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云上网络安全保障
扩展阅读
怎么优化企业网站 2025-07-05 08:16:06
网络共享关闭域 2025-07-05 08:11:42

云上网络安全保障

发布时间: 2022-04-17 11:24:26

‘壹’ 企业上云应该如何保障安全

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合理的上云方案。
其次,企业要构建一个安全的云计算环境,方法如下:
1. 获得可视性
企业需要一种方法来了解其环境以确保其安全。云计算可以降低企业实施高端工具的障碍,如安全仪表板和趋势分析。ServerCentral Turing Group首席信息安全官Thomas Johnson表示,有许多系统可以为内部企业系统提供可视性,但基于云计算的产品的集成性使这更容易,也相对便宜。
2. 构建身份访问与管理(IAM)
内容协作平台Egnyte公司联合创始人、运营副总裁兼首席安全官Kris Lahiri说,主要的云计算提供商突出了身份访问与管理(IAM)、治理以及其他安全工具和教程,以帮助客户将他们的旅程映射到云端。他说,“许多这些颇佳实践,如管理加密密钥或连续扫描云计算资源,以前都难以实现。”
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云计算需要基于身份访问与管理(IAM)的新安全范例来替换内部的外围安全工具,例如防火墙和VPN。随着企业将业务迁移到云端,他们须通过身份访问与管理(IAM)规则制定核心组织策略,以便创建更好的整体安全状况。
3. 进行小型审计
当应用程序和数据移动到云端以识别潜在的安全漏洞时,评估它们的生命周期是很重要的。数字转型咨询机构Step5公司的合伙人David McPherson说,企业应该进行一次小型审计,以充分了解与云计算相关流程相关的安全性。需要了解的重要信息包括:
①数据位置:了解数据的托管位置、使用的服务以及对该数据负责的人员;
②添加服务:确定谁正在添加和扩展服务。此外,找出谁可以添加服务,并检查添加的条款;
③离开条款:查看离开服务条款,了解当企业决定退出云端时会发生什么
4. 减少人为错误的影响
人工智能相机平台Umbo Computer Vision公司基础设施负责人Chun Cheng Liu表示,人工错误是导致云计算安全性降低的很大风险。在业务方面,这意味着确保企业员工了解较新的安全程序,并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无论员工在企业中的角色如何,这降低了导致安全漏洞错误的可能性。
例如,Umbo公司创建了一个安全门户,可以在员工入职时对其进行安全策略和实践培训。“每个成员都会在入职之后进行安全培训,以便在事情发生变化时可以有效应对。”
至于云上安全的话,一般都需要配备相应的程序,从防火墙和入侵防护到数据丢失防护和基于机器学习的Rootkit检测。

‘贰’ 公有云如何保证安全

公有云是网络的延伸。虽然很可能您的云服务提供商的基础设施非常安全,但保护您的应用程序和云中的数据实际上是您的职责。当面临一系列的安全挑战时,选择一个云安全产品,来全方位保护公有云安全才是明智之举,而云帮手是你更好的选择。
云帮手为了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较好的执行,在每个层级上都有相应的机制来处理,称为:“端+云+服务”方案。
端就是安全防护端,由部署在传统物理服务器,或者各类公有云(阿里云、腾讯云、AWS)和私有云平台上的网络安全防护、应用安全防护、系统安全防护所组成的联动防御体系构成。这一层的任务是堵住事先已经发现的漏洞,从根源上避免攻击行为的发生。
云则是云端大数据分析平台。正如前文所述,有些攻击是不按“旧套路”来的,所以会被端放过,这个时候就要依赖云平台结合大数据分析出来数据,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用户告警。云的另一个好处是,一个端发现问题,所有其他的端都会得到更新,这样所有服务器的安全系数都得到了提高。服务则是云帮手提供的7*24小时服务。网络攻击追根究底还是人和人的对抗,万一有极少数的攻击突破了前两层的穷追猛打,等待着他们的还有安全专家的最终围剿

‘叁’ 云计算时代信息数据安全如何保障

信息安全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保护用户数据和信息安全。当向云计算过渡时,传统的数据安全方法将遭到云模式架构的挑战。弹性、多租户、新的物理和逻辑架构,以及抽象的控制需要新的数据安全策略。
数据与信息安全的具体防护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安全隔离
为实现不同用户间数据信息的隔离,可根据应用具体需求,采用物理隔离、虚拟化和Multi-tenancy等方案实现不同租户之间数据和配置信息的安全隔离,以保护每个租户数据的安全与隐私。
2.数据访问控制
在数据的访问控制方面,可通过采用基于身份认证的权限控制方式,进行实时的身份监控、权限认证和证书检查,防止用户间的非法越权访问。如可采用默认“denyall”的访问控制策略,仅在有数据访问需求时才显性打开对应的端口或开启相关访问策略。在虚拟应用环境下,可设置虚拟环境下的逻辑边界安全访问控制策略,如通过加载虚拟防火墙等方式实现虚拟机间、虚拟机组内部精细化的数据访问控制策略。
3.数据加密存储
对数据进行加密是实现数据保护的一个重要方法,即使该数据被人非法窃取,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一堆乱码,而无法知道具体的信息内容。在加密算法选择方面,应选择加密性能较高的对称加密算法,如AES、3DES等国际通用算法,或我国国有商密算法SCB2等。在加密密钥管理方面,应采用集中化的用户密钥管理与分发机制,实现对用户信息存储的高效安全管理与维护。对云存储类服务,云计算系统应支持提供加密服务,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被他人非法窥探;对于虚拟机等服务,则建议用户对重要的用户数据在上传、存储前自行进行加密。
4.数据加密传输
在云计算应用环境下,数据的网络传输不可避免,因此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也很重要。数据传输加密可以选择在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等层面实现,采用网络传输加密技术保证网络传输数据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对于管理信息加密传输,可采用SSH、SSL等方式为云计算系统内部的维护管理提供数据加密通道,保障维护管理信息安全。对于用户数据加密传输,可采用IPSecVPN、SSL等VPN技术提高用户数据的网络传输安全性。
5.数据备份与恢复
不论数据存放在何处,用户都应该慎重考虑数据丢失风险,为应对突发的云计算平台的系统性故障或灾难事件,对数据进行备份及进行快速恢复十分重要。如在虚拟化环境下,应能支持基于磁盘的备份与恢复,实现快速的虚拟机恢复,应支持文件级完整与增量备份,保存增量更改以提高备份效率。
6.剩余信息保护
由于用户数据在云计算平台中是共享存储的,今天分配给某一用户的存储空间,明天可能分配给另外一个用户,因此需要做好剩余信息的保护措施。所以要求云计算系统在将存储资源重分配给新的用户之前,必须进行完整的数据擦除,在对存储的用户文件/对象删除后,对对应的存储区进行完整的数据擦除或标识为只写(只能被新的数据覆写),防止被非法恶意恢复。

‘肆’ 现在企业都上云了,数据在云上的安全问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如何保证安全

1,首先云裳的数据是不安全的;
2,放在云裳的数据是可以共享的、一般的、可以对外公布的非保密数据;
3,云端存储也会崩溃(网络瘫痪或拥挤、服务器损坏等);
4,对方可能突然收费;
因此,非系统性的、零散的、非保密的数据可以放在云端。

‘伍’ 小鸟云的云主机,网络有什么安全保障体制

小鸟云提供网络和安全防护,时刻保障您拥有高效、快速、安全对外服务能力。

网络环境

小鸟云全线网络皆为BGP多线网络,其中包括动态BGP和静态BGP。动态BGP主要优势能屏蔽网络故障,即当网络出现故障时,动态BGP可根据设定的寻路协议第一时间自动优化网络结构,以保持客户使用的网络持续稳定、高效,从而达到快速解决故障的目的。

网络带宽说明

  • 小鸟云提供动态/静态BGP网络。

  • 所有可用区域网络带宽范围为1Mbps ~ 300Mbps。

‘陆’ 上云之后的安全问题如何解决

我国云计算从无到有,已发展成为千亿市场规模。伴随企业用云的普及,云上应用增加、数据增多、云成本过高、闲置资源浪费、用云多元化和复杂化等新问题浮现,企业如何保证上云后的安全问题?或许除了耗费大量财力,人力招聘相关人才,也可以借助第三方服务公司之手保障公司的云安全。

比如新钛云服这个公司,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安全有效的混合云管理平台,还可以为企业提供云环境下的网络和应用架构安全规划,并可结合漏洞扫描工具和专业人员渗透测试经验,为企业挖掘和修复云资产存在的系统、应用和业务逻辑漏洞,同时,还为企业公有云环境下的信息系统等级保护需求,提供一站式贴身服务。

面对勒索病毒攻击、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不足、主机和容器安全等诸多安全问题,新钛云服拥有成熟的安全解决方案为大家解决云安全难题。

‘柒’ 华云为企业上云后如何保证安全

随着业务云化的加速,安全风险亦随之增加, 一项调查数据表明:49%的CIO和企业认为,影响他们上云的主要原因是担心数据的丢失和泄漏,59%的人认为,传统的网络安全工具在云端具有局限性。华云构建了全面的安全防护体系,自主研发了多种安全技术,如云安全防护架构、云主机安全防护、入侵防御系统、安全密匙、数据库安全服务、Web应用防火墙、VPN安全接入、流量隔离DDoS高防服务、IPS、VCPU内存等。华云对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技术安全,应用安全都有全方位的保护,为政务、轨交、园区等行业构筑了坚不可摧的壁垒。

‘捌’ 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应做哪些基本安全建设

你好,在传统计算形式中,运营、使用单位承担从设备到应用全部的安全责任。但在云计算环境中,根据角色的不同,安全责任由云服务商和云服务客户分担。采用“权责分离,两级建设”的原则,云服务商和云服务客户应根据各自安全责任,进行安全防护能力建设。

其中,云服务商的主要安全责任是保障云平台基础设施的安全,同时提供各项基础设施服务以及各项服务内置的安全功能。在IaaS模式下,云服务商需保证云计算环境基础设施,物理网络及链路,依托于虚拟化技术实现的网络、计算、存储的安全,同时对云服务管理平台、云服务监控系统、云操作系统等负有完全的安全责任。

云服务客户则是对云上各类可控的资源进行配置,对自行部署在云上的业务应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数据等负有完全的安全责任。

等级保护制度规定的云平台需提供的安全防护措施

《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明确指出了云平台需要提供的安全防护措施。对云平台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分解:

①在物理环境方面,云平台应提供物理隔离、电力保障、外来人员访问控制、火灾检测、视频监控等措施。

②在通信网络方面,云平台应在物理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对虚拟通信网络提供安全措施。如提供物理网络及虚拟网络的区域划分、虚拟网络隔离、设备及链路的冗余、通信加密等措施。

③在区域边界方面,云平台应在物理区域边界安全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对虚拟网络边界、虚拟机与宿主机之间的边界的安全措施。

④在计算环境方面,云平台应提供安全加固的操作系统及镜像、虚拟机隔离、双因素身份验证以及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等措施。

⑤在安全管理中心方面,云平台应提供权限划分、授权、审计日志的集中收集与分析、时钟同步等措施。

总的而言,云平台的安全防护措施可以分为两类:

①原生的安全措施:云平台自身具备或可提供的安全措施;

②引入的安全措施:在云平台无法满足的情况下,需要采用解耦方式为平台提供的安全措施。

为什么要这样分类呢?这是因为:

云平台原生的安全措施仅能够覆盖云平台自身的安全以及云服务客户的部分需求,如虚拟机隔离、镜像快照/完整性校验等。但受云平台开发商在安全方面技术能力以及平台功能的限制,对于等级保护制度中规定的基线核查、安全审计、恶意代码检测、Web防护等方面的措施要求,云平台无法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但根据等保相关规定,云平台“应具有根据云服务客户业务需求自主设置安全措施的能力,包括定义访问路径、选择安全组件、配置安全策略”。因此,云平台在自身无法满足云服务客户安全需求的情况下,应采用解耦方式提供可自主设置的安全措施,进而为云服务客户提供完整的、合规的安全能力及服务。

‘玖’ 该如何保证云计算的安全性能

实际上,云计算不过是应用模式的转变,远不是这些鼓吹者所描绘的玄乎。目前,信息安全工作人员曝出云计算在安全方面存在七宗罪,他们认为这七宗罪足以抵消云计算所带来的好处。 不少首席信息安全官认为,使用云方案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如果他们知道云在程序运行中出现了多少错误后或许会变得夜不能寐。 用户登录的检查核对机制不完善 安全登录云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企业身份管理系统。很多云服务允许企业的任何人不通过企业网站注册,就可创建自己云服务的用户名与密码,并能把云服务的授权证书与其私人邮箱地址连接。这种现象时有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IT部门或者企业应该默许这种行为。“以这种方式开始提供的云服务,没有与企业IMS整合,这就使得企业面临策略违规、信息泄露的风险;而且,这些企业最终没有能力来保证云的安全性。”Axway的首席安全官说。 同样,一些公司快速部署了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这也是利用了自我服务能力来解决其他部门对IT部门缓慢与无应答的投诉。但这种方式阻碍了管理,因为其允许在没有安全保护的情况下直接登录云服务器。 信息服务集团新技术调查员、云专家Stanton Jones就此解释称:“如此一来,员工就可以看到那些他们不具备查看权限的数据,比如说在VM(虚拟机)中的遗留问题数据。这些问题数据永远不会被关闭。” API使用方法被忽视 一家企业转移到云服务,用户需要一个API,这样就能以自己的方式来平衡公司所提供的服务。云所带来的内部服务与能力,将更贴近想登录这些服务的客户。基于API的整合方案就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移动应用开发者使用API在公司内部与商业信息之上创建有价值的生态系统。“如果开发者将这种生态系统货币化,那带来的收益将会打破企业的价值链,所以你应该通过开发者门户建立一个收益分支。”Thielens说。 我们已经说过,API密钥,也就是可以使开发者登录API服务的密钥,已经可以与密码相抗衡了。想知道如果你忘记密码,将会发生什么吗?CIO使用云服务 API,就需要一个完善的安保计划用以保护API密钥。 不能完全脱离云服务供应商的掌控 Thielens说,随着云服务的不断进化,出现了新供应商,解决方案也推陈出新,传统云服务保护网站,如亚马逊、Facebook等已经转型:在更小范围内提供最优标准与产品。“这对云来说是革命性的解决方案,对于预置基础设施来说也是。” 有关云的一切还处在不断进化中,现有最佳云解决方案在今后未必是最优选择。 外包风险与责任追究 企业可以将部分基础设施外包到云上,但是企业不能完全外包风险与承诺义务。企业都要求云供应商具有一定限度的透明性,这样企业才能掌握一些风险模式,并据此调整企业战略。所有这些需求都在告诉云供应商,自从某些云可以轻易登录并有管理风险以后,对企业而言,云可能就没有那么适用了。Thielens指出: “企业不会撇开云供应商,去接手所有风险。” 信息化部署以及安全性考虑不足就直接签署云解决方案 从现状看,企业很容易从不同供应商处签约获取云服务,从此进入云时代。而对云服务应用范围的大小,即使这些企业一点专业知识都不具备,也不存在任何问题。实际上,就和赚信用卡积分一样简单。 Prescient解决方案首席信息官、美国国家网络安全特别小组成员Jerry Irvine说:“这就意味着,企业认为可以缩短实施IT项目所需时间,并使云成为生产力。” 但是,这种做法会带来很多新的安全及容错率等方面的问题。在不牵涉IT的情况下实施公司解决方案,很可能出现现有系统、配置与应用不兼容的情况,那些对规范与需要遵守的要求不甚了解的员工很可能就会遇到问题。 Irvine解释道:“当这些云计算应用能够为企业提供某些特殊需求的快速解决方案时,风险与缺陷将使企业在系统失误、安全缺口等方面耗费大量资金。”因为这些特殊原因,所有启用的云方案都要符合企业风险构想、合同复审、规则审查以及内部政策审查。 “很多企业已经发现,尽管缺乏内部启用云计算的公司政策,但在企业内部,还是可以使用很多云服务。”信息安全论坛全球副总裁Steve Durbin说。Talbot-Hubbard认为:“如果没有任何来自IT、采购或者法律部门的员工参与到企业转移到云的行动中,那么企业将丧失对其相关数据、应用、服务及基础设施的控制。” 轻信云的安全性 企业一般都很关注云服务的功能,但是却不会提问。企业认为他们的云服务供应商同时服务很多其他客户,会有更强大的安全部门,更完全的安全政策、处理过程以及规程。一些云供应商将比较高级的安全设施外包给第三方。但是,这些第三方供应商所提供的安全服务很可能没有包含在合同内,而云供应商与客户之间有服务等级协议。 没有透彻理解成本 当云提供者展示其产品时,他们经常选择展示一些比较初级的产品来吸引那些更在意价格的潜在消费者。Irvine说:“不幸的是,在与服务供应商交手后,企业通常认为,那些附加服务也要执行惯有的IT任务。”安全成本和那些相关义务也会随之增加。企业在评估云服务成本时甚至基于一种不现实的空想,就好像是将应用推上云后,他们才需要确定内部IT资源的数量。Irvine指出,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种云服务,内部所需要的资源数很可能完全没有改变。 事实上,我们很多使用云计算服务的客户,并没有减少其IT部门的人员数量。在所有情况下,企业将所有应用和系统外包到云上的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即使企业将其很多系统转移到云上,但还是有大量工作需要企业内部基础设施和工作站工程师去处理。

‘拾’ 企业上云的数据安全怎么保障

我在产业安全公开课-云原生安全学到了不少,专家表示引导其他安全服务商对外分享云原生安全的探索成果,为企业提升云上安全水位提供更多助力。。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问题,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