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军队网络安全资质
扩展阅读
网络安全法监控主任责任 2025-07-05 16:29:00
世界上首个计算机网络 2025-07-05 14:15:44
电脑一扯就黑屏怎么办 2025-07-05 12:42:54

军队网络安全资质

发布时间: 2023-03-03 01:39:39

‘壹’ 军事网络的安全保护适用网络安全法吗

适用

军事网络的安全保护适用网络安全法。

因为网络安全法的适用范围不仅仅包括社会网络,军队内部使用的网络同样适用,基本上涵盖了所有从事IT类的单位、用户、主管单位以及个人。

因为网络安全法就是通过各项技术和管理措施,才能使网络系统正常的运行,从而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所以军事网络的安全保护适用网络安全法。

(一)网络,是指由计算机或者其他信息终端及相关设备组成的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传输、交换、处理的系统。

(二)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攻击、侵入、干扰、破坏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网络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的状态,以及保障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三)网络运营者,是指网络的所有者、管理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

(四)网络数据,是指通过网络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和产生的各种电子数据。

(五)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

第七十七条 存储、处理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网络的运行安全保护,除应当遵守本法外,还应当遵守保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七十八条 军事网络的安全保护,由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规定。

‘贰’ 部队不以军人身份上互联网十条禁令,是什么

1、严禁涉密计算机联接互联网。

2、严禁私人计算机联接涉密网。

3、严禁涉密移动载体存储私人信息。

4、严禁私人移动载体存储涉密信息。

5、严禁存储或曾经存储过涉密信息的移动载体联接互联网。

6、严禁在联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存储、处理或传递涉密信息。

7、严禁计算机在涉密网和互联网之间交叉联接。

8、严禁移动载体在涉密计算机和联接互联网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

9、严禁私人手机、数码相机、播放器等电子设备联接涉密计算机。

10、严禁以军人身份在互联网上开设博客、聊天交友、应聘求职。



(2)军队网络安全资质扩展阅读

计算机的使用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对计算机及软件安装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定期核查;

2、设置开机口令,长度不得少于8个字符,并定期更换,防止口令被盗;

3、安装防病毒等安全防护软件,并及时进行升级;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程序;

4、不得安装、运行、使用与工作无关的软件;

5、严禁同一计算机既上互联网又处理涉密信息;

6、严禁使用含有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设备处理涉密信息;

7、严禁将涉密计算机带到与工作无关的场所。

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实行登记管理;

2、移动存储设备不得在涉密信息系统和非涉密信息系统间交叉使用,涉密移动存储设备不得在非涉密信息系统中使用;

3、移动存储设备在接入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之前,应当查杀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

4、鼓励采用密码技术等对移动存储设备中的信息进行保护;

5、严禁将涉密存储设备带到与工作无关的场所。

数据复制操作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将互联网上的信息复制到处理内部信息的系统时,应当采取严格的技术防护措施,查杀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严防病毒等传播;

2、严格限制从互联网向涉密信息系统复制数据。确需复制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保密标准执行;

3、不得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从涉密计算机向非涉密计算机复制数据。确需复制的,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防止泄密;

4、复制和传递涉密电子文档,应当严格按照复制和传递同等密级纸质文件的有关规定办理。

‘叁’ 等保保护分为几级企业如何定级

等保测评分为五个级别,从一到五级别逐渐升高。等级越高,说明信息系统重要性越高。一般企业项目多为等保二级、三级。对网络安全有特定高要求的军工、电力、金融等单位应符合等保三级或等保四级;等保一级和等保五级(涉密)由于安全性太低或太高,单位或组织少有涉及。

等保2.0时代,等保测评中的定级对象级别必须经过专家评审和主管部门审核。定级流程为:确定定级对象→初步确定等级→主管部门审核→专家评审→公安机关备案审查(最终确定等级)。

建议运营使用单位或者其主管部门应当选择符合资质要求的第三方测评机构,比如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推荐测评机构-时代新威(推荐理由:1、一站式等级保护服务专家,省时省心2、做过大量各行业等保测评案例。3、从事网络安全18年),依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等技术标准,定期对等级保护对象开展等级测评。第三级定级对象应当每年进行一次等级测评工作,第四级定级对象应当每半年进行一次等级测评工作,第五级定级对象应当依据特殊安全需求进行等级测评。

‘肆’ 什么是信息安全技术部队招收此类专业的士官从事什么工作

信息安全技术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技术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当今流行的信息安全设置、安全漏洞、防火墙的策略与实现、黑客原理与防范,以便能够使学生胜任信息系统的实现、运行、管理与维护等相关的工作。

信息安全技术专业
宽带网已深入生活,对社会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安全随之也越发显得重要。各行业迫切需要从事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培养熟练掌握网络设备的安装、管理和维护,能分析企业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漏洞、及时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并能够根据企事业单位业务特点设计制作安全的电子商务/政务网站的专业人员。从事信息安全产品销售与推广、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政务安全设计、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测试等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TCP/IP协议、信息安全技术基础、密码学基础、信息安全产品及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SQL数据库安全设计、ASP.NET程序设计(Web安全)、计算机系统安全、Web编程技术等。

和电脑有关的工作塞

‘伍’ 军事网络的安全保护适用网络安全法吗

军事网络的安全保护是适用网络安全法的,网络安全法就是通过各项技术和管理措施,才能使网络系统正常的运行,从而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所以军事网络的安全保护适用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的适用范围不仅仅是包括社会网络,军队内部使用的网络同样适用,但军事网络安全保护具体要求由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规定。由于肯定是涉及国家安全和机密的,因此军事网络的特别保护方式、职责、要求我们是了解不到的,肯定会比民用网络保护要求高很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律。《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法律重器,是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网络安全法》将近年来一些成熟的好做法制度化,并为将来可能的制度创新做了原则性规定,为网络安全工作提供切实法律保障。
法律依据
根据《网络安全法》第七十八条,军事网络的安全保护,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规定。

‘陆’ 军事网络安全防护与互联网网络安全防护的区别在哪里

区别在于内部和公共。
就是相互隔离(物理隔离)的网络,内部网仅内部使用,其他人无法访问,internet中的电脑随便你有多大本事也访问不了。
军事网络的安全保护适用网络安全法。
因为网络安全法的适用范围不仅仅包括社会网络,军队内部使用的网络同样适用,基本上涵盖了所有从事IT类的单位、用户、主管单位以及个人。
网络安全法就是通过各项技术和管理措施,才能使网络系统正常的运行,从而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所以军事网络的安全保护适用网络安全法。

‘柒’ 信息安全认证的认证资质

1、华依防火墙认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
<<军用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
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
<<国家信息安全认证>>
国家保密局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
<<软件企业认定证书>><<软件产品登记证书>>
2、网络安全物理隔离产品认证
国家保密局监制
公安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认证
3、军队密码和安全产品认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
<<军用信息安全产品认证证书>>
4、涉密网络的系统集成认证
国家保密局
<<涉密网络的系统集成认证>>  组织应建立符合BS7799-2标准要求的文件化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在申请认证之前应完成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并保证体系的有效、充分运行三个月以上;
 组织应向认证机构提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充分信息,对于多现场应说明各现场的认证范围、地址及人员分布等情况,认证机构将以抽样的方式对多现场进行审核;
 组织如要求,可向认证机构提出预审核的申请;
 认证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文件审核,文件审核可在组织现场或非现场进行;第二阶段现场审核;
 获得认证后每年进行一次监督;
 当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出现变化,或出现影响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符合性的重大变动时,应及时通知认证中心;认证中心将视情况进行监督审核、换证审核或复审以保持证书的有效性; 依据国家信息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认证认可条例》及实施规则,在指定的业务范围内,对信息安全产品实施认证,并开展信息安全有关的管理体系认证和人员培训、技术研发等工作。具体包括:
1、在信息安全领域开展产品、管理体系等认证工作;
2、对认证及与认证有关的检测、检查、评价人员进行认证标准、程序及相关要求的培训;
3、对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机构、人员进行资质培训、注册;
4、开展信息安全认证、检测技术研究工作;
5、依据法律、法规及授权从事其他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