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型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有哪些
新型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有mimo技术,也叫多进多出技术,就是一个天线同时收发多个信道信号。
B. 根据接入极端的移动性分,为什么和什么两大类
目前,实现宽带接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xDSL、Cable Modem、吉比特以太网、无线接入技术和光纤接入技术。
1 xDSL
xDSL是HDSL、ASDL、VDSL等技术的统称。在xDSL的这几项技术中,由于HDSL主要支持2Mbit/s及以下的速率,VDSL提供的速率虽然很高(可达25Mbit/s以上),但线路长度较短(25 Mbit/s时约为1km),已部分技术尚未完全确定,故在实际使用中,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Line)相比最为普遍。我们以ADSL为例介绍xDSL技术。
ADSL即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是一种在普通电话线上进行宽带通信的技术。ADSL的技术标准出台于1997年,它在HDSL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网络和用户间的业务流量特点,在信号调制、数字相位均衡。回波抵消等方面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器件和动态控制技术,因而成为接入网由窄带向宽带过渡的主流技术,近年来发展迅猛。ADSL是利用现有的电话网络,以市话双绞铜线为传输介质的点到点的宽带传输技术,为用户提供上、下行非对称的传输速率,上行(从用户到网络)为低速的传输,可达1.5Mbit/s;下行(从网络到用户)为高速传输,可达8Mbit/s,非常符合普通用户联网的实际需要。ADSL的传输速率比传统的模拟调制解调器快100多倍,也是传输速率达128kbit/s的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所无法比拟的。
ADSL最初主要是针对视频点播业务开发的,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步成为了一种较方便的宽带接入技术。ADSL满足了用户即时接入Internet服务的需求。这一技术极大地推动了高速数据传输如会议电视、VOD、HDTV等业务的增长。
更为吸引人的地方是,ADSL能够利用数字编码技术从现有铜质电话线上获取最大数据传输容量,同时又不干扰在同一条线上进行的常规话音服务。因此可以与普通电话共存于一条电话线上,在一条普通电话线上打电话或发传真的同时上网“冲浪”而不会影响通话质量或降低下载Internet内容的速度。它能够在同一铜线上使用不同的频率分别传送数据和话音信号,数据信号并不通过电话交换设备,因此减轻了电话交换机的负担,而不通过电话交换机则意味着使用ADSL上网不需要交纳电话费并且不需要拨号,一直在线,属于专线上网方式。
ADSL接入网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IP over ADSL方式,另一种是ATM over ADSL方式。构筑ADSL技术的核心是编码技术,目前有离散多音频调制DMT(Discrete MultiTone)及无载波调幅/调相CAP(Carrierless Amplitude/Phase Molation)两种主要方法。其中,DMT已经被ANSI采纳为标准,而CAP技术还在进一步完善。
ADSL安装包括局端线路调整和用户端设备安装,在局端方面由服务商将用户原有的电话线接入ADSL局端设备,操作极其简单;用户端的ADSL安装也非常简易方便,只要将电话线接上分离器,分离器与ADSL调制解调器之间用一条之芯电话线连上,ADSL调制解调器与计算机网卡之间用一条双绞网线连接即可完成硬件安装,再将TCP/IP协议中的IP、DNS和网关参数项设置好,便完成了安装工作。ADSL的使用就更加简易了,由于ADSL不需要拨号,一直在线,用户只需接上ADSL电源便可享受高速网上冲浪的服务了。但ADSL业务的信号在从局端发送到用户端的途中会迅速衰减,有质量保证的一般在3km以内(如对0.4mm线径的双绞线,速率为3Mbit/s时的传输距离约为2.7km)。而目前市话端局的覆盖面积一般在5km以内,对于3~5km的用户必须考虑采用其他方法。
如今,我国的部分城市已开通了ADSL业务,如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例如上海电信新开放的宽带信息网——上海热线Ⅱ,允许用户以ADSL方式接入。用户的数据终端设备(如PC机)通过以太网卡以10Base-T接入本端的ADSL设备,以此接入上海热线Ⅱ,享受到多种宽带服务。北京市的宽带商用实验网也即将建成。它建成后即可为北京市的广大用户提供高速的ADSL接入。
2 Cable Modem
另外一种宽带接入技术则是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CATV)网络,以Cable(同轴电缆)或HFC(Hybrid Fiber/Coax光纤同轴混合)网络作为传输通道,采用Cable 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技术接入网络,它最大的优势在于速度快,占用资源少,其下行传输速率根据频宽和调制方式不同可以达到27~56Mbit/s,上行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Mbit/s。在实际运用中,Cable Modem只占用有线电视系统可用频谱中的一小部分,因而上网时不影响收看电视和使用电话。计算机可以每天24小时停留在网上,不发送或接收数据时不占用任何网络和系统资源。Cahle Modem本身不单纯是调制解调器,它集Modem、调谐器、加/解密设备、桥接器、网络接口卡、SNMP代理和以太网集线器的功能干一身,无需拨号上网,不占用电话线,只需对某个传输频带进行调制解调,这一点与普通的拨号上网是不同的(普通的Modem的传输介质在用户与交换机之间是独立的,即用户独亨通信介质)。
利用Cable Modem技术实现宽带接人还有一些其他优势。同利用ADSL等电信网络实现宽带接入的成本相比,它的成本费用很低。因此,由它提供宽带接入的费用会明显低于xDSL等的接入费用。这是它在应用中最大的优势。另外,有线电视覆盖范围有广泛的大众基础,而已与丰富的可提供服务的信息内容联系在一起,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提供语音服务已经成为极具前景的发展方向,是最佳的实现三网融合的接入方案。Cable Modem融数、模传输为一体,既能同时支持目前的模拟与数字服务,又能平滑过渡到今后的光纤到户和全数字化服务。
有线电视网络原本就是宽带网络,其传输数据的HFC网连接用户端的传输频宽可高达750MHz,但由于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只能传输单向数据,必须对现有网络进行大规模的双向传输改造及其他相关系统互联设备改造才能提供普通电话,快速Internet接入、VOD、远程教学等业务。当然,这种升级改造对进一步推广交互式数字电视也是必须的。Cable Modem不存在由于电话线质量和串扰引起的开通率低的问题,但由于共享用户数的增多,会降低每个用户的可用带宽,而且需要切实解决回传噪声问题。
除此之外,有线电视网的带宽为所有用户所共享,即每一用户所占的带宽并不同定,它取决于某一时刻对带宽进行共享的用户数。随着用户的增加,每个用户分得的实际带宽将明显降低,甚至低于用户独享的ADSL带宽。由于其现为共享型网络,数据传送基于广播机制,通信的安全性不够高。另外,它主要铺设在住宅小区,显然不及市话双绞线覆盖的范围广泛。
据了解,目前全球较着名的Cahle Modem系统试验已达数十个,经过近几年的先期运行和试验,Cable Modem系统服务也进入了活跃的试用阶段。我国有线电视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线路总长度超过了300万公里,光纤干线达到26万公里,近2000个县开通了有线电视,其中600多个县已实现了光纤到乡、到村,HFC网正在成为发展的主流。目前,有线电视用户总数已超过8000万,并以每年500万户以上的速度增长,有线电视用户数已位居世界第一。在这种条件下,依托有线电视网络资源,利用PC/Cable Modem或TV/STB组合实现宽带接入,提供图像、语音、数据“三合一”的多媒体信息服务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现在,我国部分省市的有线电视台,如重庆的合川市、深圳有线电视台等已开始利用有线电视网为用户提供宽带信息服务。合川市在有线电视网上现已成功地实现了有线电视、多媒体数据通信和网络电话“二网合一”,通过Cahle Modem实现的下载速率可达300kbit/s,而用户每月只需缴纳100元的网络使用费,即可随意上网。一些省市的电信部门也在用类似的技术为用户提供宽带接入服务。
3 吉比特以太网
关于以太网模式的高速接入大家都比较熟悉,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已经被证明是最广泛和占主导地位的LAN技术。
吉比特以太网是一种新型高速局域网,它可以提供高达1Gbit/s的通信带宽,采用和传统10兆比特、100兆比特以太网同样的CSMA/CD协议、帧格式和帧长,因此可以实现在原有低速以大网基础上平滑、连续性的网络升级,从而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以前的投资。利用光纤接入用户局域网,用户接人速度只受限于光纤的接入速率。另外,吉比特以太网总体的开销,包括购置和维护开销都比较低,具备可支持新应用和新数据类型的能力,网络设计可以有相当的灵活性,还能够提供内部局域网通信。
它的缺点则是需要重新布线,对环境有要求(如交换机位置、保护、噪声、电源、温度),设备安装维护比较困难,维护费用较高,运营方式相对复杂,而且从方向上不符合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推进三网融合的大趋势。
4 无线接入技术
无线接入是指从交换节点到用户终端部分或全部采用无线手段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可以分为移动接入和固定接入两大类。
移动无线接入网包括蜂窝区移动电话网、无线寻呼网、无绳电话网、集群电话网、卫星全球移动通信网直至个人通信网等等,是当今通信行业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其中移动接入又可分为高速和低速两种。高速移动接入一般可用蜂窝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集群系统等。低速接入系统可用PGN的微叫、区和毫微小区,如CDMA的WILLJACS、PHS等。
固定接入是从交换节点到固定用户终端采用无线接入,它实际上是PSTN/ISDN的无线延伸。其目标是为用户提供透明的PSTN/ISDN业务,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终端不含或仅含有限的移动性。接入方式有微波一点多址、蜂窝区移动接入的固定应用、无线用户环路及卫星VSAT网等。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以提供窄带业务为主,基本上是电话业务。主要的固定无线接入技术有三类,即已经投入使用的多路多点分配业务(MMDS)和直播卫星系统(DBS)以及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前两者已为人熟知,而LMDS则是刚刚兴起,近来才逐渐成为热点的新兴宽带无线接入技术,LMDS通常使用20~40GHz频带的高频无线信号,在用户前端设备和基站间收发数字信号,上/下行传输速率可以达到数兆比特每秒。其主要优势是几乎无需外部电缆线路,而且安装迅速灵活,但除了频道干扰外还存在雨衰、视距传输等问题,另外设备价格也还比较贵。
总地来看,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代表了宽带接入技术的一种新的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不仅开通快、维护简单、用户较密时成本低,而且改变了本地电信业务的传统观念,最适于新的本地网竞争者与传统电信公司和有线电视公司展开有效竞争,也可以作为电信公司有线接入的重要补充而得到应有的发展。
5 光纤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技术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体的接入方式,用户网光纤化有很多方案,有光纤到路边(FTTC)、光纤到小区(FTTZ)。光纤到办公室(FTTO)、光纤到大楼(FTTF)、光纤到家庭(FTTH)。但不管是何种领域的应用,实现光纤到户都是为了满足高速宽带业务以及双向宽带业务的客观需要。
光纤用户网的主要技术是光波传输技术,目前光纤传输的复用技术发展相当快,多数已处于实用化。复用技术用得最多的有时分复用(TDM)、波分复用(WDM)、频分复用(FDM)、码分复用(CDM)等。
值得一提的是,光纤进入家庭是未来必然的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短期内尚不能形成主流。
C. 现代通信技术有哪些主要种类和特点
(一)数字通信技术
数字通信即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是通过信源发出的模拟信号经过数字终端的信源编码成为数字信号,终端发出的数字信号经过信道编码变成适合与信道传输的数字信号,然后由调制解调器把信号调制到系统所使用的数字信道上,经过相反的变换最终传送到信宿。数字通信以其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存储,处理和交换等特点,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中的最主要的通信技术基础,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网的各种通信系统。
(二)程控交换技术
程控交换技术是指人们用专门的计算机根据需要把预先编好的程序存入计算机后完成通信中的各种交换。以程控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交换机处理速度快,体积小,容量大,灵活性强,服务功能多,便于改变交换机功能,便于建设智能网,向用户提供更多,更方便的电话服务,还能实现传真,数据,图像通信等交换,它由程序控制,是由时分复用网络进行物理上电路交换的一种电话接续交换设备。常见结构有集中控制、分散控制或两者结合。技术指标有很多,主要为BHCA/呼损接通率,无故障间隔时间等。
(三)信息传输技术(计算机传输)
主要是指一台计算机向远程的另一台计算机或传真机发送传真、一台计算机接收远程计算机或传真机发送的传真、两台计算机之间屏幕对话及两台计算机之间实现文件传输,即EDI(Electronic DataInterchange)技术。
(四)通信网络技术
通信网是一种由通信端点、节(结)点和传输链路相互有机地连接起来,以实现在两个或更多的规定通信端点之间提供连接或非连接传输的通信体系。通信网按功能与用途不同,一般可分为物理网、业务网和支撑管理网等三种。
(五)数据通信与数据网
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要在两地间传输信息必须有传输信道,根据传输媒体的不同,以有线与无线区分,但它们都是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从而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
(六)宽带 IP 技术
IP over ATM的基本原理是将IP数据包在ATM层全部封装为ATM信元,以ATM信元形式在信道中传输。当网络中的交换机接收到一个IP数据包时,它首先根据IP数据包的IP地址通过某种机制进行路由地址处理,按路由转发。随后,按已计算的路由在ATM网上建立虚电路(VC),以后的IP数据包将在此虚电路VC上以直通(Cut-Through)方式传输,从而有效地解决IP路由器的瓶颈问题,并将IP包的转发速度提高到交换速度。
(七)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接入网可由三个接口界定,即网络侧经由SNI与业务节点相连,用户侧由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则经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传统以太网技术不属于接入网范畴,而属于用户驻地网(CPN)领域。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由局侧设备和用户侧设备组成。局侧位于小区内,用户侧位于居民楼内。这种技术有强大的网管功能,而且和传统以太网兼容,成本更低。
D. 蜂窝移动通信的多址接入方法有那几种
1、时分多址。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把时间分割成互不重叠的时段(帧),再将帧分割成互不重叠的时隙(信道)与用户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依据时隙区分来自不同地址的用户信号,从而完成的多址连接。这是通信技术中基本多址技术之一,一种数字传输技术,将无线电频率分成不同的时间间隙来分配给若干个通话。在2G(为GSM)移动通信系统中多被采用,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的多址技术中。TDMA较之FDMA具有通信口号质量高,保密较好,系统容量较大等优点,但它必须有精确定时和同步以保证移动终端和基站间正常通信,技术上比较复杂。
2、频分多址。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Address),有许多不同技术可以用来实现信道共享。把信道频带分割为若干更窄的互不相交的频带(称为子频带),把每个子频带分给一个用户专用(称为地址)。这种技术被称为“频分多址”技术。频分复用(FDM)是指载波带宽被划分为多种不同频带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可以并行传送一路信号的一种技术。频分复用技术下,多个用户可以共享一个物理通信信道,该过程即为频分多址复用(FDMA)。FDMA 模拟传输是效率最低的网络,这主要体现在模拟信道每次只能供一个用户使用,使得带宽得不到充分利用。
3、码分多址。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它是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CDM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扩频技术,即将需传送的具有一定信号带宽信息数据,用一个带宽远大于信号带宽的高速伪随机码进行调制,使原数据信号的带宽被扩展,再经载波调制并发送出去。
4、空分多址。空分多址(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DMA),也称为多光束频率复用,通过标记不同方位相同频率的天线光束来进行频率的复用。
E. 用中国移动的网路,连接网络有哪几种方式
您好,宽带接入方式分为ADSL、LAN、FTTH、PON四种:
1、ADSL:中文名称:为非对称数字用户线环路 。它利用现有的一对铜双绞线,为用户提供上、下行非对称的传输速率,上行为低速传输;下行为高速传输。 适用于有宽带业务需求的普通家庭用户、中小商务用户等;
2、LAN:接入方式主要采用以太网技术,以信息化小区的方式为用户服务。在核心节点使用高速路由器,为用户提供FTTX+LAN的宽带接入。基本做到千兆到小区、百兆到居民大楼、十兆到用户;
3、PON:是一种新兴的宽带接入方式,可向客户提供更稳定的接入和更高速率的带宽;
4、FTTH:接入方式是在保持用户现有通信业务的基础上,直接将光纤线路接入用户家中,取代原有电缆线路。通信能力及品质大幅提升,宽带可实现2M/4M/10M至100M多种高速率接入,上网速度更快,网络质量更加稳定,在线高清视频、网络电视、高速下载、大型网游等网络应用更加给力。
F. 移动通信网络的分类及优缺点有哪些
移动通信网络分类
移动通信网络按业务性质分有电话业务和数据、传真等非话业务;按服务对象分有公用移动通信、专用移动通信;按移动台活动范围分有陆地移动通信、海上移动通信和航空移动通信;按使用情况分,常用的有移动电话、无线寻呼、集群调度系统、漏泄电缆通信系统、无绳电话、无中心选址移动通信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个人通信。
移动通信网络缺点
(1)移动性
就是要保持物体在移动状态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须是无线通信,或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结合。
(2)电波传播条件复杂
因移动体可能在各种环境中运动,电磁波在传播时会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多普勒效应等现象,产生多径干扰、信号传播延迟和展宽等效应。
(3)噪声和干扰严重
在城市环境中的汽车火花噪声、各种工业噪声,移动用户之间的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
(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
它是一个多用户通信系统和网络,必须使用户之间互不干扰,能协调一致地工作。此外,移动通信系统还应与市话网、卫星通信网、数据网等互连,整个网络结构是很复杂的。
(5)要求频带利用率高、设备性能好。
移动通信网络优点
1.系统容量大。在CDMA系统中所有用户共用一个无线信道,当有的用户不讲话时,该信道内的所有其它用户会由于干扰减小而得益。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理论上比模拟网大20倍,实际上比模拟网大10倍,比GSM大4至5倍。
2.通信质量好。CDMA系统采用确定声码器速率的自适应阈值技术、高性能纠错编码、软切换技术和抗多径衰落的分集接收技术,可提供TDMA系统不能比拟的、极高的通信质量。
3.频带利用率高。CDMA是一种扩频通信技术,尽管扩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的提高是以占用频带带宽为代价的,但是CDMA允许单一频带在整个系统区域内可重复使用,使许多用户共用这一频带同时通话,大大提高了频带利用率。这种扩频CDMA方式虽然要占用较宽的频带,但按每个用户占用的平均频带来计算,其频带利用率是很高的。
4.适用于多媒体通信系统。CDMA系统能方便地使用多码道方式和多帧方式,传送不同速率要求的多媒体业务信息,处理方式和合成方式都比TDMA方式和FDMA方式灵活、简单,利于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应用。
5.手机发射功率低。CDMA系统通过功率控制,使得CDMA手机尽量降低发射功率,以减少干扰和提高网络容量。
6.频率规划灵活。用户按不同的码序列区分,扇区按不同的导频码区分,相同的CDMA载波可以在相邻的小区内使用,因此CDMA网络的频率规划灵活,扩展方便。
G. 无线接入系统可分几种技术类型
无线接入分类
GSM接入技术
GSM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是目前个人通信的一种常见技术代表。它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GSM手机用户总数在1.4亿以上,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CDMA接入技术
CDMA即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的缩写,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手机具有话音清晰、不易掉话、发射功率低和保密性强等特点,被称为“绿色手机”。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应用成为可能。CDMA与GSM一样,也是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与使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技术的GSM不同的是,CDMA并不给每一个通话者分配一个确定的频率,而是让每一个频道使用所能提供的全部频谱。因此,CDMA数字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高效的频带利用率和更大的网络容量、简化的网络规划、通话质量高、保密性及信号覆盖好,不易掉话等。另外,CDMA系统采用编码技术,其编码有4.4亿种数字排列,每部手机的编码还随时变化,这使得盗码只能成为理论上的可能。
GPRS接入技术
相对原来GSM的拨号方式的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GPRS是分组交换技术。由于使用了“分组”的技术,用户上网可以免受断线的痛苦情形大概就跟使用了下载软件NetAnts差不多。此外,使用GPRS上网的方法与WAP并不同,用WAP上网就如在家中上网,先“拨号连接”,而上网后便不能同时使用该电话线,但GPRS就较为优越,下载资料和通话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从技术上来说,如果单纯进行语音通话,不妨继续使用GSM,但如果有数据传送需求时,最好使用GPRS,它把移动电话的应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同时,发展GPRS技术也十分“经济”,因为它只需对现有的GSM网络进行升级即可。GPRS的用途十分广泛,包括通过手机发送及接收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浏览等。 GPRS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数据传输速度非WAP所能比拟。目前的GSM移动通信网的数据传输速度为每秒9.6K字节,而GPRS达到了115kbps此速度是常用56K modem 理想速率的两倍。除了速度上的优势,GPRS还有“永远在线”的特点,即用户随时与网络保持联系。
CDPD接入技术
CDPD接入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传输速度快,最高的通信速度可以达到19.2kbps。另外,在数据的安全性方面,由于采用了RC4加密技术,所以安全性相对较高;正反向信道密钥不对称,密钥由交换中心掌握,移动终端登录一次,交换中心自动核对旧密钥更换新的密钥一次,实行动态管理。此外,由于CDPD系统是基于TCP/IP的开放系统,因此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接入Internet,所有基于TCP/IP协议的应用软件都可以无需修改直接使用;应用软件开发简便;移动终端通信编号直接使用IP地址。CDPD系统还支持用户越区切换和全网漫游、广播和群呼,可与公用有线数据网络互联互通。
固定宽带无线接入(MMDS/LMDS)技术
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可以按使用频段的不同划分为MMDS(Multi-channe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和LMDS(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两大系列,中文含义叫本地多点分配业务。这是一种微波的宽带技术,又被喻为“无线光纤”技术。它可在较近的距离实现双向传输话音、数据图像、视频、会议电视等宽带业务,并支持ATM、TCP/IP和MPEG2等标准。采用一种类似蜂窝的服务区结构,将一个需要提供业务的地区划分为若干服务区,每个服务区内设基站,基站设备经点到多点无线链路与服务区内的用户端通信。每个服务区覆盖范围为几公里至十几公里,并可相互重叠。 由于NMDS/ LMDS具有更高带宽和双向数据传输的特点,可提供多种宽带交互式数据及多媒体业务,克服传统的本地环路的瓶颈,满足用户对高速数据和图像通信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是解决通信网接入问题的利器。
DBS星接入技术
DBS技术也叫数字直播卫星接入技术,该技术利用位于地球同步轨道的通信卫星将高速广播数据送到用户的接收天线,所以它一般也称为高轨卫星通信。其特点是通信距离远,费用与距离无关,覆盖面积大且不受地理条件限制,频带宽,容量大,适用于多业务传输,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大跨度、大范围、远距离的漫游和机动灵活的移动通信服务等。在DBS系统中,大量的数据通过频分或时分等调制后利用卫星主站的高速上行通道和卫星转发器进行广播,用户通过卫星天线和卫星接收Modem接收数据,接收天线直径一般为0.45m或0.53m。 由于数字卫星系统具有高可靠性,不像PSTN网络中采用双绞线的模拟电话需要较多的信号纠错,因此可使下载速率达到400kbps,而实际的DBS广播速率最高可达到12Mbps。目前,美国已经可以提供DBS服务,主要用于因特网接入,其中最大的DBS网络是休斯网络系统公司的Direct PC。Direct PC的数据传输也是不对称的,在接入因特网时,下载速率为400kbps,上行速率为33.6kbps,这一速率虽然比普通拨号Modem提高不少,但与DSL及Cable Modem 技术仍无法相比。
蓝牙技术
蓝牙的英文名称为“Bluetooth”,实际上它是一种实现多种设备之间无线连接的协议。通过这种协议能使包括蜂窝电话、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和家庭Hub等包括家庭RF的众多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换。蓝牙应用于手机与计算机的相连,可节省手机费用,实现数据共享、因特网接入、无线免提、同步资料、影像传递等。 虽然蓝牙在多向性传输方面上具有较大的优势,但若是设备众多,识别方法和速度也会出现问题;蓝牙具有一对多点的数据交换能力,故它需要安全系统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蓝牙的基本通信速度为750Kbps,不过现在带4Mbps IR端口的产品已经非常普遍,而且最近16Mbps的扩展也已经被批准。
Home RF技术
Home RF主要为家庭网络设计,旨在降低语音数据成本。为了实现对数据包的高效传输,Home RF采用了IEEE802.11标准中的CSMA/CA 模式,它与CSMA/CD类似,以竞争的方式来获取对信道的控制权,在一个时间点上只能有一个接入点在网络中传输数据。不像其他的协议,Home RF提供了对流业务(Stream Media)的真正意义上的支持。由于对流业务规定了高级别的优先权并采用了带有优先权的重发机制,这样就确保了实时性流业务所需的带宽和低干扰、低误码。 Home RF工作在2.4GHz频段。它采用数字跳频扩频技术,速率为50跳/s共有75个带宽为1MHz跳频信道。调制方式为恒定包络的FSK调制,分为2FSK与4FSK两种。采用调频调制可以有效地抑制无线环境下的干扰和衰落。在2FSK方式下,最大数据的传输速率为1Mbps;在4FSK方式下,速率可达2Mbps。最新版Home RF2.x 中,采用了WBFH wide band frequency hopping 技术来增加跳频带宽,从原来的1MHz增加到3MHz、5MHz,跳频的速率也增加到75跳/s,其数据峰值也高达10Mbps,接近IEEE802.11b 标准的11Mbps,基本能满足未来的家庭宽带通信。
WCDMA接入技术
WCDMA技术能为用户带来了最高2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在这样的条件下,现在计算机中应用的任何媒体都能通过无线网络轻松的传递。WCDMA的优势在于,码片速率高,有效地利用了频率选择性分集和空间的接收和发射分集,可以解决多径问题和衰落问题,采用Turbo信道编解码,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FDD制式能够提供广域的全覆盖,下行基站区分采用独有的小区搜索方法,无需基站间严格同步。采用连续导频技术,能够支持高速移动终端。 相比第二代的移动通信技术,WCDMA具有更大的系统容量、更优的话音质量、更高的频谱效率、更快的数据速率、更强的抗衰落能力、更好的抗多径性、能够应用于高达500km/h的移动终端的技术优势,而且能够从GSM系统进行平滑过渡,保证运营商的投资,为3G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WCDMA通过有效的利用宽频带,不仅能顺畅的处理声音、图像数据、与互联网快速连接;此外WCDMA和MPEG-4技术结合起来还可以处理真实的动态图象。
3G通信技术
该技术又称为国际移动电话2000,该技术规定,移动终端以车速移动时,其传输数据速率为144kbps,室外静止或步行时速率为384kbps,而室内为2Mbps。但这些要求并不意味着用户可用速率就可以达到2Mbps,因为室内速率还将依赖于建筑物内详细的频率规划以及组织与运营商协作的紧密程度。然而,由于无线LAN一类的高速业务的速率已可达54Mbps,在3G网络全面铺开时,人们很难预测2Mbps业务的市场需求将会如何。
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简称WLAN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受电缆束缚,可移动,能解决因有线网布线困难等带来的问题,并且组网灵活,扩容方便,与多种网络标准兼容,应用广泛等优点。WLAN既可满足各类便携机的入网要求,也可实现计算机局域网远端接入、图文传真、电子邮件等多种功能。
无线光接入系统(FSO)
无线红外光传输系统是光通信与无线通信的结合,通过大气而不是光纤来传输光信号。这一技术既可以提供类似光纤的速率,又不需要频谱这样的稀有资源。主要特点是:传输速率高,从2Mbps到622Mbps的高速数据传输;传输距离为200米到6公里的范围;由于工作在红外光波段,对其它传输系统不会产生干扰,安全性强;信号发射和接收通过光仪器,无需天馈线系统,设备体积较小。
H. 请举列接入网技术类型,接入网是网络的哪一部分
接入技术有三类,即已经投入使用的MMDS(多路多点分配业务)和DBS(直播卫星系统)以及正在兴起的L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而LMDS又是这一领域中最热门的技术。
LMDS是一种微波的宽带技术。由于该技术利用高容量点对多点微波传输,通过毫米波进行传输,它几乎可以提供任何种类的业务,支持双向话音、数据及视频图像业务,能够实现从64kbit/s到2Mbit/s,甚至高达155 Mbit/s的用户接入速率,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被比喻为“无线光纤”技术,可在较近的距离实现双向传输话音、数据图像、视频、会议电视等宽带业务,并支持ATM、TCP/IP和MPEG-2。
LMDS中各个词都有其自身的含义:local(本地)是指单个基站所能够覆盖的范围,LDMS因为受工作频率电波传播特性的限制,单个基站在城市环境中所覆盖的半径通常小于5km;multipoint(多点)是指信号由基站到用户端是以点对多点的广播方式传送的,而信号由用户端到基站则是以点对点的方式传送;distribution(分配)是指基站将发出的信号(可能同时包括话音、数据及Internet、视频业务)分别分配至各个用户;service(业务)是指系统运营者与用户之间的业务提供与使用关系,即用户从LMDS网络所能得到的业务完全取决于运营者对业务的选择。
二、LMDS系统网络结构
一个完整的LMDS系统包括网络运行中心(NOC)、骨干网络、基站系统、远端站四大部分。
(1)网络运行中心。网络运行中心以软件平台为基础,它负责管理多个区域的用户网络,完成包括故障诊断和告警、系统配置管理、计费管理、性能分析管理、安全管理等基本功能。大型的LMDS系统应有多个网络运行中心,分为中心管理和多个本地管理。
(2)骨干网络。骨干网络可以由光纤传输网、ATM交换或IP交换架构成的核心交换平台以及与Internet、公用电话网等的互连模块组成。各个基站的信号送入骨干网络,完成各种业务交换等。
(3)基站系统。基站是骨干网络与远端站的接口,它能实现骨干网络与远端站之间的信号传送和转换。基站可以设计成包含本地交换功能,也可以设计成不包括本地交换功能,可以是全向基站,也可以是多扇区基站。
(4)远端站。远端站起承上(基站)启下(固定用户)的作用。基站系统到远端站是下行链路,采用时分复用(TDM)方式,远端站到基站系统是上行链路,采用时分多址(TDMA)方式或频分多址(FDMA)方式,TDMA适用于突发性或低速率数据的接入,FDMA适用于连续数据的接入。
三、LMDS的技术特点
(1)LMDS在10GHz以上的频段上工作,这一频段的技术实现难度大,过去很少使用,频带较为宽松,可用频带至少1GHz,较适合宽带数据传输;目前,大部分国家的LMDS频谱分配一般集中在24 , 26,28,31和38 GHz等几个频段,其中27.5~29.5 GHz最为集中,差不多80%的国家都将木国的频谱分配在这一频段之内。
(2)服务区内一般划分扇区,对射频进行再用,从而增加用户的可用带宽,通常采用正交极化的方式来减少相邻扇区之间的干扰。在服务区内部,远端站和基站之间以全双工的方式进行通信,其中远端站的上行链路可采用TDMA、FDMA或者CDMA方式,目前多数设备采用TDMA、FDMA,下行链路则采用TDM或CDM方式。多址方式的选择与系统运营商的业务状况、业务发展策略和目标市场有关。对于企业用户,业务流量不大时,可以使用FDMA方式;对于突发性较强的业务流量,则选择TDMA方式;
(3)LMDS系统调制方式分为正交移相键控(QPSK)和正交幅度调制(QAM)两种,其中QAM主要采用4-QAM, 16-QAM,64-QAM等;上、下行的调制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QPSK,16QAM或64QAM。若采用16QAM,相同频段可以支持的容量是QPSK的2.3倍;如果采用64QAM则为3.5倍。但是调制技术越复杂,存相同条件下覆盖的范围越小,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4)基站室外单元和远端站之间的空中接口一般采用10GHz 以上的频带,这决定了LMDS基站和远端站之间只能采用视距(LOS)传输,建筑物等各种环境因素对LDMS的影响较大。对于发展中的城市,新兴建筑物的出现有可能影响LDMS的无线传输,给运营和维护带来困难。
四、LMDS系统的典型应用领域
(1)LMDS在数据通信网中的应用
LMDS系统作为数据通信网的接入部分,起连接业务节点接口和用户网络接口的桥梁作用。此应用是传统电信运营商在已有网络的基础上,作为光纤接入的补充手段,短期内满足用户对宽带业务需求的有效方式。上海试验网以上海ATM宽带平台为基础,采用基于ATM信元复用的连续载波在基站和用户站间的传输数据。试验对视频点播、会议电视和INTERNET接入等业务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LMDS系统可作为宽带ATM网一种灵活的接入方式,为宽带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2)LMDS在蜂窝业务中的应用
许多蜂窝业务运营商希望能够不断扩大其业务范围,而且迫切地利用新商机。LMD系统能够真正在一个扇区内快速地动态分配功能,因此可以支持移动网的传输干线,而且同时可以为企业客户在其扇区范围内提供新型宽带业务。
(3)LMDS构建本地信息环路
以LMDS系统的骨干网为基础,采用合理的组网技术构建高速交换平台,通过自己建设、网站镜像或从外面引进信息等丰富本地信息业务,并租用电信部门出口线路实现本地环路与INTERNET的互连。考虑到本地信息交换平台需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且未来网络中的主要业务将来自IP,所以采用IP核心网,同时外加ATM交换层,即实现了与LMDS系统空中ATM接口的一致性,又有效支持各种类型的业务(如DDN、FRN等)。该应用对新兴运营商可以实现一次性投入少、开通快、组网灵活和扩容方便等优势,LMDS系统的宽带性和廉价性也符合目前用户对宽带业务的需求。
(4)LMDS在广播电视网中的应用
Celluar Vision公司在纽约建成了一个28GHz的LMDS广播视像系统。该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LMDS系统,主要为用户提供多频道的电视节目,价格低于其竞争对手30%,到1997年底已拥有用户12000个。此系统能提供48Mbps的下行数据速率,由于开通较早,系统本身是单向的,用户需通过PSTN实现上行链路连接。现在利用LMDS系统构建本地交互式电视分配网在技术上已没有任何问题。
(5)LMDS构建综合业务接入网
建设集话音、数据和视像于一体的综合业务接入网,既符合“三网合一”的趋势,又可满足用户对多媒体业务的需求。通常认为实现接入网的全光化(FTTH)是构建综合业务接入网的最佳解决方案。但采用全光接入网在目前仍有很多困难,如光纤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昂贵,光纤的铺设涉及市政、交通和环境等方面等。LMDS系统可支持的最高接入速率达155Mbps,能够满足用户对通信带宽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它启动资金少,开通速度快和扩容灵活等优点对不具备光纤接入能力的运营商来讲,无疑是和短期内拓展宽带业务,满足市场需求的有力手段。