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家庭無線區域網的組建
家庭無線區域網的組建
論文摘要:家庭無線區域網是信息技術下用戶對網路需求的另一種表現。主要針對無線區域網組網的前期准備、無線路由的設置以及現階段家庭無線區域網的缺陷和不足等方面來闡述,幫助人們進一步了解無線區域網組建的相關內容。
論文關鍵詞:家庭無線區域網;無線路由;信息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的日漸成熟,電子產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進入千家萬戶。而網路的普及,家庭用戶對Internet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我們如果能將繁雜的電子產品有機的進行連接,組成一個家庭區域網,就可以實現軟硬體資源共享,合理利用網路資源,滿足各家庭成員的使用需求。如何選擇簡單有效的方式進行家庭區域網的構建是本文探討的主題。
一、組網前期准備
在組建家庭無線區域網之前,根據自身家庭的需求進行分析,本文以基本的一台台式機、一台筆記本、一部手機(支持WLAN)進行闡述。
選擇組網方式
家庭無線區域網的組網最簡單、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選擇對等網,即以無線路由器為中心,其他計算機通過無線網卡與無線路由器進行通信。
設備的購置
1)數據機和路由器的選擇。按照寬頻的接入方式,當用戶通過電話線接入寬頻時,必須同時購買數據機和無線路由器。而當用戶使用光纖接入時,則只需購買無線路由器,就能實現共享上網。在選擇數據機時,只需跟ADSL寬頻傳輸速率匹配即可完成數模轉化實現寬頻上網。而對於無線路由器,不僅要考慮其傳輸速率,還要考慮信號強度的覆蓋范圍,保證家庭范圍內沒有死角。
2)網卡的選擇。對於台式機來說,要接入無線網路需要配備一塊無線網卡。無線網卡分為內置PCI無線網卡和外置USB無線網卡。PCI無線網卡的優點是直接與電腦內存間交換數據,減輕了CPU的負擔,但是信號接受位置不可調,易受到電腦主機的干擾,易掉線。而USB介面無線網卡具有即插即用、散熱性能強、傳輸速度快的優點,加之價格便宜,成為擴展台式機的首選。
無線接入點的位置
無線接入點,即無線路由器,將有線網路的信號轉化為無線信號[2]。在家庭無線區域網中,應首先考慮無線路由器的安放位置,無線信號能夠穿越牆壁,但其信號會隨著阻礙物的數量、厚度和位置急速衰減,要使無線信號能夠覆蓋整個家庭區域,必須盡量使信號直接穿透於牆或形成開放的直接信號傳輸。在實際的設備布線安排中,還要根據家庭的房屋結構,有無其他信號干擾源,微調無線路由器的位置。
二、無線路由的設置
本文以移動PPPOE光纖接入,選用TP-LINK TL-WR740N為基準介紹無線路由器的設置。
基本連接
首先,將光纖的介面插到已連接電源的無線路由器的WAN口上,實現硬體的'連接;其次,搜索無線信號,單擊“菜單”中的“控制面板”,雙擊打開“網路連接”,在網路連接窗口中雙擊打開“無線網路連接”,在“常規”選項卡中單擊右下角的“查看可用網路連接”,單擊“刷新網路列表”,最後單擊“連接”,則實現了電腦與無線路由器的連接。在此過程中確保無線網路TCP/IP中IP地址選擇自動獲取;再次,登陸路由器提供的Web管理界面,在瀏覽器中輸入默認的地址“192.168.1.1”。
進行各項設置
1)點擊設置向導進行引導設置,設置向導可以幫助我們方便地進行路由器的設置,在出現設置向導對話框中,點擊“下一步”。
2)選擇網路連接方式。在出現的設置向導——上網方式窗口中,提供了3種最常見的上網方式供選擇,為PPPoE(ADSL虛擬撥號)、動態IP和靜態IP。由於PPPoE是我們最常用的上網方式,如電信、鐵通、網通等均使用此方式,所以選中此方式,並單擊“下一步”。
3)輸入網路服務提供商提供的ADSL賬號和密碼,單擊“下一步”。
4)無線基本參數設置,設置網路密碼可以保證網路的安全使用。在無線設置窗口中,共設置兩項內容,即無線網路基本參數和無線安全選項設定。“基本參數”包括無線狀態、SSID、信道、模式和頻段帶寬,“無線安全選項”包括不開啟無線安全、WPA-PSK/WPA2-PSK和不修改無線安全設置。這里只需要用戶設置無線安全選項中的PSK密碼,以保障網路安全,其他選項均採用默認設置。點擊下一步完成設置,實現無線區域網的建立。
其他功能設置
在無線路由器的Web管理界面中,除了設置向導功能外,還有很多功能設置,如DHCP伺服器選項和安全設置等。DHCP服務是對等網路設置的基礎,可以為任何連接無線路由器的無線設備分配IP地址。路由器軟體提供“不啟用”和“啟用”兩個狀態,默認設置為“啟用”,則在用戶使用時,路由器自動撥號分配IP地址進行網路連接,而不用用戶做任何連接設置,這也是無線路由器的另一大優勢。安全設置提供了網路防火牆,可以過濾用戶特定設置的域名,具有防攻擊能力,確保了自身的安全性。用戶在設置無線路由器時,均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各項設置。
三、家庭無線區域網的缺陷和不足
需要一定的網路組建知識,對家庭無線區域網進行構建和維護
一個成功的無線區域網的組建,必將能在滿足用戶的需求下,以最經濟的硬體配置實現設備的最大利用效率。這就要求用戶對於組建無線區域網有一定的了解,避免盲目地選購聯網設備,對其使用過程或經濟造成不必要的問題。其次,對於無線區域網的維護也是用戶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術指標。如果用戶懂得一些基本的網路構建知識,對於日常使用中出現的一些小的問題或障礙,自己完全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排除障礙,而不至於影響用戶的使用。
家庭無線區域網組建成本較高
在家庭無線區域網的構建中,構建無線區域網的核心設備是無線路由器。一般而言,無線路由器的市場價格相對有線路由器較高,且組建無線區域網時,若為台式機,則還需要購買一塊無線網卡,這無疑又增加了一筆花費。
無線區域網信號穩定性相對較差
有線網路是通過硬體的傳輸介質進行信號傳輸,信號穩定且不會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無線區域網是依靠無線電波進行傳輸,這些電波通過無線發射裝置進行發射,在遠距離或有建築物阻擋的情況下,信號質量會相對較差。其次,無線網路的速度比較慢,無法達到有線網路所能達到的速度,由於這些因素的限制,定會影響用戶對網路的使用。
B. 無線區域網
無線區域網的體系結構與乙太網的體系結構略有不同,具體表現為無線區域網添加了邏輯鏈路控制(LLC)子層用於指定數據類型。
具體的表示數據類型的方式是添加 2 位元組的乙太網類型欄位,該欄位的前綴為固定的 AAAA03000000
造成該不同的原因是乙太網和無線區域網採用了不同的標準定義的 MAC 幀類型
無線區域網的最小構成單位是基本服務集
<b>特點:</b>
最大傳輸距離 100~300 米
是一個沖突域,終端數量受限制
由一個終端創建,其他終端加入
<b>MAC 幀傳輸過程:</b>
源終端向目的終端發送數據
目的終端正確接收到數戚掘敬據後回復應答幀
<b>特點:</b>
存在稱為 AP 的設備
終端通過 AP 互連
BSS 通過 AP 可以和其他網路實現互連
<b> MAC 幀傳輸過程:</b>
如果源終端和目的終端在同一個 BSS 里,終端之間的通信通過 AP 轉發,並在傳輸過程中逐段確認
基本服務集所覆蓋的地理范圍稱為<b>基本服務區(BSA)</b>
<b>特點:</b>
無線區域網相當於一個網段
AP 實現 MAC 幀在乙太網和無線區域網之散褲間的轉發
AP 實現乙太網 MAC 幀格式和無線區域網 MAC 幀格式的相互轉換
<b>MAC 幀傳輸過程:</b>
<b>特點:</b>
無線鏈路實現無線網橋之間的互連
無高慎線鏈路等同於乙太網網段
無線鏈路由無線網橋的 MAC 地址唯一標識
<b>MAC 幀傳輸過程:</b>
<b>MAC 幀格式</b>
註:
「到 DS」 位在 MAC 幀的接收端是 AP、網橋等設備時置為 1
「從 DS」 為在 MAC 幀的發送端是 AP、網橋等設備時置為 1
BSSID 是 Basic Service Set Identification 的縮寫,被稱為<b>基本服務集標識符</b>,是 IBSS 在創建時生成的 48 位數,一般是是 AP 的 MAC 地址,用於唯一標識該 IBSS
對於 AP,需要配置:
對於某個需要接入 BSS 的終端,需要配置:
在同步過程中,終端需要完成的任務有:
同步過程分為<b>被動同步過程</b>和<b>主動同步過程</b>
<b>被動同步過程</b>
<b>主動同步過程</b>
<b>AP 鑒別終端的過程</b>
<b>開放系統鑒別</b>:
<b>共享密鑰鑒別</b>
<b>終端與 AP 建立關聯</b>
前提:完成同步過程和鑒別過程,AP 具有終端接入需要的資源如關聯表容量、允許建立關聯的終端數量等
建立關聯後,AP 將終端的 MAC 地址加入到 MAC 地址列表中,只有在 AP 的 MAC 地址列表中存在 MAC 地址的終端才能通過 AP 轉發數據
參考資料:
無線區域網體系結構
無線區域網組網方式
無線區域網的 MAC 幀
終端接入無線區域網的過程
C. 兩台電腦如何建立無線區域網
兩台電腦怎麼建立區域網你會吧!但是怎麼建立無線區域網呢!下面跟著我一起來學習吧!學會了記得告訴你的朋友哦!
兩台電腦建立無線區域網方案一:
其中一台 筆記本 : 網路和共享中心->設置連接或網路->設置無線臨時(計算機到計算機)網路 網路名隨便填 安全類型選wep就行,設置個5位密碼 然後下一步,下一步就行,另外一台電腦用正常的連接無線網的 方法 ,能搜索到剛剛建立的 無線網路 ,用密碼直接連上就行了。
兩台電腦建立無線區域網方案二 :
有不少朋友詢問雙機/多機直接無線互聯,其原理很簡單,但就是缺乏一個完整的設置過程,照顧一些初級朋友,寫了這篇,希望有所幫助 預備知識
先來了解無線區域網的Ad-Hoc結構。與有線區域網類似,這是一種對等網路結構,各計算機只需安裝了無線網卡,彼此即可實現直接互聯,無需中間起數據交換作用的AP。同時,該結構中各無線用戶的位置是平等的,如不加特殊限制,各用戶的操作許可權也是相同的。 雖同為對等結構,但無線區域網卻具備了有線區域網所不可比擬的特定優勢。只要有一台計算機建立了點對點連接(相當於虛擬AP),其他多台計算機就可以直接通過這個點對點連接進行網路互聯與共享,即無線的直接互聯並不局限於兩台計算機。
這樣當聯網用戶增加時,我們仍可使用無線區域網來滿足。 組網實戰下面就以Ad-Hoc結構為例,來介紹無線區域網的組建過程。測試的機型是兩台迅馳筆記本電腦:IBM ThinkPad T41和TOSHIBA Protégé R100(以下分別虺芓41和R100)。二者均配備了Intel PRO/Wireless 2100 802.11b無線網卡。 首先配置主機(虛擬AP),屆時其他無線客戶端都將通
過該主機來互相訪問並建立互聯,其作用與AP十分相似。這里筆者選擇的是R100來充當。 ) 在打開“無線網路連接屬性”後,選擇“無線網路配置”一項並單擊右下角的“高級”按鈕。 在彈出的小對話框中,選擇“僅計算機到計算機(特定)”,並且不要勾選“自動連接到非首選網路”,否則當附近有多個“接入點”時,計算機會按照首選網路的排列順序自動建立連接。
接下來要給這個無線區域網命名,以便其他計算機連接時好區分。這個名字相當於AP中的“SSID標示”,在“虛擬AP”中同樣重要。在“無線網路連接屬性”中單擊“添加”按鈕,即可出現“無線網路屬性對話框”,所示。這里筆者添加的是“TOSHIBA R100”。 隨後配置虛擬AP的IP地址,這一步和有線區域網的設置步驟相同,如圖5所示。至此,虛擬AP的配置工作完成。 接下來配置無線接入虛擬AP的“客戶機”(ThinkPad T41)。首先也應將T41的無線結構設置成“僅計算機到計算機(特定)”,然後回到“無線網路配置配置”界面,單擊“可用網路”中的“刷新”按鈕。
這時,“TOSHIBA R100”的SSID標示邊出現在列表中,選中它並單擊確定,T41與R100便完成了Ad-Hoc結構無線區域網的連接。若此時還有其他計算機要加入,設置步驟與T41相同,只需稍加更改IP地址即可 802.11b的互聯速度足以滿足象暗黑II、CS這類游戲的組網需求。無線區域網在游戲中的表現,效果非常好,與有線區域網並無多大區別。
兩台電腦建立無線區域網方案三:
第1個方法:路由器。然後裡面設置。這個看 說明書 。設置好了就能實現區域網。
第2個方法:需要一個交叉線(雙絞線有8跟線,每兩根綵線和彩白線絞在一起的,比如:橙白和橙色在一起,綠白和綠,在一起.線位: 綠,綠白,橙白,藍,藍白,橙,棕白,棕)其實你到賣電腦耗材那就有,你跟他說買一根兩台機器互連的,他就知道了!在右鍵網上鄰居,屬性,右鍵本地連接,屬性,雙擊TCP/IP協議,IP地址(這里用的是C類網路地址,區域網中比較常用):第一台機器打:192.168.0.1,第二台機器打:192.168.0.2,子網掩碼都是255.255.255.0(點一下"子網掩碼"里的空白的地方就行,系統自動就給你添上了.)網關, DNS可不添!完事後確定!右鍵我的電腦,屬性,計算機名,更改,工作組的名稱只要兩台機器一樣就行(在一個工作組中方便訪問)建議工作組的名稱都是:WORKGROUP
完事確定.都完成之後,你得共享你機器的資源另外的機器才能看得到你機器的東西.具體方法:右鍵你要共享的文件夾或是根驅動器.共享.共享向導.只啟用文件共享(別選推薦的那個哦,那個有點慢)確定.最後,打開網上鄰居,等一會吧,兩台機器的資源就都出來了
如果嫌慢,左面有查看"查看工作組計算機"點一下,兩台機器就都出來了 如果非要用無線網卡的話 選擇兩台機器中的任何一台做為主機,另一台為副機。首先設置主機的無線網卡TCP/IP屬性。在無線網路連接項屬性對話框的 “常規”選項卡中設置IP地址。兩台機子設置成同網段的,例如:“192.168.0.X”(X是代表一個數值,從0到255,都可以),子網掩碼設置為255.255.255.0。進入副機的無線網卡 TCP/IP 屬性,將IP地址和DNS地址全部選為自動獲取,確定即可。
D. 網路的組網方式是什麼
常見的三種:寬頻路由器組網方式、無線寬頻路由器組網方式、雙網卡互聯組網方式。
光介面板的傳輸距離特性:在OptiX 155/622H(Metro1000)設備中,即便是同一種光板,對於不同的傳輸距離,也都有其對應的型號。因此在組網中,應根據實際需要傳輸的距離選擇其對應型號的單板,以防止接收光功率低於接收靈敏度或光功率過載的現象發生。
網路結構:
基本網路結構有環形網和鏈形網。由於環形網具有良好的自愈能力,因此只要路由分布允許,應盡可能組建環形網。鐵路、公路沿線網,由於路由分布的關系主要採用鏈形網。這種組網方式比較簡單,使用的光纖數少,但對業務通常不能實現保護。
不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把鏈形網改造成環形網來實現對業務的保護。鏈形網中只要各站之間的距離不太長(一般三個站之間的最大距離≤80km),而線路光纜又足夠(四條光纖)時,我們也建議將其建成環形網,將鏈形網建成環形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組網技術與配置
E. 如何在無線網wifi下建立一個區域網
你可以用個性能好點的USB無線網卡。
無線網卡接聯網的那台電腦,裝好驅動。
接著,轉到USB網卡這邊,在設置裡面建立一個無線連接點(自己設好密碼)
然後在那台電腦本身的無線網卡的高級設置裡面設置為共享(就是允許其他的電腦通過這台電腦來上網)
最後,這台電腦就自己連接自己的USB網卡的連接點,其他電腦全部用無線網卡進行搜索,搜索到連接點後輸入密碼就可以連上,現在 凡是連接到USB網卡這台電腦的,都在一個區域網內
這種方法簡單,150M的USB無線網卡帶3台電腦玩紅警綽綽有餘,不要用電腦自帶的無線網卡來玩,卡。
另一種就是乾脆買個路由器
F. 無線組網是什麼意思
無線區域網(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是計算機網路和無線通信技術相結
合的產物。具體地說就是在組建區域網時不再使用傳統的電纜線而通過無線的方式以紅外
線、無線電波等作為傳輸介質來進行連接,提供有線區域網的所有功能。無線區域網的基礎還是傳統的有線無線區域網,是有線區域網的擴展和替換,它是在有線區域網的基礎上通過無線集線器、無線訪問節點、無線網橋、無線網卡等設備來實現無線通信的。目前無線區域網使用的頻段主要是S頻段(2.4GHz~2.4835GHz)。無線區域網的組網模式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Ad-hoc模式,即點對點無線網路;另一種是Infrastructure模式,即集中控制式網路。
1,Ad-hoc模式:Ad-hoc網路是一種點對點的對等式移動網路,沒有有線基礎設施的支持,網路中的節點均由移動主機構成。網路中不存在無線AP,通過多張無線網卡自由的組網實現通信。
要建立對等式網路需要完成以下幾個步驟:
1)首先為您的電腦安裝好無線網卡,並且為您的無線網卡配置好IP地址等網路參數。注意,要實現互連的主機的IP必須在同一網段,因為對等網路不存在網關,所以網關可以不用填寫。
2)設定無線網卡的工作模式為Ad-hoc模式,並給需要互連的網卡配置相同的SSID、頻段、加密方式、密鑰和連接速率。
註:TP-LINK全系列無線網卡產品都支持此應用模式。
2,Infrastructure模式
集中控制式模式網路,是一種整合有線與無線區域網架構的應用模式。在這種模式中,無線網卡與無線AP進行無線連接,再通過無線AP與有線網路建立連接。實際上Infrastructure模式網路還可以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無線路由器+無線網卡建立連接的模式;一種是無線AP與無線網卡建立連接的模式。
「無線路由器+無線網卡」模式是目前很多家庭都使用的模式,這種模式下無線路由器相當於一個無線AP集合了路由功能,用來實現有線網路與無線網路的連接。如下圖所示:
另一種是「無線AP加無線網卡」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無線AP應該如何設置,應該如何與無線網卡或者是有線網卡建立連接,主要取決於您所要實現的具體功能以及您預定要用到的設備。因為無線AP有多種工作模式,不同的工作模式它所能連接的設備不一定相同,連接的方式也不一定相同。
G. 無線AP組網方案
首先要選擇好路由帶WDS功能(WDS可以支持無線設備工作在點對點、點對多點、中繼應用模式下,同時提供無線覆蓋。即同時工作在兩種模式:橋接模式+AP模式)另外要選擇好AP天線最好是12DB以上的定向天線(我個人認為12DB夠大了)中間最好不要有障礙物(就應該沒有)這樣我感覺還好吧.只能這樣試試看了.太遠了.要不就找當地的經商咨詢一下吧.
H. 兩台路由器怎麼無線組網
我們在上網的時候就需要用到兩個路由器,那麼兩個路由器怎麼連接呢?路由器與路由器之間的連接不像交換機那樣隨便連接即可,因為路由器多出一個WLAN埠。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兩個路由器的連接方法。
一:LAN口連接
1、這個因為不經過B路由的WAN口,所以相對就簡單多了。先不要連接A路由,任意一台電腦連接上B路由的LAN口,輸入路由默認IP:192.168.1.1(出廠默認)進入B路由設置,關閉DHCP服務,然後,打開網路參數的LAN口設置,更改LAN口IP地址,比如改為 192.168.1.254 只要和別的已經使用的IP地址不沖突就可以了。
2、設置完成,保存重啟即可,這時候進入B路由的IP就變為192.168.1.254了。接著A路由的LAN 口連接上B路由的LAN口,B路由就相當於A路由的擴展埠,起到了交換機的作用,電腦連接到B路由的LAN口就OK了,若需要設置各電腦的TCP/IP 屬性,就按照A路由的規則設置即可,其實就是連接在A路由IP段下。
二:WAN口連接
1、任意一台電腦連接B路由的LAN口(二個路由先不要連接,因為你的TP-LINK路由IP都是 192.168.1.1,如果現在連接起來會有沖突),輸入路由IP地址進入設置。
打開網路參數的LAN口設置,把默認的IP地址改為 171.16.1.1(你可以改為其他正確的路由IP地址,用這個也行),子網掩碼默認255.255.255.0,然後保存重啟路由。此時B路由的IP 就變成了171.16.1.1,要進入B路由,必須輸入171.16.1.1才能進入設置界面。
2、在當前電腦網卡TCP/IP屬性中,將IP地址修改為171.16.1.X (X取自然數范圍2—254,比如66),子網掩碼255.255.255.0,網關171.16.1.1。
3、設置完成後,打開IE,在地址欄輸入171.16.1.1,重新進入B路由器設置界面,打開網路參數的WAN口設置,在WAN口聯接類型中選擇靜態IP,將其設置為:IP地址192.168.1.X (X取自然數范圍2—254) 子網掩碼255.255.255.0默認網關192.168.1.1(注意IP地址192.168.1.X,其中X,一定要在現有區域網中沒有用過的IP地址,如78,否則會造成沖突)。 DNS和代理伺服器就設為192.168.1.1。設置完成保存重啟B路由器即可。
4、就可以A路由器的LAN口連接到B路由器的WAN口了,B路由就起到了二次路由的功能,所有連接B路由的電腦必須遵循B路由的LAN配置,也就是說,連接B路由的電腦的TCP/IP屬性設置為 IP:171.16.1.X(X取自然數范圍2—254,只要不和B路由的LAN口一樣就行了),子網掩碼:255.255.255.0,網關:171.16.1.1,DNS:171.16.1.1。不填也行,可以打開B路由的DHCP服務功能,自動獲取IP地址。
三、以上就是兩個路由器怎麼連接的具體操作,需要注意的是,連接A路由的電腦必須遵循A路由的LAN設置規則,也就是IP:192.168.1.X(注意不能和B路由的WAN口IP設置一樣),子網掩碼:255.255.255.0,網關:192.168.1.1,DNS:192.168.1.1(或者選用你的網路運營商提供的DNS);連接B路由就遵循B路由的LAN設置規則。
I. 無線區域網有哪兩種組網模式各有什麼特點
無線區域網有兩種組網模式,Ad-hoc模式(點對點無線網路)和Infrastructure模式(集中控制式網路)。
1、Ad-hoc模式(點對點無線網路)
點對點無線網路是一種點對點的對等式移動網路,沒有有線基礎設施的支持,網路中的節點均由移動主機構成。網路中不存在無線AP(無線接入點),通過多張無線網卡自由的組網實現通信。
2、Infrastructure模式(集中控制式網路)
集中控制式模式網路,是一種整合有線與無線區域網架構的應用模式。在這種模式中,無線網卡與無線AP進行無線連接,再通過無線AP與有線網路建立連接。實際上Infrastructure模式網路還可以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無線路由器+無線網卡建立連接的模式;一種是無線AP+無線網卡建立連接的模式。
(9)無線電網路組網擴展閱讀:
WLAN的實現協議有很多,其中最為著名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當屬無線保真技術——Wi-Fi,它實際上提供了一種能夠將各種終端都使用無線進行互聯的技術,為用戶屏蔽了各種終端之間的差異性。
在實際應用中,WLAN的接入方式很簡單,以家庭WLAN為例,只需一個無線接入設備-路由器,一個具備無線功能的計算機或終端(手機或PAD),沒有無線功能的計算機只需外插一個無線網卡即可。
有了以上設備後,具體操作如下:使用路由器將熱點(其他已組建好且在接收范圍的無線網路)或有線網路接入家庭,按照網路服務商提供的說明書進行路由配置,
配置好後在家中覆蓋范圍內(WLAN穩定的覆蓋范圍大概在20 m~50 m之間)放置接收終端,打開終端的無線功能,輸入服務商給定的用戶名和密碼即可接入WLAN。
J. 無線區域網的兩種網路結構是什麼
無中心拓撲結構(對等網路)和有中心拓撲結構(結構化網路)。
無線區域網的基本結構可歸為兩種:無中心拓撲和有中心拓撲。無中心拓撲又稱為沒有基礎設施
的無線區域網,有中心拓撲也稱為有基礎設施的無線區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