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六大系統是指哪六種
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包括:監測監控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井下緊急避險系統、礦井壓風自救系統、礦井供水施救系統和礦井通信聯絡系統 。
1、測控系統
監測監控系統的功能一是「測」,即檢測各種環境安全參數、設備工況參數、過程式控制制參數等;二是「控」,即根據檢測參數去控制安全裝置、報警裝置、生產設備、執行機構等。
若系統僅用於生產過程的監測,當安全參數達到極限值時產生顯示及聲、光報警等輸出,此類系統一般稱為監測系統;除監測外還參與一些簡單的開關量控制,如斷電、閉鎖等,此桐爛類系統一般稱為監測監控系統。
2、定位系統
井下人判大員及設備定位系統是集井下人員考勤、跟蹤定位、災後急救、日常管理等一體的綜合性運用系統,集合了國內識別技術、傳輸技術、軟體技術等最頂尖的產品和技術,是國內技術最先進、運行最穩定、設計最專業化的井下人員定位系統。
3、避險系統
煤礦井下緊急避險設施有自救器、救生艙、避難所、防透水型固定式避難所。
4、自救系統
壓縮空氣自救裝置是一種固定在生產場所附近的固定自救裝置,當發生煤和瓦斯突出或突出前有預兆出現時,工作人員進入自救裝置,打開壓氣閥避災。
5、施救系統
所有採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員較集中的地點、井下各作業地點及避災硐室(場所)處設置供水閥門,保證各採掘作業地點在災變期間能夠實現提供應急供水。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要求設置三通及閥門。
井下供水管路應採用鋼管材料,並加強維護,保證正常供水。
6、聯絡系統
在主副井絞車房、井底車場、運輸調度室、采局沖漏區變電所、水泵房等主要機電設備硐室和採掘工作面以及采區、水平最高點,應安設電話。
井下避難硐室(救生艙)、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變電所和突出煤層採掘工作面、爆破時撤離人員集中地點等,必須設有直通礦調度室的電話。要積極推廣使用井下無線通訊系統、井下廣播系統。發生險情時,要及時通知井下人員撤離。
B. 礦山六大系統(六大系統)
您好,我就為大家解答關於礦山六大系統,六大系統相信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具體如下: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
您好,我就為大家解答關於礦山六大系統,六大系統相信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具體如下: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趙鐵錘11月17日強調,我國已確定「監測監控、人員定位、通訊聯絡、緊急避險、壓風自救、供水施救」六大安全避險系統建設完善的時間表,最後期限是2013年6月底,否則將吊銷營業執照。
2、此言或許預示,國內煤礦安全避難系統迎來集中建設時期,中國礦工在災難面前無處求生的境地或許能從此改寫。
3、要求達到的標准監測監控、系統主機必須雙機備份,備機能在5分鍾內啟動。
4、主機或顯示終端必須設在調度室。
5、採煤工作面採用串聯通風時,被串工作面的進風巷必須設置甲烷感測器。
6、2、人員定位、機房及監控系統地面設備檢查從系統內選擇一個重點採煤工作面,找出工作面上隅角甲烷感測器、及其控制的斷電控制器和相應的饋電設備,通過上隅角甲烷感測器每次調校時的甲烷超限斷電情況,檢查當甲烷超限時,上隅角甲烷感測器控制的斷電器的執行情況和相應饋電感測器反饋狀態,另外,可通過曲線圖歷宴的變化反應出斷電與饋電穩定性。
7、模擬圖顯示。
8、在具有說明巷道、設備布置等背景圖上,將實時監測到的開關量狀態,用相應的圖樣在相應的位置模擬顯示;將實時監測到的模擬量數值在相應位置顯示。
9、同時用紅色等標注報警、斷電及饋電異常。
10、點擊設備模擬圖或模擬量顯示值,可以彈出相關信息的選擇菜單,供進一步查詢3、通訊聯絡、通信距離系統的有效通信距離應不小於10km;無線通信距離應不小於100m。
11、容量系統中信號裝置數量、終端設備數量、信號裝置或系統內終端設備並發數量由相關標准規定。
12、終端設備輸出功率系統終端設備的輸出功率由相關標准規定。
13、信號設備輸出功率系統信號設備的輸出功率由相關標准規定。
14、無線設備工作頻率系統中無線設備的工作頻率由相關標准規定。
15、備用電源工作時間電網停電後,系統中設備的備用電源連續工作時間應不小於2小時。
16、4、緊急避險、礦井應根據井下作業人員和巷道斷面等情況,結合礦井避災路線,合理選擇和布置避罩爛旁難硐室或移動式救生艙。
17、所有礦井在各水平井底車場設置固定式避難硐室。
18、有突出煤層的采區應設置采區避難硐室,設置位置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但必須設置在防逆流風門外的進風流中。
19、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以外的其他礦井,從採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額定防護時間內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須在距離採掘工作面1000米范圍內建設避難硐室或救生艙突出煤層的掘進巷道長度及採煤工作面走向長度超過500米時,必須在距離工作面500米范圍內建設避難硐室或設置救生艙。
20、避難物橡硐室的額定人數,應滿足所服務區域內同時工作的最多人員的避難需要,並考慮不低於5%的富裕系數。
21、其中,采區避難硐室至少滿足15人的避難需求。
22、避難硐室的設置應避開地質構造帶、應力異常區以及透水威脅區,並要求盡量布置於岩層中,且頂板完整、支護完好,前後20m范圍內應採用不燃性材料支護,符合安全出口的相關要求。
23、若必須設置在煤層中時,應有防瓦斯湧出、煤層自燃發火的安全措施。
24、 井下避難硐室應具備安全防護、氧氣供給、有害氣體處理、溫濕度控制、避難硐室內外環境參數監測、通訊、照明及指示、基本生存保障等功能,保證在無任何外部支持的情況下維持避難硐室內額定避險人員生存96h以上。
25、 礦井避災路線圖應包含井下所有避難硐室設置情況。
26、避難硐室應有清晰、醒目的標識牌,並懸掛於避難硐室外。
27、標識牌中應明確標注避難硐室位置和規格、種類,井巷中應有避難硐室方位的明顯標示,以便災變時遇險人員能夠迅速到達避難硐室。
28、 避難硐室內應有簡明、易懂的使用和操作步驟說明,以指導遇險人員正確使用避難設施,安全避險5、壓風自救、壓風自救系統組成:空氣壓縮機、送氣管路、閥門、汽水分離器、壓風自救裝置(包括減壓、節流、消雜訊、過濾、開關等部件及防護袋或面罩)。
29、3.2壓風自救系統的防護袋、送氣管的材料應符合MT 113的規定。
30、3.3壓風自救裝置配有面罩時,面罩用材料應符合GB 2626的規定。
31、3.4壓風自救裝置應具有減壓、節流、消雜訊、過濾和開關等功能。
32、3.5壓風自救裝置的外表面應光滑、無毛刺,表面塗、鍍層應均勻、牢固。
33、3.6壓風自救系統零、部件的連接應牢固、可靠,不得存在無風、漏風或自救袋破損長度超過5mm的現象。
34、3.7壓風自救裝置的操作應簡單、快捷、可靠。
35、3.8避災人員在使用壓風自救裝置時,應感到舒適、無刺痛和壓迫感。
36、3.9壓風自救系統適用的壓風管道供氣壓力為0.3~0.7 MPa,在0.3 MPa壓力時,每台壓風自救裝置的排氣量應在100~150 L/min范圍內。
37、3.10壓風自救裝置工作時的雜訊應小於85 dB(A)。
38、3.11 壓風自救系統的管路規格為:壓風自救主管路(礦井一翼主壓風管路)為φ150mm;壓風自救分管路(采區主壓風管路)及岩巷掘進工作面為φ100mm;煤巷掘進工作面、回採工作面為φ50mm。
39、6、供水施救系統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符合《煤礦安全規程》、AQ 1020-2006等標準的有關規定,系統中的設備應符合有關標准及各自企業產品標準的規定。
40、5.1.2自製件經檢驗合格、外協件、外購件具有合格證或經檢驗合格方可用於裝配。
41、 5.1.3 裝置的水管、三通及閥門及儀表等設備的材料應符合GB.3836等相關規定。
42、5.1.4 裝置的水管、三通及閥門及儀表等設備的耐壓材料不小於工作壓力1.5倍。
43、5.1.5裝置零、部件的連接應牢固、可靠。
44、5.1.6 裝置的操作應簡單、快捷、可靠。
45、5.1.7 裝置的外表面塗、鍍層應均勻、牢固。
46、5.1.8裝置應具有減壓、過濾、三通閥門等功能。
47、5.1.9飲用水質用應符合CJ94-2005的規定。
48、5.1.10供水水源應需要至少2處以確保在災變情況下正常供水。
49、5.1.11供水施救。
50、供水應保持24小時有水。
51、5.1.12避災人員在使用裝置時,應保障閥門開關靈活、流水暢通。
C. 目前安監總局提出的「六大系統」具體指什麼
煤礦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以下簡稱「六大系統」)是指監測監控系統、人員定位系統、緊急避險系統、壓風自救系統、供水施救系統和通信聯絡系統。所有井工煤礦必須按規定建設完善「六大系統」,達到「系統可靠、設施完善、管理到位、運轉有效」的要求。一、監測監控系統基本要求6.煤礦企業必須按照《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AQ1029-2007)的要求,建設完善監測監控系統,實現對煤礦井下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濃度、溫度、風速等的動態監控。7.煤礦安裝的監測監控系統必須符合《煤礦安全監控系統通用技術要求》(AQ6201—2006)的規定,並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監測監控系統各配套設備應與安全標志證書中所列產品一致。8.甲烷、饋電、設備開停、風壓、風速、一氧化碳、煙霧、溫攔岩數度、風門、風筒等感測器的安裝數量、地點和位置必須符合《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AQ1029-2007)要求。監測監控系統地面中心站要裝備2套主機,1套使用、1套備用,確保系統24小時不間斷運行。9.煤礦企業應按規定對感測器定期調校,保證監測數據准確可靠。10.監測監控系統在瓦斯超限後應能迅速自動切斷被控設備的電源,並保持閉鎖狀態。11.監測監控系統地面中心站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棗御,值班人員應在礦井調度室或地面中心站,以確保及時做好應急處置工作。12.監測監控系統應能對緊急避險設施內外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濃度等環境參數進行實時監測。二、人員定位系統基本要求13.煤礦企業必須按照《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使用與管理規范》(AQ1048-2007)的要求,建設完善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應優先選擇技術先進、性能穩定、定位精度高的產品,並做好系統維護和升級改造工作,保障系統安全可靠運行。14.安裝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時,應按規定設置井下分站和基站,確保准確掌握井下人員動態分布情況和採掘工作面人員數量。礦井人員定位系統必須滿足《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通用技術條件》(AQ6210-2007)的要求,並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定位分站、基站等相關設備應符合相應的標准。15.所有入井人員必須攜帶識別卡(或具備定位功能的無線通訊設備)。16.礦井各個人員出入井口、重點區域出入口、限制區域等地點均應設置分站,並能滿足監測攜卡人員出入井、出入重點區域、出入限制區域的要求;巷道分支處應設置分站,並能滿足監測攜卡人員出入方向的要求。17.煤礦緊急避險設施入口和出口應分別設置人員定位系統分站,對出、入緊急避險設施的人員進行實時監測。18.礦井調度室應設人員定位系統地面中心站,配備顯示設備,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三、緊急避險系統基本要求19.煤礦企業必須按照《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建設管理暫行規定》(安監總煤裝〔2011〕15號)建設完善緊急避險系統。20.緊急避險系統應與監測監控、人員定位、壓風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聯絡等系統相互連接,在緊急避險系統安全防護功能基礎上,依靠其他避險系統的支持,提升緊急避險系統的安全防護能力。21.緊急避險設施應具備安全防護、氧氣供給保障、有害氣體去除、環境監測、通訊、照明、動力供應、人員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無任何外界支持的條件下額定防護時間不低於96小時。22.緊急避險設施的容量應滿足服務區域所有人簡首員緊急避險需要,包括生產人員、管理人員及可能出現的其他臨時人員,並按規定留有一定的備用系數。23.緊急避險設施的設置要與礦井避災路線相結合,緊急避險設施應有清晰、醒目的標識。24.緊急避險系統應隨井下採掘系統的變化及時調整和補充完善,包括緊急避險設施、配套系統、避災路線和應急預案等。25.緊急避險設施的配套設備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納入安全標志管理的應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可移動式救生艙應符合相關規定,並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四、壓風自救系統基本要求26.煤礦企業在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建立壓風系統的基礎上,必須滿足在災變期間能夠向所有採掘作業地點提供壓風供氣的要求,進一步建設完善壓風自救系統。27.空氣壓縮機應設置在地面。對深部多水平開採的礦井,空氣壓縮機安裝在地面難以保證對井下作業點有效供風時,可在其供風水平以上2個水平的進風井井底車場安全可靠的位置安裝,並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但不得選用滑片式空氣壓縮機。28.壓風自救系統的管路規格應按礦井需風量、供風距離、阻力損失等參數計算確定,但主管路直徑不小於100毫米,採掘工作面管路直徑不小於50毫米。29.所有礦井采區避災路線上均應敷設壓風管路,並設置供氣閥門,間隔不大於200米。有條件的礦井可設置壓風自救裝置。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和極復雜的礦井應在各水平、采區和上山巷道最高處敷設壓風管路,並設置供氣閥門。30.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應在距採掘工作面25~40米的巷道內、爆破地點、撤離人員與警戒人員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風巷有人作業處等地點至少設置一組壓風自救裝置;在長距離的掘進巷道中,應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壓風自救裝置的設置組數。每組壓風自救裝置應可供5~8人使用。其他礦井掘進工作面應敷壓風管路,並設置供氣閥門。31.主送氣管路應裝集水放水器。在供氣管路與自救裝置連接處,要加裝開關和汽水分離器。壓風自救系統閥門應安裝齊全,閥門扳手要在同一方向,以保證系統正常使用。32.壓風自救裝置應符合《礦井壓風自救裝置技術條件》(MT390-1995)的要求,並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33.壓風自救裝置應具有減壓、節流、消雜訊、過濾和開關等功能,零部件的連接應牢固、可靠,不得存在無風、漏風或自救袋破損長度超過5毫米的現象。34.壓風自救裝置的操作應簡單、快捷、可靠。避災人員在使用壓風自救裝置時,應感到舒適、無刺痛和壓迫感。壓風自救系統適用的壓風管道供氣壓力為0.3~0.7兆帕;在0.3兆帕壓力時,壓風自救裝置的供氣量應在100~150升/分鍾范圍內。壓風自救裝置工作時的雜訊應小於85 分貝。35.壓風自救裝置安裝在採掘工作面巷道內的壓縮空氣管道上,設置在寬敞、支護良好、水溝蓋板齊全、沒有雜物堆的人行道側,人行道寬度應保持在0.5米以上,管路敷設高度應便於現場人員自救應用。36.壓風管路應接入避難硐室和救生艙,並設置供氣閥門,接入的礦井壓風管路應設減壓、消音、過濾裝置和控制閥,壓風出口壓力在0.1~0.3兆帕之間,供風量不低於0.3米3/分·人,連續雜訊不大於70分貝。37.井下壓風管路應敷設牢固平直,採取保護措施,防止災變破壞。進入避難硐室和救生艙前20米的管路應採取保護措施(如在底板埋管或採用高壓軟管等)。五、供水施救系統基本要求38.煤礦企業必須結合自身安全避險的需求,建設完善供水施救系統。39.供水水源應引自消防水池或專用水池。有井下水源的,井下水源應與地面供水管網形成系統。地面水池應採取防凍和防護措施。40.所有礦井采區避災路線上應敷設供水管路,壓風自救裝置處和供壓氣閥門附近應安裝供水閥門。41.礦井供水管路應接入緊急避險設施,並設置供水閥,水量和水壓應滿足額定數量人員避險時的需要,接入避難硐室和救生艙前的2米供水管路要採取保護措施。42.供水施救系統應能在緊急情況下為避險人員供水、輸送營養液提供條件。六、通信聯絡系統基本要求43.煤礦必須按照安全避險的要求,進一步建設完善通信聯絡系統。44.煤礦應安裝有線調度電話系統。井下電話機應使用本質安全型。宜安裝應急廣播系統和無線通信系統,安裝的無線通信系統應與調度電話互聯互通。45.在礦井主副井絞車房、井底車場、運輸調度室、采區變電所、水泵房等主要機電設備硐室以及採掘工作面和采區、水平最高點,應安設電話。緊急避險設施內、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變電所和突出煤層採掘工作面、爆破時撤離人員集中地點等地方,必須設有直通礦井調度室的電話。46.距掘進工作面30~50米范圍內,應安設電話;距採煤工作面兩端10~20米范圍內,應分別安設電話;採掘工作面的巷道長度大於1000米時,在巷道中部應安設電話。47.機房及入井通信電纜的入井口處應具有防雷接地裝置及設施。48.井下基站、基站電源、電話、廣播音箱應設置在便於觀察、調試、檢驗和圍岩穩定、支護良好、無淋水、無雜物的地點。49.煤礦井下通信聯絡系統的配套設備應符合相關標准規定,納入安全標志管理的應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
D. 無線網橋,什麼牌子好
網線 網橋是對無線網路進行連接的一種工具,它起到了一個橋梁的作用,能在網路直接搭起一座橋梁,為網路提供數據以及電路的橋接手段。無線網橋的連接方式分為了好幾種——點對點連接、中繼連接還有點對多點傳輸,每種連接方式都有相對應類型的無線網橋,也有相應的生產廠家。
無線網橋品牌推薦一:思科
思科是思科系統公司的一個品牌,該品牌於1984年的12月份創立,研發生產的無線網橋主要用來連接計算機電腦的無線網路系統,還能用作解決無線互聯網的一系列問題。
無線網橋品牌推薦二:D-Link
無線網橋中使用D-Link這個品牌的用戶應該是最多的,該品牌是世界無線網橋的領導品牌,致力於研發以及生產銷售寬頻網、無線網、區域網的相關網路設備。
無線網橋品牌推薦三:奧維通
奧維通提供寬頻無線網路的單點對多點解決服務,該品牌還合並了FLOWARE和BREEZECOM兩家公司,由此可以看出其雄厚的實力。奧維通先向全球范圍內的運營商以及客戶提供無線網橋設備及服務。
無線網橋品牌推薦四:H3C
H3C是杭州華三通通信技術品牌的簡稱,其一直致力於無線網橋以及IP技術的研發、生產銷售工作。該品牌的無線網橋設備還十分注重安全的管理,也為下一代互聯網解決方案累積經驗,打下基礎。
無線網橋品牌推薦五:華為
華為是國際領先的通信與信息方案解決的供應商,該品牌也十分注重客戶的需求,圍繞客戶的需要進行開拓創新,也十分樂意與合夥人進行合作,共同進步,構築了無線網橋領域的新優勢。
無線網橋品牌推薦六:銳捷
銳捷在無線網橋設備及技術的研發上一直堅持走自主的道理,因此在激烈的網路領域競爭市場中也開辟出了一片新天地,在為客戶提供低廉的搭橋成本之外,也保障了網橋的可控性以及安全性。
六大無線網橋的運營商各具優勢,各有各的特點。無線網橋通常是在室外使用的,可以進行點對點的搭橋,也可以進行點對多點的搭橋。無線網橋的一大特點就是具有很強的抗干擾里,不受環境磁場的影響,可以傳輸的距離比較遠,也省去了有線連接的麻煩。無線網橋的安裝算是一個工程項目,需要專業的工程人員進行測量施工,才能保證其正常的運行。
E. 礦用無線通訊系統是什麼意思啊KT37礦用無線通訊系統資質全嗎
礦做悉用無線通訊系統就是基於煤礦井下的無線通訊系統。針對礦區信息化建設需求,兗州眾邦科技有限公司根據多種技術對比論證結果,以及現場實地勘察,研製了基於第四代通訊技術WIMAX的KT37礦用無線可視化通訊系統規劃方案。本系統以光纖有線網路為骨幹,以無線網路為延伸,在井下設立若干基站,通過無線通信手段,從而實現生產調度管理及信息交流等功能。兗州眾邦科技有限公司具備礦用井下無線通訊系統在六大系統建設中的所有資質,包括礦用手機煤安證、礦用煤安井蘆胡悄下通訊基站煤安證、礦用煤安隔爆電源箱煤安證、礦用煤安本安型交換機煤安證、礦用煤安井下移動攝像儀煤安證;礦用井下無線通訊系統用手機防爆證、礦用井下無線通訊系統用通訊基站防爆證、礦用煤安隔爆電源箱防爆證、礦用井下無線通訊系統用本安型交換機陪渣防爆證、礦用煤安井下移動攝像儀防爆證等證件,你可以登錄國家安標中心網站,可查詢資質。
我這有黑光wifi移動電源的說明書您好好看看,希望可以幫到你,記得採納哦
3G 移動電源WIFI無線路由器具備的六大功能:
一、移動電源功能
二、網線轉WIFI無線功能
三、3G轉wifi無線功能
四、wifi無線數據傳輸功能( 雲存儲,讀取U盤和硬碟)
五、ADSL家庭撥號上網功能
六、無線中繼和 wifi信號增強功能
3G 移動電源WIFI無線路由器能解決的五大問題:
一、解決了手機、平板電腦、相機等數碼產品的電池續航能力。
二、解決了手機、平板、電腦上網方式和3G流量費用太高的問題。(網線很多是免費的,例如酒店的網線)
三、解決了家庭網線撥號上網的問題
四、解決了手機、平板電腦不能讀U盤和硬碟的問題。
五、解決了手機、平板電腦多餘數據的存儲問題。
3G 移動電源WIFI無線路由器硬體和軟體特點
一、內置台灣雷凌5350路由CPU晶元帶寬150M
二、雙通道高靈敏陶瓷天線
三、Linux系統架構,內存4M緩存16M
四、單片機驅動控制
五、內置128種3G網卡驅動(驅動列表進官方網站查詢)
六、兼容六大系統: Macos、蘋果ios 、安卓Android 、linux、Windows。
七、多協議存儲系統:FTP DLNA Samba數據交換協議
八、單片機自動復位系統。過流保護系統、充電保護系統。智能輸出兼容充電系統
3G 移動電源WIFI無線路由器 應用場景
一、手機沒有電時,隨時隨地給手機等設備充電,再也不用到處找地方充電了
二、在酒店、辦公室等有網線單沒有WIFI的地方。這個產品配置有RJ45介面能立即為你搭建一個WIFI平台給手機和平板電腦上網還不需要流量費哦。
三、想查看U盤和移動硬碟資料,身邊沒有電腦的問題。將U盤和移動營盤插在3G 移動電源WIFI無線路由器上。手機和平板通過WIFI方式就能讀取U盤和移動硬碟資料了
四、旅行中。可以讓你玩游戲、拍照、錄象歲枯、不擔心電池問題了,還能提供數據資料的管理
五、在家中,很多家庭只有一台電腦使用的是撥號上網的方式,網線只能電腦用。我們產品具備ADSL撥號功能,可以將網線ADSL撥號族睜後轉發WIFI信號,供全家手機、電腦、平板使用。
產品特點:
11000mA-13000mA高容量電池,56-70小時續航
極速充電模式,配有Micro USB充電1000MA/5V輸入和DC2000MA雙輸入
雙路充電輸入.雙路輸入3A電流,4小時可充滿
雙USB輸出設計,同時對多終端設備充電
雙USB數據智能設計,可分別接U盤和硬碟以及3G網卡乎穗洞.
智能輸出電路設計。最大5V/3000MA電流輸出。通用手機及大尺寸平板
能對iPad、iPhone、iTouch等蘋果全系列產品充電和供電。
能對5V輸入的手機、平板電腦、相機、MP4等數碼產品充電和供電。
支持國際標准802.11b/g/n協議,150Mbps帶寬。支持20個用戶同時在線上網
支持流量分享,輕松實現多台設備共享無線網路
支持HSPA/HSPA+、EVDO A/B、TD-SCDMA熱點接入共享。
支持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WIFI熱點接入共享。
支持全球其他國家大部分3G網卡接入共享
支持ADSL、有線寬頻自動識別接入及WAN/LAN口自動識別切換
支持3G上網卡、ADSL和WAN/LAN口自動識別切換節約3G流量。
適用系統:Windows、Macos、蘋果ios 、安卓Android 、linux。
雲存儲功能:並支持蘋果專用客戶端
直插TF卡,手機平板及時共享文件.
即插即用。
硬體配置:
雙輸入電路設計
8M Flash*32M SDRAM 硬體配置
3路電子自動識別開關電路
軟體支持:FTP DLNA Samba數據交換協議
外觀尺寸
145.3MM*75.5MM*23MM
重量:293g
5*2600mA電池
規格:
裸機重量:293G
主機尺寸: 145.3MM*75.5MM*23MM
帶包裝重量:430G(外包裝開窗+數據線+說明書+吸塑)
包裝尺寸:188*106*43MM
G. 無線寬頻主要功能
您好,電信無線寬頻業務是中國電信將無線寬頻(WLAN)、無線寬頻(4G)與無線寬頻(3G)進行融合後開發的新業務。
用戶辦理該業務後,即可在有中國電信無線網路覆蓋的地方,通過中國電信無線寬頻客戶端軟體,方便地選擇無線寬頻(WLAN)或無線寬頻(4G)或無線寬頻(3G)網路接入方式上網。
(一)無線寬頻(WLAN)接入功能:使用電腦中內置或外置的WLAN設備,通過無線寬頻客戶端自動搜索到無線寬頻(WLAN)網路,輸入無線寬頻帳號和密碼,認證通過後即可成功連接互聯網。
(二)無線寬頻(3G)接入功能:使用數據卡,通過無線寬頻客戶端自動搜索無線寬頻(3G)網路,點擊「連接」按鈕,認證通過後即可成功連接互聯網。
(三)無線寬頻(1X)接入功能:使用數據卡,通過無線寬頻客戶端自動搜索無線寬頻(1X)網路,點擊「連接」按鈕,認證通過後即可成功連接互聯網。
(四)客戶端管理功能:包括主流數據卡驅動的安裝/卸載管理、網路搜索、認證信息存儲及在線自動升級等功能。
H. 誰知道六大系統簡介的,要比較全的 規范的。。。謝謝。。。。
以下概述卷來源於 武漢鑫森博數碼科技公司 http://www.whsanbo.com
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簡介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豎罩23號)精神,進一步提高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組織制定了《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安裝使用和監督檢查暫行規定》。
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包括:檢測監控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井下緊急避險系統、礦井壓風自救系統、礦井供水施救系統和礦井通信聯絡系統。迪邁所推出的「六大系統」解決方案,指揮調度系統平台,建成後可以實現礦山的井上和井下的語音通訊、人員、設備跟蹤定位、井下關鍵設備(如風機、水泵等)的遠程監控、井下關鍵位置的圖像視頻監測監控、以及各種環境參數(如CO、NO2等)的監測監控等。在此基礎上實現統一生產指揮調度。即:管理和指揮調度人員可以無需下井,根據井下反饋到主控室的實時數據,統一進行生產調度指揮,提高生產效率,及時排除安全隱患。
監測監控系統
監測監控系統的功能一是「測」,即檢測各種環境安全參數、設備工況參數、過程式控制制參數等;二是「控」,即根據檢測參數去控制安全裝置、報警裝置、生產設備、執行機構等。若系統僅用於生產過程的監測,當安全參數達到極限值時產生顯示及聲、光報警等輸出,此類系統一般稱為監測系統;除監測外還參與一些簡單的開關量控制,如斷電、閉鎖等,此類系統一般稱為監測監控系統。
1、所有地下礦山應於2011年底前建立井下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實現對井下工作地點、主要場所和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風速的動態監控。煤礦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安裝執行《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范》(AQ1029—2007)。
(1)視頻感測器的設置。
非煤地下礦山絞車房、主提升絞車道、井底車場、水泵房、主要機電峒室、採掘工作面、采空區地壓監測點、井下炸葯庫等地點必須設置視頻感測器。
(2)瓦斯感測器設置。
煤礦採掘工作面、位於回風流中的機電峒室及測風站、串聯通風的下一工作面進風流中必須設置瓦斯感測器;採掘工作面瓦斯感測器數量不少於2個;瓦斯感測器的報警、斷電、復電濃度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執行,並實現瓦斯電閉鎖。
(3)風速感測器設置。
①礦井各採掘工作面、總回風巷應設置風速感測器。當風速低於或超過《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的規定值時,應能發出報警信號;煤礦風速感測器要實啟纖胡現風電閉鎖。
②風速感測器應設置在巷道頂部中央,距頂板不得小於0.3m,距巷壁不得小於0.2m。感測器應有防止爆破沖擊的措施,對行人行車不造成影響。
(4)一氧化碳感測器設置。
①開采有自然發火傾向性礦床的地下礦山,應設置一氧化碳感測器。
②一氧化碳感測器設置地點:採掘工作面、自然發火觀測點、封閉火區防火牆外、采區回風巷、礦井總回風巷;各地點不少於1個。
③一氧化碳感測器報警濃度應設定為0.0024%。
④一氧化碳感測器應垂直懸掛,距頂板不得大於0.3m,距巷壁不得小於0.2m。感測器應有防止爆破沖擊的防護設施或措施,對行人行車不造成影響。
(5)溫度感測器設置。
①開采有自然發火傾向性礦床的地下礦山,其採掘工作面、自然發火觀測點、封閉火區防火牆外、采區回風巷、礦井總回風巷應設置溫度感測器,各地點不少於1個。
②其它地下礦山主要機電峒室、礦井總回風巷測風站應設置溫度感測器,各地點不少於1個。
③採掘工作面溫度感測器報警值為30℃;機電硐室內溫度感測器報警值為34℃;其它地點溫度感測器報警值參照採掘工作面設置。
(6)其它感測器設置。
開采高硫礦床的地下悄攔礦山,應在採掘工作面設置硫化氫、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氣體感測器。硫化氫感測器報警值為0.00066%,二氧化硫感測器報警值為0.0005%。
2、存在大面積采空區、工程地質復雜、有嚴重地壓活動的地下礦山企業,應於2012年底前建立完善地壓監測監控系統,實現對采空區穩定性、頂板壓力、位移變化等的動態監控。
3、監測監控系統要具有數據顯示、傳輸、存儲、處理、列印、聲光報警、控制等功能,實行24小時連續運行。
井下人員定位系統
井下人員及設備定位系統是集井下人員考勤、跟蹤定位、災後急救、日常管理等一體的綜合性運用系統,集合了國內識別技術、傳輸技術、軟體技術等最頂尖的產品和技術,是目前國內技術最先進、運行最穩定、設計最專業化的井下人員定位系統。
井下人員定位系統能夠及時、准確的將井下各個區域人員及設備的動態情況反映到地面計算機系統,使管理人員能夠隨時掌握井下人員、設備的分布狀況和每個礦工的運動軌跡,以便於進行更加合理的調度管理。當事故發生時,救援人員也可根據井下人員及設備定位系統所提供的數據、圖形,迅速了解有關人員的位置情況,及時採取相應的救援措施,提高應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1、煤系地下礦山應執行《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管理系統使用規范》(AQ1048-2007),於2011年底前建立並完善井下人員定位系統;其它地下礦山應於2013年6月底前建立並完善井下人員定位系統。
2、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應具有監控井下各個作業區域人員的動態分布及變化情況的功能,必須覆蓋井下所有巷道及採掘作業點,確保能夠實時掌握井下各個作業區域人員的動態分布及變化情況。系統數據必須能夠與監測監控系統集成、兼容,並接入統一的數據介面,實現專人監管。
3、單班井下作業人員少於30人的,可以不建立井下人員定位系統,但必須建立人員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統。人員出入井信息管理系統應保證能准確掌握井下各個區域作業人員的數量。
井下緊急避險系統
井下緊急避險設施有自救器、救生艙、避難所、防透水型固定式避難所。
1、所有地下礦山應於2013年6月底前建立並完善緊急避險系統,其中,高瓦斯及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應於2012年6月底前建立緊急避險系統。緊急避險系統包括個人防護用品配備、設置緊急避災峒室和可移動式救生艙。
2、煤系地下礦山每個生產水平至少設置一個永久避災硐室;其它地下礦山井下生產集中區域至少設置一個永久避災硐室。
3、所有地下礦山應在緊急避災峒室內貯存隔離式自救器,數量按井下單班最多出勤人數的120%配備,自救器額定防護時間不少於30分鍾。其中,煤系地下礦山所有入井人員應隨身配戴。
4、永久避災硐室周邊超過1000m以上的作業地點,應至少設置一個移動式救生艙。
5、避災硐室應設置在岩石堅硬穩固的地方,採用噴漿、錨網噴等支護方式,配備有照明、通訊、供水、供氣設施,災變時能有效防止有毒有害氣體和外部涌水浸入,並配備滿足當班作業人員1周所需要的飲水、食品,有毒有害氣體檢測儀器、急救葯品。避災硐室總容量應能容納井下最大班全部人員。
6、移動式救生艙選擇經安全監管和行業主管部門認可的規范產品。
7、在井口顯著位置建立井下避災指示圖,主要巷道懸掛避災指示標牌。
救生艙
礦用可移動式逃生救生艙(以下簡稱救生艙)是一種新型的煤礦
井下逃生避難裝備。將其放置於採掘工作面附近,當煤礦井下突發重大事故時,井下遇險人員在不能立即升井逃生脫險的緊急情況下,可快速進入救生艙內等待救援,對改變單純依賴外部救援的礦難應急救援模式,由被動待援到主動自救與外部救援相結合,使救援工作科學、有序、有效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避難所
避難所建立在礦井下各危險工作區域的密閉空間,依託礦井巷道構築而成,具備很好的防護性能,能夠抵禦一定的外力沖擊;硐室內提供生存必需的氧氣、水、食物、急救葯品、廢氣處理等設施。當災變發生時,遇險人員可迅速躲進避難所等待外部救援,是降低遇險人員傷亡率的最有效途徑。對於挽救井下倖存人員的生命具有積極而重大的意義。
2009年8月,福建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委託龍安科技研究"礦山井下防透水型固定式避難所"課題,並在龍岩馬坑礦業開展試點研究工作。根據2010年2月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詢中心出具的《科技查新報告》為國內首個防透水型固定式避難所。通過福建省安全監督管理局驗收並通過科技局的科技成果鑒定為國內領先水平。該技術具有新穎性,填補了國內礦山安全避險設施的空白,避難所,救生艙使用開創了國內礦山安全開採的新紀元。
自救器
其主要用途就是在井下發生火災、瓦斯、煤塵爆炸,煤與瓦斯突出或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時,供井下人員佩戴脫險,免於中毒或窒息死亡。自救器按其作用原理可分為過濾式和隔離式兩種。隔離式自救器又分為化學氧和壓縮氧自救器兩種。
礦井壓風自救系統
壓縮空氣自救裝置是一種固定在生產場所附近的固定自救裝置,當發生煤和瓦斯突出或突出前有預兆出現時,工作人員近進入自救裝置,打開壓氣閥避災。它的氣源來自於生產動力系統——壓縮空氣管路系統。由於管路內的壓縮空氣具有較高的壓力和流量,不能直接用於呼吸,必須經過減壓、節流使其達到適宜人體呼吸的壓力和流量值,並要同時解決消聲(由於減壓引起)和空氣凈化問題。通過可調式氣流閥調節節流面積,以適應不同供風壓力下的流量要求,按健康人在靜止狀態吸氣20L/min,在劇烈運動和緊張狀態下吸氣60~80L/min的標准,確定壓風自救裝置的供風量應≥100L/min。
1、所有地下礦山應於2011年6月底前建立壓風自救系統。
2、礦山地面至少安裝一台空氣壓縮機用於災變時向各採掘工作面、避災硐室(場所)供風,空氣壓縮機容量不少於10立方米。
3、井下壓風管路應採用鋼管材料,並採取防護措施,防止因災變破壞。壓風干管直徑不少於100毫米,井下各作業地點及避災硐室(場所)處應設置供氣閥門,主要行人巷道每200米設置1個供氣閥門。
4、井下不得使用柴油空氣壓縮機。
供水施救系統
所有採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員較集中的地點、井下各作業地點及避災硐室(場所)處設置供水閥門,保證各採掘作業地點在災變期間能夠實現提供應急供水。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要求設置三通及閥門。
井下供水管路應採用鋼管材料,並加強維護,保證正常供水。
1、所有地下礦山應於2011年6月底前建立並完善供水施救系統,確保災變時能夠為採掘作業地點、避災硐室(場所)等處提供充足的水源。
2、井下供水管路應採用鋼管材料,並加強維護,保證正常供水。井下各作業地點及避災硐室(場所)等處應設置供水閥門,主要行人巷道每200米設置1個供水閥門。
3、礦山地面應建有供水水池,與井下供水管路相連接,水池容量不少於200立方米。
礦井通信聯絡系統
在主副井絞車房、井底車場、運輸調度室、采區變電所、水泵房等主要機電設備硐室和採掘工作面以及采區、水平最高點,應安設電話。井下避難硐室(救生艙)、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變電所和突出煤層採掘工作面、爆破時撤離人員集中地點等,必須設有直通礦調度室的電話。要積極推廣使用井下無線通訊系統、井下廣播系統。發生險情時,要及時通知井下人員撤離。
1、所有地下礦山應於2011年6月底前建立並完善井下通信聯絡系統,確保在災變期間能夠及時通知井下人員撤離和實現與避險人員通話的要求。
2.地面調度室、主通風機房、主提升機房、井底車場、各中段信號峒室、井下絞車房、變電所、水泵房、炸葯庫、避災硐室(場所)等地點,應設有可靠的通信聯絡系統。
3.礦井井筒通訊電纜線路分設兩條,從不同的井筒進入井下配線設備,其中任何一條通訊電纜發生故障,另一條通訊電纜的容量應能擔負井下各通訊終端的通訊能力。井下通訊終端設備,應具有防水、防腐、防塵功能。
4.採用無線通訊系統的地下礦山企業,通訊信號應覆蓋有人員流動的井筒、運輸巷道、生產巷道、採掘工作面和避災硐室(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