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網路頻譜分析實驗
擴展閱讀
bios網路開機設置方法 2025-09-19 01:07:04
筆記本無線網路什麼意思 2025-09-19 00:38:46

無線網路頻譜分析實驗

發布時間: 2023-03-20 05:14:20

A. 怎樣才能知道Wi-Fi無線網性能差是同信道干擾導致的

問題:怎樣才能知道 Wi-Fi 性能差是同信道干擾導致的?回答:同信道干擾是指判寬具有相同頻率的兩道無線電信號之間發生的相互干擾。如果您的 802.11b/g 接入點代表一個以 2.4 GHz 頻段運作在特定信道上的無線電設備,那麼附近其他位於相同信道上、以 2.4 GHz 生成 RF 信號的設備便會對您造成干擾,這包括無繩電話、藍牙耳機、X-10 視頻發送器、嬰兒監控器和微波爐等。並不是掘帶亮所有操作手冊都會說明該特定設備是否使用 2.4 GHz 運作。干擾會導致數據傳輸速率降低及接入點范圍縮小。 您可以使用測試設備,如 EtherScope™II 系列網路助手來檢查同信道干擾。圖 1 代表在一個具有10 個接入點和 3 個活動 802.11b/g 信道(1、6 和 11)的辦公室環境中典型的信噪對比。您會看到在所有三個信道上,信號強度遠遠超過噪音。在本例中,如果我們引進一個干擾器 - 無線攝像機,那麼噪音便會增大。該特定設備會干擾信道 3 - 7。對於運作在信道 6 上的行衡 802.11 客戶端,其通信的數據速率要麼降低,要麼失去與無線網路的連接。 拿走干擾器,或者將它從活動的接入點和客戶端附近移開,都可以降低同信道干擾。Fluke Networks 的AnalyzeAir™Wi-Fi 頻譜分析儀可以幫助您檢測、識別和物理定位 802.11 WLAN 中的無線電干擾 (RF)。切換接入點的無線電信道也可降低干擾。

B. 頻譜分析儀能幹什麼為什麼在無線電領域必須得有頻譜分析儀舉例說明頻譜分析儀應用。

頻譜分析儀的原理網路知道很詳細,很專業,在這里就不贅述了。

頻譜分析儀能幹什麼?
在反竊聽行業,頻譜分析儀可以用來發現並定位通過無線傳輸的竊聽竊視信號,在無線電領域有很多頻段被不法分子用來做竊密設備,比如對講機頻段、wifi頻段等,使用頻譜分析儀可以對比分析異常信號源。
頻譜分析儀可以進行信號的測量,比如基站信號的覆蓋強度,覆蓋范圍,屏蔽器的信號屏蔽效果,發射頻段、以及一些電器設備的電磁泄露等。在一些科研單位或測評單位,測評一些設備是否符合標准時,頻譜分析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針對不同應用領域,頻譜分析虧櫻儀的應用也不一樣。頻譜分析儀主要功能在於量測信號的大小或振幅,還與應用系統咐空歷維護組件的頻率增益與物料品管等其他方面,
無線電領域衡搜為什麼需要頻譜分析儀?
因為頻譜分析儀主要功能就是量測信號的大小或振幅。

C. 手機WIFI信號接收強弱怎樣測試

  1. 首先在手機瀏覽器中搜索wifi分析儀這個軟體,下載安裝。

  2. 安裝完畢後打開這個軟體,這時出現的頁面就是儀表頁面,可以看到當前連到的無線網實時的信號強度。

D. 急!!信號頻譜測量實驗問題

1、測到的是有效值,算出來的是峰峰值。

2、絕對不符合,未濾波之前。

這種方法特別適用於非重復性信號和持續時間很短的平穩隨機過程及瞬態過程的頻譜測量,也可用於周期信號的頻譜測量,並能測量信號的相位。但由於數字電路技術中取樣時間和數模變換速度的限制,現階段這種方法只能測量40兆赫以下的信號的頻譜。

(4)無線網路頻譜分析實驗擴展閱讀:

工作原理:

頻譜指組成信號的全部頻率分量的總集。在一般的頻譜測量中,往往把幅度譜稱為頻譜。從圖形來看,頻譜可分吵磨為兩種基本類型。

①離散頻譜:戚乎又稱線狀頻譜,圖形呈線狀,各條譜線(代表某頻率分量幅度的線)之間有一定間隔。周期信號的頻譜都是離散頻譜,各條譜線之間的間隔相等,等於周期信號的基頻或整數倍。

②連續頻譜:各條譜線之間的間隔為無窮小,譜線連成一片。非周期信號和各種無規則雜訊的頻譜都是升仔斗連續頻譜,即在所觀測的頻率范圍內的全部頻率上都有信號譜線存在。

E. 20分!談談對無線認知網路頻譜感知方法的研究與實現的看法

認知無線網路的頻譜感知技術

認知無線電/認知無線網路起源於Joseph Mitola攻讀博士期間的研究工作,在其博士論文中,Mitola將認知無線電定義為「the integration of model-based reasoning with software radio technologies」,認為認知無線電是智能計算和無線通信這兩個學科交叉融合的產物[1] 。隨後,美國的FCC和DARPA分別啟動了多項計劃,對認知無線電和動態頻譜接入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歐盟的端到端重配置計劃(E2R: End to End Reconfigurability Project)也啟動了對認知概念在技術和經濟領域等各方面問題的研究。Simon Hakin在2005年發表了關於認知無線電的著名文章「Cognitive radio: brain-empower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2] ,主要從信號處理和自適應過程的角度對認知無線電技術的框架結構進行了較為完善的分析。此後,許多有名的大學和研究機構也展開了相關技術的研究和實驗平台的開發,認知無線電的概念也被擴展為認知無線網路,指利用認知原理來提高各種資源(頻譜、功率等)使用效率的無線網路[3] 。在頻譜管理部門的帶動下,一些標准化組織也先後開展了一系列標准制定工作以推動該技術的發展。目前涉及認知無線電/認知無線網路標准制訂的組織和行業聯盟主要是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國際電信聯盟(ITU)和軟體無線電論壇(SDR Forum)等。
認知無線網路中,主(授權)用戶指那些對某段頻譜的使用具有高優先順序或合法授權的用戶,次級用戶是指那些低優先順序的用戶。次級用戶對頻譜的使用不得對主用戶造成干擾,因此要求其能快速、可靠地感知主用戶使用授權頻譜的情況。次級用戶必須具備認知能力,因而稱其為認知用戶,在網路結構中則表示為認知節點。認知用戶的頻譜感知主要包括在某個頻段上檢測主用戶存在與否(主用戶信號檢測)和估計認知用戶對主用戶接收機可能造成的附加干擾(干擾溫度估計)兩個任務[4] 。更進一步的可能要求是頻譜感知還應區分主用戶信號的種類(空中介面分類)[5] 。目前大部分頻譜感知的研究都集中在最重要的主用戶信號檢測上。

1. 頻譜感知的基本方法
主用戶信號檢測的單節點頻譜感知基本方法通常分為三類:
第一類為相干檢測。如果知道主用戶信號的結構特徵(如導頻、前導或同步消息等),匹配濾波器加門限檢測的方法是最優的主用戶信號檢測方法。相干檢測可獲得精確的頻譜感知結果,但其缺點也很明顯,必須知道主用戶信號的先驗知識,而且當認知無線網路運行在很寬的頻段上時,實現許多類型的授權信號的相干檢測成本太高,幾乎不可實現。
第二類為能量檢測。在感興趣頻段上測量某段觀測時間內接收信號的總能量,如果能量低於某個設定門限則聲明該頻段為白空間。與相干檢測相比,能量檢測需要更長的感知時間以達到同樣的感知效果,但低成本、易實現的特性使其受到認知無線網路中頻譜感知技術的青睞。
以上基於信號檢測技術的兩種頻譜感知方法,有很好的理論基礎[6] ,性能分析已比較完善。
第三類為特徵檢測[7] 。能量檢測的最大缺點是它不能區分接收到的能量是來自主用戶信號還是雜訊,在低信噪比環境中的頻譜感知結果尤其不可靠。在主用戶信號的載波頻率、調制類型或循環前綴等某些特徵已知時,利用信號的期望和自相關函數呈現出來的周期性(循環平穩譜相關特性),可將信號能量與雜訊能量區分開來,突破能量檢測的瓶頸。文獻[8] 還分析實際情況下有限的數據長度對循環譜特徵檢測的影響。實現復雜度遠高於能量檢測是制約特徵檢測在頻譜感知中應用的最主要缺點。
此外,2003年底FCC頻譜政策工作組提出了干擾溫度模型[9] ,意在對無線環境中的干擾源進行量化和管理。干擾溫度限提供了特定地理位置在某一感興趣頻段上接收機能夠順利工作的最差環境的特徵描述。根據干擾溫度模型,認知用戶若能確定其對主用戶接收機造成的附加干擾量並加以限制,使主用戶接收機所受的總干擾(含雜訊)不超過干擾溫度限,則認知用戶可與主用戶運行在同一頻段上。可以看出,基於主用戶信號檢測的頻譜感知意在避開主用戶,而基於干擾溫度模型的頻譜感知則試圖與主用戶同時並存於同一個頻段,這是兩者最大的區別。文獻[10] 定義了已知和未知主用戶信號參數時干擾溫度的理想模型和一般模型,並從通信容量的角度分析了如何來最優地選擇認知系統的工作帶寬和發送功率。但干擾溫度模型存在兩個需要解決的難題:其一為在主用戶發送信號存在的情況下如何測定其接收機的雜訊水平,其二為在主用戶接收機位置未知的情況下如何估計認知用戶對它可能產生的干擾。降低問題難度的一種可能辦法是讓主用戶系統來輔助認知系統的頻譜感知,如文獻[11] 中要求主用戶接收機在工作過程中持續發送指示信號。另一個需要考慮到的是,認知用戶和主用戶共存於同一個頻段時,認知系統的通信過程中也會受到授權系統的干擾,所以認知系統能獲得的通信容量可能非常有限[10] 。

2. 協同頻譜感知
認知無線網路可通過對多節點感知信息的協同處理來提高頻譜感知的效果,這被稱為協同(協作、合作)頻譜感知。頻譜感知性能主要由感知范圍、檢測時間、檢測概率、虛警概率等幾個相互關聯的指標來衡量,協同頻譜感知可利用空間分集增益改善上述指標,解決單節點感知中難以克服的多徑深衰落、陰影衰落和隱終端等難題[4] ,同時也可減輕對單個節點感知靈敏度的要求,降低實現成本[12] 。
實現協同頻譜感知的方式有兩種,即中心式和分布式。
中心式感知:中心單元收集各認知節點的感知信息,負責識別可用頻譜,並將頻譜可用信息廣播給各認知節點或直接控制認知節點的通信參數。文獻[13] 中以AP為中心收集、處理各感知節點的硬判決(二進制)結果,通過克服信道衰落效應來提高感知性能,其檢測概率和虛警概率的計算在文獻[14] 中給出。文獻[15] 以主節點(master node)為中心節點合並各感知結果來檢測TV信道。文獻[16] 則由融合中心(fusion center)根據各認知節點能量檢測的結果最終判斷主用戶在某個頻段上的存在與否。
分布式感知:認知節點彼此之間共享感知信息,但獨立判斷各自的可用頻譜。與中心式感知相比,分布式感知的優點是不需要基礎結構網路,部署更靈活些。文獻[17] 顯示一個用戶作為另一個用戶中繼的兩用戶協同頻譜感知可帶來35%的捷變增益(所需感知時間減少35%)。文獻[18] 進一步將這種分布式感知協議推廣到多用戶環境中。
無論中心式還是分布式感知,就協同頻譜感知的研究內容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1)認知節點感知信息的合並處理,即考慮信息融合(fusion)問題。
2)感知信息傳遞過程的合作,即考慮中繼傳輸問題。

F. 怎樣測試WIFI網路信號

wifi屬於一種無線接入,你可以理解為無線區域網。如果你的路由器是無線路由,而且你是通過路由連網通寬頻的話,那你是可以用你的手持wifi網路設備連接無線路由上外網的。

如果你有筆記本或pc帶無線網卡,你都可以測試到你無線路由的信號的。一般的手持wifi設備也有信號強弱顯示。專業點的就要wifi網路測試儀了。

如果你只有有線路由,你就不具備wifi接入的條件,除非你盜連鄰居的無線網路,還是通過筆記本搜索以下附近有無可以盜連的吧 (沒密碼的)。要不自己買個無線路有,1百多

G. 怎麼用電腦進行無線電頻譜分析

怎麼用電腦進行無線電頻譜分析,輸入數據畫出表格對比數值進行分析。

H. 如何測量無線電的頻率

什麼叫探測無線電頻率?
探測空間中所有電波的頻率?還是特定頻段的?
一般需要用到頻譜高源分析儀之類的設備,接上相應蔽念兆頻率的天線,進行測量。
如果是單一強信號,還可以用示波器或者頻率計讀出。宏租

I. 怎樣檢測wifi以及手機信號的強弱

眾數科技花重金引入無線勘測「黑科技」系統,專門用來進行無線WIFI信號勘測:1.監測網路數據吞吐量;2.了解網路信號強度;3.測試網路雜訊4.通過信噪比監測網路連接質量;5.進行無線網路頻譜分析;6.模擬「假定」場景,做施工點位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