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網路覆蓋范圍的不同,可以將無線網路劃分為無線廣域網、無線區域網、無線城域網和無線個人區域網。
2、根據網路應用場合的不同,可以將無線網路劃分為無線感測器網路、無線Mesh網路,可穿戴式無線網路和無線體域網路等。
3、根據無線網路拓撲結構的不同,無線網路又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有五大網路拓撲結構,分別是匯流排、令牌環、星型、樹型和網狀。
無線區域網的優缺點如下:
1、無線區域網的優點
靈活性和移動性:在有線網路中,網路設備的安放位置受網路位置的限制,而無線區域網在無線信號覆蓋區域內的任何一個位置都可以接入網路。無線區域網另一個最大的優點在於其移動性,連接到無線區域網的用戶可以移動且能同時與網路保持連接。
2、安裝便捷:無線區域網可以免去或最大程度地減少網路布線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裝一個或多個接入點設備,就可建立覆蓋整個區域的區域網絡。
3、易於進行網路規劃和調整:對於有線網路來說,辦公地點或網路拓撲的改變通常意味著重新建網。重新布線是一個昂貴、費時、浪費和瑣碎的過程,無線區域網可以避免或減少以上情況的發生。
4、故障定位容易:有線網路一旦出現物理故障,尤其是由於線路連接不良而造成的網路中斷,往往很難查明,而且檢修線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無線網路則很容易定位故障,只需更換故障設備即可恢復網路連接。
5、易於擴展:無線區域網有多種配置方式,可以很快從只有幾個用戶的小型區域網擴展到上千用戶的大型網路,並且能夠提供節點間「漫遊』』等有線網路無法實現的特性。
無線區域網的缺點:
1、性能:無線區域網是依靠無線電波進行傳輸的。這些電波通過無線發射裝置進行發射,而建築物、車輛、樹木和其他障礙物都可能阻礙電磁波的傳輸,所以會影響網路的性能。
2、速率:無線信道的傳輸速率與有線信道的傳輸速率相比要低得多。目前,無線區域網的最大傳輸速率為54Mb/s,只適合於個人終端和小規模網路應用。
3、安全性:本質.r無線電波不要求建立物理的連接通道,無線信號是發散的。從理論上講,很容易監聽到無線電波廣播范圍內的任何信號,造成通信信息泄漏。
(1)無線網路種類大全擴展閱讀:
特點:
1、可移動性強,能突破時空的限制。
無線網路是通過發射無線電波來傳遞網路信號的,只要處於發射的范圍之內,人們就可以利用相應的接受設備來實現對相應網路的連接。
2、網路擴展性能相對較強。
可以隨時通過無線信號進行接人,其網路擴展性能相對較強,可以有效實現網路工作的擴展和配置的設置等。
3、設備安裝簡易、成本低廉。
無線網路則無需布設大量的網線,安裝—個無線網路發射設備即可,同時這也為後期網路維護創造了非常便利的條件,極大地降低了網路前期安裝和後期維護的成本費用。
B. 無線上網的相關類型
常見的無線上網包括下面幾類:
方式1:手機單獨上網。
方式2:帶WiFi功能的智能手機,在檢測到Chinanet的Wlan信號,通過賬號認證方式上網。
方式3:在電腦上安裝網卡,3G網路有中國電信的EVDO、聯通的WCDMA、移動的TD-SCDMA,2G網路目前處於淘汰邊緣,仍有部分用戶使用,但速度較慢(移動的GPRS/EDGE/TD,電信的CDMA1X/EV-DO,聯通的GPRS/WCDMA),撥號上網。
方式4:電腦在檢測到Chinanet的Wlan信號,通過賬號認證方式上網。
方式5:電腦連接手機(用連接線/藍牙),把手機當作MODEM撥號,電腦上網。
方式6:在有線寬頻上安裝無線路由器(或稱無線AP),電腦或手機通過無線AP的WiFi信號上網。
方式7:手機通過藍牙(無線方式)連接到已有線上網的電腦,共享電腦的網線上網。 大概有這么幾種
一種是802.11X的 就是通過無線網卡和AP的連接,典型的就是wi-fi的應用。被稱為wlan連接,進入區域網通過網關上網。現在一般用802.11g,54M連接速度。一般酒店,公司會做這方面的無線覆蓋。
一種是GPRS, 通過GPRS手機或者卡件+SIM卡直接撥號CMNET或者WAP上網,其中撥net可以連接www網站,wap需要代理。net連接速度好像是115K,慢是慢,但是方便,手機有信號的地方就可以上。
一種是CDMA,和GPRS差不多,比gprs稍快,大多是通過卡件上,連接速度是230K左右。
一種是最新推出的3G網路,也就是移動的TD-SCDMA,電信的CDMA2000,聯通的WCDMA!速度已經能和寬頻相媲美了。移動TD-SCDMA理論速度2.8M,實際下載速度達100-200K/S,電信的CDMA2000(EVDO),理論速度達3.1M,實際下載速度達到100-300K/S,聯通的WCDMA理論速度在7.2M-14.4M左右,實際下載速度在200K/S-2M/S,和寬頻比較起來,速度之快有過之而無不及。
目前,用手機和筆記本連接上網只有三種方式,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方式。
一、手機連接線:商家說由於現在手機型號太多,而且就是同品牌的串口連接線也不通用,所以很多都沒有現貨,需要根據型號預定。而且價格不菲。
點評:優點:價格適中、適應范圍廣。
缺點:連接復雜。
二、紅外連接:現在很多品牌的手機都帶有紅外介面,這樣一來,無線上網就更簡單了,不需要連接線和PCCARD,只要設置好紅外連接協議就能直接上網。
據了解,現在80%筆記本電腦都有紅外介面,帶有紅外介面的手機好像只有諾基亞的6110、6150、6210、7110、8210、8250、8850;摩托羅拉的L2000WWW系列、P7689;西門子的2588、3568、6688等,普及率還不算很高。看來,紅外介面確實很重要,只是我們沒有太重視。在這方面諾基亞想得很周全,它也是移動辦公的倡導者。所以如果對無線上網情有獨鍾的話,下次再買手機,一定要選帶紅外介面的。
點評:優點:連接方便、價格低廉、無需額外設備。
缺點:紅外介面普及率不高
三、PCCARD:再有就是用諾基亞的PCCARD電話進行無線上網也很簡單。這種諾基亞的PCCARD電話是一種可以安裝手機SIM卡的PCCARD,外觀與普通的PCCARD一樣,把它插入筆記本中就能直接上網了。但是價格非常之貴,要3500元,但是它比筆記本與手機連接要簡便許多。它既可以當無線上網設備,又可以通過筆記本電腦當手機用,也還算是物有所值。
點評:優點:使用方便,無需手機和連接線。
缺點:價格昂貴目前無線上網沒有引起太大的重視,這當中也包括手機生產廠家。連接設備的介面也很不規范,甚至同品牌手機的連接線還存在不能通用的問題。另外,無線上網的費用較高也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在這兩方面加以改進,相信會有更多的用戶加入無線上網的隊伍。上文說的是手機的無線上網。下面介紹電腦的無線上網:用無線上網卡,很方便的,有PC介面的,也有USB口的,價格也不貴,一般在300-1000元左右。 在無線區域網里,常見的設備有無線網卡、無線網橋、無線天線等。
1.無線網卡
無線網卡的作用類似於乙太網中的網卡,作為無線區域網的介面,實現與無線區域網的連接。無線網卡根據介面類型的不同,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即PCMCIA無線網卡、PCI無線網卡和USB無線網卡、EXPRESS網卡。
PCMCIA無線網卡僅適用於筆記本電腦,支持熱插拔,可以非常方便地實現移動無線接入。
PCI無線網卡適用於普通的台式計算機使用。其實PCI無線網卡只是在PCI轉接卡上插入一塊普通的PCMCIA卡。
USB介面無線網卡適用於筆記本和台式機,支持熱插拔,如果網卡外置有無線天線,那麼,USB介面就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Express介面,這是由PCMCIA聯盟推出的新規格,Intel最新的Napa平台也已將納入標准。ExpressCards技術憑借其低功耗,低熱量,速度快將PCMCIA拋在身後。ExpressCard介面的無線上網卡具有體積小,攜帶方便,功耗低,更省電的優勢。Express卡分為兩種規格,分別是Express54mm和Express 34mm。54和34分別代表了卡的實際寬度(單位mm)。其中規格小的Express 34mm卡,可插在Express54mm插槽中,兼容性更好,同時其功耗小,發熱量比Express 54mm卡低上不少。
2.無線網橋
無線網橋是在鏈路層實現無線區域網互連的存儲轉發設備,它能夠通過無線(微波)進行遠距離數據傳輸,無線網橋有三種工作方式,點對點,點對多點,中繼連接。可用於固定數字設備與其他固定數字設備之間的遠距離(可達20km)、高速(可達11mbps)無線組網。
從作用上來理解無線網橋,它可以用於連接兩個或多個獨立的網路段,這些獨立的網路段通常位於不同的建築內,相距幾百米到幾十公里。所以說它可以廣泛應用在不同建築物間的互聯。同時,根據協議不同,無線網橋又可以分為2.4GHz頻段的802.11b或802.11以及採用5.8GHz頻段的802.11a無線網橋。
3.無線天線
當計算機與無線AP或其他計算機相距較遠時,隨著信號的減弱,或者傳輸速率明顯下降,或者根本無法實現與AP或其他計算機之間通訊,此時,就必須藉助於無線天線對所接收或發送的信號進行增益(放大)。
無線天線有多種類型,不過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室內天線,優點是方便靈活,缺點是增益小,傳輸距離短;一種是室外天線。室外天線的類型比較多,一種是鍋狀的定向天線,一種是棒狀的全向天線。室外天線的優點是傳輸距離遠。比較適合遠距離傳輸。 無線個人網(WPA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代表藍牙(Bluetooth),特點傳輸距離<10m,傳輸速率大概1Mbps,發展UWB速率更快
無線區域網(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代表802.11系列,特點傳輸距離<100m,傳輸速率大概1M-54Mbps,發展802.11n速率更快
無線城域網(WMAN): 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代表WiMax,特點傳輸距離<5km,傳輸速率大概70Mbps,發展現在慢慢在應用中
無線廣域網(WWAN):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 代表移動聯通的無線網路,特點傳輸距離<15km,傳輸速率大概3Mbps,發展速度更快.
一般所說的無線上網指WLAN及WWAN兩種,WLAN是要通過無線接入點來連接Intelnet;WWAN則是要到移動或者聯通的營業廳去辦理相關的業務.
WIFI相關簡述
全稱Wireless Fidelity。802.11b有時也被錯誤地標為Wi-Fi,實際上Wi-Fi是無線區域網聯盟(WLANA)的一個商標,該商標僅保障使用該商標的商品互相之間可以合作,與標准本身實際上沒有關系。但是後來人們逐漸習慣用WIFI來稱呼802.11b協議。它的最大優點就是傳輸速度較高,可以達到11Mbps,另外它的有效距離也很長,同時也與已有的各種802.11 DSSS設備兼容。筆記本電腦技術——迅馳技術就是基於該標準的。
IEEE([美國]電子和電氣工程師協會)802.11b無線網路規范是IEEE 802.11網路規范的變種,最高帶寬為11 Mbps,在信號較弱或有干擾的情況下,帶寬可調整為5.5Mbps、2Mbps和1Mbps,帶寬的自動調整,有效地保障了網路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其主要特性為:速度快,可靠性高,在開放性區域,通訊距離可達305米,在封閉性區域,通訊距離為76米到122米,方便與現有的有線乙太網絡整合,組網的成本更低。
Wi-Fi (Wireless Fidelity),無線保真技術與藍牙技術一樣,同屬於在辦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離無線技術。該技術使用的是2.4GHz附近的頻段,該頻段目前尚屬沒用許可的無線頻段。其目前可使用的標准有兩個,分別是IEEE802.11a和IEEE802.11b。該技術由於有著自身的優點,因此受到廠商的青睞。
CDMA是碼分多址的英文縮寫(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它是在數字技術的分支--擴頻通信技術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嶄新而成熟的無線通信技術。CDMA技術的原理是基於擴頻技術,即將需傳送的具有一定信號帶寬信息數據,用一個帶寬遠大於信號帶寬的高速偽隨機碼進行調制,使原數據信號的帶寬被擴展,再經載波調制並發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偽隨機碼,與接收的帶寬信號作相關處理,把寬頻信號換成原信息數據的窄帶信號即解擴,以實現信息通信。
C. 網路管理員需要掌握的無線數據網路種類有哪些
(1)無線個人網主要用於個人用戶工作空間,典型距離覆蓋幾米,纖耐手可以與計算機同步傳輸文件,訪問本地外圍設備,如列印機等。
(2)無線區域網(WLAN):是一種藉助無線技術取代以往有線布線方式構成區域網的新手段。
(3)無線城域網(WMAN):是一種有效作用距離比WLAN更遠的寬頻無線接入網路,通常用於城市畝岩范圍內的業務點和信息匯聚點之間的信息交流和網際接入。毀嫌
(4)無線廣域網(WMAN):無線廣域網主要是解決超出一個城市范圍的信息交流無線接入需求的。
D. 無線通信網路如何分類
無線根據國際上所採用的通信技術種類可將無線感測器網路劃分為無線廣域網(WWAN)、無線城域網(WMAN)、無線區域網(WLAN)、無線個域網(WPAN)、低速率無線個域網(LR-WPAN)。以下是對各類網路各自常見和常用的通信技術進行簡單介紹。
1、無線區域網(WLAN)
無線區域網是指以無線電波、紅外線等無線媒介來代替目前有線區域網中的傳輸媒介(比如電纜)而構成的網路。無線區域網內使用的通信技術覆蓋范圍一般為半徑100m左右,也就是說差不多幾個房間或小公司的辦公室。當然實際的覆蓋范圍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通信區域中的高大障礙物。
2、IEEE
802.11系列標準是IEEE制訂的無線區域網標准,主要對網路的物理層和媒質訪知瞎攔問控制層進行規定,其中重點是對媒質訪問控制層的規定。目前該系列的標准有:IEEE802.11、IEEE 。802.11b、IEEE 802.11a、IEEE 802.11g、IEEE 802.11d、IEEE 802.11e、IEEE802.11f、IEEE
802.11h、IEEE 802.11i、IEEE 802.11j等,其中每個標准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缺點。
3、WIFI
Wi-Fi是一種可以將個人電腦、手持設備(如PDA、手機)等終端以無線方神螞式互相連接的技術。Wi-Fi是一個無線網路通信技術的品牌,由Wi-Fi聯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於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網路產品之間的互通性。現時一般人會把Wi-Fi及IEEE 802.11混為一談。甚至把Wi-Fi等同於無線網際網路。
4、IEEE 802.11g
IEEE 802.11g是對IEEE 802.11b的一種高速物理層擴展,它也工作於2.4GHz頻帶,物理層採用直接序列擴頻(DSSS)技術,而且它採用了OFDM技搭胡術,使無線網路傳輸速率最高可達54Mbps,並且與IEEE802.11b完全兼容。IEEE802.11g和IEEE802.11a的設計方式幾乎是一樣的。
E. 網路的類型有哪些
我國常見的無線廣域通信網路主要有CDMA、GPRS、CDPD三類網路制式類型。
1、CDMA網路制式:
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又稱碼分多址,是在無線通訊上使用的技術,CDMA允許所有的使用者同時使用全部頻帶,CDMA網路是中國聯通運營的網路,後來又推出更為穩定的CDMA1X網路系統。
2、GPRS網路制式:
GPRS的英文全稱為「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中文含義為「通用分組無線服務」,它是利用「包交換」(Packet-Switched)的概念所發展出的一套基於GSM系統的無線傳輸方式
3、CDPD網路制式:
CDPD是Cellulardigitalpacketdata的縮寫,即蜂窩數字式分組數據交換網路,是以分組數據通信技術為基礎、利用蜂窩數字移動通信網的組網方式的無線移動數據通信技術,被人們稱作真正的無線互聯網。
(5)無線網路種類大全擴展閱讀:
三大網路類型各襪虛自的優點:
一、CDMA網路:
1、保密功能強:CDMA移動通信技術,採用了一種十分先進的「漏型碼分多址技術」為行動電話提供獨特、超強的通話保密功能。
2、提供優質的通話:CDMA的網路結構可以支持13kb的語音編碼器,因此可以提供更好的通話質量。
二、GPRS網路:
1、傳輸速率高:它的數據傳輸速度不是WAP所能比擬的。GPRS可提供高達115kbit/s的傳輸速率,速度10倍於GSM。
2、接入時間短:分組交換大大縮短接入時間,GPRS是一種新的GSM數據業務,它可以給移動用戶提供無線分組數據接入股務。
三、CDPD網路:
1、接入方便:CDPD系統是基於TCP/IP的開放系統,因此我們可以很方便地接入Internet,所有基於TCP/IP協告搜燃議的應用軟體都可以無需修改直接使用。
2、應用軟體開發簡便:移動終端通信編號可以直接使用IP地址。
參考資料:網路-網路類型
F. 無線通信網路如何分類
無線根據國際上所採用的通信技術種類可將無線感測器網路劃分為無線廣域網(WWAN)、無線城域網(WMAN)、無線區域網(WLAN)、無線個域網(WPAN)、低速率無線個域網(LR-WPAN)。以下是對各類網路各自常見和常用的通信技術進行簡單介紹。
1、無線區域網(WLAN)
無線區域網是指以無線電波、紅外線等無線媒介來代替目前有線區域網中的傳輸媒介(比如電纜)而構成的網路。無線區域網內使用的通信技術覆蓋范圍一般為半徑100m左右,也就是說差不多幾個房間或小公司的辦公室。當然實際的覆蓋范圍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通信區域中的高大障礙物。
2、IEEE
802.11系列標準是IEEE制訂的無線區域網標准,主要對網路的物理層和媒質訪問控制層進行規定,其中重點是對媒質訪問控制層的規定。目前該系列的標准有:IEEE802.11、IEEE
。802.11b、IEEE
802.11a、IEEE
802.11g、IEEE
802.11d、IEEE
802.11e、IEEE802.11f、IEEE
802.11h、IEEE
802.11i、IEEE
802.11j等,其中每個標准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缺點。
3、WIFI
Wi-Fi是一種可以將個人電腦、手持設備(如PDA、手機)等終端以無線方式互相連接的技術。Wi-Fi是一個無線網路通信技術的品牌,由Wi-Fi聯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於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網路產品之間的互通性。現時一般人會把Wi-Fi及IEEE
802.11混為一談。甚至把Wi-Fi等同於無線網際網路。
4、IEEE
802.11g
IEEE
802.11g是對IEEE
802.11b的一種高速物理層擴展,它也工作於2.4GHz頻帶,物理層採用直接序列擴頻(DSSS)技術,而且它採用了OFDM技術,使無線網路傳輸速率最高可達54Mbps,並且與IEEE802.11b完全兼容。IEEE802.11g和IEEE802.11a的設計方式幾乎是一樣的。
G. Wifi有哪些種類
目前 Wi-Fi聯盟所公布的認證種類有以下幾種:
WPA/WPA2:WPA/WPA2是基於IEEE 802.11a、802.11b、802.11g的單模、雙模或雙頻的產品所建立的測試程序.內容包含通訊協定的驗證、無線網路安全性機制的驗證,以及網路傳輸表現與相容性測試。
WMM(Wi-Fi MultiMedia):當影音多媒體透過無線網路的傳遞時,要如何驗證其帶寬保證的機制是否正常運作在不同的無線網路裝置及不同的安全性設定上是WMM測試的目的。
WMM POWER Save:在影音多媒體透過無線網路的傳遞時,如何透過管理無線網路裝置的待命時間來延長電池壽命,並且不影響其功能性,可以透過WMM POWER Save的測試來驗證。
WPS(Wi-Fi Protected Setup):這是一個2007年年初才發布的認證,目的是讓消費者可以透過更簡單的方式來設定無線網路裝置,並且保證有一定的安全性.目前WPS允許透過Pin Input CONfig(PIN)、 Push Button Config(PBC)、USB Flash Drive Config(UFD)以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ontactless Token Config(NFC)的方式來設定無線網路裝置。
ASD(Application Specific Device):這是針對除了無線網路存取點(Access Point)及站台(Station)之外其他有特殊應用的無線網路裝置,例如DVD播放器、投影機、列印機等等。
CWG(Converged Wireless Group):主要是針對 Wi-Fi mobile converged devices 的 RF 部分測量的測試程序。
H. 網路類型有哪幾種
網路類型有以下幾種:
1、區域網
「LAN」即是指區域網,區域網是我們最常見、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網路。所謂區域網,就是在局部地區范圍內使用的網路,它所覆蓋的地區范圍比較小。
2、城域網
城域網一般來說在一個城市,但不在同一地理小區范圍內。這種網路的連接距離可以在10~100千米,它採用的是IEEE 802.6標准。
3、個人網
個人區域網就是在個人工作地方把屬於個人使用的電子設備(如便攜電腦等)用無線技術連接起來的網路,因此也常稱為無線個人區域網WPAN,其范圍大約在10m左右。
4、廣域網
廣域網是連接不同地區區域網或城域網計算機通信的遠程網。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圍,所覆蓋的范圍從幾十公里到幾千公里,它能連接多個地區、城市和國家,或橫跨幾個洲並能提供遠距離通信,形成國際性的遠程網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網路類型
I. 無線網路可分為哪兩種
無線區域網有兩種組網模式,Ad-hoc模式(點對點無線網路)和Infrastructure模式(集中控制式網路)。
1、Ad-hoc模式(點對點無線網路)
點對點無線網路是一種點對點的對等式移動網路,沒有有線基礎設施的支持,網路中的節點均由移動主機構成。網路中不存在無線AP(無線接入點),通過多張無線網卡自由的組網實現通信。
2、Infrastructure模式(集中控制式網路)
集中控制式模式網路,是一種整合有線與無線區域網架構的應用模式。在這種模式中,無線網卡與無線AP進行無線連接,再通過無線AP與有線網路建立連接。實際上Infrastructure模式網路還可以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無線路由器+無線網卡建立連接的模式;一種是無線AP+無線網卡建立連接的模式。
(9)無線網路種類大全擴展閱讀:
WLAN的實現協議有很多,其中最為著名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當屬無線保真技術——Wi-Fi,它實際上提供了一種能夠將各種終端都使用無線進行互聯的技術,為用戶屏蔽了各種終端之間的差異性。
在實際應用中,WLAN的接入方式很簡單,以家庭WLAN為例,只需一個無線接入設備-路由器,一個具備無線功能的計算機或終端(手機或PAD),沒有無線功能的計算機只需外插一個無線網卡即可。
有了以上設備後,具體操作如下:使用路由器將熱點(其他已組建好且在接收范圍的無線網路)或有線網路接入家庭,按照網路服務商提供的說明書進行路由配置,
配置好後在家中覆蓋范圍內(WLAN穩定的覆蓋范圍大概在20 m~50 m之間)放置接收終端,打開終端的無線功能,輸入服務商給定的用戶名和密碼即可接入WLAN。
J. 常見的無線網路設備有哪些
網路設備的種類繁多,且與日俱增。基本的網路設備有:計算機(無論其為個人電腦或伺服器)、集線器、交換機、網橋、路由器、網關、網路介面卡(NIC)、無線接入點(WAP)、列印機和數據機。中繼器 (Repeater) 網路設備 中繼器是區域網互連的最簡單設備,它工作在OSI體系結構的物理層,它接收並識別網路信號,然後再生信號並將其發送到網路的其他分支上。要保證中繼器能夠正確工作,首先要保證每一個分支中的數據包和邏輯鏈路協議是相同的。例如,在802.3以太區域網和802.5令牌環區域網之間,中繼器是無法使它們通信的。 但是,中繼器可以用來連接不同的物理介質,並在各種物理介質中傳輸數據包。某些多埠的中繼器很像多埠的集線器,它可以連接不同類型的介質。 中繼器是擴展網路的最廉價的方法。當擴展網路的目的是要突破距離和結點的限制時,並且連接的網路分支都不會產生太多的數據流量,成本又不能太高時,就可以考慮選擇中繼器。採用中繼器連接網路分支的數目要受具體的網路體系結構限制。 中繼器沒有隔離和過濾功能,它不能阻擋含有異常的數據包從一個分支傳到另一個分支。這意味著,一個分支出現故障可能影響到其它的每一個網路分支。 集線器是有多個埠的中繼器。簡稱HUB 網橋 (Birdge) 網橋工作於OSI體系的數據鏈路層。所以OSI模型數據鏈路層以上各層的信息對網橋來說是毫無作用的。所以協議的理解依賴於各自的計算機。 網橋包含了中繼器的功能和特性,不僅可以連接多種介質,還能連接不同的物理分支,如乙太網和令牌網,能將數據包在更大的范圍內傳送。網橋的典型應用是將區域網分段成子網,從而降低數據傳輸的瓶頸,這樣的網橋叫「本地」橋。用於廣域網上的網橋叫做「遠地」橋。兩種類型的橋執行同樣的功能,只是所用的網路介面不同。 生活中的交換機就是網橋。 路由器 (Router) 路由器工作在OSI體系結構中的網路層,這意味著它可以在多個網路上交換和路由數據數據包。路由器通過在相對獨立的網路中交換具體協議的信息來實現這個目標。比起網橋,路由器不但能過濾和分隔網路信息流、連接網路分支,還能訪問數據包中更多的信息。並且用來提高數據包的傳輸效率。 路由表包含有網路地址、連接信息、路徑信息和發送代價等。 路由器比網橋慢,主要用於廣域網或廣域網與區域網的互連。 橋由器(Brouter) Brouter 是網橋和路由器的合並。 網關 (gateway)網關把信息重新包裝的目的是適應目標環境的要求。 網關能互連異類的網路, 網關從一個環境中讀取數據,剝去數據的老協議,然後用目標網路的協議進行重新包裝。 網關的一個較為常見的用途是在區域網的微機和小型機或大型機之間作翻譯。 網關的典型應用是網路專用伺服器。 防火牆 (Firewall) 在網路設備中,是指硬體防火牆。 硬體防火牆是指把防火牆程序做到晶元裡面,由硬體執行這些功能,能減少CPU的負擔,使路由更穩定。 硬體防火牆是保障內部網路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它的安全和穩定,直接關繫到整個內部網路的安全。因此,日常例行的檢查對於保證硬體防火牆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系統中存在的很多隱患和故障在暴發前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苗頭,例行檢查的任務就是要發現這些安全隱患,並盡可能將問題定位,方便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