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网络安全的小知识
1. 使用微信时,允许“回复陌生人自动添加为朋友”的行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2. U盘里有重要资料,同事临时借用, 需要将U盘中的文件备份到电脑之后,使用杀毒软件提供的“文件粉碎”功能将文件粉碎,然后再借给同事更安全。
3. 你的 QQ 好友给你在 QQ 留言,说他最近通过网络兼职赚了不少钱,让你也去一个网站注册申请兼职。但你打开该网站后发现注册需要提交手机号码并发送验证短信。此时你需要多手段核实事情真实性之后,再决定是否提交手机需要号码和发送验证码。
4 在设定网上交易流程方面,一个好的电子商务网站必须做到不论购物流程在网站的内部操作多么复杂,其面对用户的界面必须是简单和操作方便的。
5 为了防御网络监听,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将信息加密的手段防御网络监听。
6 数据加密的基本功能包括:防止查看数据文件、防止数据被泄露、防止特权用户看私人数据。
7 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者采用匿名化技术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之后,使其无法识别出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向他人提供这些匿名化的数据必须经过被收集者的同意。
8 复合型防火墙是内部网与外部网的隔离点,起着监视和隔绝应用层通信流的作用,同时也常结合过滤器的功能。
9 关闭手机定位系统功能,必要时开启;在社交软件设置中增加好友验证功能,关闭“附近的人”和“所在位置”等功能。
10 网络运营者应当对其收集的用户信息严格保密,并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
11 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在网络上公布他人隐私;下载网络小说离线阅读;伪造、篡改个人信息;非法侵入他人电脑窃取资料的情形都已构成侵权。
12 网络购物越来越多,核实网站资质及网站联系方式的真伪;尽量到知名、权威的网上商城购物;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要轻信网上低价推销广告等措施可以防范网络购物的风险。
13 正规网站的首页都具有“红盾”图标和“ICP”编号,以文字链接的形式出现。
14 用搜索引擎搜索某家公司或网店,查看电话、地址、联系人、营业执照等证件之间内容是否相符,对网站的真实性进行核实。
15 在网上购物时最好尽量去在现实生活中信誉良好的公司所开设的网站或大型知名的有信用度和安全保障的购物网站购买所需的物品。
㈡ 网络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网络安全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的稳定、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其重要性,正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而变到越来越重要。“家门就是国门”,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㈢ 网络安全标准
法律分析:根据网络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其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被篡改、泄露、丢失、损毁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相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网络分为五个安全保护等级。
(一)第一级,一旦受到破坏会对相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一般网络。
(二)第二级,一旦受到破坏会对相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危害,但不危害国家安全的一般网络。
(三)第三级,一旦受到破坏会对相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会对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严重危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的重要网络。
(四)第四级,一旦受到破坏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危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特别重要网络。
(五)第五级,一旦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极其重要网络。
法律依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 第十五条 根据网络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其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被篡改、泄露、丢失、损毁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相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网络分为五个安全保护等级。
(一)第一级,一旦受到破坏会对相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一般网络。
(二)第二级,一旦受到破坏会对相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危害,但不危害国家安全的一般网络。
(三)第三级,一旦受到破坏会对相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会对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严重危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的重要网络。
(四)第四级,一旦受到破坏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危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特别重要网络。
(五)第五级,一旦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极其重要网络。
㈣ 关于网络安全有些什么法律
· 1991年6月4日国务院发布《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第三十条(五)未经软件着作权人或者其合法受让者的同意修改、翻译、注释其软件作品; (六)未经软件着作权人或者其合法受让者的同意复制或者部分复制其软件作品;
· 1994年2月18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第二十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停机整顿:
(一)违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
(二)违反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备案制度的;
(三)不按照规定时间报告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发生的案件的;
(四)接到公安机关要求改进安全状况的通知后,在限期内拒不改进的;
(五)有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其他行为的。
第二十三条 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以及其他有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或者未经许可出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对个人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1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除予以没收外,可以处以违法所得1至3倍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的规定,给国家、集体或者他人财产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1996年4月原邮电部颁布《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连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
第八条 接入单位负责对其接入网内用户的管理,并按照规定与用户签定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第九条 接入单位和用户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保密制度,并对所提供的信息内容负责。
第十条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利用计算机国际联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犯罪活动;不得利用计算机国际联网查阅,复制,制造和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妨碍社会治安和淫秽色情的信息;发现上述违法犯罪行为和有害信息,应及时向有关主管机关报告。
第十一条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利用计算机国际联网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和第十条,第十一条规定的,由邮电部或邮电管理局给予警告,撤消批准文件并通知公用电信企业停止其联网接续的处罚。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提请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1997年3月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五条 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八十六条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 1996年4月邮电部电信总局下发《关于加强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网络安全管理的通知》
· 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发布《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
(一)未经允许,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计算机信息网络资源的;
(二)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三)未经允许,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
(五)其他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
第七条 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第十三条 使用公用帐号的注册者应当加强对公用帐号的管理,建立帐号使用登记制度。用户帐号不得转借、转让。
第二十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有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所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个人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以并处一万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可以给予六个月以内停止联网、停机整顿的处罚,必要时可以建议原发证、审批机构吊销经营许可证或者取消联网资格;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㈤ 现在国家对网络安全,和网络准入有硬性要求吗
网络安全法出台后,对企业提高了准入门槛和运行安全能力要求,互联网企业对于内部终端的网络准入要有要求了,同时对与内部的终端的安全性也要有必要的检查和违规的控制,其宗旨是防止病毒和蠕虫等新兴黑客技术对企业安全造成危害,为企业建设一套网络安全体系。
网络准入控制,企业网络安全管控第一步,面对访客安全接入的问题,在结合企业中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分析之后,不少企业都选择了网络准入控制技术作为企业自身的安全管控方案。主要是对于每个员工包括访客等接入终端进行控制,只有合法身份和满足安全要求的客户机才允许接入网络。
只有安全终端才能接入内网,新形势下,需要对于接入网络的终端进行安全检查,可以对终端进行安全检查,只允许合规的终端接入对应权限的网络,拒绝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终端接入,同时还可以在网络上对该电脑隔离,并指引其进行安全修复。
应对这样的新形势,上讯信息的ETS对网络准入的建设有很好的解决方案,通过ETS构建起企业的准入门槛,有效解决新形势下的网络准入要求。同时ETS提供对于终端安全性的检查,帮助管理员构建起企业内部网络的准入控制“门”并且对于终端能够进行有效的安全性控制。
总的来说,网络安全法将提高互联网企业的网络准入门槛,对发展运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mein4006868531
㈥ 网络安全的五种属性是什么含义
(1)可用性
(2)机密性
(3)完整性
(4)可靠性
(5)不可抵赖性,也称为不可否认性
㈦ 网络安全的含义及特征
含义: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特征: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抵赖性。
保密性是指网络中的信息不被非授权实体(包括用户和进程等)获取与使用。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国家机密,也包括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商业机密和工作机密,还包括个人信息。
人们在应用网络时很自然地要求网络能提供保密性服务,而被保密的信息既包括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也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
主动防御走向市场:
主动防御的理念已经发展了一些年,但是从理论走向应用一直存在着多种阻碍。主动防御主要是通过分析并扫描指定程序或线程的行为,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判定是否属于危险程序或病毒,从而进行防御或者清除操作。
不过,从主动防御理念向产品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智能化问题。由于计算机是在一系列的规则下产生的,如何发现、判断、检测威胁并主动防御,成为主动防御理念走向市场的最大阻碍。
由于主动防御可以提升安全策略的执行效率,对企业推进网络安全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尽管其产品还不完善,但是随着未来几年技术的进步,以程序自动监控、程序自动分析、程序自动诊断为主要功能的主动防御型产品将与传统网络安全设备相结合。
尤其是随着技术的发展,高效准确地对病毒、蠕虫、木马等恶意攻击行为的主动防御产品将逐步发展成熟并推向市场,主动防御技术走向市场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㈧ 网络安全的措施有哪几点
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保护网络安全、保护应用服务安全和保护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各个方面都要结合考虑安全防护的物理安全、防火墙、信息安全、Web安全、媒体安全等等。
1、保护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为保护商务各方网络端系统之间通信过程的安全性。保证机密性、完整性、认证性和访问控制性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
2、保护应用安全。
保护应用安全,主要是针对特定应用(如Web服务器、网络支付专用软件系统)所建立的安全防护措施,它独立于网络的任何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虽然有些防护措施可能是网络安全业务的一种替代或重叠,如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在应用层上对网络支付结算信息包的加密,都通过IP层加密,但是许多应用还有自己的特定安全要求。
3、保护系统安全。
保护系统安全,是指从整体电子商务系统或网络支付系统的角度进行安全防护,它与网络系统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各种应用软件等互相关联。
(8)网络安全允许扩展阅读:
安全隐患
1、 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无控制机构的网络,黑客(Hacker)经常会侵入网络中的计算机系统,或窃取机密数据和盗用特权,或破坏重要数据,或使系统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直至瘫痪。
2、 Internet的数据传输是基于TCP/IP通信协议进行的,这些协议缺乏使传输过程中的信息不被窃取的安全措施。
3、 Internet上的通信业务多数使用Unix操作系统来支持,Unix操作系统中明显存在的安全脆弱性问题会直接影响安全服务。
4、在计算机上存储、传输和处理的电子信息,还没有像传统的邮件通信那样进行信封保护和签字盖章。信息的来源和去向是否真实,内容是否被改动,以及是否泄露等,在应用层支持的服务协议中是凭着君子协定来维系的。
5、电子邮件存在着被拆看、误投和伪造的可能性。使用电子邮件来传输重要机密信息会存在着很大的危险。
6、计算机病毒通过Internet的传播给上网用户带来极大的危害,病毒可以使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瘫痪、数据和文件丢失。在网络上传播病毒可以通过公共匿名FTP文件传送、也可以通过邮件和邮件的附加文件传播。
㈨ 网络安全机制包括些什么
网络安全机制包括接入管理、安全监视和安全恢复三个方面。
接入管理主要处理好身份管理和接入控制,以控制信息资源的使用;安全监视主要功能有安全报警设置以及检查跟踪;安全恢复主要是及时恢复因网络故障而丢失的信息。
接入或访问控制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它通过一组机制控制不同级别的主体对目标资源的不同授权访问,在对主体认证之后实施网络资源的安全管理使用。
网络安全的类型
(1)系统安全
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它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为系统的崩溃和损坏而对系统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消息造成破坏和损失。避免由于电磁泄翻,产生信息泄露,干扰他人或受他人干扰。
(2)网络信息安全
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踩。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等。
(3)信息传播安全
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即信息传播后果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产生的后果,避免公用网络上自由传输的信息失控。
(4)信息内容安全
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它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攻击者利用系统的安全漏洞进行窃听、冒充、诈骗等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其本质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㈩ 网络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网络安全(Cyber Security)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1]
2020年4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共12个部门联合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于2020年6月1日起实施[2]。2021年2月,评选为2020年中国网络安全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