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無線網路技術的內容簡介
《無線網路技術》力求以全新的角度全面、深入地向讀者介紹IEEE802.11無線區域網、IEEE802.11無線網狀網技術和IEEE802.16 WiMAX技術,包括網路規劃、網路建設、網路維護和管理以及無線網狀網的典型應用。
第1、2、3章對無線IEEE802.11技術進行了描述,第4章至第9章對無線網狀網的應用進行了描述,並詳細介紹了無線網狀網的設計與規劃、無線網狀網的測試方案和方法、無線網狀網的工程實施,包括現場場勘、設備配置和安裝方式等,第10章對無線IEEE802.16 WiMAX技術進行了描述。《無線網路技術》內容完整、新穎、實用,可作為高等院校通信與信息系統、電子與信息工程、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路等相關專業的教材或自學用書,也可作為以上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自學提高或工具用書,以及該領域技術培訓之用。
② 計算機網路技術應該要看什麼書
如果想對網路有個清晰、全面的認識,可以閱讀三本書籍:
第一本就是潘愛民翻譯的Andrew
S.Tanenbaum的《計算機網路》,此書講明白了網路之道,即計算機網路通信的主要原理;
第二本是W.Richard
Stevens的《TCP/IP詳解卷一:協議》,此書講明白了網路之術,即TCP/IP協議簇的工作過程;
第三本是Douglas
E.Comer的《計算機網路與網際網路》,此書嘗試在更廣泛意義上解答「計算機網路和網際網路是如何工作的」這一基本問題,解釋了協議是如何使用硬體和應用是如何使用協議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③ 想要學習網路技術及其交換機和路由配置等買什麼書好
電腦報硬體維護類的和網路搭建的書都不錯。推薦電腦報第十版《網管實戰》
④ 大家有什麼好的無線感測器網路方面的書籍推薦下,希望裡面介紹節點定位技術的多些,在線等!
節點定位技術(5)數據融合技術幾乎熱點問題在這個方面上。你可以多上網看看有什麼不完善的地方。你完善了就能進行設計研究了。 他就是無數個感測
⑤ 學習計算機網路,無線網路,通信協議方面的知識應該看那本書求推薦
個人向您推薦由謝希仁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計算機網路》第4版,第5版。其內容較為豐富,由OSI/AM分層次的系統模型逐層講解,層層遞進,頗具分量,便於理解。學習計算機網路的話,這本書是個不錯的選擇。總的來說,您可以找些清華大學或者是電子工業出版社的計算機類專業書籍來看,它們出版的計算機類專業書籍相當不錯,值得一看。
⑥ 學計算機網路技術對初學者來說需要看什麼書
初學者的話原理就看謝希仁老師的《計算機網路》比較合適(第五版、第六版都可以)。內容方面對於初學者肯定是夠豐富的,難度也不是太大,講得比較詳細,比較好理解。
後續的實驗(命令)方面的話,看你是學的思科體系還是華為體系了。這兩個體系的命令有一些區別,但大致意思差別不大。這兩種體系的書籍在網上都可以找到很多。
作為初學者看了上面那本《計算機網路》基本對網路就有個初步的認識了,如果想繼續研究得更細致可以花時間研究研究《TCP/IP協議》。
拓展資料:
1、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2、《計算機網路(第5版)》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來,於1994年、1999年和2003年分別出了修訂版。2006年8月本教材通過了教育部的評審,被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的第5版,在內容和結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修改。
全書分為10章,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和原理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運輸層、應用層、網路安全、網際網路上的音頻/視頻服務、無線網路和下一代網際網路等內容。各章均附有練習題。此外,附錄A給出了部分習題的答案和提示。隨書配套的光碟中,有全書課件和作者教學中經常遇到的150多個問題及解答,計算機網路最基本概念的演示(PowerPoint文件),以及《計算機網路(第5版)》引用的全部RFC文檔等,供讀者參閱。
計算機網路-網路
⑦ 無線網為什麼採用CSMA/CA技術
CSMA/CA. 無線區域網標准802.11的MAC和802.3協議的MAC非常相似,都是在一個共享媒體之上支持多
個用戶共享資源,由發送者在發送數據前先進行網路的可用性。在802.3協議中,是由一種稱為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的協議來完成調節,這個協議解決了在
Ethernet上的各個工作站如何在線纜上進行傳輸的問題,利用它檢測和避免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網路設備
需要進行數據傳送時網路上的沖突。在802.11無線區域網協議中,沖突的檢測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個問題
稱為"Near/Far"現象,這是由於要檢測沖突,設備必須能夠一邊接受數據信號一邊傳送數據信號,而這在
無線系統中是無法辦到的。 鑒於這個差異,在802.11中對CSMA/CD進行了一些調整,採用了新的協議
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或者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 CSMA/CA利用ACK信號來避免沖突的發生,也就是說,只有當客戶端收到網路上
返回的ACK信號後才確認送出的數據已經正確到達目的。
編輯本段CSMA/CA協議的工作流程
CSMA/CA協議的工作流程分為兩個分別是: 1.送出數據前,監聽媒體狀態,等沒有人使用媒體,維
持一段時間後,再等待一段隨機的時間後依然沒有人使用,才送出數據。由於每個設備採用的隨機時間不
同,所以可以減少沖突的機會。 2.送出數據前,先送一段小小的請求傳送報文(RTS : Request to
Send)給目標端,等待目標端回應 CTS: Clear to Send 報文後,才開始傳送。 利用RTS-CTS握手
(handshake)程序,確保接下來傳送資料時,不會被碰撞。 同時由於RTS-CTS封包都很小,讓傳送的無效開
銷變小。 CSMA/CA通過這兩種方式來提供無線的共享訪問,這種顯式的ACK機制在處理無線問題時非常
有效。然而不管是對於802.11還是802.3來說,這種方式都增加了額外的負擔,所以802.11網路和類似的
Ethernet網比較總是在性能上稍遜一籌。
編輯本段CSMA/CD和CSMA/CA的主要差別
CSMA/CD:帶有沖突檢測的載波監聽多路訪問,可以檢測沖突,但無法「避免」 CSMA/CA:帶有沖
突避免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發送包的同時不能檢測到信道上有無沖突,只能盡量『避免』; 1.兩者
的傳輸介質不同,CSMA/CD用於匯流排式乙太網,而CSMA/CA則用於無線區域網802.11a/b/g/n等等; 2.檢
測方式不同,CSMA/CD通過電纜中電壓的變化來檢測,當數據發生碰撞時,電纜中的電壓就會隨著發生變化
;而CSMA/CA採用能量檢測(ED)、載波檢測(CS)和能量載波混合檢測三種檢測信道空閑的方式;
3.WLAN中,對某個節點來說,其剛剛發出的信號強度要遠高於來自其他節點的信號強度,也就是說它自己
的信號會把其他的信號給覆蓋掉; 4.本節點處有沖突並不意味著在接收節點處就有沖突; 綜上
,在WLAN中實現CSMA/CD是比較困難的。
⑧ 跪求推薦一本WCDMA無線網優的入門書籍,要能貼近設備與實際操作
WCDMA系統原理與無線網路優化(高等院校信息與通信工程系列教材)竇中兆,雷湘 編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