接聽撥打電話。而其它一些基於WLAN的寬頻數據應用,如流媒體、網路游戲等功能更是值得用戶期待。有了WiFi功能我們打長途電話(包括國際長途),瀏覽網頁、收發電子郵件、音樂下載、數碼照片傳遞等,再無需擔心速度慢和花費高的問題。 WiFi在掌上設備上應用越來越廣泛,而智能手機就是其中一份子。與早前應用於手機上的藍牙技術不同,WiFi具有更大的覆蓋范圍和更高的傳輸速率,因此WiFi手機成為了目前移動通信業界的時尚潮流。 現在WiFi的覆蓋范圍在國內越來越廣泛了,高級賓館,豪華住宅區,飛機場以及咖啡廳之類的區域都有WiFi介面。當我們去旅遊,辦公時,就可以在這些場所使用我們的掌上設備盡情網上沖浪了。 手機WiFi是潮流 WLAN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無線區域網)的縮寫,它是一種基於802.11n/b/g/a標准,利用WiFi無線通信技術將PC等設備連接起來,構成可以互相通信、實現資源共享的網路。 近兩年,市場上支持UMA(Unlicensed Mo-bile Access非授權移動接入)等技術,具備WLAN連接功能的智能手機越來越多。它們除了可以藉助GSM/CDMA移動通信網路通話外,還能在WiFi無線區域網覆蓋的區域內,共享PC上網或VoIP通話。下面,我們就以採用Windows Mobile操作系統的WiFi手機為例,為大家介紹手機如何通過WLAN上網。 擁有WiFi功能的手機一覽:諾基亞N97mini 、諾基亞N80、諾基亞5800XM、諾基亞C5 03、諾基亞5730XM、諾基亞E66(大陸行貨不支持)諾基亞5800w、諾基亞5530、諾基亞C6-00、諾基亞C6-01、諾基亞C7、諾基亞N8、諾基亞N79、諾基亞N78、諾基亞E52、諾基亞E71、諾基亞E72i、諾基亞E6、 諾基亞X6、索愛W960、索愛J20、三星i8320(Vodafone360 H1)、三星Galaxy Ace S5830、三星SGH-T709、三星i5508、三星i5800、i5801,摩托羅拉XT3、、摩托羅拉A3100 、多普達838、蘋果Iphone4、魅族M9等。通過無線路由器上網 為了能用手機躺在床上上網,開通GPRS。無奈GPRS上網不但速度難以讓人滿意,資費也不便宜。總不能為了懶而去買台筆記本電腦吧?當然不用。其實,只需一台無線路由器,我們就能讓手機和PC共享寬頻上網。 目前通過無線路由器或無線AP上網,已經成為很多上網用戶的選擇。通過無線路由器、LAN或WLAN,PC可以輕松的利用ADSL、Cable、FTTX等寬頻接入Internet。 WiFi手機通過無線路由器共享上網也非常方便,多數WiFi手機不需要做任何設置,在無線路由器的信號覆蓋范圍內,WiFi手機和無線路由器的默認設置下,WiFi手機就能自動獲取IP地址進行無線連接,並利用手機自帶的IE、MSN等軟體無線上網。當然,如果在WiFi手機和無線路由器都正常開啟的情況下,WiFi手機無法通過無線路由器共享上網,我們就需要檢查一下設備的設置。 無線路由器的設置 首先,確定PC能通過無線路由器正常上網,如不能,則檢查無線路由器是否正常開啟並設置正確。其次,在能正常接入無線網路的任一台PC的IE地址欄中,輸入無線路由器的IP地址,登錄無線路由器的管理頁面進行檢查。重點檢查以下幾方面:確保DHCP伺服器啟用,並有足夠的地址池;允許SSID廣播;取消任何非必須的安全認證及密鑰;關閉無線路由器的防火牆功能。如果有必要,還可重啟無線路由器,或在設置界面中將它恢復出廠設置,再重新設置寬頻網路 WiFi手機的設置 首先,依次打開「開始→設置→連接」,在「高級→選擇網路」選項中,確保將「在程序自動連接到Internet時,使用:」設置為「Internet設置」。其次,在「連接→網卡(網路適配器、網路介面卡)」選項中,進入「配置網路適配器」,確保「我的網卡連接到:」被選擇為「默認單位設置」或「預設的工作設定」。最後,在「連接→網卡」選項中,選中本手機的網卡(一般有WLAN或WiFi Wireless Adapter等字樣),然後在配置界面中選擇「使用伺服器分配的IP地址」或「自動獲得IP地址」。此外,如果出於安全考慮,無線路由器沒有廣播SSID,則需在WiFi手機的「無線網路」配置項中找到SSID欄,填入對應的SSID名。如果連接過程中提示輸入密鑰,可選擇「自動填入密鑰」或手工輸入。 如今是一個技術進步神速的時代,在國內各大城市的公共場所,各種提供WiFi服務的熱點早已融入大家的生活。現在就算一個路邊餛飩攤,不裝個WiFi也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不過面對各式如雨後春筍般繁雜WiFi熱點,各位蹭網族們往往一打開設備,就變成森林裡迷路的小白兔了。看起來像一根枯樹枝的它其實是一根WiFi信號強度探測器。它在造型上和前些日子的電視遙控裝置有異曲同工之妙,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改進舊的無線網路探測器技術。使用方法很簡單,只要雙手握著末端的分叉,然後四處尋找WiFi信號即可,信號的強弱會在棒上用指示燈來顯示,這與電腦上無線管理軟體的信號強弱顯示類似。編輯本段市場分析Wi-Fi的規模商業化應用,在世界范圍內罕見成功先例。問題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大型運營商對這一模式的不認可:二是本身缺乏有效的商業模式。但基於Wi-Fi技術的無線區域網已經日趨普及。這將意味將來可以十分方便的應用。一旦存在Wi-Fi網路的公眾場合,解決了運營商的互聯互通,高收費,漫遊性的問題,Wi-Fi將來從一個成功的技術轉化為成功的商業。 諸多運營商先後涉足這一領域,且許多國家政府和城市使用該項技術打造無線化的國家和城市。且隨著數碼娛樂設備的普及,Wi-Fi在玩家中的熱度再次高起來。據d-link等廠商提供的信息說,在過去一年內,無線路由器的銷量以100%的幅度增長。 對於公共無線區域網,在歐洲,僅BT最近宣布已在全英建設了50萬余熱區,在美國AT&T繼續發力WI-FI市場,通過歐洲大部分地區及中國新部署25000個Wi-Fi熱區,意欲為那些商業先行者,遠程工作的員工和移動用戶提供更方便,更廣泛的WIFI接入,這樣一來,ATT在全球范圍的Wi-Fi熱區總數將達到12.5萬個。Wi-Fi 俗稱無線寬頻(中國電信將CDMA 1X/3G也稱為無線寬頻) 支持Wi-Fi的手機所謂Wi-Fi,是由一個名為「無線乙太網相容聯盟」(Wireless Ethernet Compatibility Alliance, WECA)的組織所發布的業界術語,中文譯為「無線相容認證」。它是一種短程無線傳輸技術,能夠在數百英尺范圍內支持互聯網接入的無線電信號。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IEEE 802.11a及IEEE 802.11g等標準的出現,現在IEEE 802.11 這個標准已被統稱作Wi-Fi。從應用層面來說,要使用Wi-Fi,用戶首先要有Wi-Fi 兼容的用戶端裝置。 Wi-Fi是一種幫助用戶訪問電子郵件、Web和流式媒體的互聯網技術。它為用戶提供了無線的寬頻互聯網訪問。同時,它也是在家裡、辦公室或在旅途中上網的快速、便捷的途徑。能夠訪問Wi-Fi 網路的地方被稱為熱點。Wi-Fi或802.11G在2.4Ghz頻段工作,所支持的速度最高達54Mbps(802.11N工作在2.4Ghz或者5.0Ghz,最高速度600Mbps)。另外還有兩種802.11空間的協議,包括(a)和(b)。它們也是公開使用的,但802.11G/N在世界上最為常用。 Wi-Fi 熱點是通過在互聯網連接上安裝訪問點來創建的。這個訪問點將無線信號通過短程進行傳輸- 一般覆蓋300英尺。當一台支持Wi-Fi 的設備(例如Pocket PC)遇到一個熱點時,這個設備可以用無線方式連接到那個網路。大部分熱點都位於供大眾訪問的地方,例如機場、咖啡店、旅館、書店以及校園等等。許多家庭和辦公室也擁有Wi-Fi 網路。雖然有些熱點是免費的,但是大部分穩定的公共Wi-Fi 網路是由私人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提供的,因此會在用戶連接到互聯網時收取一定費用。 支持Wi-Fi的筆記本全稱Wireless Fidelity。802.11b有時也被錯誤地標為Wi-Fi,實際上Wi-Fi是無線區域網聯盟(WLANA)的一個商標,該商標僅保障使用該商標的商品互相之間可以合作,與標准本身實際上沒有關系。但是後來人們逐漸習慣用WIFI來稱呼802.11b協議。它的最大優點就是傳輸速度較高,可以達到11Mbps,另外它的有效距離也很長,同時也與已有的各種802.11 DSSS設備兼容。筆記本電腦技術——迅馳技術就是基於該標準的。 IEEE([美國]電子和電氣工程師協會)802.11b無線網路規范是IEEE 802.11網路規范的擴展,最高帶寬為11 Mbps,在信號較弱或有干擾的情況下,帶寬可調整為5.5Mbps、2Mbps和1Mbps,帶寬的自動調整,有效地保障了網路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其主要特性為:速度快,可靠性高,在開放性區域,通訊距離可達305米,在封閉性區域,通訊距離為76米到122米,方便與現有的有線乙太網絡整合,組網的成本更低。 Wi-Fi(WirelessFidelity,無線相容性認證)的正式名稱是「IEEE802.11b」,與藍牙一樣,同屬於在辦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離無線技術。雖然在數據安全性方面,該技術比藍牙技術要差一些,但是在電波的覆蓋范圍方面則要略勝一籌。Wi-Fi的覆蓋范圍則可達300英尺左右(約合90米),辦公室自不用說,就是在小一點的整棟大樓中也可使用。因此,Wi-Fi一直是企業實現自己無線區域網所青睞的技術。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與代價昂貴的3G企業網路相比,Wi-Fi似乎更勝一籌。關於Wi-Fi 的熱點都誕生在2002年,在美國,Wi-Fi就像早期的網際網路一樣,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在2003年它註定要在世界范圍內有著美好的前景。 Wi-Fi帶來的高速無線上網將像今天人們打手機一樣平常。各廠商目前都積極將該技術應用於從掌上電腦到桌面計算機的各種設備中,製造新的賣點。隨著Wi-Fi設備數量的增加,其價格將會下降。Wi-Fi設備的全球年產量在2006年將達到3300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