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25g移動無線網路的演進

25g移動無線網路的演進

發布時間: 2023-01-15 07:11:04

1. 移動4g lte是什麼意思,TD-LTE 網路是什麼LTE與4G的區別

4G是指第四代通信技術標准,嚴格意義上的4G標準是指2012年1月18日,國際電信聯盟正式審議通過的基於3GPP的LTE-Advance和基於IEEE 802.16m。在這個標准下,我們現在接觸到的LTE應該是3.9G。

但在後期建網運營過程中,4G的下沿發生了變化,實際上業界將帶寬最大為20M的LTE也納入到了4G標准之中。

目前已經商用的4G網路,基本都是LTE的網路。

LTE標准本身包括了兩個部分,分別是LTE TDD與LTE FDD,二者除了空口部分,其他要素基本相同。其中LTE TDD由中國主導提出,命名為TD-LTE。

2. LTE無線網路是什麼意思

LTE網路是3G網路的演進,具有高速率高帶寬的特點,對於用戶日益增長的流量需求,如大視頻、大圖片、游戲等大流量業務,用戶使用LTE網路體驗效果會更佳;目前全球各地運營商正在開展或者部署LTE網路,其中美國的verizon、AT&T和歐洲的運營商都已於2009年之後開始部署開展,主要是FD-LTE,中國移動正在部署TD-LTE,目前在幾個城市有試點,如深圳、廈門、南京等.

3. 無線電話的移動通信發展史

從上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為早期發展階段。
在這期間,首先在短波幾個頻段上開發出專用移動通信系統,其代表是美國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 車載無線電系統。該系統工作頻率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可以認為這個階段是現代移動通信的起步階段,特點是專用系統開發,工作頻 率較低。
1946年10月貝爾電話公司啟動車載無線電話服務 從上世紀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
在此期間內,公用移動通信業務開始問世。1946年,根據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計劃,貝爾系統 在聖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公用汽車電話網,稱為「城市系統」。當時使用三個頻道,間隔為120kHz,通信方式為單工,隨後,西德(1950年)、 法國(1956年)、英國(1959年)等國相繼研製了公用行動電話系統。美國貝爾實驗室完成了人工交換系統的接續問題。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從專用移動網向 公用移動網過渡,接續方式為人工,網的容量較小。 從上世紀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在此期間,美國推出了改進型行動電話系統(IMTS),使用150MHz和450MHz頻段,採用大區 制、中小容量,實現了無線頻道自動選擇並能夠自動接續到公用電話網。德國也推出了具有相同技術水準的B網。可以說,這一階段是移動通信系統改進與完善的階 段,其特點是採用大區制、中小容量,使用450MHz頻段,實現了自動選頻與自動接續。 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這是移動通信蓬勃發展時期。
1978年底,美國貝爾試驗室研製成功先進的行動電話系統(AMPS),建成了蜂窩狀移動通信網,大大提高了系統容量。該階段稱為1G(第一代移動通訊技術),主要採用的是模擬技術和頻分多址(FDMA)技術。Nordic行動電話(NMT)就是這樣一種標准,應用於Nordic國家、東歐以及俄羅斯。其它還包括美國的高級行動電話系統(AMPS),英國的總訪問通信系統(TACS)以及日本的JTAGS,西德的 C-Netz,法國的Radiocom 2000和義大利的RTMI。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蜂窩狀移動通信網成為實用系統,並在世界各地迅速發展。移動通信大發展的原因,除了用戶要求迅猛增加這一主要推動力之外,還有幾 方面技術進展所提供的條件。首先,微電子技術在這一時期得到長足發展,這使得通信設備的小型化、微型化有了可能性,各種輕便電台被不斷地推出。其次,提出並形成了移動通信新體制。隨著用戶數量增加,大區制所能提供的容量很快飽和,這就必須探索新體制。在這方面最重要的突破是貝爾試驗室在70年代提出的蜂窩網的概念,解決了公用移動通信系統要求容量大與頻率資源有限的矛盾。第三方面進展是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而出現的微處理器技術日趨成熟以及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從而為大型通信網的管理與控制提供了技術手段。以AMPS和TACS為代表的第一代移動通信模擬蜂窩網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功,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比如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話音質量不高、不能提供數據業務、不能提供自動漫遊、頻譜利用率低、移動設備復雜、費用較貴以及通話易被竊聽等,最主要的問題是其容量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移動用戶需求。
世界上第一台手機摩托羅拉DynaTAC 8000X重2磅,通話時間半小時,銷售價格為3,995美元,是名副其實的最貴重的磚頭。 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這是數碼移動通信系統發展和成熟時期。 該階段可以再分為2G、2.5G、3G、4G等。
2G:
2G是第二代手機通信技術規格的簡稱,一般定義為以數碼語音傳輸技術為核心,無法直接傳送如電子郵件、軟體等信息;只具有通話和一些如時間日期等傳送的手機通信技術規格。不過手機簡訊SMS(Short message service)在2G的某些規格中能夠被執行。主要採用的是數碼的時分多址(TDMA)技術和碼分多址(CDMA)技術,與之對應的是全球主要有GSM和CDMA兩種體制。
2.5G:
2.5G是從2G邁向3G的銜接性技術,由於3G是個相當浩大的工程,所 2.5G手機牽扯的層面多且復雜,要從2G邁向3G不可能一下就銜接得上,因此出現了介於2G和3G之間的2.5G。HSCSD、WAP、EDGE、藍牙(Bluetooth)、EPOC等技術都是2.5G技術。2.5G功能通常與GPRS技術有關,GPRS技術是在GSM的基礎上的一種過渡技術。GPRS的推出標志著人們在GSM的發展史上邁出了意義最重大的一步,GPRS在移動用戶和數據網路之間提供一種連接,給移動用戶提供高速無線IP和X.25分組數據接入服務。。較2G服務,2.5G無線技術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和更多的功能。
3G
3G是英文3Generation的縮寫,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與從前以模擬技術為代表的第一代和目前正在使用的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相比,3G將有更寬的帶寬,其傳輸速度最低為384K,最高為2M,帶寬可達5MHz以上。不僅能傳輸話音,還能傳輸數據,從而提供快捷、方便的無線應用,如無線接入Internet。能夠實現高速數據傳輸和寬頻多媒體服務是第三代移動通信的另一個主要特點。前3G存在四種標准: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第三代移動通信網路能將高速移動接入和基於互聯網協議的服務結合起來,提高無線頻率利用效率。提供包括衛星在內的全球覆蓋並實現有線和無線以及不同無線網路之間業務的無縫連接。滿足多媒體業務的要求,從而為用戶提供更經濟、內容更豐富的無線通信服務。
3G智能手機
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數字手機(2G),第三代手機一般而言,是指將無線通信與國際互聯網等多媒體通信結合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是基於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終端設備,3G手機完全是通信業和計算器工業相融合的產物,和此前的手機相比差別實在是太大了,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稱呼這類新的移 動通信產品為「個人通信終端」。即使是對通信業最外行的人也可從外形上輕易地判斷出一台手機是否是「第三代」:第三代手機都有一個超大的彩色顯示屏,往往還是觸摸式的。3G手機除了能完成高質量的日常通信外,還能進行多媒體通信。用戶可以在3G手機的觸摸顯示屏上直接寫字、繪圖,並將其傳送給另一台手機,而所需時間可能不到一秒。當然,也可以將這些信息傳送給一台計算機,或從計算機中下載某些信息;用戶可以用3G手機直接上網,查看電子郵件或瀏覽網頁;將有不少型號的3G手機自帶攝像頭,這將使用戶可以利用手機進行計算機會議,甚至替代數碼相機。
4G
4G是第四代移動通信及其技術的簡稱,是集3G與WLAN於一體並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以及圖像傳輸質量與高清晰度電視不相上下的技術產品。4G系統能夠以100Mbps的速度下載,比撥號上網快2000倍,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Mbps,並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用戶對於無線服務的要求。而在用戶最為關注的價格方面,4G與固定寬頻網路在價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計費方式更加靈活機動,用戶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確定所需的服務。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線電視數據機沒有覆蓋的地方部署,然後再擴展到整個地區。 很明顯,4G有著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正當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和WiMax在全球電信業大力推進時,前者(LTE)也是最強大的4G移動通訊主導技術IBM數據顯示,67%運營商正考慮使用LTE,因為這是他們未來市場的主要來源。上述消息也證實了IBM的這一說法。而只有8%的運營商考慮使用WiMAX。盡管WiMax 可以給其客戶提供市場上傳輸速度最快的網路,但仍然不是LTE技術的競爭對手。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項目是3G的演進,它改進並增強了3G的空中接入技術,採用OFDM和MIMO作為其無線網路演進的唯一標准。主要特點是 在20MHz頻譜帶寬下能夠提供下行100Mbit/s與上行50Mbit/s的峰值速率,相對於3G網路大大的提高了小區的容量,同時將網路延遲大大降低:內部單向傳輸時延低於5ms,控制平面從睡眠狀態到啟動狀態遷移時間低於50ms,從駐留狀態到啟動狀態的遷移時間小於100ms。
4G是集3G與WLAN於一體,並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它的圖像傳輸質量與高清晰度電視不相上下。4G系統能夠以100Mbps的速度下載,比撥號上網快2000倍,上傳的速度也能達到20Mbps,並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用戶對於無線服務的要求。而在用戶最為關注的價格方面,4G與固定寬頻網路在價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計費方式更加靈活機動,用戶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確定所需的服務。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線電視數據機沒有覆蓋的地方部署,然後再擴展到整個地區。很明顯,4G有著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4G系統網路結構及其關鍵技術
4G移動系統網路結構可分為三層:物理網路層、中間環境層、應用網路層。物理網路層提供接入和路由選擇功能,它們由無線和核心網的結合格式完成。中間環境層的功能有QoS映像、地址變換和完全性管理等。物理網路層與中間環境層及其應用環境之間的介面是開放的,它使發展和提供新的應用及服務變得更為容易,提供無縫高數據率的無線服務,並運行於多個頻帶。這一服務能自適應多個無線標准及多模終端能力,跨越多個運營者和服務,提供大范圍服務。移動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包括信道傳輸;抗干擾性強的高速接入技術、調制和信息傳輸技術;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的自適應數組智能天線;大容量、低成本的無線介面和光介面;系統管理資源;軟體無線電、網路結構協議等。移動通信系統主要是以正交頻分復用(OFDM)為技術核心。OFDM技術的特點是網路結構高度可擴展,具有良好的抗雜訊性能和抗多信道干擾能力,可以提供比前無線數據技術質量更高(速率高、時延小)的服務和更好的性能價格比,能為4G無線網提供更好的方案。例如無線區域環路(WLL)、數碼音訊廣播(DAB)等,都將採用OFDM技術。4G移動通信對加速增長的廣帶無線連接的要求提供技術上的響應,對跨越公眾的和專用的、室內和室外的多種無線系統和網路保證提供無縫的服務。通過對最適合的可用網路提供用戶所需求的最佳服務,能應付基於網際網路通信所期望的增長,增添新的頻段,使頻譜資源大擴展,提供不同類型的通信介面,運用路由技術為主的網路架構,以傅利葉變換來發展硬體架構實現網路架構。移動通信將向資料化,高速化、寬頻化、頻段更高化方向發展,移動資料、移動IP將成為未來移動網的主流業務。
相關歷史
無線電話是20世紀的重大發明。無線電通信雖是1895年發明的,但無線電話卻是在20世紀初發明了真空三極體之後才出現的。
1915年首次成功地實現了跨越大西洋的無線電話通信;1927年在美國和英國之間開通了商用無線電話。當時的越洋無線電話通信是利用短波無線電波能從電離層折射返回地面這一特性。30年代發現了超短波,40年代發現了微波。超短波和微波都不能從電離層反射,具有直線傳播的特性,能穿過電離層;它們在地面上只能以視線距離傳播。人們利用這種特性開發了多路無線接力通信。超短波接力通信可以傳送30路以下的電話;微波接力通信可以傳送幾千路電話,還可以用來傳送彩色電視。所謂接力通信,就是在直線視距范圍(在地面平原地區約50千米)內設立一個中繼站進行接收轉發。通信距離越長,設立的中繼站越多。

4. 高分求--誰能解釋下2.5G, 3G, 4G 這些都是什麼呀

你說的是手機?
2.5G移動通信技術是從2G邁向3G的銜接性技術,由於3G是個相當浩大的工程,所牽扯的層面多且復雜,要從目前的2G邁向3G不可能一下就銜接得上,因此出現了介於2G和3G之間的2.5G。HSCSD、WAP、EDGE、藍牙(Bluetooth)、EPOC等技術都是2.5G技術。

3G,全稱為3rd Generation,中文含義就是指第三代數字通信。1995年問世的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只能進行語音通話;1996到1997年出現的第二代GSM、TDMA等數字制式手機(2G)便增加了接收數據的功能,如接受電子郵件或網頁;第三代與前兩代的主要區別是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夠要能在全球范圍內更好地實現無縫漫遊,並處理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同時也要考慮與已有第二代系統的良好兼容性。為了提供這種服務,無線網路必須能夠支持不同的數據傳輸速度,也就是說在室內、室外和行車的環境中能夠分別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傳輸速度。(此數值根據網路環境會發生變化)。
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數字手機(2G),3G通信的名稱繁多,國際電聯規定為「IMT-2000」(國際行動電話2000)標准,歐洲的電信業巨頭們則稱其為「UMTS」通用移動通信系統。

就在3G通信技術正處於醞釀之中時,更高的技術應用已經在實驗室進行研發。因此在我們期待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所帶來的優質服務的同時,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的最新技術也在實驗室悄然進行當中。那麼到底什麼是4G通信呢?

到目前為止人們還無法對4G通信進行精確地定義,有人說4G通信的概念來自其他無線服務的技術,從無線應用協定、全球袖珍型無線服務到3G;有人說4G通信是一個超越2010年以外的研究主題,4G通信是系統中的系統,可利用各種不同的無線技術;但不管人們對4G通信怎樣進行定義,有一點我們能夠肯定的是4G通信將是一個比3G通信更完美的新無線世界,它將可創造出許多消費者難以想像的應用。4G最大的數據傳輸速率超過100Mbit/s,這個速率是目前行動電話數據傳輸速率的1萬倍,也是3G行動電話速率的50倍。4G手機將可以提供高性能的匯流媒體內容,並通過ID應用程序成為個人身份鑒定設備。它也可以接受高解析度的電影和電視節目,從而成為合並廣播和通信的新基礎設施中的一個紐帶。此外,4G的無線即時連接等某些服務費用將比3G便宜。還有,4G有望集成不同模式的無線通信——從無線區域網和藍牙等室內網路、蜂窩信號、廣播電視到衛星通信,移動用戶可以自由地從一個標准漫遊到另一個標准。

4G通信技術並沒有脫離以前的通信技術,而是以傳統通信技術為基礎,並利用了一些新的通信技術,來不斷提高無線通信的網路效率和功能的。如果說現在的3G能為我們提供一個高速傳輸的無線通信環境的話,那麼4G通信將是一種超高速無線網路,一種不需要電纜的信息超級高速公路,這種新網路可使電話用戶以無線及三維空間虛擬實境連線。

與傳統的通信技術相比,4G通信技術最明顯的優勢在於通話質量及數據通信速度。然而,在通話品質方面,目前的行動電話消費者還是能接受的。隨著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現有行動電話網中手機的通話質量還在進一步提高。數據通信速度的高速化的確是一個很大優點,它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達到100Mbit/s,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另外由於技術的先進性確保了成本投資的大大減少,未來的4G通信費用也要比目前的通信費用低。

4G通信技術將是繼第三代以後的又一次無線通信技術演進,其開發更加具有明確的目標性:提高移動裝置無線訪問互聯網的速度--據3G市場分三個階段走的的發展計劃,3G的多媒體服務在10年後將進入第三個發展階段,此時覆蓋全球的3G網路已經基本建成,全球25%以上人口使用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在發達國家,3G服務的普及率更將超過60%,那麼這時就需要有更新一代的系統來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

為了充分利用4G通信給我們帶來的先進服務,我們還必須藉助各種各樣的4G終端才能實現,而不少通信營運商正是看到了未來通信的巨大市場潛力,他們現在已經開始把眼光瞄準到生產4G通信終端產品上,例如生產具有高速分組通信功能的小型終端、生產對應配備攝像機的可視電話以及電影電視的影像發送服務的終端,或者是生產與計算機相匹配的卡式數據通信專用終端。有了這些通信終端後,我們手機用戶就可以隨心所欲的漫遊了,隨時隨地的享受高質量的通信了。

5. 手機信號的頻率一般是多少

手機信號的頻率一般如下:

1、中國移動:885-909(上行)、930-954Mhz(下行);

2、中國聯通:909-915(上行)、954-960Mhz(下行);

3、中國電信:825-835(上行)、870-880Mhz(下行)。

手機信號是通過手機信號放大器進行利用的,其中工作的基本原理是:

1、用前向天線(施主天線)將基站的下行信號接收進直放機,通過低噪放大器將有用信號放大,抑制信號中的雜訊信號,提高信噪比(S/N);

2、再經下變頻至中頻信號,經濾波器濾波,中頻放大,再移頻上變頻至射頻,經功率放大器放大,由後向天線(重發天線)發射到移動台;

3、同時利用後向天線接收移動台上行信號,沿相反的路徑由上行放大鏈路處理,即經過低噪放大器、下變頻器、濾波器、中放、上變頻器、功率放大器再發射到基站,從而達到基站與移動台的雙向通信。

(5)25g移動無線網路的演進擴展閱讀

手機信號基於頻率的標識意義

1、信號標識G

G的全稱是GPRS,屬於2.5G網路,是GSM行動電話用戶的一種網路制式。從GRPS開始,手機就正式可以上網了;

2、信號標識E

E的全稱是EDGE,是GSM演進技術的簡稱,是一種從GSM到3G的過渡技術。速度上比GPRS快一點,屬於2.75G網路。E是智能手機剛剛出來的那幾年,主流的移動無線網路傳輸方式;

3、信號標識3G

3G表示普通3G網路,比E有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在3G時代,有了更高的帶寬和穩定的傳輸,移動互聯網應用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4、信號標識H

H全稱是HSDPA,是3G的升級網路,屬於3.5G網路,下行數據業務速率理論最大值可達14.4Mbps;

5、信號標識H+

H+是HSDPA的強化版HSPA+,屬於3.75G網路,可以實現最高42Mbps的下行速度,網速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6、信號標識4G

4G是目前大多數人都在使用的網路,也是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在傳輸音頻、視頻和圖像上,速度都有了質的飛躍,理論傳輸速率最高可達100Mbps;

7、信號標識4G+

所謂的4G+,就是以載波聚合為主的技術,是4G演進技術LTE-A的重要組成部分;

8、信號標識HD

HD是高清通話的標志,也就是VoLTE,簡稱高清語音,也是屬於4G網路。VolTE最大的作用就是語音通話不再由2G /3G網路承載,改用4G網路來傳輸語音數據,支持更高的語言編碼技術,通話質量明顯提升,支持一邊通話一邊上網。

6. 什麼是2.5G移動通信技術

目前已經進行商業應用的2.5G移動通信技術是從2G邁向3G的銜接性技術,由於3G是個相當浩大的工程,所牽扯的層面多且復雜,要從目前的2G邁向3G不可能一下就銜接得上,因此出現了介於2G和3G之間的2.5G。HSCSD、WAP、EDGE、藍芽(Bluetooth)、EPOC等技術都是2.5G技術。

HSCSD(高速電路交換數據服務)
這是GSM網路的升級版本,HSCSD(High Speed Circuit Switched Data)能夠透過多重時分同時進行傳輸,而不是只有單一時分而已,因此能夠將傳輸速度大幅提升到平常的二至三倍。目前新加坡M1與新加坡電訊的行動電話都採用HSCSD系統,其傳輸速度能夠達到57.6kbps。
GPRS(整合封包無線服務)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是封包交換數據的標准技術。由於具備立即聯機的特性,對於使用者而言,可說是隨時都在上線的狀態。GPRS技術也讓服務業者能夠依據數據傳輸量來收費,而不是單純的以聯機時間計費。這項技術系與GSM網路配合,傳輸速度可以達到115kbps。
EDGE(全球增強型數據提升率)
完全以目前的GSM標准為架構,EDGE(Enhanced Dataratesfor Global Evolution)不但能夠將GPRS的功能發揮到極限,還可以透過目前的無線網路提供寬頻多媒體的服務。EDGE的傳輸速度可以達到384kbps,可以應用在諸如無線多媒體、電子郵件、網路信息娛樂以及電視會議上。
WAP(無線應用通訊協議)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是移動通信與互聯網結合的第一階段性產物。這項技術讓使用者可以用手機之類的無線裝置上網,透過小型屏幕遨遊在各個網站之間。而這些網站也必須以WML(無線標記語言)編寫,相當於國際互聯網上的HTML(超文件標記語言)。
Bluetooth(藍牙)
藍牙是一種短距的無線通訊技術,電子裝置彼此可以透過藍牙而連接起來,傳統的電線在這里就毫無用武之地了。透過晶元上的無線接收器,配有藍牙技術的電子產品能夠在十公尺的距離內彼此相通,傳輸速度可以達到每秒鍾1兆位元組。以往紅外線介面的傳輸技術需要電子裝置在視線之內的距離,而現在有了藍牙技術,這樣的麻煩也可以免除了。
EPOC
由Symbian所開發的EPOC是一種能夠讓行動電話搖身一變成為無線信息裝置(例如智能電話)的操作系統,滿足使用者對於數據的需求。它支持信息傳送、網頁瀏覽、辦公室作業、公用事業以及個人信息管理(PIM)的應用,也有軟體可以和個人計算機與伺服器作同步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