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设置 » plex网络设置
扩展阅读
管理计算机网络设计 2025-05-14 19:42:50
怎样截图网络连接 2025-05-14 19:35:45

plex网络设置

发布时间: 2022-05-03 17:42:38

Ⅰ 我的电脑不能联网,会的大神远程桌面帮帮我,

其实这个文件找到与没找到都是上不去网的,因为提示找不到那个netcfg.hlp文件不是不真正是你上不去网的原因,机器只是需要调用那个文件的内容,其内容也只不过就是想告诉你是何种原因使你无法连接网络,真正上不去网的原因很可能是注册表的问题。netcfg.hlp是网络连接的帮助文件.

你连接宽带时如果出错的话,就是你无法连到网络上时,系统会按照netcfg.hlp给你提供一些错误信息.如下:

600 某操作处于挂起状态。
601 检测到一个无效端口句柄。
602 指定端口已经打开。
603 呼叫方缓冲区太小。
604 指定了错误的信息。
605 无法设置端口信息。
606 无法连接指定端口。
607 检测到无效事件。
608 指定了一个不存在的设备。
609 设备类型不存在。
610 缓冲区无效。
611 路由不可用。
612 路由没有分配。
613 指定了无效的压缩。
614 缓冲区不足。

615 没有找到端口。
616 某异步请求处于挂起状态。
617 端口或设备已经断开。
618 端口没有打开。
619 不能建立到远程计算机的连接,因此用于此连接的端口已关闭。
620 没有端点。
621 无法打开电话簿文件。
622 无法加载电话簿文件。
623 无法找到电话簿项。
624 无法写入电话簿文件。
625 在电话簿中发现的无效信息。
626 无法加载字符串。
627 无法找到键。
628 在连接完成之前,连接被远程计算机终止。

629 数据链接被远程计算机终止。
630 由于硬件失败,端口断开连接。
631 用户已断开端口连接。
632 结构大小不正确。
633 端口已经在使用或没有为“远程访问”拨出配置端口。
634 无法在远程网络注册计算机。
635 未知错误。
636 错误的设备连接到端口。
637 字符串无法转换。
638 请求超时。
639 没有可用的异步网络。
640 发生 NetBIOS 错误。
641 服务器无法分配支持客户端所需的 NetBIOS 资源。

642 已在远程网络上注册了一个 NetBIOS 名称。
643 服务器上的网络适配器出现故障。
644 将无法接收网络弹出式消息。
645 内部身份验证错误。
646 不允许此帐户在一天的这一时间段登录。
647 本帐户已禁用。
648 密码已过期。
649 帐户没有“远程访问”的权限。
650 “远程访问”服务器没有响应。
651 调制解调器(或其他设备)报告了一个错误。
652 设备响应无法识别。
653 没有在设备 .INF 文件部分发现设备所必需的宏。

654 设备 .INF 文件部分中的命令或响应引用到未定义的宏。
655 在设备 .INF 文件部分未发现 <message> 宏。
656 在设备 .INF 文件部分中的 <defaultoff> 宏含有未定义的宏。
657 无法打开设备 .INF 文件。
658 设备 .INF 文件或媒体 .INI 文件中的设备名太长。
659 媒体 .INI 文件引用了未知的设备名。
660 设备 .INF 文件不包含对该命令的响应。
661 设备 .INF 文件缺少一条命令。
662 试图设置一个没有列在设备 .INF 文件部分的宏。

663 媒体 .INI 文件引用了未知的设备类型。
664 无法分配内存。
665 端口不是为“远程访问”配置的。
666 调制解调器(或其他设备)不起作用。
667 无法读取媒体 .INI 文件。
668 连接已除去。
669 媒体 .INI 文件中的用法参数无效。
670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部分名称。
671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设备类型。
672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设备名称。
673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使用方法。

674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最大连接 BPS 速率。
675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最大载波 BPS 速率。
676 线路忙。
677 人工应答而不是调制解调器应答。
678 远程计算机没有响应。
679 无法检测载波。
680 没有拨号音。
681 设备报告的常见错误。
691 拒绝访问,因为用户名和/或密码在域中无效。
692 端口或连接的设备内的硬件故障。
695 未启动状态机器。
696 已启动状态机器。
697 响应循环未完成。

699 设备响应引起缓冲区溢出。
700 设备 .INF 文件中的扩展命令太长。
701 设备移动到 COM 驱动程序不支持的 BPS 速率。
703 连接需要用户信息,但应用程序不允许用户交互。
704 回拨号码无效。
705 授权状态无效。
707 出现与 X.25 协议有关的错误。
708 本帐户已过期。
709 在域中修改密码的错误。
710 与调制解调器通信时检测到串口超载错误。
711 在此计算机上的配置错误阻止此连接。
712 Biplex 端口正在初始化。等几秒钟再重拨。

713 没有活动的 ISDN 线路可用。
714 没有足够的 ISDN 通道可用于呼叫。
715 电话线质量太差而产生了太多的错误。
716 “远程访问 IP”配置不能用。
717 在“远程访问 IP”地址的静态池中没有可用的 IP 地址。
718 因为远程计算机没有及时反应,此连接已被终止。
719 PPP 已被远程计算机终止。
720 无法建立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可能需要更改此连接的网络设置
721 远程计算机没响应。
722 PPP 数据包无效。
723 电话号码(包含前缀及后缀在内)太长。

726 不能同时将 IPX 协议用于多个端口的拨出。
728 找不到连接到“远程访问”的 IP 适配器。
729 只有在安装了 IP 协议之后,才能使用 SLIP。
731 未配置协议。
732 PPP 协商没有会合。
733 不能完成到远程计算机的连接。
734 PPP 链接控制协议被终止。
735 请求的地址被服务器拒绝。
736 远程计算机终止了控制协议。
737 检测到环回。
738 服务器没指定地址。
739 远程服务器不能使用加密的密码。

740 为“远程访问”配置的 TAPI 设备无法初始化或没有正确安装。
741 本地计算机不支持加密。
742 远程服务器不支持加密。
743 远程服务器要求加密。
752 处理脚本时遇到语法错误。

一、“错误678”是什么意思?
宽带adsl拨号上网使用pppoe协议连接,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使用adsl专用modem实现数据的调制解调,错误提示678的含义是:远程计算机无响应,意思是从计算机发出指令到网卡向外发送数据,包括电话线的传输,局端(电信局机房端)端子板的端口处理到返回数据到计算机的过程中数据传输出问题都会提示678错误。简单地说就是网络不通了。
二、用户在遇到“错误678”的常见解决思路和步骤:
1、最近你的计算机有没有动过?特别是ADSL Modem连线、线路有没有动过?请先检查“猫”上信号灯是不是会闪(猫不同,指示灯也不同,主要有dsl、adsl,line,link,@等都是宽带信号指示灯),如果要闪,检查线路有没有接对(主要是分离器上,有三个口,每个口对应一根线,接法是总线就是进线接line口,电话机接phone口,另外modem或adsl接宽带猫,你也可以直接将电话进线接在猫上试,这样可以排除分离器坏),如果接对还是闪,检查电话线路是不是有接头,线路氧化接触不好也会出现信号定不住(电话线进猫的水晶头或线有问题,也会造成线路不通。)
2、确认adsl modem拨号正常,因为网卡自动获取的IP没有清除,所以再次拨号的时候网卡无法获取新的IP地址会提示678,操作方法是:关闭adsl modem,进入控制面板的网络连接右击本地连接选择禁用,5秒钟后右击本地连接选择启用,然后打开adsl modem拨号即可;
3、如果第一步无效,则在关闭adsl modem的情况下,仍然禁用本地连接(网卡),重启计算机,然后启用本地连接(网卡),再打开adsl modem即可解决;
4、如果上述步骤都无法解决,查看网卡灯是否亮,如果网卡灯不亮,检查网卡和网线。
5、如果网卡灯正常1,2步无法解决则卸载网卡驱动,重装网卡驱动。
6、如果上述操作无效联系电信部门确认端口。
7、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你的家中有两台以上的电脑,用来接电脑的HUB端口损坏的话,也会出现“678错误”,这时更换一个好的端口就可以了。
8、有些经过电信检测后网络情况正常,也出现了错误“678”的提示,这时要考虑使用过程中各种应用软件的冲突,同样也会引发网络不通。如“雅虎小助手”、杀毒软件或者防火墙等出现异常引发错误“678”提示的现象。所以,在您发现错误“678”的提示时,可以先尝试暂时卸载“雅虎小助手”、退出杀毒软件或者暂时关闭防火墙,重新进行连接,试试看是否能够解决问题。

Ⅱ 没有发现 您访问的地址或文件/未定义在此服务器上没有被找到。 这是怎么回事

不是你的问题 是的连接线的问题 这个要电信局的人来了拿测试机测试 才知道 有可能是你的电话线 连接猫的那根线不好 也有可能是电信局 分配你的IP 不好~~也可能是到期了啊~~~另外楼主你要确定是69多少~~~~还有要确定是网通还是电信~~~~也许我OUT了~~~你就是传说中的双线?
另外送上:
你连接宽带时如果出错的话,就是你无法连到网络上时,系统会按照netcfg.hlp给你提供一些错误信息.如下:

600 某操作处于挂起状态。
601 检测到一个无效端口句柄。
602 指定端口已经打开。
603 呼叫方缓冲区太小。
604 指定了错误的信息。
605 无法设置端口信息。
606 无法连接指定端口。
607 检测到无效事件。
608 指定了一个不存在的设备。
609 设备类型不存在。
610 缓冲区无效。
611 路由不可用。
612 路由没有分配。
613 指定了无效的压缩。
614 缓冲区不足。

615 没有找到端口。
616 某异步请求处于挂起状态。
617 端口或设备已经断开。
618 端口没有打开。
619 不能建立到远程计算机的连接,因此用于此连接的端口已关闭。
620 没有端点。
621 无法打开电话簿文件。
622 无法加载电话簿文件。
623 无法找到电话簿项。
624 无法写入电话簿文件。
625 在电话簿中发现的无效信息。
626 无法加载字符串。
627 无法找到键。
628 在连接完成之前,连接被远程计算机终止。

629 数据链接被远程计算机终止。
630 由于硬件失败,端口断开连接。
631 用户已断开端口连接。
632 结构大小不正确。
633 端口已经在使用或没有为“远程访问”拨出配置端口。
634 无法在远程网络注册计算机。
635 未知错误。
636 错误的设备连接到端口。
637 字符串无法转换。
638 请求超时。
639 没有可用的异步网络。
640 发生 NetBIOS 错误。
641 服务器无法分配支持客户端所需的 NetBIOS 资源。

642 已在远程网络上注册了一个 NetBIOS 名称。
643 服务器上的网络适配器出现故障。
644 将无法接收网络弹出式消息。
645 内部身份验证错误。
646 不允许此帐户在一天的这一时间段登录。
647 本帐户已禁用。
648 密码已过期。
649 帐户没有“远程访问”的权限。
650 “远程访问”服务器没有响应。
651 调制解调器(或其他设备)报告了一个错误。
652 设备响应无法识别。
653 没有在设备 .INF 文件部分发现设备所必需的宏。

654 设备 .INF 文件部分中的命令或响应引用到未定义的宏。
655 在设备 .INF 文件部分未发现 <message> 宏。
656 在设备 .INF 文件部分中的 <defaultoff> 宏含有未定义的宏。
657 无法打开设备 .INF 文件。
658 设备 .INF 文件或媒体 .INI 文件中的设备名太长。
659 媒体 .INI 文件引用了未知的设备名。
660 设备 .INF 文件不包含对该命令的响应。
661 设备 .INF 文件缺少一条命令。
662 试图设置一个没有列在设备 .INF 文件部分的宏。

663 媒体 .INI 文件引用了未知的设备类型。
664 无法分配内存。
665 端口不是为“远程访问”配置的。
666 调制解调器(或其他设备)不起作用。
667 无法读取媒体 .INI 文件。
668 连接已除去。
669 媒体 .INI 文件中的用法参数无效。
670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部分名称。
671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设备类型。
672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设备名称。
673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使用方法。

674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最大连接 BPS 速率。
675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最大载波 BPS 速率。
676 线路忙。
677 人工应答而不是调制解调器应答。
678 远程计算机没有响应。
679 无法检测载波。
680 没有拨号音。
681 设备报告的常见错误。
691 拒绝访问,因为用户名和/或密码在域中无效。
692 端口或连接的设备内的硬件故障。
695 未启动状态机器。
696 已启动状态机器。
697 响应循环未完成。

699 设备响应引起缓冲区溢出。
700 设备 .INF 文件中的扩展命令太长。
701 设备移动到 COM 驱动程序不支持的 BPS 速率。
703 连接需要用户信息,但应用程序不允许用户交互。
704 回拨号码无效。
705 授权状态无效。
707 出现与 X.25 协议有关的错误。
708 本帐户已过期。
709 在域中修改密码的错误。
710 与调制解调器通信时检测到串口超载错误。
711 在此计算机上的配置错误阻止此连接。
712 Biplex 端口正在初始化。等几秒钟再重拨。

713 没有活动的 ISDN 线路可用。
714 没有足够的 ISDN 通道可用于呼叫。
715 电话线质量太差而产生了太多的错误。
716 “远程访问 IP”配置不能用。
717 在“远程访问 IP”地址的静态池中没有可用的 IP 地址。
718 因为远程计算机没有及时反应,此连接已被终止。
719 PPP 已被远程计算机终止。
720 无法建立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可能需要更改此连接的网络设置。
721 远程计算机没响应。
722 PPP 数据包无效。
723 电话号码(包含前缀及后缀在内)太长。

726 不能同时将 IPX 协议用于多个端口的拨出。
728 找不到连接到“远程访问”的 IP 适配器。
729 只有在安装了 IP 协议之后,才能使用 SLIP。
731 未配置协议。
732 PPP 协商没有会合。
733 不能完成到远程计算机的连接。
734 PPP 链接控制协议被终止。
735 请求的地址被服务器拒绝。
736 远程计算机终止了控制协议。
737 检测到环回。
738 服务器没指定地址。
739 远程服务器不能使用加密的密码。

740 为“远程访问”配置的 TAPI 设备无法初始化或没有正确安装。
741 本地计算机不支持加密。
742 远程服务器不支持加密。
743 远程服务器要求加密。
752 处理脚本时遇到语法错误。

电脑网络的双全工和单全工在那里设置

开始,控制面板,网络连接,本地连接右键,属性,上面的配置,高级,link speed /deplex mode 改

Ⅳ 我的电脑连接上网时,无法连接,系统提示为“这个连接不可用,因为调制解调器或网络适配器存在问题”,我

给你个地址吧,我刚试过,可以下的。你用迅雷下就好了~~~~

另外呢,我还想说两句:
你连接宽带时如果出错的话,就是你无法连到网络上时,系统会按照netcfg.hlp给你提供一些错误信息.如下:
600 某操作处于挂起状态。
601 检测到一个无效端口句柄。
602 指定端口已经打开。
603 呼叫方缓冲区太小。
604 指定了错误的信息。
605 无法设置端口信息。
606 无法连接指定端口。
607 检测到无效事件。
608 指定了一个不存在的设备。
609 设备类型不存在。
610 缓冲区无效。
611 路由不可用。
612 路由没有分配。
613 指定了无效的压缩。
614 缓冲区不足。

615 没有找到端口。
616 某异步请求处于挂起状态。
617 端口或设备已经断开。
618 端口没有打开。
619 不能建立到远程计算机的连接,因此用于此连接的端口已关闭。
620 没有端点。
621 无法打开电话簿文件。
622 无法加载电话簿文件。
623 无法找到电话簿项。
624 无法写入电话簿文件。
625 在电话簿中发现的无效信息。
626 无法加载字符串。
627 无法找到键。
628 在连接完成之前,连接被远程计算机终止。

629 数据链接被远程计算机终止。
630 由于硬件失败,端口断开连接。
631 用户已断开端口连接。
632 结构大小不正确。
633 端口已经在使用或没有为“远程访问”拨出配置端口。
634 无法在远程网络注册计算机。
635 未知错误。
636 错误的设备连接到端口。
637 字符串无法转换。
638 请求超时。
639 没有可用的异步网络。
640 发生 NetBIOS 错误。
641 服务器无法分配支持客户端所需的 NetBIOS 资源。

642 已在远程网络上注册了一个 NetBIOS 名称。
643 服务器上的网络适配器出现故障。
644 将无法接收网络弹出式消息。
645 内部身份验证错误。
646 不允许此帐户在一天的这一时间段登录。
647 本帐户已禁用。
648 密码已过期。
649 帐户没有“远程访问”的权限。
650 “远程访问”服务器没有响应。
651 调制解调器(或其他设备)报告了一个错误。
652 设备响应无法识别。
653 没有在设备 .INF 文件部分发现设备所必需的宏。

654 设备 .INF 文件部分中的命令或响应引用到未定义的宏。
655 在设备 .INF 文件部分未发现 <message> 宏。
656 在设备 .INF 文件部分中的 <defaultoff> 宏含有未定义的宏。
657 无法打开设备 .INF 文件。
658 设备 .INF 文件或媒体 .INI 文件中的设备名太长。
659 媒体 .INI 文件引用了未知的设备名。
660 设备 .INF 文件不包含对该命令的响应。
661 设备 .INF 文件缺少一条命令。
662 试图设置一个没有列在设备 .INF 文件部分的宏。

663 媒体 .INI 文件引用了未知的设备类型。
664 无法分配内存。
665 端口不是为“远程访问”配置的。
666 调制解调器(或其他设备)不起作用。
667 无法读取媒体 .INI 文件。
668 连接已除去。
669 媒体 .INI 文件中的用法参数无效。
670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部分名称。
671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设备类型。
672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设备名称。
673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使用方法。

674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最大连接 BPS 速率。
675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最大载波 BPS 速率。
676 线路忙。
677 人工应答而不是调制解调器应答。
678 远程计算机没有响应。
679 无法检测载波。
680 没有拨号音。
681 设备报告的常见错误。
691 拒绝访问,因为用户名和/或密码在域中无效。
692 端口或连接的设备内的硬件故障。
695 未启动状态机器。
696 已启动状态机器。
697 响应循环未完成。

699 设备响应引起缓冲区溢出。
700 设备 .INF 文件中的扩展命令太长。
701 设备移动到 COM 驱动程序不支持的 BPS 速率。
703 连接需要用户信息,但应用程序不允许用户交互。
704 回拨号码无效。
705 授权状态无效。
707 出现与 X.25 协议有关的错误。
708 本帐户已过期。
709 在域中修改密码的错误。
710 与调制解调器通信时检测到串口超载错误。
711 在此计算机上的配置错误阻止此连接。
712 Biplex 端口正在初始化。等几秒钟再重拨。

713 没有活动的 ISDN 线路可用。
714 没有足够的 ISDN 通道可用于呼叫。
715 电话线质量太差而产生了太多的错误。
716 “远程访问 IP”配置不能用。
717 在“远程访问 IP”地址的静态池中没有可用的 IP 地址。
718 因为远程计算机没有及时反应,此连接已被终止。
719 PPP 已被远程计算机终止。
720 无法建立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可能需要更改此连接的网络设置。
721 远程计算机没响应。
722 PPP 数据包无效。
723 电话号码(包含前缀及后缀在内)太长。

726 不能同时将 IPX 协议用于多个端口的拨出。
728 找不到连接到“远程访问”的 IP 适配器。
729 只有在安装了 IP 协议之后,才能使用 SLIP。
731 未配置协议。
732 PPP 协商没有会合。
733 不能完成到远程计算机的连接。
734 PPP 链接控制协议被终止。
735 请求的地址被服务器拒绝。
736 远程计算机终止了控制协议。
737 检测到环回。
738 服务器没指定地址。
739 远程服务器不能使用加密的密码。

740 为“远程访问”配置的 TAPI 设备无法初始化或没有正确安装。
741 本地计算机不支持加密。
742 远程服务器不支持加密。
743 远程服务器要求加密。
752 处理脚本时遇到语法错误。

NETCFG.HLP文件其实这个文件是网络组组件的帮助文件,当出现网络拨号等问题是系统提示缺少NETCFG.HLP文件其实意思是你的系统没有这个帮助文件,不能马上显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建议,即是这个文件是一个帮助文档,并不是上网要用到的系统重要文件!

解决办法:

1、重新恢复系统,即进行系统还原。

2、将netcfg.hlp文件复制到c:\windows\help文件夹中即可。(系统中的帮助文件都存放在help文件夹中)

参考资料:

Ⅳ Plex有公网还是很慢

网络拥堵。
PLEX服务器端被托管在云服务商那里,那么云服务器的带宽、性能将会影响播放状况。
可以换个人少的时间段观看,也可以降低清晰度。

Ⅵ 电脑连不上宽带,显示说无法连接到指定目标是什么原因

您好
你连接宽带时如果出错的话,就是你无法连到网络上时,系统会按照netcfg.hlp给你提供一些错误信息.如下:
600 某操作处于挂起状态。
601 检测到一个无效端口句柄。
602 指定端口已经打开。
603 呼叫方缓冲区太小。
604 指定了错误的信息。
605 无法设置端口信息。
606 无法连接指定端口。
607 检测到无效事件。
608 指定了一个不存在的设备。
609 设备类型不存在。
610 缓冲区无效。
611 路由不可用。
612 路由没有分配。
613 指定了无效的压缩。
614 缓冲区不足。
615 没有找到端口。
616 某异步请求处于挂起状态。
617 端口或设备已经断开。
618 端口没有打开。
619 不能建立到远程计算机的连接,因此用于此连接的端口已关闭。
620 没有端点。
621 无法打开电话簿文件。
622 无法加载电话簿文件。
623 无法找到电话簿项。
624 无法写入电话簿文件。
625 在电话簿中发现的无效信息。
626 无法加载字符串。
627 无法找到键。
628 在连接完成之前,连接被远程计算机终止。
629 数据链接被远程计算机终止。
630 由于硬件失败,端口断开连接。
631 用户已断开端口连接。
632 结构大小不正确。
633 端口已经在使用或没有为“远程访问”拨出配置端口。
634 无法在远程网络注册计算机。
635 未知错误。
636 错误的设备连接到端口。
637 字符串无法转换。
638 请求超时。
639 没有可用的异步网络。
640 发生 NetBIOS 错误。
641 服务器无法分配支持客户端所需的 NetBIOS 资源。
642 已在远程网络上注册了一个 NetBIOS 名称。
643 服务器上的网络适配器出现故障。
644 将无法接收网络弹出式消息。
645 内部身份验证错误。
646 不允许此帐户在一天的这一时间段登录。
647 本帐户已禁用。
648 密码已过期。
649 帐户没有“远程访问”的权限。
650 “远程访问”服务器没有响应。
651 调制解调器(或其他设备)报告了一个错误。
652 设备响应无法识别。
653 没有在设备 .INF 文件部分发现设备所必需的宏。
654 设备 .INF 文件部分中的命令或响应引用到未定义的宏。
655 在设备 .INF 文件部分未发现 <message> 宏。
656 在设备 .INF 文件部分中的 <defaultoff> 宏含有未定义的宏。
657 无法打开设备 .INF 文件。
658 设备 .INF 文件或媒体 .INI 文件中的设备名太长。
659 媒体 .INI 文件引用了未知的设备名。
660 设备 .INF 文件不包含对该命令的响应。
661 设备 .INF 文件缺少一条命令。
662 试图设置一个没有列在设备 .INF 文件部分的宏。
663 媒体 .INI 文件引用了未知的设备类型。
664 无法分配内存。
665 端口不是为“远程访问”配置的。
666 调制解调器(或其他设备)不起作用。
667 无法读取媒体 .INI 文件。
668 连接已除去。
669 媒体 .INI 文件中的用法参数无效。
670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部分名称。
671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设备类型。
672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设备名称。
673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使用方法。
674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最大连接 BPS 速率。
675 不能从媒体 .INI 文件中读取最大载波 BPS 速率。
676 线路忙。
677 人工应答而不是调制解调器应答。
678 远程计算机没有响应。
679 无法检测载波。
680 没有拨号音。
681 设备报告的常见错误。
691 拒绝访问,因为用户名和/或密码在域中无效。
692 端口或连接的设备内的硬件故障。
695 未启动状态机器。
696 已启动状态机器。
697 响应循环未完成。
699 设备响应引起缓冲区溢出。
700 设备 .INF 文件中的扩展命令太长。
701 设备移动到 COM 驱动程序不支持的 BPS 速率。
703 连接需要用户信息,但应用程序不允许用户交互。
704 回拨号码无效。
705 授权状态无效。
707 出现与 X.25 协议有关的错误。
708 本帐户已过期。
709 在域中修改密码的错误。
710 与调制解调器通信时检测到串口超载错误。
711 在此计算机上的配置错误阻止此连接。
712 Biplex 端口正在初始化。等几秒钟再重拨。
713 没有活动的 ISDN 线路可用。
714 没有足够的 ISDN 通道可用于呼叫。
715 电话线质量太差而产生了太多的错误。
716 “远程访问 IP”配置不能用。
717 在“远程访问 IP”地址的静态池中没有可用的 IP 地址。
718 因为远程计算机没有及时反应,此连接已被终止。
719 PPP 已被远程计算机终止。
720 无法建立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可能需要更改此连接的网络设置。
721 远程计算机没响应。
722 PPP 数据包无效。
723 电话号码(包含前缀及后缀在内)太长。
726 不能同时将 IPX 协议用于多个端口的拨出。
728 找不到连接到“远程访问”的 IP 适配器。
729 只有在安装了 IP 协议之后,才能使用 SLIP。
731 未配置协议。
732 PPP 协商没有会合。
733 不能完成到远程计算机的连接。
734 PPP 链接控制协议被终止。
735 请求的地址被服务器拒绝。
736 远程计算机终止了控制协议。
737 检测到环回。
738 服务器没指定地址。
739 远程服务器不能使用加密的密码。
740 为“远程访问”配置的 TAPI 设备无法初始化或没有正确安装。
741 本地计算机不支持加密。
742 远程服务器不支持加密。
743 远程服务器要求加密。
752 处理脚本时遇到语法错误。

NETCFG.HLP文件其实这个文件是网络组组件的帮助文件,当出现网络拨号等问题是系统提示缺少NETCFG.HLP文件其实意思是你的系统没有这个帮助文件,不能马上显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建议,即是这个文件是一个帮助文档,并不是上网要用到的系统重要文件!

解决办法:
1、重新恢复系统,即进行系统还原。
2、将netcfg.hlp文件复制到c:\windows\help文件夹中即可。(系统中的帮助文件都存放在help文件夹中)

Ⅶ plex外部链接不可用

用户可以通过在Mac电脑上 安装PlexMediaServer,使用iPad,iPhone或iPodtouch浏览以及播放在Mac上的媒体内容(视频,相片以及音乐)。
设置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在线观看,如果安装有Aperture,iPhoto或iTunes,还可以直接在移动设备上播放其中的内容。

如何创建自己的“家庭媒体流服务器”使用Plex与FreeNAS

1 序
前段时间终于把自己设想了好久的家用NAS配好了,想好好写一下自己的心得,希望对别人有一点帮助,也希望和大家交流关于ZFS和Freenas的意见和想法。

2 你需要NAS吗?
你认为数据的价值很重要,愿意投入一点资金来降低数据丢失的风险。比如,你自己原创的文字和图片、各种word和excel的文件、各种照片和视频,这些原创性的内容都是全世界仅此一份的,还有一些你认为很难再从网络上下载到的资源,这些内容都需要一个比台式机(或者手提电脑)、U盘、移动硬盘和光盘等,更安全可靠的储存方式。由于网络条件和价格的限制,或者是由于对云储存的不信任,把大容量的文件备份到云端好像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你的家庭网络内有2台或更多的电脑,需要中转空间来传递文件,特别是大容量的文件。如果只有2台电脑的话,网络邻居共享或者FTP访问也算可行。但如果3台或更多电脑,动辄几个G容量的内容,还要分发到每一台电脑,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大容量、访问速度快的共享储存空间就方便很多了。
如果以上两段描述符合你的实际,那么你应该开始考虑入手一台NAS了。

3 买成品还是DIY?
3.1 NAS与其它备份手段的比较
3.1.1 U盘和移动硬盘
NAS一般容量相对比较大。如果U盘和移动硬盘也是在线使用,除了RAID 0的配置,个人觉得其它RAID配置的可靠性都比U盘和移动硬盘好。当然,如果把U盘和移动硬盘作为离线备份的手段,可靠性应该会提高不少,不过要牺牲部分的数据可用性。

3.1.2 光盘(DVD和蓝光)
如果是可擦写的,每次重新擦写的速度比较慢。如果是不可擦写的,倒可以作为离线备份的手段。数据的不可更改始终会带来不方便,比如整理好资料目录,刻碟完,结果以后又发现要往中间加内容。

3.1.3 云储存
主要有三方面的限制:速度、容量和价格。那些不是世界知名的IT巨头搞的,会担心它不知道哪一天就宣布停止服务。Amazon的S3倒是信得过(相比之下),但是访问速度和价格又是个问题。

3.2 成品NAS和自己DIY的区别
3.2.1 安全性、价格和售后服务
几个着名的品牌(如synlogy、qnap、thecus、zyxel、buffalo、netgear等等)提供的家用NAS,大部分最多到六盘位,组RAID 6吧?(不知道可不可以组多个RAID 1),理论上是最多允许两只硬盘损坏。如果是自己DIY的话,无论是硬RAID或者基于ZFS,RAID的配置都可以更加灵活,只要硬件配置跟得上,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完全没有问题。
盘位越少,成品NAS的价格貌似更有优势。假如需求只是两个盘组RAID 1,那毫无疑问成品NAS更便宜。DIY的话,固定成本是主板、CPU、内存、机箱和电源(或者加上RAID卡),硬盘数量一般不少于3个。同样是4个盘位,不算硬盘的话,DIY的价格已经大大低于成品NAS。6个盘位,京东上有个要9k+,自己DIY的话,2k搞定。
自己DIY的NAS,各个零配件的售后服务要看你选择的硬件品牌的生产商。整台NAS在组装和调试的时候,以后的使用中要排除故障或增加功能,都需要你自己在网上找资料或者和别人讨论,所以如果你是伸手党,还是买成品NAS好了。

3.2.2 功能、灵活性和功耗
成品NAS提供的功能,大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开源的解决方案来实现。而DIY的NAS提供的灵活性,比如和htpc或者网关结合在一起,硬件配置的更改都是成品NAS所不能比拟的。
功耗方面,DIY的NAS要追求低功耗,可以选择直流电源+整合主板,貌似网上也有人可以做到待机十几瓦的。个人就觉得没必要苛求,相比节省的电费,我更希望电源和UPS都稳定可靠,机箱内空间够大方便散热。

3.2.3 噪音控制和外形
现在很多DIY的机箱,也足够小巧和精致了,摆在客厅或书桌台面都完全没问题。舍得花钱的话,用无风扇电源和CPU散热器,加上机箱内全用静音风扇,相信可以把噪音控制在非常低的范围。

3.3 DIY NAS的种类
首先要把专用和多用途的NAS区分开来。专用的NAS一般只提供文件共享和相关的网络服务,可能也作为24*7的下载机。多用途的NAS有的是作为HTPC,连接电视来直接播放媒体内容,也有是利用虚拟化,通过一台硬件服务器提供网关、媒体服务器等多台虚拟服务器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种组建RAID的方式:
软RAID,利用主板芯片组自带的功能组建RAID。性能比不上硬RAID,和ZFS的比较我不清楚,感觉应该也不如。好像有些软RAID认主板,转移的时候一定要同型号的主板才可以认出来原有的RAID配置,也有人说intel的是认芯片组,不要求同型号主板。虽然不需要额外的硬件RAID卡投入,也限制了安全性的提示和功能的扩展,除非是换主板。
硬RAID,在主板上插RAID卡,RAID卡再接硬盘。注意有些便宜的RAID卡其实是把运算交给CPU的,自己纯粹就是一个接口。一般好的硬RAID卡上有专门的运算芯片,还要带电池,防止数据丢失。硬RAID是目前最主流的解决方案,价格范围广,可以投入很小,也可以很发烧。
基于ZFS,不需要安装RAID卡,也不利用主板芯片组的RAID功能。硬件配置丰俭由人,数据安全可靠。。。(ZFS的特点请看4.1)

4 软硬件配置
4.1 ZFS的特点
请允许偷懒一下,介绍ZFS的资料网上已经有很多了,如果有兴趣,一定可以深入了解,
简单来说,基于ZFS的储存,不怕断电(就算正在写入的时候断电了,数据也不会损坏或者丢失,用硬RAID卡的有可能的哦),有快照功能,不怕误删除(而且快照占空间很小),可以通过加入固态硬盘来大幅提高读写性能(跑满千兆局域网很轻松),容易扩充(把原来的RAID里面每个硬盘都换成容量更大的,总容量自动增加),硬件无关(换主板都毫无压力),操作简单(常用命令才几个,如果是用Freenas的图形管理界面的话,更加简单)。

4.2 操作系统的选择
所有支持ZFS的操作系统(或发行版)都可以在ZFS的wiki查到,主要用来做NAS的系统有以下几个:
4.2.1 Oracle Solaris和 OpenIndiana
Oracle Solaris的zpool(ZFS的管理软件)版本最新,不过是商业软件;OpenIndiana是OpenSolaris的后续,开源的,我自己没有用过,跟FreeBSD一样,应该没有ZFS的图形管理界面。

4.2.2 FreeBSD
网上介绍也很多,简单说就是稳定、稳定和稳定。我在virtual box里面用FreeBSD,对照着文档,测试过ZFS的各种操作和功能。另外,FreeBSD的Handbook写得非常好,有中文版哦,喜欢折腾的同学首选。

4.2.3 Freenas
主角登场,热烈鼓掌!安装简单,界面清爽!第5章将会介绍安装和配置的过程。这是一个商业公司维护的开源,基于FreeBSD,专门用于NAS的系统。

4.2.4 NexentaStor Community Edition
跟Freenas一样,都有ZFS的图形管理界面,根据网络上的测试报告,貌似这个的IO性能比Freenas好。一点小限制是免费版最大容量为18TB。

4.3 硬件配置
4.3.1 终于写到我最喜欢的部分了,确定硬件搭配让我纠结了n长时间,最终结果兼顾了钱包、个人喜好和性能,还算满意。我的NAS的配置如下:(推荐配置从4.3.2开始)

UPS:APC Smart-UPS SC420
(UPS最重要,所以排第一。虽然说ZFS不怕断电,不过有个在线式的UPS,应付各种拔插头、按开关和电网的浪涌,还可以接NAS的串口实现市电中断时自动关机,实在是硬件配置里面的MVP。这个UPS是以前买的,伏安只有420,容量有点小,现在拖三个硬盘,估计拖5个没问题)

电源:全汉(FSP)蓝暴节能版360

CPU:AMD A4-3300

技嘉(GIGABYTE)GA-A75M-D2H
(选这个主板CPU的搭配是因为功耗较低又有较多的SATA 6G接口,最大内存又可以到32G,跑ZFS的话,内存越大越好。写文章的时候才看到技嘉出了F2A75M-D3H,更加适合,搞到我都想换主板了,T_T)

三星(SAMSUNG)DDR3 1600 4G *2

西部数据 WD20EARX *3
(这三块硬盘是跑去广州的百脑汇买的,第一次的时候自己小白了,居然买到两块是换标签的WD20EARS,只好跑多一次去换,大家如果在电脑城买的请小心)

联力PC A04A
(我是第一次用联力机箱的土人,一边安装一边赞叹“做工果然好啊”,然后各种调整硬盘位置,各种拆装硬盘笼子,各种调整走线。图片等写完这篇文章的第一版再补上)
因为一开始就确定了NAS要配已有的UPS,而且不兼任HTPC,所以我的NAS是放在书房里面的。书房里面有一台D-Link的5口百兆交换机,连接一台台式机,一台手提和NAS,再通过电力猫连接整个家庭网络的核心交换机和无线路由Linksys WRT610N。

功耗测试用的是深圳北电的电力检测仪,实测数据如下:
关闭NAS电源(全汉蓝暴)上的开关,0 W
打开NAS电源上的开关,NAS未开机,3.2 W
按NAS机箱面板的开关开机,功耗一直爬升,最高达到 72 W
NAS的启动过程结束,进入正常状态,44 W
测试连续读取,通过百兆的LAN连接,台式机播放NAS共享出来的mkv文件,44W
测试连续写,用FTP上传大文件,速度大概10MB/s,56W
在NAS的web管理界面点关机,等到机箱的电源指示灯熄灭,1.5W
另外,在Freenas里面可以设置每个硬盘的电源选项,比如多长时间之后进入待机。我这台NAS现在还负责BT下载,所以硬盘是一直没有停的,测不了全部硬盘都进入待机时候的功耗。

4.3.2 普通版配置
强烈推荐UPS作为标配,花的钱不多,可靠性大幅提高。后备式的也可以接受。注意UPS一般容量标的是伏安,要转换成瓦特。这里插播一段网上找来的计算硬盘功率的方法:先通过spec sheet找到硬盘12V的最大电流(据说就是启动的时候了),比如WD20EARS的是1.75A,然后在硬盘标签上找到5V的电流,这个例子里面是0.55A,所以这个硬盘的最大功率就是12V x 1.75A + 5V x 0.55A = 24W。在挑选UPS和NAS的电源的时候就要注意考虑功率了。当然,服务器专用的主板通常有逐个启动硬盘的功能,可以降低对功率的要求,这个在高帅富版的推荐配置里面谈。
千兆网络,你懂的。
最少三个硬盘,组RAIDZ 1,可以承受其中一个硬盘损坏。ZFS当然也支持条带(RAID 0)和镜像(RAID 1),还有RAIDZ 2和RAIDZ 3,还可以加热备,加L2ARC等等,看需求和预算来配置吧。如果你的配置里面硬盘数量超过9个,最好分组,具体参考:

8G+ 的内存,跑ZFS的话,内存越大越好,所以挑选主板的时候注意选最大内存容量比较大的。
一个4G+的U盘,做系统盘。把Freenas的系统装在U盘上是最简单快捷的,还可以把这个系统U盘备份多几个。安装到硬盘上的话,Freenas一定要独占整个硬盘,浪费空间和一个SATA接口。

4.3.3 屌丝版配置
百兆网络,我用的就是了,泪奔。
两个硬盘,组镜像。其实这个组合也很灵活,以后你可以把这两个硬盘都换成容量翻倍的,那么你的ZFS的容量也翻倍。或者再增加一对镜像配置的硬盘,跟原有的镜像做条带,总容量也可以增加。再或者为了提高可靠性,加入第三块硬盘到镜像里面,变成1:3的镜像,ZFS果然很灵活吧,呵呵。
4G内存,最低配置了。

4.3.4 高帅富版配置(其实这些高端硬件我也不是很懂,不过yy起来好爽,哈哈)
全屋强电弱电的防雷装置,这个算题外话,不过确实很必要,特别是多雷雨的地区。
在线式UPS,作用前面讲过了。
冗余电源,这个算服务器的基本配置了吧。
服务器主板、服务器CPU和ecc buffered内存。可以用容量更大、可靠性更高的内存,可以接更多的硬盘,可以热插拔,可以ooo,可以xxx。。。
SAS硬盘,N个,怎么组RAID就只看对容量、可靠性和速度的需求了。记得其中一些硬盘做热备。
固态硬盘,N个,做L2ARC,大幅提高NAS的读性能;做ZIL(ZFS Intent Log),大幅提高NAS的写性能。
千兆网卡,N张加上支持LACP(链路聚合)的千兆网管交换机,突破千兆局域网的带宽就靠它们了。
机箱,塞得进上面所有东西的,随便挑吧。
作为高帅富,当然不只一套房子了,请把以上配置克隆到每一套房子,这样就可以实现异地容灾远程镜像自动备份了,鼓掌!

5 Freenas的安装和配置
大概的流程是这样的:
把映像文件写到U盘
用U盘启动,进行初始化设置,包括网卡、DNS和Web界面的密码
创建volume
设定scrub(对volume的定时检查)
在volume里面创建dataset(dataset是Freenas里面的管理单位)
针对dataset设置snapshot(快照,用于回滚和远程备份)
建立用户和用户组
针对dataset设置权限
设置share(有CIFS、NFS、iSCSI、AFP等等)
从客户端测试(测试连接和读写权限)
备份配置文件和系统U盘 。

Ⅸ plex放局域网nas里的4k视频总是缓冲

plex放局域网nas里的4k视频总是缓冲,原因如下:
有可能你的问题出在无线播放,用电视自己的网络模块,性能肯定不行,要好好播放,最简单就是买个靠谱的盒子,我推荐用ATV4K。
建议你排除下干扰源,是否有大量USB3接口在使用,这个会干扰很严重的,尤其路由器的usb3、0的口千万别用。

Ⅹ plex服务器网络安全连接没有禁用选项

plex服务器网络安全连接没有禁用选项步骤如下:
首先启动您的Plex服务器界面,然后单击右上角的个人资料图片以打开菜单。
从那里,选择“帐户”设置。在左侧边栏中,单击“在线媒体源”类别。将鼠标悬停在右侧的“为受管理的用户禁用”选项上。
然后在该小窗口中的任意位置单击,点击显示的下拉菜单选择“禁用”选项,然后点击“保存更改”按钮。
您将不再看到PlexNews出现在服务器端或客户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