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遵守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十二条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
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1)网络安全法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是扩展阅读:
国家坚持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
任何个人和组织有权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向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作出处理;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Ⅱ 网络安全法由哪个部门负责
法律主观:
随着中国步入全面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带来的挑战。《网络安全法》的实施,就像一把保护伞,为互联网领域提供了法律支持。特别是对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在网络安全管理中,对于违反《网络安全法》的行为的处罚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严格的惩罚措施,才能为网络安全提供坚实的支持。
一、法律责任的法条规定
1. 网络运营者如果未履行《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由相关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如果导致危害网络安全等后果,将被罚款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主管人员将被罚款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2. 违反《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有设置恶意程序、未采取补救措施或未告知用户等行为,将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如果导致危害网络安全等后果,将被罚款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主管人员将被罚款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3. 网络运营者如果未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或对未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服务,将被责令改正;如果情节严重,将被罚款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并可能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等,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被罚款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4. 违反《网络安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开展网络安全认证、检测、风险评估等活动,或发布网络安全信息,将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如果导致严重后果,将被罚款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并可能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等,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被罚款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5. 违反《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或提供相关技术和帮助,将被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可能被罚款五万元以下或十五万元以下,单位将被罚款十万元以下,并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
二、《网络安全法》与《国家安全法》的关系
1. 《国家安全法》中设置了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的专门条款,强调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2. 《国家安全法》规定了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的制度和机制,对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技术、项目等进行审查。
3. 《网络安全法》建立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服务的安全审查制度,确保国家安全。
4. 《网络安全法》和《国家安全法》在法律位阶上相同,都旨在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5. 《网络安全法》的立法宗旨是保障网络安全,推动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法律客观:
《网络安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在提供服务时,应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国家推动网络可信身份战略,支持研究开发安全、方便的电子身份认证技术,推动不同电子身份认证之间的互认。
《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加强对其用户发布信息的的管理,发现违法信息应立即停止传输,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Ⅲ 国家哪个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
法律依据:《网络安全法》第八条提出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
理工作。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其他有关机关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网
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职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而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
年11月7日发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我国的网络安全法制化水平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还较为落后,限制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网络安全合作和参与国际网络空间安全治理。很多国家
的和行业组织在评估网络安全状况时,都明确指出中国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和保护能力,因此
都不愿意和中国政策对等合作交流,限制中国代表参与相关的规则制定。
Ⅳ 网监局和网信办有什么关系
网监局和网信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中央网信办的职能上。中央网信办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统筹协调网信事业的发展。其中,网络执法与监督局(执法监督局)是中央网信办的一部分,负责持续加大网络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因此,网监局作为网信办的一部分,是执行网络执法和监督职能的机构,旨在支持数字经济做大做强,引导平台企业合法合规发展,并努力从源头上来解决问题。
公安局网络监管大队职责:
1、组织、协调、指导和参与对计算机及互联网违法犯罪案件的侦察、查处工作,收集犯罪证据,对犯罪案件的证据进行技术鉴定;
2、负责指导、组织实施公共信息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的安全管理、监察和保护等工作;
3、负责组织、指导和参与对计算机信息泄露、计算机病毒传播及其它计算机灾害事故的防范、处置工作;
综上所述,网监局和网信办有区别,网监局作为网信办的一部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五十条
国家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网络信息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要求网络运营者停止传输,釆取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对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上述信息,应当通知有关机构釆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阻断传播。
Ⅳ 国家什么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1. 网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制定旨在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该法律于2016年11月7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并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第八条的规定,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和其他有关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照该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3.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网络安全保护和监督管理职责,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这意味着这些部门在网络安全领域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确保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