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廣州無線網路發射機
擴展閱讀
電腦網路缺少dhcp設置 2025-08-09 03:42:53
電腦開機後台顯示器黑屏 2025-08-09 03:37:08

廣州無線網路發射機

發布時間: 2025-08-09 01:01:41

『壹』 無線調頻廣播系統

無線調頻廣播系統經典方案、無線調頻廣播系統廠家、無線調頻廣播系統由深圳市康美音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深圳康美音響經過多年研發出一套數字無線調頻廣播系統,系統穩定性極強,可點對點廣播,智能編碼分區分組定時廣播等,自帶場強儀功能方便快捷科學安裝。

康美無線調頻廣播系統:

先進性:系統採用國內先進FM-SCA的調頻廣播技術,全固態發射機採用新的微電腦PLL鎖相技術,確保無頻率漂移現象,遙控音箱開關機准確可靠,可針對不同區域實現分區控制。發射機無線指標嚴格符合無線電管理委員會頒布的相關要求標准。

科學性:系統設計科學可靠,系統將保證無線頻率的獨立性,不會與其他校園內外的無線電波源發生相互干擾現象,遙控音箱接收頻點靈活可調,同時保證音箱不會發生干擾現象。此外,系統保證可維護性強,同時具有充分的可擴展性,目前只是學校考慮室外的廣播功能,以後如果需要室內廣播,通過在室內再安裝遙控音箱即可非常方便實現室內的廣播功能。

穩定性:由於系統採用無線調頻廣播方式,省去了大量的布線系統,所以也就消除了作為廣播系統中可能發生問題的線路故障所引發的廣播系統線路故障現象;同時設備採用FM-SCA副載波編碼控制技術,干擾信號無法打開音箱,大大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經濟性:無線廣播系統的經濟性有目共睹,在建設期可省去大量的傳輸線材和線路鋪設費用,在使用過程中則可省去大量的線路檢修工作,節省了大量的維護費用,同一套設備可兼做外語教學電台使用,提高了設備利用率。

『貳』 獨家觀察|廣電5G友好用戶「192」放號測試,殺入5G市場勝算幾何

據中國廣電總局信息中心官方微博賬號「視聽中國」披露,中國廣電5G「192」號段內部友好用戶放號測試已經啟動。此前,中國廣電曾在多個場合表示,將有序實施「192」號段全國放號商用。「192」號段的發放,將預示中國廣電移動通信業務正式走向商用階段,向廣大用戶提供5G通信服務。



事實上隨著新興媒體不斷發展,廣電企業深陷經營困境,而5G被看做是廣電的一根「救命稻草」。不過對廣電而言,此前在移動通信業務領域沒有相關經驗,也沒有產業配套設施,在體制機制、資金等方面也面臨諸多挑戰,想要利用5G打「翻身仗」並不容易。

自5G牌照發布以來,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都在馬不停蹄的建設5G基站,目前已經累計開通90多萬個5G基站,發展5G套餐用戶數也已經接近5億戶,發展成績尤為亮眼。而反觀中國廣電,規模建網和放號運營剛剛起步。

當然,2021年,伴隨與中國移動共建共享深入推進,中國廣電5G在基站/天線設備招標、700MHz遷移招標、商用站點開通、192放號等方面不斷傳來消息,引發業界廣泛關注和討論。

本文流媒體網(ID:iptvott)著眼廣電5G發展,從建網和商用角度出發,梳理2021最新進展和成果,探討業務創新方向。


廣電5G規模化建設啟程


5G發展,基站建設是基礎。而由於5G建設規模廣、投資大、運營成本高等,5G共建共享成趨勢。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7月底,中國電信、聯通的 5G 共建共享基站達47.8萬站,累計節省超千億資金。而另一對共建共享「CP」中國廣電和移動,伴隨7月雙方5G 700MHz基站和天線產品集采結果出爐以及8月在廣州開通全國首批100個700MHz 5G商用站點,700MHz 5G網路共建共享也進入到實質性操作階段。不過這距離2020年5月雙方正式達成共建共享5G合作協議已經過去一年有餘。


廣州開通全國首批100個700MHz 5G商用站點


中國移動在移動通信業務領域具有很強的業務實力,中國廣電手握700MHz黃金頻譜,雙方「牽手」將有利於加快5G建設步伐。但雙方在原有業務、組織管理、機制體制上存在不同,5G合作又涉及到建設、維護、市場和結算等具體事宜,如何建網、如何合作是個問題,這也是導致雙方合作進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發展至今,雙方合作的細節問題還在不斷調整。9月10日,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5G共建共享補充協議曝光,此次700MHz 5G網路建設費用由此前各掏一半的約定更改為由中國移動一家全部承擔,並先行享有700MHz無線網路資產所有權,不過雙方均享有700MHz無線網路使用權。


5G共建共享補充協議


暫且不談此次補充協議條款和內容對雙方帶來的利弊,單從建網來看,這為700MHz 5G建設中主要痛點的資金問題給出解決方案,有望加速700MHz建設進度。而事實上,隨著5G網路深度覆蓋進程加快,700MHz頻譜建設已經變得尤為緊迫。

不過隨著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合作細節的不斷敲定,雙方已經建立起緊密的合作關系。隨著雙方在建網、出資等基本問題上達成一致,有望加快雙方的推進建設。根據計劃,2021年雙方將完成建設20萬基站,明年則繼續建設28萬站。

國家廣電總局規劃院高級工程師高楊曾表示,藉助中國移動豐富的建網經驗,雙方按計劃推進網路建設不會遇到太大的困難。影響700MHz網路最終商用時間點的反而是廣電自身的頻率遷移工作,即實現對700MHz頻段在播地面模擬電視和地面數字電視的業務遷移。

據相關數據統計,全國約有12700多個地面數字電視頻道和7600多個地面模擬電視頻道,而由於牽扯大量 歷史 問題,清頻工作將不可避免帶來地面模擬和地面數字發射機變動,需要地方部門協同,並且按要求清頻過程要確保在播電視不受影響,所以整個清頻過程較為復雜。在2021年7月2日中國廣電宣布第一次開啟的700MHz頻率遷移項目因有效投標人數不足3家招標失敗,某種程度上也說明700Hz清頻工作的難度之大。

不過僅隔兩天,7月5日中國廣電又啟動700Hz頻率遷移項目第二次招標,並於7月27日對中標候選人進行公示,預示著700MHz正式啟動清頻,按規定,此次遷移項目總工期為一年,將根據廣電5G 700MHz網路建設進度和「邊建設、邊運營」需要作出科學安排。這也側面反映出清頻工作短期內仍無法真正完成,或對5G 700MHz建網和商用進程產生影響。


700Hz頻率遷移項目中標結果


總的來看,2021年,中國廣電5G發展釋放出的更多是積極的信號,無論是700M基站/天線的招標、700MHz頻率遷移招標落定,還是首批商業站點開通等等,都預示中國廣電5G建網取得了積極進展,廣電5G規模化建設進入到真正的起步階段。


業務商用和差異化方向


5G建網進度也直接影響商用拓展,對於中國廣電而言,面向個人的移動通信業務仍未啟動,廣電5G「192號段」使用還未真正走向市場。而如今三大運營商已經發展5億5G套餐用戶,顯然已經拉開不小的差距,另外中國廣電也沒有相關的用戶積累和運營經驗,並且在尚未完成全國一網整合下無法滿足電信服務全程全網需求,後續在TO C公眾市場發展的壓力可想而知。

實際上,中國廣電發展5G個人業務並不佔據優勢,而業務需求更旺盛、市場空間巨大的2B垂直行業市場或將是其發力的主賽道。中國廣電董事長宋起柱在2021世界5G大會期間也明確表示將重點助推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落地,聚焦媒體、應急、警務、電網、港口、製造、農林等領域,努力打造5G融合應用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目前中國廣電已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近100個廣電5G示範應用。


廣電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


當然,面對三大運營商的激烈競爭,無論是TO C亦或是TO B業務,廣電5G如何避免同質化競爭,是一個大課題。中國廣電相關領導也在各個場合多次強調要走差異化發展道路。而找尋差異化的突破口,關鍵在於結合自身優勢,打造有實力競爭的業務。

此前廣電最核心的產業是廣播電視業務,這也意味其在發展5G過程中不僅擁有700MHz廣覆蓋優勢,同時具備視頻內容優勢。因此,推進5G和傳統有線電視相互融合、相互賦能,創新大小屏融合收視體驗成為廣電5G業務差異化 探索 中可選的一大路徑。

況且,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用戶時間碎片化、觀看行為多樣化趨勢越發明顯,傳統廣播電視業務受到沖擊,而有線無線協同發展,也有望讓傳統廣播電視重新煥發生機。



目前廣電差異化業務主打的一大方向是5G NR廣播,即通過5G蜂窩移動基站和廣播電視塔的混合傳輸覆蓋,使得傳統廣播電視服務、交互化的融合信息服務進入到移動終端,從而實現廣播電視的終端通和人人通。據悉,5G NR廣播可以應用於4K/8K/VR等個人視頻內容消費,也可應用在應急廣播等 社會 公共服務,甚至應用到車聯網、物聯網場景中。這樣一來,就相當於是打通了一個無處不在的泛在化業務平台和通道。目前5G NR廣播相關標准化工作、終端適配、業務試驗工作都在積極推進中,並有望在冬奧會進行5G NR 廣播標准試商用以及 700M 應急廣播的平台預商用。


5G NR廣播應用試驗


另一方面,廣電還在圍繞傳播內容和傳播流程方面發力,嘗試建設廣電的5G應用平台,打造國家級5G視頻內容平台和智能化平台服務。目前東方明珠BesTV+流媒體平台已經獲准成為「廣電5g應用平台(上海試點)」,該平台以用戶為中心,「內容+服務」雙核驅動,通過大小屏多終端打通和精細化運營,提升廣電消費體驗,從中或看出全國性「廣電5G應用平台」所主打方向和業務重點。

無論是數字廣播電視信號在移動端接收的5G NR廣播,還是定位視頻流媒體平台的廣電5G應用平台,通過有線無線融合、大小屏聯動,為廣電業態創新和服務升級帶來利好,為其在5G時代發展帶來更多可能。不過,伴隨視聽內容、形式和傳播渠道的多樣化,廣電內容對用戶吸引力有多大、移動+有線網路的內容服務場景能否有效打通等等都影響其下一步發展。也就是說,廣電能否走出差異化,仍有待時間給出答案。


小結:


當前,通信運營商建設5G的步伐日漸加快,而廣電5G作為後來者,如何與三大運營商競爭,或者說如何在三大運營商的壓力下跟上5G發展的步伐而不被市場拋下就成為了業內眾多人士關注的問題。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不管是5G建設還是用戶發展方面,廣電5G肯定是遠遠落後三大運營商的。

在此背景下,廣電5G發展時間緊、任務重,700MHz清頻、全國一網整合迫在眉睫,留下的時間窗口期已經有限。可以說,中國廣電的5G部署已經進入既要雷聲大,也要雨點大的關鍵階段,發展刻不容緩。

『叄』 什麼是無線數字電視

答:無線數字電視原理: 是指廣播電視台通過地面發射塔發射數字微波信號,經空中傳播。
接收設備有天線和接收機+用戶卡組成,天線一般為網狀天線,直徑在0.4-0.9M之間,接收機的作用是把天線接收的數字信號進行解碼。 而用戶卡的作用是識別用戶合法的身份,上面記載著用戶的付費等信息。 無線數字電視和數字衛星電視的區別:兩者差不多隻不過發射源不同罷了。而無線網路數字電視是採用數字電視技術,通過無線發射、地面接收的方法進行電視節目傳播,移動數字電視便是無線網路數字電視系統的應用,在任何安裝了接收裝置的巴士、軌道交通等移動載體就能收看到清晰的電視畫面。兩者相輔相成。

『肆』 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覆蓋城市

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覆蓋的城市主要包括各直轄市及省會城市,總計為37個。覆蓋范圍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昆明、南寧、廣州、福州、杭州、貴陽、長沙、武漢、哈爾濱、長春、沈陽、石家莊、濟南、南京、合肥、南昌、鄭州、太原、西安、蘭州、銀川、西寧、拉薩、烏魯木齊、呼和浩特、成都、海口、大連、青島、廈門、深圳、寧波、秦皇島。


截至2007年1月13日,CMMB已經在北京、上海、青島、秦皇島、廣州、深圳、長沙、杭州、呼和浩特、銀川、石家莊、昆明、武漢、重慶、福州、西安、南京等17個城市建成、開通了單頻網。其中,北京市由八個大功率發射點組成的單頻網,五環以內的室外覆蓋率達到了95%以上。天津、沈陽、濟南、南寧、成都、西寧、寧波、廈門、哈爾濱、長春、太原、鄭州、南昌、烏魯木齊等城市也正在抓緊建設或籌劃CMMB單頻網。


2008年11月18日,遼寧丹東的CMMB信號成功開通,標志著全國一百個地級市CMMB網路覆蓋工程正式啟動。2008年12月29日晚7時,安徽淮北市發射機滿功率播出,標志著全國一百個地級市的布網任務圓滿完成。截至2009年1月13日,已完成了全國113個地級市的CMMB信號覆蓋任務,共計建設了113個大功率發射點。河北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已完成境內全部地級市的覆蓋任務。


移動多媒體廣播電視實現全國一百一十八個地市的網路建設,這是全國廣電行業首次統一產業運營、實現「全國一盤棋」發展的戰略格局具體體現。2008年12月26日,工信部相關部門開始發放首批CMMB制式TD手機入網證,海信、宇龍酷派等兩家手機企業的手機率先獲得CMMB制式TD手機牌照。此前的12月24日,泰爾實驗室為海信TM86出具了中國第一張支持CMMB功能的TD-SCDMA手機的測試合格報告。截至2009年12月07日,已經有215個城市開通了CMMB。截至2010年4月,全國已經307個城市開通了手持電視信號。


(4)廣州無線網路發射機擴展閱讀

CMMB是英文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的簡稱。是國內自主研發的第一套面向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多種移動終端的系統,利用S波段信號實現「天地」一體覆蓋、全國漫遊,支持25套電視和30套廣播節目。2006年10月24日,國家廣電總局正式頒布中國移動多媒體廣播(俗稱手機電視)行業標准,確定採用我國自主研發的移動多媒體廣播行業標准。標准適用於30MHz到3000MHz頻率范圍內的廣播業務頻率,通過衛星和/或地面無線發射電視、廣播、數據信息等多媒體信號的廣播系統,可實現全國漫遊。

『伍』 廣州賽奇電子有限公司公司主營

廣州賽奇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音頻通信設備生產的公司,其業務范圍廣泛,主要包括:


1. 公共廣播系統:為公共場所提供統一、高效的音頻傳播解決方案。


2. 無線廣播系統:利用無線技術,實現遠程和移動廣播,適用於各種場合的需求。


3. 智能廣播系統:集成智能化控制,提升廣播管理的便捷性和效率。


4. 村村通廣播系統:專為農村地區設計,確保信息的准確傳遞和覆蓋。


5. 旅遊景點廣播系統:為旅遊景點提供專業的導覽和信息播報服務,增強遊客體驗。


6. 校園智能廣播系統:針對教育環境,提供定製化的教學和管理廣播服務。


廣州賽奇電子有限公司的核心產品系列包括:



  • 調頻廣播發射機:滿足音頻信號的發射需求。

  • 智能廣播控制機:實現遠程操控和智能調度。

  • 數碼廣播程式控制機:提供數字信號處理和程序管理功能。

  • MP3音樂打鈴器:適用於校園、工廠等場所的定時音樂播放。

  • 分區控制器:可根據區域需求進行音頻分區域播放。

  • 戶外防雨音柱:適合各種戶外環境的音響設備。

  • 無線耳機:提供便捷的移動收聽體驗。

  • 室內外接收音箱:確保音頻信號的清晰接收。

  • 共纜用調頻調制器:適用於電纜網路的信號處理。

  • 定壓功放:保證音頻輸出的穩定和強勁。

  • 壁畫音箱:巧妙融入裝飾,提供隱蔽式音頻播放。

  • 調頻收擴機和調頻收轉機:音頻信號的接收和轉換設備。

  • 壁掛式擴音機:節省空間,適用於多種安裝場景。


以上就是廣州賽奇電子有限公司的主要業務和產品線,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音頻解決方案。

『陸』 短波授時(Satellite Time,簡稱 STOT)

短波授時(STOT</),作為無線電導航通信的關鍵支柱,是保障全球范圍內的船隻、車輛和人員安全、高效運行的關鍵技術。它利用短波頻段的電波,以強大而穩定的信號穿透長距離,抵抗各種自然與人為干擾,為各類設備提供精準的時間信息。


系統概述與工作原理


STOT系統的工作頻率范圍廣泛,從500 MHz(北京時間)到2.75 GHz(廣州時間),由精密的時鍾主機、接收機、信號發射機和接收器組成。時鍾主機接收衛星導航信號,將其轉化為脈沖信號,通過信號發射機發送到終端設備。終端設備接收到信號後,通過解調並比對本地時間,確保精確的授時。


系統硬體構成

硬體的核心在於時鍾主機,它猶如精確的鍾表匠,接收並解碼衛星時間信息,然後通過天線傳遞給信號發射機。接收機則接收這些信號,解調後與設備自身的時鍾進行校準。在海上,船載短波時鍾主機接收導航頻率信息,通過編碼和發射,確保信號的准確無誤。


軟體驅動的精密操作


軟體在STOT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通信模塊通過C語言編程實現,包含了數據傳輸、處理和用戶界面。接收函數負責接收脈沖信號,將其轉化為數字信號;解調函數則負責解析這些數字,轉化為用戶可讀的時間信息。GPS接收與系統時鍾在時鍾模塊中協同工作,確保整個系統的運行順暢。


通過這一精密的系統設計,STOT不僅提供了可靠的導航時間,還為全球范圍內的各種設備提供了一個可靠的時間基準,保證了在復雜環境下的精確操作和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