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atm有沒有使用無線網路
擴展閱讀
手機除塵軟體蘋果 2025-10-01 03:47:28
哪個網站可以找到動漫圖 2025-10-01 03:42:25
電腦密碼紙怎麼處理 2025-10-01 03:34:44

atm有沒有使用無線網路

發布時間: 2023-05-25 08:26:49

什麼是ATM網路ATM網路在應用中有何特點

ATM(Asychronous Transfer Mode,非同步轉移模式)是一種能高速傳遞綜合業務信息、效率高、控制靈活、新穎的信息傳遞模式,已被 ITU-T(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准化部門)確定為傳送和交換語音。圖像、數據及多媒體信息的工具,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是今天信息交換的熱門話題之一。

ATM技術誕生有其必然性,隨著信息化社會的到來,人們對通信的需求已遠遠超出傳統電話及電報業務,數據通信、寬頻通信需求日益增大,由於它們的帶寬及業務量要求不同,傳統通信手段已很難實現。例如,現有的網路都是為某種特定業務設計的,往往不適用其它業務:有線電視網不能傳送電話業務,而電信網也不能傳送電視信號。很顯然這些網路技術對新業務的支持能力不夠。人們希望將來最好只有一個網路存在,它不依賴於業務,可靈活、安全、經濟、有效地利用所有資源,ATM技術就被視為實現的關鍵技術。

ATM系統是使用非同步時分復用技術的快速分組交換方式,它將信息流分割成固定長度的ATM信元,能比較容易地實現各種信息流混合在一起的多媒體通信,能根據業務類型、傳輸速率等要求動態分配有效容量,對高速信息元傳輸頻次高,對低速信息元傳輸頻次低。因此ATM能採用單一的交換方式,支持從窄帶話音、數據傳輸到HDTV等范圍極廣的各種業務。ATM信元由53B長度構成,其中 SB是信頭,48B是信息域,所以在線路上傳輸的信息都是ATM信元。為了完成傳送ATM信元的工作,一個典型的ATM交換機應有人線和出線處理、ATM交換單元和ATM控制三個基本部分,其中ATM交換單元是關鍵,它按照要求將人線上的ATM信元轉送到需要的出線上去,從而完成交換動作。控制單元對交換單元的動作進行控制;人線處理對輸入的ATM信元進行處理,使之適合ATM交換單元的要求;出線處理對交換單元送出的信元進行處理,使之適合線路傳輸的要求。

Ⅱ 什麼是ATM網路

一、 中國公用多媒體ATM寬頻網(CHINAATM)是中國電信投資建設並經營管理的以非同步轉移模式(ATM)技術為基礎的,向社會提供超高速綜合信息傳送服務的全國性網路。
ATM是"非同步轉移模式"的英文縮寫。所謂"非同步轉移模式",是一種採用統計時分復用技術"面向分組"的傳送模式;在ATM中,信息流被組織成固定尺寸的塊(稱為"信元")進行傳送,信元長度為53位元組;信元的傳送是"面向連接"的,只有在已經建立好的虛連接("虛電路")上才能接收和發送信元。

二、 ATM網的優點

超高速的通信能力
ATM交換機採用硬體交換,是區分傳統的IP網和分組交換網的重要特點。由於採用了定長的信元作為交換單元,使得硬體高速交換得以實現。目前ATM技術提供給用戶可選擇的通信速率范圍從數百K比特每秒到高達2.5G比特每秒,並且正在隨著技術進步而發展。

Ⅲ 商場裡面ATM的電源啊,聯網啊啥的是怎麼解決的

一般商場的銀行ATM機都是放在電源附近,商場裡面絕對不缺電源,這樣的話電的問題就好解決了。然後聯網的問題,一般的商場是沒辦法拉網線給銀行的,因為ATM機的擺放位置不固定模鬧,所以只能用無線的網路。考慮到安全問題,現在銀行的ATM機派液都是用的3G無線網,就是在ATM機裡面裝一個3G路由器,在旦羨罩3G網裡面跑VPN連到銀行,銀行那邊會有專業的路由器接收3G VPN發來的數據。一般這種銀行用的3G路由器都不是普通的tplink之類的,都是專業的3G路由器,鐵殼的,現在市面上銳捷的居多,其餘還有華為、宏電之類的。而且tplink沒有網管和認證系統,銀行的3G網都需要3G網管和AAA系統,這種只能比較專業一點的企業級設備商才有。

Ⅳ ATM在通信網中的應用論文

WATM接入技術在軍事通信網中的應用研究賈武傑 【摘要】:戰術通信技術目前正向數字化、智能化和多媒體通信發展,特別是WATM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將為地面機動式戰術C~3I系統提供良好的高帶寬、寬頻譜、多媒體、保密、安全、移動中通信和無縫連接的通信網路。 WATM接入技術引入軍事通信網系統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北約國家目前正在研究的POST—2000戰術指揮通信網正是採用WATM的典範,已經獲得成功。論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現有成熟的WATM技術和蜂窩移動網技術建立一種先進的無線接入戰術指揮控制網路,滿伍念足現代戰爭指揮機構之間,武器系統之間甚至指揮機構和單兵之間,高數據率,抗干擾,不間斷的數據傳輸,確保軍隊在整個戰役期間保持制信息權和指揮順暢。論文較全面論述了軍事通信網的重要性及發展現狀和趨勢。詳細闡述了無線ATM接入技術理論。主要包括軍事通信網系統介紹,無線接入技術、ATM技術及其傳輸、無線ATM的分層模型、傳輸協議及腔型困網路結構等。並對外軍的無線ATM實例進行介紹和分析。最後給出了無線ATM接入技術在我軍指揮通信網運用的模型。 【關鍵詞】:軍事通信網 ATM技術 無線接入 WATM 多址技術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E96
【DOI】:CNKI:CDMD:2.2005.118113
【目錄】: 1 緒論8-131.1 現代軍事通信網8-91.1.1 軍事通信網的特點和作用81.1.2 高技術戰爭對軍事通信網的要求8-91.2 無線ATM接入技術9-111.2.1 ATM技術91.2.2 無線租掘接入技術9-101.2.3 無線ATM接入核心技術101.2.4 無線ATM在軍事通信網的技術優勢:10-111.3 國內外研究狀況11-121.3.1 國內外對無線ATM的研究狀況111.3.2 WATM在軍事通信網中得應用11-121.4 論文內容概述12-132 ATM技術及其工作原理13-232.1 ATM的重要概念13-152.1.1 ATM的含義132.1.2 ATM的介面標准132.1.3 ATM的服務類別13-142.1.4 ATM服務的5個種類14-152.2 ATM的協議模型15-182.2.1 ATM的協議參考模型152.2.2 物理層PHY15-162.2.3 ATM層16-172.2.4 ATM適配層AAL17-182.3 ATM的信元結構18-202.3.1 ATM信元18-192.3.2 ATM信元首部各主要欄位作用19-202.4 ATM的工作原理20-222.4.1 ATM適配層邏輯連接的含義202.4.2 邏輯連接建立和釋放過程20-212.4.3 VCI和VPI的轉換21-222.5 小結22-233 無線接入技術23-353.1 接入網技術分類23-243.1.1 有線接入網技術23-243.1.2 無線接入技術243.2 寬頻無線接入24-263.2.1 寬頻無線接入技術發展趨勢253.2.2 寬頻無線接入系統組成253.2.3 幾種成熟無線寬頻接入系統25-263.3 無線區域網技術WLAN26-283.3.1 WLAN的基本特點和系統組成26-273.3.2 WLAN的技術標准IEEE802.11273.3.3 WLAN的拓撲結構及組網方式27-283.3.4 WLAN技術的發展前景283.4 本地多點分布業務LMDS28-343.4.1 IEEE802.16標准對LMDS的定義28-303.4.2 LMDS的基本特點和系統組成30-323.4.3 LMDS的MAC層32-333.4.4 典型LMDS的應用33-343.5 小結34-354 無線ATM技術35-484.1 無線ATM的概念35-374.1.1 無線ATM的系統特點及發展35-364.1.2 無線ATM與常規ATM的比較36-374.2 無線ATM原理37-404.2.1 無線ATM關鍵技術37-394.2.2 無線ATM主要解決兩個問題394.2.3 無線ATM信元及其傳輸39-404.3 無線ATM協議40-444.3.1 無線ATM物理層(PHY)40-414.3.2 無線ATM介質接入控制(MAC)層41-434.3.3 無線ATM數據鏈路控制(DLC)層434.3.4 無線ATM無線控制層43-444.4 無線ATM協議擴展44-454.4.1 切換控制444.4.2 位置管理44-454.5 WATM網路結構與協議參考模型45-474.5.1 蜂窩式WATM結構454.5.2 分布式WATM網路結構45-464.5.3 WATM網路參考模型464.5.4 WATM網路的差錯控制46-474.6 小結47-485 無線ATM在軍事通信網中應用48-635.1 國外WATM技術在軍事通信網的應用介紹48-515.1.1 北約Post-2000戰術通信系統495.1.2 Post-2000戰術通信系統的體系結構49-505.1.3 Post-2000戰術通信系統的傳輸方式及交換機制50-515.2 WATM技術在軍事通信網的應用設計51-605.2.1 戰術通信的特點及軍事WATM設計原則和策略51-525.2.2 軍事WATM協議結構52-545.2.3 媒體接入控制MAC和數據鏈路控制DLC54-565.2.4 越區切換控制56-575.2.5 位置管理和路由選擇57-585.2.6 WATM技術在軍事通信上的應用網路協議結構58-605.3 WATM軍事通信網路性能分析60-625.3.1 WATM軍事通信網的設計特點60-615.3.2 WATM軍事通信網的性能分析615.3.3 WATM軍事通信網的改進方向61-625.4 小結62-63結束語63-64致謝64-65參考文獻65-66 具體內容是要購買的 附加: 無線ATM 在軍事通信中的應用 [定義]
通信發展的兩大熱點是寬頻網和無線通信。ATM是基於光纖傳輸的B-ISDN寬頻網的傳遞標准,主要用於提供多媒體服務和廣泛的信息接入。隨著移動通信的發展和人們對便攜性的要求與日俱增,希望有線的ATM網路能將服務擴展到無線移動終端上,這即是要求實現無限ATM的初衷。
實現無線ATM大致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實現移動ATM,即利用現有的ATM技術將移動終端連到ATM基幹網,其主要任務是使現有的ATM網路支持終端移動性,擴展ATM的概念和各種技術指標,使其支持對移動終端的呼叫接納、路由選擇、呼叫控制等。第二階段是實現無線ATM,重點是改進信道質量(提高傳輸速率、將第誤碼率)、為大量用戶提供高速無線多媒體應用。

[相關技術]ATM技術;無線通信技術;接入網技術[技術難點]
由於ATM網和無線通信網在開始研究時根據的傳輸媒體和面對的業務截然不同,所以將兩者綜合在一起時,必然會帶來一些新問題。例如,當用戶自由漫遊時,如何選取路由,以及如何保證用戶所要求的服務質量(QOS)。另外,選取怎樣的傳輸協議,如何克服無線信道傳輸質量差等問題也一並提出來。以下將介紹幾種面臨的技術難點:
1、用戶的移動性以及越區切換
現有的ATM協議並不支持用戶的移動性,它建立的虛連接一直持續到用戶呼叫結束。而用戶在通信過程中發生越區切換要求時,用戶路由要求調整的問題表現的特別明顯。 現在已有了一些越區切換策略,但無線信道的帶寬極其有限,信道應如何分配才能保證用戶的呼損較小,這在無線ATM中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
2、ATM信元的亂序問題
在無線ATM中,用戶在移動的過程中用戶的路由可能發生變化,所以可能會發生亂序問題。
3、無線接入問題
現有的ATM曾將全部或部分的被無線邏輯鏈路控制層、介質訪問控制層所替代。由於現有的ATM技術是基於低誤碼率、高帶寬的傳輸信道,而無線信道的誤碼率非常大,在無線信道上,要在保證業務質量的前提下傳輸用戶數據要比在有線鏈路上困難的多。
4、用戶要求的服務質量
服務質量是ATM的主要優點之一,由於無線信道的特點(高誤碼率、帶寬有限、隨時間變化的物理特性等)和有線信道差別很大,有些和ATM基於的假設條件甚至截然相反,因此現有ATM協議中有關服務質量的定義顯然在無線環境中不一定適用。
總之,由無線通信環境所帶來的諸多問題將是實現無線ATM的難點。目前國外諸多科研機構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究,一些實驗網也相繼開通。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問題必將解決。
[國外概況] 現代通信正朝著兩個不同的方向飛速發展,一個是面向全球范圍日益增長的寬頻通信;另一個是基於蜂窩小區結構的無線通信。他們主要用來傳輸話音業務以及低速率的數據業務。ATM技術是國際上公認的實現寬頻網的目標模式,其主要優點之一是保證業務的服務質量(QOS)和面向連接的特性,能夠靈活的支持現有的和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各樣的業務,為實現寬頻實時的多媒體業務奠定了基礎。特別是隨著一些商用ATM網的開通,人們對寬頻多媒體通信的興趣越來越大。隨著Internet網的開通,人們對多媒體通信的需求日益迫切起來。另外,近年來,移動通信業也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這主要是由於它使人們擺脫了傳統通信方式的束縛,使人們可以在通信的過程中自由移動,大大方便了用戶,從而也使得無線通信特別是蜂窩移動通信在進一、二十年來成為世界電信市場的一大主力。衛星通信的發展以及攜帶型計算機的普遍使用,更激發了人們對移動數據通信的濃厚興趣。
目前,寬頻通信和移動通信還是沿著各自的方向發展著,但攜帶型計算機和移動通信的重要性日益顯示出來,這也促使著將無線接入技術引入ATM網,以實現無線通信網和ATM網的結合。因此就出現了無線ATM技術。
目前在通信領域,無線ATM作為剛剛興起的技術已成為關注的焦點."ATM論壇"已於1996年6月成立了無線ATM工作小組,負責無線ATM的標准化及系統規劃工作。同時,國際上眾多科研機構和院校也組織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從不同的角度,按照各種計劃分步的進行研究。雖然無線ATM的發展還都處於試驗階段,但已成為通信領域中的一個新的焦點。以下簡述世界各國研究無線ATM的情況。
美國AT&T的Bell實驗室提出了BAHAMA方案,即一個寬頻特定無線ATM區域網。網路的組成部分叫做移動基站,ATM的打包和拆包在移動單元進行。為了用這種最簡單的方式支持移動性,定義了一種新的虛通道標識符及虛呼叫標識符概念以支持目的地址的選路。最近,Bell實驗室和Sun公司共同提出了一個新的BAHAMA方案,稱之為移動信息基礎(MII),得到了美國國家標准和技術協會的支持。
美國普林斯頓的NEC C&C研究實驗室描述的"無線ATMnet"系統是個人通信網的ATM網路,它建議用ATM信元延遲技術作為下一代無線傳輸結構的基礎.無線ATM協議堆包括無線數據鏈路層和多址接入層,切換功能在數據鏈路層上完成.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Acampora和Naghshineh提出一種虛樹結構處理具有ATM傳輸技術的無線蜂窩接入網中的拓撲問題,支持信元間的高速切換.
另外,Pure大學以ATM交換機為基礎建立的Internet無線校園網已經通過試驗,並獲得了初步成功。
加拿大通信研究協會贊助了一項由三個研究所和七所大學合作研究的項目:在20-60GHz范圍內的160Mbps無線高速接入系統。他們開發前沿的毫米波技術和表面聲波技術,以實現小區半徑約30-50米的蜂窩結構。1996年研究了一個運行速率為40Mbps的實驗系統。
劍橋Olivetti研究室在1994年建立了一個試驗性無線ATM區域網,運行速率為10Mbps,使用2.45GHz的無線QPSK和運行速率為100Mbps低端ATM交換,並且有一個不能頻率重用的微微蜂窩結構。微微小區的半徑約10米。多址接入層採用具有指數退讓的分槽ALOHA技術,用Xilinx可重編程的門矩陣來實現。
歐盟也在支持無線ATM的研究工作,在用戶駐地網中有面向無線ATM的兩個具體計劃,他們是無線ATM網路示範系統(Magic WAND)和HEDIAN無線寬頻CPN/LAN計劃,用於專業的住宅多媒體應用。這兩個計劃的目的是將ATM擴展到移動終端。MagicWAND的目標是開發17GHz頻段速率約20Mbps的無線介面;而HEDIAN是開發60GHz頻段的155Mbps的無線介面。德國、瑞士、瑞典及義大利等國也都投入巨資開發無線ATM技術。
瑞典聯邦工學院牽頭組織瑞典各企業、院校聯合進行的計劃也是實現無線ATM的實驗系統。
日本NTT無線系統實驗室的ATM無線接入(AWA),它集中用於專用區域網、廣域網和公用環境的超高頻ATM網。此外,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對ATM技術進行研究。
總之,對無線ATM的研究已經開始一段時間了,然而標准這部分最重要的工作卻沒有做,各商業公司的主要目標是採用符合標準的系統。1995年10月是無線ATM的一個最大里程碑,當時無線ATM的主體被提交給兩個不同的標准化論壇,它們是ETSI RES10和ATM論壇。
總體來看,實現無線ATM目前有兩種方案:一是應用TCP/IP協議疊加在無線ATM層上,以提供綜合Internet業務;二是引入無線ATM介面,使無線用戶可以像有線用戶一樣接入ATM網。
以上所述世界各國研究無線ATM的情況已經清楚的表明:隨著攜帶型電腦的普及和性能的提高、區域網的應用和ATM到家需求的增長,無線ATM的應用將成為可能。上述無線ATM的技術方案,可作為無線ATM從研究、開發階段到產品及標准化的發展基礎。寬頻無線技術,如無線ATM,對於網路的多媒體應用有很大的幫助。在無線ATM設計、優化、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關鍵系統的軟體開發、特定無線接入層的高速Modem及介質訪問控制和移動ATM網的切換控制協議等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在無線ATM系統的組成過程中。無線ATM協議層融進了更多的優化和換算方案。目前世界上著名的大公司以及各國研究機構正在進行類似的設計。在ATM論壇中,無線ATM工作小組正全力以赴的推進其標准化工作。無疑,無線ATM對實現信息高速公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影響] 從發展的眼光來看,無線ATM技術無論在國民經濟中還是對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發展都必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前途不可估量。
在商業和公眾市場上,移動計算和移動通信重要性的增長大大促進了ATM技術和其他無線網技術的發展。近年來蜂窩電話和膝上電腦的快速滲透表明,將移動技術和人們的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是非常重要的。在過去的幾年中的第一代多媒體技術已經可以在膝上型電腦中使用,反映了多媒體在計算機應用中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市場的推動下,集ATM技術的寬頻.多媒體、適應性以及移動通信的移動型、靈活性於一身的無線ATM技術必將在國民經濟中發揮巨大作用。
在軍事通信方面,特別是軍事通信更強調機動性、靈活性的今天,無線ATM也將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以美國為例,隨著冷戰的結束,再發生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已經不大,地區性的局部戰爭將成為今後主要的戰爭形式,因此美國的軍事戰略已由過去預先就位戰略向靈活、可部署的聯合特遣部隊(JTF)轉變。美國的軍事通信規劃也就隨之發生了變化。今後美軍的全球通信網將是國防信息系統網(DISN),它由三部分組成,即長途干線部分、基地部分及部署部分。在局部戰爭期間,JTF將利用可部署部分完成其內部通信(陸軍戰場信息傳輸系統-BITS、海軍哥白尼系統、空軍地平線系統、海軍陸戰隊的海龍系統),並通過長途干線部分連至美國本土。DISN正是看中了無線ATM集寬頻多媒體通信與移動通信於一身的特點,將其用作將來部署段的主要通信形式。
由上所述,無線ATM無論在國民經濟還是在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的發展中都將是前途無量的。
參考文獻:
1、孟金全,"無線ATM技術的研究",《數字通信》,1997(3),p.35-36,43
2、薛勇輝等,"國外無線ATM技術的研究及其發展背景",《通訊世界》,1998(2),p.52-54
3、薛勇輝等譯,"無線ATM的前景",《現代電信科技》,1997(6),p.28-30,49
4、宋維謨等譯,"無線ATM網路--體系結構、系統設計和實驗",《外軍電信動態》,1997(4),p.17--24
5、李景峰等,"無線ATM技術簡述",《中興新通信》,1997(5),p.40--43
6、程時端等譯,《非同步傳遞方式》,人民郵電出版社 話說……8同領域研究ATM通信的角度也是8同的………………這差距忒大了……

Ⅳ 建行ATM取款機,在左下方有個區域,一個手機圖標,一張銀行卡圖標,一個wifi圖標,請問這東西怎麼

這是「非接卡」專用的。
非接觸式IC卡,也叫射頻卡。有射頻功能的IC卡,可以被部分手機識別到(如小米3)。
卡片在一定距離范圍(通常為5—10mm)靠近讀敏握寫器表面,通過無線電波的傳遞來完成數據的讀寫操作,操作上比較方便。

PS:並非所有IC卡,都有射頻功襪旁能的。不過可以預想,這可能是以後磁卡進橋好慶化的趨勢。

Ⅵ 什麼是ATM和ATM區域網指出它的基本特徵。

ATM:非同步傳輸模式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區域網就是以ATM為基本結構的區域網,它以ATM交換作為網路交換節點,並通過各種ATM接入設備將各種用戶業務接入到ATM網路。
=-=ATM的基本特徵
(!)ATM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基本技術
①採用光纖作為網路的傳輸介質
②採用同步數字體系(SDH)作為傳輸網路
③採用非同步傳輸模式作為交扛技術
(2)ATM的基本信息特徵
信息的傳輸、復用和交換的長度都是53個位元組為基本背地單信的「信元(cell)」因此,B-ISDN用戶線路上傳遞的信號都是這種信元。
(3)B-ISDN使用的復用技術
B-ISDN用戶線路上便用了最先進的統計時分多路復用技術,即基於信元的非同步時劉分割技術,也是「非同步傳輸模式」的名稱來源。
綜上所述,ATM網採用了統計分多路復用技術、交換和虛擬式連接,以及基於速率的流量控制等一第列先進技術,便得網路的帶寬能夠進先最有效地,動態地分配,從而満足用戶對帶寬、實時性、多媒體等各種應用方面的需求。因此,其主要業務范圍的B-ISDN用戶線路是光纖型的、高速率的、數字化的和ATM技術方式的,還能夠提供業務質量服務(QoS)
此外,ATM是與STM(同步轉移模式,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相對應的

Ⅶ ATM自動取款機工作時會對外產生無線信號嗎

不會,都是走網路的
ATM都是被裝上了盜竊設備輪陸 復制你的磁條 然後有攝像頭看了你的密碼或者猜測你的密碼
不是和手機信臘升號那輪桐老種道理

Ⅷ ATM取款機連的有網線嗎

Atm一般使用網線與銀行網路相連,並且內置計算機模塊告裂。以前一台設備要幾十萬元,現在只漏友和要十幾返盯萬。另外atm一般不使用觸摸屏,而使用內置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