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互联网安全术语
ssl协议:
什么是SSl安全协议?
SSL安全协议最初是由Netscape Communication公司设计开发的,又叫“安全套接层(Secure Sockets Layer)协议”,主要用于提高应用程序之间数据的安全系数。SSL协议的整个概念可以被总结为:一个保证任何安装了安全套接字的客户和服务器间事务安全的协议,它涉及所有TC/IP应用程序。
SSL安全协议主要提供三方面的服务:
·用户和服务器的合法性认证
认证用户和服务器的合法性,使得它们能够确信数据将被发送到正确的客户机和服务器上。客户机和服务器都是有各自的识别号,这些识别号由公开密钥进行编号,为了验证用户是否合法,安全套接层协议要求在握手交换数据时进行数字认证,以此来确保用户的合法性。
·加密数据以隐藏被传送的数据
安全套接层协议所采用的加密技术既有对称密钥技术,也有公开密钥技术。在客户机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换之前,交换SSL初始握手信息,在SSL握手情息中采用了各种加密技术对其加密,以保证其机密性和数据的完整性,并且用数字证书进行鉴别,这样就可以防止非法用户进行破译。
·保护数据的完整性
安全套接层协议采用Hash函数和机密共享的方法来提供信息的完整性服务,建立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安全通道,使所有经过安全套接层协议处理的业务在传输过程中能全部完整准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
安全套接层协议是一个保证计算机通信安全的协议,对通信对话过程进行安全保护,其实现过程主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
(1)接通阶段:客户机通过网络向服务器打招呼,服务器回应;
(2)密码交换阶段: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交换双方认可的密码,一般选用RSA密码算法,也有的选用Diffie-Hellmanf和Fortezza-KEA密码算法;
(3)会谈密码阶段:客户机器与服务器间产生彼此交谈的会谈密码;
(4)检验阶段:客户机检验服务器取得的密码;
(5)客户认证阶段:服务器验证客户机的可信度;
(6)结束阶段: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相互交换结束的信息。
当上述动作完成之后,两者间的资料传送就会加密,另外一方收到资料后,再将编码资料还原。即使盗窃者在网络上取得编码后的资料,如果没有原先编制的密码算法,也不能获得可读的有用资料。
发送时信息用对称密钥加密,对称密钥用非对称算法加密,再把两个包绑在一起传送过去。
接收的过程与发送正好相反,先打开有对称密钥的加密包,再用对称密钥解密。
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由于有银行参与,按照SSL协议,客户的购买信息首先发往商家,商家再将信息转发银行,银行验证客户信息的合法性后,通知商家付款成功,商家再通知客户购买成功,并将商品寄送客户。
ssl代理就是支持这个协议的代理,只有这样的代理才能访问ssl的网站,比如hxxps:webmail.yale.e
TLS是传输层安全协议。 它实际上是SSL3.1,在1996年提交到IETF标准委员会替换控制的。即将发行。
什么是PCT?
从名称上可以看出,专利合作条约是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自采用巴黎公约以来,它被认为是该领域进行国际合作最具有意义的进步标志。但是,它主要涉及专利申请的提交,检索及审查以及其中包括的技术信息的传播的合作性和合理性的一个条约。PCT不对“国际专利授权”:授予专利的任务和责任仍然只能由寻求专利保护的各个国家的专利局或行使其职权的机构掌握(指定局)。PCT并非与巴黎公约竞争,事实上是其补充。的确,它是在巴黎公约下只对巴黎公约成员国开放的一个特殊协议。
2. 常用网络安全词汇中英文对照(D)
在网络安全领域中,术语的准确理解和应用至关重要。以下是常用的一些词汇及其英文对照:
损害评估 (Damage Assessment) 用于评估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程度。
数据 (Data) 是网络安全中的核心元素,涉及信息的存储和传输。
数据融合 (Data Aggregation) 是将多个数据源信息合并,提升分析的准确性。
数据资产 (Data Asset) 指组织的重要数据资源,需要有效管理和保护。
数据认证 (Data Authentication) 确保数据的来源和完整性,防止假冒。
数据分组 (Data Block) 将数据分割成便于处理的单元。
数据中心恢复 (Data Center Recovery) 在灾难后恢复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数据聚类 (Data Clustering) 是对数据进行分类,以便于分析和管理。
数据复杂度 (Data Complexity) 描述数据结构的复杂程度,影响处理效率。
数据元 (Data Element) 数据的基本组成单元,如字节或字符。
数据封装机制 (Data Encapsulation Mechanism) 用于保护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数据加密算法 (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 DEA) 用于加密和解密数据以确保隐私。
数据加密标准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DES) 早期的加密算法,已被更安全的算法取代。
数据流控制 (Data Flow Control) 管理数据在系统中的传输,防止数据溢出或丢失。
数据完整性 (Data Integrity) 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或破坏。
数据丢失防护 (Data Loss Prevention, DLP) 防止敏感数据的意外泄露或非法获取。
数据密钥 (Data Key) 加密和解密数据所使用的专用密钥。
数据丢失 (Data Loss) 数据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意外的丢失。
数据屏蔽 (Data Masking) 保护敏感信息,仅显示部分数据以保证隐私。
数据来源认证 (Data Origin Authentication) 确保数据来自可信赖的源头。
数据残留 (Data Remanence) 数据在物理媒介上即使删除后可能仍存在的痕迹。
数据密封 (Data Seal) 对数据进行加密,使其难以被非授权访问。
数据安全 (Data Security) 保护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修改或破坏。
数据传输设备 (Data Transfer Device, DTD) 用于数据传输的硬件或软件工具。
Davies Attack (Davies Attack) 一种针对密码系统的特定攻击手段。
直流网络 (DC Network) 电力系统中的直流部分,常用于信息安全相关应用。
DCRA (Decisional Composite Resiosity Assumption) 一种密码学假设,用于某些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分析。
动态数据认证 (DDA) 随机化认证过程,确保数据在实时环境下的安全性。
DDH (Decisional Diffie-Hellman) Assumption 一种密码学假设,用于密钥交换协议。
De Bruijn 图形 (De Bruijn Graph) 一种数学结构,常用于密码学和数据压缩。
De Bruijn 序列 (De Bruijn Sequence) 一种特殊的数字序列,具有特定的循环性质。
De Viaris Attack (De Viaris Attack) 另一种密码攻击策略,针对特定加密算法。
此外,还有其他技术如解密、加密算法、认证方法、安全策略和设备管理等,这些都是网络安全领域不可或缺的概念。
3. 网络安全中英文术语大全
以下是一些网络安全领域的关键中英文术语及其解释:
1. 攻击相关 高级持久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 警报:关于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威胁的警告通知 攻击特征:有助于识别和关联攻击模式的特征性模式 攻击者:试图更改、破坏、窃取或禁用计算机系统上保存信息的恶意角色 蛮力攻击:使用计算能力自动输入大量数字组合以发现密码并获取访问权限的攻击 字典攻击:使用已知的词典单词、短语或常用密码尝试访问信息系统 下载攻击:未经授权在设备上安装恶意软件或病毒 中间人攻击:网络罪犯将自己置于受害者和受害者试图访问的网站之间,以获取正在传输的信息或对其进行更改 渗透测试:旨在探查和暴露信息系统中的安全性弱点以便对其进行修复的测试
2. 防御与保护 防毒软件:用于检测和清除恶意代码、恶意软件等网络安全威胁的软件 认证方式:验证用户、进程或设备身份或其他属性的过程 行为监控:观察用户、信息系统和流程活动,用于根据组织政策、规则、基准、阈值和趋势进行活动监控 黑名单:阻止、拒绝特权或访问特定用户、设备的列表 蓝队:模拟网络安全攻击中的防御小组 防火墙功能:网络或设备周围的虚拟边界,用于保护网络或设备免受不必要的访问 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与防御:查找并帮助防止公司网络上恶意活动的硬件或软件 补丁管理:获取、测试和安装网络及其系统中的软件补丁的活动 打补丁:将更新应用于固件或软件,以提高安全性或增强性能 代理服务器:介于计算机和互联网之间的网络,用于通过阻止攻击者直接访问计算机或专用网络来增强网络安全性
3. 数据与隐私 数据泄露:未经授权的移动或泄露信息 数据的完整性:保持数据完整、完整性和可信度的质量 资料遗失:不再存在的数据 防止数据丢失:防止敏感数据通过安全边界的安全策略和相关程序 数据安全:为保护机密数据并防止其被意外或故意泄露、破坏、修改或破坏而采取的措施 个人身份信息:可以识别个人的数据 渗出:未经授权从系统传输信息
4. 其他术语 证书:数字形式的数字身份验证 密码:加密和解密数据的算法 计算机事件响应小组:专注于网络安全漏洞的调查人员团队 计算机网络防御:为保护信息系统和网络免受网络攻击和入侵而采取的措施 编码:使用代码将纯文本转换为密文 加密:使用密码来保护信息 解密:将编码文本转换为原始形式的过程 道德黑客:出于合法目的使用黑客技术 利用:利用信息系统漏洞的行为 漏洞利用工具:用于发现并利用软件漏洞的计算机程序 黑客:闯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人 散列:使用数学算法伪装数据 蜜罐:诱骗系统或网络,用于吸引潜在的攻击者 事件:任何违反系统或服务安全规则的行为 事件响应计划:在发生网络事件时要采取的预定行动计划 指示符:表示可能已经发生或正在进行网络事件的信号 工业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工业过程或基础设施资产的信息系统 IP欺骗:攻击者提供虚假IP地址的策略 键:用于加密和解密密文的数值 逻辑炸弹:当满足一组秘密指令时执行的恶意代码 宏病毒:使用文档应用程序的宏编程功能执行不当行为的恶意代码 恶意代码:专为邪恶设计的程序代码 恶意软件:任何可能对组织或个人造成不利影响的病毒、特洛伊木马、蠕虫、代码或内容 数据包嗅探器:用于监视和记录网络流量的软件 被动攻击:试图获取机密信息但不尝试更改数据的攻击 密码嗅探:通过监视或监听网络流量来检索密码数据的技术 有效载荷:恶意软件元素执行恶意操作的部分 勒索软件:对PC或移动设备上的所有数据进行加密并阻止数据所有者访问的恶意软件 红队:模仿潜在对手对企业网络安全状况的攻击或利用能力的团体 冗余:在系统、子系统、资产或过程中发生故障或丢失时,保持一定程度的整体功能的其他或替代系统、子系统 带上自己的设备:组织允许员工使用个人设备进行工作目的的策略或政策 违反:未经授权访问数据、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的行为 网络基础:英国政府支持的自我评估证书 网络攻击:故意和恶意尝试通过网络手段破坏、破坏或访问计算机系统、网络或设备 网络事件:违反系统或服务的安全策略 网络安全:针对电子和计算机网络、程序和数据的保护 静止数据:持久存储中的数据 证书:验证用户身份的信息 跨站点脚本:在Web应用程序中发现的软件漏洞 密码学:编码研究,使用代码/密码/数学技术保护数据 拒绝服务:通过使服务超载请求来阻止信息系统服务或资源的授权使用或损害访问的网络攻击类型 分布式拒绝服务:多个系统执行攻击,使服务不堪重负的拒绝服务技术 电子战:利用无线电波或激光等能量破坏或破坏敌人的电子设备 道德黑客:出于合法目的使用黑客技术的专业人员 道德黑客行为:识别和测试网络安全漏洞的合法行为
这些术语涵盖了网络安全领域的多个方面,包括攻击与防御技术、数据保护与隐私、以及其他相关概念。
4. 一些常见网络安全术语
黑帽:非法黑客,为经济利益而攻击网络,破坏数据,使其无法供授权用户使用。
后门:计算机系统中的隐蔽管道,绕过登录和密码保护,使数据保护几乎无效。
蛮力攻击:黑客密集搜索系统中的每个可能密码,破坏安全并获取计算机访问权限。
Doxing:通过在线获取详细信息,发现并发布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
灰色帽子:执行黑客攻击,但不是出于个人或经济目的。例如,作为政治抗议的一部分,黑客使组织的政策或官方观点显得尴尬或羞辱。
IP:互联网协议地址,标识计算机,用于识别使用设备的人、跟踪活动或显示位置。
按键记录:跟踪计算机用户按键,黑客记录登录代码和密码以系统。
恶意软件:旨在控制或窃取计算机数据的程序。
网络钓鱼:通过发送看似来自真正人或组织的电子邮件,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如密码、银行详细信息和信用卡信息。
欺骗:修改电子邮件,使其看似来自其他地方,提供虚假指令,威胁数据安全。
间谍软件:编程在计算机上不被察觉,悄悄发送数据给黑客的“恶意软件”。
捕鲸:针对组织高层管理层的网络钓鱼攻击,追求经济利益或更多地参与政治活动。用于收集敏感或尴尬信息。
白帽:黑客将技能用于社会福利,或通过揭露IT系统中的漏洞帮助组织。与黑帽相对。
漏洞:信息系统中的软件、硬件或通信协议存在的缺陷或不适当配置,使攻击者未授权访问或破坏系统,导致面临安全风险。常见漏洞包括SQL注入、弱口令、远程命令执行等。
恶意程序:旨在控制或窃取数据的程序。
病毒与木马区别:(未详细解释,略过)
蜜罐:通过布置诱饵主机、网络服务或信息,诱导攻击者实施攻击,捕获和分析攻击行为,了解攻击工具、方法、意图和动机。
暗网:深网的一个子集,用于交换信息、舆论等。
免杀:躲避杀毒软件扫描,使杀毒软件无效。促进技术进步与思想飞跃。
APT攻击:高级持续性威胁,利用先进攻击手段对特定目标进行长期持续性网络攻击。
Exploit/POC:漏洞利用程序和漏洞证明。
内网渗透:深入内部网络以获取数据或控制。
社会心理学:通过合法交流影响他人心理,收集信息或入侵计算机系统的行为。
谷歌黑客:使用搜索引擎定位互联网安全隐患和易攻击点,收集信息或进行渗透。
脱库: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网站数据库、会员信息或所需信息。
提权:从普通用户提升为管理员权限。
0(零)day攻击:计算机领域的攻击方式,利用未补丁的安全漏洞进行攻击,威胁网络安全。
旁站/C段:(未详细解释,略过)
链接:cnblogs.com/tutougold/p...(版权所有声明,删除引用)
公号【网络安全资源库】:网络安全工程师学习平台,提供各种资源。
5. 网络安全安全领域最容易搞混的四个名词:Network网络安全、Cyber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安全
网络安全领域中,Network网络安全、Cyber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这四个名词的区别如下:
Network网络安全:
- 关注点:主要关注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包括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数据传输。
- 目标:防止黑客入侵、病毒传播等威胁,确保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 狭义与广义:狭义上侧重于网络传输安全,广义上涵盖整个网络系统保护。
Cyber网络安全:
- 范围:比Network网络安全更为广泛,扩展到网络空间的各个层面。
- 目标:保护网络系统和设备免受任何未经授权的访问,通过监控网络流量和实施安全措施确保系统整体安全。
数据安全:
- 重点:保护存储和处理中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机密性和可用性。
- 环节:涉及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等各个环节,依赖加密技术和安全体系来保证数据安全。
信息安全:
- 范围:涵盖以上所有内容,是对信息和信息系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
- 目标: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和破坏,确保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总结:Network网络安全是Cyber网络安全的一部分,而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则独立于网络安全之外,但又有交叉。理解这些术语的区别对于深入掌握网络安全领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