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问一下,福建师范大学的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怎么样啊就业前景好吗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07年建立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的数学专业。建国以后,福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福建省研究院、福建学院等单位经过调整合并成立福建师范学院,保留发展了数学系。1972年改名为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1996年成立计算机科学系,与原有的数学系合称为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计算机科学系,2002年12月成立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学院已为国家共培养了一万多名本、专科生和一百多名研究生。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积极工作、奋发向上,对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有的成为本省中学工作或基础教育的骨干,有的成为地方的党政领导干部,有的成为各级工商、金融、税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和电脑开发的人才。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152人,专任教师123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31人,有博士后经历8人,具有博士学位52人,在读博士1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6人。有7人入选国家级、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有1人被评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被评为省优秀教师,有4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学院的概率统计学科曾被评为省重点学科,2005年起基础数学被评为省重点学科。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 项,航天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交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以及多项的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以来,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教育部基金项目1项以及80多项省级、厅级基金项目;先后共出版专着10多部,在国际权威刊物和国家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由每年10多篇(2000年)增长到每年70多篇(2009年)。
1983年获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获应用数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基础数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4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和数学、计算机应用2个函授本科专业,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本科专业,现有各类在校生4000多人。
学院设有数学系、计算机科学系,以及函数论、代数、几何、微分方程、概率统计、中学数学、信息与计算、软件工程、计算智能、软件理论与图形图像、体系结构、网络与信息安全等12个教研室;设有公共计算机教学部、公共数学教学部和数学研究所、计算机科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教育研究所;建有计算机基础、网络、数学、软件、硬件等本科教学实验室,学院的实验中心已成为福建省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还建有福建师范大学网络安全与密码技术实验室,并获批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办面向基础教育的月刊《福建中学数学》(CN35-1084101)。
学院历来重视本科教学工作,1996年以来,《深化改革,努力提高基础课高等代数的教学质量》、《高师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体系的开拓与建设》、《适应高科技发展需要的新课程设置及学分制改革》等三个教学改革项目分别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近世代数》、《C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分析》、《高等数学》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电子技术基础》获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2009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还获得省级教改项目《数学与计算机师范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从2008级起开设“数学与计算机双师型人才实验班”。
1999年以来,学生在国内外各类重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铜奖、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银奖一项、铜奖3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项、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2项等佳绩,多次获得校长嘉奖。
由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61级学生、香港知名企业家、福建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吴维新先生于2006年捐资创立吴维新教育基金每年30万元用于奖励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品学兼优的学生和资助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贫困学生克服经济困难并顺利完成学业。基金还对按国家有关规定获得保送资格或高考成绩排名在福建省前1%而进入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就读的新生分别给予1万元或8000元的奖励
Ⅱ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学科建设
1983年获基础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获应用数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基础数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得数学、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学院还有应用统计学、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学位点,课程论(数学)学术型硕士学位点。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4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和数学、计算机应用2个函授本科专业,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本科专业,现有各类在校生2000多人。
学院设有数学系、计算机科学系、统计系 ,以及函数论、代数、几何、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学教育、信息与计算、软件工程、计算智能、软件理论与图形图像、体系结构、网络与信息安全等12个教研室;设有公共计算机教学部、公共数学教学部和数学研究所、计算机科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教育研究所;建有计算机基础、网络、数学、软件、硬件等本科教学实验室,学院的实验中心已成为福建省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福建省计算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还有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网络安全与密码技术实验室)和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网络安全与密码技术实验室),主办面向基础教育的月刊《福建中学数学》(CN35-1084101)。
学院重视本科教学工作,1996年以来,《深化改革,努力提高基础课高等代数的教学质量》、《高师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体系的开拓与建设》、《适应高科技发展需要的新课程设置及学分制改革》等三个教学改革项目分别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为福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有4门课程获得省级精品课程。学院先后获得福建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数学与计算机师范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并从2008级起开设”数学与计算机双师型人才实验班”。 数学学科 2010 年入选福建师范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并开设数学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旨在培养造就数学学科和应用学科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Ⅲ 福建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
还不错.在现在这个社会上还是很有需求。
开设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
相近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光源与照明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广播电视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医学信息工程电波传播与天线电信工程及管理智能科学与技术船舶电子电气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Ⅳ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网络工程专业是什么专业 相对于本2好还是不好
这是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通信、交通、政府部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系统规划设计、管理维护、性能分析、软件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结构: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规划与构建、网络信息安全、网络分析与测试、TCP/IP编程、IP交换与路由技术、Web技术与应用、网络管理、网络服务器技术、嵌入式系统编程、项目开发等。
Ⅳ 福建师范大学2022计算机学院招生人数
大学招生人数要在2022年的5至6月份发布,具体可到福建师范大学官网上查询。官网上还公布了各院系的咨询电话。
2021年招生计划如下:
1、2021年学校普通本科分省(区、市)分专业招生计划及收费标准由各省(区、市)高校招生管理部门统一向社会公布,同时也将在学校招生与考试办公室网站予以公布。2021年学校在福建省招生专业及计划具体以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为准。
2、学校无预留计划,录取期间调整计划的原则:多批次录取的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计划转入同一省份下一批次;各批次录取结束后仍未完成的招生计划,主要向生源质量较好、数量较多、升学压力较大的地区和民族工作重点地区倾斜。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学校本部现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4000亩。现有本科专业89个(202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专业77个),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3万多人,各类研究生8千多人。
校本部拥有1839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63.4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63.62%。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青年学者3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含海外)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评审组召集人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人。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官网-招生就业
Ⅵ 福建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哪个校区
普通全日制四年本科都在新区-旗山校区,如果是应用科技学院的高职专升本可能会在仓山校区。 如果是自考、成考的都在仓山校区。
Ⅶ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本科学历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人才。
要求学生具备比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法律及工商企业管理理论基础,具有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经济管理基本技能,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调研、咨询、以及研究和教学工作。 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易于理解
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主要利用网络、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将课程教学制作成课件,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传输或制作成课件光盘,将多媒体信息表现和处理技术运用于课程教学和知识点阐述,具有信息量大、教学内容丰富和生动活泼易于理解的特点。
突出可重复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较,还有可重复性的显着特点。现和行课堂教学,学生上课没有听懂之处很多,教师不可能将课堂内容重复讲述,学生主要依靠课后自学。网络教育采用课件方式,每门课程的课件制作是集中多位优秀教师集体合作的成果,学生一次没有听懂,可以反复播放,可以通过课程网络学习系统辅助学习,直至弄懂为止。
加强信息获取和选择能力的培养
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正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和重要资源。计算机和网络的知识与技能对网络教育的学生不再仅是课程的学习,而是作为学习的工具来掌握,因此,网络教育的学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的能力会更强,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更强。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协作精神和交际能力
在网上虚拟的校园内,与分布在各地许多素未谋面的同学和教师实现双向互动交互的远程教育方式交流,增强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将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现代教育技术与正规教学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
网络教育并不排斥传统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采用校外设立学习中心,学生集中教学、集中管理的正规教学管理模式与课堂教学网络课件化,学生课下自学、网络在线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正规全日制教学管理,保证网络教育质量。 人类己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时代,教育逐渐走向社会化和国际化,“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要以远程教育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福建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充分利用现代 教育技术,发挥网络教学具有的开放性、协作性和交互性、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体制,建立起适应学习社会化需要的网络教学模式和教学工作管理机制。以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利用网络和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全新的模式组织教学和实现教学管理,使学习者接受现代化、高水平的专业教育。探索并逐步形成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
Ⅷ 福建师范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在新校区还是旧校区
应该不错,我不是那个学校的,隔壁学校的,那个怎么说呢,计算机这种专业撑死不会差到那去,主要看个人因素了。当然我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出身的,毕业2年了。这条路可不好走,个人能力要有一个方向的突破。
基本是在新校区。
Ⅸ 福建师范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包括全部的计算机专业)在哪个校区
本科的是在师大旗山校区,属于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补充一下:网络工程是物理与光电信息学院
还有软件工程是软件学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