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你必须得会这些专业知识,并且把它做好
⑵ 如何实现依法治网,依法管网,依法开展互联网宣传管理工作
原标题:依法办网 依法管网 依法上网 用法治撑起网络的蓝天
10月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份新时期指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的纲领性文件,点燃了所有中国互联网发展进程参与者的激情。依法治网,成为四中全会的延伸热词。 10月24日至26日,中央网信办连续举办三场“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座谈会。座谈会上,有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网信办主任,有来自中央政法委、最高法、最高检、国务院法制办等中央机关的代表,有来自人民网、新华网等重点网站的负责人,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北京居民社区的大爷大妈。 3天,上百名各界代表,主题只有一个,正如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所言,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网民之痛虚假信息等充斥网络,依法治网势在必行“你对网上什么样的行为比较痛恨?”鲁炜问。“我最痛恨的就是虚假信息,最厌恶的是黄色信息和无聊段子,最反感的是弹出来的广告窗口。”北京西城区广内街道的居民赵继亭脱口而出。 座谈会上,一位普通网民的上网之“痛”,道出了依法治网的民心所向,反映出网络空间的秩序构建迫在眉睫,依法治网势在必行。 “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已经融为一体。”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彭波说。 今天的中国,有6亿多网民、5亿手机网民,有400万家网站,每天在网上流动的信息有200亿条。我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也迎来了最为复杂的网络舆论生态,面临着最为艰巨的网络治理难题。 与互联网蓬勃发展、飞速壮大的现实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网络空间规则与秩序、法律与法治的欠缺滞后。上海市网信办副主任赵彦龙认为,“当前网络舆论生态的复杂局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法治不彰,治网法律依据存在许多空白”。 网络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让人们享受到空前的快捷便利,但由于网络管理制度的相对滞后,一度造成网络空间里充斥着乱象与负能量。 最为让人诟病和头疼的是,虚假信息、网络侵权、跟帖评论、虚假广告、淫秽色情、标题党、负面新闻扎堆、新闻信息刊播源头混乱等九大乱象。而一些利用网络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不仅危及到网络系统的安全,扰乱了网络秩序,也影响到网民以及广大普通民众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公众对互联网认知的日益成熟让依法治网的呼声愈发强烈。 迎来春天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折射理念深刻变化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一字之差,却反映出认识和目标的深刻变化。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任贤良认为,如果说“法制”是法律条文的制定,是“坐而论道”,那么“法治”更多在于“做而行之”。 依法治网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对于来自全国的网信办主任们来说,依法治网也是依法治国中最大的短板、最基础的工程和最艰巨的任务。四中全会的精神,有如一针强心剂,让这些互联网的管理者振奋不已。北京市网信办主任佟力强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迎来了依法治网的春天。 安徽省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范荣晖说,全会对今后加强网络立法、网络执法、全网守法,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实现网络健康发展、网络运行有序、网络文化繁荣、网络生态良好、网络空间清朗目标,提供了根本保证。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网信办主任来颖杰则认为,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才能不断提高互联网治理能力。 事实上,近几年,我国在推动网络法治化上,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处长卢宇蓉介绍,在中央网络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下,最高法和最高检于2013年9月份联合发布了《关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今年2月又发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今年5月份,对于网络犯罪案件如何适用刑事程序问题作出了专门的规制。这些司法解释为严惩网络犯罪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 在各方努力下,我国已经制订了不少涉及互联网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从领域上讲涵盖了电信、互联网、计算机、信息系统等各个领域,从内容上讲涉及到了行业准入、安全保障、产业发展、信息内容管理、权益保护和监督检查等。国务院法制办教科文卫司司长王振江认为,监管好发展好互联网空间,特别是加强好网络法治建设,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同力共举建设健康、有序、和谐的网络空间依法治网包含了三重含义:依法办网、依法上网、依法管网。实现依法治网,需要互联网的管理者、网站主办者以及广大网民的共同参与、建设和努力。与会者一致认为,只有三方同心共智、同频共振、同力共举,才能建设出一个健康、有序、和谐的网络空间。 对此,鲁炜做了精辟的诠释:网络空间法治化要义是发挥法治对引领和规范网络行为的主导性作为,重点是按照科学立法的要求加强互联网领域的立法,关键是严格执法,基础是按照全民守法的要求引导网民尊法守法做中国好网民。 如何抓好互联网领域立法这个重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卢海君提醒,互联网立法要兼顾保守性和前瞻性。既不可操之过急,以防阻碍创新;也要立足长远,为新技术的发展留下足够空间。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法律研究部副主任王融认为,网络空间的立法工作还应坚持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的原则。 如何抓好严格执法这个关键?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认为,首先需要网信办等相关主管部门加强顶层设计,从立法、执法、守法等各方面总体考虑,提出建设法治化网络的总目标、总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汉华建议,进一步理顺执法手段,提高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效果。 如何筑牢全民守法这个基础? 一方面,需要企业、社会组织的自觉自律。全国人大法工委经济法室副主任杨合庆认为,网络空间的法治关键在于从法律上界定互联网企业的义务和责任。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建议,应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调节功能,通过社会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的力量来管理互联网。 另一方面,要让法治走入每个网民的内心。“光盘行动”发起人徐侠客是微博上的红人,“我在网上发了五万五千条微博,没有一条是造假的。作为有一定影响力的草根,应该更多地自觉引领和引导网络环境”,徐侠客说。 作为一名普通网民代表,北京市民政局主任科员李婧对未来的网络提出了自己的希望:“愿法治成为根植于每个人内心的修养,网络成为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网民不需再反复提倡应该怎么样,而是自然而然依法上网。” 诚如“子曰师说”公众号负责人曹雅欣所说,“依照法治观念行使公民权利,同时,也应该用法治维护他人应得的自由。网络空间的清朗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⑶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之间是一种对立关系这个看法对吗
网络安全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的稳定、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其重要性,正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而变到越来越重要。“家门就是国门”,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
它们二者的关系相辅相成。
⑷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
实际扎实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各项工作,要着手研究制定我省网络安全规划和信息化战略,组织重大问题研究,将信息化工作和“数字河北”建设密切结合起来,谋划好我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制建设。要切实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热点问题的政策解读、舆论引导。要全力维护网络安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研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办法,形成网络安全的坚强保障。要抓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信息内容建设,加强信息资源转化运用的研究,提升全省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⑸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关系是什么
信息安全
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消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如UniNAC、DLP等,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
信息安全学科可分为狭义安全与广义安全两个层次,狭义的安全是建立在以密码论为基础的计算机安全领域,早期中国信息安全专业通常以此为基准,辅以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与编程等方面的内容;广义的信息安全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从传统的计算机安全到信息安全,不但是名称的变更也是对安全发展的延伸,安全不在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将管理、技术、法律等问题相结合的产物。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
⑹ 请问武警西安工程学院的考研须知~
武警工程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武警工程学院简介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学院(简称武警工程学院),是一所直属武警总部的普通高等院校,正军级。学院担负着为武警部队培养内卫指挥、通信、信息安全、警用装备、军事经济、营房管理等指挥和技术人才的任务。1983年4月,组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技术学院,1998年8月更名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学院;1987年学院获学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中央军委批准为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军事通信学、军事装备学被列为全军重点建设学科领域。201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军事通信学、军事装备学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资格。
学院现有教授、副教授180余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员300多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勇于创新和积极进取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院教学、科研设施齐全,有武警移动通信网络实验室、非致命武器实验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武警作战指挥研究中心、指挥自动化实验中心等实验(习)室23种45个,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科研学术工作,办学水平不断提高。1983年建院以来,已为武警部队培养(训)各类人才6万多名。近5年以来,完成重大科研项目260余项,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反恐科技国家“709”专项、武警部队、陕西省等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160余项。学院走开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路子,自行研制生产的防暴弹药、防暴驱散车、小型多功能战术无人机等5大类27种非致命武器和警用器材,已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特别是强光爆震弹在遂行维稳、处突等任务中发挥了“撒手锏”作用。
学院座落在古城西安秦阿房宫遗址上,院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雅,田径场、室内游泳馆和球类场馆等文体设施齐全,是读书治学和深造的理想园地。
2011年,我院将在“作战指挥学”、“军事通信学”、“军事装备学”、“密码学”和“国防经济”5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150名(具体招生计划以总政下达的计划为准)。
报 考 须 知
一、招生对象
1.作战指挥学专业武警作战指挥理论及应用、军事语言研究和武警法研究方向,招收武警现役警官、文职干部。
2.作战指挥学专业武警信息化建设研究、武警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招收武警现役警官、文职干部及武警院校相关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
3.军事通信学、军事装备学、密码学和国防经济专业招收武警现役警官、文职干部及武警院校相关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
4.按总政文件要求,指挥专业应届本科生毕业当年不能报考硕士研究生,必须到部队工作满三年方可报考。
二、报考条件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志愿献身军队建设事业,思想品德优良,遵纪守法,积极工作,学习勤奋,有创新精神。
2.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报考时须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所在单位总队(机动师)政治部门同意报考的介绍信;同等学力报考者须持国家承认大专毕业证原件、推荐材料和所在单位总队(机动师)政治部门同意报考的介绍信。同等学力:是指普通高等学校大专毕业或本科毕业无学士学位者,毕业后工作满三年以上,有科研学术成果和两名副高职以上专家推荐证明达到本科学士学位同等的学习能力。
3.武警现役警官和文职干部要求本科或大专毕业后在部队工作满三年以上,年龄在40周岁以内(含40周岁),方可报考。
三、报考办法
1.考生通过教育部研究生报名网站进行网上报名,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考生可通过互联网登录报名网站,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信息,网址:http://yz.chsi.com.cn。
2.11月10日-14日,考生携带网报系统分配的报名号及有效身份证件到考生所在省级招办指定的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并进行缴费、照相。报考我院研究生的西安地区考生只能在西安石油大学参加现场报名,在其它报名点进行报名的考生数据无效。
3.报名手续:现役警官或文职干部,须将所在单位总队(机动师)政治部门同意报考的介绍信和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于11月20日前寄送我院,逾期,视为放弃报名资格;经我院审核考生报考资格,合格的考生,发给“准考证”,在报名点参加考试。
四、初试和复试
初试,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具体时间以教育部正式通知为准),考试地点在考生现场照相、确认报名信息的报名点。
复试,根据教育部确定的复试分数线择优复试,复试科目、时间和地点由我院直接通知考生。同等学力考生取得复试资格后,要加试两门本科专业课程考试(加试科目在复试前通知)。
五、录取
报考我院的考生,通过复试、政审、体检合格者,将在所报考专业录取。
六、联系方式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三桥武警工程学院研究生处 邮编:710086
电话:029-84563119 或 029-84529326
E-mail信箱:[email protected]
武警工程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单位代码:90202 单位名称:武警工程学院 联系人:王炳和 崔同杰
专业代码、名称
及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招生 人数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110501作战指挥学
01 武警作战指挥理论及应用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610军事理论基础
④810军事运筹学
复试科目:武警业务
02 武警信息化建设研究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2数学二
④820计算机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计算机应用基础
03 武警地理信息系统
04 作战指挥与军事语言研究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610军事理论基础
④810军事运筹学
复试科目:武警公文写作
05 武警法研究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610军事理论基础
④880法学综合
复试科目:武警法学应用基础
110505密码学
41 密码算法与协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850计算机基础
复试科目:计算机应用
42 军事信息系统与网络安
全技术
43 信息对抗技术研究与应用
44 可信计算与信息安全
专业代码、名称
及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招生 人数
考 试 科 目
备 注
110503军事通信学
11 武警通信指挥理论研究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2数学二
④830通信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通信技术综合
12 武警移动通信及组网技术
13 通信战术与特殊装备研究
14 通信抗干扰对策研究
110803军事装备学
31 非致命武器研究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2数学二
④840机械设计基础
复试科目:非致命武器与警用器材
32 警用器材研究
33 武警运输装备管理与保障
复试科目:武警车辆管理
34 军需装备工程与管理
复试科目:军需装备工程与管理应用
020210国防经济
21 国防经济理论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3数学三
④860国防经济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国防经济专业综合
22 国防经济管理
23 武警营房经济管理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303数学三
④870武警营房经济管理基础综合
复试科目:
武警房地产管理
考试科目和业务课参考书
全国统一命题的考试科目是:政治理论、英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我院命题的业务课参考书目录:
(一)610军事理论基础
《武警作战指挥理论》,武警工程学院,董自孝主编,2001.6
《武警司令部工作教程》,田文明主编,2003.6
《武警参谋业务技能大全》,海潮出版社,杨振奇,施剑主编,1999.9
《武警作战指挥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资料》,武警工程学院,朱涛主编,2007.7
(二)810军事运筹学
《现代管理方法》,武警工程学院,张雄勃主编,2003.6
《军事运筹学》,武警工程学院,张雄勃、胡锡安主编,2005.7
(三)820计算机基础综合
《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主编
《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谭浩强主编,2005.7,第3版
(四)830通信基础综合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部分),高教出版社,康华光编,第4版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路部分),高教出版社,康华光编,第4版
《现代通信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樊昌信等编,第5版
(五)840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黄华梁主编,2002,第4版
《工程力学》,西北工业大学,刘达,1997
(六)850计算机基础
《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王珊、萨师煊主编,2006.5,第4版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彭波、孙林主编,2004.9,第1版
《数据安全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张敏情主编,2008.5,第1版
(七)860国防经济基础综合
《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主编,2007,第4版
《国防与维稳经济学》,陕西科技出版社,贾来喜主编,2006,第一版
(八)870武警营房管理经济基础综合
《房屋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同济大学等四校合编,第三版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王延数主编,第二版
(九)880法学综合
《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张文显主编,2003.11
《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大出版社,周叶申主编,2005.9
《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吴建淼主编,2005.2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一)武警业务
《武警勤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司令部,2002.5
《武警战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司令部,2000.6
(二)武警公文写作
《新编武警公文写作教程》,人民武警出版社,赵继东、陈合理主编,2007年版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操作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汤子赢
《计算机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谢希仁
《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萨师煊、王珊,第3版
(四)计算机应用
《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王珊、萨师煊主编,2006.5,第4版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彭波、孙林主编,2004.9,第1版
《数据安全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张敏情主编,2008.5,第1版
(五)武警法学应用基础
《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刘金有主编,2007
《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侯国云主编,2007
《武警应用法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欧阳华着,2006
(六)通信技术综合
《移动通信基础》,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张殿富
《程控数字交换原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张文冬
《信号与系统》,高教出版社,吴大正编
(七)非致命武器与警用器材
《非致命武器与警用器材》,兵器工业出版社,赵陕冬主编,2006
(八)武警车辆管理
《武警车辆管理》,武警工程学院,任卫国编,2006
(九)国防经济专业综合
《武警财务管理》,人民武警出版社,靳国庆主编,2008,第1版
《武警军需管理》,人民武警出版社,窦金社、张亚宁主编,2006,第1版
《武警后勤理论研究》,群众出版社,胡延川主编
(十)武警房地产管理
《武警房地产管理》,武警工程学院,姬海君主编,2009.6
(十一)军需装备工程与管理应用
《武警给养管理学新编》、人民武警出版社,张亚宁主编,2007
《武警被装管理学》,武警工程学院,窦金社、王刚编着,2005
《高技术与军需装备》,解放军出版社,盛四联主编,2005
⑺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 驱动之双轮是指什么
双轮驱动机制,主要用于国际金融的发展当中,它是指主权国家的行为通过两种途径影响世界经济,第一是国际贸易,第二是国际金融。
十九世纪末-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双轮共同主导世界经济,但国际金融所占份额较少;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70年代,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双轮并驾齐驱影响世界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超越了国际贸易,双轮的形态又一次发生变化。
⑻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 成员单位有哪些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有关成员等
http://ke.sogou.com/v66067801.htm?fromTitle=%E4%B8%AD%E5%A4%AE%E7%BD%91%E7%BB%9C%E5%AE%89%E5%85%A8%E4%B8%8E%E4%BF%A1%E6%81%AF%E5%8C%96%E9%A2%86%E5%AF%BC%E5%B0%8F%E7%BB%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